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泉烈女文言文阅读训练

时间:2022-11-29 17:54:44 作者:她山 综合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她山”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7篇酒泉烈女文言文阅读训练,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酒泉烈女文言文阅读训练,欢迎阅读与收藏。

篇1:酒泉烈女文言文阅读训练

酒泉烈女文言文阅读训练

文言文阅读(19分)

酒泉烈女庞娥亲者,禄福赵君安之女也。君安为同县李寿所杀,娥亲有男弟三人,皆欲报仇寿深以为备。会遭灾疫,三人皆死。寿闻大喜,请会宗族,共相庆贺,云:赵氏强壮已尽,唯有女弱,何足复忧!防备懈弛。

娥亲子澈出行,闻寿此言,还以启娥亲。娥亲既素有报仇之心,及闻寿言,感激愈深,怆然陨涕曰:李寿,汝莫喜也,终不活汝!焉知娥亲不手刃杀汝,而自侥幸邪?阴市名刀,挟长持短,昼夜哀酸,志在杀寿。

比邻有徐氏妇,忧娥亲不能制,恐逆见中害,每谏止之,曰:李寿,男子也,凶恶有素,如今备卫在身。汝虽有猛烈之志,而强弱不敌,愿详举动,为门户之计。娥亲曰:父母之仇,不同天地共日月者也。李寿不死,娥亲视息世间,活复何求!今虽三弟早死,门户泯绝,而娥亲犹在,岂可假手于人哉!夜数磨砺所持刀讫,扼腕切齿,悲涕长叹,家人及邻里咸共笑之。娥亲谓左右曰:卿等笑我,直以我女弱不能杀寿故也。要当以寿颈血污此刀刃,令汝辈见之。

遂弃家事,乘鹿车伺寿。至光和二年二月上旬,于都亭之前,与寿相遇,便下车扣寿马,叱之。寿惊愕,回马欲走,娥亲奋刀斫之,并伤其马。马惊,寿挤道边沟中。娥亲寻复就地斫之,探中树兰,折所持刀。寿被创未死。娥亲乃挺身奋手,遂拔其刀以截寿头,徐步诣狱,辞颜不变。时禄福长汉阳尹嘉不忍论娥亲,即解印绶去官,娥亲曰:仇塞身死,妾之明分也。治狱制刑,君之常典也。何敢贪 生以枉官法?乡人闻之,倾城奔往,观者如堵焉,莫不为之悲喜慷慨嗟叹也。

守尉不敢公纵,阴语使去,以便宜自匿。娥亲抗声大言曰:枉法逃死,非妾本心。今仇人已雪,死则妾分,乞得归法以全国体。

凉州刺史周洪、酒泉太守刘班等并共表上,称其烈义,刊石立碑,显其门闾。

1、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还以启娥亲启:禀告。

B、阴市名刀市:购买。

C、及闻寿言,感激愈深感激:感谢,激动。

D、娥亲视息世间视息:生存,隐忍苟活。

2、下列八句话分成四组,分别表现娥亲烈、义一组的是(3分)()

①李寿,汝莫喜也,终不活汝!

②李寿不死,娥亲视息世间,活复何求!

③扼腕切齿,悲涕长叹。

④便下车扣寿马,叱之。

⑤而娥亲犹在,岂可假手于人哉!

⑥乞得归法以全国体。

⑦娥亲奋刀斫之,并伤其马。

A、①③B、④⑦C.、②⑤D、⑤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李寿是个横行乡里的恶霸,从他身上可知当初社会上地主豪强嚣张跋扈到了何等程度。

B、李寿聚族相庆,激发了娥亲将内心的伤痛变成复仇的愤恨并付诸行动;文章中一而再、再而三地描写娥亲决斗李寿前的准备,这是为下文蓄势。

C、文章将娥亲杀李寿的过程写得惊心动魄,酣畅淋漓,一个刚烈女子的性格便突显在读者眼前;语言简练,情节起伏波折。

D、文章中还写到了福禄长解印绶去官和守尉要她逃匿等一些环节,揭露了当时官吏徇情枉法的阴暗面。

第I卷

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赵氏强壮已尽,唯有女弱,何足复忧!(2分)

译文:

(2)娥亲寻复就地斫之,探中树兰,折所持刀。寿被创未死。(2分)

译文:

篇2:钱烈女墓志铭阅读训练及答案

(清)王猷定

扬州有死节而火葬于卞忠贞祠南十五步[1],为镇江钱烈女之墓。烈女死明弘光乙酉四月二十七日,五日乃火。以家于忠贞祠,即其地为墓。当其死,告于父:“无葬此土,以尸投火。”父如其言。南昌王猷定客扬州,与里人谈乙酉事,辄为诗文吊之。岁丙申春,其父乞余铭,痛哭言曰:

“吾老人无儿,自吾女死,而老人不欲生也。城破,督师史公率兵趋东门,女决其必死,己持刀欲自刭,余挽其手;积薪以焚,余又夺去;结缳,丝绝,缳又断。余皇急不知所出,不得已,乃予以药曰:‘汝姑视缓急可也。’”猷定为之感泣,时宾客闻者皆流涕。

又言曰:“呜呼!吾老人十年以来,头童然秃且尽,而视听茫然,而肝肺崩裂,如沸如屠。然每忆吾女吞药不得死,吾老人不知生之可恋而死之可悲也!兵入,以戈刺床下,数刺,数抵其隙,乃去,不知女反匿床下。药发,喘不绝,余与老妻抱之恸,强饮以水,不死。女泣谓余曰:‘儿必死,无援儿为也。儿受生养十六年,父母又无男儿,不能与父母相养以生,相待以老,俾至于终身。而今使父母收我骨,目不瞑矣!父老祖宗之不血食,家世江南[2],当与母勉图归计耳。’时注水庭中,立起,以头投水,水浅,自顶以上不及颈,余力持之起。目瞪,口泻水如注。是时雨甚,门外马蹄践血与泥,声溅溅[3]。比屋杀人焚炉,火四起。夜,女以纸渍水塞口鼻,强余手闭其气,令绝。余心痛,手不能举,又解衣带,强母缢之,母仓卒走出。闻足击床阁阁[4],呜呼,死矣!”

猷定闻益悲,忍不铭?烈女名淑贤,父为镇江钱公应式,母卞氏。公善医,活人者众。女死后,受兵梃刃数十,不死,兵缚公欲杀,以手格之,皆仆地,反得免。卞时病甚,亦受刃,久之复苏,人以为女之阴助云。

铭曰:三光绝,一炬烈!后土争之土欲裂。瘗尔于忠贞之旁,丽重离以照四方之缺。

[1]卞忠贞祠:在扬州南门内,为纪念晋代人卞壶而建。卞壶字望之,晋永嘉年间苏峻称兵叛乱,卞与苏苦战身亡,两个儿子也被害。谥忠贞。

[2]江南:指镇江。镇江在长江南,扬州在长江北。

[3]溅溅(jiān):水流声。

[4]阁阁:象声词。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父如其言。 如:依照。

B、辄为诗文吊之。 吊:悼念。

C、女以纸渍水塞口鼻。 渍:沾染。

D、比屋杀人焚炉,火四起。 比:等到。

6、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部表现钱烈女“必死决心”的一组是(3分)( )

①无葬此土,以尸投火。

②己持刀欲自刭。

③而今使父母收我骨,目不瞑矣!

④强余手闭其气,令绝。

⑤目瞪,口泻水如注。

⑥又解衣带,强母缢之。

A、①③④ B、②④⑥ C、①⑤⑥ D、②③⑥

7、下列各句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烈女死于明朝弘光乙酉四月二十七日,五天后火化。因为家住忠贞祠,靠近那块地修了墓。

B、扬州城被攻破,史可法率领军队奔向东门,烈女执意要自杀,于是持刀自杀,被家人拉住。

C、烈女由父母生养十六年,却不能扶持他们到老,由此深感愧疚。

D、烈女死后,他的父亲遭到棍棒兵刃数十创伤,但没死去,士兵绑着他想杀他,又用手击打他,把他打倒在地。

8、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余皇急不知所出,不得已,乃予以药曰:“汝姑视缓急可也。”(4分)

(2)余与老妻抱之恸,强饮以水,不死。(3分)

(3)父老祖宗之不血食,家世江南,当与母勉图归计耳。(3分)

参考答案:

5、D.(比:并,连。)(3分)

6、B.(①钱烈女遗言。③钱烈女对不能赡养父母深感自责。)(3分)

7、D.(“又用手击打他,把他打倒在地”错。)(3分)

篇3:文言文阅读训练

文言文阅读训练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5题。

膑生阿鄄之间,膑亦孙武之后世子孙也。孙膑尝与庞涓俱学兵法。庞涓既事魏,得为惠王将军,而自以为能不及孙膑,乃阴使召孙膑。膑至,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则以法刑断其两足而黥之,欲隐勿见。

齐使者如梁,孙膑以刑徒阴见,说齐使。齐使以为奇,窃载与之齐。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忌数与齐诸公子驰逐重射。孙子见其马足不甚相远,马有上、中、下辈。于是孙子谓田忌曰:“君弟重射,臣能令君胜。”田忌信然之,与王及诸公子逐射千金。及临质,孙子曰:“今以君之下驷与彼上驷,取君上驷与彼中驷,取君中驷与彼下驷。”

既驰三辈毕,而田忌一不胜而再胜,卒得王千金。于是忌进孙子于威王。威王问兵法,遂以为师。

后十三岁,魏与赵攻韩,韩告急于齐。齐使田忌将而往,直走大梁。魏将庞涓闻之,去韩而归,齐军既已过而西矣。孙子谓田忌曰:“彼三晋之兵素悍勇而轻齐,齐号为怯,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兵法,百里而趣利者蹶上将,五十里而趣利者军半至。

使齐军入魏地为十万灶,明日为五万灶,又明日为三万灶。”庞涓行三日,大喜,曰:“我固知齐军怯,入吾地三日,士卒亡者过半矣。”乃弃其步军,与其轻锐倍日并行逐之。孙子度其行,暮当至马陵。马陵道狭,而旁多阻隘,可伏兵,乃斫大树白而书之曰“庞涓死于此树之下”。于是令齐军善射者万弩,夹道而伏,期曰“暮见火举而俱

发”。庞涓果夜至斫木下,见白书,乃钻火烛之。读其书未毕,齐军万弩俱发,魏军大乱相失。庞涓自知智穷兵败,乃自刭,曰:“遂成竖子之名!”齐因乘胜尽破其军,虏魏太子申以归。孙膑以此名显天下,世传其兵法。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 客:像对待客人那样

B、于是忌进孙子于威王 进:推荐,举荐

C、齐军既已过而西矣 西:西行

D、期曰“暮见火举而俱发”期:希望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孙膑以刑徒阴见∥见申之以孝悌之义

B、孙子见其马足不甚相远∥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

C、彼三晋之兵素悍勇而轻齐∥二者不可兼得,舍生而取义者也

D、庞涓自知智穷兵败,乃自刭∥屈原放逐,乃赋《离骚》

3、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现孙膑军事才能的一组是()

①齐使者如梁,孙膑以刑徒阴见。

②于是孙子谓田忌曰:“君弟重射,臣能令君胜。”

③使齐军入魏地为十万灶,明日为五万灶,又明日为三万灶。

④孙子度其行,暮当至马陵。

⑤马陵道狭,而旁多阻隘,可伏兵。

⑥于是令齐军善射者万弩,夹道而伏。

A、①③⑤ B、③④⑥ C、②④⑤ D、①②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庞涓曾与孙膑同学兵法,后来做了魏惠王的将军,因忌恨孙膑,设计断其双足。在马陵之战中,庞涓在消灭齐军士卒过半的情况下,终因过于自信,兵败自刭。

B、在田忌与齐王等人赛马时,孙膑教给田忌用下等马与对方的`上等马比,用上等马与对方的中等马比,用中等马与对方的下等马比,结果一负两胜,赢了齐王千金。

C、马陵之战可以说是一场心理战争。孙膑紧紧抓住魏军凶悍勇猛,一向瞧不起被认为胆小怯弱的齐兵的心理,精心策划,巧设埋伏,终于计胜庞涓。

D、文章刻画人物的性格面貌,生动逼真。写孙膑的出谋献策,往往只说做法,不讲原因,到了结局,才看到它的作用。这种写法,曲折有趣,引人入胜。

5、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齐使者如梁,孙膑以刑徒阴见,说齐使。

(2)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

(3)乃弃其步军,与其轻锐倍日并行逐之。

篇4:文言文阅读训练

文言文阅读训练2篇

文言文选段,完成10-13题。(15分)

【甲】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乙】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人也。始举进士,徙知端州,迁殿中丞。端土产砚,前守缘贡①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拯命制者才足贡数②,岁满不持一砚归。

旧制,凡讼诉不得径造庭下。拯开正门,使得至前陈曲直,吏不敢欺。

拯性峭直③,恶吏苛刻,务敦厚,虽甚嫉恶,而未尝不推以忠恕也。与人不苟合,不伪辞色悦人,平居无私书,故人、亲党皆绝之。虽贵,衣服、器用、饮食如布衣时。尝曰:“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者,不得放归本家,死不得葬大茔中。不从吾志,非吾子若孙也。”

【注释】①缘贡:趁着进项的'机会。②才足贡数:仅仅满足进项数量。③峭直:严厉刚直。

10.解释加点词的意思。(4分)

(1)此悉贞良死节之臣 (2)先帝不以臣卑鄙

(3)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 (4)平居无私书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晏子使楚》)

B.而未尝不推以忠恕也 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赵普》)

C.故人、亲党皆绝之 当余之从师也(《送东阳马生序》)

D.奉命于危难之间 谨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岳阳楼记》)

12(4分)

(1)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译文:

(2)拯开正门,使得至前陈曲直,吏不敢欺。

译文:

13.阅读【甲】【乙】两文,回答问题。(5分)

(1)【甲】文第二段主要追叙了什么内容?请简要概括。(2分)

(2)两文同述为政与做人之道。诸葛亮建议后主要 。保证告诫后世子孙要 。(各用一个四字短语回答)(2分)

(3)请用【甲】文中一个词语(短语)概括包拯这个人物形象。(1分)

10.(4分)(1)为……而死 (2)身份地位,出身低下(或见识浅陋)

(3)给予,送给 (4)书信

11.(2分)C

12.(4分)(1)(只希望)在乱世里苟且保全性命,并不想在诸侯中做官扬名。(2)包拯打开正门,使(告状的人)能够直接到他面前陈述是非曲直,办事小吏(因此)不敢欺骗。

13.(5分)(1)先帝知遇之恩(或三顾茅庐) 诸葛亮以身许国(或临危受命)

(2)亲贤远佞;廉洁自律(或清正廉洁) (3)贤臣(或贞良死节之臣)

篇5:文言文阅读训练

文言文阅读训练

【原文】

公明仪为①牛弹清角之操②,伏③食如故④。非牛不闻,不合其耳⑤也。转为蚊虻之声,孤犊之鸣⑥,即掉⑦尾奋⑧耳,蹀躞⑨而听。”

(载于 南朝·梁·僧佑《弘明集》)

【注释】

①为:给。②清角之操:高雅的曲子。③伏:趴着。④故:从前。⑤耳:耳朵听。⑥鸣:鸣叫声,作名词。⑦掉:摇摆。⑧奋:竖直。⑨蹀躞(dié xiè):小步走。

【参考译文】

公明仪给牛弹奏古雅的清角调琴曲,牛依然像刚才一样埋头吃草。牛并非没有听见,而是这种曲调不适合它听罢了。公明仪于是用琴模仿蚊牛蝇的叫声,(以及)孤独的小牛犊的声音。牛就摆动尾巴竖起耳朵,小步走并听着。

【阅读训练】

1.解释:

①为:给; ②如故:像先前一样; ③鸣:叫声; ④奋:竖起。

2.翻译:

非牛不闻,不合其耳也。

译文:不是牛不要听,是曲调不悦它的耳。

3.这个寓言故事的寓意是:说话不看对象,或对愚蠢的.人讲深奥的道理,都是不可取的。

【相关推荐】

初中《对牛弹琴》文言文翻译及阅读答案

文言文《对牛弹琴》的寓意

文言文(对牛弹琴)的思想意义是什么

篇6:初中文言文阅读训练

初中文言文阅读训练

(2011·四川省成都市B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3~5题。

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以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

于是项王乃上马骑,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直夜溃围南出,驰走。平明,汉军乃觉之,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余人耳。项王至阴陵,陷大泽中。以故汉追击之。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汉骑追者数千人。项王自度不得脱,谓其骑曰: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①,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

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杈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乃谓亭长曰:吾知公长者。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以赐公。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项王身亦被十余创。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马童面之,指王翳②曰:此项王也。项王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侯,吾为若德。乃自刎而死。

(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

【注释】①快战:痛快地打一仗。②指王翳:指项王给王翳看。王翳,汉将。

3.对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项王军壁垓下 壁:安营扎寨

B.骑能属者百余人耳 属:归属

C.项王自度不得脱 度:估计

D.项王身亦被十余创 被:遭受

4.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3分)

译文:

(2)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3分)

译文:

5.文中第三段反映了项羽怎样的.心理和性格特点?(4分)

答:

【答案】

3.(2分)B(属:跟随)

4.(6分)

(1) (3分)即使江东父老怜爱我并拥我为王,我有什么脸面见他们!(大意正确计 2分,落实怜的意思计1分)

(2) (3分)我听说汉军用千金来悬赏购买我的人头,并给予万户封地,我就送你这个恩惠 吧。(大意正确计2分,落实德的意思计1分)

5.(4分)心理:愧对父老乡亲,不愿苟且偷生。(2分)性格特点:勇武与豪放。(2分) (意思相近即可)

篇7:文言文《岳阳楼记》阅读训练

文言文《岳阳楼记》阅读训练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3—18题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13.解释下列加点字词。

①去国怀乡( ) ②春和景明( ) ③把酒临风( )

④吾谁与归( ) ⑤薄暮冥冥( ) ⑥沙鸥翔集( )

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各句。

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译意:

②微斯人,吾谁与归?

译意:

15.用原文填空。

①面对人生中成功的欢乐和失败的痛苦,我们应拥有“ ,

”的心态。

②文中与“悲”相对应的八个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喜”相对应的八个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进亦忧,退亦忧”中“进”指: ,“退”指: 。

16.第一二段的`景物描写非常优美,试举一例,并说明美在何处。

答:

17.由“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这幅对联,你能想到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哪两句话?这一名句传诵千古,你是如何看待这一名句的时代意义。

答:

18.二十一世纪是一个科技发展的世纪,一个国家的兴旺发达与否,就取决于科技是否发达。我们将是祖国的建设者、主力军,我们又该有怎样的忧乐观呢?

答:

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

文言文《三国志》阅读训练及答案

《桃花源记》文言文阅读训练题

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题

文言文阅读理解训练题

文言文阅读训练:华佗传

文言文醉翁亭记阅读训练附答案

治国如栽树文言文阅读训练

《齐王筑城》文言文阅读训练及答案

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桃花源记选段

酒泉烈女文言文阅读训练(精选7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酒泉烈女文言文阅读训练,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