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念诵方法讲解

时间:2023-05-12 03:41:59 作者:天城的海豹 综合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导语】“天城的海豹”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8篇心经念诵方法讲解,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心经念诵方法讲解,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篇1:心经念诵方法讲解

念诵方法! 关于藏历11.29日,为1月7日。今天是阎王审定来年死亡者名单的.日子,30日敲定。

故依照法王如意宝的传承,今天需要修心经回遮仪轨九遍,来遣除自他寿障,具体方法如下:

①九遍开始前念: “无可言思般若度 不生不灭虚空体

各别自证智行境 三世佛母我顶礼”一遍,九遍圆满后念“不生亦不灭 不常亦不断

不来亦不去 不一亦不异, 能说是因缘 善灭诸戏论, 我稽首礼佛”。

我稽首礼佛”。

②中间部分的念法是: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罣碍。无罣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终)

即心经念诵3遍,然后随力念诵般若心咒即:“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若干遍。然后念 “南无敬礼师,敬礼佛,敬礼法,敬礼僧,敬礼大佛母般若波罗蜜多。我之一切真实语,当愿成就。如昔时天王帝释思惟大佛母甚深般若波罗蜜多义,依止念诵而遣除魔王波旬等一切违缘。如是我亦思惟大佛母甚深般若波罗蜜多义,依止念诵,魔王波旬等一切违缘,愿皆遣除”2遍,在念“愿皆遣除”时击掌,第3遍时念 “南无敬礼师,敬礼佛,敬礼法,敬礼僧,敬礼大佛母般若波罗蜜多。我之一切真实语,当愿成就。如昔时天王帝释思惟大佛母甚深般若波罗蜜多义,依止念诵而遣除魔王波旬等一切违缘。如是我亦思惟大佛母甚深般若波罗蜜多义,依止念诵,魔王波旬等一切违缘,愿皆遣除,愿成无有,愿成寂灭,愿极寂灭。”念“愿皆遣除,愿成无有,愿成寂灭,愿极寂灭。”时,每句分别击掌,共4次。

如上为1大遍,共总需要按照如是次第修9大遍。即累计心经和后面的回遮需要念27遍。

③在修此回遮仪轨时,需要三殊胜摄持,即前行发心,正行无缘,结行回向来摄持。具体有关三殊胜的讲义请参考索达吉堪布的讲义或者参考益西彭措堪布在《净心法要》中的讲义。

篇2:念诵心经的正确方法

念诵心经的正确方法

【皈依发心】:(三遍)

诸佛正法菩萨贤圣僧,直至菩提自他竟皈依;

为利一切如母诸有情,愿证诸佛般若究竟义。

【称念圣号】:(三遍)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

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般若会上佛菩萨

【礼赞文】 :(一遍)

无可言思般若度,不生不灭虚空体;各别自证智行境,三世佛母我敬礼。

【般若波罗密多心经】即〔心经〕(九遍心经全文)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省R腊闳舨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盘。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终)

(二十一遍心咒)

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注意,按仁波切说的,读完9遍心经,21遍心咒后,就会有金甲护法神在身边护着你了。)

(以下诵一遍)

南无敬礼师,敬礼佛,敬礼法,敬礼僧,敬礼大佛母般若波罗蜜多。我之一切真实语,当愿成就。如昔时天王帝释思惟大佛母甚深般若波罗蜜多义,依止念诵而遣除魔王波旬等一切违缘。如是我亦思惟大佛母甚深般若波罗蜜多义,依止念诵,魔王波旬等一切违缘,愿皆遣除!(拍手)愿成无有!(拍手)愿成寂灭!(拍手)愿极寂灭!(拍手)

不生亦不灭。

不常亦不断。

不来亦不去。

不一亦不异。

能说是因缘。

善灭诸戏论。

我稽(qǐ)首礼佛。

【回向文】------回向就像存盘一样,把我们做的功德保存下来。

愿以此功德,普及于一切;我等与众生,皆共成佛道。

殊胜菩提心妙宝,未生起者令生起;

已生起者不退转,祈愿辗转更增上。

愿我所修胜功德,速证般若大佛母;

及一众生悉无余,悉皆成就彼尊地。

昼吉祥、夜吉祥,上师三宝加持大吉祥;诸瑜伽者皆吉祥,一切有情愿吉祥!愿善妙增长!

注:想要给自己,孩子,亲朋好友等回向的`,可以念完上面这段回向文后,再有针对性的自己念叨一下。

比如:同时也将共修心经的的功德回向给***愿她如何如何。(此段自由发挥)

篇3:心经念诵的正确方法

心经念诵的正确方法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又称《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简称《般若心经》或《心经》,是般若经系列中一部言简义丰、博大精深、提纲挈领、极为重要的经典,为大乘佛教出家及在家佛教徒日常背诵的佛经。

(1)上香

香赞

炉香乍爇,法界蒙熏,诸佛海会悉遥闻,随处结祥云,诚意方殷,诸佛现全身。

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三称)

(2)礼拜

鞠躬或叩拜:礼敬之时,须恭敬至诚。

也可默念:能礼所礼性空寂,感应道交难思议,我此道场如帝珠,一切如来影现中。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3)念开经偈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4)诵经

bō rě bō luó mì duō xīn jīng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唐玄奘法师译

guān zì zài pú sà, xíng shēn bō rě bō luó mì duō shí,zhào jiàn wǔ yùn jiē kōng

观自 在菩 萨,行深 般若 波罗蜜多 时,照见 五蕴 皆空,

dù yī qiē kǔ è 。 shè lì zǐ, sè bú yì kōng ,kōng bú yì sè,

度一 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

sè jí shì kōng ,kōng jí shì sè。 shòu xiǎng xíng shí, yì fù rú shì

色即 是空,空即是色。 受想 行识,亦复如是。

shè lì zǐ, shì zhū fǎ kōng xiāng, bù shēng bú miè, bú gòu bú jìng,

舍 利子,是诸法空 相, 不生不灭, 不垢不净,

bù zēng bù jiǎn, shì gù kōng zhōng wú sè, wú shòu xiǎng xíng shí, wú yǎn ěr

不增 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 想行识, 无眼耳

bí shé shēn yì,wú sè shēng xiāng wèi chù fǎ,wú yǎn jiè,nǎi zhì wú yì shí jiè,

鼻舌 身意,无色声香 味触 法,无眼 界,乃 至无 意识界,

wú wú míng, yì wú wú míng jìn, nǎi zhì wú lǎo sǐ, yì wú lǎo sǐ jìn

无无 明,亦无无明 尽, 乃至 无老死,亦无 老死尽。

wú kǔ jí miè dào, wú zhì yì wú dé,yǐ wú suǒ dé gù

无 苦集 灭道,无智亦无 得,以无所得故。

pú tí sà duǒ, yī bō rě bō luó mì duō gù, xīn wú guàài。 wú guàài gù,

菩提 萨埵,依般若波罗 蜜多 故,心无挂 碍。无 挂碍故,

wú yǒu kǒng bù, yuǎn lí diān dǎo mèng xiǎng, jiū jìng niè pán

无有 恐怖,远离颠倒 梦想,究竟涅槃。

sān shì zhū fó, yī bō rě bō luó mì duō gù, dé ā nòu duō luó sān miǎo sān pú tí

三世 诸佛,依般若波 罗蜜 多故,得阿 耨多 罗三藐三菩提。

gù zhī bō rě bō luó mì duō, shì dà shén zhòu, shì dà míng zhòu

故知 般若波罗蜜多, 是大 神咒,是大明咒,

shì wú shàng zhòu,shì wú děng děng zhòu。néng chú yí qiè kǔ,zhēn shí bù xū

是 无上 咒,是无等等 咒。 能除一切 苦, 真实不虚。

gù shuō bō rě bō luó mì duō zhòu。 jí shuō zhòu yuē

故 说般 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

jie di jie di, bo luo jie dī,bo luo seng jie dī, pu ti sa po he.

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 萨婆诃。(咒心21遍)

南无阿弥陀佛 (三称)

南无观世音菩萨 (三称)

南无大势至菩萨 (三称)

(5)回向(双手合十,回向、祈愿、忏悔)

回向偈:

诵经功德殊胜行,无边胜福皆回向,普愿沉溺诸众生,速往无量光佛刹!

也可:

愿以此功德,普及于一切,我等与众生,皆共成佛道;

愿以此功德,回向弟子历代先祖、冤亲债主,离苦得乐。

(或为:回向弟子眷属合家吉祥安康;某某人疾病早日康复;某某人往生净土,离苦得乐;

某某人世间、出世间事业悉皆成就;某某人早开智慧,学业进步;某某地方灾障平息,吉祥平安,

有情安乐,入于佛道……等等)

或发愿忏悔:

弟子某某与累世父母、师长、历劫冤亲债主及法界一切众生,从过去世乃至尽未来际:

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边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弟子某某与累世父母、师长、历劫冤亲债主及法界一切众生,从过去世乃至尽未来际:

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罪障皆忏悔。

篇4:《心经》念诵仪轨

(1)上香

香赞

炉香乍爇,法界蒙熏,诸佛海会悉遥闻,随处结祥云,诚意方殷,诸佛现全身。

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三称)

(2)礼拜

鞠躬或叩拜:礼敬之时,须恭敬至诚。

也可默念:能礼所礼性空寂,感应道交难思议,我此道场如帝珠,一切如来影现中。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3)念开经偈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4)诵经

bō rě bō luó mì duō xīn jīng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唐玄奘法师译

guān zì zài pú sà, xíng shēn bō rě bō luó mì duō shí,zhào jiàn wǔ yùn jiē kōng

观自 在菩 萨,行深 般若 波罗蜜多 时,照见 五蕴 皆空,

dù yī qiē kǔ è 。 shè lì zǐ, sè bú yì kōng ,kōng bú yì sè,

度一 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

sè jí shì kōng ,kōng jí shì sè。 shòu xiǎng xíng shí, yì fù rú shì

色即 是空,空即是色。 受想 行识,亦复如是。

shè lì zǐ, shì zhū fǎ kōng xiāng, bù shēng bú miè, bú gòu bú jìng,

舍 利子,是诸法空 相, 不生不灭, 不垢不净,

bù zēng bù jiǎn, shì gù kōng zhōng wú sè, wú shòu xiǎng xíng shí, wú yǎn ěr

不增 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 想行识, 无眼耳

bí shé shēn yì,wú sè shēng xiāng wèi chù fǎ,wú yǎn jiè,nǎi zhì wú yì shí jiè,

鼻舌 身意,无色声香 味触 法,无眼 界,乃 至无 意识界,

wú wú míng, yì wú wú míng jìn, nǎi zhì wú lǎo sǐ, yì wú lǎo sǐ jìn

无无 明,亦无无明 尽, 乃至 无老死,亦无 老死尽。

wú kǔ jí miè dào, wú zhì yì wú dé,yǐ wú suǒ dé gù

无 苦集 灭道,无智亦无 得,以无所得故。

pú tí sà duǒ, yī bō rě bō luó mì duō gù, xīn wú guàài。 wú guàài gù,

菩提 萨埵,依般若波罗 蜜多 故,心无挂 碍。无 挂碍故,

wú yǒu kǒng bù, yuǎn lí diān dǎo mèng xiǎng, jiū jìng niè pán

无有 恐怖,远离颠倒 梦想,究竟涅槃。

sān shì zhū fó, yī bō rě bō luó mì duō gù, dé ā nòu duō luó sān miǎo sān pú tí

三世 诸佛,依般若波 罗蜜 多故,得阿 耨多 罗三藐三菩提。

gù zhī bō rě bō luó mì duō, shì dà shén zhòu, shì dà míng zhòu

故知 般若波罗蜜多, 是大 神咒,是大明咒,

shì wú shàng zhòu,shì wú děng děng zhòu。néng chú yí qiè kǔ,zhēn shí bù xū

是 无上 咒,是无等等 咒。 能除一切 苦, 真实不虚。

gù shuō bō rě bō luó mì duō zhòu。 jí shuō zhòu yuē

故 说般 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

jie di jie di, bo luo jie dī,bo luo seng jie dī, pu ti sa po he.

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 萨婆诃。(咒心21遍)

南无阿弥陀佛 (三称)

南无观世音菩萨 (三称)

南无大势至菩萨 (三称)

(5)回向(双手合十,回向、祈愿、忏悔)

回向偈:

诵经功德殊胜行,无边胜福皆回向,普愿沉溺诸众生,速往无量光佛刹!

也可:

愿以此功德,普及于一切,我等与众生,皆共成佛道;

愿以此功德,回向弟子历代先祖、冤亲债主,离苦得乐。

(或为:回向弟子眷属合家吉祥安康;某某人疾病早日康复;某某人往生净土,离苦得乐;

某某人世间、出世间事业悉皆成就;某某人早开智慧,学业进步;某某地方灾障平息,吉祥平安,

有情安乐,入于佛道……等等)

或发愿忏悔:

弟子某某与累世父母、师长、历劫冤亲债主及法界一切众生,从过去世乃至尽未来际:

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边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弟子某某与累世父母、师长、历劫冤亲债主及法界一切众生,从过去世乃至尽未来际:

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罪障皆忏悔。

篇5:念诵《心经》心想事成

念诵《心经》心想事成

念诵《心经》有什么好处呢?大家是否知道呢?下面一起来看看!

去年六月份,我委托北京链家西马金润店卖房子。因为要和买方商谈,我去了两三次链家的这家位于南三环的店铺。其中有一次在闲聊时,聊到了佛教,我告诉他们,让他们念诵《心经》,一是因为他们的工作的性质受限,念诵此经时间不长;再者主要《心经》是记录释迦牟尼佛向其弟子舍利弗讲述观世音菩萨是怎样修心的,以及修心后的成果。虽然言简文略,全文仅仅二百六十字,却浓缩了六百卷《大般若经》的要义,可以说是般若思想的核心、佛法教义的精髓。它是诠理最深奥、说法最微妙的大乘佛法教典,同时也是语言最简洁、声韵最顺畅的普世度众的佛经。

其中有一位名为丁智的店员,也跟我聊起他父亲抄经的事情,他说他父亲经常抄经,之后送到广济寺。我就说:你也念吧,每天至少念三遍,会有意想不到的奇迹出现。并跟他讲了寂静法师博客里其中一个故事“一个女孩隐形的翅膀”。还讲了一些我儿子念诵《心经》的感应点滴。当时他听得很认真,我看他有兴趣也有缘份,就从车上拿了一些结缘的经书给他,让他抽时间看看。

12月16日下午,我因为房子的事情又去他们的店里,刚一进门,丁智看到我就兴奋地说:“刘姐,我天天念《心经》。”我边上楼边高兴地冲他竖起大拇指:“一会谈完事情就跟你聊聊。”谈完房子的事情,我一下楼,丁智就拉着我看他的业绩:“1-6月份,我的业绩是7万;7-12月份,我的业绩是34万。我是每天晚上,不管再晚,都要念3遍《心经》,如果家人睡了,我就默念。也奇怪了,很多单子感觉没希望了,结果峰回路转成功了,很久不联系的朋友主动打电话给我介绍单子,还有就是一些不好的单都绕着我走,呵呵,太神奇了!”

“是啊,我们每个人来到这个婆娑世界都是有业报的,念佛念经就是给我们消业报。”怕他们不太明白,“打个比方说,就好比你开车,如果前方没有障碍,车就开得一帆风顺,顺利到达目的地;如果前方拥堵,那么你就不可能很顺利到达。念经念佛就是清扫我们人生路上的障碍。再有就是每个人的业报不同,念经念佛的效果也不同,如果你业报轻,你念经念佛的效果就明显;你业报重,效果也许不会很快显现出来,但只要不灰心,能坚持,就会有奇迹出现。净空法师说:‘你真学真干真受益’,你天天坚持念,就是真干,因此也就真受益啊!坚持好好念吧,会有更好的奇迹等着你呢。”丁智也很高兴说:“还真是这样,我发现了,做好自己的事情,凡事不必强求。该来的自然会来。”“是啊,你的恶缘少了,善缘自然就会来到你身边,所以这就是好久不联系的'朋友主动帮你,不好的单也会绕着你走的奥妙所在。”

丁智的一位同事送我出来时也说:“房地产市场现在这么低迷,成交量这么低,丁智在这段时间业绩却非常好,而且他各方面都比以前改善很多。”我说:“念佛念经就是这样,会改变一个人的心态和命运,但前提是要靠自己去改变。”

17日,我去另外一个朋友平平那儿,这位朋友非常不容易,孩子刚刚9个月且母子分离,夫妻两人都是外地打工的,收入都不高且不稳定。我经常在帮助他们的同时让他们念诵《心经》和《地藏菩萨本愿经》,他们也都非常虔诚向佛,但就是不能坚持。因为他们也都是做销售的,与丁智的工作性质有点像,因此,我就把丁智的故事讲给他们听,鼓励他们一定要坚持,坚持下来才会有收获。

新年的第一天,我刚刚从西山灵光寺回来,正在念经时,这位朋友打电话过来了,我念完经给她回过去,她特别兴奋:“刘姐,黄前东要请你吃饭?”“为什么?你们也没钱吃什么饭啊!”“上周你跟我们说了丁智念诵《心经》出现奇迹的事情以后,我们三个人(她、老公及弟弟)天天都早晚各念三遍《心经》,结果,黄前东在淘宝上接了一个大单,挣了1000多元,每笔利润9元,虽然不多,但非常开心,因为淘宝店上好久没生意了。他也不想挣太多利润,以后还想长期合作。我也好久没收入了,但前几天也有一笔3000多元的收入。回家过年的钱有了。”“哈哈哈,太好了,祝贺!坚持下去吧,趁着孩子小,不在你身边,你就多念念经,多跑跑业务,给孩子挣点钱,以后需要用钱的地方多着呢。”“是啊,《心经》真是神奇啊!”

佛法就是这么不可思议!念佛的人,一定要信愿行,一切法,都是向内求而不是向外求。你深信、切愿,笃行,也就真得利益。佛教其实不是宗教而是教育。所有的人,来到世上,都带着一身的业,而这些业,又无时无刻地障碍着他的一生。佛法好比一盏明灯可以驱除我们内心的黑暗,开启我们的慧眼,让我们得以透过智慧的审视和判断来观待事情,当然也包括自己的内心世界。这样,我们内心各种不正确的想法以及不良的心理状态,都将在自我调节中得到医治,获得内心安乐平和。

净空老法师说: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看破放下自在随缘念佛。让我们在新年里一起从清静心出发,从信愿行出发,把握今朝,精进念佛,早日脱离五浊恶世,成就佛道之究竟目标。

附:印光法师:念佛有助于事业

须知念佛法门,以信愿行三法为宗。念佛之要,在于都摄六根,净念相继。欲都摄六根,净念相继,无论行住坐卧,常念佛号,或声或默,皆须听己念佛之声。倘能如是,则业消智朗,障尽福崇,凡所作为,皆悉顺遂。士农工商之职业,不但了无妨碍,且能启发心灵,精于本业。以心不散乱,作事有主,如理乱丝,神凝则易,心躁则难。所以古之建大功,立大业,功勋遍四海,言行垂千秋者,皆由学佛得力而来也。

念佛法门,若具真信切愿,即可超凡入圣,以专仗佛力故易。一得往生,其所得之益,比业尽情空者,高超多多。此之法门,无论老幼男女,贵贱贤愚,士农工商,在家出家,皆应修持。不唯不碍一切职业,而且能助一切职业得易成就。

须知净土法门,法法圆通。如皓月丽天,川川俱现。水银堕地,颗颗皆圆。不独于格物致知,穷理尽性,觉世牖民,治国安邦者,有大裨益。即士农工商,欲发展其事业。老幼男女,欲消灭其疾苦者。无不随感而应,遂心满愿。

篇6:《心经》讲解

《心经》讲解

一、《心经》要义

今天给大家讲我们经常念的一本经,也是字数最少的一本经。它就是《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简称《心经》。我们学习的题目叫做“生活中的智慧——《心经导读》”。

《心经》共268字。正文260字,题目8字。这268字,把佛教的要义,把宇宙人生的真理讲得极为透彻。《心经》是打开佛法大门的钥匙,是我们学习佛法的纲领,也是我们观照宇宙人生的大智慧。《心经》这268字,包括了佛教的核心内容。它主要是教导我们怎样观照当下的精神生活境界和物质生活境界,教导我们在圣凡迷悟之间怎样处理修行者所面对的真理世界和世俗世界。《心经》突出地讲了一个“空”字,这一个“空”字,扫除了凡情圣解;也突出地讲了一个“ 无”字,这一个“无”字,显示了佛教的不二法门。《心经》还有两句话,一句是“真实不虚”,一句是“究竟涅槃”。这八个字,建立了人生的究竟目标。

所以说《心经》虽然字数很少,内容却很深刻,道理很透彻。要把《心经》学透彻,是我们每个学佛人天天要训练、天天要思考、天天要体会、天天要观照的中心内容。

可以这样说,佛学是透彻、完整、精辟地揭示宇宙生命的真相和奥秘的学问。宇宙的精华是生命,生命的精华是人,人的精华是般若智慧。佛学的核心,就是讲人生的大智慧,《般若心经》就是讲人生的大智慧。佛法的大智慧就是告诉我们怎样来处理内心的烦恼、生命深处的烦恼、生活中的烦恼;就是告诉我们怎么样开发每个人生命深处的潜在能量。这个潜在的能量就是大智慧,就是我们人人本具的真如佛性。我们每个人在生活工作中,在处世接物中,往往有许困惑与窘迫、烦恼与痛苦;人生道路上往往会遇到种种坎坷,种种难以逾越的困难。这些都是生命的现实,生活的现实。面对这些现实,我们应该怎么办呢?《心经》这本仅有268字的无上宝典,为我们提供了生活的大智慧。

《心经》开宗明义告诉我们:“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只有时时以甚深的般若进行观照,才能见到我们身心世界五蕴皆空所显示的真理。见到了真理,开发了智慧,才能够度一切苦厄。《心经》开宗明义的第一句,就是这本经的总纲。

般若要用,要观照,才有自在;般若要行,行深般若,才能照见五蕴缘生无自性的空理。般若要深观、要深行,才有在真理指导下的度一切苦厄。般若智慧不是静止的。对于每一位修行者来说,般若是在观照中不断深化、不断升华的。

五蕴不是五件事,其实是一件事。色受想行识就是我们生命的当下,生命的现实,生活的现实。

《心经》开示明义的这一句话,既是此经的纲要,也是整个佛法的纲要。佛法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人生如何从迷惑中觉醒过来,度脱一切苦厄。这一句话指出了修行般若的任务是什么,实践是什么,所取得的效果是什么。“观自在菩萨”是修行般若的人;“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所修的般若行;“照见五蕴皆空”是修行般若的境界、任务;“度一切苦厄”是修行般若的效果。

整个佛法修行的过程不外乎境、行、果。《心经》这第一句话,就把学佛任务(境)、实践(行)和效果(果)三者包括无遗。所以说这一句话就是《心经》的总纲,也是我们每一位学佛人修行的总纲,也是佛法的总纲。

大家请把《心经》打开。既然是导读,那就是要引导大家来读一遍。在读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把《心经》的段落分一分。

二、经文的段落及大意

题目:“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整个经文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显说般若,从“观自在菩萨”至“真实不虚”。第二部分是密说般若,从“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至“菩提萨婆诃”。

再细分可分为五分。

第一分就是《心经》的总纲:“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第二分从“舍利子”至“无智亦无得”,是讲般若的.妙义。我们来看这一段文字: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这一段是讲我们凡夫身心世界的基本组成要素——五蕴。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这是进一步地讲,在真空当中,没有五蕴之相。

“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这是讲的我们凡夫的生活现实,六根对六尘(十二处)。眼、耳、鼻、舌、身、意是六根,色、声、香、味、触、法是六尘。也就是说,在真空当中,缘生无自性,这六根六尘都是无相的。

“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这是讲十八界。(眼界就是眼睛,眼睛有它自己一定的界限,所以叫眼界。然后是耳界、鼻界、舌界、身界、意界。再就是色界(可视物)、声界(声音)、香界(气味)、味界(食物)、触界(引发触觉之物)、法界(意识所缘境界);然后是眼识界(视觉)、耳识界(听觉)、鼻识界(嗅觉)、舌识界(味觉)、身识界(触觉)、意识界(思维认知)。六根、六尘、六识合起来称为十八界,也就是十八个部分。这十八个部分,有物质的部分,有精神的部分。属于物质的部分有十一种,属于精神的部分有六种多一点点。因为其中的法界,虽然有很大的一部分是纯精神的活动,但是也有属于法尘的一部分,也就是意识中呈现出来的物象,叫做“法处所摄色”。

“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讲十二因缘;“无苦集灭道”讲四谛;“无智亦无得”讲菩萨以甚深智慧所取得修行的成果。智就是智慧(菩提),得就是涅槃。

在真空当中,既无五蕴,也没有六根、六尘、六识这十八界。这是讲凡夫的生活境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是讲缘觉的生活境界;“无苦集灭道”是讲声闻的生活境界;“无智亦无得”是讲菩萨的生活境界。

以上这一段,是讲般若的妙义。因为在我们凡夫看起来,这些都是生活的现实。但是把它提升到甚深般若境界的观照下,凡夫的生活境界也好,声闻、缘觉、菩萨的生活境界也好,实质上都是因缘所生法,其性本空。所以说,在真空当中,既无五蕴六根六尘之相,也没有十二因缘、四谛、菩萨的得与智之相。所谓无相,所谓空,其目的就是要我们破除凡夫的执著,破除二乘的执著,破除大乘在修行过程中的一切执著。一切都要以无所求心、无住的心,来面对凡夫和圣者的生活境界。所以以上这一段,就是讲的般若的妙义。

第三分讲般若的妙行。“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这是讲菩萨在无所得的甚深般若观照下所取得修行成果。修行成果是什么呢?心无挂碍,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这就是修行所取得的成果。菩萨在行甚深般若时,所取得究竟成果,那就是无上大涅槃。“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三世诸佛也是依般若成就,依般若证得无上正等正觉。般若为佛母就是这个道理。

因为行深般若,所以能够得到究竟涅槃;能行甚深般若,所以能够证得无上正等正觉。

第四分,以秘密般若来称赞显了般若。“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

第五分,以秘密般若加持显了般若。“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此经268字分这五个部分,大家把这五个部分区分好了,记牢了,我们再来念《心经》,就能够随文入观。在观照中,逐步地照见五蕴皆空,照见六根六尘皆空,照见十八界皆空,照见十二因缘、四谛皆空,照见菩萨的智与得皆空。在没有所求心、没有执著心、没有分别心的甚深般若指导下,心无挂碍,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

三、释经题

上面是总体上将《心经》的段落大意给各位提示一下,下面稍微具体地讲一讲。但是要在两小时以内把这260字讲得浅显明白,也不容易。

我们先讲经题。经题由四部分组成。

(一)般若。

梵语“般若”中译为慧、智慧、净慧。不管译成什么,都不能完全表达般若一词在梵文中的含义。为了不以智慧二字局限“般若”这个名称,所以仍然保留梵音。一般说有三种般若:文字般若,观照般若,实相般若。

由经教所显示的道理,比如说“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而获得的智慧为文字般若。

在文字般若的基础上,随文入观,随文生解,随文起行,进行正思惟所获的智慧为观照般若。经文中的“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就是讲观照般若。所谓观照般若,就是把文字所显示的般若在修行生活中具体运用。

第三是实相般若。我们观照什么呢?观照诸法的实相,诸法的实相是什么?“五蕴皆空”,空的道理就是实相,实相无相。由现实而悟证的智慧为实相般若。

窥基法师是玄奘法师的弟子,他说:实相般若就是真理,观照般若就是真慧,文字般若就是真教。真教、真慧、真理就是三种般若。由真教产生真慧,由真慧而证得真理,是为三种般若的相互关系。

上面说到,般若是佛母。一切诸佛从般若生,由此而言,即是诸佛之母。《仁王护国经》说:“般若波罗蜜多是诸佛母、诸菩萨母。”又说:“般若能出生一切佛法、一切菩萨解脱法、一切国王无上法、一切有情出离法。”一切诸佛之所以成佛,是由般若而产生;一切菩萨要成佛,必须依般若而成就而解脱;一切世间事业,好事、善事、利益众生的事,都是从般若而产生;一切有情必须依止般若波罗蜜多才能出离生死苦海,到达涅槃彼岸。

(二)波罗蜜多

“波罗”者,彼岸。经典作者说“彼岸有二:一是菩提,二是涅槃。”菩提是觉悟、是智慧;涅槃是究竟圆满、究竟寂灭。菩提涅槃是为彼岸。

“蜜多”者,到义、离义。由行般若,离诸障染,因此到达彼岸。“波罗蜜多”合起来就是“到彼岸”。要到彼岸,就要发心修菩萨行,要修到彼岸的功德,首先要具备七种最胜方便。具足此七种最胜方便,才可以称为到彼岸。这七种最胜是:

1、住菩萨种姓。修菩萨行,行菩萨道,一定要具备菩萨种姓,要有这样的善根,要有这样的福德因缘。没有菩萨的善根,没有福德因缘,就发不起修菩萨行、行菩萨道的大道心。

2、依大菩提心。修菩萨行,行菩萨道,它的动力就是大菩提心。

3、悲悯有情。行菩萨道的目的,就是要上求佛道,下化众生。要下化众生,必须要有对有情众生的悲悯之心。

4、具行事业。有了发心,有菩提心,有慈悲心,仅仅发心而不付诸实践,那种发心永远不能成为现实,所以要具行事业。就是要行六度万行,以这样福慧事业来庄严菩提心、菩萨道。

5、无相智所摄。修一切善法,修六度万行,都要以无相智作为出发点,不要起执著,不要为名闻利养而修。不能修有相法,要修无相法。所谓无相,就是要破除执著。

6、回向菩提,将所修一切善法功德,不回向人天小果,一定要回向无上菩提。

7、不为二障间杂。二障就烦恼障、所知障。在修万行,修一切功德时,都不能从烦恼障、所知障出发,要破除二障,不要让二障在修行过程中,导致信心不专一,誓愿不专一。

要修“波罗蜜多”行,必须具备此七种最胜方便。

(三)心

心,顾名思义,这里的心有两个意思。就其本意而言,这268字,是般若的心脏,是般若的纲要,是般若的要领,是般若的根本。它就像人的心脏,是人身体中最重要的器官。心,在人生中,起到决定一切、指挥一切的作用。此经就是600卷般若经的核心内容,故称为《心经》;一切佛法都以般若为中心为根本。第二个意思,这268字就是讲的凡夫的心、圣者的心、成佛的心。就是讲从凡夫的心如何修成圣者的心,修成佛的心。

所谓心,如果从一般意义上讲,有四种心:

1、肉团心。肉团心是身体器官,它虽然是物质的,却是我们精神的依托、思维的依托,所以把它叫做心。

2、缘虑心。遇到种种因缘、种种景象、种种境界,心有所思、有所虑,叫做缘虑心。缘就是对象,虑就是主观思维活动。主客观一经接触,就有思维活动。

3、集起心。就是指八识心王阿赖耶识。集指八识种子,指因。通过第七识、第六识、前五识的作用,不断地把所接触的外界的一切信息,反馈到八识田中,就成为种子贮存起来。第八阿赖耶识就是以第七识为桥梁,不断地反馈和输出。反馈进去成为种子,输出出来就成为现行。现行生种子(集),种子生现行(起),这样的心我们称为集起心。

4、真实心。就是我们的真如佛性。真如佛性通过甚深般若的薰习、开发、挖掘,能够产生无穷的妙用,所以也把它叫做心。

(四)经

经有五义:

1、出生义。能出生一切义理。因为佛法的一切义理,都在经典的记载中。我们要懂得佛法,与佛祖进行沟通交流,只有从经书入手。经书能够出生无穷的妙义。

2、涌泉义。一切经典所讲的道理,其义味无穷无尽。反覆品味、反覆研究,从古到今,永远都不过时,永远都有新意。

3、显示义。经书的文字内容,能够显示佛法的深妙之义。

4、绳墨义。经书中所讲一切道理,都是教我们如何除邪显正、改恶修善,可以成为我们人生一切言行实践的标准。

5、结缦义。世间人用绳子把许多花贯穿起来成为花缦,花就不会散落。经书也就好像是一根绳子,把佛教的法门贯穿起来成为一个整体。这是从譬喻立名。

梵语修多罗,译为法本。教为理本,理为教本,教理互显,并皆为本。

《心经》这本经,从目前的资料来看,从古到今,译成汉文的有十个译本。这十个译本有详有略。最早的译本是鸠摩罗什的,最迟的译本是诺那**从藏文翻译过来。除汉译之外,《心经》还有日文、韩文、越南文、梵文、藏文、英文、法文、德文、蒙文等多种语言的译本。我们现在所读的《心经》,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翻译家、佛学家,大师级的高僧玄奘三藏法师所译。这是一位在国际上,从古到今享有盛名的大师级的高僧。有关《心经》的经文只能作简单地介绍。

篇7:念诵《心经》感应事迹

念诵《心经》感应事迹18例

念诵《心经》感应事迹18例摘录自《观世音菩萨灵感事迹1000例》一书。下面来看下!

一●清时,江西婺(音wù务)源的戴鸿泽,母亲礼敬观音大士,曾制作“救苦膏”布施他人。

道光年间,侄孙某患天花,黑陷,左眼已失明。其母梦见一老妇说:“我是观音。居鸿泽家三年,你可去求神膏,贴左太阳穴。”其母醒后,求到了膏药。

医生喝斥他们胡闹,用灯火治盲眼,导致眼睛爆出,仅剩筋悬着未掉落。医生便偷偷逃走了。

母亲恳切祈祷大士,念《心经》二千遍,仍然贴膏,左眼睛渐渐收进去了,盲目复明,天花也痊愈了。 《海南一勺》

二●清时,江西浮梁县的程昭,曾因患痞病(腹中长硬块),念诵《心经》而治愈,所以经常持诵不间断。道光年间,春官下第,程回老家。在江中船翻沉,程漂荡了十余里,一心念《心经》。好像有东西托着他的脚,他才得借以微坐,最终得救。《海南一勺》

三●陈泰和,乡试时生病,梦见两只猫、三只鼠、八只蛤蟆前来索命。陈许愿念诵《心经》超度它们。有公差说:“我禀告上级奉复。”

后来,梦见公差说:“文昌帝君初说陈泰和是今科解元,为什么如此暴戾?如果托付苍生给他,岂不荼毒生灵?如果允许他入场参加考试,实在太宽待纵容他了。本官再四请给他改过自新的机会,才判说:‘天地好生,何殊卵胎湿化?圣贤乐善,岂容暴戾恣睢!陈应许愿念诵《心经》五万卷,超度怨命十三条。’”

原来,陈小时候做游戏,作假官,命令奴婢们掠猫、老鼠、蛤蟆等,像审问犯人一样,导致毙命。这些,都是小时候无心之过,没想到阴间鉴察,竟是如此之严啊。《守一斋记》

四●凡是看见人垂钓、下渔网,专心念诵《心经》中的“揭谛咒”七遍,可以使垂钓、下网的人终日一无所获。(揭谛咒:揭谛揭谛 波罗揭谛 波罗僧揭谛 菩提娑婆诃)《续墨客挥犀》

五●清朝康熙年间,浙江钱塘的郑国相,妹妹被狐祟(音suì岁)附体,晕死过去。

当时,国相为她念诵《心经》,妹妹苏醒过来。国相于是恳祷观音大士,发愿施送经二千卷,除妖救妹。

妹妹说:“正危急时,空中出现观音大士,叫道:‘孽(音niè聂)畜何得到此?’狐狸说:‘因饥饿觅食。’大士手指妖狐,腾空而起,于是不见了。”

众人都闻到异香满室。

后来,妹妹梦见有人长枪上挂着毛头,说:“胡三交真人府被诛杀了。”《异谈可信录》

六●玄奘法师,当初在蜀地(今四川),看见一病人,身上长疮,又脏又臭,衣服破烂肮脏。

法师悲悯他,布施给他买衣服饮食的钱。病人就授给法师《心经》,法师经常诵习。

后来,法师在取经途中,遇到沙漠,八百余里中,恶鬼异类,绕人前后。法师念观音名,鬼类仍未全去。法师于是念诵《心经》,一发声,恶鬼异类都散去了。《唐三藏传》

七●宋人赖省干,以妖术杀人祭鬼,在浙中买十余岁童女供祭祀使用。

一女童的母亲,信奉观音大士,女童曾随母亲习念《心经》。到轮祭时,沐浴妆饰,锁在空宅中,女童自认必死,就一心诵经。

夜半,有怪物从天窗下来,光闪如电。

女童急忙念揭谛咒,口中忽出光,怪物欲进不能,又退走。女童口中光渐大,射怪物,铿然有声,仆倒在地上。

正逢巡逻兵卒经过,女童呼叫说杀人,兵卒破壁救出女童,看见一条大白蟒,已经死了。巡逻兵卒抓捕了赖省干及其家人,依法治罪。《谈薮》

八●陈有岩家中一位婢女,忽然发狂,说:“我是胡三爷,你这婢子,敢惹我?”

少顷,婢女又操一口吴音(苏州方言),说自己杨姓,被胡三所驱使。

陈有岩百端祈求,附体的“杨某人”都不肯放过婢女。

于是陈有岩请求念诵《心经》超度附体者,方才答应。

于是,全家虔诵《心经》。

婢女突然怒目大声说:“某某所念的经,没有用,是刚刚吃过肉粉团的。”一问,果然如此。

念诵满千遍,附体的杨某人愿意离开。送到新坊桥下,婢女霍然正常了。《守一斋笔记》

九●清朝乾隆年间,余宗的妻子,忽然寒战、胡言乱语,说:“我婆媳两人路过这里,饿极了,一定要拿酒食给我们吃。”

余宗于是请僧人念诵《心经》、大悲咒、《金刚经》。

刚念一遍,就听见病人呵斥:“我开始不肯进(余宗妻子的身体),而你要来。现在(因僧人念经念咒)遍体飞刀刺我,痛不可忍,还是赶快离开吧!”

妻病顿时痊愈。《质直谈》

十●唐时,王琦妻染病,王琦为她念诵《心经》。

妻忽然看见灯下有三个人头,妻瞪着眼睛不能说话,只用手指着所见的人头。

王琦取刀,向妻所指的地方斩去。

妻一会儿又说:“窗中有怪物,鼻子长数尺。床前有两个东西,像骆驼,都被斩消散了。”

王琦诵《心经》四十九遍,妻病就好了。《广异记》

十一●湖北孝感的程蔌(音sù素)园进士,在秦中(陕西中部一带)做讲席教书。

一次,他夜宿野店,觉得有一物压脚。他口不能说话,身体也不能动,渐渐压到腹部,很难受。

他急忙默诵《心经》,念到“色即是空”句时,才能大声疾呼,怪物逃走。《守一斋笔记》

十二●宗湘文,担任太守时,扶鸾(音luán。一种向鬼神问疑的外道活动。也叫“扶箕”),乩(音jī机)文显示:“叫幕友沈旭庭来。”便把沈旭庭叫来。

乩文上又画一把刀,说:“将要杀他,以雪怨仇。”

宗湘文等请求代为解怨,对方不贪财帛,不要斋忏,只要索沈旭庭的命。

于是,便请土地神,问怨仇的来龙去脉,并求排解。

土地神降坛说:“这鬼名叫曹天喜,山西介休人。沈旭庭前生曾在那里做过县令,受人贿赂诬陷曹天喜犯罪,曹被杖击打死,所以现在前来索命。我禀告城隍,城隍查沈旭庭今世无罪,劝曹天喜令沈每天念《心经》五十遍,以五个月为期,虔诚书写《心经》五十卷解怨。”

沈旭庭答应照办。后来,因事务繁忙,沈稍有懈怠,土地神又降坛:“早先我把曹的刀藏了起来,居中排解,现在你违背约定的承诺,曹又向我索刀要报仇。”

沈旭庭拜谢忏悔,虔诚念诵《心经》不敢懈怠。 《见闻随笔》

十三●清时,涧南居士自述:

乾隆年间,我与孝廉张艮(音ɡèn)山同住一室。

张黎明即起来诵经。问他,他说:“这《心经》、白衣咒、《高王经》,我家三代信奉受持,累次获得灵验。”

我听说后,也虔诚持诵。这年秋天,哥哥获得乡荐,我获补郡庠,侄辈入学游泮(音pàn判)。

于是更加惊叹大士的.灵应,艮山没有骗我啊。《观音经跋》

十四●湖北荆山的万文玉,自述说:

我持诵大悲咒、《心经》,灵异很多,不胜一一记述。逢凶化吉,起死回生,确实是我亲身历验。

回想当年,母亲病重将死,我痛哭流血,跪在观音大士前,诵大悲咒一遍,母亲被人带引回阳,渐渐身体气暖,能说话行动,数天就好了。

佛法无边,决非虚语。《圣经汇纂》

十五●清道光年间,江西高安的褚景贤,母亲患喉痹(音bì必),十多天水浆不能进口,血梗在喉中,呼吸艰难。

褚景贤发愿印送所刻的《南海慈航》、《求福指南》各一百卷,虔诵《心经》及观音圣号。

母亲呕出血块,大如鸡蛋,才得以进药,数天后痊愈。

家父中风,也同时濒危得安。

我更加坚信:持诵、传布佛经,实在是续命第一灵符啊。《求福指南》

十六●唐时,孟知俭,小时候病死,魂到阴间。

恰逢老朋友做阴间吏,对知俭说:“你平生没有福果,只怕难以回人间了。”

知俭说:“我念诵《心经》、《高王经》约三四万遍。”

吏翻检簿记,多为白主(善业),还给他看了簿上未来的前程。

于是放还,知俭苏醒。后来,未来前程等事情都应验了。《朝野佥载》

十七●明人王锡爵(曾任宰相,谥号文肃),担任神庙首辅。

他请画工用金银汁画大士像,手书《心经》在画轴上,送他人供奉,不计其数。

儿子王衡,中榜眼。孙子王时敏,信奉佛法,赈济饥民。

有人在梦中看见六担豆子,一位僧人说:“这是时敏积善的数量。”

儿子王揆(音kuí葵),科举及第;儿子王掞(音yǎn眼),孙子王原、王祁,都是进士。《现果随录》

十八●凡是看见人垂钓、下渔网,专心念诵《心经》中的“揭谛咒”七遍,可以使垂钓、下网的人终日一无所获。(揭谛咒:揭谛揭谛 波罗揭谛 波罗僧揭谛 菩提娑婆诃)《续墨客挥犀》

篇8:念诵《心经》的心得体会

念诵《心经》的心得体会

《心经》可以指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是佛经中字数最少的一部经典著作,因其字数最少、含义最深、传奇最多、影响最大,所以古往今来无数艺术家都倾注极大精力和虔诚之心,把《心经》创作成为异彩纷呈的艺术品。

在校期间,因为压力大,心理素质差,从中学住校期就染上了失眠这个恶疾。现在想来应该是焦虑性失眠,就是入睡难,但只要能入睡,中间醒来也能继续睡着。

那时可谓是地狱般的日子,每天一到晚上就开始害怕恐惧,害怕自己睡不着,害怕听室友的鼾声。说来也奇怪,只要是失眠的时候,耳朵就异常灵敏,似乎掉根针都能听见,舍友呼吸粗了都能吵到我睡觉,惶惶不可终日。其实,那时睡不着也不是因为不困,我其实很困的,但是就是睡不着,有的时候都感觉浑身没有力气,很难受。

那段时期学业繁重,恰巧也在生长发育期,没有足够的睡眠足以摧残我的意志。晚上的难寐换来的是白天的嗜睡,和我关系近的同学都知道我上课爱睡觉,其实不止上课,课间也爱睡觉。同时,我也常常因此被老师训诫。失眠还附赠了我一副坏脾气,那时候的火是怎么也压不住的,常常在白天不嗜睡的时候和同学起冲突,真心对不起那时候的同学,谢谢你们对我的包容。现在想来,那时候的我真是个怪物。

为了治疗失眠,我试过用跑步来治疗,可是尽管弄得自己很累也还是睡不着。同时,吃过很多药,贵的、便宜的,中药、西药,可从来没有根治过。有时候都对自己绝望了,想想自己那时候挣扎着活下来真是不易。

随着时间不断推进,我步入大学,没有的繁重的学业为压力,我也开始习惯了我的失眠,确切的说是淡然处之了,不就是每晚都12点以后睡么?不就是偶尔从深夜一直看到天渐渐亮了才能入睡么?

可我对失眠淡然了,失眠却没有因此放过我。因为失眠,我美好的少年时期满是痛苦的回忆。不光如此,我身体素质严重下降,经常生病,记忆力下降,人也比小时候丑了很多。最严重的是大学期间我发现自己频繁的被鬼压床,就是刚刚入睡不久,就感觉自己身体不受自己控制了,但是意识还是很清醒,那种感觉很可怕,有时候还听到有陌生人在耳边讲话……太可怕了,这比起以前的'失眠来更让我恐惧。

也许是缘分使然,我在网上查鬼压床的事情,看到有人建议念佛或是《心经》会摆脱这种现象。抱着试试又不花钱的心理,我在睡前默念佛号或是《心经》,真的很少发生了。

后来,我几乎每晚睡前都会默念《心经》,本来给自己定的计划是睡前默念21遍,可有时候默念着没到21遍就睡着了,对于我这种失眠的顽固患者是何等的惊喜。慢慢地,觉得头脑越来越清明,内心有了安全感,精神变得健康了,再没有鬼压床了,心情很愉快,没有这种经历的人很难体会那种重获新生的喜悦。念诵《心经》可以将你的思维集中在一件事上,慢慢放松你的脑袋。念诵《心经》产生的奇妙磁场可以清晰你的脑袋,清洗你的内心。(注:躺着的时候一定要默念,否则不恭敬。)

愿天下所有的人都不被失眠困扰。愿我的家人和朋友远离失眠。

雅思阅读文章通读方法讲解

怎样正确念诵《金刚经》

经典心经语录

心经 相关介绍

实例讲解一般木马的分析方法

讲解范文

心经全文解释朗读

心经的全文解释

用心感悟《心经》

禅心经语

心经念诵方法讲解(精选8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心经念诵方法讲解,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