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HU智力逻辑题

时间:2023-07-01 03:41:56 作者:喻渝 综合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导语】“喻渝”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2篇SOHU智力逻辑题,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整理后的SOHU智力逻辑题,希望您能喜欢!

篇1:SOHU智力逻辑题

SOHU智力逻辑题

应届毕业生求职网整理了SOHU智力逻辑题,供参考:

1.某一密码仅使用K、L、M、N、O共5个字母,密码中的单词从左向右排列,密码单词必须遵循如下规则:

(1)密码单词的最小长度是两个字母,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2)K不可能是单词的第一个字母

(3)如果L出现,则出现次数不止一次

(4)M不能使最后一个也不能是倒数第二个字母

(5)K出现,则N就一定出现

(6)O如果是最后一个字母,则L一定出现

问题一:下列哪一个字母可以放在LO中的O后面,形成一个3个字母的密码单词?

A) K   B)L   C) M    D) N

问题二:如果能得到的字母是K、L、M,那么能够形成的两个字母长的密码单词的.总数是多少?

A)1个  B)3个  C)6个  D)9个

问题三:下列哪一个是单词密码?

A) KLLN   B) LOML   C) MLLO   D)NMKO

问题四:3个相同的字母可以构成的不同密码单词的总数是多少?

A) 1个   B)2个   C) 3个   D) 4个

问题五:单词密码MMLLOKN可以通过下列变成另一个密码单词,除了:

A) 用N代替每个L    B)用O代替每一个M    C)用O代替    D)把O移到N的左边 2.62-63=1 等式不成立,请移动一个数字(不可以移动减号和等于号),使得等式成立,如何移动?

篇2:脑筋急转弯逻辑题

1. 别人跟阿丹说她的衣服怎么没衣扣,她却不在乎,为什么? (答案:因为他的衣服只有拉链没有扣子)

2. 小刘是个很普通的人,为什么竟然能一连十几个小时不眨眼? (答案:睡觉的时候)

3. 情人卡生日卡大大小小的卡,到底要寄什么卡给女人,最能博得她的欢心呢? (答案:信用卡)

4. 小王走路从来脚不沾地,这是为什么? (答案:因为穿着鞋子)

5. 什么地方开口说话要付钱? (答案:打电话)

6. 冬冬的爸爸牙齿非常好,可是他经常去口腔医院,为什么? (答案:因为他是牙科医生)

7. 盖楼要从第几层开始盖? (答案:是从地基开始的)

8. 为什么大雁秋天要飞到南方去? (答案:如果走,哪太慢了)

9. 什么东西比乌鸦更讨厌?(答案:乌鸦嘴)

10. 女人翻跟头。---打一外国城市名 (答案:巴比伦)

11. 有一块天然的黑色的大理石,在九月七号这一天,把它扔到钱塘江里会有什么现象发生?(答案:沉到江底)

12. 有一个人,他是你父母生的,但他却不是你的兄弟姐妹,他是谁? (答案:你自己)

13. 什么东西天气越热,它爬的越高? (答案:温度计)

14. 有一位老太太上了公车,为什么没人让座? (答案:车上有空位)

15. 小王一边刷牙,一边悠闲的吹着口哨,他是怎么做到的?(答案:刷假牙)

16. 用椰子和西瓜打头哪一个比较痛? (答案:头比较痛)

17. 制造日期与有效日期是同一天的产品是什么? (答案:报纸)

18. 为什么有家医院从不给人看病?(答案:兽医院)

19. 有一头头朝北的牛,它向右转原地转三圈,然后向后转原地转三圈,接着再往右转,这时候它的尾巴朝哪?(答案:朝地)

20. 胖妞生病了,最怕别人来探病时说什么? (答案:多多保重)

篇3:趣味逻辑题

趣味逻辑题

海盗分金子

数学的逻辑有时会导致看来十分怪异的结论,一般的规则是,如果逻辑推理没有漏洞,那么结论就必定站得住脚,即使它与你的直觉矛盾。 9月,加利福尼亚州帕洛阿尔托的Stephen M. Omohundro寄给我一道难题,它恰好就属于这一类。这难题已经流传了至少十年,但是Omohundro对它作了改动,使它的逻辑问题变得分外复杂了。

先来看看此难题原先的形状。10名海盗抢得了窖藏的100块金子,并打算瓜分这些战利品。这是一些讲民主的海盗(当然是他们自己特有的民主),他们的习惯是按下面的方式进行分配:最厉害的一名海盗提出分配方案,然后所有的海盗(包括提出方案者本人)就此方案进行表决。如果50%或更多的海盗赞同此方案,此方案就获得通过并据此分配战利品。否则提出方案的海盗将被扔到海里,然后下一名最厉害的海盗又重复上述过程。

所有的海盗都乐于看到他们的一位同伙被扔进海里,不过,如果让他们选择的话,他们还是宁可得一笔现金。他们当然也不愿意自己被扔到海里。所有的海盗都是有理性的,而且知道其他的海盗也是有理性的。此外,没有两名海盗是同等厉害的——这些海盗按照完全由上到下的等级排好了座次,并且每个人都清楚自己和其他所有人的等级。这些金块不能再分,也不允许几名海盗共有金块,因为任何海盗都不相信他的同伙会遵守关于共享金块的安排。这是一伙每人都只为自己打算的海盗。

最凶的一名海盗应当提出什么样的分配方案才能使他获得最多的金子呢?

为方便起见,我们按照这些海盗的怯懦程度来给他们编号。最怯懦的海盗为1号海盗,次怯懦的海盗为2号海盗,如此类推。这样最厉害的海盗就应当得到最大的编号,而方案的提出就将倒过来从上至下地进行。

分析所有这类策略游戏的奥妙就在于应当从结尾出发倒推回去。游戏结束时,你容易知道何种决策有利而何种决策不利。确定了这一点后,你就可以把它用到倒数第2次决策上,如此类推。如果从游戏的开头出发进行分析,那是走不了多远的。其原因在于,所有的战略决策都是要确定:“如果我这样做,那么下一个人会怎样做?” 因此在你以下海盗所做的决定对你来说是重要的,而在你之前的海盗所做的决定并不重要,因为你反正对这些决定也无能为力了,

记住了这一点,就可以知道我们的出发点应当是游戏进行到只剩两名海盗——即1号和2号——的时候。这时最厉害的海盗是2号,而他的最佳分配方案是一目了然的:100块金子全归他一人所有,1号海盗什么也得不到。由于他自己肯定为这个方案投赞成票,这样就占了总数的50%,因此方案获得通过。

现在加上3号海盗。1号海盗知道,如果3号的方案被否决,那么最后将只剩2个海盗,而1号将肯定一无所获——此外,3号也明白1号了解这一形势。因此,只要3号的分配方案给1号一点甜头使他不至于空手而归,那么不论3号提出什么样的分配方案,1号都将投赞成票。因此3号需要分出尽可能少的'一点金子来贿赂1号海盗。这样就有了下面的分配方案: 3号海盗分得99块金子,2号海盗一无所获,1号海盗得1块金子。

4号海盗的策略也差不多。他需要有50%的支持票,因此同3号一样也需再找一人做同党。他可以给同党的最低贿赂是1块金子,而他可以用这块金子来收买2号海盗。因为如果4号被否决而3号得以通过,则2号将一文不名。因此,4号的分配方案应是:99块金子归自己,3号一块也得不到,2号得1块金子,1号也是一块也得不到。

5号海盗的策略稍有不同。他需要收买另两名海盗,因此至少得用2块金子来贿赂,才能使自己的方案得到采纳。他的分配方案应该是:98块金子归自己,1块金子给3号,1块金子给1号。

这一分析过程可以照着上述思路继续进行下去。每个分配方案都是唯一确定的,它可以使提出该方案的海盗获得尽可能多的金子,同时又保证该方案肯定能通过。照这一模式进行下去,10号海盗提出的方案将是96块金子归他所有,其他编号为偶数的海盗各得1块金子,而编号为奇数的海盗则什么也得不到。这就解决了10名海盗的分配难题。

Omohundro的贡献是他把这一问题扩大到有500名海盗的情形,即500名海盗瓜分100块金子。显然,类似的规律依然成立——至少是在一定范围内成立。事实上,前面所述的规律直到第200号海盗都成立。 200号海盗的方案将是:从1到199号的所有奇数号的海盗都将一无所获,而从2到198号的所有偶数号海盗将各得1块金子,剩下的1块金子归200号海盗自己所有。

篇4:训练逻辑能力的智力题目

1.倒水。

有一个玻璃杯装满了水,不能使用任何皿器和量具,往外倒水的时候怎样能刚好倒出一半的水?

2.观察字母。

观察B、C、D、P、X这几个字母,你觉得哪一个字母与其它字母不同?

3.黑白珠子。

黑白珠子共有2000个,按照下面的规律排列:○●●●○●●●○●●●○……第1995颗珠子是什么颜色?

4.找图形。

一组图形按下面的方式排列:

……那么,你知道前2006个图形中共有多少个心形吗?

训练逻辑能力的智力题目答案:

1.将玻璃杯倾斜45度。

2.X,因为X没有弧形。

3.黑色。

4.803个心形。从图中可以看到,五个图形中有2个心形,2006/5=401……1,401*2=802,心型是排在第一位的,802+1=803。

篇5:孩子的数学逻辑智力如何培养

儿童数理逻辑智能主要包括两个部分

1、数字的观察和评估

配对:观察描述物体,将颜色、形状、大小类别等相同的物体一一对应。(实物和卡片)

分类:依据一种或多种属性,将相同或相似的品种集中到一起。

排序:在比较某种属性的前提下,按大小、长短、高低等排列。

2、推理能力

通过观察与评估,儿童可以推知长短,比较大小,了解事物关系。如,3个加2个等与5,可以知道加会变多,减会变少。

如何培养宝宝的数理逻辑智能

1、发现数字的要素

科学:数学的秩序性与精确性存在与物理、化学、天文等科学中。

艺术:色彩、形状、大小、线条、平面、体积、节奏、韵律构成了色彩缤纷形态各异的艺术世界。

测量工具:体积、面积、长度、重量等的测量工具:尺、量杯、天平。

2、家庭环境的秩序

当孩子的生活充满秩序,儿童与生俱来的数学和能力就会得到滋养而异常活跃。家庭的布置和孩子的房间要整洁、有组织、有顺序,例如玩具的整理按颜色、形状、功能分类;衣服的摆放按内衣、上衣、裤子分类;与儿童共同整理房间,布置环境,感受一一对应(牙膏牙刷在一起);了解大小排序(大碟小碟叠整齐);体验图书的分类放置等等。这些活动都可以作为支持儿童建构数学的基础。

3、“0”的游戏

感知数字0,是儿童非常喜欢的游戏。可以准备45粒纽扣或花生米等,让孩子来分,妈妈1粒,爸爸2粒,姥姥3粒,姥爷4粒,奶奶5粒,爷爷6粒,舅舅7粒,舅妈8粒,弟弟9粒,聪聪0粒。让聪聪伸出手来接0粒,“0粒就是什么都没有”。“给妈妈0个飞吻”,“拍0下手”,孩子会兴奋的“0”个不停。

4、快乐的生日

儿童的生日可以体味数学的妙趣,分享生日蛋糕或是大西瓜。将蛋糕放在桌子中间,孩子是几岁,就围桌子转几圈,然后将蛋糕分成4份,分别代表春、夏、秋、冬。大一点的儿童再将春夏秋冬各分成3份,即共分成12份,代表12个月,儿童找出自己生日的月份,将这份蛋糕送给妈妈,儿童在体验数字与时间的关系,感受等份的乐趣,更学会感谢父母,爱戴他人。数与量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尽在其中。

篇6:提高逻辑能力的智力题目

提高逻辑思维智力题目1.计算容积。

曾经有这样一个故事,一名毕业于名牌大学数学系的学生,因为他是学校的佼佼者,所以十分傲慢;一位老者很看不惯就给他出了一道求容积的题,老者只是拿了一个灯泡,让他计算出灯泡的容积是多少。傲慢的学生拿着尺子算了好长时间,记了好多数据,也没有算出来,只是列出了一个复杂的算式来。而老者只是把灯泡中注满了水,然后用量筒量出了水的体积,很简单就算出了灯泡的容积。

现在如果你手中只有一把直尺和一只啤酒瓶子,而且这只啤酒瓶子的下面2/3是规则的圆柱体,只有上面1/3不是规则的圆锥体。以上面的事例做参考,你怎样才能求出它的容积呢?

提高逻辑思维智力题目2.猪、牛、羊的单价各是多少?

现有2头猪、3头牛和4只羊,它们各自的总价都不满1000元钱。如果将2头猪与1头牛放在一起,或者将3头牛与1只羊放在一起,或者将4只羊与1匹马放在一起,那么它们各自的总价都正好是1000元钱了。那么猪、牛、羊的单价各是多少元钱?

提高逻辑思维智力题目3.付费。

某人租了一辆车从城市A出发,去城市B,在途中的一个小镇上遇到了两个熟人,于是三人同行。三人在城市乙呆了一天准备回城市甲,但是他的朋友甲决定在他们相遇的那个小镇下车,朋友乙决定跟他回城市A,他们用AA制的方式各付费用。从城市A到城市B往返需要40块钱,而他们相遇的小镇恰是AB两城的中点。三个人应怎么付钱呢?

提高逻辑思维智力题目4.种玉米。

从前有一个地主,他雇了两个人给他种玉米。两人中一人擅长耕地,但不擅长种玉米,另一人恰相反,擅长种玉米,但不擅长耕地。地主让他们种20亩地的玉米,让他俩各包一半,于是工人甲从北边开始耕地,工人乙从南边开始耕地。甲耕一亩地需要40分钟,乙却得用80分钟,但乙的种玉米的速度比甲快3倍。种完玉米后地主根据他们的工作量给了他们20两银子。问,俩人如何分这20两银子才算公平?

提高逻辑思维智力题目5.找零钱。

有一个香港人旅游来到泰国,在一家商店看上了一家相机,这种相机在香港皮套和相机一共值3000港币,可这家店主故意要410美元,而且他不要泰国铢,只要美元,更不要港币。现在相机的价钱比皮套贵400美元,剩下的就是皮套的钱。这个香港人现在掏出100美元,请问他能够买回这个皮套能吗?

提高逻辑思维智力题目答案:

1.先把啤酒瓶底的直径测量出来,这样就可以计算出瓶底的面积。再在瓶中注入约一半的水,测出水的高度,做好记录;盖好瓶口后,把瓶子倒过来测量出瓶底到水面的高度,做记录。将两个做好的记录相加再乘以瓶底的面积便可知啤酒瓶的容积了。

2.360,280,160。

3.由于三人相遇的小镇恰是两城市的中点,所以可以将旅游的这个人的旅程分为四段,朋友甲只走了两段,朋友乙走了三段,此人则走了全程,往返两城需要40元,三人走的总路程是9段,总费用均分到每段路程上,得一段费用是40/9元,进而得甲的费用是8.9元,乙的费用是13.3元,此人的费用就是17.8元。

4.很多人看到此题都会立刻下笔运算,但仔细审题你会发现地主是让他俩各包一半,当然工作量就是一人一半,工钱是与工作量有关的,这与他们的工作速度并无关系,工钱自然均分,所以一人10两银子。

5.很多人看到此题都会认为皮套10美元,相机400美元,这样看来相机确实比皮套贵400美元,但仔细看题会发现并非如此。假设皮套x元,则相机应该是400+x元,可得x+400+x=410,计算可得皮套为5美元,而非10美元,如果误算的话就会多出5美元。100美元就应找95美元。

点击进入>>>精英特记忆训练软件免费下载

篇7:趣味面试逻辑题

趣味面试逻辑题

1)每个飞机只有一个油箱,飞机之间可以相互加油(注意是相互,没有加油机),一

箱油可供一架飞机绕地球飞半圈,

问:为使至少一架飞机绕地球一圈回到起飞时的飞机场,至少需要出动几架飞

机?

(所有飞机从同一机场起飞,而且必须安全返回机场,不允许中途降落,中间没

有飞机场)

2)设有两个自然数m,n,2〈=m<=99. S先生知道这两数的和s,P先生知道这两

数的积p.他们两人进行了如下的对话:S:我知道你不知道这两个数是什么,但我也

不知道。

P:现在我知道这两个数了。

S:现在我也知道这两个数了。

由这些条件,试确定m,n.

3)5个强盗(A,B,C,D,E)分100个金币,

他们设定了一个规则:从A开始给出

分金币的提议,然后其余的强盗投赞同或反对票,如果反对票数大于或等于赞同票

数,A就被杀掉,否则就按此提议分金币;如果A被杀了,接着就轮到B提议,然后同

样按上述规则继续下去。

假设每一个强盗都是绝顶聪明的,而且他们的所有行为(提议与投票)都是对自

己最有利的(即能够在保命的前提下得最多的'钱)。请问这100个金币是怎么分的?每

个人各拿多少?

4)设有两个自然数m,n,2〈=m<=99. S先生知道这两数的和s,P先生知道这两

数的积p.他们两人进行了如下的对话:S:我知道你不知道这两个数是什么,但我也

不知道。

P:现在我知道这两个数了。

S:现在我也知道这两个数了。

由这些条件,试确定m,n.

篇8:思维发散逻辑题

15个思维发散逻辑游戏及其答案

1、有两个桶,一个三斤,一个五斤,水无限,如何得出精确的四斤水。

2、夜晚过一桥,甲过需要一分钟,乙两分钟,丙五分钟,丁十分钟。桥一次最多只能承受两人,过桥必须使用手电筒,现在只有一只手电筒。请问4人如何在17分钟内全部过桥。

3、小赵的店里来了一位顾客,挑了20元的货,顾客拿出50元,小赵没零钱找不开,就到隔壁小韩的店里把这50元换成零钱,回来给顾客找了30元零钱。过一会,小韩来找小赵,说刚才的是假钱,小赵马上给小李换了张真钱。问:在这一过程中小赵赔了多少钱?

4、鸡妈妈领着自己的孩子出去觅食,为了防止小鸡丢失,她总是数着,从后向前数到自己是8,从前向后数,数到她是9。鸡妈妈最后数出来她有17个孩子,可是鸡妈妈明明知道自己没有这么多孩子。那么这只糊涂的鸡妈妈到底有几个孩子呢?鸡妈妈为什么会数错?

5、用水果刀平整地去切一个大西瓜,一共切10刀,最多能将西瓜切成多少块?最少能切多少块?

6、小李有40元钱,他想用他们买饮料,老板告诉他,2元钱可以买一瓶饮料,4个饮料瓶可以换一瓶饮料。那么,小李可以买到多少瓶饮料?

7、有一口深4米的井,井壁非常光滑。井底有只青蛙总是往井外跳,但是,这只青蛙每次最多能跳3米,你觉得这只青蛙几次能跳到井外去吗?为什么?

8、小红和小丽一块到新华书店去买书,两个人都想买《综合习题》这本书,但钱都不够,小红缺少4.9元,小丽缺少0.1元,用两个人合起来的钱买一本,但是钱仍然不够,那么,这本书的价格是多少呢?

9、明明牵着一只狗和两只小羊回家,路上遇到一条河,没有桥,只有一条小船,并且船很小,他每次只能带狗或一只小羊过河。你能帮他想想办法,把狗和羊都带过河去,又不让狗咬到小羊。

10、如果有9个乒乓球,要分别装在4个袋里,保证每个袋里有乒乓球,并且每个袋里的乒乓球个数是单数,你能想出办法吗?

11、盗贼从窗户潜入三楼一卧室内盗走了梳妆台上的一枚钻石戒指。经实地调查,此盗贼未携带任何作安案具,看来其身体敏捷,功夫也不一般,但却在梳妆台上留下了明显的指纹。从作案情况分析,盗犯应该是住在本楼内,于是警察提取了楼内所有人(包括门卫)的指纹,但经对照研究,却没有发现与盗犯一致的指纹。一天,一位警察为此案再次来到这里,不经意地往门卫室里看了一眼,却无意间发现了盗犯,并轻而易举地破了此案。那么,这个盗犯到底是谁?

12、现在薯片正在进行促销活动,商店免费以1包薯片与顾客交换8个包装袋。哈林立刻行动起来,找到了71个薯片的包装袋。那么她最多可以换到多少包薯片呢?

13、傍晚,一位男士冲向马路中间拦车,原来是他母亲心脏病突然发作。一辆救护车从东向西飞驰而来,那男士拦下了车,可司机却说他们要去接一名生命垂危的病人,没时间救他母亲。这位男士便同司机大吵起来。这时,一辆去城西堵截三名抢劫银行歹徒的警车正好经过,见这里交通堵塞,他们便去疏通。最后,司机只好让车上的两名医生下去,将昏迷的患者抬上担架。当警察长看到患者被头朝外、脚朝里地抬上救护车时,立即下令将司机和医生抓了起来,并从车上的急救箱中搜出整捆的钞票。原来他们就是那三名抢劫犯。事后,警员问警长:“你怎么知道他们就是歹徒呢?”警长微笑着说:“这是一个常识性的问题,你们自己去想吧。”聪明的读者,你知道原因吗?

14、8月初的一天早晨,独居在市郊的富霜莫娜夫人报案,声称两小时前她的家中遭到抢劫。二十分钟后,苏莱曼探长走进莫娜夫人家中。“请将经过再说一遍。”苏莱曼探长说。“我在清晨四点多钟回到家中,打开梳妆台上的小灯。一抬头,从镜子里看到落地窗的窗帘上有个黑影,再回来一看,果真有个人站在窗帘后面,月光下她的影子清楚地映在窗帘上,我吓得转身就想跑,却被椅子绊倒了,紧接着后脑就重重地挨了一击,我昏了过去……听罢莫娜夫人的述说,苏莱曼探长走到落地窗帘前。这时候,窗帘已经拉开,窗外树影婆姿,太阳高高地挂在空中,苏莱曼探长不得不抬起一只手,遮住刺眼的阳光。突然,她转过身,问莫娜夫人:“皎洁的月光下,歹徒的影子便清楚地映在窗帘上,对不对?”莫娜夫人点了点头。那么,”苏莱曼探长厉声说,“夫人,请你还是说实话吧。”莫娜夫人闻言大惊失色,一下子愣住了。朋友,你知道苏莱曼探长是如何识破莫娜夫人编造的谎言的吗?

15、一个逃犯进了一位化装师家,逼着化装师为他化装,以便逃出这个城市。化装很成功,连逃犯自己也认不识自己了,但逃犯一走上大街就被捉住了。为什么?

答案:

1、取五斤水,倒入三斤的桶中, H# }+把三斤桶的水倒了,然后把五斤桶中的二斤水倒入三斤桶中;再取五斤水,倒满三斤桶,则五斤桶的水即为四斤。

2、甲乙先过,用时两分钟;乙返回,用时两分钟;丙丁过,用时十分钟;甲返回,用时一分钟,甲乙返回,用时两分钟。

3、首先,顾客给了小赵50元假钞,小赵没有零钱,换了50元零钱,此时小赵并没有赔,当顾客买了20元的东西,由于50元是假钞,此时小赵赔了20元,换回零钱后小赵又给顾客30元,此时小赵赔了20+30=50元。

4、鸡妈妈数数是从后向前数,数到她自己是8,说明她是第八个,她的后面有7只小鸡;鸡妈妈又从前往后数数,数到她她自己是9,说明她前面有8只小鸡;鸡妈妈的孩子总数应该是15,而不是17,鸡妈妈数错的原因是她数了两次都把她自己数进去了。

5、最多能将西瓜切1024次块,就是2的10次方。最少切11块。

6、先用40元钱买20瓶饮料,得20个饮料瓶,4个饮料瓶换一瓶饮料,就得5瓶,再得5个饮料瓶,再换得1瓶饮料,这样总共得20+5+1=26瓶。

7、此题易混淆人的做题思路。多数人认为青蛙一次跳3m,两次就可以跳6米,超过了井的深度,两次就可以跳出井。这是错误的。因为题中说“井壁非常光滑”,说明青蛙在跳到3米高度时,会因为触到井壁而重新落回井底,所以无论这只青蛙跳多少次,它都跳不到井外去,除非它一次跳的高度超过井的深度。

8、这本书的价格是4.9元。小红口袋里就没有钱,小丽口袋里有4.8元。

9、先把狗带过河,返回带一只小羊过河,顺便把狗带回,再把另一只小羊带过河,返回,再把狗带过河。

10、第1个袋装1个,第2个袋装3个,第3个袋装5个,然后把已装有乒乓球的三个袋装在第4个袋里。

11、盗犯是门卫饲养的一只猴子。原来,除了人有指纹外,还有猴子和袋熊两种动物有指纹。其实,真正的盗犯是门卫,是他精心训练猴子实施盗窃的。

12、10包。先用64个包装袋换到8包薯片,吃完这8包薯片后,用这8个包装袋可以换到1包薯片,吃完这包薯片后,把这包薯片的包装袋与原先剩下的7个包装袋可以再换到1包薯片。

13、医生将病人抬上救护车时,必须是先进头,后进身子,歹徒做的正好相反,所以被警长识破。

14、苏莱曼探长接到报警,到莫娜夫人处实地一看,判定落地窗朝东,而清晨四点多钟的时候,月亮已经移至西面,月光无论如何也不会射进朝东的窗内,窗帘上怎么可能映出人影来呢?苏莱曼探长据此发现莫娜夫人在说谎。

15、化装师把逃犯化装成另一个通缉犯。

17道思维发散逻辑题

1. 765×213÷27+765×327÷27

解:原式=765÷27×(213+327)= 765÷27×540=765×20=15300

2. (9999+9997+…+9001)-(1+3+…+999)

解:原式=(9999-999)+(9997-997)+(9995-995)+……+(9001-1)

=9000+9000+…….+9000 (500个9000)

=4500000

3.19981999×19991998-19981998×19991999

解:(19981998+1)×19991998-19981998×19991999

=19981998×19991998-19981998×19991999+19991998

=19991998-19981998

=10000

4.(873×477-198)÷(476×874+199)

解:873×477-198=476×874+199

因此原式=1

5.2000×1999-1999×1998+1998×1997-1997×1996+„+2×1

解:原式=1999×(2000-1998)+1997×(1998-1996)+„

+3×(4-2)+2×1

=(1999+1997+„+3+1)×2=2000000。

6.297+293+289+„+209

解:(209+297)*23/2=5819

7. 有7个数,它们的平均数是18。去掉一个数后,剩下6个数的平均数是19;再去掉一个数后,剩下的5个数的平均数是20。求去掉的两个数的乘积。

解: 7*18-6*19=126-114=12

6*19-5*20=114-100=14

去掉的两个数是12和14它们的乘积是12*14=168

8. 有七个排成一列的数,它们的平均数是 30,前三个数的平均数是28,后五个数的平均数是33。求第三个数。

解:28×3+33×5-30×7=39。

9. 有两组数,第一组9个数的和是63,第二组的平均数是11,两个组中所有数的平均数是8。问:第二组有多少个数?

解:设第二组有x个数,则63+11x=8×(9+x),解得x=3。

10.小明参加了六次测验,第三、第四次的平均分比前两次的平均分多2分,比后两次的平均分少2分。如果后三次平均分比前三次平均分多3分,那么第四次比第三次多得几分? 解:第三、四次的成绩和比前两次的成绩和多4分,比后两次的成绩和少4分,推知后两次的成绩和比前两次的成绩和多8分。因为后三次的成绩和比前三次的成绩和多9分,所以第四次比第三次多9-8=1(分)。

11. 妈妈每4天要去一次副食商店,每 5天要去一次百货商店。妈妈平均每星期去这两个商店几次?(用小数表示)

解:每20天去9次,9÷20×7=3.15(次)。

12. 乙、丙两数的平均数与甲数之比是13∶7,求甲、乙、丙三数的平均数与甲数之比。 解:以甲数为7份,则乙、丙两数共13×2=26(份)

所以甲乙丙的平均数是(26+7)/3=11(份)

因此甲乙丙三数的平均数与甲数之比是11:7。

13. 五年级同学参加校办工厂糊纸盒劳动,平均每人糊了76个。已知每人至少糊了70个,并且其中有一个同学糊了88个,如果不把这个同学计算在内,那么平均每人糊74个。糊得最快的同学最多糊了多少个?

解:当把糊了88个纸盒的同学计算在内时,因为他比其余同学的平均数多88-74=14(个),而使大家的平均数增加了76-74=2(个),说明总人数是14÷2=7(人)。因此糊得最快的同学最多糊了

74×6-70×5=94(个)。

14. 甲、乙两班进行越野行军比赛,甲班以4.5千米/时的速度走了路程的一半,又以5.5千米/时的速度走完了另一半;乙班在比赛过程中,一半时间以4.5千米/时的速度行进,另一半时间以5.5千米/时的速度行进。问:甲、乙两班谁将获胜?

解:快速行走的路程越长,所用时间越短。甲班快、慢速行走的路程相同,乙班快速行走的路程比慢速行走的路程长,所以乙班获胜。

15. 轮船从A城到B城需行3天,而从B城到A城需行4天。从A城放一个无动力的木筏,它漂到B城需多少天?

解:轮船顺流用3天,逆流用4天,说明轮船在静水中行4-3=1(天),等于水流3+4=7(天),即船速是流速的7倍。所以轮船顺流行3天的路程等于水流3+3×7=24(天)的路程,即木筏从A城漂到B城需24天。

16. 小红和小强同时从家里出发相向而行。小红每分走52米,小强每分走70米,二人在途中的A处相遇。若小红提前4分出发,且速度不变,小强每分走90米,则两人仍在A处相遇。小红和小强两人的家相距多少米?

解:因为小红的速度不变,相遇地点不变,所以小红两次从出发到相遇的时间相同。也就是说,小强第二次比第一次少走4分。由

(70×4)÷(90-70)=14(分)

可知,小强第二次走了14分,推知第一次走了18分,两人的家相距

(52+70)×18=2196(米)。

17. 小明和小军分别从甲、乙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若两人按原定速度前进,则

4时相遇;若两人各自都比原定速度多1千米/时,则3时相遇。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解:每时多走1千米,两人3时共多走6千米,这6千米相当于两人按原定速度1时走的距离。所以甲、乙两地相距6×4=24(千米)

什么是发散思维?

(1)概念

发散思维是指大脑在思维时呈现的一种扩散状态的思维模式,比较常见,它表现为思维视野广阔,思维呈现出多维发散状。

发散思维又称辐射思维、放射思维、扩散思维或求异思维。

(2)特性

A?流畅性

就是观念的自由发挥。指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生成并表达出尽可能多的思维观念以及较快地适应、消化新的思想概念。机智与流畅性密切相关。

流畅性反映的是发散思维的速度和数量特征。

B?变通性

就是克服人们头脑中某种自己设置的僵化的思维框架,按照某一新的方向来思索问题的过程。

变通性需要借助横向类比、跨域转化、触类旁通,使发散思维沿着不同的方面和方向扩散,表现出极其丰富的多样性和多面性。

C?独特性

指人们在发散思维中做出不同寻常的异于他人的新奇反应的能力。独特性是发散思维的最高目标。

D?多感官性

发散性思维不仅运用视觉思维和听觉思维,而且也充分利用其他感官接收信息并进行加工。发散思维还与情感有密切关系。如果思维者能够想办法激发兴趣,产生激情,把信息情绪化,赋予信息以感情色彩,会提高发散思维的速度与效果。

(3)方法

A?一般方法

材料发散法——以某个物品尽可能多的“材料”,以其为发散点,设想它的多种用途。

功能发散法——从某事物的功能出发,构想出获得该功能的各种可能性。

结构发散法——以某事物的结构为发散点,设想出利用该结构的各种可能性。

形态发散法——以事物的形态为发散点,设想出利用某种形态的各种可能性。

组合发散法——以某事物为发散点,尽可能多地把它与别的事物进行组合成新事物。

方法发散法——以某种方法为发散点,设想出利用方法的各种可能性。

因果发散法——以某个事物发展的结果为发散点,推测出造成该结果的各种原因,或者由原因推测出可能产生的各种结果。

B?假设推测法

假设的问题不论是任意选取的,还是有所限定的,所涉及的都应当是与事实相反的情况,是暂时不可能的或是现实不存在的事物对象和状态。

由假设推测法得出的观念可能大多是不切实际的、荒谬的、不可行的,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有些观念在经过转换后,可以成为合理的有用的思想。

C?集体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不仅需要用上我们自己的全部大脑,有时候还需要用上我们身边的无限资源,集思广益。集体发散思维可以采取不同的形式,比如我们常常戏称的“诸葛亮会”。

篇9:逻辑题解析方法

逻辑题解析方法

1、排除法

把一些无关的问题先予以排除,可以确定的问题先确定,尽可能缩小未知的范围,以便于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这种思维方式在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中都是很有用处的。

2、递推法

由已知条件层层向下分析,要确保每一步都能准确无误。可能会有几个分支,应本着先易后难的原则,先从简单的一支入手。

3、倒推法

从问题最后的结果开始,一步一步往前推,直到求出问题的答案。有些问题用此法解起来很简单,如用其他方法则很难。

4、假设法

对给定的问题,先作一个或一些假设,然后根据已给的条件进行分析,如果出现与题目给的条件有矛盾,说明假设错误,可再作另一个或另一些假设,

如果结果只有两种可能,那么问题就已经解决了。在科学史上,“假设”曾起了极大的作用。

5、计算法

有些问题必须经计算才能解决。要注意的是,智力测验中的问题往往含有隐含的条件,有时给出的.数是无用的。

6、分析法

这是最基本的方法。各种方法常常要用到分析法。可以说,分析能力的高低,是一个人的智力水平的体现。分析能力不仅是先天性的,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后天的训练,应养成对客观事物进行分析的良好习惯。

7、作图法

根据问题中已知的条件,采用适当的方法画出图形,有助于问题的解决。有些问题,在没画图之前,会觉得无处下手,画了图后就一目了然了。

8、综合法

事实上,许多问题都要运用几种不同的方法才能解决。所谓综合法,就是综合各种方法(包括前述各种方法以外的方法)去解决某些问题。

篇10:逻辑分析训练题

逻辑分析训练题

1·一个得了G病的病人,会表现出发皮疹和发高烧,或者喉咙 痛,或者头痛等症状,但不会同时有后两种症状;

2·一个得了L病的病人,会表现出发皮疹和发高烧等症状,但 既不会喉咙痛、也不会头痛;

3·一个得了T病的病人,至少会表现出喉咙痛、头痛和其他可 能产生的症状中的某种症状;

4·一个得了Z病的病人,至少会表现出头痛和其他可能产生的 症状中的某种症状,但决不会发皮疹;

5·没有人会同时患上所列G、L、T、Z四种疾病之中的两种以 上。

[问题]

题1 如果一个病人既喉咙痛又发烧,那么这个病人肯定

(A)得了Z病; (B)得的不是G病; (C)得的不是L病; (D)发了皮疹; (E)头也痛。

题2 如果有一个病人,患了以上某种不发皮疹的疾病,那么他肯定

(A)发烧; (B)头痛; (C)喉咙痛; (D)得了T病; (E)得了Z病。

题3 如果病人米勒没有喉咙痛的症状,那么他肯定

(A)得了L病; (B)得了Z病; (C)得的不是G病; (D)得的不是Z病; (E)得的不是T病。

题4 如果病人罗莎患上了以上某种疾病,但她既不发烧又不喉咙痛, 那么,下列哪个判断肯定是对的?

1·她头痛; 2·她得了Z病; 3.她发了皮疹。

(A)只有1是对的; (B)只有2是对的; (C)只有3是对的; (D)只有1和2是对的; (E)只有2和3是对的。

题5 如果病人哈里斯患了以上某种疾病,但他没有发烧,那么,他肯 定会有下列哪种症状?

1·头痛; 2·发皮疹; 3·喉咙痛。

(A)只有1是对的; (B)只有2是对的; (C)只有3是对的`; (D)只有1和2是对的; (E)只有2和3是对的。

题6 如果某个病人患了以上某种疾病,只表现出发烧和头痛两种症 状,那么他得的肯定是:

(A)G病; (B)L病; (C)T病; (D)Z病;(E)可能是G病,也可能是T病。

【答案】

答题1 应选 (C)。 根据已知条件2,L病不会有喉咙痛的症状,因此,这个病人患的肯定不是L病。

答题2 应选 (B)。 根据已知条件3和4,患了T病的人不一定发皮疹,而患了Z病的病人肯定不会发皮疹,但他至少表现出头痛这种症状,我们无法判 断这个病人究竟患的是哪一种病。但是有一点我们已经知道:患这种病的病人都会有头痛的症状。因此,(B)肯定对。

答题3 应选 (E)。 下面,我们逐项地来分析: 根据已知条件2,可推出米勒得的不是L病,因此,选 (A)肯 定错。 根据已知条件4,可推出Z病病人可能会表现出喉咙痛,也可能 不会表现出喉咙痛这种症状,我们无法断定米勒得的是不是Z病。因 此,选 (B)和 (D)都不行。 根据已知条件1,我们也可推出同样的结果,即米勒可能患的是 G病,也可能患的不是G病,所以,(C)也不对。 根据已知条件3,可知患T病的病人肯定会表现出喉咙痛的症状,而米勒没有喉咙痛的症状,因此,他患的肯定不是T病,由此, 选 (E)肯定正确。

答题4 应选 (D)。 根据已知条件和本题题意可推出罗莎患的肯定不是G病、L病和T病,那么她患的只能是Z病。而患Z病的病人必定会头痛而又决不 会发皮疹,因此判断1和2都是正确的,而判断3是错误的。

答题5 应选 (A)。 根据已知条件1和2,可推断哈里斯患的肯定不是G病和L病,那么他患的可能是T病或Z病。根据已知条件3和4,哈里斯不管患 的是T病还是Z病,他都会有头痛的症状,所以,判断1肯定正确,而判断2和3则不一定,故选 (A)。

答题6 应选 (D), 根据已知条件1,患G病的人除了发烧和头痛两种症状外,他还 会发皮疹,因此,(A)错。根据已知条件2,患L病的人不会头痛,因此(B)也错。根据已知条件3,可知患T病的人有喉咙痛的症 状,因此,(C)和 (E)都错。根据已知条件4,患Z病的人除了要 痛,还伴有其他一种症状,因此这个病人患的肯定是Z病。

篇11:简单的智力脑筋急转弯题

1. 俩人不对,整整仨月,腰别小刀,不让人知(打一字)?答案:偷

2. 什么东西最大?答案:眼皮,眼皮一落,什么都给遮住了

3. 请问一般读完清华大学需多少时间答案:大概一秒钟吧

4. 好马不吃回头草是什么意思?答案:后面没有草可吃了

5. 谁是兽中之王?答案:动物园园长

6. 只能一个人去做的事是什么?答案:做梦

7. 什么池不能洗澡啊?答案:电池

8. 为什么停电了,还能看电视?答案:看不了电视节目但可以看着电视机

9. 二人力大顶破天。(打一字)答案:夫

10. 保洁阿姨是什么人?答案:女人

篇12:简单的智力脑筋急转弯题

1. 瞎子吃奶打一种水果答案:芒果

2. 千田连土土连田(猜一字)?答案:重

3. 放大镜不能放大的东西是什么?答案:任何东西

4. 一横一横又一横,一竖一竖又一竖,左一竖右一竖,一竖一竖又一竖。(打一字)答案:带

5. 火车由北京到上海需要六个小时,行驶三个小时后,火车在哪?答案:铁轨上。

6. 什么情况下一山可以容二虎?答案:老虎是一公一母

7. 什么鸡没有翅膀?答案:田鸡

8. 梳箅难上头,虱虮难留,光溜溜,憎亮,球(打一东东)?答案:秃子

9. 比乌鸦跟讨厌的是什么答案:乌鸦嘴

10. 什么事天不知地知,你不知我知答案:鞋底破了一个洞

11. 打什么不费力啊?答案:打磕睡

12. 为什么大象只有一只右耳朵?答案:每只大象都有一只右耳朵

13. 何种动物最接近于人类答案:寄生在人身体上的寄生虫

14. 家在北京的老王想去上海,要花多少钱?答案:只是想,不用花钱

15. 别人请你吃什么需要你自己花钱?答案:吃官司

16. 怎么用两个硬币遮住一面镜子?答案:把眼睛遮住

17. 喝工夫茶(打一成语)?答案:苦尽甘来

18. 有一个独木桥,桥的一端有一只老虎准备过桥,桥的另一端有一只狼也准备过桥,在桥中间有一只羊正在过桥,羊怎么过去的?答案:晕过去的

19. 鱼儿为什么不说话?答案:因为他在水里

20. 两个小朋友都买了一样的鞋,为什么他们穿的鞋还是不一样?答案:买的新鞋还没穿

智力脑筋急转弯30题

关于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题

智力趣题小学作文350字

智力测试题

高智商逻辑急转弯

挑战经典逻辑面试题

搞笑逻辑脑筋急转弯

元旦晚会智力游戏

测智力脑筋急转弯

智力测试题目

SOHU智力逻辑题(精选12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SOHU智力逻辑题,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