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册历史《中古欧洲社会》复习提纲

时间:2024-02-16 03:35:10 作者:wqingas 综合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导语】“wqingas”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7篇九年级上册历史《中古欧洲社会》复习提纲,以下文章小编为您整理后的九年级上册历史《中古欧洲社会》复习提纲,供大家阅读。

篇1:九年级上册历史《中古欧洲社会》复习提纲

第5课 中古欧洲社会

一、等级森严的欧洲封建社会

1、法兰克王国的兴起:5世纪西罗马帝国灭亡后,日耳曼人在它的废墟上建立起法兰克王国。

2、查理·马特改革——封君封臣的封建等级制度

内容:8世纪前期,查理·马特任宫相时,改变以前无条件赏赐贵族土地的做法,实行有条件的土地分封。得到封地的人必须为封主服兵役。

3、特点:西欧封建社会虽有等级贵族制,但在不同等级的贵族之间,没有严格的上下级制约关系。

4、罗马教会的地位及影响:西欧封建社会时期,教皇和教会不仅是西欧最大的土地所有者,还是西欧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

二、西欧城市的重新兴起

1、地理位置:城市多兴起于交通便利、相对安全、容易获得廉价原料和销售产品的地方。

2、著名代表城市:意大利的威尼斯、英国的牛津、英国的曼彻斯特。

3、意义:在西欧城市重新兴起和工商业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市民阶级形成了。它进一步分化出手工业者和商人、银行家等等。富裕商人和银行家发展成早期资产阶级。他们的出现,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准备了条件。

三、拜占廷帝国(东罗马帝国)的灭亡

1、繁荣:拜占廷帝国的商业和手工业相当发达,古代希腊、罗马的文化在这里保存下来。著名的圣索非亚大教堂是拜占廷建筑和艺术成就的结晶。

2、衰落:①帝国穷兵黩武,四处征讨,造成国库空虚,财尽民穷;②外族入侵;③专制统治激化了国内的阶级矛盾。

3、灭亡:15世纪中期。君士坦丁堡被土军攻陷,延续了一千多年的拜占廷帝国终于灭亡了。

篇2:九年级历史上册《中古欧洲社会》教学反思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中古欧洲社会》教学反思

本课主要介绍了等级森严的西欧封建社会,西欧城市的重新兴起和拜占廷帝国的灭亡。本课教学重点: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的特点与罗马教廷的地位;西欧城市兴起的历史意义;拜占廷帝国的灭亡。西欧封建制度是中古欧洲历史的一项核心内容,而西欧封建制度的核心内容是西欧封建等级制度。在整个中古时期,罗马天主教在经济上占据当时西欧土地的.三分之一,政治上与世俗王权分庭抗礼,在思想文化方面形成一元垄断,可谓是处于一种万流归宗的地位。城市是文明形成的一个重要标志,西方文明与东方文明在许多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其根源因素有很多就是城市造成的。拜占廷帝国是一个曾经辉煌的古老文明,在如何面对新的环境挑战方面,拜占廷帝国的历史命运具有重大的典型意义和启示价值。

本课教学难点:罗马教廷在西欧封建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西欧城市的重新兴起的意义;拜占廷帝国衰弱的原因。

1.指导学生读历史地图,使他们逐步形成正确的历史时空概念,掌握正确识别历史地图的方法。

2.开展小组讨论,鼓励学生与他人合作,共同探讨问题,交流学习心得,从中增强他们的团队协作意识。

3.引导学生运用历史的眼光来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加强对历史问题的理解力。

本教学设计最大的特点是对教材有所调整,对西欧封建社会分成三个模块进行学习,分别是政治上的封建等级制度,宗教上的罗马教廷控制西欧和经济上的西欧城市的复兴,这样就使学生对西欧封建社会的了解比较直观且全面,易于学生理解,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自主性,根据具体情况对教材进行整合,以求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这是本课教学中最大启示。

篇3:《中古欧洲社会》教案历史教案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中古欧洲社会》教案

教学目标

情感目标:使学生认识: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是人类社会的进步;中国进入封建社会比西欧早约10,在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在当时都显示出先进性;拜占廷帝国的灭亡说明开放宽容导致文明繁荣,保守狭隘使文明衰弱。坚定走改革开放之路,树立开拓创新的信念。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思考:“西欧封建社会有什么特点?”和“拜占廷帝国曾以其繁荣个经济、辉煌的文化在当时世界上巍然屹立,为什么后来却衰亡了?”等问题,培养学生归纳、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认识西欧城市重新兴起的意义以及对比中西封建制度、城市的异同,学会用比较的方法来认识历史问题。运用史料分析拜占廷帝国灭亡的原因。

知识与能力:以查理·马特改革和丕平献土为例,了解西欧封建社会森严的等级制度的特点以及在西欧社会的影响,讲述琅城起义故事了解西欧城市的重新兴起的意义,探究拜占廷帝国灭亡的原因。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团结合作精神。

教学重难点

重点: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的特点与罗马教廷的地位;西欧城市兴起的历史意义;拜占廷帝国的灭亡。

难点:如何理解罗马教廷在西欧封建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了解西欧城市重新兴起的意义;运用史料分析拜占廷帝国灭亡的原因以及它给我们今天留下了什么启示。

教学工具

多媒体

教学过程

导入;

猜一猜:下面这些建筑是哪个国家的?梵蒂冈介绍

新课:

一、西欧封建制度的形成

欧洲开始进入封建社会

(1)左图中的事件分别发生在什么时候?从左图变化到右图的原因是什么?右图中的法兰克王国是由什么民族建立起来的?后来分化成了哪些国家?

(2)在扩张中,国王遇到了很大的困难,由于国库没有充足的军费装备部队,兵员枯竭,怎样才能获得更多的军队呢?

查理·马特的采邑改革:8世纪前期,查理·马特

变以往无条件赏赐贵族土地的做法,为有条件的土地分封。得到土地的人必须为封主服兵役。

①在封建贵族内部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 ②奠定了西欧封建社会骑士制度的基础

二、西欧封建社会的特点

(政治、思想、经济)合作与探究1:西欧封建制度有何特点?

阅读史料:

材料一:

政治上:等级森严,但在不同等级贵族之间,逐级保护和负责,没有严格的上下级制约关系(中国:高度集中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1) 材料一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示意图反映了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的什么特点?

(2) 材料一中左边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与材料二相比中西封建制度有何不同?

阅读下列材料思考在西欧封建社会时期罗马教会的地位与影响如何?

合作与探究2:

阅读史料:

材料一:

教皇为皇帝加冕

卡诺莎雪地求饶

材料二:

德皇亨利四世召开宗教会议,宣布废黜教皇。教皇随即宣布开除亨利四世教籍,并策动德国贵族反叛。最后,亨利四世向教皇请求宽恕,他赤足披毡在城堡外的雪地里等候了三天,方得进见。

(1) “丕平献土 ” 是怎么回事?材料一教皇为皇帝加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两则材料共同反映了什么问题?

幻灯片展示材料四:

材料三:教皇国的形成

天主教会拥有大量田产。此外,教民按照教会的规定或法律的要求,捐纳本人收入的十分之一供宗教事业之用,主要用于神职人员薪俸、教堂日常经费以及赈济。

(2) 根据材料三、四并结合教材归纳欧洲封建社会教会在经济上的地位如何?

材料五:

西欧中古时期,广大民众普遍没有文化,不少上层贵族也目不识丁,由教士垄断了文化教育。……教皇宣称“不学无术是信仰虔诚之母”,强调知识服从信仰,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是天主教神学。

材料六:

(3) 根据材料五、六并结合教材归纳欧洲封建社会教会在精神文化领域的地位如何?

精神文化上:教会是西欧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神权凌驾于一切。liuxue86.com

合作与探究3:

西欧城市重新兴起的深远意义?

阅读史料:

(1) 经历了西罗马帝国灭亡后,什么时候兴起?有哪些著名城市?这些城市地理位置如何?主要从事什么行业?

(2)法国琅城市民起义是怎么回事?反映了什么?

(3)市民阶级中分化出哪些人?从中逐渐产生了什么新的阶级?有何意义?

三、拜占廷帝国(东罗马)的衰亡

活动: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并简要介绍其中的故事。

世界名城君士坦丁堡

是以罗马帝国皇帝君士坦丁命名的。罗马帝国分裂后成为东罗马的首都。后又成了奥斯曼土耳其的首都,改名为伊斯坦布尔,现在是土耳其最大的城市和港口,是全世界唯一的地跨欧亚两洲的城市

古老帝国的悲剧

1453年,奥斯曼土耳其亲率大军和几百艘战船,兵临君士坦丁堡城下。土军用重炮轰城,但因城防坚固,金角湾又有铁链封锁,一筹莫展。后来,用木板铺路,上 涂油脂,把七十多艘战船从木板路上运入金角湾。然后,迅速架起浮桥,从海路两面同时攻城,经过鏖战,君士坦丁堡陷落。在战争中,土军烧杀劫掠,很多宏伟建筑毁于一旦,大量珍贵文物和艺术品被付之一炬。

思考:拜占廷帝国灭亡的原因是什么?它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原因:①骄傲自大,无视先进的文明因素。②东征西讨,耗尽国力。③封闭保守,导致其落后。

启示:闭关自守使文明衰落,开放宽容使文明繁荣。

课后小结

西罗马帝国在公元5世纪灭亡之后,世界历史进入中古世纪时期,在中古欧洲社会,西欧封建制度、城市的产生于的发展对后世影响极大,而作为古代西方文明的继承者——拜占廷帝国的衰落则给我们以深刻的启示。

课后习题

1.法兰克王国宫相查理·马特是一位卓越的政治家,他在政治上的重大举措是:

A.将土地有条件的分封给贵族 B.创立赢得人心

C.将罗马附近的地区送给教皇 D.领导琅城市民争取城市自治

2.11、12世纪,西欧“争取自治权”的斗争反映了:

A.地主的要求 B.农民的要求 C.市民的要求 D.商人的要求

3.“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这样的局面出现于:

A.查里·马特改革之前 B.查里·马特改革之后

C.大化改新以前 D.大化改新以后

4.西欧封建社会时期,在精神和文化领域凌驾一切的权力是:

A.君权 B.兵权 C.财权 D.神权

5.西欧城市市民争取自治权斗争的典型例子发生在:

A.琅城 B.伦敦 C.巴黎 D.罗马

6.西罗马帝国灭亡以后,东罗马帝国在历史上又延续了大约:

A.500多年 B.800多年 C.1000多年 D.1200多年

7.中世纪欧洲最大的封建土地所有者是:

A.各国君主 B.查理大帝 C.会 D.法兰克国王

8.下列促进了欧洲封建制度形成的事件有:

①大化改新 ②查理·马特改革 ③丕平献土 ④琅城起义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9.下列关于中古西欧社会的描述,正确的是:

A.罗马教廷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 B.封建主可以管辖自己附庸的附庸

C.国王是最大的土地所有者 D.伊斯兰教是西欧封建社会的精神支柱

10.西欧封建等级制度形成的基础是:

A.罗马共和国的建立 B.罗马帝国的扩张

C.亚历山大东征 D.查理·马特改革

板书

查理·马特改革在封建贵族内部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

西欧封建等级制度

罗马教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

西欧城市的重新兴起:意大利、法国、英国、意大利等都有许多著名的城市

拜占庭帝国的灭亡:15世纪,延续了一千多年的帝国灭亡

中古欧洲社会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以查理.马特改革和丕平献土为例了解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的特点和罗马教廷的地位.

通过讲述琅城起义的故事,了解西欧城市兴起的历史意义.

讲述君士坦丁堡的故事,探讨拜占庭帝国衰落的原因。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西欧封建等级制的特点与罗马教廷的地位,西欧城市兴起的历史意义,拜占庭帝国的灭亡。

教学难点:罗马教廷在西欧封建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西欧城市重新兴起的意义,拜占庭帝国衰落的原因

教学工具

多媒体工具

教学过程

一、温故互查:

1.简述日本大化改新的时间、人物、内容、意义。

2.列举穆罕默德的主要活动。

3.说出古代罗马历史线索:

{ 西罗马帝国476年灭亡

公元前8世纪 → 公元前5 → 公元前27年 → 395年

台伯河畔出现罗马城 进入罗马共和国时期 进入罗马帝国时期 罗马帝国分裂 拜占庭帝国1453年灭亡

二、设问导读:

(一)等级森严的西欧封建社会

1.5世纪西罗马帝国灭亡后 ,日耳曼人在其废墟上建立许多国家,其中最强大的是法兰克王国。

2.8世纪前期,法兰克国家经过查理·马特改革后,在封建贵族内部形成严格的封建等级制度 。( “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3.查理·马特改革:

内容:8世纪前期,查理·马特任宫相时,改变以前无条件赏赐贵族土地的做法,实行有条件的土地分封。得到土地的人必须为封主服兵役。

影响:这次改革,在封建贵族内部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

4.西欧封建社会时期,罗马教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教皇和教会不仅是西欧最大的土地所有者,还是西欧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

(二)西欧城市的重新兴起

1.西欧城市兴起的时间:10世纪西欧开始出现作为手工业和商业中心的城市;

2.在西欧争取城市自治的斗争中最为典型的是法国琅城争取自治权的斗争。

3.意义:在西欧城市重新兴起和工商业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市民阶级形成了。它进一步分化出手工业者和商人、银行家等等。富裕商人和银行家发展成早期资产阶级。他们的出现,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准备了条件。

(三)拜占庭帝国的灭亡

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东罗马帝国定都君士坦丁堡,君士坦丁堡原称拜占廷,因此东罗马帝国又称拜占廷帝国。15世纪中期,君士坦丁堡被奥斯曼土耳攻陷,延续了一千多年的拜占廷帝国灭亡了。

三、合作探究:

拜占廷帝国灭亡的原因是什么?它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拜占廷帝国的统治者无视西欧城市出现之后悄然兴起的文明因素,依然陶醉于已有的辉煌成就,更不屑于学习和吸纳其他文明的优点和长处。这种封闭保守的心态持续了若干世纪之后,拜占廷帝国文明终于被历史大潮所淘汰。在1453年拜占廷帝国最终灭亡于奥斯曼土耳其的扩张之中。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开放宽容使文明繁荣,保守狭隘使文明衰落。)

四、自我检测:

1.在西欧封建制度确立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改革是( C )

A:伯利克里改革 B:商鞅变法 C:大化改新 D:查理·马特改革

2.“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这条常规浒于古代( A )

A:西欧一些国家 B:阿拉伯国家 C:中国 D:日本

3.在西欧封建社会,最大的土地所有者和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是( D )

A:世俗封建主 B:矮子丕平C:商人和银行家 D:教皇和教会

4.在古世纪的西欧,通过武装斗争赢得自治权的最为典型的城市是( B )

A:英国伦敦 B:法国琅城 C:意大利威尼斯 D:法国巴黎

5.西罗马帝国灭亡以后,东罗马帝国在历史上延续了大约( C )

A:500多年 B:800多年 C:1000多年 D:1200多年

五、拓展探究:

6.读图,回答问题。(《课时掌控》P10第16题)

(1)该图反映了西欧封建社会的什么制度?这种制度的形成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

(2)该图反映的主要矛盾是什么?

(3)这种制度下,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的是什么人?农民和农奴是封建帝王的附庸吗?为什么?

课后小结

西罗马帝国在公元5世纪灭亡之后,世界历史进入中古时期。在中古欧洲社会,西欧封建制度、城市的产生与的发展对后世影响极大。而作为古代西方文明的继承者──拜占廷帝国的衰落则给我们以深刻的启示。

篇4:九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

九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

第1课 人类的形成

1、现代人类从非洲南方古猿进化而来(属“正在形成中的人”)。

2、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

3、直立人已经学会使用火。

4、三大人种(即黄种、白种、黑种人)形成的原因: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等众多因素长期作用的结果。

二、氏族社会

1、父系氏族取代母系氏族的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

2、国家的产生:父系氏族后期,生产力提高,私有制出现,阶级和国家产生。

第2课 大河流域

1、四大文明古国

2、金字塔(古代埃及法老的陵墓),金字塔是埃及国王权力的象征。

3、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

汉谟拉比法典地位:是古代世界第一部比较完整的成文法典。《汉谟拉比法典》反映了奴隶主对奴隶的剥削.

4、印度的种姓制度

①统治阶级:婆罗门(祭司、贵族)、刹帝利(国王、武士);

②被统治阶级:吠舍(雅利安平民) 首陀罗(被征服的印度人);

四、古代文明为什么多发生在大河流域?

答:河水定期泛滥提供了充沛的水源和肥沃的土壤,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进而促进了手工业、商业的发展。

第3课 西方文明之源(希腊)

一、公元前20世纪,希腊早期文明——爱琴文明发祥于克里特岛和迈锡尼岛; 希腊最重要的城邦是雅典和斯巴达

二、雅典的民主政治伯利克里当政期间民主达到极盛公民大会是雅典的最高权力机构雅典民主实质上是奴隶主的民主。奴隶、外邦人、妇女都没有民主

三、罗马共和国的兴亡(建立时间:公元前509年)

1、布匿战争:

①时间:公元前3世纪至前2世纪;

②原因:争夺地中海霸权;

③对战国家:罗马/迦太基

2、罗马帝国的建立公元前27年,屋大维夺取政权

四、罗马帝国的分裂及西罗马帝国的灭亡:

①395年,内外交困的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

②476年,西罗马帝国皇帝被日耳曼人废掉,西罗马帝国灭亡了,标志着西欧的奴隶社会历史随之终结。

第4课 亚洲封建国家

一、日本大化改新文明初现公元前1世纪统一公元5世纪大和统一日本改革时间7世纪中期学习榜样中国隋、唐改革内容:

1、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废除贵族世袭制,以才选官

2、经济上:把贵族土地收归国有,部民转化为国家公民,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收取赋税。意义大化改新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

二、阿拉伯国家的建立和伊斯兰教的诞生(穆罕默德)背景多神崇拜,部落战争不断;各种社会矛盾尖锐,人民渴望统一。领导人穆罕默。德经过1、7世纪初,穆罕默德在麦加创立伊斯兰教。

2、公元622年,出走麦地那,建立政教合一的国家。

3、630年,夺取麦加,麦加成为伊斯兰教圣地。

4、公元632年,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重要动力伊斯兰教,在阿拉伯国家统一的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

第5课 罗马帝国

1、中古欧洲社会政治西罗马帝国灭亡后,日耳曼人在西欧建立的最大王国:法兰克王国。

2、8世纪前期,查理·马特改革:采取“采邑”分封制,把土地实行有条件分封,欧洲封建等级制发展起来

3、表现: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4、教会8世纪,“丕平献土”,从此奠定了罗马教皇国的基础教皇和教会不仅是西欧最大的土地所有者,还是西欧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

城市

8、11-12世纪时,西欧城市发展起来

9、市民阶级形成,成为近代资产阶级的前身从诞生之日起就反对封建主和争取自治;

(法国琅城斗争)(参见30页)

作用: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准备了条件拜占廷帝国

10、拜占廷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

11、15世纪时为奥斯曼土耳其灭亡灭亡原因:

①国王查士丁尼穷兵黩武,对外征战;

②封闭保守的心态,不屑于学习他国的长处和优点。

第6课 古代世界的战争与征服

一、希波战争——马拉松赛跑

①过程:公元前5世纪早期,波斯帝国三次出征希腊,史称希波战争。

②结果:公元前5世纪中期,希腊军民(以雅典和斯巴达为主)赢得战争的胜利。

二、亚历山大东征

1、马其顿王国:公元前4世纪,希腊北部的马其顿王国强大起来,并逐步统一了希腊。

2、路线:灭掉波斯帝国,侵入印度河流域,建立起地跨欧亚非三洲的亚历山大帝国,定都巴比伦。

3、影响:

①积极:使希腊文明得到广泛传播,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②消极:战争带来灾难,充满暴力。

三、罗马帝国的扩张

1、罗马帝国在2世纪达到最大规模,地中海成为其内湖。

2、罗马帝国的扩张的影响:一方面充满暴力,另一方面传播文化。

3、人类文明传播方式:暴力冲突和文明交往。

第7课 东西方文明交流的使者

一、阿拉伯数字的发明和传播印度人创立阿拉伯人加以改造并传播16世纪时写法已与现在的写法基本一致。

二、马可·波罗来华意大利人马可·波罗来华,受到元世祖忽必烈的款待,后口述了在东方的经历和见闻,由其一位狱友记录成为《马可·波罗游纪》一书。该书是第一部向西方介绍中国的著作。

第8课 古代的科技与思想文化

一、古代文字

1、象形文字

地点:古埃及 时间:公元前3500年;

2、楔形文字

地点: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 时间:公元前3500年;

《汉谟拉比法典》很有可能是用楔形文字写成的

二、古代的宗教

一、杰出的科学家第9课 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

1、阿基米德重大发现及发明:杠杆定律和浮力定律

二、文学与戏剧

1、《荷马史诗》

①国家及作者:古希腊的盲诗人荷马;

②内容:包括《伊利亚特》、《奥德赛》

③价值:研究早期希腊社会的重要史料

2、悲剧:人物:古希腊的索福克利斯 作品:《俄底浦斯王》 作用:把古代希腊艺术推向成熟

3、《天方夜谭》是阿拉伯民间故事集

三、著名建筑

1、伊斯兰教建筑经典:麦加清真寺

2、建筑经典:巴黎圣母院(哥特式建筑)

第9课 文艺复兴和新航路的开辟

一、文艺复兴

1、时间及地点:14-16世纪,意大利 欧洲

2、根本原因:意大利资本主义经济萌芽的出现(经济基础)

3、性质:资产阶级性质的思想解放运动

4、特点:借古典文化宣传

5、指导思想:人文主义

6、代表任务及其作品:

①文艺复兴的先驱——但丁(意大利),代表作:长诗《神曲》;

②文艺复兴的艺术家——达·芬奇(意大利)

代表作:《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

③戏剧家莎士比亚(英国),代表作:《罗密欧与与朱丽叶》、《哈姆雷特》

7、意义: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又称为人的发现二、新航路的开辟

8、根本原因及其他原因:

①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经济萌芽,商品经济活跃;

②其它原因:《马可·波罗行纪》、商路受阻、造船技术进步、地圆学说流行、指南针得到广泛应用。

9、过程:迪亚士—葡萄牙资助—好望角达伽马—葡萄牙资助—印度哥伦布—西班牙资助—1492年—开辟通往美国的航路;麦哲伦—西班牙资助—环球航行

10、影响:

①打破人类相对隔绝的状态,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

②为殖民掠夺开辟道路。(参见书本62)

篇5:历史重点复习提纲九年级上册

最新历史重点复习提纲九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古代亚非文明

1、被认为是“尼罗河的赠礼”的古代文明是?产生于何时?该国在天文学和文字方面的成就分别是?

名称:古埃及文明

时间:公元前35

成就:太阳历、象形文字(金字塔是建筑方面的)

2、评价古埃及金字塔。

金字塔是古埃及国王的陵墓,反映其无限权力,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反映了古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较高水平,是古埃及人的智慧结晶

3、古巴比伦王国位于哪条流域?文明产生时间?初步统一时间?完成统一的国王是?实行何制度?制定法典?该法典维护谁的利益?有何历史地位?

位置:两河流域(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

产生:公元前3500年

统一:公元前2400年

国王:汉谟拉比

制度:君主专制制度

法典:《汉谟拉比法典》

维护:奴隶主阶级

地位: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4、位于印度河流域和恒河流域的文明古国是?产生文明的时间?处于鼎盛时期的王朝是?首都是?

名称:古印度

时间:公元前23世纪—公元前8世纪

王朝:孔雀王朝

首都:华氏城

5、古印度森严的等级制度是?由高到低分为哪四个等级?掌管军事和行政权力的等级是?从事农业、捕鱼业,为前三等级服务的是?

名称:种姓制度

四个等级:四个等级是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

刹帝利

首陀罗

6、种姓制度的特点是?

种姓制度各等级之间贵贱分明,世代相袭。低等级的人不得从事高等级的职业,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

7、古印度文明除了种姓制度,还包括佛教,创立者是?产生时间?教义?佛教传入中国的时间是?大概是中国哪个朝代?与佛教传播有关的唐朝高僧是?著作是?

创立者:乔达摩·悉达多

时间:产生于公元前6世纪

教义:提出“众生平等”,宣扬“忍耐顺从”。

传入中国时间:1世纪,即西汉末年。

高僧:玄奘

著作:《大唐西域记》

第二单元 古代欧洲文明

8、西方文明的发祥地是?古希腊城邦的突出特点?古希腊有名的两大城邦?

发祥地:古希腊

特点:“小国寡民”

两大城邦:雅典和斯巴达

9、古希腊雅典在谁统治时期达到全盛?评价影响。

伯里克利

雅典达到全盛,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

10、为了保证贫穷公民参政议政,伯里克利建立什么制度?

津贴制度

11、占雅典人口大多数的是什么人?雅典哪些人没有政治权利?

外邦人。

外邦人、妇女、奴隶

12、亚历山大帝国的疆域范围?评价亚历山大东征的影响?

范围:亚历山大帝国版图横跨欧亚非三洲。

影响:亚历山大东征具有侵略性质,给东方人民带来巨大灾难,掠夺了东方世界的财富;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大交汇,传播了希腊文化,接受了东方文化的影响。加强了东西方之间经济联系何贸易往来。

13、古罗马共和国建立时间?地理位置?形式上的最高权力机关是?颁布的法律是?有何影响?地位?

地位:公元前5。

地理位置:罗马城邦兴起于意大利半岛中部的台伯河畔。

最高权力机关:公民大会

法律:《十二铜表法》

影响:《十二铜表法》使量刑定罪有了文字依据,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

地位:是罗马发展过程中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14、公元前2世纪,罗马成为整个地中海霸王,在罗马后期,发生什么起义?有何影响?

斯巴达克起义

沉重打击了奴隶制,加速了罗马共和国的衰落。

15、罗马发展史:首创罗马“元首制”的人是?公元前27年,罗马共和国变为罗马帝国,2世纪,罗马帝国进入黄金时期的表现?4世纪末,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个帝国。476年,西罗马在谁的打击下灭亡?

首创人:屋大维

表现:2世纪,罗马帝国进入黄金时期,帝国版图横跨欧亚非三大洲,地中海成为罗马帝国的“内湖”

灭亡:476年,日耳曼人消灭东罗马

16、了解早期希腊社会的重要文献是?

《荷马史诗》

17、希腊建筑艺术的典型代表是?罗马建筑艺术代表作品有哪些?罗马《十二铜表法》的影响?

代表:雅典帕特农神庙。

代表:古罗马大竞技场、凯旋门、万神庙

影响: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

18、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有哪三位?分别有哪些贡献?

①德谟克利特:提出“原子论”,认为宇宙万物由微小的“原子”组成。

②苏格拉底:主张“人应该认识你自己”,对于认识人的内心世界具有重要意义。

③亚里士多德:他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创立了逻辑学等新的学科、他的名言是: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19、法学是哪国人最伟大的成就之一?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渊源是?

古罗马

《十二铜表法》

20、我们今天使用的公历是谁创设的?来源于哪国人的太阳历?“儒略历?是谁命人编制?罗马皇帝把什么历作为基 督教历法?

古罗马人

古埃及人

凯撒

罗马皇帝把“儒略历”作为基 督教历法

第三单元:封建时代的欧洲

21、基 督教兴起的时间?地区?4世纪被谁确立为国教?

1世纪

巴勒斯坦

罗马皇帝

22、法兰克王国建立时间?建立者?皈依何教?

481年

克洛维

基 督教

23、法兰克王国实行改革,封君和封臣的特点?影响?

以土地封赐为纽带,权力和义务交织在一起

封君和封臣,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

24、谁统治时的法兰克王国成为当时西欧最大的王国?为鼓励基 督教的发展,他实行什么税?为此人举行加冕礼的是?法兰克王国被称为?

查理

“什一税”

教皇

查理曼帝国

25、843年,查理曼的三个孙子讲查理曼帝国一分为三,形成那三个国家的雏形?

德意志、法兰西、意大利

26、9世纪西欧庄园性质?居民包括哪些?谁是独立的小生产者?保护土地权利的机构?

性质:在领主统治下,庄园是一个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

领主;自由农民和农奴

自由农民

庄园法庭

27、西欧庄园的土地分为哪两部分?

一部分由领主直接经营称为“直领地”;剩下的耕地是佃户的“份地”。

28、维护西欧庄园公共秩序的机构是?审判依据什么?

庄园法庭

习惯法或村法

29、中世纪城市居民争取城市的自由和自治,常用手段有?最典型的取得自治权居民是?

金钱赎买和武力斗争

琅城居民

30、中世纪城市取得自治的形式是?基本居民有哪些人?早期资产阶级由哪些人构成?

从国王或领主手里取得“特许状”

手工工匠和商人

大手工业作坊主、商人、银行家

31、12世纪被认为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是?

大学的兴起

32、大学的自治地位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免付税特权、司法特权、教育自主权

33、欧洲中世纪大学课程的基础课程有哪7门?专业课程有哪3门?

基础课程:文法、修辞、逻辑、算术、几何、天文、音乐

专业课程:法学、医学、神学

34、罗马帝国何时建立?395年分裂为哪两个帝国?两个帝国分别何时被谁灭掉?拜占庭帝国是哪国的首都,又叫什么名字?

罗马帝国公元前27年建立

359年分裂为西罗马和东罗马帝国

西罗马476年被日耳曼人灭掉

东罗马1453年被奥斯曼帝国灭掉。

拜占庭是东罗马帝国首都,又叫君士坦丁堡

35、《罗马民法大全》的目的是?有哪几部法典组成?内容?地位如何?

目的:稳固帝国的社会秩序,保证皇帝专制权力。

组成:《查士丁尼法典》《法学汇纂》《法学概要》《新法典》

地位: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

篇6:九年级人教版历史上册复习提纲

第1课 人类的形成

一、人类的出现

1、现代人类从非洲南方古猿进化而来(属“正在形成中的人”)。

2、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任何动物的根本区别。

3、直立行走是人类进化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

4、“完全形成的人”阶段的代表:

①早期猿人:坦桑尼亚奥都威峡谷“能人”;②晚期猿人:中国元谋人和北京人、(印度爪哇人);③早期智人:中国丁村人、(德国尼安德特人);④晚期智人:中国山顶洞人、(法国克罗马农人)。

5、晚期智人出现的同时,现代人种的差异也显现出来。

6、三大人种(即黄种、白种、黑种人)

出现的原因:人种的差异,是不同自然地理环境等众多因素长期影响的结果。

二、氏族社会

1、氏族社会的不同阶段:母系氏族?父系氏族

母系氏族:妇女在采集和家务劳动中举足轻重,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

父系氏族: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进步与发展,农业和畜牧业发展起来,男子逐渐取代妇女成为主要劳动力,开始支配社会,父系氏族逐渐取代母系氏族。

2、国家的产生:父系社会后期,随着社会矛盾的加剧,统治阶级设置了一系列机构和设施,如政府、军队、监狱和城墙等,它们的出现,标志着原始社会的解体和国家的产生。

第2课 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

一、金字塔的国度——古代埃及

1、国家的出现、统一及灭亡

①公元前3500年,尼罗河沿岸出现几十个奴隶制小国;②公元前3500年,初步统一的古代埃及国家建立起来;③公元前6世纪,埃及被西亚的波斯灭亡。

2、金字塔(古代埃及法老的陵墓)

金字塔是埃及国王权力的象征。

二、新月沃地孕育的古国——古巴比伦

1、公元前3500年以后,苏美尔人在两河流域南部建立起很多奴隶制小国。

2、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

3、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步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三、古代印度

1、公元前2500年,印度河流域开始出现一些小国。后来,雅利安人入侵古代印度,征服当地居民并把他们变为奴隶,先后在印度河流域和恒河流域建立起奴隶制国家。

2、印度的等级制度

①统治阶级:婆罗门(祭司、贵族)、刹帝利(国王、武士、官吏);

②被统治阶级:吠舍(农民、牧民、手工业者、商人)、首陀罗(被征服者、贫困破产失去土地的人);

③影响:种姓制度激化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并对后来印度社会的发展带来不良影响。

四、古代文明为什么多发生在大河流域?

答:①大河流域气候湿润,光热充足、地势平坦,适合人类生存;②河水定期泛滥提供了充沛的水源和肥沃的土壤,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进而促进了手工业、商业的发展。

第3课 西方文明之源

一、公元前左右,希腊早期文明——爱琴文明发祥于克里特岛;

二、雅典城邦的繁荣

1、经济:雅典近海,海上交通便利,工商业发达;2、政治:伯利克里扩大公民的全力,全体成年男性公民可以参加权利机构公民大会;3、文化教育:伯利克里鼓励学术研究,发展文艺,重视教育。

三、斯巴达城邦的繁荣

1、经济:斯巴达地处内陆,以农业为主;2、政治:少数奴隶主贵族专制;3、文化:崇尚武力,注重军事训练。

四、罗马共和国的兴亡(建立时间:公元前509年)

1、布匿战争:

①时间:公元前3世纪至前2世纪;②原因:争夺地中海霸权;③对战国家:罗马?迦太基

2、西罗马的灭亡和罗马帝国的建立

①背景:公元前1世纪,罗马发生了严重的社会危机,共和制再也无力统治,奴隶主企图建立独裁统治,以稳固政权;

②过程:公元前49年,凯撒夺取政权?屋大维在公元前27年独揽国家大权,成为实际上的皇帝,罗马共和国被罗马帝国所取代。

五、罗马帝国的分裂及西罗马帝国的灭亡

①395年,内外交困的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②476年,西罗马帝国皇帝被日耳曼人废掉,西罗马帝国灭亡了,标志着西欧的奴隶社会历史随之终结。

第4课 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

一、日本

1世纪前后,日本开始出现奴隶制国家。大和不断征服扩张,于5世纪统一了日本。

二、大化改新(时间:7世纪中期)

1、背景:日本的社会矛盾十分尖锐,大贵族奴隶主势力强大,政局混乱,改革势在必行。

2、内容: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废除贵族世袭制,以才选官;经济上,把很多贵族土地收归国有,部民转为国家公民;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

3、意义:大化改新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

三、阿拉伯国家的建立和伊斯兰教的诞生(穆罕默德)

1、背景:六世纪末七世纪初,阿拉伯半岛大部分地区尚未形成统一的国家。争夺水源和牧场,部落间相互仇杀。在内部矛盾丛生、商路不畅,引起商业衰落、生产停滞和外部势力入侵。在这种形势下,阿拉伯人民渴望建立统一的国家。

2、过程:

6,穆罕默德建立伊斯兰教并在麦加传教?622年,穆罕默德带领教徒出走麦地那,建立起政教合一的国家630年,穆罕默德兵临麦加城下,加速了阿拉伯半岛的统一?632年,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

第5课 中古欧洲社会

一、等级森严的欧洲封建社会

1、法兰克王国的兴起:5世纪西罗马帝国灭亡后,日耳曼人在它的废墟上建立起法兰克王国。

2、查理?马特改革——封君封臣的封建等级制度

内容:8世纪前期,查理?马特任宫相时,改变以前无条件赏赐贵族土地的做法,实行有条件的土地分封。得到封地的人必须为封主服兵役。

3、特点:西欧封建社会虽有等级贵族制,但在不同等级的贵族之间,没有严格的上下级制约关系。

4、罗马教会的地位及影响:西欧封建社会时期,教皇和教会不仅是西欧的土地所有者,还是西欧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

二、西欧城市的重新兴起

1、地理位置:城市多兴起于交通便利、相对安全、容易获得廉价原料和销售产品的地方。

2、代表城市:意大利的威尼斯、英国的牛津、英国的曼彻斯特。

3、意义:在西欧城市重新兴起和工商业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市民阶级形成了。它进一步分化出手工业者和商人、银行家等等。富裕商人和银行家发展成早期资产阶级。他们的出现,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准备了条件。

三、拜占廷帝国(东罗马帝国)的灭亡

1、繁荣:拜占廷帝国的商业和手工业相当发达,古代希腊、罗马的文化在这里保存下来。的圣索非亚大教堂是拜占廷建筑和艺术成就的结晶。

2、衰落:①帝国穷兵黩武,四处征讨,造成国库空虚,财尽民穷;②外族入侵;③专制统治激化了国内的阶级矛盾。

3、灭亡:15世纪中期。君士坦丁堡被土军攻陷,延续了一千多年的拜占廷帝国终于灭亡了。

第6课 古代世界的战争与征服

一、希波战争

1、波斯帝国的形成与扩张:公元前6世纪,古代伊朗以波斯人为中心形成了波斯帝国。波斯帝国频繁地出征和扩张,先后征服埃及等国家和地区。

2、希波战争

①过程:公元前5世纪早期,波斯帝国三次出征希腊,史称希波战争。

②结果:公元前5世纪中期,希腊军民赢得战争的胜利。

二、亚历山大大帝东征

1、马其顿王国:公元前4世纪,希腊北部的马其顿王国强大起来,于公元前4世纪后期打败希腊联军,控制了希腊。

2、路线:亚历山大大帝出兵东征,扫荡了小亚细亚,攻入埃及。然后回师占领两河流域,灭掉波斯帝国,足迹远达印度,建立起地跨欧亚非三洲的亚历山大帝国,定都巴比伦。

3、影响:

①积极: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②消极:战争带来灾难,充满暴力。

三、罗马帝国的扩张与文化传播

1、扩张:公元前27年以后,罗马帝国在屋大维统治下,发动多次侵略战争。到2世纪,达到规模。罗马帝国地跨欧亚非三洲,广阔的地中海成为它的内湖。

2、文化传播及其影响:一方面,罗马帝国的征服和统治充满着暴力;另一方面。罗马文化渗入到它统治的广大地区。

第7课 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

一、阿拉伯数字的由来

印度人创立了从0到9十个数字的计数法,阿拉伯人加以改造,12世纪初传到欧洲,被称为“阿拉伯数字”,16世纪时写法已与现在的写法基本一致。

二、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的发展做出的巨大贡献

①翻译保存了许多希腊著作;②创立了完整的代数学;③拉齐斯的《医学集成》、依本?西拿的《医典》被欧洲医学界长期奉为著作。

三、丝绸之路——连接东西方文化交流与经济的重要道路

四、元朝宫廷中的意大利人

1、马可?波罗及《马可?波罗行纪》

12,马可?波罗来到中国(元世祖忽必烈在位),在中国生活了17年以后,从海路回到意大利。后口述了在东方的经历和见闻,由其一位狱友记录成为《马可?波罗行纪》一书。

五、和平交往的意义

答:和平交往是主旋律,传播了世界先进文化与生产力。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对人类整体文明的进步产生了持续而深远的积极影响。

第8课 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一)

一、古老而神秘的文字

1、象形文字—古埃及; 2、楔形文字—苏美尔人;

3、腓尼基字母?希腊字母?拉丁字母(罗马)

二、世界三大宗教

1、佛教

创立时间:公元前6世纪;地点:古印度;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

2、基 督教

创立时间:公元1世纪;地点:巴勒斯坦;创始人:耶稣

3、伊斯兰教

创立时间:公元7世纪;地点:麦加;创始人:穆罕默德

▲共同特点:三大宗教均产生于亚洲,教义中均宣扬“忍耐顺从”。

第9课 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二)

一、杰出的科学家

1、阿基米德

①品质:阿基米德从小善于思考,喜欢辩论;

②重大发现及发明:杠杆定律、浮力定律、螺旋式水车

2、亚里士多德——“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二、文学与戏剧

1、《荷马史诗》

①国家及作者:古希腊的荷马;

②价值:这是一部不朽的世界文学名作,它再现了古代希腊社会的图景,是研究早期希腊社会的重要史料。

2、《俄底浦斯王》

①国家及作者:古希腊的索福克勒斯;

②“悲剧之父”—埃斯库罗斯;“喜剧之父”—阿里斯托芬

3、《天方夜谭》—阿拉伯民间故事集

三、建筑

1、阿拉伯式建筑代表:麦加大清真寺(伊斯兰教第一大圣寺)

2、哥特式建筑代表:巴黎圣母院(始建于2世纪,历史一百八十多年建成)

第10课 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

一、文艺复兴

1、时间及地点:14世纪前后,意大利?15至16世纪,扩展到欧洲其他国家和地区

2、根本原因:意大利资本主义经济萌芽(经济基础)

3、实质:新兴的资产阶级文化 4、特点:借古典文化宣传 5、指导思想:人文主义思想

6、代表任务及其作品:

①文艺复兴的先驱——但丁(意大利),代表作:长诗《神曲》;

②文艺复兴的艺术家——达?芬奇(意大利),代表作:《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

③文艺复兴的文学巨匠——莎士比亚(英国),代表作:《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

7、意义:文艺复兴摧毁了中世纪教会的精神独裁,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有力地推动了西欧社会由封建制度向资本主义制度的过渡。

二、新航路的开辟

1、根本原因及其他原因

①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经济萌芽,商品经济活跃;

②其它原因:《马可?波罗行纪》、造船技术进步、地圆学说流行、指南针得到广泛应用。

2、过程:

①迪亚士—葡萄牙资助—1487--1488年—开辟从欧洲到达印度洋的航路,并发现好望角;

②哥伦布—西班牙资助—1492年—开辟通往美国的航路;

③达?伽马—葡萄牙资助?—1497--1488年—开辟欧洲从海上直通印度大陆的新航路;

④麦哲伦—西班牙资助—1519--1522年—完成穿越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再返回欧洲的环球旅行。

3、影响:①从欧洲到亚洲、美洲和非洲等地的交通往来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②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③为殖民掠夺开辟道路,进行资本原始积累,建立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给亚、非、拉各洲带去灾难。

第11课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一、“君权神授”下的英国——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间:1640年—1688年)

1、根本原因:英国实行封建专制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2、导火线:苏格兰人民起义 3、开始的标志:议会重新召开(或议会同国王的斗争)

4、领导阶级:资产阶级、新贵族; 领导人物:【克伦威尔】

二、查理一世命丧断头台

1649年,查理一世被送上断头台,英国成立共和国。

三、《权利法案》的颁布

1、查理二世复辟,进行了疯狂的反攻倒算。

2、1688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发动宫廷政变,了专制统治,另立新的国王

3、颁布时间、目的及其意义

篇7:历史上中古欧洲社会教案优秀

教学目标

情感目标:使学生认识: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是人类社会的进步;中国进入封建社会比西欧早约1000年,在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在当时都显示出先进性;拜占廷帝国的灭亡说明开放宽容导致文明繁荣,保守狭隘使文明衰弱。坚定走改革开放之路,树立开拓创新的信念。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思考:“西欧封建社会有什么特点?”和“拜占廷帝国曾以其繁荣个经济、辉煌的文化在当时世界上巍然屹立,为什么后来却衰亡了?”等问题,培养学生归纳、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认识西欧城市重新兴起的意义以及对比中西封建制度、城市的异同,学会用比较的方法来认识历史问题。运用史料分析拜占廷帝国灭亡的原因。

知识与能力:以查理·马特改革和丕平献土为例,了解西欧封建社会森严的等级制度的特点以及在西欧社会的影响,讲述琅城起义故事了解西欧城市的重新兴起的意义,探究拜占廷帝国灭亡的原因。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团结合作精神。

教学重难点

重点: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的特点与罗马教廷的地位;西欧城市兴起的历史意义;拜占廷帝国的灭亡。

难点:如何理解罗马教廷在西欧封建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了解西欧城市重新兴起的意义;运用史料分析拜占廷帝国灭亡的原因以及它给我们今天留下了什么启示。

教学工具

多媒体

教学过程

导入;

猜一猜:下面这些建筑是哪个国家的?梵蒂冈介绍

新课:

一、西欧封建制度的形成

欧洲开始进入封建社会

(1)左图中的事件分别发生在什么时候?从左图变化到右图的原因是什么?右图中的法兰克王国是由什么民族建立起来的?后来分化成了哪些国家?

(2)在扩张中,国王遇到了很大的困难,由于国库没有充足的军费装备部队,兵员枯竭,怎样才能获得更多的军队呢?

查理·马特的采邑改革:8世纪前期,查理·马特

变以往无条件赏赐贵族土地的做法,为有条件的土地分封。得到土地的人必须为封主服兵役。

①在封建贵族内部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 ②奠定了西欧封建社会骑士制度的基础

二、西欧封建社会的特点

(政治、思想、经济)合作与探究1:西欧封建制度有何特点?

阅读史料:

材料一:

政治上:等级森严,但在不同等级贵族之间,逐级保护和负责,没有严格的上下级制约关系(中国:高度集中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1) 材料一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示意图反映了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的什么特点?

(2) 材料一中左边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与材料二相比中西封建制度有何不同?

阅读下列材料思考在西欧封建社会时期罗马教会的地位与影响如何?

合作与探究2:

阅读史料:

材料一:

教皇为皇帝加冕

卡诺莎雪地求饶

材料二:

德皇亨利四世召开宗教会议,宣布废黜教皇。教皇随即宣布开除亨利四世教籍,并策动德国贵族反叛。最后,亨利四世向教皇请求宽恕,他赤足披毡在城堡外的雪地里等候了三天,方得进见。

(1) “丕平献土 ” 是怎么回事?材料一教皇为皇帝加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两则材料共同反映了什么问题?

幻灯片展示材料四:

材料三:教皇国的形成

天主教会拥有大量田产。此外,教民按照教会的规定或法律的要求,捐纳本人收入的十分之一供宗教事业之用,主要用于神职人员薪俸、教堂日常经费以及赈济。

(2) 根据材料三、四并结合教材归纳欧洲封建社会教会在经济上的地位如何?

材料五:

西欧中古时期,广大民众普遍没有文化,不少上层贵族也目不识丁,由教士垄断了文化教育。……教皇宣称“不学无术是信仰虔诚之母”,强调知识服从信仰,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是天主教神学。

材料六:

(3) 根据材料五、六并结合教材归纳欧洲封建社会教会在精神文化领域的地位如何?

精神文化上:教会是西欧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神权凌驾于一切。liuxue86.com

合作与探究3:

西欧城市重新兴起的深远意义?

阅读史料:

(1) 经历了西罗马帝国灭亡后,什么时候兴起?有哪些著名城市?这些城市地理位置如何?主要从事什么行业?

(2)法国琅城市民起义是怎么回事?反映了什么?

(3)市民阶级中分化出哪些人?从中逐渐产生了什么新的阶级?有何意义?

三、拜占廷帝国(东罗马)的衰亡

活动: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并简要介绍其中的故事。

世界名城君士坦丁堡

是以罗马帝国皇帝君士坦丁命名的。罗马帝国分裂后成为东罗马的首都。后又成了奥斯曼土耳其的首都,改名为伊斯坦布尔,现在是土耳其最大的城市和港口,是全世界唯一的地跨欧亚两洲的城市

古老帝国的悲剧

1453年,奥斯曼土耳其亲率大军和几百艘战船,兵临君士坦丁堡城下。土军用重炮轰城,但因城防坚固,金角湾又有铁链封锁,一筹莫展。后来,用木板铺路,上 涂油脂,把七十多艘战船从木板路上运入金角湾。然后,迅速架起浮桥,从海路两面同时攻城,经过鏖战,君士坦丁堡陷落。在战争中,土军烧杀劫掠,很多宏伟建筑毁于一旦,大量珍贵文物和艺术品被付之一炬。

思考:拜占廷帝国灭亡的原因是什么?它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原因:①骄傲自大,无视先进的文明因素。②东征西讨,耗尽国力。③封闭保守,导致其落后。

启示:闭关自守使文明衰落,开放宽容使文明繁荣。

课后小结

西罗马帝国在公元5世纪灭亡之后,世界历史进入中古世纪时期,在中古欧洲社会,西欧封建制度、城市的产生于的发展对后世影响极大,而作为古代西方文明的继承者——拜占廷帝国的衰落则给我们以深刻的启示。

课后习题

1.法兰克王国宫相查理·马特是一位卓越的政治家,他在政治上的重大举措是:

A.将土地有条件的分封给贵族 B.创立赢得人心

C.将罗马附近的地区送给教皇 D.领导琅城市民争取城市自治

2.11、12世纪,西欧“争取自治权”的斗争反映了:

A.地主的要求 B.农民的要求 C.市民的要求 D.商人的要求

3.“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这样的局面出现于:

A.查里·马特改革之前 B.查里·马特改革之后

C.大化改新以前 D.大化改新以后

4.西欧封建社会时期,在精神和文化领域凌驾一切的权力是:

A.君权 B.兵权 C.财权 D.神权

5.西欧城市市民争取自治权斗争的典型例子发生在:

A.琅城 B.伦敦 C.巴黎 D.罗马

6.西罗马帝国灭亡以后,东罗马帝国在历史上又延续了大约:

A.500多年 B.800多年 C.1000多年 D.1200多年

7.中世纪欧洲最大的封建土地所有者是:

A.各国君主 B.查理大帝 C.会 D.法兰克国王

8.下列促进了欧洲封建制度形成的事件有:

①大化改新 ②查理·马特改革 ③丕平献土 ④琅城起义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9.下列关于中古西欧社会的描述,正确的是:

A.罗马教廷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 B.封建主可以管辖自己附庸的附庸

C.国王是最大的土地所有者 D.伊斯兰教是西欧封建社会的精神支柱

10.西欧封建等级制度形成的基础是:

A.罗马共和国的建立 B.罗马帝国的扩张

C.亚历山大东征 D.查理·马特改革

板书

查理·马特改革在封建贵族内部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

西欧封建等级制度

罗马教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

西欧城市的重新兴起:意大利、法国、英国、意大利等都有许多著名的城市

拜占庭帝国的灭亡:15世纪,延续了一千多年的帝国灭亡

九年级化学上册复习提纲

人教版初三上册历史复习提纲

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复习提纲

高一历史复习提纲

初三历史复习提纲格式

初一历史复习提纲

九年级物理复习提纲

九上历史复习提纲

北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上册教案

九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部编版

九年级上册历史《中古欧洲社会》复习提纲(共7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九年级上册历史《中古欧洲社会》复习提纲,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