乌鲁木齐地区活动断裂强震复发概率模型研究

时间:2022-11-29 15:22:53 作者:我的宝贝宝贝 综合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我的宝贝宝贝”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8篇乌鲁木齐地区活动断裂强震复发概率模型研究,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后的乌鲁木齐地区活动断裂强震复发概率模型研究,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篇1:乌鲁木齐地区活动断裂强震复发概率模型研究

乌鲁木齐地区活动断裂强震复发概率模型研究

基于乌鲁木齐地区活动断裂的定量研究和区域地震活动性的分析,特别是对活动断裂(带)上的古地震和现代地震资料进行的系统、详细的分析与总结,以西山断裂为例,建立了反映该断裂地震地质特点和运动学属性的复发模式和概率模型.复发模式的建立兼顾了泊松和准周期2种模式.概率模型的建立包括2个层次上的内容:分析断裂上的古地震和历史强震目录(1863-)以获得地表破裂型地震(Ms≥6.7)的平均复发间隔;分析活动断裂所在潜在震源区的现代地震目录(1970-20,Ms=2.0~5.0)以确定中等以上地震(Ms≥5.0)的平均复发间隔;利用专家意见法组合相应的Poisson模型和BPT模型计算活动断裂各级地震的`复发概率.计算结果表明,西山断裂地表破裂型地震的100a发震概率为4.0%,50a发震概率为3.6%.另外根据古地震资料、断裂规模和倾向滑动速率获得的西山断裂(带)的最大发震能力为7.5级.该研究综合应用了本地区的最新地震地质研究成果,在一定程度上较好地描述了断裂上地震活动的复杂性,可以较全面地评估乌鲁木齐地区活动断裂的地震危险性,该研究方法适合于地震地质资料较难完整获取的地区.

作 者:张永庆 谢富仁 王峰 ZHANG Yong-qing XIE Fu-ren WANG Feng  作者单位:张永庆,ZHANG Yong-qing(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北京,100029;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北京,100085)

谢富仁,XIE Fu-ren(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北京,100085)

王峰,WANG Feng(中国地震局,北京,100036)

刊 名:地震地质  ISTIC PKU英文刊名:SEISMOLOGY AND GEOLOGY 年,卷(期):2007 29(4) 分类号:P315.2 关键词:活动断裂   地震危险性   概率模型   潜在震源区  

篇2:川西及其邻近地区活动构造基本特征与强震复发模型

川西及其邻近地区活动构造基本特征与强震复发模型

川西及其邻近地区位于青藏高原东缘川滇、巴颜喀拉和华南三大活动块体的交接部位,发育着多组具有发震能力的活动断裂.由于横向次级活动断裂的存在,川滇块体可进一步划分为滇中和川西北2个次级块体,巴颜喀拉块体可划分出东端的龙门山次级块体.深部探测反映出川滇和巴颜喀拉块体地壳中均存在着低速-高导层(体),它们是上地壳多震的.原因之一.地质研究和现今GPS观测表明:各级块体均存在着SE向或SSE向平移运动、顺时针转动和隆升运动,但量值存在着一定差异.文中还给出了各主要活动断裂带的地质或GPS滑动速率,讨论了目前存在的主要科学问题.

作 者:徐锡伟 张培震 闻学泽 秦尊丽 陈桂华 朱艾斓 XU Xi-wei ZHANG Pei-zhen WEN Xue-ze QIN Zun-li CHEN Gui-hua ZHU Ai-lan  作者单位:徐锡伟,张培震,陈桂华,朱艾斓,XU Xi-wei,ZHANG Pei-zhen,CHEN Gui-hua,ZHU Ai-lan(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北京,100029)

闻学泽,WEN Xue-ze(四川省地震局,成都,610041)

秦尊丽,QIN Zun-li(北京国电水利电力工程有限公司,北京,100024)

刊 名:地震地质  ISTIC PKU英文刊名:SEISMOLOGY AND GEOLOGY 年,卷(期):2005 27(3) 分类号:P315.2 关键词:活动构造   活动块体   强震复发模型   川西  

篇3:基于遥感影像研究宁波地区断裂活动性

基于遥感影像研究宁波地区断裂活动性

利用遥感影像多分辨率、多光谱以及多传感器相结合的方法,对浙江宁波地区约1 900km2范围的断裂活动性进行分析判读.根据断裂的影像特征,将所判读的`断裂分为晚更新世活动,早、中更新世活动及第四纪活动不明显3类,同时对主要断裂的活动性进行了详细分析.宁波地区主要发育NNE向、NE向和NW向三组活动构造.其中NNE向育王山山前断裂,在TM、MSS和SPOT影像上都表现出清晰的断层形迹,切过三处冲积洪积扇,晚更新世有活动.走向20°的老鹰山与走向55°的清凉山截然相接显示的线性影像反映出NE向算山-曹隘断裂的形迹,断裂向宁波盆地延伸,为宁波盆地规模最大的隐伏断裂.多时相MSS影像上,显示出NW向新乐-宝幢和宁波-莫枝活动断层的形迹,它是深部构造活动在地表的反映,与走向45°的算山-曹隘断裂,可能是一组地壳破裂网络.

作 者:陈国浒 单新建 李建华 CHEN Guo-hu SHAN Xin-jian LI Jian-hua  作者单位: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地震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29 刊 名:地震  ISTIC PKU英文刊名:EARTHQUAKE 年,卷(期):2007 27(2) 分类号:P315.2 关键词:遥感影像   多分辨率   多光谱   活动断裂  

篇4:群体建筑物地震破坏概率模型研究

群体建筑物地震破坏概率模型研究

提出了一种通过构建具有普适性的概率模型对群体建筑物进行震害预测的`方法.该方法基于已有的群体建筑物易损性矩阵,通过概率分析和数据拟合,进行构建建筑群的破坏概率模型,并通过计算建筑物易损性指数的均值和方差来确定其具体参数.分析表明,该概率模型对群体建筑物震害预测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普遍的适用性.

作 者:冯启民 王华娟 FENG Qimin WANG Huajuan  作者单位:中国海洋大学,工程学院,山东,青岛,266071 刊 名: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ISTIC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EARTHQUAKE ENGINEERING AND ENGINEERING VIBRATION 年,卷(期):2007 27(4) 分类号:P315.972 关键词:建筑群   易损性矩阵   概率模型  

篇5:新疆及周边地区强震成组活动及其预测研究

新疆及周边地区强震成组活动及其预测研究

系统分析了19以来新疆及周边6级以上地震成组活动基本特征.结果表明,新疆及周边地区6级以上地震成组活动明显,并具有持续时间短、地震强度大、频度高的特点.新疆及周边地区7级以上地震有95%发生在地震成组活动期间,地震成组活动是该区域发生7级以上强震的中期预测指标之一.地震成组活动一般出现在低活动水平背景下,而且成组地震活动在空间上相对集中分布,在地震活动期间强震存在由新疆西南向北东迁移的特点,其中天山地震带尤其是南天山西段为强震主要的'活动区域.地震成组活动伴随地震条带图像的出现;在地震成组活动前或活动中新疆地区前兆测项异常明显增加,具有群体异常的起伏变化过程.

作 者:高国英 王筱荣 温和平聂晓红 GAO Guo-ying WANG Xiao-rong WEN He-ping NIE Xiao-hong  作者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震局,新疆,乌鲁木齐,830011 刊 名:地震  ISTIC PKU英文刊名:EARTHQUAKE 年,卷(期):2007 27(4) 分类号:P315.7 关键词:地震成组活动   地震活动图像   区域特点   前兆测项异常  

篇6:天水地区断裂活动性与地质灾害的相关性研究

天水地区断裂活动性与地质灾害的相关性研究

在对天水地区断裂活动性的实地调查和断裂带氡气含量测试的基础上,对研究区内断裂的活动性进行了分析评价分级,分析了地质灾害的发育与分布特征,研究了断裂活动性与地质灾害发育程度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研究区断裂活动性与地质灾害的发育程度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断裂活动是本区地质灾害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

作 者:成玉祥 张骏 杜东菊 CHENG Yuxiang ZHANG Jun DU Dongju  作者单位:成玉祥,张骏,CHENG Yuxiang,ZHANG Jun(长安大学,西安,710054)

杜东菊,DU Dongju(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天津,300384)

刊 名:工程地质学报  ISTIC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ENGINEERING GEOLOGY 年,卷(期):2007 15(1) 分类号:P5 关键词:断裂活动性   地质灾害   相关性   天水地区  

篇7:一类风险模型有限时间内生存概率的研究

一类风险模型有限时间内生存概率的研究

本文研究了Erlang(2)风险模型,给出了有限时间内生存概率的双边拉普拉斯变换,并由双边拉普拉斯变换的.反演变换及留数定理得到了当理赔额服从指数分布时有限时间内生存概率的显示表达式:并给出了带干扰时有限时间内生存概率的双边拉普拉斯变换.

作 者:王慧丽 史忠科 任志平WANG Hui-li SHI Zhong-ke REN Zhi-ping  作者单位:王慧丽,史忠科,WANG Hui-li,SHI Zhong-ke(西北工业大学自动化学院,西安,710072)

任志平,REN Zhi-ping(西安石油大学电子工程学院,西安,710065)

刊 名:工程数学学报  ISTIC PKU英文刊名:CHINESE JOURNAL OF ENGINEERING MATHEMATICS 年,卷(期):2008 25(3) 分类号:O211.6 F840 关键词:Erlang(2)风险模型   双边拉普拉斯变换   破产时刻   生存概率  

篇8:海底活动断裂研究方法及我国近海活动断裂研究

海底活动断裂研究方法及我国近海活动断裂研究

海底断裂引起的地震/海啸等灾害有着巨大的破坏性,这使得地震和地质学家越来越关注那些位于海底之下的活动断裂.总结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外在海底活动断裂研究中常用的技术方法和手段,这些方法包括高分辨率声学探测技术、水下照相/摄像技术、定年技术、海底钻孔取样、GPS变形测量和OBS观测等,而我国也正逐渐拥有和掌握这些技术方法.目前,我国对海底活动断裂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在我国近海海域中,渤海和福建-粤东沿海是强震的多发区,主要与几条规模较大的海底断裂的活动密切相关,如郯庐断裂渤海段,张家口-蓬莱断裂和华南的.滨海断裂等,因此,为了增强对近岸海域地震的预测、评价地震危险性并对地震所造成的灾害进行评估,有必要在上述海域开展海底活动断裂的研究.

作 者:李西双 刘保华 赵月霞 李官保 刘晨光 裴彦良 LI Xi-shuang LIU Bao-hua ZHAO Yue-xia LI Guan-bao LIU Chen-guang PEI Yan-liang  作者单位: 刊 名:海洋地质动态  PKU英文刊名:MARINE GEOLOGY LETTERS 年,卷(期):2008 24(3) 分类号:P736.1 关键词:海底活动断裂   中国近海   现状  

引入河口地区方案研究

断裂的诗歌

GIS与水质模型集成研究与实践

介绍乌鲁木齐初中英语作文

预腐蚀疲劳寿命影响系数模型研究

欠发达地区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研究论文

西安地区马兰黄土的结构强度研究

高中数学概率知识点总结

中职 概率初步 说课稿

概率复习教学反思

乌鲁木齐地区活动断裂强震复发概率模型研究(通用8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乌鲁木齐地区活动断裂强震复发概率模型研究,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