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Zookeeper集成到你的应用中

时间:2023-02-22 03:39:31 作者:sarah12345 综合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导语】“sarah12345”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6篇将Zookeeper集成到你的应用中,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将Zookeeper集成到你的应用中,仅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大家喜欢!

篇1:将Zookeeper集成到你的应用中

在应用中使用zookeeper大多数情况都是使用zookeeper提供的客户端,然后我们在生产环境还需要部署zookeeper的服务端,本文写了一个启动类,用于在程序中启动zookeeper服务,

首先,我们下载zookeeper-3.3.6.tar.gz,最好不要最新版本,新版本在jdk1.5下有问题。解压后在

zookeeper-3.3.6/contrib/fatjar目录下有一个zookeeper-3.3.6-fatjar.jar文件,我们用这个jar来写。

import java.io.File;import java.io.FileInputStream;import java.io.FileNotFoundException;import java.io.FileOutputStream;import java.io.IOException;import java.io.InputStream;import java.io.OutputStream;import java.lang.reflect.Method;import java.util.Properties;public class ZKServerStart { /**  * 启动zookeeper服务  * @param zoocfg zoo.cfg文件的物理路径  * @param zooDataDir  zookeeper的data路径  * @throws Exception  */ public static void Run(String zoocfg, String zooDataDir) throws Exception {  //加载zoocfg配置文件  Properties prop = loadProperties(zoocfg);  //提取本机服务的server编号,这个my.id是默认的zoo.cfg里没有的,需要我们后加上,  //它的值就是当前节点的serverNum  String serverNum = prop.getProperty(“my.id”);  //提取zookeeper的客户端IP和端口,把IP和端口提取出来,方便我们的客户端API使用  Global.zkClientIp = prop.getProperty(“server.” + serverNum).split(“:”)[0];  Global.zkClientPort = Integer.parseInt(prop.getProperty(“clientPort”));  //myid文件的路径  String dataDir = zooDataDir + “/ZooData”;  //写入myid文件  writeMyid(dataDir, serverNum);  prop.setProperty(“dataDir”, dataDir);  //将dataDir保存到zoo.cfg  saveConfig(prop, zoocfg);     String[] config = {zoocfg};  Class<?> clazz = Class.forName(“org.apache.zookeeper.server.quorum.QuorumPeerMain”);     Method main = clazz.getMethod(“main”, String[].class);     //启动zookeeper     main.invoke(null, (Object)config); } /*  * 保存zookeeper的配置文件  */ private static void saveConfig(Properties prop, String configFile) throws IOException {  OutputStream out = new FileOutputStream(configFile);  try{   prop.store(out, null);  } finally {   if(out != null) out.close;  } } /*  * 将server的编号写入myid文件  */ private static void writeMyid(String dataDir, String serverNum)   throws IOException, FileNotFoundException {  File dir = new File(dataDir);  if(!dir.exists()) dir.mkdirs();  File myid = new File(dataDir + “/myid”);  if(!myid.exists()) myid.createNewFile();  OutputStream out = new FileOutputStream(myid);  try{   out.write(serverNum.getBytes());  } finally {   if(out != null) out.close();  } } /*  * 加载zoocfg配置  */ private static Properties loadProperties(String zoocfg) throws FileNotFoundException, IOException {  Properties prop = new Properties();  InputStream is = new FileInputStream(zoocfg);  try{   prop.load(is);  } finally {   if(is != null) is.close();  }  return prop; }}

注意,使用这个启动类来启动zookeeper的时候要放到线程中。例如,我们在Servlet的init()方法中启动:

import java.io.UnsupportedEncodingException;import java.net.URL;import java.net.URLDecoder;import javax.servlet.ServletException;import javax.servlet.http.HttpServlet;public class ZooServlet extends HttpServlet{ @Override public void init() throws ServletException {  String zooConfig = this.getInitParameter(“ZooConfig”);  //找到WEB-INF的物理路径  final String webInfo = getWebInfPath();  //找到zoo.cfg的物理路径  final String configPath = webInfo + zooConfig.substring(1, zooConfig.length());  new Thread(new Runnable(){   public void run() {    //启动zookeeper服务    try {     ZKServerStart.Run(configPath, webInfo);    } catch (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start();    super.init(); } private String getWebInfPath() {  URL url = this.getClass().getProtectionDomain().getCodeSource().getLocation();  String path = url.toString();  int index = path.indexOf(“WEB-INF”);  if (index == -1) {   index = path.indexOf(“classes”);  }  if (index == -1) {   index = path.indexOf(“bin”);  }  path = path.substring(0, index);  if (path.startsWith(“zip”)) {// 当class文件在war中时,此时返回zip:D:/...这样的路径   path = path.substring(4);  } else if (path.startsWith(“file”)) {// 当class文件在class文件中时,此时返回file:/D:/...这样的路径   path = path.substring(6);  } else if (path.startsWith(“jar”)) {// 当class文件在jar文件里面时,此时返回jar:file:/D:/...这样的路径   path = path.substring(10);  }  try {   path = URLDecoder.decode(path, “UTF-8”);  } catch (UnsupportedEncoding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return path; } }

web.xml的配置:

<?xml version=“1.0” encoding=“UTF-8”?>      ZooServlet   ZooServlet   

ZooConfig

/WEB-INF/conf/zoo.cfg      1       ZooServlet   *.do        index.jsp  

这样,Servlet在初始化的时候就启动了zookeeper,同时将zookeeper的dataDir目录设置到WEB-INF/ZooData/下,

同时我们还提取了zookeeper的当前节点的IP和客户端端口,方便在调用客户端API的地方使用。

最后看一下zoo.cfg配置

tickTime=2000initLimit=10syncLimit=5dataDir=clientPort=2181server.1=192.168.1.1:2888:3888server.2=192.168.1.2:2888:3888server.3=192.168.1.3:2888:3888my.id=1

这个my.id是后加的一个属性,用于记录当前节点的server编号,方便我们写入到myid文件中。

来自:my.oschina.net/shenxueliang/blog/228996

篇2:集成膜技术在回用水处理中的应用

集成膜技术在回用水处理中的应用

摘要:本文对我国废水资源化利用(中水回用)的特点进行了简要阐述,介绍了集成膜技术及其特点.介绍了超滤、纳滤、反渗透技术在中水回用中的应用,分析了集成膜处理技术的.优势,对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作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作 者:胡睦周  作者单位:浙江环耀环境建设有限公司,浙江,杭州,310015 期 刊:华章   Journal:HUAZHANG 年,卷(期):2010, (18) 分类号:X52 关键词:集成膜技术    超滤    纳滤    抗污染反渗透   

篇3:集成PWM控制器在不间断电源系统中的应用

集成PWM控制器在不间断电源系统中的应用

摘要:随着集成电路设计技术的发展,在片上系统(SoC)中,越来越多地使用各种功能IP核部件构成系统。总线是这些部件连接的主要方式,目前有数家公司和组织研发了多种面向SoC设计的总线系统。本文介绍SoC中常用的三种片上总线AMBA、Wishbone和Avalon,分析和比较其特性,并针对其不同的特点阐述其使用范围。

关键词:SoC 片上总线 AMBA Wishbone Avalon

引 言

??嵌入式系统是当今计算机工业发展的一个热点。随着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迅速发展,半导体工业进入深亚微米时代,器件特征尺寸越来越小,芯片规模越来越大,可以在单芯片上集成上百万到数亿只晶体管。如此密集的集成度使我们现在能够在一小块芯片上把以前由CPU和若干I/O接口等数块芯片实现的功能集成起来,由单片集成电路构成功能强大的、完整的系统,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片上系统SoC(System on Chip)。由于功能完整,SoC逐渐成为嵌入式系统发展的主流。

??SoC相比板上系统,具有许多优点:

??① 充分利用IP技术,减少产品设计复杂性和开发成本,缩短产品开发的时间;

??② 单芯片集成电路可以有效地降低系统功耗;

??③ 减少芯片对外引脚数,简化系统加工的复杂性;

??④ 减少外围驱动接口单元及电路板之间的信号传递,加快了数据传输和处理的速度;

??⑤ 内嵌的线路可以减少甚至避免电路板信号传送时所造成的系统信号串扰。

(本网网收集整理)

??SoC的设计过程中,最具特色的是IP复用技术。即选择所需功能的IP(给出IP定义)核,集成到一个芯片中用。由于IP核的设计千差万别,IP核的连接就成为构造SoC的关键。片上总线(On-Chip Bus,OCB)是实现SoC中IP核连接最常见的技术手段,它以总线方式实现IP核之间数据通信。与板上总线不同,片上总线不用驱动底板上的信号和连接器,使用更简单,速度更快。一个片上总线规范一般需要定义各个模块之间初始化、仲裁、请求传输、响应、发送接收等过程中驱动、时序、策略等关系。

??由于片上总线与板上总线应用范围不同,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其主要特点如下:

??① 片上总线要尽可能简单。首先结构要简单,这样可以占用较少的逻辑单元;其次时序要简单,以利于提高总线的速度;第三接口要简单,如此可减少与IP核连接的复杂度。

??② 片上总线有较大的灵活性。由于片上系统应用广泛,不同的应用对总线的要求各异,因此片上总线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其一,多数片上总线的数据和地址宽度都可变,如AMBA AHB支持32位~128位数据总线宽度;其二,部分片上总线的互连结构可变,如Wishbone总线支持点到点、数据流、共享总线和交叉开关四种互连方式;其三,部分片上总线的仲裁机制灵活可变,如Wishbone总线的仲裁机制可以完全由用户定制。

??③ 片上总线要尽可能降低功耗。因此,在实际应用时,总线上各种信号尽量保持不变,并且多采用单向信号线,降低了功耗,同时也简化了时序。上述三种片上总线输入数据线和输出数据线都是分开的,且都没有信号复用现象。

??片上总线有两种实现方案,一是选用国际上公开通用的总线结构;二是根据特定领域自主开发片上总线。本文就目前SoC上使用较多的三种片上总线标准――ARM的AMBA、Silicore的Wishbone和Altera的Avalon进行讨论,对三者特性进行分析和比较。

1 AMBA总线

??AMBA(Advanced Microcontroller Bus Architecture)总线规范是ARM公司设计的一种用于高性能嵌入式系统的总线标准。它独立于处理器和制造工艺技术,增强了各种应用中的外设和系统宏单元的可重用性。AMBA总线规范是一个开放标准,可免费从ARM获得。目前,AMBA 拥有众多第三方支持,被ARM公司90%以上的合作伙伴采用,在基于ARM处理器内核的SoC设计中,已经成为广泛支持的现有互联标准之一。AMBA总线规范2.0于发布,该规范引入的先进高性能总线(AHB)是现阶段AMBA实现的主要形式。AHB的关键是对接口和互连均进行定义,目的是在任何工艺条件下实现接口和互连的最大带宽。AHB接口已与互连功能分离,不再仅仅是一种总线,而是一种带有接口模块的互连体系。

??AMBA总线规范主要设计目的如下:① 满足具有一个或多个CPU或DSP的嵌入式系统产品的快速开发要求;② 增加设计技术上的独立性,确保可重用的多种IP核可以成功地移植到不同的系统中,适合全定制、标准单元和门阵列等技术;③ 促进系统模块化设计,以增加处理器的独立性;④ 减少对底层硅的需求,以使片外的操作和测试通信更加有效。

??AMBA总线是一个多总线系统。规范定义了三种可以组合使用的不同类型的总线:AHB(Advanced High-performance Bus)、ASB(Advanced System Bus)和APB(Advanced Peripheral Bus)。

??典型的基于AMBA的SoC核心部分如图1所示。其中高性能系统总线(AHB或ASB)主要用以满足CPU和存储器之间的带宽要求。CPU、片内存储器和DMA设备等高速设备连接在其上,而系统的大部分低速外部设备则连接在低带宽总线APB上。系统总线和外设总线之间用一个桥接器(AHB/ASB-APB-Bridge)进行连接。

??AMBA的AHB适用于高性能和高时钟频率的系统模块。它作为高性能系统的骨干总线,主要用于连接高性能和高吞吐量设备之间的连接,如CPU、片上存储器、DMA设备和DSP或其它协处理器等。其主要特性如下:

◇支持多个总线主设备控制器;

◇支持猝发、分裂、流水等数据传输方式;

◇单周期总线主设备控制权转换;

◇32~128位数据总线宽度;

◇具有访问保护机制,以区分特权模式和非特权模式访问,指令和数据读取等;

◇数据猝发传输最大为16段;

◇地址空间32位;

◇支持字节、半字和字传输。

??AMBA的ASB适用于高性能的系统模块。在不必要适用AHB的高速特性的场合,可选择ASB作为系统总线。它同样支持处理器、片上存储器和片外处理器接口与低功耗外部宏单元之间的连接。其主要特性与AHB类似,主要不同点是它读数据和写数据采用同一条双向数据总线。

??AMBA的APB适用于低功耗的外部设备,它已经过优化,以减少功耗和对外设接口的复杂度;它可连接在两种系统总线上。其主要特性如下:

◇低速、低功耗外部总线;

◇单个总线主设备控制器;

◇非常简单,加上CLOCK和RESET,总共只有4个控制信号;

◇32位地址空间;

◇最大32位数据总线;

◇读数据总线与写数据总线分开。

2 Wishbone总线

??Wishbone最先是由Silicore公司提出的,现在已被移交给OpenCores组织维护。由于其开放性,现在已有不少的用户群体,特别是一些免费的IP核,大多数都采用Wishbone标准。

??Wishbone总线规范是一种片上系统IP核互连体系结构。它定义了一种IP核之间公共的逻辑接口,减轻了系统组件集成的难度,提高了系统组件的可重用性、可靠性和可移植性,加快了产品市场化的速度。Wishbone总线规范可用于软核、固核和硬核,对开发工具和目标硬件没有特殊要求,并且几乎兼容已有所有的综合工具,可以用多种硬件描述语言来实现。

??Wishbone总线规范的目的是作为一种IP核之间的通用接口,因此它定义了一套标准的信号和总线周期,以连接不同的模块,而不是试图去规范IP核的'功能和接口。

??Wishbone总线结构十分简单,它仅仅定义了一条高速总线。在一个复杂的系统中,可以采用两条Wishbone总线的多级总线结构:其一用于高性能系统部分,其二用于低速外设部分,两者之间需要一个接口。这个接口虽然占用一些电路资源,但这比设计并连接两种不同的总线要简单多了。用户可以按需要自定义Wishbone标准,如字节对齐方式和标志位(TAG)的含义等等,还可以加上一些其它的特性。Wishbone的一种互连结构如图。

??灵活性是Wishbone总线的另一个优点。由于IP核种类多样,其间并没有一种统一的间接方式。为满足不同系统的需要,Wishbone总线提供了四种不同的IP核互连方式:

◇点到点(point-to-point),用于两IP核直接互连;

◇数据流(data flow),用于多个串行IP核之间的数据并发传输;

◇共享总线(shared bus),多个IP核共享一条总线;

◇交叉开关(crossbar switch)(图2),同时连接多个主从部件,提高系统吞吐量。

??还有一种片外连接方式,可以连接到上面任何一种互连网络中。比如说,两个有Wishbone接口的不同芯片之间就可以用点到点方式进行连接。

??Wishbone总线主要特征如下:

◆ 所有应用适用于同一种总线体系结构;

◆ 是一种简单、紧凑的逻辑IP核硬件接口,只需很少的逻辑单元即可实现;

◆ 时序非常简单;

◆ 主/从结构的总线,支持多个总线主设备;

◆ 8~64位数据总线(可扩充);

◆ 单周期读写;

◆ 支持所有常用的总线数据传输协议,如单字节读写周期、块传输周期、控制操作及其它的总线事务等;

◆ 支持多种IP核互连网络,如单向总线、双向总线、基于多路互用的互连网络、基于三态的互连网络等;

◆ 支持总线周期的正常结束、重试结束和错误结束;

◆ 使用用户自定义标记(TAG),确定数据传输类型、中断向量等;

◆ 仲裁器机制由用户自定义;

◆ 独立于硬件技术(FPGA、ASIC、bipolar、MOS等)、IP核类型(软核、固核或硬核)、综合工具、布局和布线技术等。

3 Avalon总线

??Avalon总线是Altera公司设计的用于SOPC(System On Programmable Chip,可编程片上系统)中,连接片上处理器和其它IP模块的一种简单的总线协议,规定了主部件和从部件之间进行连接的端口和通信的时序。

??Avalon总线的主要设计目的如下:① 简单性,提供一种非常易于理解的协议;② 优化总线逻辑的资源使用率,将逻辑单元保存在PLD(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可编程逻辑器件)中;③ 同步操作,将其它的逻辑单元很好地集成到同一PLD中,同时避免复杂的时序。

传统的总线结构中,一个中心仲裁器控制多个主设备和从设备之间的通信。这种结构会产生一个瓶颈,因为任何时候只有一个主设备能访问系统总线。Avalon总线的开关构造使用一种称之为从设备仲裁(Slave-side arbitration)的技术,允许多个主设备控制器真正地同步操作。当有多个主设备访问同一个从设备时,从设备仲裁器将决定哪个主设备获得访问权。图3是一个多主设备同时访问存储器的例子。在此系统中,高带宽外设,如100M以太网卡,可以不需暂停CPU而直接访问存储器。通过允许存储访问独立于CPU。Avalon开关结构优化了数据流,从而提高了系统的吞吐量。

Avalon总线主要特性如下:

◇32位寻址空间;

◇支持字节、半字和字传输;

◇同步接口;

◇独立的地址线、数据线和控制线;

◇设备内嵌译码部件;

◇支持多个总线主设备,Avalon自动生成仲裁机制;

◇多个主设备可同时操作使用一条总线;

◇可变的总线宽度,即可自动调整总线宽度,以适应尺寸不匹配的数据;

◇提供了基于图形界面的总线配置向导,简单易用。

4 三种片上总线比较

??通过以上对三种总线特性的介绍,可以对三种总线作个比较,如表1所列。

表1 三种总线特性比较

AMBAWishbonAvalon互连方式共享总线交叉开关/共享总线/数据流/点到点共享总线/总线开关主控制器多个多个多个数据总宽度/位32~1288~6432地址空间/位326432数据传输方式字节/半字/字字节/半字/字字节/半字/字事务传输方式流水/分裂/猝发传输单字节读写/块/猝发传输单字节读写/块传输数据对齐方式大端对齐/小端对齐大端对齐/小端对齐大端对齐/小端对齐仲裁机制系统定义用户自定义系统生成独立性硬件技术/IP核类型/综合工具无关硬件技术/IP核类型/综合工具无关硬件技术/IP核类型无关

??基于三种总线的特性,可以得出其应用的综合比较,如表2所列。

表2 三种总线应用综合比较

AMBAWishbonAvalon适用器件PLD,ASICPLD,ASICAltera系列PLD应用范围高性能嵌入式系统高性能嵌入式系统,型嵌入式系统用于Altera Nios软核的系统中可用资源ARM使用伙伴众多,提供了丰富的IP核对IP核没有特殊要求,而且www.oprncores.org中有许免费IP核Alter公司建立了AMPP(Altera Megafunction Partners Program)组织,提供了丰富的IP核价格ARM声黎免费,但需要授权协议完全免费Altera所有,需要授权协议

??三种总线各有特点,决定了其应用范围的不同。AMBA 总线规范拥有众多第三方支持,被ARM公司90%以上的合作伙伴采用,已成为广泛支持的现有互连标准之一。Wishbone异军突起,其简单性和灵活性受到广大SoC设计者的青睐。由于它是完全免费的,并有丰富的免费IP核资源,因此它有可能成为未来的片上系统总线互连标准。Avalon主要用于Altera公司系列PLD中,最大的优点在于其配置的简单性,可由EDA工具快速生成,受PLD厂商巨头Altera极力推荐,其影响范围也不可忽视。

结 语

??本文对SoC中常用的三种总线AMBA、Wishbone和Avalon的特性进行了详细分析和比较,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各自的应用范围,为SoC设计中总线选择提供了参考。SoC系统中总线的选择不仅要看其性能,还要看其应用范围,是否有足够的IP核资源可用等等。另外,SoC中可以选用的总线还有很多,如IBM的CoreConnect、Plamchip的CoreFrame、Mentor Graphics的FISPbus等等。虽然这些总线目前的应用范围都远不如本文介绍的三种总线广泛,但是各有其特点和适用领域。因此,在SoC中选用片上总线时,需要进行认真选择。

篇4:集成PWM控制器在不间断电源系统中的应用

集成PWM控制器在不间断电源系统中的应用

摘要:随着集成电路设计技术的发展,在片上系统(SoC)中,越来越多地使用各种功能IP核部件构成系统。总线是这些部件连接的主要方式,目前有数家公司和组织研发了多种面向SoC设计的总线系统。本文介绍SoC中常用的三种片上总线AMBA、Wishbone和Avalon,分析和比较其特性,并针对其不同的特点阐述其使用范围。

关键词:SoC 片上总线 AMBA Wishbone Avalon

引 言

??嵌入式系统是当今计算机工业发展的一个热点。随着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迅速发展,半导体工业进入深亚微米时代,器件特征尺寸越来越小,芯片规模越来越大,可以在单芯片上集成上百万到数亿只晶体管。如此密集的集成度使我们现在能够在一小块芯片上把以前由CPU和若干I/O接口等数块芯片实现的功能集成起来,由单片集成电路构成功能强大的、完整的系统,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片上系统SoC(System on Chip)。由于功能完整,SoC逐渐成为嵌入式系统发展的主流。

??SoC相比板上系统,具有许多优点:

??① 充分利用IP技术,减少产品设计复杂性和开发成本,缩短产品开发的时间;

??② 单芯片集成电路可以有效地降低系统功耗;

??③ 减少芯片对外引脚数,简化系统加工的`复杂性;

??④ 减少外围驱动接口单元及电路板之间的信号传递,加快了数据传输和处理的速度;

??⑤ 内嵌的线路可以减少甚至避免电路板信号传送时所造成的系统信号串扰。

??SoC的设计过程中,最具特色的是IP复用技术。即选择所需功能的IP(给出IP定义)核,集成到一个芯片中用。由于IP核的设计千差万别,IP核的连接就成为构造SoC的关键。片上总线(On-Chip Bus,OCB)是实现SoC中IP核连接最常见的技术手段,它以总线方式实现IP核之间数据通信。与板上总线不同,片上总线不用驱动底板上的信号和连接器,使用更简单,速度更快。一个片上总线规范一般需要定义各个模块之间初始化、仲裁、请求传输、响应、发送接收等过程中驱动、时序、策略等关系。

??由于片上总线与板上总线应用范围不同,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其主要特点如下:

??① 片上总线要尽可能简单。首先结构要简单,这样可以占用较少的逻辑单元;其次时序要简单,以利于提高总线的速度;第三接口要简单,如此可减少与IP核连接的复杂度。

??② 片上总线有较大的灵活性。由于片上系统应用广泛,不同的应用对总线的要求各异,因此片上总线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其一,多数片上总线的数据和地址宽度都可变,如AMBA AHB支持32位~128位数据总线宽度;其二,部分片上总线的互连结构可变,如Wishbone总线支持点到点、数据流、共享总线和交叉开关四种互连方式;其三,部分片上总线的仲裁机制灵活可变,如Wishbone总线的仲裁机制可以完全由用户定制。

??③ 片上总线要尽可能降低功耗。因此,在实际应用时,总线上各种信号尽量保持不变

[1] [2] [3] [4] [5] [6] [7]

篇5:浅谈计算机模拟在建筑集成设计中的应用

【论文摘要】建筑业是传统产业之一,在我国经济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建筑集成设计作为建筑业的一部分,对整个建筑业的健康有序发展也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计算机模拟技术是读图时代绿色建筑设计的一个有效的媒介工具,它在建筑集成设计中的应用必将使建筑集成设计大受裨益。本文将对计算机模拟在建筑集成设计中的应用进行探讨分析,望以此引起各位学者的共鸣。

一、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计算机技术在我国的各行各业得到了广泛应用,并给社会带来了利好。这场以计算机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革命产生了很多新兴产业,同时也促进了传统产业的更新改造。作为国民经济传统的四大支柱产业之一的建筑业,是从事建造各类房屋和兴建各项土木工程的行业,而其中计算机模拟在建筑集成设计中业也得到了广泛应用,并促进了建筑设计的不断优化和整个建筑行业的规范和发展。

二、计算机模拟

模拟是一个过程,它是建立现实和虚拟系统的模型并在此模型上进行实验的过程,其中模拟实验的目的是为了理解系统的行为或者对系统运行的策略进行合理有效的评估。在实际生活中,它会根据系统指示作出部分假设, 并利用数学方法和逻辑关系对这些假设进行合理描述,从而将这些构成一个可以揭示系统工作过程的模型。如果是一个简单的系统,此时模型就可以通过解析方法进行表示并加以解决。一个例如面积=(长×宽)的简单的关系等式, 就是一个解析的结果。但是在实际中, 我们所感兴趣和所遇到的问题不会像上述问题一样简单,通常都是非常复杂的, 以至于我们无法用简单的数学模型来表示这些问题。在这种情况下, 必须用模拟来对系统的行为进行估算。纵所周知, 模拟将会随着计算机的产生和应用走上一个新的台阶。几乎所有可以被虚拟的系统都通过计算机建立模型, 例如工厂、通信和计算机网络、集成电路、高速公路系统、飞行动力学、国民经济、社会关系学以及虚拟世界等。在上述的每一个系统的.实现环境中, 系统的模型都被证明是性价比更好、危险更小、更快或者比在实际系统中进行实验更具有可操作性。

模拟基于状态变量改变的方式通常可分为:离散事件模拟和连续模拟。在离散事件模拟中, 状态变量在时间的离散点上产生瞬间变化;而在连续模拟中, 变量连续地变化, 通常表现为一个有时间变量的函数。通常情况下,在应用中模拟是把离散事件模拟和连续模拟结合起来同时使用的,而在其中只有一个占有主导地位并主宰整个系统。

三、计算机模拟在建筑集成设计中扮演重要角色

集成化建筑设计是一个包含多专业、多学科并存在迭代的设计流程,它一方面需要设计师们具备跨学科的丰富知识,另一方面还需要更高效、更可靠的设计工具。集成化建筑设计一个整体,计算机模拟则是实现建筑集成化设计的重要环节。没有计算机模拟,集成化建筑设计就不可能取得好的效果。当前,如电子、汽车、仪器等主流制造业中,早已依赖先进的计算机软件完成了由粗放的设计到集成设计的转型,实现了设计与生产的数字化集成。而在建筑业中,这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开发完善。集成化建筑设计要求各系统紧密合作,分阶段逐步深入,逐步细化;各专业需要循环设计,做到信息及时反馈。在每个阶段都采用软件模拟预测使得生态建筑的理念能贯穿整个设计流程,使建筑生态节能效果最大化。

四、计算机模拟在建筑集成设计中的作用

1、在规划和城市设计中的运用

在建筑设计之前的规划设计和城市设计中,计算机模拟可以有效分析建筑与周边环境的相互影响。如此很多建成后的不利因素就能够直观地摆在设计者的面前,以供决策。这些因素包括了建筑日照、噪声、建筑的可视度、整体风环境等。计算机模拟可以将这些设计因素直接进行量化计算,规划也以此为依据进行调整。

例如在规划设计当中,需要某个标志性建筑在整个区域环境中有着良好的可视度,也就是在区域内的大部分环境中都能够很好地观察到某个标志性建筑。这时就需要做规划中对某建筑的可视度的分析,著名的Ecotect 便能够有效地进行可视度分析。使用Ecotect 进行的可视度分析,设计者可以根据分析的结果找到环境中可视度较差的区域,反过来对规划进行针对性的修改,再返回软件中进行分析,直到模拟的结果达到规划或城市设计的标准。

2、建筑方案的对比,预测及优化

利用建筑性能分析软件(热环境、光环境、声环境、风环境)建筑师可以对方案进行反复推敲和优化,在设定好建筑内部材料、室内人员活动等条件后,计算机就可以将建筑在运行时各个性能如耗能、风环境、日照等参数进行量化,在此基础上,集成设计才可以整合建筑的各项生态技术,通过场地优化、设备优化、装饰优化和施工方案优化等使之成为一个有机系统,发挥各子系统的长处。

篇6:基于PDA的3S集成技术在土地调查中的应用

基于PDA的3S集成技术在土地调查中的应用

本文就PDA /RS/GIS/GPS RTK集成技术在第二次土地大调查中的应用的.技术流程和集成系统设计等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基于PDA/RS/GIS/GPS RTK土地调查系统分为野外数据采集系统(即掌上电脑部分PDA-GIS)和内业数据处理系统(即台式机部分PC-GIS)两部分,本文主要对这两部分进行了结构和功能设计.将该技术应用于第二次土地调查工作中,有效地减少了调查工作量,相应缩短了调查周期,在提高调查精度和丰富调查成果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及时全面地掌握土地资源的基本状况提供了技术支持.

作 者:张艳 徐斌 ZHANG Yan XU Bin  作者单位:张艳,ZHANG Yan(长安大学地球科学与国土资源学院,西安,710054)

徐斌,XU Bin(长安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西安,710054)

刊 名:测绘科学  ISTIC PKU英文刊名:SCIENCE OF SURVEYING AND MAPPING 年,卷(期):2009 34(5) 分类号:P208 关键词:测量工程技术   土地调查   3S集成技术   PDA  

想见到你作文

工程集成吊顶合同

教你将TM聊天记录导入到TM中

简述塑料模具CAD集成技术

Word中怎样将多个文档合成一个文档

Web集成信息检索在数字图书馆中的应用研究论文

园林景观中合理应用经济作物论文

比较法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经济管理中统计学应用影响论文

浅谈催化剂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将Zookeeper集成到你的应用中(精选6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将Zookeeper集成到你的应用中,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