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悠然”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2篇梅阅读答案,下面是小编整理后的梅阅读答案,欢迎您能喜欢,也请多多分享。
- 目录
篇1:《梅》阅读答案
我出生的那一天,家门前的梅花初绽,据说是朱砂梅,很美,家人就给我取名“梅”字。父亲自小教我古诗,关于梅花的诗很多,到现在还能一口气背出很多,如“冰雪林中著此身,不与桃李混芳尘”“不受尘埃半点侵,竹篱茅舍自甘心”。我最喜欢曹雪芹的“冻脸有痕皆是血,酸心无恨亦成灰,误吞丹药移真骨,偷下瑶池脱旧胎”。关于梅,人们谈论太多,种梅,赏梅,写梅,画梅,梅深入到人们生活的各个角落。虽知道这名字极美,但每当别人问起我的名字时,又觉得难以启齿,太俗了,取这个名字的人太多,声音听起来也闷声闷气的,对这个名字的尴尬,一直不能释怀,到美国后就马上给自己取了一个雅致的英文名字,以为总可以脱俗了,不料一些好事的西方人非要知道我的中文名字。
记得第一个有个墨西哥人问我名字,我就告诉他我的名字是梅,他又问“梅”是什么意思,我说是一种花,那人打破砂锅问到底,问什么花。我突然张口结舌起来,记得梅花翻译成英语是plum,就是李子,迟疑了一下,就说plum。那人噢了一声,就不再问了,显然他对这个答案很失望。
第二次一个美国人问起梅花,我接受上次的教训,不再说李子花,就启发他说,是一种花,中国最美的花,你猜猜看。那人就说“是玫瑰花”。我有点失望,进一步启发说,这种花,很美,在冬天开放,中国人最喜欢,经常把它们画成画挂墙上,写进诗里。那人想了想说:“是牡丹吧,牡丹又大又美,我看很多中国人的家里挂着牡丹花。而且牡丹是我唯一认识的中国花。”
我一听又没有希望了,也难怪,很少美国人了解中国的历史与文化,何况一种花草。
我说梅花是被中国人挂在墙上,捧在手上,供在心里的,是深入血液和灵魂的一种花。他似乎被我感动了,突然对梅来了兴趣。
这胖胖的老美认真起来,有一天他突然跑来兴冲冲地告诉我,苏菲,我找到了梅,结一种酸酸的果子,是可以做色拉醋的,很好吃。我讶然了,是的,有些梅是可以结果子的。大多花草有艳花者无果实,有美实者无艳花,难得梅两者俱美,梅的美不仅是果实,这老美只知道吃。
第三个问的是意大利人,是搞音乐的,我想这人是有艺术感受力的,反正他没见过梅花,就信口开河起来。我说梅花是中国最美的花,有几千年的栽培史。梅花是我们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凌寒飘香,不屈不挠,自强不息,铁骨冰心。中国人倾心于梅的很多,清朝曾有一位叫陈介眉的官人,听说孤山的梅花开了,立即丢官弃印从京城千里迢迢骑马狂奔至杭州,“何物关心归思急,孤山开遍早梅花”。还有一个叫林和靖的,有一天独自欣赏梅花时,一下子被梅花的神姿吸引了,从此入孤山种梅花,一辈子没有下山,以梅花为妻。那人睁大了眼睛问:“真的吗?”“真的。”我说,他有一首写梅花的诗,在所有写梅花的诗中独占头,无人能比。“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我脱口而出。如果你读了这诗,看了这梅,你一定能作出美的乐曲,中国有名曲《梅花三弄》,你可以写出“梅花四弄”。
从此,那人每次见我,必问梅消息,一天被逼无奈,就从网上找出梅花的照片与绘画作品,其中有一幅《墨梅》。那人端详半天,说,很像桃花吗,枯瘦的桃花,还有黑色的,很稀有的颜色。我不再想解释那是墨梅,也不想再说梅花的美就在于疏、瘦、清、斜。
显然这位艺术家也误解了梅花。我怎么告诉他在万木萧瑟,大雪压境的冬天,忽然看到一树梅花迎雪吐艳时,那种惊心动魄。怎么才能告诉他,千年老梅,铁枝铜干,如枯若死,一夜风雪后,突然琼枝吐艳,那种绝处逢生的沧桑感。怎样才能告诉他,当你为情所困,辗转反侧时,突然一股梅香袭来,幽幽而来,又悄然而去,那种神魂颠倒。梅花的美是摄人魂魄的,如果赏梅在淡云,晓日,薄寒,细雨,或小桥,清溪,明窗,疏篱,再加上诗酒横琴,林间吹笛,这时候你很难再做凡人,梅花是人间尤物,人间与仙境的使者。
有一次和一个日本人闲聊,不知怎么就谈到他自己国家的国花,他异常兴奋,竟说得泪花点点。我也不由自主又谈起梅花,他说他的,我说我的,他说的我不太懂,我相信我说的他也不懂,有一点是相通的,对一种花的深入灵魂的热爱。
梅花,几千年的书香缭绕得骨清魂香,几千年的诗心陶冶得如此美丽。中国人心里千回百转的梅魂,在与世界相遇的过程中焕发出独异的魅力,成为民族精神的写照。(取材于苏菲的同名散文)
⑴下列词语中的“说”,与“说起梅花”的“说”,意思最接近的一项是(2分)( )
A 游说 B 说和 C 话说 D 学说
答案:C(本题考察对实词的理解“说起梅花“的”说“意思为提及、提到。A “游说”中“说”的意思是用话劝别人。B “说合”中“说”的意思是从中介绍,说和。C “话说”中“说”的意思是提及、提到。D “学说”中的“说”意思是言论、主张)
⑵下列对作品内容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3分)( )
A 与雅致的“苏菲”相比,“梅”是不大动听的中文名字,因此令作者耿耿于怀。
B 文中那位意大利人对梅花有很好的艺术感受力,作者期待他写出“梅花四弄”。
C 本文明写对梅的热爱,在无意识中也表现了外国人对中国文化的隔膜与误解。
D 在旅居海外的作者看来,梅花不仅渗入了自己的生活,也象征了民族精神。
答案:D(本题考察的是对文章内容的理解。A 选项为因果颠倒,作者虽然觉得这个名字极美,但又觉得梅这个名字太俗,闷声闷气,难以启齿,所以才给自己起了一个雅致的英文名字。B 作者只是说这个意大利人有艺术感染力,并没有说对梅花有很好的艺术感染力,文中并没有体现出期待。C 作者并不是“无意识”的表现。D 文章中出处提及梅花,并且梅花也象征民族精神)
⑶下列对作品中有关知识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墨梅”是用水墨画出的梅花,在黑白浓淡之间呈现出疏、瘦、清、斜之美。
B 由林和靖“众芳摇落独暄妍”一诗诗体推断,该诗写作年代是在魏晋年代。
C 倒数第三段中称“梅花是人间尤物”,“尤物”在这里指特别美好的事物。
D “梅”与“松”“竹”并称为岁寒三友,都是历代中国画家酷爱的.创作题材。
答案:B(题目侧重考察文学常识。B选项林和靖是北宋时期的诗人。“众芳摇落独喧艳,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从体裁上来说是七律,所以是近体诗,近体诗是在唐以后才出现的,所以不是魏晋时期所作)
⑷本文写了作者与外国人之间围绕着梅花展开的几个故事,在谋篇与立意方面匠心独具,请结合全文加以赏析。(6分)
答案:从作者的名字翻译切入,以外国人对梅花的好奇、不解与误解为主线来谋篇布局,对梅花的内涵的阐释由表及里,逐步深入与丰富,凸显梅花独特的美感和魅力,构思巧妙而自然。阐发了梅花所凝聚的名族精神,表现了外国人与中国文化的隔膜,流露出对交流和理解的渴望。
⑸本文倒数第三段描写了哪些赏梅的情境?作者借此写出了梅花怎样的品质与格调?(6分)
要点一:万木萧瑟,大雪压境,凌霜傲雪的风骨
要点二:千年老梅,如枯若死,一夜风雪后,突然琼枝吐艳
要点三:淡云晓日,薄寒细雨;小桥清溪,明窗疏篱;诗酒横琴,林间吹笛,超凡脱俗的品质
⑹本文结尾写道:“梅花,几千年的书香缭绕得骨清魂香,几千年的诗心陶冶得如此美丽。”请紧扣“书香”与“诗心”,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4分)
答案:“书香”“诗心”传达了历代文人几千年的书写绘画、题咏吟诵中赋予了梅花的精神之美和诗性之美,这句话深刻揭示了梅花所凝聚的深厚文化内涵。
“书香”本义指笔墨之香,在文中指梅花的绘画作品以及梅花所蕴含的疏,瘦,清,斜之美。“诗心”本义为诗歌的情感,在文中指从古至今有无数的咏梅佳作,呈于书本,萦绕于心,把梅花的品格深入到血液灵魂和心里。并且给了我们与众不同的审美体验,陶冶人心。
这句话的意思是,中国人爱梅,种梅,写梅,赏梅,梅深入到人们生活的各个角落,梅花诗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自强不息,清高孤傲精神的象征,表达作者对梅花这种品格的赞美。
篇2:《梅》阅读答案
梅
【唐】杜牧
轻盈照溪水,掩敛下瑶台。
妒雪聊相比,欺春不逐来。
偶同佳客见,似为冻醪①开。
若在秦楼畔,堪为弄玉②媒。
【注】①即春酒。是寒冬酿造,以备春天饮用的酒。②战国时秦穆公之女,姿容绝代,善吹箫,非懂音律不嫁。萧史善吹箫,作鸾凤之响,公以妻之,数年,弄玉乘凤,萧史乘龙去,传为爱情佳话。
8.诗歌一二联是如何描绘梅花风采的?试作简要分析。(4分)
9.咏物诗多为托物言志、抒怀,试分析诗歌所表现的是人性格特点。(4分)
参考答案:
8.运用拟人手法,首联将梅花比拟成了从瑶台仙境下凡的仙女,她袅袅婷婷、羞羞涩涩地在溪边对着水面端详着自己的倩影。为梅花赋予了生命和灵气,把梅花写得美妙超凡。(2分)颔联写梅花姑且让洁白无瑕的雪与自己相比,而敢于超越艳丽的春光决不随顺其后。赞扬梅花妒雪欺春的孤芳高洁。(2分)(直接描写与间接描写相结合也对)
9.一二联诗人借梅花的风采来表现自己的品行高洁和刚直耿介,不肯随时俯仰的性格。(2分)三四联写了梅花为佳客助兴、愿有情人成为眷属的多情坦荡,这也是诗人自己多情坦荡的性格的写照。(2分)
赏析
全诗紧紧围绕梅花的美去写,使梅花的形象得到了完美的塑造。
轻盈照溪水,掩敛下瑶台。这两句主要描写梅花的姿态优美。轻盈的梅花,映照着如碧的溪水,实景与倒影浑然一体,构成一幅绝美的图画。为了进一步突出梅花的轻盈之美,作者又采用拟人的手法,把梅花比成一群从瑶台翩然而降的仙女,舞姿曼妙,如惊鸿游龙,令人魄荡魂驰。始雪聊相比,欺春不逐来。由于梅花太美了,所以雪花嫉妒,但却又不能同它相比;春天被欺,也不敢再迈动轻快的脚步。这两句从侧面烘托了梅花的美丽动人。偶同佳客见,似为冻醪开。当作者偶然同客人一起去观赏梅花时,他发现如斯艳丽的梅花仿佛是为了冬酿的酒而开,因为赏梅花,饮美酒乃人生之一大快事,故有似为冻醪开的遐想。
最后两句若在秦楼畔,堪为弄玉媒,假设梅花长在秦楼的旁边,它完全可以以自己的美做弄玉的大媒人,而不会为他人所见笑的。这两句进一步突出梅花的美。
篇3:《梅》阅读答案
陔萼楼后老屋倾圮,余筑基四尺,乃造书屋一大间。旁广耳室如纱校设卧榻。前后空地,后墙坛其趾,西瓜瓤大牡丹三株,花出墙上,岁满三百余朵。坛前西府二树,花时积三尺香雪。前四壁稍高,对面砌石台,插太湖石数峰。西溪梅骨古劲,滇茶数茎,妩媚其旁。其旁梅根种西番莲,缠绕如缨络。窗外竹棚,密宝襄盖之。阶下翠草深三尺,秋海棠疏疏杂入。前后明窗,宝襄西府,渐作绿暗。余坐卧其中,非高流佳客,不得辄入。慕倪迂“清s”,又以“云林秘阁”名之。
【注释】①选自张岱《陶庵梦忆》。②(chú): 古代一种似橱形的帐子。③s:同“闭”。
8.用斜线(/)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每句标一处。(2分)
(1)花 时 积 三 尺 香 雪
(2)西 溪 梅 骨 古 劲
9.解释下列加点字(4分)
①余筑基四尺 ▲ ②岁满三百余朵 ▲
③密宝襄盖之 ▲ ④又以“云林秘阁”名之 ▲
10.请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的意思。(3分)
阶下翠草深三尺,秋海棠疏疏杂入。
▲ ▲ ▲
11.张岱是小品名家,他善于运用修辞,熔才情、气节、学识于一炉,灵笔点化,简练中见丰富、平实中显新妙、单纯中透雅致,营构了独具个性的艺术妙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你能结合本文相关语句,进行精当的赏析吗?(4分)
▲ ▲ ▲
12.张岱说:“余坐卧其中,非高流佳客,不得辄入。”《陋室铭》中,刘禹锡言:“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你如何看待他们的交友观?说说你的想法。(3分)
▲ ▲ ▲
参考答案:
8.(2分,每句1分)(1)花 时/ 积 三 尺 香 雪(2)西 溪 梅 骨/ 古 劲(西 溪 梅/ 骨 古 劲)
9. (4分,每空1分)①我 ②每年 ③覆盖 ④它(代词)
10.(3分)台阶下长着厚厚的青草,草间疏疏地点缀一些秋海棠。
11.(4分,不设统一答案,从修辞、词语等角度赏析均可)示例:张岱的修辞手法用得很妙,如“坛前西府二树,花时积三尺香雪”,把繁茂的花朵比作积聚了几尺高的香雪,写出了花的清丽可人,语言简洁,却给人以无尽的想象。
12.(3分,无统一答案)示例:我觉得他们的交友观值得借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选择高雅的人交朋友可以提高自己的修养,完善自己的品行,可以让自己的学识得到提升。
附:《梅花书屋》译文
陔萼楼后面的老房子倒塌后,我就将它的地基加高四尺,建造了一大间书屋。书屋侧面的耳房用纱橱那样的隔扇隔出来一个休息间,里面安放卧榻。书屋前后都有空地,我在后墙墙根那里栽种了三棵西瓜瓤大牡丹花树,牡丹长得比墙还高,每年都要开三百多朵花。书房正面台基前种了两棵西府海棠,开花时,繁茂的花朵仿佛是积聚了几尺高的香雪,清丽可人。前院四壁有些高,于是就在墙对面砌石花台,用太湖石树了几座假山,旁边种着枝干苍劲古拙的西溪梅花,还有几株云南茶花,以妩媚的花树来衬托湖石假山。梅花下种着卷曲缠绕如璎珞花样的西番莲覆盖地面。书屋窗外有竹子搭建的凉棚,就种了很多宝相花把它覆盖起来。台阶下长着厚厚的青草,草间疏疏地点缀一些秋海棠。书屋前后窗户都很敞亮,窗外宝相花和西府海棠长得茂盛后,绿荫遮住阳光,屋内显得幽静凉爽。我消闲休息都在这个书屋里,不是文才风流的高雅客人,是不允许他进来的。这间书屋本来名为梅花书屋,因为我一向倾慕倪云林的书阁“清s”,所以又用“云林秘府”来命名它。
篇4:《梅》阅读答案
梅花
邻居陈老师家来了两位从美国回来的亲人――陈老师的儿子和孙女梅花。
梅花很喜欢和我在一起。‖我到厨房洗碗,她就帮我递碗筷;我到院子浇花,她总帮我提水;看电影节目时,她总挨在我座位旁……‖就这样,邻居们都说我和她是“双胞胎”了。
和梅花在一起是很愉快的,她告诉过我很多美国的事情。我奇怪,梅花从小生活在美国,却能说一口流利的中国话。有一天,我向她问了这个问题,梅花兴奋地回答:“我是中国人,我怎么不是中国人呢?”梅花一下子变得严肃起来,说:“我爷爷、爸爸都是中国人,我怎么不是中国人呢?”看她的脸色,我知道她生气了。第二天,听陈老师说,梅花哭了,边哭还边嘀咕着要留在中国做中国人。
一天下午,我正要写作文,忽然听到梅花的哭诉:“我不去,就是不去!我要留在中国,……”我明白了她哭闹的原因,但不知该怎么办才好。她平时对我说过要留在中国读书,我多么希望她能留下啊!
这时,我立刻激动地在草稿纸上写下了作文题《梅花》。文章是这样开头的:亲爱的祖国,您的儿孙是多么热爱您!
1.用“_______”画出文章的中心句。
2.写出两个描写梅花神态的词。
3.解释下面的词。
(1)流利:
(2)嘀咕:
4.文章第二自然段已用“‖”线分成了三层,请分别写出层意。
5.填空。
文章第二自然段第一层与第二层是( )关系;第二层的几个句子之间是( )关系。
6.读下面两个句子,联系文章说明哪个句子好?为什么好?
(1)我多么希望她能留下啊!
(2)我希望她能留下。
7.在文章中找出一个拟人句,一个反问句,并分别抄在下面。
《梅花》答案
1.亲爱的祖国,您的儿孙是多么热爱您?
2.(1)严肃 (2)兴奋
3.(1)流畅 (2)叽咕
4.第一层:写梅花爱和我在一起。第二层:写我做什么,梅花都跟我在一起。第三层:邻居说我和梅花是“双胞胎”。
5.总分 并列
6.第(1)句好。更能表现出“我”希望她留下来的心情。
7.拟人句:亲爱的祖国,您的儿孙是多么热爱您!
反问句:我怎么不是中国人呢?
篇5:梅阅读及答案参考
梅
(清)李渔
花之最先者梅,果之最先者樱桃。若以次序定尊卑,则梅当王于花,樱桃王于果,犹瓜之最先者曰王瓜,于义理未尝不合,奈何别置品题,使后来居上!首出者不得为圣人,则辟苹昧致文明者,谁之力欤?虽然,以梅冠群芳,料舆情必协;但以樱桃冠群果,吾恐主持公道者,又不免为荔枝号屈矣。姑仍旧贯,以免抵牾。
种梅之法,亦备群书,无庸置吻,但言领略之法而已。花时苦寒,既有妻梅之心,当筹寝处之法。否则衾枕不备,露宿为难,乘兴而来者,无不尽兴而返,即求为驴背浩然,不数得也。
观梅之具有二:山游者必带帐房,实三面而虚其前,制同汤网,其中多设炉炭,既可致温,复备暖酒之用。此一法也。园居者设纸屏数扇,覆以平顶,四面设窗,尽可开闭,随花所在,撑而就之。此屏不止观梅,是花皆然,可备终岁之用。立一小匾,名曰就花居。花间竖一旗帜,不论何花,概以总名曰缩地花。此一法也。若家居所植者,近在身畔,远亦不出眼前,是花能就人,无俟人为蜂蝶矣。
然而爱梅之人,缺陷有二:凡到梅开之时,人之好恶不齐,天之功过亦不等,风送香来,香来而寒亦至,令人开户不得,闭户不得,是可爱者风,而可憎者亦风也;雪助花妍,雪冻而花亦冻,令人去之不可,留之不可,是有功者雪,有过者亦雪也。其有功无过,可爱而不可憎者惟日,既可养花,又堪曝背,是诚天之循吏也。使止有日而无风雪,则无时无日不在花间,布帐纸屏皆可不设,岂非梅花之至幸,而生人之极乐也哉!然而为之天者,则甚难矣。
腊梅者,梅之别种,殆亦共姓而通谱者欤?然而有此令德,亦乐与联宗。吾又谓别有一花,当为腊梅之异姓兄弟,玫瑰是也。气味相孚,皆造浓艳之极致,殆不留余地待人者矣。人谓过犹不及,当务适中,然资性所在,一往而深,求为适中,不可得也。
(选自《闲情偶寄》)
[注释]①妻梅:宋代钱塘高士林逋隐居西湖,不娶无子,种梅养鹤,人称梅妻鹤子。②驴背浩然:骑在驴背上赏花的孟浩然。③汤网:《史记殷本纪》记载:商汤行仁政,德及禽兽,网去三面。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实三面而虚其全 虚:空出 B.概以总名曰缩地花 概:大概
C.无俟人为蜂蝶矣 俟:等待 D.然而有此令德 令:美好
10.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都属于作者说明的观梅之法的一组是
①既有妻梅之心,当筹寝处之法 ②山游者必带帐房
③则无时无日不在花间,布帐纸屏皆可不设 ④园居者设纸屏数扇,覆以平顶,四面设窗
⑤一往而深,求为适中
A.①③④ B.②③⑤ C.①②④ D.②④⑤
1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梅花因为是最先盛开的花,作为群花之首理所当然;但作为群果之首的应是荔枝,而不是樱桃。
B.作者认为梅花盛开时天气苦寒,既然有以梅为妻之心,就要做好充分准备,筹划方法,否则往往会乘兴而去,败兴而归。
C.作者认为爱梅的人的遗憾之一就是有风,虽然风能传来花香,但是寒气也随之而来,让人开门也不好,闭门也不好。
D.作者认为攻瑰与腊梅气味相当,都达到浓艳的极致,几乎待人不留余地,应该称得上是腊梅的异姓兄弟。
12.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岂非梅花之至幸,而生人之极乐也哉!(3分)
(2)腊梅者,梅之别种,殆亦共姓而通谱者欤?(3分)
(3)然资性所在,一往而深,求为适中,不可得也。(3分)
13.请用斜线(/)给下面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断句不超过6处)(3分)
桓公读书于堂上。轮扁斫轮于堂下,释椎凿而上,问桓公曰:敢问,公之所读者何言邪?公曰:圣人之言也。曰:圣人在乎?公曰:已死矣。曰: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魄已夫!桓公曰:寡人读书,轮人安得议乎?有说则可,无说则死。轮扁曰:臣也以臣之事观之。斫轮,徐则甘而不固,疾则苦而不入。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口不能言,有数存焉于其间。臣不能以喻臣之子臣之子亦不能受之于臣是以行年七十而老斫轮古之人与其不可传也死矣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粕已夫!
篇6:梅阅读及答案参考
9.(3分)B(概:一概,全都)
10.(3分)C
11.(3分)A
12.(9分)
(1)(3分)难道不是梅花的大幸,人生的极乐么?不过那做天的,也很为难了。(岂非为则)
(2)(3分)腊梅是梅的别种,大概与梅也是同姓同谱吧?(殆判断句)
(3)(3分)然而(事物)天性如此,一门心思,追求适中,是不可能的。
13.(3分)臣不能以喻臣之子/臣之子亦不能受之于臣/是以行年七十而老斫轮/古之人与其不可传也/死矣/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粕已夫!
篇7:梅阅读答案
梅
【唐】杜牧
轻盈照溪水,掩敛下瑶台。
妒雪聊相比,欺春不逐来。
偶同佳客见,似为冻醪①开。
若在秦楼畔,堪为弄玉②媒。
【注】①即春酒。是寒冬酿造,以备春天饮用的酒。②战国时秦穆公之女,姿容绝代,善吹箫,非懂音律不嫁。萧史善吹箫,作鸾凤之响,公以妻之,数年,弄玉乘凤,萧史乘龙去,传为爱情佳话。
8.诗歌一二联是如何描绘梅花风采的?试作简要分析。(4分)
9.咏物诗多为托物言志、抒怀,试分析诗歌所表现的是人性格特点。(4分)
篇8:梅阅读答案
8.运用拟人手法,首联将梅花比拟成了从瑶台仙境下凡的仙女,她袅袅婷婷、羞羞涩涩地在溪边对着水面端详着自己的倩影。为梅花赋予了生命和灵气,把梅花写得美妙超凡。(2分)颔联写梅花姑且让洁白无瑕的雪与自己相比,而敢于超越艳丽的春光决不随顺其后。赞扬梅花妒雪欺春的孤芳高洁。(2分)(直接描写与间接描写相结合也对)
9.一二联诗人借梅花的风采来表现自己的品行高洁和刚直耿介,不肯随时俯仰的性格。(2分)三四联写了梅花为“佳客”助兴、愿有情人成为眷属的多情坦荡,这也是诗人自己多情坦荡的性格的写照。(2分)
赏析
全诗紧紧围绕梅花的美去写,使梅花的`形象得到了完美的塑造。
“轻盈照溪水,掩敛下瑶台”。这两句主要描写梅花的姿态优美。轻盈的梅花,映照着如碧的溪水,实景与倒影浑然一体,构成一幅绝美的图画。为了进一步突出梅花的轻盈之美,作者又采用拟人的手法,把梅花比成一群从瑶台翩然而降的仙女,舞姿曼妙,如惊鸿游龙,令人魄荡魂驰。“始雪聊相比,欺春不逐来。”由于梅花太美了,所以雪花嫉妒,但却又不能同它相比;春天被欺,也不敢再迈动轻快的脚步。这两句从侧面烘托了梅花的美丽动人。“偶同佳客见,似为冻醪开”。当作者偶然同客人一起去观赏梅花时,他发现如斯艳丽的梅花仿佛是为了冬酿的酒而开,因为赏梅花,饮美酒乃人生之一大快事,故有“似为冻醪开”的遐想。
最后两句“若在秦楼畔,堪为弄玉媒”,假设梅花长在秦楼的旁边,它完全可以以自己的美做弄玉的大媒人,而不会为他人所见笑的。这两句进一步突出梅花的美。
篇9:梅花树阅读答案
一天,我刚满六岁的外孙女兰兰来到我的房间,一头趴在写字台上,呆呆地凝视着玻璃板下的南京地图。
突然,她把脸蛋转向我,用手指着这张地图,喋喋地说:“外公,我要这张‘梅花树’。”
“梅花树?”我莫名其妙。
“恩,就是这张梅花树。”她那玉笋般的小指头,仍然指着那张南京地图。
我笑了,说:“兰兰,那是一张地图,不是梅花树。”
“不,是梅花树!”她稚气十足地认定说,“你看,粗粗的树干,红红的花,多像梅花山的梅花树!”
明明是一张南京地图,在我外孙女眼里,却成了一株梅花树。兰兰的脾气我是知道的,凡是她认定的东西,非要到手不可。
我无可奈何地从沙发上站起来,带上老花镜,向写字台旁走去。看看这张我天天用红笔标记过的南京地图,何以成了我外孙女眼中的梅花树。
“啊?”我顿时被这画面惊住:地图上那些纵横交错的马路,多么像迎霜傲雪的梅花树的躯干!那疏密相间,参差不一的街巷,不就是树上的枝杈吗?那标满全图的红圈圈,又多么酷似绽满枝头的花朵!
起初,我之所以天天习惯地在地图上把南京的新建筑随时标出,是想从这张地图上看一看六朝古都的变化和城市建设的速度。我已年过半百,当我有兴致旧地重游时还可以防迷路。可万万没想到,短短几年,竟标成了一株“梅花树”!
我不得不向外孙女“折服”:“对,兰兰,是张梅花树!外公送给你。”兰兰笑了,高举着这张南京地图,不,这张“梅花树”连蹦带跳地走了!
1.明明是一张南京地图,为什么在兰兰眼里却成了“梅花树”?
答:
答案解析:
因为兰兰可爱的童心,让她能够从不同于大人的角度去观看。反映了兰兰花一样的心灵。
2.下列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方式?
那疏密相间,参差不一的街巷,不就是树上的枝杈吗?
A.夸张
B.拟人
C.比喻
正确答案:C
3.根据短文内容,选择恰当的关联词。
你仔细观察,()可以发现这真的像“梅花树”哩!
A.因为……所以……
B.只要……就……
C.不但……而且……
D.虽然……但是……
正确答案:B
4.根据短文内容,选择恰当的关联词。
()外孙女说得对,()我只好向她“折服”。
A.虽然……但是……
B.因为……所以……
C.只要……就……
D.不但……而且……
正确答案:B
5.根据短文内容,选择恰当的关联词。
兰兰认为,这张图上(
)有粗粗的树干,( )有红红的花,很像梅花山的梅花树。
A.因为……所以……
B.只要……就……
C.不但……而且……
D.虽然……但是……
正确答案:C
篇10:梅花树阅读答案
“梅花树”
一天,我刚满六岁的外孙女兰兰来到我的房间,一头趴在写字台上,呆呆地凝视着玻璃板下的南京地图。
突然,她把脸蛋转向我,用手指着这张地图,喋喋地说:“外公,我要这张‘梅花树’。”
“ 梅花树 ?” 我莫名其妙。
“ 恩,就是这张梅花树 。”她那玉笋般的小指头,仍然指着那张南京地图。
我笑了,说 :“ 兰兰,那是一张地图,不是梅花树 。”
不,是梅花树 她稚气十足地认定说 你看,粗粗的树干,红红的花,多像梅花山的梅花树
明明是一张南京地图,在我外孙女眼里,却成了一株梅花树。兰兰的脾气我是知道的,凡是她认定的东西,非要到手不可。
我无可奈何地从沙发上站起来,带上老花镜,向写字台旁走去。看看这张我天天用红笔标记过的南京地图,何以成了我外孙女眼中的梅花树。
“啊?”我顿时被这画面惊住:地图上那些纵横交错的马路,多么像迎霜傲雪的梅花树的`躯干!那疏密相间,参差不一的街巷,不就是树上的枝杈吗?那标满全图的红圈圈,又多么酷似绽满枝头的花朵!
起初,我之所以天天习惯地在地图上把南京的新建筑随时标出,是想从这张地图上看一看六朝古都的变化和城市建设的速度。我已年过半百,当我有兴致旧地重游时还可以防迷路。可万万没想到,短短几年,竟标成了一株“梅花树”!
我不得不向外孙女“折服”:“对,兰兰,是张梅花树!外公送给你。”兰兰笑了,高举着这张南京地图,不,这张“梅花树”连蹦带跳地走了!
1.为文中以下这段话选择正确的标点。
不,是梅花树 她稚气十足地认定说 你看,粗粗的树干,红红的花,多像梅花山的梅花树
A.“ !” ,“ !”
B.“ 。” ,“ 。”
C.“ ! ” 。“ 。”
D.“ 。” ,“ !”
正确答案:A
2.根据短文内容,填写恰当的关联词。
( )你仔细观察,( )可以发现这真的像“梅花树”哩!
A.只要……就……
B.既……又……
C.因为……所以……
正确答案:A
3.根据短文内容,填写恰当的关联词。
( )外孙女说得对,( )我只好向她“折服”。
A.只要……就……
B.既……又……
C.因为……所以……
正确答案:C
4.根据短文内容,填写恰当的关联词。
兰兰认为,这张图上( )有粗粗的树干,( )有红红的花,很像梅花山的梅花树。
A.只要……就……
B.既……又……
C.因为……所以……
正确答案:B
5.明明是一张南京地图,为什么在兰兰眼里却成了“梅花树”?
A.因为兰兰喜欢梅花树。
B.在这张南京市地图上,纵横交错的马路像树干,参差不齐的街巷像枝杈,再加上我话的红圈圈,在小孩子眼里,就像“梅花树”。
C.这张地图上可以看出六朝古都的变化和城市建设的速度。
正确答案:B
6.仿照例句写句子。
那疏密相间,参差不一的街巷,不就是树上的枝杈吗?
答:那疏密相间,参差不齐的街巷,就像是树上的枝杈。
篇11:题画梅阅读答案
李方膺
挥毫落纸墨痕新,几点梅花最可人。
愿借天风吹得远,家家门巷尽成春。
题画梅字词解释:无
题画梅翻译:
挥毫纵横,水墨淋漓,那纸上俨然是几朵绽开的梅花,美丽的梅花呵,但愿天风把你吹到千家万户,门前屋后都能见到你报春的身影,让家家户户都能享受到你的清香,感受到春天的温暖。
篇12:题画梅阅读答案
题画梅创作背景:无
题画梅赏析:
李方膺所画梅花“以难见工”,“为天下先”用笔倔强放纵,不拘成法,而苍劲有致。画梅时以不剪裁为剪裁,不刻划为刻划,顺乎梅之天性,不见人工雕琢的艺术经验。
李方膺也喜爱画风。他“自笑一身浑是胆”,蔑视传统,蔑视权威,爱画狂风,以此寄托自己与恶劣环境坚决斗争的不屈精神。
李方膺的笔下,狂风固然是不屈精神的`象征,但这仅是画家性格的一个方面,体现了他跟恶势力斗争的一面;他的性格的另一方面,即对下层人民的关怀和同情,题画梅中这天风便是与狂风完全不同的暖风、和风,体现出他对劳苦百姓的体恤之情。
个人资料:
1695~1755,中国清代画家。字虬仲,号晴江,别号秋池,抑园,白衣山人。寓居金陵借园,自号借园主人。为“扬州八怪”之一。通州今江苏南通人。出身官宦之家,曾任乐安县令、兰山县令、潜山县令、代理滁州知州等职,因遭诬告被罢官,去官后寓扬州借圆,自号借圆主人,以卖画为生。与李W、金农、郑燮等往来,工诗文书画,擅梅、兰、竹、菊、松、鱼等,注重师法传统和师法造化,能自成一格,其画笔法苍劲老厚,剪裁简洁,不拘形似,活泼生动。被列为扬州八怪之一。有《风竹图》、《游鱼图》、《墨梅图》等传世。著《梅花楼诗钞》。善画松、竹、兰、菊、梅、杂花及虫 鱼,也能人物、山水,尤精画梅。作品纵横豪放、墨气淋漓,粗头乱服 ,不拘绳墨,意在青藤、白阳、竹憨之间。画梅以瘦硬见称,老干新枝 ,欹侧蟠曲。用间印有〖梅花手段〗,著名的题画梅诗有〖不逢摧折不 离奇〗之句。还喜欢画狂风中的松竹。工书。能诗,后人辑有《梅花楼 诗草》,仅二十六首,多数散见于画上。
★ 戏痴梅寒阅读答案
★ 经典阅读及答案
梅阅读答案(集锦12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