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描写人物心理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四年级总复习)

时间:2024-04-21 03:35:35 作者:wkxenergy 教案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导语】“wkxenergy”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3篇如何描写人物心理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四年级总复习),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后的如何描写人物心理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四年级总复习),希望大家喜欢!

篇1:如何描写人物心理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四年级总复习)

教学目标:握人物心理特点,描绘生动

教学重难点:如何通过各种描写方式来展现人物心理

教学过程:一、范文例讲

天阴沉沉的,不时刮来阵阵冷风。风吹在我身上,我不由自主地打了个寒颤。语文课开始了,我们老师把批好的测验试卷发了下来,教室里静悄悄的,只听到“沙沙”的发试卷的声音,“哗啦”!我的心随之猛地一跳,一个同学不小心把书弄掉了地上。同桌的试卷发了下来,72分,看着同桌哭丧的脸,我的心不由地打鼓,紧张地要命,怕自己考砸。

试卷终于落到了我的桌面,它反躺着,静默着。我心里不停地叨念到“上帝啊,保佑我吧!我再也不听录音机,不看电视,不打游戏机了。唉!都怪我自己,老想着玩,考试前一天晚上还趁着父母不在偷看了一个小时的电视。老师啊,发发慈悲手下留情,我以后上课一定好好听讲,千万别让我不及格啊!”我用有点颤抖的手去掀试卷,一个鲜红的“4”字映入我的眼帘,我的手一抖,试卷就又合上了,我一咬牙,把手伸到试卷下,用力一翻,随着“啪”的一声,我看到了我的分数---48,可怜的“48”,我“唉”的一声趴在了桌上。我仿佛看到了,老师满面的怒容,仿佛看到了父母悲伤的叹息声和嘲笑声。我是多么地懊悔,多么地伤心呀!

思考:例文中有哪些是心理描写?作者是以怎样的方式表达的?

二、作文指导(理论认识,整体把握)

心理描写,即用来揭示人物在特定环境中的内心活动,如感觉、知觉、情感、体验、愿望等的描写。心理描写是刻画人物、表达主旨的重要手段,而中小学生最难驾驭的恰恰是心理描写,要么以单调的“我想……”贯穿全篇,要么以空洞的议论取而代之,使入读后,感觉乏味,枯燥。下面介绍几种基本方法:

1、倾诉式:由作品中的人物用第一人称的口气向读者倾诉自己的思想活动。这种方法是把读者当“知音”,将自己的喜怒哀乐等各种情感、欲望和思想直露给读者,使人感到亲切可信。

例:我几乎还不会作文呢!我再也不能学法语了!难道就这样算了吗?我从前没好好学习,旷了课去找鸟窝,到萨尔河上去溜冰……想起这些,我多么懊悔!(《最后一课》。

2、独白式:就是人物自言自语,说出自己的思想、感情或对某些问题的看法。“独白式”,并不是人物主动把自己的心理活动告诉给别人,读者也只是由于作者的无意“泄密”而“窃取”到人物的心理活动,得到了不该得到的内心隐秘,从而更真实,更直接地了解人物性格。

例1:我什么也没有看见!这可骇人听闻了。难道我是一个愚蠢的人吗?难道我不够资格当皇帝吗?这可是天底下可怕的事情。(《皇帝的新装》)

例2:阿Q避讳他的癞疮疤,常被闲人戏耍,闲人不但故意犯讳,还揪住他的黄辫子,“在壁上碰了四五个响头”,阿Q实际上失败了,他又不愿意接受,于是他“站了一刻,心里想,‘我总算被儿子打了,现在的世界真不像样……’”

3、梦幻式:幻觉是在一种强烈的愿望或在极度紧张的状态下,眼前或耳边会有虚幻的画面或声音,其内容往往是自己最怕看到听到或最希望看到听到的,把这些详细地描绘下来,就能十分准确地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正所谓“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写梦境是心理描写的重要手段。

例:1、概括简略地虚构幻觉:如:①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胖胖的、青布棉袍马褂的背影。②望着那皎洁似玉盘的月亮,我仿佛看到翩翩起舞的嫦娥仙子,看到活泼可爱的玉兔,看到了那辛勤地伐柱的吴刚。

2、具体详尽地虚构幻觉:如:她又擦了一根,火柴燃起来了,发出亮光来了。亮光落在脚上,那儿就变得像薄纱那么透明,她可以从那儿一直看到室里:桌上铺着雪白的台布,摆着精致的盘碗,填满了苹果和葡萄干的烤鹅正在冒着热气。更妙的是,这只鹅从盘子里跳下来,背上插着刀叉,摇摇摆摆地在地板上走,一直向可怜的女孩走来--这时候,火柴熄灭了,面前没有别的,只有一堵又厚又冷的墙。再如阿Q的土谷祠畅想。“他说不出的新鲜而且高兴,烛火像元夜似的闪闪的跳,他的思想也迸跳起来了:造反?有趣,……来了一阵白盔白甲的革命党,都拿着板刀,钢鞭,炸弹,洋炮,三尖两刃刀,钩镰枪,走过土谷祠,叫道,‘阿Q!同去同去!’于是一同去。……这时未庄的一伙鸟男女才好笑哩,跪下叫道,‘阿Q,饶命!’谁听他!第一个该死的是小D和赵太爷,还有秀才,还有假洋鬼子,……留几条么?王胡本来还可留,但也不要了。……东西,……直走进去打开箱子来:元宝,洋钱,洋纱衫,……秀才娘子的一张宁式床先搬到土谷祠,此外便摆了钱家的桌椅,--或者也就用赵家的罢。自己是不动手的了,叫小D来搬,要搬得快,搬得不快打嘴巴。……赵司晨的妹子真丑。邹七嫂的女儿过几年再说。假洋鬼子的老婆会和没有辫子的男人睡觉,吓,不是好东西!秀才的老婆是眼胞上有疤的。……吴妈长久不见了,不知道在那里,--可惜脚太大。”阿Q在幻觉中复了仇,得到了金钱、权力、女人,“要什么就是什么,喜欢谁就是谁”。可以说这简直是神来之笔,对阿Q的“革命”进行了绝妙的讽刺。

4、解说式:文章中人物的思想活动,通过作者介绍式的描述表现,常用“他想”、“他回忆”、“他陷入了沉思”等词语标示。例:阿婆静静地躺在床上,一动也不动,只是那只尚未偏瘫的右手总想伸出来摸摸什么。此刻,这只手想干点什么呢?想摸摸孩子的脸蛋?想整整孩子的衣服?还是想再一次拎起她的菜篮?(注意:作者必须站到作品中人物的角度)

5、混合式:把心理描写与行动描写、语言描写、神态描写、景物描写等方法结合起来,从不同角度揭示或烘托人物的思想性格。

例1:我只好轻轻地推开门,怯生生地喊了一声“报告”,声音像从地底深处冒出来的一缕青烟,细细地,弱弱地,连我自己都听不清楚。我把头深深地低下,真恨不得把头埋进衣服里面。你们可以想象,我那时脸多么红,心多么慌!

例2:试卷静静地反躺在桌上。我用有点颤抖的手去掀试卷,一个鲜红的“4”字映入我的眼帘,我的手一抖,试卷又合上了。我一咬牙,把手伸到试卷底下,用力一翻,随着“啪”的一声,我看到了我的分数──48,可怜的“48”,我“唉”的一声便瘫在了桌上。

例3:可怜的阿Q好不容易赢了钱,可一转眼又莫明其妙失去了并“似乎也挨了几拳几脚”,他“这回才有些感到失败的苦痛了”,但阿Q立刻“转败为胜”了。“他擎起右手,用力的在自己脸上连打了两个嘴巴,热剌剌的有些痛;打完之后,便心平气和起来,似乎打的是自己,被打的是别一个自己,不久也就仿佛是自己打了别个一般,--虽然还有些热剌剌,--心满意足的得胜的躺下了。他睡着了。”真是绝透了!阿Q“连打”自己,感觉到打的是别人,竟能“睡着了”。精神胜利到了无情虐待自己的地步,麻木到了极其健忘的地步,阿Q是怎样的心理啊!阿Q在破衙门里“看见下面站着一排兵,两旁又站着十几个长衫人物,也有满头剃得精光像这老头子的,也有将一尺来长的头发披在背后像那假洋鬼子的,都是一脸横肉,怒目而视的看他;他便知道这人一定有些来历,膝关节立刻自然而然的宽松,便跪了下去了。‘站着说!不要跪!’长衫人物都吆喝说。阿Q虽然似乎懂得,但总觉得站不住,身不由己的蹲了下去,而且终于趁势改为跪下了。”阿Q见官下跪的奴性心理,这是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统治阶级愚民的结果,只要见到“有些来历”之人就要下跪不过是习惯成自然

三、课堂小结:

写好记叙文的关键,就是要学会描写。主题就象人的灵魂,结构就象人的骨架,那么描写就是人的血肉了。如果说精确的动作描写,如见其事;个性化的语言描写,如听其声;真实的心理描写,如露其思;那么传神的外貌描写,则如现其人。

四、写作实练

[如何描写人物心理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四年级总复习)]

篇2:诗词复习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六年级总复习)

中国古典诗歌浩如烟海,博大精深,这深厚而辉煌的民族文化是炎黄子孙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语文教材所以选择了一些优秀的诗篇授于学生,其重要目的是通过这“一枝枝红杏”让学生感受古文化的“满园春色”。笔者近年来尝试一种学古诗的方法,即在一定的情景中运用诗句。这种方式不仅着眼于识记,还兼顾理解、欣赏,更注重于化消极积累为积极运用,大大激发了学生学古诗、用古诗的兴趣。

(1)“____________________。”是啊,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我们的日子呢,却是一去不复返。不抓住今天,永远期盼着明天,幸运会向你招手吗?

(2)我们几个手挽手默默地走在去火车站的路上,彼此无语。朝夕相处三年的挚友呀,怎舍得刹那间的分离。“____________________”?大家泪眼相视,情意无限!

(3)我们的老师指导大家写作时,常常引用宋代著名诗人苏轼的《题西林壁》中的两句诗,“____________________”,强调习作是心灵的放飞,是情感的释放,写法要不拘一格,语言要有自己的个性。

(4)又一次竞选的失败,将我的心抛入到万丈深渊。哎,要知道我投入了多少精力,花费了多少时间应对这两次竞选呀,老天爷怎么对我一点也不开恩呢?我几时才能“____________________”呀!

(5)中秋佳节,皓月当空。那一轮圆月被黄灿灿的月晕衬托着,月光如透明的薄纱,朦朦胧胧地罩在大地上,清风拂面,不由撩动我思乡的情怀:离别故土几载,家乡的亲人可好!酸楚的我不禁潸然泪下,“____________________”。亲人啊,可知道海外游子的心!

(6)湖边,那株丰姿的柳树亭亭玉立,纤细的嫩叶泛着点点绿光,远远看去,就好像一树绿色的宝石,柳枝也不逊色,低眉顺眼,柔柔软软、缠缠绵绵,似风姿绰约的美人。此景象真可谓是“____________________”。

(7)到了瀑布脚下,捧着清澈的泉水,舒服极了。昂首仰望,瀑布倾泻而下,泼洒飞流,撞击在岩石的棱角上溅起朵朵美丽的玉花。望着这美丽的瀑布,我不禁想起“____________________” 这句诗来。眼前这瀑布里没诗中那瀑布的壮景,却也有“飞落数来崖,碎玉叹飞花”的奇观。

(8)深秋,校园的梧桐叶枯黄了,时而像打着秋千,飘飘悠悠;时而像降落伞,摇摇欲坠;时而像一群燕子,自由飞翔……多么富有诗情画意呀!地面上像是铺上一条无比宽大的金毯子。望着这景象,我不由地吟诵起龚自珍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这落叶虽不是春天的“落红”,却具有“落红”的献身精神,不正像我们的老师冯?

(9)梅,自古以来就倍受人们的称赞。要说古人赞颂梅的诗句,就更是数不胜数了。“____________________” 便是一个例子。梅独自傲立于风雪中的顽强精神,确实令人感慨万千。

(10)“____________________” 不错,桃花的花瓣上还带着昨夜的露珠,还不停地催促其他小花儿快快开放,笼罩在烟雨之中的柳树绿得翠生生的,绿得碧澄澄的,此情此景真令人心旷神怡!

(11)昨天下午,张老师布置了一道数学思考题。晚上,我绞尽脑汁,百思不得其解,就在我____________________”时,爸爸走了过来,助我一臂之力,经他一点拨,我豁然开朗,真是“____________________”,于是迅速地解开了这道难题。

(12)老师,你可记得我--一个令您付出无数心血与汗水的“小淘气”。您那眼角的皱纹,有一条是为我而生,您那头上的银发,有一丝为我而白。“____________________”,这诗句不是赞颂您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奉献精神,还能赞颂谁呢?

(13)春雨,古今中外多少人赞美你。“____________________”这是大诗人杜甫描述你来到人间的佳句。你来了,如烟似粉,悄无声息,垂柳在你的抚慰下吐出新芽,竹子在你的滋润下拔节,禾苗在您的沐浴下盈盈闪光……

(14)“____________________”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泥土的信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湿润的空气里酝酿。

(15)月亮渐渐西沉,星星又悄悄地眨起了眼睛。望着满天星星,我不由得想起了爸爸白天对我说的话,是啊,“______________________”。爸爸,请你放心,我不会让你失望的。

(16)中秋佳节,手捧着香香甜甜的月饼,凝神眺望着皎洁的月亮,情不自禁地想起了远在大连的表弟,心里默默祈祷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战火连连,兵荒马乱,“望湖楼”酒家却依然是一片灯红酒绿,歌舞升平,歌女搔首弄姿,这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达官贵人竟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这被侵占之地何时才能收复,

(18)爷爷70大寿,亲朋好友都前来祝贺。大家祝爷爷“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可爷爷却叹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赶紧把爷爷的话打住:“______________________”。爷爷,你的身子骨比年轻人还壮实。”爷爷笑了,摸摸我的头:“就你会耍贫嘴!”

参考答案:

1.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今日若不为,此事何时了

2.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3.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4.何当金络脑,快步踏清秋

5.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6.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7.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8.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9.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10.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春烟

11.踏破铁鞋无觅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岸花明又一村

12.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13.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14.吹而不寒杨柳风

1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16.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7.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18.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霜叶红于二月花

[诗词复习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六年级总复习)]

篇3:小学语文复习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综和总复习)

小学语文1-6年级各年级知识点

一年级:【要求掌握拼音的运用,难点把字母表背熟,重点字母的运用】

二年级:【要求认识简单的字,学习阅读文章,重点多音字的运用,还有字的认识,难点区别多音字】

三年级:【要求认识多字,学习作文,难点联系上下文,解决课后问题,重点回答问题】

四年级:【要求学习作文,写作文,难点把课文理解,重点作文,阅读的掌握】

五年级:【要求掌握许多多音字,字词,会写好作文 难点作文,重点阅读与作文】

六年级:【要求认识很多字,区别很多读音,字词,写好作文,难点阅读,重点作文与阅读,通常占整张试卷的60分】

第一部分 小学语文1-6应掌握的基础知识要点

一、汉语拼音

1、掌握23个声母:b p m f d t n l g k h j q x z c s zh ch sh r y w

2、掌握24个韵母:

1) 单韵母:a o e i u ü

2) 复韵母8个:ai ei ui ao ou iu ie üe

3) 鼻韵母分为前鼻音和后鼻音。 前鼻音为:an en in un ün 后鼻音为:ang eng ing ong

3、特殊韵母:er 它不能和声母相拼,只单独作为字音。

4、整体认读音节16个:zi ci si zhi chi shi ri yi yu wu ye yue yin yun yuan ying

5、标调:a o e i u ü,标调时按顺序,iu并列标在后,i上标调去掉点;ü 与j q x y相拼时去两点,如ju qu xu yu 。

6、字母表: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7、隔音符号:以a o e 开头的音节紧跟在其它音节后面时,音节的界限容易发生混淆,因此音节间要用隔音符号(')隔开。如海鸥hǎi 'ōu

二、查字典的方法

1、音序查字法。如:鼎dǐn,先在“拼音音节索引”中找出音序(D),再查找音节(dǐn)及所对应的页码。

2、部首查字法。如查“挥”字,先在“部首目录”中找到(扌),再找到部首所对应的“检字表”页码,在“检字表”相应部首下及剩余笔画数(6画)下找到要查的字及正文页码。

3、数笔画查字法。在阅读中遇到不知读音,又很难确定部首的字,就只能用数笔画的方法来查了。首先,在“难检字索引”中的相应笔画数下找到该字,再打开所对应的正文页码就可查到这个字。如查“乙”,在“难检字索引”中查(1)画。

三、理解词语

1、先弄清词语中每个字的意思,再联系整个词语的意思来理解。如:“疾驰”,“疾”是“飞快”,“驰”是“奔跑”,“疾驰”就是“飞快奔跑”的意思。

2、运用近义词或反义词来解释。如:(近义)“焦急”就是“着急”的意思。(反义)“熟悉”就是“不陌生”的意思。

3、联系上下文来理解。如《养花》一文,从“到院子里看花-回屋工作-再出去-再回屋”,就可以猜出“循环”是“不断重复”的意思。

四、词的感情色彩

褒义词:形容好的,如“顽强”;   贬义词:形容不好的,如“顽固”;

中性词:形容不好不坏,如“环视”“桌子”。

五、选词填空:

先分清楚所给的近义词在意义、用法或感情色彩上的区别,然后联系所给的句子进行判断选

填。如:正确 准确

1) 勘测地形必须十分(准确),不能有半点马虎。

2) 这个意见提得非常(正确),我应该接受。

六、常用关联词使用列举:

1) 她(既)是个三好学生,(又)是个优秀队干。

2) 他(一边)听音乐,(一边)画画。

3) 3、(因为)今天是六一节,(所以)不用上学。

4) 武松(不但)勇敢,(而且)非常机智。

5) 小明(不仅)学习刻苦,(还)是个乐于助人的好学生。

6) (只有)敢于向困难挑战的人,(才)能取得非凡的成功。

7) (只要)你肯去钻研,(就)一定能克服这个困难。

8) (无论)刮风下雨,我(都)按时到校。

9) (虽然)今天放假,(但是)小花还是呆在家里认真学习。

10) (如果)明天天气好,我们(就)去爬山。

11) (即使)你这次数学考了满分,(也)不能骄傲。

12) 凡卡心想:(与其)在城里受罪,(不如)回乡下爷爷那里。

13) 刘胡兰(宁可)牺牲自己,(也不)向敌人屈服。

14) 这道题(不是)你做对了,(而是)我做对了。

15) 他(一)读起书来(就)废寝忘食。

七、变换句式

1、“把”字句或“被”字句。改写时可这样思考:什么“把”什么怎么样;什么“被”什么怎么样。注意:不能改变句子的意思。如:我打死了一只老鼠。应改为:我把一只老鼠打死了。不能改为:一只老鼠把我打死了。

2、转述:把一句话通过你的口转告给别人。改写时注意人称的变化,要去掉冒号、引号,根据句意及通顺与否可对个别文字作适当改动,但不能改变句意。如:王老师对小明说:“我下去买水,你在这里好好练习。”改为转述句:王老师对小明说,他下去买水,叫小明在那里好好练习。

3、陈述句和反问句:转换特点: 陈述句 反问句

(肯定)------ (否定)    (否定)------ (肯定)

如:马跑得越快,离楚国就越远。 ---- 马跑得越快,难道不是离楚国就越远了吗?

4、肯定句和否定句。如:(“肯定句”改为“否定句”)街上的人很多。-- 街上的人真不少。将肯定句改为否定句,一定要在句子中加“不”“没有”等词,然后将“不”“没有”后面的词换成反义词。

八、扩句和缩句

1、扩句:首先找出句子的主干词,再在主干词前加上合适的修饰词。扩写后的句子比原句的意思更具体、充实,但主要意思不变。如:小明去看电影。扩写为:小明(穿着一件新衣服,高高兴兴地)去(新华电影院)看电影。不能扩写为:小明和妹妹高高兴兴地去新华电影院看电影。

2、缩句。首先把句子分成“谁”“做什么”或“什么”“怎么样”两部分,然后找出每部分的主干词,再去掉修饰性的词语,把主干词连成完整的句子,但要保留原句的主要意思。如:曹操在营寨里听到鼓声和呐喊声。应缩写为:曹操听到鼓声和呐喊声。不能缩为:曹操听到呐喊声。

九、修改病句

1) 句子不完整。如:战士的英勇顽强,奋不顾身的优秀品质。

改为:战士的英勇顽强,奋不顾身的优秀品质令人敬佩。

2) 用词不当。如:我的书包里还缺乏一个像样的铅笔盒。

“缺乏”用得不恰当,应改为“缺少”。

3) 搭配不当。如:他穿着一件灰大衣和一顶红帽子。

“穿”与“帽子”搭配不当,应改为:他穿着一件灰大衣和(戴着)一顶红帽子。

4) 词序混乱。如:打乒乓球对我是很感兴趣的。

应改为:我对打乒乓球是很感兴趣的。

5) 前后矛盾。如:油菜地里一片金黄的菜花,五彩缤纷。

“一片金黄”与“五彩缤纷”相矛盾,应把“五彩缤纷”去掉。

6) 重复啰嗦。如:他是我们班成绩最优秀、功课最好的学生。

“成绩最优秀”和“功课最好”意思重复,这里只需保留其中一个。

7) 不合逻辑,不合事理。如:他在霞光中读着书,不知不觉过了两个钟头。

“霞光”稍纵即逝,持续两个小时是不符合现实的。应把“霞光”改为“阳光”。

8) 注意常用修改符号的用法:

十、认识修饰句子的方法

1) 比喻句。常用的比喻词有“好像”“犹如”“仿佛”等,有的比喻句用“成了”“变成”“是”等代替比喻词,如:我们是祖国的花朵。比喻句的特点是:本体和喻体有些相似,并且本体和喻体是不同类的。所以有比喻词的句子不一定就是比喻句,如:小花长得好像她妈妈。(X)

2) 拟人:把物当作人来写,使物像人一样。如:青蜓飞过来,告诉我清早飞行的快乐。此句用“告诉”“快乐”等写人的词语来写小动物。

3) 夸张:故意对事物进行夸大或缩小地描述。如:(夸大)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缩小)在巴掌大的牢房里,他照样锻炼。

4) 排比:把意思相联、结构相同或相近、字数大体相等、语气一致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句子排列在一起。如: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天山南北,传到白山黑水之间,传到大河长江之南,使全国的人民心一齐欢跃起来。

5) 设问:自问自答。如:海底是否没有一点儿声音呢?不是的。

6) 反问:无疑而问,问而不答,答案暗含在问话中。如:毒刑拷打算得了什么?

7) 疑问:提出问题。如:今天你去图书馆看书吗?

比喻句:碧绿的海面,像丝绸一样柔和,微荡着涟漪,真美!

拟人句:太阳揭开云被,露出金色的微笑,慈祥地注视着大地。

排比句:青蛙叫起来,无边的田野如沸如腾,如鼓角齐鸣,如风潮迸涌。

反问句:光是学习优秀,就能算得上“三好学生”吗?

夸张句:桂花十里飘香。

设问句:小明为班级做贡献,是为了老师表扬吗?不是的,他是诚心诚意为班级做贡献。

[小学语文复习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综和专题总复习)]

篇4:汉语拼音字母表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综和总复习)

汉语拼音字母表 难点提示

声母(23个)

“1、在听力题中往往会出现” zh  zhi”等类的比较,要提醒孩子注意区分:在读声母时要短促,读音节要有动程(长一些).

2、标调是按照“a o e i u ü”的顺序,如“ ao”应把调标在a上,“ uo”的调在o上,唯有“i 、u”在一起时情况例外:i 、u在一起,标调标在后.即” iu、ui”的调都应标在后一个字母上.

3、以前常说“ ü见j q x ,脱帽行个礼.“ 其实y后的ü也要省去两点的,虽说两者性质不同,但为了便于学生的记忆,可以把顺口溜改为“ ü见j q x y ,脱帽行个礼.”

4、前鼻音的读法:舌尖抵住上齿龈(其实只要在收尾时,把舌尖碰上上齿就对了.)

5、后鼻音的读法:抬起舌根(孩子初学时,往往会发音过于靠后,时间长了自会改正.)

6、“ b p d q” 4个声母极易混淆,这时别用什么“ 右下半圆bbb”之类的顺口溜教孩子(虽说以前我也是这么教的),不少孩子左右还得分半天呢.可以用”正6 b,正9 q”的顺口溜先分清”b q”,然后再教 “bd肚子对aa肚子,pq脑袋对脑袋。”

或者用手势:

大拇指向上,左手b来右手d

大拇指向下,左手p来右手q

7、o的发音南北始终有争议,但标准的读音肯定是“哦”(一声)。

b 波 p 坡 m 摸  f 佛

d 得 t 特 n 呢 l 勒  g 哥 k 科 h 喝

j 鸡 q 欺  x 希

z 资 c 雌 s 思 r 日 zh 知  ch 吃 sh 诗

y 医 w 巫

韵母(24个)

a 阿 an 安 ao 嗷 ai 哀 ang 昂

o 喔 ong 翁 ou 欧

e 鹅 en 恩  er 耳 ei 唉 eng 摁

i 衣 iu 优 ie 耶 in 因 ing 英 ia 呀

u 乌  un 温 ui 威 uo 窝 ua 蛙

ü 迂  ün 晕 üe 约

iao 腰 ian 烟 iang 央 iong 用

uai 歪 uan 弯 uang 往

整体认读音节(16个)

zhi 织 chi 吃 shi 狮 ri 日 zi 资 ci 次  si 丝

yi 衣 wu 屋 yu 鱼

ye 椰 yue 月

yuan 元 yin 音 yun 云 ying 鹰

[汉语拼音字母表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综和专题总复习)]

篇5:三角形数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综和总复习)

三角形数(1)教案

教学内容:数型之三角形数

教学目标:①认识三角形数

②会利用公式求三角形数

教学难点:三角形数公式的推导

教学工具:叠成三角形的图片,每生10个圆片,其中一半有颜色。

教学过程:

⒈导入

大家经常和爸爸妈妈一起去逛超市,善于观察的同学一定看过这样的情形,(出示商品摆出三角形的图片),这些商品被工作人员有规律地摆成了三角形,我们也动手摆一摆,看哪些数的圆片可以摆出三角形。学生动手摆, 像1,3,6,10等都可以排出三角形,我们把能排成三角形的数叫做三角形数。板书课题:三角形数

⒉授新:

⑴认识三角形数的特征

观察上图,排成的三角形最上一层都是1,往下每层比上层多1,第几个三角形数就有几层,那么上图的三角形数可以表示成:

在上图板书:1,      1+2,       1+2+3,       1+2+3+4

⑵用连加法求三角形数

出示问题:写出首10个三角形数。

①1,②1+2=3,③1+2+3=6,④1+2+3+4=10,⑤1+2+3+4+5=15,

⑥1+2+3+4+5+6=21,⑦1+2+3+4+5+6+7=28,

⑧1+2+3+4+5+6+7+8=36,⑨1+2+3+4+5+6+7+8=45,

⑩1+2+3+4+5+6+7+8+9+10=55

⑶探究三角形数的公式求法

用两个相同的三角形数排一排

数出圆片的总数:

1×2=2,     2×3=6,          3×4=12,          4×5=20

那么黑圆片有:

1×2÷2=1,  2×3÷2=3,       3×4÷2=6,        4×5÷2=10

即第几个三角形数可以用几乘以几加一,再求一半来求得。

用公式可表示成:第n个三角形数=n×(n+1)÷2          ⒊课堂练习

出示例题:第12个三角形数是几?                            第12个三角形数=12×13÷2=78

①第15个三角形数=1+2+3+4+5+…15

=15×16÷2=( )

②1+2+3+4+5+…+20=20×( )÷2=( )

③1+2+3+4+5+…+100=(   )×(   )÷2=(    )

⒋课外作业

①第18个三角形数=( )×( )÷2=( )

②1+2+3+4+5+…+200=( )

﹡③求11+12+13+…+50的和是多少?

﹡④求2+4+6+8+10+…100的和是多少?

篇6:小学语文系统复习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综合总复习)

十一、掌握部分标点符号的用法

1) 句号(。):陈述句的末尾停顿用句号。如:请你稍等一下。

2) 问号(?):问句末尾的停顿。

3) 感叹号(!):感叹句末尾的停顿。如:这儿风景真美啊!

4) 逗号(,):一句话中间的一般性停顿。如:他来了,又走了。

5) 分号(;):一个句子中,并列的分句之间用分号。如:池边还有小泉呢:有的像大鱼吐水,极轻快地上来一串水泡;有的像一串珍珠,冒到中途又歪下去了;有的半天才上来一个大水泡。

6) 顿号(、):句子中并列关系的词语之间用顿号。如: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是我国的四大河流。

7) 冒号(:):表示提示性话语之后的停顿,提起下文,表示后面还有话要引起注意。如:她说:“我明白了。”

8) 引号(双引号“ ” 单引号‘ ’) 引号的三种用法:

a) 表示直接引用,引用别人的话或书刊等的话。如: 她说:“我明白了。”或:楼的前面挂着“镇隆中心小学”的牌子。

b) 表示强调,引起注意。如:设计了一种“人”字形线路。

c) 表示意思否定。如:只有怕死鬼才乞求“自由”。

注: 引号里还要用引号时,外面一层用双引号,里面一层用单引号。如: 他问老师:“老师,‘置之不理’的‘理’字是什么意思?”

9) 省略号(……):省略号有三种用法:

a) 表示引文内容的省略。如:我读了“渔夫皱起眉……别等他们醒来”这一段,心里很感动。

b) 表示例举事物的省略。如:动物园里有白熊、大象、猴子……

c) 表示话没说完。如:指导员伤心地说:“我没有把你们照顾好,你们都瘦得……”

d) 表示声音断断续续。如:“我嘛……缝缝补补……风吼得这么凶,真叫人害怕。”

10) 书句号( 《 》 ):表示书籍、报刊、文章、影视剧等的名称出现在一个句子中的时候,这些名称应用上书名号。如:昨天,我读了《林海》这一课,还看了《惠州日报》和《西游记》。

11) 破折号(--):破折号有三种用法:

a) 表示解释说明。如: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天--1952年10月12日。

b) 表示意思的递进或转折。如:每个窗子里都透出灯光来,街上飘着一股烤鹅的香味,因为这是大年夜--她可忘不了这个。

c) 表示声音延长。如:“嘟--”火车进站了。

十二、给文章分段(归并法)

1、按时间顺序分段。 2、按地点变换分段。 3、按事情发展顺序分段 4、按事物的内容性质分段。

十三、概括段落大意

1、学会摘句法:A、总分结构的段落,概括段意抓住总写句。

B、承上启下的过渡句,其中“承上”部分往往是上一段的段意,“启下”部分往往是下一段的段意。

C、要摘录几句才能概括段意时,要对句子作适当压缩。

2、采用层意归并法。(层与层之间是并列关系)

3、选取主要意思。在一段中写到几个内容,其中有主要内容,也有次要内容,在概括这类段落的段意时,就要对这些内容进行“筛选”,选取主要内容作为段意,删去次要内容。

十四、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1、用课题发展法概括文章主要内容。2、抓重点段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3、用段意归并法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十五、概括文章中心思想

1、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要包括“文章主要内容”和“思想感情”两部分。

2、概括文章中心思想的常用方法:

1)、用分析题目的方法概括思想。如:《董存瑞舍身炸暗堡》的“舍身”二字包含有董存瑞为了革命事业英勇献身的英雄气概和大无畏精神。

2)、用分析中心句的方法概括思想。如:《鸟的天堂》一课的中心句是: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从这句可知作者对鸟的天堂、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3)、用分析主要情节的方法概括思想。如《麻雀》一课,母雀为了护子,挺身而出准备与猎狗搏斗。这体现了老麻雀的爱子精神。

4)、用分析主要人物的方法来概括思想。如《珍贵的教科书》一课的中心,要从指导员的身上去分析,从中体会他关心下一代及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

3、概括中心思想的基本形式:(部分列举)

1)、课文写了( )表达了( )。2)、课文写了赞美了()。

3)、课文写了()说明了()。 4)、课文写了()告诉了()。

5)、课文写了()表达了()赞美了()。

第二部分:小学语文1-6年级作文知识点

一、基础知识

作文是字、词、句、段篇的综合训练,它体现出每位同学的认识水平和文字表达能力。那么,怎样才能写好作文呢?一般说来应做到:一、思想健康,中心明确。二、内容具体,条理清楚。三、语句通顺,意思连贯。

四、详略得当,主次分明。五、善于观察,想象丰富。六、书写工整,格式正确。

除了平时留心观察事物,认识和抓住事物特点,自觉积极地积累写作素材外,还必须具备审题、确定中心、选择材料、谋篇布局、编写作文提纲和修改文章等方面的基础知识。

1、审题。只有准确地审清题意,透彻理解题目的意思,解决好“写什么”的问题,写起来才能保证不偏题,不致于“下笔千言,离题万里”。这里教给同学们三种审题方法:

(1)分析法:先把题目按词拆开,然后一个词一个词琢磨,理解每个词的意思,弄清它们之间的关系。如《校园新事多》可分解为“校园”、“新”、“事”、“多”四个词,我们就能写发生在校园里的新鲜的事,至少要写出两件或两件以上的事。

(2)比较法:根据所给题目,自已拟几个相似的题目进行比较,弄清它们的写作范围和要求。如写《我和老师》,可自拟《我的老师》、《我爱您,老师》进行比较,找出它们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从而确定写作重点。

(3)设问法:先提出几个问题,并考虑好其中的重要问题,然后对照题目对假设的问题进行条理清楚,主次分明,详略得当的回答。如《她变了》,可提问:变之前她是怎样的?她变的原因是什么?她变后是怎样的?有哪些人说她变了?另外,对于特殊的题目要仔细推敲,弄清真正的意义。如《温暖》,就不能专写天气温暖,而应体现互相帮助或得到关怀爱护的感受。

2、确定中心  中心就是文章的灵魂。教给大家确定中心的方法;第一、要根据题目要求确定中心。如《记一位值得尊敬的人》要明确题目的重点是“尊敬”。值得尊敬的原因,就是文章的中心,写作时要紧扣这个中心。

第二、要根据自己平常的生活积累,根据自己平常的生活感受来确定中心。如写《我的好朋友王小明》,中心思想可表现王小明的好品质,他的优点。

3、选择材料  材料的选择、详略,都要为中心服务。常犯的毛病有:(1)中心不突出,要说明的问题很多,头绪纷繁。(2)详略不当,重点不突出,主次颠倒。(3)选材平淡,不典型。因此,要注意两点:第一、 要围绕作文中心思想选择材料。第二、要选择自己最熟悉的、真实的、新颖的、典型的事件作为材料。

4、组织材料

材料的组织包括两项内容:一是对材料的安排。哪些先写,哪些后写,使文章“言之有序”;二是对材料的处理。哪些详写,哪些略写。要使文章“言之有序”,就要合理地分段。方法有:(1)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安排材料。(2)按时间的推移安排材料。

(3)按空间顺序安排材料。(4)按事物几个方面安排材料。(5)层层加深中心思想,由浅入深地安排材料。

5、编写提纲  提纲包括:中心思想和段落。一篇文章分几个层次,几个段落,哪个先写,哪个后写,哪个略写,哪个详写,在提纲里要反映出来。但又不能写得太详细,也不能太简单,要写得简明扼要,切实具体。如:

作文题目:有趣的蜗牛比赛中心:通过对蜗牛比赛的记叙,反映少年儿童课外生活的丰富多彩,表现少年儿童的生活情趣。

材料安排:(1)我和表弟捉到几只蜗牛,想举行一次比赛。(略)(2)为参赛蜗牛命名,做好比赛前准备。(略)

(3)比赛中蜗牛各自的表现。(详)(4)比赛结果。(略)(5)结尾。(略)

6、开头与结尾  常见的开头方法有:(1)开门见山,直截了当。       (2)说明情况,交代背景。(3)描写环境,渲染气氛。       (4)提出问题,引人入胜。(5)巧讲故事,引人注意。       (5)先说结果,倒叙开头。

常见的结尾方法有:(1)事情完整,自然结尾。      (2)总结主题,抒发感受。(3)照应开头,留有余味。      (4)含蓄结尾,引人入胜。

7、过渡与照应  过渡要做到自然灵活、承上启下、语言连贯、彼此衔接。办法一般有过渡段、过渡句及过渡词三种。

上下文之间的互相呼应,就是照应。照应方法一般有三种:前后照应、首尾照应和正文与标题照应。

8、修改作文  修改文章包括:修改错别字和用错的词;修改有毛病的句子;修改用错的标点符号;理清个别颠倒的句子和段落;看看开头是否吸引人,结尾是否有力;看看是否有内容表达不清楚,不具体的地方;检查并修改中心不明确,不集中的毛病。

二、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

【复习要点】1、了解命题作文与半命题作文的区别

2、掌握人物外貌描写与心理描写方法

3、学习一人一事与一人几事的写法;

4、掌握描写场面,记叙活动的方法;

5、掌握定点观察,描写景物的方法;

6、学会参观记、游记的写法;

7、掌握描写动物、植物和物品的记叙文的写法。

(一)写人

1、掌握人物外表描写的方法

要介绍一个人,首先要把这个人的外表特征讲清楚。外表特征,一般指人的长相、身材、衣着、动作、语言和神态。描写时,一定要写出人物的特点。所谓特点,就是这个人与其他人不同的地方。

2、掌握人物心理描写的方法。

比较细致地对人物的思想感情和内心活动进行描写,称为心理描写。心理描写,主要写人物的内心活动,即人物心里想些什么,尤其要写好莱坞人物在特定环境中的内心矛盾、斗争。心理描写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两种方法。

正面描写,也叫直接描写,这是常用的方法,一般有以下三种:

一是借用作者的笔让人物倾吐自己的思想,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常用在第一人称“我”身上,《十六年前的回忆》就是这种方法。

二是直接、客观地分析描写人物内心活动,对文章中的人物的思想活动及产生这种想法的原因等进行合理推测。如《穷人》一文就是这种方法。

三是用回忆或梦境、幻觉来寄托人物的情思。

3、掌握一人一事的记叙文的写法。

一人一事是写作的基本功。用一件事写人,一定要弄明白“一件事”所包含的意思。用一件事写人,一定要把这件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和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都写清楚,对这件事的相关内容进行“插叙”或“补叙”,但要注意略写。

4、掌握一文几事记叙文的写法。

注意:一是所选的几件事都必须表现同一个人的同一个特点,不能一件事表现一个特点。二是所选的几件事最好不在同一个场合,内容不大同小异,应一件比一件深刻、深入。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就讲了几件事,一件比一件深刻。

(二)叙事

1、掌握记叙一件事的方法。所谓叙事,就是以完整地叙述一件事的发生、发展、结局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的一种文体。要把一件事情写清楚,有三种方法:一是按事情发展顺序写;二是按时间的推移顺序写;三是空间位置的变换顺序写。无论按哪种顺序都必须交代清楚“六要素”。

2、掌握记叙几件事的方法。记叙几件事必须围绕一个中心来写,不能几件事有几个中心。要写好文章,要注意几件事间的衔接、过渡。

3、掌握描写场面的方法。要写好场面,离不开观察。观察时要有目的,有重点,有顺序。场面描写以“动”为主,要刻画特定环境中的活动,使整个场面有静有动、有声有色、形象真实而富浓厚的生活气息。场面有两种情况:一是自己参加进去的;二是自己看到的场面。描写场面,要有一定的线索,一定的顺序,常用以下几种方法:一是由主要的到次要的;二是定点观察,按空间顺序描写,按一定的方位顺序去表达;三是采用移步换景法,按自己活动的顺序去观察。

4、掌握记叙活动的方法。活动是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准备、有许多人参加的一系列行为的总称。记叙活动,开头也要和记叙文一样,先交代一下活动的时间、地点和人物,接着写活动的开始、经过和结果,重点是写活动的经过。

(三)写景状物

1、掌握定点观察、描写景物的方法。

写景状物就是指在观察的基础上,把自然景色或一些动物、植物、建筑物和其它物品描写,陈述出来的写作方法。

观察是写景状物的基础,观察时一定要确立好观察点,固定了观察点,对观察对象按一定顺序进行观察注意景物出现的顺序和变化。  观察时要讲求方法,写景顺序有四种:一是按景物方位来写,由远及近,由近及远,由里到外,由外到里,由上到下,由下到上等;二是按时间顺序写;三是按景物类别写;四是按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来写。

2、掌握参观记、游记的写法。

写这类文章要注意以下四点:一是在文章的开头要简明扼要地交代清楚参观的时间、地点、人物、对象、目的。二是一定要把参观的过程写清楚。 三是参观记结尾可谈点参观后的感受工收获。四是要做到点面结合,既要突出“点”,又要用“面”作陪衬。写游记时,要学会取舍材料。有特点或印象深刻的要详写,一般的景物要略写。

3、掌握描写动物、植物和物品记叙文的写法。

写好动物要注意四点:

第一、抓住动物的外形特征写;第二、抓住动物的生活习性写;第三、抓住动物鸣叫的声音写;第四、写出动物与人的关系。

写好植物要注意:第一、要着眼于各种植物特征;第二、注意植物的形态、颜色、气味及生长变化情况;

第三、要按一定顺序来写;第四、记叙植物随着生长环境的变化而发生的变化;

第五、可以运用拟人、比喻或想象等手法作动态描写。第六、要带着感情去写。

写物品要注意以下四点:

第一、要细心观察,抓住物品的整体、局部、细节和特征;第二、要写清物品的结构;

第三、要交代清楚物品的来历和用途;第四、要融进对物品听感情;

4、掌握借景抒情和托物言志的方法。要做到写文章景中含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必须根据感情抒发的需要,选择最能表达自己感情的景物并抓住物点进行详细具体,生动形象的描绘。

三、供材料作文

根据提供书面材料作文时,要注意三点:一、认真审题,明确要求。二、紧扣主题,决定取舍。三、活跃思路,发挥想象。

(一)缩写  注意:①不能改变原文的中心思想和体裁,甚至连人称也不能变。②不能改变原文的记叙顺序和主要内容,保留主干。

③概括复杂的内容要全面,语言要简明扼要。④改后的短文要衔接过渡自然,首尾连贯。⑤合理安排各部分之间的大致比例。

(二)扩写  注意:①不能改变原文的中心思想、体裁、人称、叙事方法和顺序。②不能改变原文中的主要人物和事件。

③扩充的内容只能根据原文情节合理地发展,不能任意增加。

(三)改写  改写,就是改变原文的体裁与人称、结构及语言等,写出与原文形式不同的文章。一是改变体裁。把原文从一种体裁改写成另一种体裁。二是改变人称。常见的是把第一人称改为第三人称,或把第三人称改变第一人称,内容不作变动。

(四)续写  注意:①续写时一定要认真阅读原文,弄清原文所写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②要根据题目要求,大胆想象。③不能改变原文的体裁,续写中可以增添次要人物,但主要人物不能改变。

④续写部分的语言特点和风格要尽量与原文保持一致。

(五)看图作文第一,看单幅图作文。第二,看多幅图作文。看图作文的一般步骤是:看、说、写。

四、应用文

(一)便条  格式:①“请假条”三个字要写在第一行正中。②另起一行顶格写上称呼,后面用冒号。

③第三行空格写正文,要写清请假的原因和起止时间。④正文写完后要写上祝语。

⑤署名要另起一行靠后写。⑥日期要另起一行写在署名的下方。另外:留言条、托事条格式与请假条相同。

(二)通知  格式:①在第一行正中写上“通知”二字,或“紧急通知”或“关于××的通知”,以引起读者注意。

②正文要另起一行空格写,写清时间、地点、事情、请谁参加、应注意什么。但一定要简明扼要。

③正文写完后,另起一行空格写上“特此通知”。④在正文的右下方分两行写出发通知的单位和日期。

⑤被通知的单位或有关人员,可以出现在正文中,也可以在第一行顶格写上,后加冒号。

(三)日记格式:一般在第一行居右写清某年某月某日,星期几,也可以写上当天的天气情况,然后第二行开头空两格写正文,有时也可以给日记加个标题,点明主要内容。

注意:(日记只能是一天中发生的事)。

(四)写读后感或观后感  方法:一般是先引,开头写读了什么(可包括书名、作者、内容梗概等),并用简洁的语言写出自己的总的感受;接着是议(感),这是重点,在引述有关重点内容或主要语句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联系自己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实际谈感想;最后是结,即总结全文,总谈感想、体会,结束全文,简洁有力。观后感的写法跟读后感一样。

(五)书信  一般书面的内容由称呼、问候、正文、祝颂语、署名、日期六部分组成,基本格式是:

1、称呼。称呼要独立成行,顶格写,后面加冒号。2、问候。问候的话要另起一行空两格写,单独成行。问候语不宜长,使收信人感到亲切,礼貌即可。3、正文。要另起一行空格写,写你对收信人说的话,要表达的思想感情等。4、祝颂语。要单独起一行,空两格写上“祝”或“此致”等,再另起一行顶格相应写上“身体健康”或“敬礼”等。5、署名。要单独成行写在信的右下方。6、日期。要另起一行写在署名下方。

(五)表扬稿表扬稿分三部分:1、名称。在第一行正中间写上“表扬”二字。2、正文。要把这件事真实、完整、简明扼要地写清楚。3、落款。在右下角分两行写上写稿人的姓名和写稿日期。

(六)建议书  格式:先写上标题,再写清楚建议书是给谁写的,具体建议是什么,最后写上提建议人的姓名和写作日期。

[小学语文系统复习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综合专题总复习)]

篇7:选择合理方案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六年级总复习)

选择合理方案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六年级总复习)

教 学 内 容 选择合理方案

教 学 时 间 30-35分钟

标 1、知识与技能 运用教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际问题建立数学模型,通过计算比较、分析、想出选择方案的合理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 学 重 点 通过计算选出最省钱的方案

教 学 难 点 正确地选择不同的方案

教 具 准 备 投影仪  投影片

学 具 准 备

教 学 方 法 引导分析

学 习 方 法 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阶  段  目  标 设  计  意  图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一、情景导入     通过实际问题将数学问题生活化,为下面的学习作铺垫。 同学们在家里面你们帮家人买过东西吗?在买东西的时候你们进行过思考和计算吗?

教师及时引导后带领学生去超市买饮料,让学生计算出合理的买法。

3元       6元

200毫升   500毫升 学生回答

学生通过计算选出合理的买法。

二、探究新知 学生按前两种方案计算之后,比较后得出更省钱的方案,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同学们这数目小的钱交给你们,家里人放心,那么数目大的钱交给你们还能让家人放心吗?今天老师把这个权利交你们,你们好好表现吧!

例1:我们先到公园去看看怎样买票合算。

方案一:成人每人120元儿童第人50元。

方案二:团体6人以上(包括6人)每人80元。

(1) 成人4人儿童8人怎样买票合算?

(2) 成人15人儿童10人怎样买票合算?

教师引导学生分别利用两种方案买票,比较后得出更省钱的方案。 学生小组讨论合作交流

教学过程:

阶段目标 设计意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学生在学习第一小题的基础上,完成练习二,及时巩固所学知识。 板书:(1)120×4+50×80=880(元)

(2)80×(8+4)=960(元)

(3)、(4+2)×80+(8-2)×50=780(元)

答:买6张团票,6张儿童票合算。

教师及时评价。

学生练习

第(2)小题

三、反馈练习通过上面的学习,渗透省钱的思想,使学生选出合理的买票方法 投影出示练习一

五一长假期间,老师组织30名学生去公园游玩由6名教师带领,公园入口处的购票须知写道:儿童,成人一律每人30元,40张以上(包括40张)可以享受团体20%的的优惠,老师拿了1000元钱,你认为够吗?怎样买?

板书

(30+6)×30=1080(元)

40×30×(1-20%)=960(元)

学生汇报后教师及时评价

学生小组讨论

个别汇报

教学过程:

阶段目标 设计意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四、拓展延伸 让学生根据实际设计出不同的租车方案,拓展学生的思维,开拓学生的视野。 投影出示练习(2)

10位同学到湖边去划船,租船的售票处写道:二人船:每条2.5元,三人船:每条3元,四人船:每条3.5元,请你设计几种租船方案,计算租金最少的方案需要花多少钱?

教师引导学生说出设计方案

板书方案:

①、5条2人船

②、3条3人船,1条2人船

③、2条4人船,1条2人船

④、3条4人船

引导学生计算出哪种方案省钱 学生小组讨论设计方案

学生分别算出每种方案花的钱,然后得出租2条4人船,1条2人船最省钱,3.5×2+3.5=9.5(元)

五、强化练习通过学生积极讨论,设计出不同的方案,激活学生的思维,进而探究出比较合理的方法。 投影出示练习(3)

李老师带26名学生租车回学校,可供租的车辆有两种,甲种车可乘8人,乙种车可乘4人;

(1)请你设计出三种以上租车方案

(2)甲种车每天300元,乙种车每天200元,怎样租车最省钱?

教师让学生自己设计方案:

板书:

①、4辆甲车

②、3辆甲车、1辆乙车

③、2辆甲车、3辆乙车

④、1辆甲车、5辆乙车

教师说明甲车租金300元,乙车租金200元,哪种方案更省钱呢? 学生小组讨论设计三种以上租车方案

学生计算后比较得出最省钱的方案

300×3+200=1100(元)

板 书 设 计 例1:(1)120×4+50×8=880(元)

80×(4+8)=960(元)

80×(4+2)+50×(8-2)=720(元)

答:6个人买团体票,6个儿童买儿童票。

1、(30+6)×30=1080(元)

40×30×(1-20%)=960(元) 2、①、5条2人船

②、3条3人船,、1条2人船

③、2条3人船,、1条4人船

④、3条4人船

3.5×2+2.5=9.5(元) 3、①、4辆甲车

②、3辆甲车,1辆乙车

③、2辆甲车,3辆乙车

④、1辆甲车,5辆乙车

作 业 设 计 1、某小学买50个足球,现有甲、乙、丙三个商店,足球价格是25元,但商店的优惠方法不同,甲店:买10个足球赠送2个,不足10个不赠送。乙店:每个足球优惠5元。丙店:购物满100元返还现金20元,为了节省费用学生该在那家商店购买?为什么?

2、实践:回家后,亲自去商店逛一逛,用学过的知识合理的买几样东西。

教 学 反 思

本节课的教学是在六年级总复习所级出现的一些方案题的基础上,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 而专门设计的一节课,这节课主要要渗透两个思想,一个是学生能根据题目中的要求,通过计算设计出不同的方案,另一个就是比较得出最省钱最合理的方案。

我在设计教学时力求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索与交流合作中再现知识发生的过程,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和概括归纳的能力,通过这节课的实际教学,我发现学生自己能设计出不同的方案,并且也能通过计算得出最省钱的方案,表面上看学生掌握的很好,教学目标也达到了,但由于这些方案的得出是由不同的学生说出的,所以每个学生是不是也能把多种方案说出,并且自己独立算出最合理的方案,还要看学生的实际掌握情况,不足之处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总结概括的能力。

篇8:《式与方程》的与复习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六年级总复习)

《式与方程》的整理与复习

教学内容:小学数学教科书(人教版)第12册第84-85页

教学目标:1、帮助学生整理式与方程的知识体系,学会用字母表示数,体会用字母表示的简洁性。

2、理解方程的含义,会熟练地解简易方程,初步沟通算式、代数式、具体数量之间的关系。

3、进一步理解基本的数量关系,会根据实际情况选用方程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方程及代数意识。

教学重点:明确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会灵活的用方程解答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找等量关系式,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来复习“式与方程”。看到这课题,你想到了哪些知识?(用字母表示数,解方程,用方程解决问题)

二、复习用字母表示数

1. 用字母表示数。

① 1,2, 3, 4, 5, 6…… 可以用哪个数来表示?x

② 4,8,12,16,20,24…… 可以用哪个数来表示?4x

师:4x 与x有什么关系呢? 4x表示x的4倍

“2x+4”呢?“x÷2-4”呢?

小结:我们要弄懂含有字母式子的含义,含有字母的式子可以表示一个数,而这个数与这个字母有着一定关系。

2. 做一做。字母a来表示一个数,你能根据不同关系的表述分别写出另一个数吗?

一个数 另一个数

a 比a多2的数 a+2

比a少2的数 a-2

2个a相加是多少? 2a

2个a相乘是多少? a2

a的2倍 2a

a的一半 a÷2

学生独立完成,汇报结果。

2a与 a2有什么区别? 用字母表示数要注意什么?

三、复习方程与解方程

(1)如果黑板上的三个式子:“4x”“2x+4”“x÷2-4”的结果都是60,那么这些式子就都等于多少呢?

像这样的等式数学上叫做什么?(方程)

什么叫方程? (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

(2)学生独立练习解上述三个方程,完成后校对讲评。

四、复习用方程解决问题

1. 根据上述三个方程,编解决问题。

(1)根据4x=60,你想到了什么数学问题?

①小明骑自行车4小时行了60千米,平均每小时行了多少千米?

解:设平均每小时行了x千米。 4x=60

②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60厘米,它的边长是多少?

解:设它的边长为x厘米。4x=60

师:列方程的依据是什么?

(2)根据2x+4=60, 你想到了什么数学问题?

① 甲筐有苹果60千克,                          ,乙筐有苹果多少千克?

解:设乙筐有苹果x千克。 列出方程是:2x+4=60。

师:你能根据方程,补上相应的条件吗?(甲筐是乙筐的2倍还多4千克)

② 如果要列出x÷2-4=60的方程,可以把哪句话改一改?怎么改?

“甲筐是乙筐的2倍还多4千克” 改为“甲筐是乙筐的一半还少4千克”

师:刚刚补上的两个条件,正是在列方程时要用到的关键句,知道什么叫关键句吗?

师:从这句话中可以找到数量关系,列出方程。

2. 复习用方程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

小明和小刚两家相距425米。两人同时从家出发,经过2.5分钟后能在途中相遇。小明每分钟走75米.小刚每分钟走多少米?(用方程解答)

(1)学生独立解答,指明板演,集体校对。

(2)用方程解决问题时要做到哪几步?

一般步骤:①读懂题意;②设未知数;③找出等量关系;④列出方程;⑤解方程:⑥检验得数。

师:在这六步中你们认为哪一步是最重要的?

3. 对比质疑突出优化。

(1)陈老师为学校买了8个篮球,12个足球,共用去 760元。已知篮球每个32元。足球每个多少元?(用方程解答,方法越多越好)

学生独立解答,集体分析校对。

①8×32+12x=760 “篮球的总价+足球的总价=两种球的总价”

②760-12x=8×32; “篮球的总价相等”

③(760-12x)÷8=32; “篮球的单价相等”

④(760-12x)-32=8; “篮球的个数相等”

⑤(760一32×8)÷x=12 “足球的个数相等”

师:根据以上五个等量关系列出的方程,你们觉得最容易找到等量关系的是哪一个?

师:根据每个人的理解,能较快地找到等量关系列出方程的都应该是可以的。但如果你所列出的方程计算比较麻烦.就要继续调整,找出其他的等量关系来列方程.像上题通常容易想到的是按“总价相等”来列出方程。

(2)选择合适的方法解决。

①陈老师为学校买8个篮球,每个32元;买了若干个足球。每个42元;买这两种球共付了760元,问足球买了多少个?

②陈老师为学校买了8个篮球。每个32元;12个足球 ,每个42元。问共要付多少元?

小结:②顺向思考题通常用算术法,①逆向的,较难的用方程比较简单。

五、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疑惑?

篇9:植树问题复习课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四年级下册)

植树问题教学设计(复习课)

教学内容: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数学广角的所有例题,以及相关习题。

教材分析:

现实生活中与“植树问题”类似的有很多:如安装路灯、花坛摆花、站队中的方阵、锯木头、走楼梯,等等。由于它们之间都存有共性:都隐藏着间隔数与棵数之间的关系,因此,抽取比较有代表性的“植树问题”,作为数学模型研究,总结这一类问题的解决方法,和策略。

本节课是把所有类型的植树问题归纳在一起,通过观察比较,得出公式,最后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所有和植树问题相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小组合作、交流,使学生能理解间隔数与植树棵数之间的规律。

2、理解并掌握“植树问题”几种类型的特征,以及解题方法。

3、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植树问题”几种类型的特征。

难点:解决所有和植树问题相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

巩固练习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直接揭示课题:今天我们来复习第八单元数学广角的植树问题。板书课题

2、出示复习目标:

(1)、理解并掌握“植树问题”几种类型的特征,以及解题方法。

(2)、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3、常见类型:

(1)、两端都栽的植树问题;

(2)、两端都不栽的植树问题;

(3)、一端栽、一端不栽的植树问题;

(4)、封闭图形的植树问题。

二、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1、出示例题:

例题:在全长20米的小路上植树,每隔5米栽一棵,你能想出几种植树方案?

2、学生自主尝试,教师巡视指导。

3、小组合作交流。

4、全班交流。

特点 棵树 间隔数 棵树与间隔数的关系

方案1 两端都栽 5 4 棵树=间隔数+1

方案2 两端都不栽 3 4 棵树=间隔数-1

方案3 一端栽,一端不栽 4 4 棵树=间隔数

方案4 封闭图形 4 4 棵树=间隔数

5、总结学习方法:

植树问题有高招,做题之前先分类。

两端都栽,棵树=间隔数+1;

两端都不栽,棵树=间隔数-1;

一端栽,一端不栽,棵树=间隔数;

封闭图形,棵树=间隔数。

三、巩固提高、发展创新。

1、在一条长400米的道路一旁安装路灯,每隔50米安装一座(两端都要安装),一共可以安装多少座路灯?

2、两座楼房之间相距56米,每隔4米栽雪松一棵,一行能栽多少棵?

3、学校要在80米的跑道一旁插彩旗,每隔5米插一面。如果一端不插,一共需要多少面彩旗?

4、一个圆形池塘,它的周长是200米,每隔10米栽一棵柳树,需要树苗多少棵?

以上四道题为基础巩固题,下面两道为拔高题。

5、一根木料锯成4段要12分钟,锯成10段要几分钟?

6、祁老师要上楼去某班教室,从一楼开始,每走一层有32个台阶,一共走了96个台阶,你知道祁老师去几楼的教室吗?

四、全课小结。

你在这一节课里学习了什么知识?

师:其实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只要我们善于观察,勤于动脑,你就会发现生活中有很多有趣的数学问题。

篇10:《-----伴我成长》写作指导课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六年级总复习)

一、教学目标:

1、感悟、品析题中关键词“伴”“成长”,学习“抓题眼”审题。

2、回顾生活体验,拓展素材,聚焦适当的素材入围。

二、学情分析:

1、教育部关于考试改革的指导意见中提出:写作不得设审题障碍。但审题仍是写作的一个基本步骤,也是对初中生写作基本能力的要求。就目前而言,绝大多数初一学生的审题能力较薄弱,审题过程还处于一种“浅意识状态中”,不擅长抓“题眼”,故主旨不突出也就成了通病。

2、近年来半命题作文比较多,诸如《动力来自          》《          改变了我》《让      永驻心中》这类题目既有开放性,又有限制性,更增添了审题立意与选材之间关联的思维难度和能力要求,这样,写作材料的选择、角度的把握就直接影响到文章的等第。其实,有深度、有新意的作文往往选材也不俗。

基于以上两点,我们有必要在平日的作文训练中多关注对这些能力的培养和指导。今天的作文训练题《        伴我成长》有一定的代表性。

三、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说明

步骤一   审题

出示作文题《      伴我成长》,看看文中的关键词即题眼是什么 学生讨论、明确:

“成长”应体现出一个有时间跨度的过程,文中应有比较清晰的且有一定“长度”的时间段。

“伴”应是“形影相伴”,是在成长的人生道路上对“我”有影响、帮助、鼓励的积极意义。 在已有的审题能力基础上,对作文题意进行初步的辨析。

审题眼“成长”,出示例文①《格言伴我成长》 学生阅读、讨论、明确。

详见附一 遵循“接收信息    处理信息

输出信息”的思维原则,以恰

当的具体可感的例文为抓手,

通过读、思、议的教学环节,让学生感受审题的过程及如何在文中紧扣题眼,凸现主题,在比对中形成思维成果。旁观者清,通过比较鉴别,教学目的较容易达成,学习效果较显著。

审题眼“伴”。出示例文②《自行车伴我成长》 学生阅读、讨论、明确。

详见附二

审题方法之点拨

学生讨论、明确:

看清--抓题眼

落实--在文中体现 由感性到理性地将本课训练重点加以归纳,总结规律,给学生以明晰的认识。

步骤二

选材

出示例文③《幸福伴我成长》 学生阅读、讨论、明确。

详见附三

选材的优劣直接影响到文章题旨的高下。如果说前面是拓展学生思维的量,那么这个环节就是训练学生思维的质。通过例文③让学生明白:平时就要养成观察生活、思考生活的好习惯,那么所积累的材料就会是鲜活的、有生命力的。

例文③是一篇较成功的习作。对于“初级阶段”的学生而言,遵循由“形似”到“神似”的学习规律,提供值得观察和摹写的好作文,指引一个必要的基本思路,还是很重要的。仿写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

回顾生活,提取素材 指导学生从人物、爱好、品性三个角度来选材。

详见附四。 三篇例文的选材角度各有不同,以此为突破口,打开学生的情感储备,进行发散思维训练,充分调动其积极性,指导他们回忆生活、筛选出典型、新颖材料、建构文源,为课后的写作做准备。

选材方法之点拨  学生讨论、明确:

新颖--有新意

典型--有深意

好写--有含意

仍是由感性到理性地归纳、梳理选材方法,提升学生的认识。

布置作业 课后完成作文《      伴我成长》

[《-----伴我成长》写作指导课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六年级总复习)]

篇11: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复习计划和复习课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四年级下册)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复习计划和复习课教案

教材简析:

本单元的复习包括本册教材的主要内容,共分为四部分:

一、小数

二、四则运算和运算定律

三、空间和图形

四、统计

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旨在通过具体的生活实例向学生渗透“植树问题”的数学思想方法,让学生初步感受、体会数学的魅力,不作具体要求,因此,在本单元没有单独安排复习内容。

教学目标:

通过总复习,使学生对本学期所学的知识进行系统整理和复习,进一步巩固数概念,提高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统计观念,获得自身数学能力提高的成功体验,全面达到本学期规定的教学目标。

复习重点:

四则运算、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复习难点:

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总课时:7课时

分课时: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一)……………………………………………………… 1课时

小数的性质和意义、小数的加法和减法(二)………………………………… 1课时

四则运算、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 1课时

三角形…………………………………………………………………………… 2课时

位置与方向 ………………………………………………………………………1课时

统计 ………………………………………………………………………………1课时

第一课时: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一)

复习目标:

1.让学生回忆、掌握小数的相关知识(小数数位顺序表、小数性质、改写、化简、小数移动)。

2.对小数的相关知识有个清楚且有条理的归纳,使知识能科学、合理的总结归纳、吸收。

复习难点:小数相关的一些灵活题

复习重点:数位顺序表

复习过程:

1.将第四单元的概念画出,让学生回家归纳在练习本上。P51、P52、P61、P73的概念。

2.复习数位顺序表(书P53)

请一学生说一说小数数位顺序表,引导学生注意数位、和记数单位的区别,帮助学生记忆。

小组比一比:

小数点(      )是整数部分,(    )是小数部分。

在小数中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的进率都是(     )。

(1)小数点右面第二位是(   )位,它的计数单位是(     ),左边第二位是(      ),它的计数单位是(     )。

(2)小数部分最大的计数单位是(      )。

(3)小数一定比1小吗(     )举例。

(4)比1小的小数,它的整数部分一定是(       )。

(5)大于7小于8的小数有(       )个。

(6)大于7小于8的一位小数有(    )个,二位小数有(    )个。

(7)由5个0.1,6个0.01和8个0.001组成的数是(         )。

(8)0.4里有(    )个十分之一,有(       )个百分之一。

注:在小组比赛中复习小数相关易错知识。

3.小数性质

(一)复习概念

(二)小数化简1.2300000,将1.23改写成5位小数。

注:强调小数末尾去掉或者添上零,小数大小不变。但是如果是在小数点的后面添上或者去点零,小数大小有可能改变。

再强调3位小数就是小数点后面有3位,几位小数就是小数点后面有几位。

练习:

(1)0.6里面有(   )个0.01     (2)0.61里面有(   )个0.01

(3)3.61里面有(   )个0.01    (4)0.061里面有(    )个0.001

0.25写成分数(       );0.312写成分数(       )

把小数90.90100化简后是(       )

将小数40.070化简后是(         )

4.小数点的移动

复习P61小数点移动的规律

注:在移动过程中要画出路线图,这样不容易出错。小数点前面要添零,小数点后面不必添零。

练习:

(1)63.6     ×10    ×100    ÷1000

63.6     缩小为原数的1/10      缩小位原数的1/1000

把300缩小为原数的(     )是0.3。

(2)由0.56到0.056是(          )。

a 缩小10倍    b 扩大10倍    c 缩小100倍

(3)把一个小数的小数点先向右移动两位,再向左移动三位,得到的数比原数(        )。

第二课时:小数的性质和意义、小数的加法和减法(二)

复习目标:

1.巩固掌握小数的性质和小数点位置。

2.小数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3.使学生熟练进行小数和十进复名数的相互改写。

4.使学生能够根据要求会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数位,求出小数的近似数,并能把较大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小数。

复习过程:

一、练习以下几种类型的题

1.口算。

2.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及验算。

3.用小数计算下面各题。

复习将复名数改写成高级单位(要求掌握好单位间的进率和小数点的移动)。

将分母是整十、整百、整千的分数改写成小数。

4.小数的简算(复习巩固加法交换律、结合律和连减的简算方法)。

5.解决问题(复习购物小票的填写方法)。

二、复习小数单位改写、小数的改写和求近似数

1.复习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

想-想,小数点位置移动会引起小数怎样的变化,变化的规律是什么?

如何应用这个变化规律把一个数扩大到它的10倍、100倍、1000倍、……缩小它的1/10、1/100、1/1000……

练习:12.376÷10=(    )×100=(    ) ÷1000=(    )

2.复习小数和复名数的相互改写

练习:2.37米=(    )厘米       1.46米=(    )毫米

5070千克=(    )吨       6.5吨=(    )千克

1吨25千克=(    )吨     52米4厘米=(    )米

教师提问:

这些题是从低级单位的名数变换成高级单位的名数,还是从高级单位的名数变换成低级单位的名数?

是乘进率还是除以进率?

小数点向哪个方向移动,移动几位?

通过上面的改写,再想一想用小数表示的高级单位的名数和低级单位的单名数互相改写时应注意什么?

用小数表示的高级单位的名数和复名数互相改写时应注意什么?这个方法与以前学的名数的变化有什么联系?

3.复习求小数的近似数和把较大的数改写成用“万”、“亿”作单位的小数。

练习:345670000千米=(      )亿千米≈(    )亿千米(保留二位小数)

教师:想-想,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应该怎样求?

与求整数的近似数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取近似值时,小数末尾的0能不能去掉?

保留整数表示精确到哪-位?

保留一位小数,表示精确到哪-位?

保留两位小数,表示精确到哪一位?

三、综合练习

课本P125小数        P128  1、2、3

第三课时:四则运算、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

复习目标:

1、通过练习,使学生巩固带小括号四则混合运算式题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带小括号.

2、复习运用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和一些简算方法进行简便运算。

3、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和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复习过程:

一、口算:

2500500  0250  10025  5829  2501  915 333+1  67+5

1、口答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

4728-73549+7      4728-(73549+7)       47(28-73549)+7

同桌互说再集体反馈

二、组织练习改错先说说错在哪里,为什么会错?该如何订正?

235+5(200-10025)

=240(10025)

=2404

=960

5(12-1212+12)

=5(0+12)

=512

=60

说说运算顺序

4300-(22478)   (41-16)(89-64)     (375+31-16)(89-64)

2、小结:四则运算顺序

3、师:下面四张扑克牌上的点数,经过怎样的运算,才能得到 24呢?你能想出几种方法?

6点、4点、2点、3点(小组活动讨论)

三、复习加法、乘法的运算定律

1、引导学生用文字总结并用字母归纳

(教师板书:用字母表示各个运算定律)

2、课堂练习

1、计算并运用运算定律验算

578+3864=              178X26=

2、简算(并用字母表示所用的运算定律)

25X12         514-389-111

87X201        125X88

66X99         28X3+28X5+2X28

25X47X40      98X27

23X37+27X37

3、应用题

A、一个水池的长是98米,宽是27米,水池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B、班上共有男生23人,女生27人,每人交课本费37元,一共要交多少钱?

(生独立完成,请个别同学上台板演,全班订正,重点说说运用什么运算定律,用字母怎么表示。)

四、综合练习:课本P125-126  3、4、5、6P129-130  6、7、8、9

第四课时:三角形

复习内容:

三角形的特征、特性、分类、内角和。

复习目标:

1.巩固掌握三角形的特性,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2.,知道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特点并能够辨认和区别它们。

复习过程:

活动一:简单基础的题目。

1、作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的高和底。

谈谈注意什么问题?(强调钝角三角形高的画法)

2、三角形的稳定性。

说说生活中很多事物都用到三角形的原因是什么?

3、给出三根小棒说说可不可以组成三角形?

3.4.5    3.3.3     2.2.6     3.3.5

为什么?

三角形的分类:注意三角形各自之间的联系及个三角形的特点。

活动二:解决问题

1、求三角形各个角的度数。

1)三边相等

2)等腰三角形,顶角是50度

3)有一个锐角50度,是直角三角形

根据题目所给条件--分析--解决--汇报解题思路

2、爸爸给小红买了一个等腰三角形的风筝。它的一个底角是75度,顶角是多少?

观察找信息--分析--解决

3、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内角和各是多少度?

活动三:提高题

1、能画出有两个直角或者两个钝角的三角形吗?为什么?

交流--汇报

2、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能求出下面的四边形和正六边形的内角和吗?

交流讨论--汇报

四、综合练习:课本P127  8      P130-13110、11、12、13

第五课时:三角形的练习

复习目标:

1、通过讲评练习使学生对三角形的相关概念更清楚。

2、熟练画出三角形的高和底

3、三角形按角分和按边分的分类,以及通过三角形的内角和180度来求三角形的各角,特殊三角形的求角度。

复习过程:

1、复习概念:

概念:1、由三条线段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2、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它的对边做一条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叫做三角形的底。

3、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度

4、三角形任意两条边的和大于第三条边

2、练习讲评:

(一)在钉子板上画指定的三角形

注意:画的时候为了准确,需要画在钉子之间

(二)填空:

1、一个三角形有(   )条边、(   )个角和(    )个顶点

2、三角形按角的大小来分,可分为(        )、(    )(          |三类

3、三角形按边的长短来分,可分为(        )、(          )

注意:基础概念题,主要是给学生对知识做个梳理

4、5、6、题主要是根据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来计算角度,除了方法外,还要强调细心计算。

(三)判断:

1、2、3、4、5都为概念的延伸题,要求学生要记忆

6、7、8为多项选择,主要是让学生利用公式、概念灵活做题

(四)画高:

注:重点也是难点,放慢速度,让学生用幻灯展示作业,大家来评一评做对了没有。

学生说一说画高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

1、用三角板画垂线,用虚线

2、要标上垂直符号

(五)计算

1、在三角形中角1=136度;角2=29度;角3=?

2、妈妈买了个等腰三角形的风铃。它的一个底角是25度,它的顶角是多少度?

3、在直角三角形中,一个锐角是35度,另一个锐角是多少度?

注意:强调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

第六课时:位置与方向

复习内容:位置与方向

复习目标:

(1)使学生能根据任意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2)对任意角度具体方向能够准确描述。

(3)能准确的量出物体所在位置的角度及正确画出路线图

复习过程:

1、幻灯片显示方位图,并标有角度。让学生根据图说一说各个地点距离学校的位置。

此题目的在于让学生学会看图说位置,并正确说明是在哪个方向偏几度。

结合练习卷,做练习题1

2、复习量角器量角的方法

结合练习卷,做练习题2(注意:量角器的正确使用,并注意一段线段表示实际距离多少)

巩固练习:测一测(练习卷3、4题)

3、算平均距离、平均速度

学生说一说方法,再做一做练习4(2)

4、画路线图

注意:

幻灯显示:

例:沙漠驱车越野:绘制简单路线图

根据所给信息画出越野路线

(1)在起点的东偏北40°方向距离350千米的地方是点1

(2)2在点1的西偏北25°方向距离200千米的地方是点2

(3)终点在点2的西偏南20 °方向距离它300千米的地方

学生在课堂练习本上做,说一说

结合练习卷5

5、课堂小测:一份小练习,巩固知识

第七课时:统计

复习目标:

1、让学生巩固认识单式折线统计图,会看折线统计图,并能根据统计图回答简单的问题,从统计图中发现数学问题。

2、通过对数据的简单分析,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

3、通过对现实生活中多方面信息的统计,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运用已经掌握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较简单的数学问题。

复习过程:

1、说一说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2、在绘制折线统计图是要注意什么?

3、练习:1991-沙尘暴总天数的变化情况(幻灯片显示)

篇12:高二英语Unit2 news media 知识点总复习教案(人教版高二英语教案教学设计)

Section I 课前准备、听力、口语

1. Which of the news media above is the most reliable? 以上的新闻媒体中哪一种最可靠? (p.9 Warming Up Ex. 1)

reliable adj. 可信赖的;可依靠的;确定的 ① They are reliable friends. 他们是可信赖的朋友。② Is this product reliable? 这种产品的质量可靠吗? ③ Is the source of the information reliable? 那个消息的来源可靠吗?

【链接】 reliably adv. 可靠地;确实地 / reliability n. 可靠性;可信赖性 / rely vi. 依赖,依靠 (与on连用,相当于depend on) ① We can't rely on her for help. 我们不可指望她的帮助。② I rely on her to pay back the money. = I rely on her paying back the money. 我相信她会还钱。③ You may rely on it that he will come to meet you. 你放心好了,他会来接你的。

2. How do you know whether what you hear, see or read is true? 你怎么知道你听见、看见或读到的东西是不是真的? (p.9 Warming Up Ex. 3)

whether引起宾语从句,作know的宾语,what引起主语从句,作宾语从句的主语。

【辨析】what;which

(1) what相当于all that,the thing(s)that,the place that,the person that等,表示从不定数目或不定数量的事物中做出选择。(2) which表示从已知的、确定的范围中做出选择。(3) which可引导从句,而what则不可。① What shoes are you going to wear? 你要穿什么鞋? ② Which shoes shall I wear, the red ones or the brown ones? 我该穿哪双鞋,是红色的还是棕色的? ③ What train are you going by? (说话人只是询问火车的时间,而对可乘的火车没有任何概念) 你要乘几点的火车? ④ Which train are you going by? (说话人脑海里有几趟可乘的火车) 你要乘哪趟火车?

【注意】以下句子中常用what。① What season do you like best? 你最喜欢什么季节? ② What day of the week is today? 今天星期几?

3. The man was fired. 那人被开除了。(p.10 Listening 1)

fire的动词用法

(1) 解雇,开除 (=dismiss, 反义词: employ, take on)

The company fired him for not coming to work on time. 那公司因他不按时来上班而解雇了他。

(2) 点燃,燃烧 It is difficult to fire wet twigs. 湿的小树枝很难点燃。

(3) (以……为目标)发射(枪、弹等) He fired his gun at the big snake. 他开枪打那条大蛇。

(4) 激发(人、感情等),使充满热情 The story fired his imagination. 这故事激发了他的想像力。

4. The man faced difficulties. 此人面对困难。(p.10 Listening 2)

1) face 的动词用法 (1) vt. & vi. 面对,面向 ① The building faces the park. 那座建筑物面对着公园。② -- How does this house face? -- It faces (to) the east. - 这房子面朝哪边? - 朝东边。(2) vt. 面临(困难等),应付,面对;(危险、困难等)迫近① We must face our trouble and bear it. 我们必须正视我们的困难并勇于承受。② Such was the situation we were facing. 这就是我们面临的局势。③ Sooner or later he'll have to face being on his own. 迟早他将不得不面对只靠自己的局面。④ The difficulty that faces us today is one of supplying food to those in need. 我们今天面临的困难就是向急需的人提供食品。

【短语】be faced with 面临,面对 / face up to 面对;承担 / face the music 接受 (不愉快的后果或情况) ① I was faced with a new problem. 我面临一个新问题。② She couldn't face up to the fact that she was no longer young. 她无法面对自己不再年轻的事实。③ The boy was caught cheating in the examination and had to face the music. 那个男孩被发现考试作弊,不得不接受处罚。

2) difficulty表示“难,困难”时用作不可数名词,表示“难题,难事”时用作可数名词。如: ① I had great difficulty (in) doing the work. 我做那件工作感到很吃力。② She learned to speak French without difficulty. 她毫无困难地学会了讲法语。③ We will face many difficulties in the future. 将来我们要面临许多难题。

5. The man was generous. 此人很慷慨。(p.10 Listening 7)

generous adj. 慷慨的;大方的;宽容的;豁达的;丰富的,丰盛的 ① Your uncle is very generous to buy you that car for your birthday. 你叔叔真慷慨,买那部汽车祝贺你的生日。② He is generous with his money. 他出手大

方。③ It was very generous of you to forgive her. 你能原谅她实在是够宽容的。④ He gave me a generous lunch. 他请我吃了一顿丰盛的午餐。⑤ There will be a generous harvest this year. 今年会有大丰收。

【链接】generously adv. 慷慨地; generosity n. 慷慨大方

6. Below is a list of ten things that happened today. 以下列出了今天发生的十件事。(p.10 Speaking 第1行)

本句为倒装句,正常语序应为:A list of ten things...is below. below 看作副词,表示方位。当表示方位的状语或表语位于句首时,句子采用全部倒装的结构,即把谓语动词的所有组成部分都移到主语之前这类作状语或表语的词常见的有:away,down,in,off,out,over,up,above,below,here,there 及介词短语与分词。如:① To the list may be added the following names. 在这个名单上还可以添上下列人员。② Here is a seat for you. 这儿有你的一个座位。③ There goes the bell! 铃响了。④ The door opened and in came Mr. Smith. 门开了,史密斯先生走了进来。⑤ Away ran the prisoner. 这犯人跑了。⑥ In the front of the lecture hall sits a professor. 报告厅的前面坐着一位教授。⑦ Written on the blackboard are the names of those who were late yesterday. 黑板上写着昨天迟到的人的名字。⑧ Sitting in the front are the leaders of our school. 前面就坐的是我们学校的领导。

【注意】如果作主语的是人称代词,则不用倒装。如:① In he came and the lesson began. 他走进来开始上课。② Here he comes. 他来了。

7. Food prices are going up. 食品价格在上涨。(p.10 Speaking)

go up 此处相当于rise,increase,意为“上升,增长,提高”。如: ① The temperature has gone up. 温度上升了。② The goods have gone up in quality, but have not gone up in price. 这些货物的质量提高了,可是价格没提。

【拓展】go up 还可意为“上升,攀登;向(河的等)上游而去,沿(街)而去;响起,被听见;被炸毁”。如: ① The lift went up to the fourth floor. 电梯升到了四楼。② There is a path going up to the mountain top. 有条小路通到山顶。③ The boat was going up the river. 船正在河上逆流而上。④ The children were going up the street. 孩子们正沿着街走去。⑤ A cheer went up in the hall. 大厅里响起一阵欢呼声。⑥ The enemy gas tank received a direct hit and went up in a huge explosion. 敌人的汽油库遭到直接命中,在剧烈的爆炸声中被毁掉。

8. Two men robbed a bank in Shanghai. 两个人抢劫了上海的一家银行。(p.10 Speaking)

rob 意为“抢,抢劫”,用于如下结构: rob sb. / a place (of sth.) 从某人/某地抢走 (某物) ① They robbed her of all her money. 他们抢走了她所有的钱。② She was robbed of her necklace. 她的项链被抢走了。③ Thieves robbed the bank of thousands of dollars. 小偷们抢了银行数千美元。

【辨析】rob;steal;pick

rob用于rob sb. / a place of sth. 的结构。 steal用于steal sth. (偷某物)。 pick用于pick one's pocket(掏腰包)的固定搭配。

【提示】rob sb. / a place of sth. 在变为被动结构时,只能说:Sb. / A place is robbed of sth.,不能说:Sth. is robbed。

9. A house in your town burned down. Nobody was injured. 你所在的城镇里有一所房子烧毁了。没有人受伤。(p.10 Speaking)

burn down意为“烧毁;使烧毁”。如: ① The woodshed was burnt down in half an hour. 半个小时小木屋就烧毁了。② These houses were burnt down (to the ground)by the enemy. 这些房子被敌人烧毁了。

【拓展】burn down 也可表示“由于燃料烧尽而火力渐弱”。The fire is burning down,get some more coal please. 火力在减弱,请再拿些煤来。

【比较】burn up 意为“烧尽,烧光”“(火,炉等)烧起

来,旺起来”。如: ① He threw the letter into the stove and it burnt up in a few seconds. 他把信丢进炉子,几秒钟时间信就烧掉了。② Put some wood on the fire and make it

burn up. 添些木柴把火烧旺。

【提示】burn down 强调破坏性,burn up 强调动作的

结果。

【辨析】injure;wound;hurt;harm;destroy;damage

(1) injure指意外伤害或事故造成的伤害,有危及功能和发展之意。Several children were injured in the accident.好几个孩子在那次事故中受伤。

(2) wound一般指刀伤、枪伤、战场上受伤,也可指对感情的伤害。① He got wounded in the battle. 他在战斗中受伤。② Her words wounded him badly. 她的话严重伤害了他。

(3) hurt指精神或肉体上的“创伤,伤害”,作不及物动词时,意为“疼”,其过去分词不能作定语。① His words hurt me / my feelings. 他的话伤了我/我的感情。② He fell and hurt his leg. 他掉下来伤了腿。③ My shoes are s0 tight that my feet hurt. 鞋太紧,我的脚疼。

(4) harm一般指伤害有生命的东西,常指伤及一个人的健康、权利、事业等。① Smoking seriously harmed his health. 吸烟严重损害了他的健康。② They had their hearing harmed by the loud noise of machines. 他们的听力被机器的巨大噪音所损害。

(5) destroy指通过某种有力的或粗暴的手段使之毁灭或无用,一般不能或很难修复,有时可用于比喻意义。① The earthquake destroyed the whole city. 地震毁了整个城市。② All his hopes were destroyed by her letter of refusal. 他所有的希望都被她的拒绝信毁了。

(6) damage主要指对价值和功能的破坏,多用于无生命的东西,一般还可修复。① Her heart was slightly damaged as a result of the disease. 由于生病,她的心脏轻微受损。② They managed to repair the house that had been damaged. 他们设法修复了受到破坏的房屋。

【注意】wound与injure可构成如下形式: the wounded 伤员; twenty wounded 二十个伤员; the injured (因事故造成的) 受伤者

Section Ⅱ 阅读

10. Experienced editors and reporters make informed decisions about what events to report, how to report them. 有经验的编辑和记者对于该报道什么事件,如何报道做出明智的决定。(p.11 Reading第一段第1行)

informed adj. 明智的;有知识的;了解情况的 ① He is a well-informed man. 他是个消息灵通的人。② You should keep us informed whenever you are in trouble. 一有麻烦你就应该告知我们。

【链接】inform 的用法: inform sb. of sth. 告知某人某事; inform sb. that / wh... 告知某人…; inform sb. + 疑问词 + 不定式; ① I informed her mother of her safe arrival. 我通知她母亲她已平安到达。② We were informed that a big fire had broken out in the next town. 我们获知邻镇发生大火灾。③ His letter informed us how and when he was expected to arrive in Beijing. 他的来信通知了我们他预定来北京的时间和搭乘的交通工具。④ He will inform us where to go. 他会告知我们该去什么地方。

11. They also make sere that readers can relate to the stories. 他们还确保读者能与报道内容相关。(p.11 Reading 第一段 第2行)

relate vi. & vt. (和……)相关;涉及;把……与……关联起来 ① How on earth do his remarks relate to what we are discussing now? 他的评论和我们现在讨论的事究竟有什么关系呢? ② I think we may relate these two acci- dents to his carelessness. 我们可以把这两个事故与他的 疏忽联系起来。③ The two men just can't relate to each other. 那两个人怎么也合不来。

【注意】relate常与to搭配。

【 链接】related adj. 有关系的, 相关的;亲戚的 / relation n.关系; 亲戚 / relative adj. 相关的,关于……的; n.亲戚

12. The two reporters agreed to switch roles for once and be the interviewees rather than interviewers in order to let us know about their work and how the news we read is made. 为了让我们了解他们的工作以及我们读到的新闻是如何制作与写作的,两位记者同意转换一次角色,充当被采访者而不是采访者。(p.11 Reading第一段 第4行)

(1) for once = just for once = for this once = this once 就这(那)一次 ① For once you are right. 只有这一次你是对的。② For once, at least, it's not my fault. 起码这一次不是我的错。③ Do let me stay up later tonight, mummy - just for this once. 就让我今晚上晚睡吧,妈妈 - 就这一次。

【链接】all at once 突然;同时 / once and for all 永远的;一劳永逸的 / once in a while 偶尔 / once more (again) 再一次 / once upon a time 从前(用于开始讲故事)

【比较】 once 意为“一次;曾经一度”。① I will help you once but then you must do it by yourself. 我会帮你一次以后你必须自己做。② We once lived in San Francisco. 我们曾在旧金山住过。

(2) rather than 此处相当于and not,意为“而不是”。如: ① The colour seems green rather than blue. 颜色好像是绿色,而不是蓝色。② They were screaming rather than singing. 他们在尖叫,而不是在唱歌。③ It is better to ask for help at the beginning rather than to wait until a busy period when everyone is rushed off their feet. 最好在开始工作时就去请求帮助,而不要等到大家都忙得不可开交时,再去找人帮忙。④ She telephoned rather than wrote. 她打了电话而没写信。

【注意】rather than连接并列结构

【提示】rather than 连接两个主语时,谓语动词的单复数与前一个保持一致。He rather than you is to blame. 是他而不是你该受到责备。

【拓展】rather than 还可用于以下情况:

(1) 表示两种说法的正确程度,意为“与其说,倒不如说”。He is an artist rather than a philosopher. 与其说他是位哲学家,不如说他是位艺术家。

(2) 表示主观上选择。主句表示喜欢做的事(主句中常含有would,prefer,like等),rather than部分则表示不喜欢做的事。① I would die with my head high rather than live with knees bent. 我宁愿昂着头死,也不愿跪着生。② Rather than go there I'd prefer to stay here on my own. 我宁愿自己呆在这里,也不去那里。

13. For long and important articles, for example, a feature story, the editor will tell me how I should develop the story. 对于重要的长篇文章,例如一个特别报导,编辑会告诉我该如何阐述。(p.11 Reading ‘Zhu Lin’ 第3行)

develop 在本句中意为“阐述、详述”,也可翻译为“(逐步)展开”。① We should develop our argument point by point. 我们应该逐步展开论点。② Please try to develop the idea more fully. 请将该意见更详细地说明一下。

【拓展】develop 还可意为“发展、开发、养成、揭露、显示、冲洗”等。① His business developed quickly. 他的事业迅速发展起来。② We need to develop solar energy even further. 我们需要进一步开发太阳能。③ I developed the habit of eating between meals. 我养成了吃零食的习惯。④ His investigation developed several new facts. 他的调查揭露了若干新的事实。⑤ Please develop these films immediately. 请马上冲洗这些胶卷。

14. After the interview,the reporter must present the material in an organized way and make sure that the article reflects events and opinions truthfully. 采访以后,记者必须有条理地呈现材料,并确保所写的文章真实地反映事件及看法。(p.11 Reading ‘Chen Ying’第5行)

(1) present vt. 呈现;描述;介绍;赠送 ① The mayor presented the prizes in person. 市长亲自颁奖。② The principal presented a diploma to each of the graduates. = The principal presented each of the graduates with a diploma. 校长把毕业证书授予每一位毕业生。③ I presented the letter of introduction to the receptionist. 我把介绍信呈给接待员。④ The forced agreement will present problems later. 那项强制达成的协议日后将会发生问题。⑤ They presented flowers to their teacher. 他们给老师送了鲜花。

【链接】present adj. 在场的,出席 n. 礼物 / presence n. 在场,出席

(2) reflect vt. 反映;表现;反射;映出;反省 (vi.) ① Her severe look reflected how she really felt. 她那冷峻的神情反映出她心中的真正感受。② The letter reflected her sorrow. 那封信显露出她的悲伤。③ Her face was reflected in the mirror. 她的脸映现在镜子中。④ Mirrors reflect light. 镜子能反射光线。⑤ Please reflect on the matter. 请仔细考虑那件事。⑥ I reflected on possible reasons for my failure. 我仔细考虑导致我失败的种种可能原因。

【链接】reflection n. 反射;反映;思考,沉思 / reflective adj. 反射的;反映的;沉思的

15. My favourite article is one I wrote about the efforts to bring stolen cultural relics back to China. 我最喜欢的文章是我写的一篇关于如何努力把被盗文物带回中国。(p.11 Reading ‘Chen Ying’ 倒数第1行)

(1) one 在句中作表语,起替代作用,以避免重复。如替代的名词为复数,则用复数形式的替代词ones。

① I haven't a pen. Can you lend me one? 我没带钢笔,你能借给我一支吗? ② I didn't buy a calculator. They only had expensive ones.我没买计算器,他们只有贵的。

【注意】以上例句中的one替代的是泛指概念的名词,若替代特指概念的名词。则用the one或the ones。① Don't tie it to that old branch. I think it will break. Tie it to the one on the right. 别把它绑在那根老树上,我想它会断的。把它绑在右边的树枝上。② My shoes are similar to the ones you had on yesterday. 我的鞋子与你昨天穿的相似。

【提示】one 只能指代可数名词,若指代不可数名词则用that。The weather today is warmer than that yesterday. 今天的天气比昨天的暖和。

(2) effort [U, C] 努力;艰难的尝试;努力的成果 ① He did it without effort. 他毫不费力地做完那件事。② Getting a high grade requires great effort. 要取得高分需要非常努力。③ All my efforts were in vain. 我的努力全都白费了。

【短语】make an effort 努力,尽力 / spare no effort 不遗余力

16. I like the story because it was the first time that I had written with real passion and because it made me realise that everyone's life is different. 我喜欢这个故事,因为那是我第一次怀着真正的激情写作,也因为它使我意识到每个人的生活都是不同的。(p.12 Reading ‘Zhu Lin’ 第3行)

it was the first time (that)…是固定句式,it也可换成 this 或 that;first 也可换成 second,third 等以表达不同的意义。如: ① This is the fourth time she's rung you in a week. 这是她一周内第四次给你打电话。② It was the second time that he had been out with her alone. 这是第二次他单独跟她外出。

【注意】该句式的that从句中通常用完成时态,在描述过去的事情时,有时用一般过去时。

【提示】当主句为将来时态时,从句的谓语动词要用

现在完成时。① It will be the first time that I haven't been

abroad. 这将是我第一次不呆在国外。② This will be the first time that I have visited China. 这将是我第一次访问中国。

【拓展】the first time 可起从属连词的作用,引起时间状语从句。① The first time (that) I saw her, my heart stopped. 我第一次见到她时,心脏都停止了跳动。② The first time I went to Beijing, I visited the Summer Palace. 我第一次去北京时,游览了颐和园。

17. I want to write about people who you seldom read about, for example people who have AIDS or who are addicted to drugs. 我想写一下那些你很少读过其情况的人,例如患艾滋病或染有毒瘾的人。(p.12 Reading ‘Chen Ying’ 第1行)

(1) read about 意为“读关于……的文章,获悉”。如: ① I read about the accident in the newspaper. 我从报纸上获悉那次事故。② I know it's true, because I read about it in the official report. 我知道那是真的,因为我在官方报告中读过有关它的文章。

【比较】read表示“读,看”,后接读的内容,也可表示“理解,看懂”。① I read a good article in today's paper. 我在今天的报纸上读了一篇好文章。② She could read his thoughts. 她能看出他的心思。③ You can read a guy's character at the first glance. 你第一眼就能看出一个人的性格。④ Silence must not always be read as consent. 不能总是把沉默理解为同意。

【提示】write,tell,know,hear,ask等都存在类似用法上的区别。

(2) addict vt. 使沉溺;使人迷;使醉心 (常用于被动结构be addicted to) ① Don't addict yourself to such foolish things. 不要沉溺于这些愚蠢的事情。② Many students are addicted to computer games. 许多学生迷恋计算机游戏。

18. Their stories must be told if we want to solve difficult social problems and help those who suffer from them. 我们要想解决社会难题并帮助那些为难题所困的人们,就必须把他们的情况说出来。(p.12 Reading ‘Chen Ying’ 第3行)

suffer vi. 受痛苦,受苦难 ① The injured man was still suffering. 那位受伤的男子还在遭受折磨。② His health suffered terribly from heavy drinking. 他的健康因酗酒而严重受损。

【短语】suffer from 苦于……,患……病 ① This area used to suffer from floods. 这一地区过去常遭水灾。② She often suffers from headaches. 她经常头痛。

【拓展】suffer用作及物动词时,意为“遭受,蒙受”。① The city suffered serious damage from the earthquake. 那个城市因地震而遭到严重破坏。② The economy of that country has suffered a great loss. 那个国家的经济蒙受了重大损失。

19. We shouldn't ignore what happens even if it is difficult for people to accept some stories. 即使人们很难接受某些报导,我们也不应当不顾发生的事实。(p.12 Reading ‘Chen Ying’ 第4行)

(1) ignore vt. 忽视;不顾;对……装作不知道 ① He ignored my advice. 他忽视了我的忠告。② The driver ignored the traffic light. 那个司机不理会红绿灯。

【链接】ignorance n. 无知;不学无术;不知道 / ignorant adj. 无知的;不学无术的;无教养的

(2) even if (=even though) 即使,纵然 ① Even if I have to sell my house, I'll keep my business going. 即使要卖掉我的房子,我还要继续我的事业。② Even if he is poor, she loves him. 即使他很穷,她还是爱他。

【比较】though意为“尽管”,常用于陈述事实。如: ① Though he is poor, he is satisfied with his situation. 尽管他很穷,但他对他的境况是满意的。② Her first name was Rose, though no one called her that. 她的名字是罗斯,不过没有人这么称呼她。

【链接】 as if (= as though) 好像He treats me as if I were a stranger. 他对待我好像对待陌生人似的。

20. The media can often help solve problems and draw attention to situations where help is needed. 媒体能经常帮助解决问题,关注需要帮助的局面。(p.12 Reading ‘Chen Ying’ 第二段 第1行)

(1) draw attention to 对……加以注意,把注意力吸引到……上来。① Her cry drew our attention to the running car. 她的喊叫声把我们的注意力吸引到那辆行驶的汽车上。② He drew attention to the rising unemployment. 失业率日渐升高引起他的注意。

【提示】draw one's attention 中的draw也可换成catch或attract。Her sweet voice attracted / caught / drew our attention. 她甜美的声音引起了我们的注意。

【拓展】 pay attention to 注意; devote one's attention to 专心于; call attention to 唤起对……的注意; turn attention to 将注意力转向……; fix one's attention on 将注意力集中于……① You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doing the experiment. 做这个实验你必须多加注意。② Lenin devoted much attention to training party leaders from among the workers. 列宁很注意从工人当中培养党的领导人。③ Before close I must call your attention to a problem we have to face. 在结束前,我必须让你们注意一个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④ During the year, the government turned its attention to improving agriculture. 这一年,政府把注意力转向改善农业上。⑤ You must fix your attention on what the teacher is saying. 你必须集中注意力听讲。

【注意】以上短语中的to都是介词,后面不用动词原形。

(2) situations 后面由 where 引起了定语从句,表示处于某种局面或形势下。where引起的定语从句除修饰地点外,也可修饰situation,case,point等。

21. The result is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world on all sides, leading to a future world where people from all countries are respected and different views and opinions are tolerated. 结果就是在各方面对世界有更好的理解,从而产生一个来自各国的人民都受到尊重、不同观点与意见都能容忍的未来世界。(p.12 Reading ‘Chen Ying’ 第二段 倒数第3行)

(1) understanding 用作不可数名词,有时与不定冠词连用,意为“理解,了解;理解力;共识” 等。如: ①He has a clear understanding of the situation. 他对情况了解得很清楚。② The problem is beyond my understanding. 这个问题超过了我的理解力。③ We have reached an understanding with them. 我们跟他们达成了共识。

(2) on all sides (=on every side) 在各方面,到处 ① On all sides there was great enthusiasm over his speech. 对他的演讲各方面都抱有极大的热情。② On every side we have heard approval of his plan. 我们到处听到对他的计划的赞同。

【拓展】from all sides 从四面八方 / on one's side 在某人一边,支持某人 / take sides(with) 偏向一边,站在……一边 / side by side 肩并肩

(3) leading to... 为状语,表示结果。① The child slipped and fell down, hitting his head against the door. 那孩子滑了一跤,头碰到了门上。② Fifteen million trees had been blown down by the high winds, blocking roads, paths and railway lines. 大风刮倒了1,500万棵树,阻塞了大小道路和铁路线。

【注意】现在分词作结果状语时表示必然的结果,而不定式作状语表示出乎意料的结果。One day 1 went shopping and came back to find my front wheel missing. 有一天我去买东西,回来时发现我的车前轮不见了。

Section III 词汇、语法、综合技能

22. Nine out of ten housewives who were interviewed about the product said they liked it. 关于这种产品,在接受采访的家庭主妇中十分之九的都说喜欢。(p.14 Grammar Ex.3 No.3)

out of 意为“从(某个数)之中”,也可换成in。如: ① Choose one out of these ten. 从这十个当中选择一个。② He is safe from danger (in) nine cases out of ten. 十之八九他是安全的。

【拓展】 out of 还可表示如下意义:(1) 从…的内部,从……到外 Don't look out of the window. 不要向窗外看。(2) 在……的范围外 ① He is out of sight. 他在看不到的地方。② He lives a few miles out of the city. 他住在离市区数英里之外的地方。(3) 因……原因,出于I did it for her out of friendship. 我出于友好为她做那事。(4) (状态)从……离开 ① Your coat is out of fashion. 你的外套过时了。② The riot is out of control. 暴动已经失控。

23. And I like the way the fans look up to them. 而且我很喜欢球迷们对他们表达敬意的方式。(p.14 Grammar Ex.5 第二段 第3行)

(1) the way后面的句子是定语从句,此处省略了引导词that或in which,它们在从句中作状语。

(2) look up to 意为“尊敬,钦佩”,相当于admire,respect。① We look up to the old worker as our teacher. 我们把这位老工人尊为我们的老师。② This old man is looked up to by everybody. 这位老干部受到众人的尊敬。

24. Out many of them still think soccer is boring. 但他们许多人认为足球很无聊。(p.14 Grammar Ex.5 第二段 倒数第1行)

bore vt. 烦扰,使厌烦 ① The long speech bored us all. 那冗长的演讲使我们都感到厌烦。② Are you bored with my story? 我的话使你感到厌烦吗? ③ He always bores her with the same story. (= by telling...) 他总是重复同样的故事,使她觉得厌烦。

【注意】bore通常跟with连用。

【比较】boring 令人厌烦的; bored 感到厌烦的

25. Americans will fall in love with this game too. 美国人也会爱上这种运动。(p.14 Grammar Ex.5 第三段 第2行)

fall in love with 爱上……(表动作,不延续) ① I fell in love with her at first sight. 我对她一见钟情。② She fell in love with the house as soon as she saw it. 一见到那所房子她就喜欢上了。

【比较】be in love (with) 意为“相爱,喜欢”,表示延续状态。① He had never been in love before. 他以前从没恋爱过。② If you're really in love with art, you don't mind hard work. 如果你真的喜欢艺术.你就不会介意吃苦。

26. A small group of fewer than a hundred people caused trouble for workers at our city's most successful company today. 不足一百人的一小群人今天在我们市办事办得最成功的公司给工人造成了麻烦。(p.15 Integrating Skills 第一图 第1行)

(1) fewer than 少于,不足(修饰复数名词)

【链接】less than少于,不足(修饰不可数名词) ; more than多于,超过(修饰复数名词或不可数名词)

(2) cause trouble (for) (给……)带来麻烦或烦恼

【链接】ask / look for trouble 自找麻烦,自寻烦恼; be in trouble 处于困境,有麻烦; get into trouble 陷于困境; make trouble 惹麻烦; put a person to trouble 给某人添麻烦; take trouble to do 费神做……,不辞劳苦地做

27. Brave and strong, the activists talked to workers outside the factory and left a positive message about protecting the earth. 勇敢而又强壮的行动者在工厂外与工人们进行了交谈并留下了有关保护地球的积极性宣言。(p.15 Integrating Skills 第二图 第3行)

brave and strong 是形容词作方式状语。再如: Stone- faced, the captain ordered to reduce speed. 船长面无表情地下达了减速的命令。

【拓展】形容词或形容词短语还可在句中充当以下状

语成分。

(1) 原因状语 Too nervous to reply, he stared at the floor. 他紧张地不能回答,只是凝视着地板。

(2) 时间状语 Ripe, these apples are sweet. 这些苹果熟了的时候是很甜的。

(3) 条件状语 Fresh from the oven,rolls are delicious. 面包卷如果是刚出炉的。则会很香。

(4) 句子状语(对句子内容加以评注) ①Strange to say,he did pass his exam after all. 说来奇怪,他竟然通过了考试。② More important,he's got a steady job. 更重要的是,他得到了一份稳定的工作。

28. Do your supporting sentences focus on the main idea? 你那些提供证据的句子是针对主题思想的吗? (p.16 Tips 第3点行)

focus vt. & vi. 集中(注意、关心)于……,集中注意力(与on连用) ① We must focus our attention on urgent problems. 我们必须把注意力集中在紧迫的问题上。② All eyes were focused on him. 所有目光都集中到他身上。③ He found it hard to focus on one thing for longer than five minutes. 他发现很难集中注意一件事在5分钟以上。

【链接】focus 也可用作名词,意为“焦距;(兴趣、活动等的)中心”。① Please adjust the focus of the telescope. 请调节望远镜的焦距。② He is the focus of attention. 他是人们注意的焦点。

【单元语法】

1. 过去分词作定语和表语

1) 过去分词作定语 单个过去分词作定语时常放在被修饰词前,过去分词短语作定语时应放在被修饰词之后。

如: ① I bought some painted chairs. 我买了几把油漆好的椅子。② Everybody attended the meeting held last week. 所有的人都参加了上星期举行的会议。

【注意】

(1) 过去分词修饰something,everything,anything,nothing,somebody,nobody等不定代词或不定代词those时,要放在这些词的后面。① He is one of those invited. 他是那些被邀请的人之一。② Nothing reported (in the newspaper) interested him. 报纸上报导的事没有一样让他感兴趣。

(2)单个的过去分词有时置于名词后作定语。如: The experience gained is very useful. 获取的经验很有用。

(3) 有些过去分词作前置定语与后置定语时意义不同。如: in the given time 在既定的时间内; with the words given 用所给的单词; a wanted person 被通缉的人; workers wanted 招聘工人; a concerned look 关切的神情; the people concerned 有关人士

2)过去分词作表语 ① She looks worried. 她看上去忧心忡忡。② Your article is well written. 你的文章写得很好。

【辨析】过去分词作表语与被动语态的区别。

(1) 用作表语的过去分词,被动意味很弱,主要表示动作的完成和状态,此时相当于一个形容词。如:① The glass is broken. 玻璃破了。② Our classroom is crowded. 我们的教室很拥挤。

(2)被动语态的过去分词,动作意味很强,句子主语为动作的承受者,后常跟by短语。如:① The glass was broken by Jack. 玻璃是杰克打破的。② The windows were closed by Tom last night. 昨天夜里是汤姆关的窗。

【拓展】表示感觉的一些过去分词 (如surprised,disappointed,excited,pleased等)及其他一些 (如dressed,drunk,devoted,lost,known,married, recovered,separated等)过去分词可常用作表语,表示状态,其中有些只表示状态,毫无被动意味。如:① I found that I was lost. 我发现我迷了路。② Those days are past and gone. 那些日子一去不复返了。③ He is dead drunk. 他喝得烂醉。④ The patient is perfectly recovered from his illness. 病人已完全康复。

【注意】过去分词作表语时,系动词除be外,也可用get,become等表示动作,不能延续。如: ① They have been married for five years. 他们结婚五年了。② They got married five years ago. 他们五年前结的婚。

篇13:人物个性化描写之肖像描写指导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市桥星海中学“自主合作,相互玉成”课堂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初中作文主要集中在记叙文的写作训练上,而写人的记叙文是其中的重点,写人记事的文章往往要从描写人物方法入手写,为使人物的写作训练完善系统,同时又配合初二下册第一单元知识要求,因而进行人物肖像片断描写的训练,以达到阅读与写作相结合的目的。

学生情况:

初二学年是中学学习生活的过渡期,年龄特征决定了学生尚不成熟的认知观,因此,在学法上常要给予指导,当然仍以放开手脚让学生写为主。学生对待人和事的态度还不够全面,却有敏锐的观察力,因而相信他们的能力让学生观察自己或身边的人,捕捉其特点,从而使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他们的真实感情。

教学方式:“电子书包”双课堂教学

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

1.深刻地认识肖像描写在塑造人物形象中的作用。

2.能根据文学作品中的肖像描写探究出肖像描写的技巧。

过程与方法:

1.能运用人物肖像描写的技巧修改和创作文章,并进行简要分析和自评。

2.熟练应用电子书包平台进行合作、探究学习。

情感与态度:

1.从肖像描写中感悟人物的性格和精神品质。

2.培养协作探究学习的精神。

教学重点:能根据文学作品中的肖像描写探究出肖像描写的技巧

教学难点:

1、能运用人物肖像描写的技巧修改作文并能简要自评

2、基本学会通过人物肖像反映人物性格,揭示人物的精神品质

教学环节 电子书包应用

课前准备

利用电子书包的“互动讨论”功能 上传主题帖“阅读两篇习作,分析作文中出现的问题”、网络学案、在线作业“猜猜他/她是谁” 针对老师发布在网络上的主题帖和在线作业,通过读名著中的人物片段描写探究出写好肖像描写的方法,回复帖子;同时小组内在网络进行交流。

展示描写

导入新课

ppt展示同学写的一段肖像描写,提问,你能猜出写的是哪位同学吗?

举手回答,并说出该描写有什么不足。

从本班的习作中发现人物描写存在的问题,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引导语:巧妙地运用这些描写方法往往可以描绘出一个有血有肉的人。肖像好比一个人的名片,能给人以最为直观的印象。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一下人物的肖像描写。 根据老师的引导,粗略感受人物肖像描写的作用。

引出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在线作业,系统自动批改,及时反馈学生作业情况。

进入电子书包在线作业,查看学生作业反馈结果。讲评错误率较高的作业。 做对的学生分析题目,分享学习方法。

通过文学大师笔下的人物描写,让学生猜猜他/他是谁,以读促写。

小组协作,探究写作方法

通过电子书包丰富学生的阅读材料,节省纸张。 引导语:许多文学大师创作出来的经典人物的肖像描写经久不衰,是什么原因让他们的肖像描写散发着永久的魅力呢?我们不妨向大师们请教一下。请同学们探究阅读的材料,说说大师们有哪些法宝。

分析作业中的人物的肖像描写,总结人物肖像描写的方法。

欣赏经典名著中人物肖像描写片段,通过小组讨论探究人物肖像描写的方法,落实教学重点。

对症下药进行写作训练

利用电子书包的互动讨论功能,共享学生作品,同时利用平台送鲜花的互动功能,使学生对学生的评价及时反馈给教师。 引导学生根据这节课学到的肖像描写的方法对已完成的片段作品《父亲》(对经典油画作品进行肖像描写)进行修改,表现他的特点。同时对其他同学的作品进行简单点评,送鲜花 修改课前的作文练习,通过人物肖像描写反映父亲的性格和精神面貌。 通过修改作文,集体交流的形式,更好地掌握本节课学习的写作技能。放手让学生对作品互评,让学生在讨论、碰撞中擦出智慧的火花

作品展示互动交流

利用电子书包教师平台,展示学生优秀作品。 展示鲜花较多的学生作品,让学生作者分析写作方法,也让学生分析投鲜花的原因。 朗读自己的作品,分析其他同学作品的优点及待改进的方面。 通过展示,好的作品得到表扬,同时也知道自己待改进的方面,其他同学通过欣赏好的学生作品,以读促写。

评价总结

教师对本节课适当的小结,总结肖像描述的技巧。

梁茹

[人物个性化描写之肖像描写指导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三角形数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综和总复习)

小学语文系统复习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综合总复习)

拼音总复习教学设计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总复习练习题

人教版初中数学总复习教案有哪些

总复习2的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生物总复习习题

母鸡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四年级上册)

阅读复习课教学反思 (人教版综和总复习)

描写人物心理的成语

如何描写人物心理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四年级总复习)(推荐13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如何描写人物心理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四年级总复习),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