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数学一元一次不等式知识点

时间:2024-01-16 03:39:31 作者:feiyang2008 综合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导语】“feiyang2008”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3篇初一数学一元一次不等式知识点,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后的初一数学一元一次不等式知识点,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篇1:初一数学一元一次不等式知识点

一.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

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与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类似,其步骤为:

1.去分母;

2.去括号;

3.移项;

4.合并同类项;

5.系数化为1。

二.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1.不等式的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整式,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2.不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3.不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

三.不等式的解:

能使不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值,叫做不等式的解。

四.不等式的解集:

一个含有未知数的不等式的所有解,组成这个不等式的解集。

五.解不等式的依据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性质1:不等式两边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式子),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性质2:不等式两边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性质3:不等式两边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

常见考法

(1)考查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

(2)考查不等式的性质。

误区提醒

忽略不等号变向问题。

【典型例题】(铁岭加速度辅导学校)在四川抗震救灾中,某抢险地段需实行爆破。操作人员点燃导火线后,要在炸药爆炸前跑到400米以外的安全区域.已知导火线的燃烧速度是1.2厘米/秒,操作人员跑步的速度是5米/秒。为了保证操作人员的安全, 导火线的长度要超过( )

A.66厘米 B.76厘米 C.86厘米 D.96厘米

篇2:初一数学一元一次不等式知识点

有理数乘法的运算律

1、乘法的交换律:ab=ba;

2、乘法的结合律:(ab)c=a(bc);

3、乘法的分配律:a(b+c)=ab+ac

单项式

只含有数字与字母的积的代数式叫做单项式。

注意:单项式是由系数、字母、字母的指数构成的。

多项式

1、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其中每个单项式叫做这个多项式的项。多项式中不含字母的项叫做常数项。多项式中次数最高的项的次数,叫做这个多项式的次数。

2、同类项所有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分别相同的项叫做同类项。几个常数项也是同类项。

提高数学思维的方法

转化思维

转化思维,既是一种方法,也是一种思维。转化思维,是指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遇到障碍时,通过改变问题的方向,从不同的角度,把问题由一种形式转换成另一种形式,寻求最佳方法,使问题变得更简单、清晰。

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是指以新颖独创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通过这种思维能突破常规思维的界限,以超常规甚至反常规的方法、视角去思考问题,得出与众不同的解

要培养质疑的习惯

在家庭教育中,家长要经常引导孩子主动提问,学会质疑、反省,并逐步养成习惯。

在孩子放学回家后,让孩子回顾当天所学的知识:老师如何讲解的,同学是如何回答的?当孩子回答出来之后,接着追问:“为什么?”“你是怎样想的?”启发孩子讲出思维的过程并尽量让他自己作出评价。

有时,可以故意制造一些错误让孩子去发现、评价、思考。通过这样的训练,孩子会在思维上逐步形成独立见解,养成一种质疑的习惯。

篇3:七年级下册数学一元一次不等式知识点

七年级下册数学一元一次不等式知识点

1、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一般地,不等式中只含有一个未知数,未知数的次数是1,且不等式的两边都是整式,这样的不等式叫做一元一次不等式。

2、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一般步骤:(1)去分母(2)去括号(3)移项(4)合并同类项(5)将x项的系数化为1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1、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概念:几个一元一次不等式合在一起,就组成了一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2、几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集的公共部分,叫做它们所组成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

3、求不等式组的解集的过程,叫做解不等式组。

4、当任何数x都不能使不等式同时成立,我们就说这个不等式组无解或其解为空集。

练习题

一、选择题

1、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 ≥-2的解集,正确的是( )

A B C D

2、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若x<0,则x2>x B、如果a<-1,则a>-a

C、若 ,则a>0 D、如果b>a>0,则

3、代数式1-m的值大于-1,又不大于3,则m的取值范围是( )

4、不等式 的正整数解为( )

A.1个 B.3个 C.4个 D.5个

5、不等式组 的整数解的和是 ( )

A.1 B.2 C.0 D.-2

6、若 为非负数,则x的取值范围是( )

A.x≥1 B.x≥-1/2 C.x>1 D.x>-1/2

7、下列各式中是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是( )

A.5+4>8 B.2x-1 C.2x-5≤1 D.1/x-3x≥0

8、若│a│>-a,则a的取值范围是( )

A. a>0¬ B.a≥0¬ C.a<0¬ D.自然数

9、不等式组 的解集是( )

10、如果关于x、y的方程组 的.解是负数,则a的取值范围是

A.-45 C.a<-4 D.无解

11、若关于x的不等式组 的解集是x>2a,则a的取值范围是

A. a>4 B. a>2 C. a=2 D.a≥2

12、若方程组 中,若未知数x、y满足x+y>0,则m的取值范围是

二、填空题

13、不等式2(1) x>-3的解集是 。

14、用代数式表示,比x的5倍大1的数不小于x的 与4的差 。

15、若(m-3)x<3-m解集为x>-1,则m .

16、三角形三边长分别为4,a,7,则a的取值范围是

17、若不等式组 的解集为-1

18、某次个人象棋赛规定:赢一局得2分,平一局得0分,负一局得反扣1分。在12局比赛中,积分超过15分就可以晋升下一轮比赛,小王进入了下一轮比赛,而且在全部12轮比赛中,没有出现平局,问小王最多输 局比赛

初中中心对称知识点

1、定义:把一个图形绕着某一个点旋转180°,如果它能够与另一个图形重合,那么就说这两个图形关于这个点对称或中心对称,这个点叫做对称中心.这两个图形中的对应点叫做关于中心的对称点。

2、心对称的两条基本性质:

(1)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对称点所连线段都经过对称中心,而且被对称中心所平分。

(2)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图形。

3、中心对称图形

把一个图形绕着某一个点旋转180°,如果旋转后的图形能够与原来的图形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中心对称图形,这个点就是它的对称中心。

提高数学思维的方法

建立错题本,培养正确的思维习惯

每上第一次课,我所讲的课程内容都和学生的错题有关。我通常把试卷中的错题摘抄出几个典型题,作为课堂的例题再讲一遍。而学生的反应,或是像没有见过,或是对题目非常熟悉,但没有思路。

这些现象的发生,都是学生没有及时总结的原因。所以第一次课后我都建议我的学生做一个错题本,像写日记一样,记录下自己的错题和感想。

审题很关键

成也审题败也审题。如何审题呢?

(1)这个题目有哪些个已知条件?我能不能把已知条件分开?

(2)求解的目标是什么?对求解有什么要求?

(3)能不能画一个图帮助思考?好多问题是没有看清楚题意致错。审题不清,你做得越多,可能错的就越多。

(4)所给出的已知条件相互之间有什么关系?能不能从中发现隐含条件?

(5)已知条件与求解目标有什么联系?能不能从中获得解题的思路?找到进门的门槛?

一元一次不等式教案

一元一次不等式和它的解法

《解一元一次不等式》教学反思

数学《一元一次不等式和它的解法》教学方案设计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课后教学反思

数学基本不等式知识点提纲

数学教案-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和它的解法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应用复习课的教学反思

必修五数学基本不等式知识点总结

初一数学上册知识点

初一数学一元一次不等式知识点(精选3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初一数学一元一次不等式知识点,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