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真伊文静”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0篇《雪夜访戴》的阅读答案及翻译,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雪夜访戴》的阅读答案及翻译,希望对大家的学习与工作有所帮助。
- 目录
篇1:《雪夜访戴》的阅读答案及翻译
王子猷居山阴①。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②。四望皎然,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③。忽忆戴安道④;时戴在剡⑤,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⑥,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导读 :雪夜喝酒、吟诗、忆好友、连夜冒雪乘舟访友,真是兴致极高。然而刚到门前却又抽身返回,真是高人雅致,此中真意,只可意会,不好言传。
注释 :①王子猷居山阴:王子猷住在山阴。王子猷(y u),名徽之,字子猷,王羲之的儿子。山阴,今浙江绍兴。②命酌酒:命令(下人)斟酒来喝。③咏左思《招隐》诗:吟诵着左思的《招隐》诗。左思,字太冲,西晋大文人。④戴安道:名逵,字安道,名画家。⑤剡(sh n):今浙江省嵊(sh ng)县。⑥经宿方至:过了一夜才到。
阅读题:
一、解释加点的词
1.夜大雪,眠觉( ) 2.四望皎然( )
3.因起彷徨( ) 4.经宿方至( )
二、翻译
1.造门不前而返。
2.即便夜乘小船就之。
三、左思,西晋大文人,《招隐》诗曰:“策杖招隐士,荒涂横古今。岩穴无结构(房屋),丘中有鸣琴。白云停阴冈,丹葩曜阳林。”试背诵。
四、写出出自本文的成语
参考答案:
一、1.醒 2.洁白的.样子 3.徘徊 4.一夜
二、l.到了门口不进去却返回。 2.就连夜乘小船去拜访他。
四、乘兴而来,兴尽而返。
篇2:《雪夜访戴》阅读答案
原文
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阅读训练
一、解释加点的词
1.夜大雪,眠觉( ) 2.四望皎然( )
3.因起彷徨( ) 4.经宿方至( )
二、翻译
1.造门不前而返。
2.即便夜乘小船就之。
三、写出出自本文的成语
参考答案:
一、1.醒 2.洁白的样子 3.徘徊 4.一夜
二、l.到了门口不进去却返回。 2.就连夜乘小船去拜访他。
三、乘兴而来,兴尽而返。
译文
王子猷居住在山阴(今浙江绍兴市),一次夜里下大雪,他从睡眠中醒来,打开窗户,命令仆人斟上酒。四处望去,一片洁白银亮,于是起身,慢步徘徊,吟诵着左思的`《招隐诗》。忽然间想到了戴逵,当时戴逵远在曹娥江上游的剡县,即刻连夜乘小船前往。经过一夜才到,到了戴逵家门前却又转身返回。有人问他为何这样,王子猷说:“我本来是乘着兴致前往,兴致已尽,自然返回,为何一定要见戴逵呢?”
注释
(王子猷yóu)王徽之,,字子猷,王羲之的儿子。
〔山阴〕今浙江绍兴市。
〔眠觉〕睡醒了。
(命酌酒):命令(下人)斟酒来喝。
〔皎然〕洁白光明的样子。
〔左思〕字太冲,西晋文学家。所作《招隐诗》旨在歌咏隐士清高的生活。
〔戴安道〕即戴逵,安道是他的字。谯国(今安徽省北部)人。学问广博,隐居不仕。
〔剡(shàn)〕指剡县,古县名,治所在今浙江嵊(shèng)州。
〔经宿方至〕经过一宿的功夫才到达。宿:一整夜 。方:才。
〔造门不前而返〕到了门前不进去就返回了。造,到、至
(因起彷徨)因:于是.彷徨:徘徊。
(即便夜乘小船就之)即刻连夜乘小船前往 。即:即刻。之:代词,代剡。
篇3:《雪夜访戴》阅读答案
乘兴而来,兴尽而归
人物分析
从《王子猷雪夜访戴》可看出,王子猷是一个性情急躁而耿直的人。
《世说新语》中王子猷雪夜访戴安道,未至而返,人们问之,他答道:“吾本乘兴而来,兴尽而返,何必见戴?”一语道出了名士潇洒自适的真性情。
王子猷这种不讲实务效果、但凭兴之所至的惊俗行为,十分鲜明地体现出当时士人所崇尚的“魏晋风度”的任诞放浪、不拘形迹,有窥一斑而见全豹之效。眠觉、开室、命酒、赏雪、咏诗、乘船、造门、突返、答问,王子猷一连串的动态细节均历历在目,虽言简文约,却形神毕现,气韵生动。
篇4:雪夜访戴阅读理解及答案
雪夜访戴阅读理解及答案
雪夜访戴
王子猷居山阴①。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②。四望皎然,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③。忽忆戴安道④;时戴在剡⑤,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⑥,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导读 :雪夜喝酒、吟诗、忆好友、连夜冒雪乘舟访友,真是兴致极高。然而刚到门前却又抽身返回,真是高人雅致,此中真意,只可意会,不好言传。
注释 :①王子猷居山阴:王子猷住在山阴。王子猷(y u),名徽之,字子猷,王羲之的`儿子。山阴,今浙江绍兴。②命酌酒:命令(下人)斟酒来喝。③咏左思《招隐》诗:吟诵着左思的《招隐》诗。左思,字太冲,西晋大文人。④戴安道:名逵,字安道,名画家。⑤剡(sh n):今浙江省嵊(sh ng)县。⑥经宿方至:过了一夜才到。
一、解释加点的词
1.夜大雪,眠觉( )
2.四望皎然( )
3.因起彷徨( )
4.经宿方至( )
二、翻译
1.造门不前而返。
2.即便夜乘小船就之。
三、左思,西晋大文人,《招隐》诗曰:“策杖招隐士,荒涂横古今。岩穴无结构(房屋),丘中有鸣琴。白云停阴冈,丹葩曜阳林。”试背诵。
四、写出出自本文的成语
【参考译文和答案】
78.雪夜访戴
王子猷住在山阴。有一次夜里下大雪,他从睡眠中醒来,打开室门,命令下人斟酒来喝。他四下一望洁白一片,于是起身徘徊,吟诵左思的《招隐》诗,忽然想起戴安道;当时戴在剡地,王子猷就连夜乘小船去拜访他。过了一夜才到,王子猷到了门口不进去却返身而走。有人问其中的原因,王子猷说:“我本来是乘着兴致而来,现在兴致尽了就回去,何必一定要见戴安道?”
一、1.醒 2.洁白的样子 3.徘徊 4.一夜
二、l.到了门口不进去却返回。 2.就连夜乘小船去拜访他。
四、乘兴而来,兴尽而返。
篇5:雪夜访戴阅读练习及答案
王子猷居山阴①。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②。四望皎然,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③。忽忆戴安道④;时戴在剡⑤,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⑥,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注释 :①王子猷居山阴:王子猷住在山阴。王子猷,名徽之,字子猷,王羲之的儿子。山阴,今浙江绍兴。②命酌酒:命令(下人)斟酒来喝。③咏左思《招隐》诗:吟诵着左思的.《招隐》诗。左思,字太冲,西晋大文人。④戴安道:名逵,字安道,名画家。⑤剡:今浙江省嵊县。⑥经宿方至:过了一夜才到。
篇6:雪夜访戴阅读练习及答案
一、解释加点的词
1.夜大雪,眠觉( ) 2.四望皎然( )
3.因起彷徨( ) 4.经宿方至( )
二、翻译
1.造门不前而返。
2.即便夜乘小船就之。
三、左思,西晋大文人,《招隐》诗曰:“策杖招隐士,荒涂横古今。岩穴无结构(房屋),丘中有鸣琴。白云停阴冈,丹葩曜阳林。”试背诵。
四、写出出自本文的成语
《雪夜访戴》阅读题答案
一、1.醒 2.洁白的样子 3.徘徊 4.一夜
二、l.到了门口不进去却返回。 2.就连夜乘小船去拜访他。
四、乘兴而来,兴尽而返。
篇7:雪夜访戴文言文阅读训练及答案
雪夜访戴
王子猷居山阴①。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②。四望皎然,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③。忽忆戴安道④;时戴在剡⑤,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⑥,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导读 :雪夜喝酒、吟诗、忆好友、连夜冒雪乘舟访友,真是兴致极高。然而刚到门前却又抽身返回,真是高人雅致,此中真意,只可意会,不好言传。
注释 :①王子猷居山阴:王子猷住在山阴。王子猷(y u),名徽之,字子猷,王羲之的`儿子。山阴,今浙江绍兴。②命酌酒:命令(下人)斟酒来喝。③咏左思《招隐》诗:吟诵着左思的《招隐》诗。左思,字太冲,西晋大文人。④戴安道:名逵,字安道,名画家。⑤剡(sh n):今浙江省嵊(sh ng)县。⑥经宿方至:过了一夜才到。
一、解释加点的词
1.夜大雪,眠觉( )
2.四望皎然( )
3.因起彷徨( )
4.经宿方至( )
二、翻译
1.造门不前而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即便夜乘小船就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左思,西晋大文人,《招隐》诗曰:策杖招隐士,荒涂横古今。岩穴无结构(房屋),丘中有鸣琴。白云停阴冈,丹葩曜阳林。试背诵。
四、写出出自本文的成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篇8:雪夜访戴文言文阅读训练及答案
王子猷住在山阴。有一次夜里下大雪,他从睡眠中醒来,打开室门,命令下人斟酒来喝。他四下一望洁白一片,于是起身徘徊,吟诵左思的《招隐》诗,忽然想起戴安道;当时戴在剡地,王子猷就连夜乘小船去拜访他。过了一夜才到,王子猷到了门口不进去却返身而走。有人问其中的原因,王子猷说:我本来是乘着兴致而来,现在兴致尽了就回去,何必一定要见戴安道?
一、1.醒
2.洁白的样子
3.徘徊
4.一夜
二、l.到了门口不进去却返回。
2.就连夜乘小船去拜访他。
四、乘兴而来,兴尽而返。
篇9:雪夜访戴文言文翻译
雪夜访戴文言文翻译
原文:
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译文:
王子猷居住在山阴(今浙江绍兴市),一次夜里下大雪,他从睡眠中醒来,打开窗户,命令仆人斟上酒。四处望去,一片洁白银亮,于是起身,慢步徘徊,吟诵着左思的《招隐诗》。忽然间想到了戴逵,当时戴逵远在曹娥江上游的剡县,即刻连夜乘小船前往。经过一夜才到,到了戴逵家门前却又转身返回。有人问他为何这样,王子猷说:“我本来是乘着兴致前往,兴致已尽,自然返回,为何一定要见戴逵呢?”
篇10:湖心亭看雪翻译及阅读答案
张岱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余拏 一作:余挐)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注释
1、崇祯五年:公元1632年。崇祯,是明思宗朱由检的年号(1628—1644)。
2、俱:都。
3、绝:消失。
4、是日更(gēng)定:是,代词,这。更定:指初更以后。晚上八点左右。定:停止,结束。
5、余:第一人称代词,我 。
6、拏:通“桡”,撑(船)。
7、拥毳(cuì)衣炉火:穿着细毛皮衣,带着火炉。毳衣:细毛皮衣。毳:鸟兽的细毛。
8、雾凇沆砀:冰花一片弥漫。雾,从天上下罩湖面的云气。凇,从湖面蒸发的水汽。沆砀,白气弥漫的样子。曾巩《冬夜即事诗》自注:“齐寒甚,夜气如雾,凝于水上,旦视如雪,日出飘满阶庭,齐人谓之雾凇。
9、上下一白:上上下下全白。一白,全白。一,全或都,一概。
10、惟:只有。
11、长堤一痕:形容西湖长堤在雪中只隐隐露出一道痕迹。堤,沿河或沿海的防水建筑物。这里指苏堤。一,数词。痕,痕迹。
12、一芥:一棵小草。芥,小草,比喻轻微纤细的事物;(像小草一样微小)。
13、而已:罢了。
14、毡:毛毯。
15、焉得更有此人:意思是:想不到还会有这样的人。焉得,哪能。更,还。
16、拉:邀请。
17、强(qiǎng)饮:尽情喝。强,尽力,勉力,竭力。一说,高兴地,兴奋地。
18、大白:大酒杯。白;古人罚酒时用的酒杯,也泛指一般的酒杯,这里的意思是三杯酒。
19、客此:客,做客,名词作动词。在此地客居。
20、及:等到。
21、舟子:船夫。
22、喃喃:低声嘟哝。
23、莫:不要。
24、相公:原意是对宰相的尊称,后转为对年轻人的敬称及对士人的尊称。
25、更:还。
26、痴似:痴于,痴过。痴,特有的感受,来展示他钟情山水,淡泊孤寂的独特个性,本文为痴迷的意思。
译文
崇祯五年(公元1632年)十二月,我住在西湖边。大雪接连下了多天,湖中的'行人、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这一天晚上八点左右,我撑着一叶小舟,穿着毛皮衣,带着火炉,独自前往湖心亭看雪。(湖面上)冰花一片弥漫,天和云和山和水,天光湖色全是白皑皑的。湖上的影子,只有一道长堤的痕迹,一点湖心亭的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舟中的两三粒人影罢了。
到了湖心亭上,看见有两个人铺好毡子,相对而坐,一个小孩正把酒炉(里的酒)烧得滚沸。(他们)看见我,非常高兴地说:“想不到在湖中还会有您这样的人!”(他们)拉着我一同饮酒。我尽情的喝了三大杯酒,然后和他们道别。(我)问他们的姓氏,(得知他们)是南京人,在此地客居。等到了下船的时候,船夫喃喃地说:“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像相公您一样痴的人啊!”
阅读题目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①余挐一小舟( ) ②雾凇沆砀 ( )
③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 ) ④客此 ( )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①上下一白 ②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B、①上下一白 ②及下船
C、①是日更定矣 ②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D、①湖中人鸟声俱绝 ②千山鸟飞绝
3、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②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4、高雅的情调不是每个人都能理解的,舟子就用“痴”字来形容作者,说说这个“痴”字有什么深刻含义?
参考答案
1、①通“桡”,撑(船)。②白气弥漫的样子。③尽力 ④客居
2、D
3、①湖上的影子,只有一道长堤的痕迹,一点湖心亭的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舟中的两三粒人影罢了。②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像您 一样痴的人呢!
4、作者借舟子的一个“痴”字点明主题,突出了作者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痴迷于世俗之外的雅情雅致,表现了作者钟情山水、淡泊孤独、超凡脱俗的独特个性。
★ 沁园春雪翻译
★ 中秋夜访月作文
《雪夜访戴》的阅读答案及翻译(共10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