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7》教学设计第3课时(苏教国标版五年级教学设计)

时间:2022-11-27 07:23:22 作者:满满芋 教学设计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满满芋”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5篇《练习7》教学设计第3课时(苏教国标版五年级教学设计),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练习7》教学设计第3课时(苏教国标版五年级教学设计),希望大家喜欢,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篇1:《练习7》教学设计第3课时(苏教国标版五年级教学设计)

坟小学 五年级 科目:语文 教学设计

时间:2010.12.8 设计人 国炳臣 审核人 杨宝林

课题 练习7 课时安排 3 第(3)课时

学习目标 学写毛笔字。

重点难点 1、学写毛笔字。

2、提高学生毛笔字的书写能力和书法鉴赏水平。

学习过程 课前

延伸 学生准备好书写用具,复习以前学过的毛笔字。

究 一、教师指导。

“匕”字旁第一笔短撇自右上露锋起笔,然后向左下方运笔,毛笔在运笔过程中逐渐提起,用笔短促有力;第二笔竖弯钩露锋起笔,然后向左下略斜行笔,再圆润地转向右边水平运笔,最后向右上方提笔出钩。

“戈”字旁写时注意短横上斜,斜钩露锋起笔,然后向右下方运笔,在运笔过程中有“按--提--按”的变化,最后向上用力钩出;短撇自右上向左下方运笔,毛笔在运笔过程中逐渐提起;点在短横末尾的位置上,自左上向右下行笔,圆转回锋。

二、学生练习写毛笔字。

1、学生认真读帖。

2、学生说说写的时候应注意些什么。

3、学生练习书写。

4、学生相互交流书写体会。

5、展示。

学习

达标

检测 1、指名说一说写字时应注意哪些笔画应该怎么运笔。

2、展示学生作业,师生评议。

课后

提升 学生自由练习写毛笔字。

作业

设计 1、学生相互说一说写这两个字时应怎样运笔?

2、学生完成仿本上的作业。

[《练习7》教学设计第3课时(苏教国标版五年级教学设计)]

篇2:《练习7》教学设计第2课时(苏教国标版五年级教学设计)

坟小学 五年级 科目:语文 教学设计

时间:2010.12.8 设计人 国炳臣 审核人 杨宝林

课题 练习7 课时安排 3 第(2)课时

学习目标 1、学生练习“诵读与积累”。

2、学生练习“口语交际”。

重点难点 1、背诵12个词语。

2、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学习过程 课前

延伸 布置学生利用课外时间阅读《水浒传》,并准备好一段故事,如武松打虎、杨志卖刀、鲁智深倒拔垂杨柳、林冲雪夜上梁山等。

究 一、指导学生学习“诵读与积累”。

本题要求学生读背的12个词语,内容跟“水浒”故事有关。这个练习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丰富语文积累,而且能让学生大体把握“水浒”故事的思想内容。

1、学生练习读词语。

2、学生同桌相互检查背诵词语。

3、指名学生背诵词语。

4、请学生说说词语的大体意思。

5、教师点拨学生难懂的词语。

二、指导学生学习“口语交际”。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口语交际是听说双方的互动过程。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由于这个话题的背景与学生的现实生活有一定的距离,为了使学生能够入情入境地进行口语交际,教师应充分创设情境,提供一个利于交际的氛围,使学生乐于交际,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比如可以发动学生将教室适当布置一下,在黑板上画水浒的人物形象,或贴一些水浒故事情节的图片等,还可以在讲故事开始前播放电视剧《水浒传》的插曲,让学生跟着唱一唱等。

2、提供舞台,双向互动。

学习

究 (1)请单人在讲台上讲。

(2)请双人或多人在讲台上讲。

(3)请合作编排成小话剧的学生上台表演。

要让学生在交际中体会到参与交际的双方既是说话人,又是听话人,既是表达者,又是领会者,是双向互动的。

(4)评选出最佳“口语交际天才”。

达标

检测 1、指名背诵词语。

2、指名说说口语交际后的体会或收获。

课后

提升 自由阅读《水浒传》,选择其中的一个故事讲给父母听。

作业

设计 1、背诵“诵读与积累”中的词语。

2、把《水浒传》中的一个故事讲给父母听。

[《练习7》教学设计第2课时(苏教国标版五年级教学设计)]

篇3:《练习7》教学设计第1课时(苏教国标版五年级教学设计)

坟小学 五年级 科目:语文 教学设计

时间:2010.12.8 设计人 国炳臣 审核人 杨宝林

课题 练习7 课时安排 3 第(1)课时

学习目标 1、学生学习练习“语文与生活”。

2、学生学习练习“写好钢笔字”。

重点难点 要求学生把自己从语文课本和课外读物中认识的古代名人按朝代填写在表格里。

学习过程 课前

延伸 想一想自己都知道哪些朝代和名人。

究 一、学习“语文与生活”。

1、学生默读题目要求,说一说都有哪些要求。

2、指名说一说。

3、小组交流。

4、全班交流。

5、学生填写。

朝代 人名

春秋 孔子、老子、鲁班

战国 屈原、蔺相如、廉颇、勾践、孙膑、荆柯

秦 秦始皇(赢政)、陈胜、吴广、项羽

汉 司马迁、刘邦、张骞、王昭君、张衡

三国 曹操、齐备、孙权、诸葛亮、关羽、周瑜、曹植

晋 王羲之、陶渊明

南北朝 花木兰、祖冲之

隋 隋文帝

唐 李世民、李白、杜甫、唐玄奘、武则天、白居易

五代十国 李煜

宋 司马光、苏轼、包拯、李清照、岳飞、陆游

元 关汉卿

明 郑和、李自成、李时珍、郑成功

清 康熙、曹雪芹、乾隆、林则徐、蒲松龄

学习

究 二、学生练习“写好钢笔字”。

1、学生自由观察每个字的字形结构。

2、学生认真地进行描红。

3、难写的字教师作提醒。

学生写字时提醒学生注意保持良好的写字姿势。

达标

检测 1、学生背诵“朝代歌”。

课后

提升 1、学生对家长说一说自己认识的名人属于哪一个朝代。

2、把“朝代歌”背给家长听。

作业

设计 1、学生对家长说一说自己认识的名人属于哪一个朝代。

2、把“朝代歌”背给家长听。

[《练习7》教学设计第1课时(苏教国标版五年级教学设计)]

篇4:《练习6》教学设计第3课时(苏教国标版五年级教学设计)

王坟小学 五年级 科目:语文 教学设计

时间:2010.11.28 设计人 国炳臣 审核人 杨宝林

课题 练习6 课时安排 3 第(3)课时

学习目标 学会毛笔字。

重点难点 1、学写毛笔字。

学习过程 课前

延伸 学生复习怎样毛笔字。

究 一、教师写前指导。

这两个含偏旁都处于一个字的左下部位,关键在捺,或平或斜,捺脚较长,均重在平出,且有上仰之势以承上。

“建”字的写法提示:

先写“聿”字,竖画垂直,横画较多,注意其中的长短及起笔收笔的变化,横画之间的间隔均匀。建之旁起笔略低,第一笔横折折撇,横要短,右上斜,第一折较尖,第二折可以圆转一些,后用力撇出,笔力送至笔画末端;在第二折的左下侧起笔写写捺画,捺画稍斜向右舒展,但其形较直,捺画与横折折撇交叉位置应该在撇的中间。

“这”字的写法提示:

先写“文”字,一点较重,饱满有力;横画左低右高;第三笔撇不宜写得太长,捺画为了避免与下面的平捺重复,改为一长点,这两个笔画的交叉与第一笔点画上下对齐。走之儿 位置比右边的点略低一些,稍微小,这样才有些区别;r横折折撇,撇的部分较短,在撇尖稍向左的位置下笔写平捺,这一捺明显的“一波三折”:第一折(起笔)较短、平,用笔稍轻;第二折(行笔)微右下行,用笔渐重;第三折(收笔)顿笔平出,捺尾稍长,有上托之势,但切忌上翘或小勾。

学习

究 二、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导练习写毛笔字。

1、自由练习。

2、相互交流书写体会。

3、展示。

达标

检测 1、相互交流展示作业,谈书写体会。

课后

提升 自由练习书写毛笔字。

作业

设计 自由练习书写毛笔字。

[《练习6》教学设计第3课时(苏教国标版五年级教学设计)]

篇5:《练习1》教学设计第2课时(苏教国标版五年级教学设计)

王坟小学五年级  科目 语文 教学设计

课题 练习1 课时安排 3 第(2)课时

学习

课内

探究

(3)提示个别不太容易写好的字应认真描红。

2、练习。

(1)学生练习描红,教师巡视指导。

(2)教师及时小结,再让学生仿写。

学习

目标 1、引导学生处处留心观察自然,积累背诵古诗,并能展开想象,续写诗歌。

2、学习古诗《题秋江独钓图》,诵读理解,感受诗人逍遥自在、怡然自得又难免孤独寂寞的心情。

3、写好钢笔字。

4、练习口语交际,学会请教。

5、学写毛笔字。

达标

检测 展示写得好的字,说说好在什么地方;对写得不好的字,予以纠正,再练习。

重点

难点 引导学生注意积累背诵古诗;诵读理解古诗,感受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

学习

课前

延伸 1、背诵积累古诗。

2、怎样在条格中写好钢笔字?

课后

提升 学生每天写作业都要认真书写,要求按照老师的指导坚持练字,在近期内班内举办钢笔字书写大赛。以培养学生养成认真书写的良好习惯。

课内

探究

一、教学第二题(诵读与欣赏)

1、请学生借助字典,认读古诗。(教师正音)

2、指名读古诗,齐读古诗。

3、简单介绍古诗的作者。

4、仔细观察古诗边上的插图,图诗结合,尝试着理解。

分小组交流理解。

5、指名全班交流,师相机点拔。

从这首古诗中,你感受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6、练习背诵。

7、指名背诵,集体背诵。

二、教学第三题(写好钢笔字)

1、指导。

(1)认读要写的一段话。

(2)引导学生读帖,重点观察这段话的版面(行、列)安排。

老师在学生观察比较的基础上小结,指导学生书写。

作业

设计 抄写古诗;写习字册。

反思 学生能够理解诗句内容,并能背诵古诗,钢笔字的书写习惯不好,有的坐姿不对,有的执笔姿势不对,有的在条格中书写格式不规范,有待老师加强指导。

[《练习1》教学设计第2课时(苏教国标版五年级教学设计)]

篇6:《练习5》教学设计第2课时(苏教国标版五年级教学设计)

王坟小学 五年级 科目:语文 教学设计

时间:2010.11.8 设计人 国炳臣 审核人 杨宝林

课题 练习5 课时安排 2 第(2)课时

学习目标 1、感情朗读《边疆小夜曲》。

2、写好钢笔字。

3、口语交际:设计一条公益用语。

4、学写毛笔字。

重点难点 1、口语交际:设计一条公益用语。

学习过程 课前

延伸 复习上节课学习内容。

究 一、诵读与欣赏。

1、自由诵读。

2、练习背诵。

3、指名背诵。

4、谈谈自己的感悟。

二、写好钢笔字。

1、教师点拨怎样写好钢笔字。

2、学生自由练习。

3、相互交流。

三、口语交际。

1、教师指导什么叫公益用语?怎样写公益用语。

2、学生自由读课本上的公益用语。

3、学生谈读后的体会。

4、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怎样写好公益。

5、自由练习写公益用语。

6、相互交流公益用语。

7、选出优秀的公益用语推荐到文学刊物上去。

四、学写毛笔字。

1、教师点拨:这次练习左偏旁金字旁和绞丝旁的写法,例字是“钉”、“给”。这两个左偏旁都比较窄。

“钉”字写法指导:

学习

究 第一笔撇斜而直,写得放一些,接着三横长短不同,但都上斜。三横起笔收笔也略有区别。竖提的竖要挺直,提要“踢”向字心。右边的“丁”字长横写得低一些,竖钩的竖也要挺直有力,钩不要太大。整个字左高右低。

“给”字写法指导:

绞丝旁第一笔撇折,撇稍长,折后提稍短;第二笔撇折起笔的位置在第一笔起笔处的右下方,折后提的收笔处在撇的起笔下方的一条直线上;第三笔提画略平,有点像右夹横,宽度同上面等同。右边“合”字第一笔撇画注意与左边的穿插与避让,捺画可以写得舒展一些;一横较短;最后的“口”字琯小。右边位置比左边低一点。

2、教师范写。

3、学生练习写毛笔字。

达标

检测 1、学生练习写毛笔字。

2、相互交流写字体会。

课后

提升 学生诵读《边疆小夜曲》。

作业

设计 1、学生背诵《边疆小夜曲》。

2、在仿本上完成毛笔字的作业。

思 学生能够完成课堂练习任务。达到了课堂教学的预期目标。

[《练习5》教学设计第2课时(苏教国标版五年级教学设计)]

篇7:《练习5》教学设计第1课时(苏教国标版五年级教学设计)

王坟小学 五年级 科目:语文 教学设计

时间:2010.10.22 设计人 国炳臣 审核人 杨宝林

课题 练习5 课时安排 2 第(1)课时

学习目标 1、学会把句子写具体。

2、模仿《莫高窟》的写法,将家乡的某处自然景物写具体。

重点难点 1、模仿《莫高窟》的写法,将家乡的某处自然景物写具体。

学习过程 课前

延伸 复习查字典的方法。

究 一、语文与生活。

1、指导学生把一个句子写具体。

(1)指导学生观察插图。

(2)指名学生读读导语。

(3)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

2、师生讨论交流怎样才能把句子写具体。

(1)小组相互交流。

(2)指名一说:怎样把句子写具体。

(3)学生自由把课本上的句子补充具体。

(4)学生相互交流。

(5)教师再找几个句子让学生练习把句子写具体。

3、指导学生把一个段落写具体。

(1)教师引导学生复习这篇课文中怎样来把景物写具体的。

用中心句总领--然后具体描写。

(2)学生仿写自己家乡的某处自然景物。

模仿课文《莫高窟》的写法,将家乡的某处自然景物写具体。

学习

达标

检测 1、练习把课本上的句子写具体。

2、仿照课文《莫高窟》的写法把家乡的某处自然景物写具体。

课后

提升 1、仿照课文《莫高窟》的写法把家乡的某处自然景物写具体。

作业

设计 1、仿照课文《莫高窟》的写法把家乡的某处自然景物写具体。

[《练习5》教学设计第1课时(苏教国标版五年级教学设计)]

篇8:《练习6》教学设计第2课时(苏教国标版五年级教学设计)

王坟小学 五年级 科目:语文 教学设计

时间:2010.11.28 设计人 国炳臣 审核人 杨宝林

课题 练习6 课时安排 3 第(2)课时

学习目标 写好钢笔字、口语交际。

重点难点 1、口语交际,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学习过程 课前

延伸 学生课前观察同学中有无不良生活习惯,针对本班同学的实际,搜集相关资料,做好咨询、交流的准备。

究 一、学生练习“写好钢笔字”。

1、学生自由朗读这段话,进一步体会滴水穿石的启示,明白要钢笔字同样需要持之以恒。

2、教师指导学生看清行款布局及每个字的间架结构。

3、学生描红。

4、学生谈自己在描红过程中体会到的行款布局和间架结构的重要。

二、学生练习“口语交际”。

1、小组交流各自搜集的有关健康的小资料。并在本组内推选一个代表当健康小顾问,这个小顾问要对本能的资料快速进行综合。

2、设计交际情境,健康小顾问登场,为大家讲述健康的重要性。

3、健康小顾问接受大家咨询。

4、评选最佳健康小顾问。

学习

达标

检测 1、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各自搜集的有关健康的资料,评选健康小顾问。

课后

提升 把各自搜集到的有关健康的资料整理,张贴到学生的文化专栏里,供大家学习。

作业

设计 把各自搜集到的有关健康的资料整理,张贴到学生的文化专栏里,供大家学习。

[《练习6》教学设计第2课时(苏教国标版五年级教学设计)]

篇9:《练习6》教学设计第1课时(苏教国标版五年级教学设计)

王坟小学 五年级 科目:语文 教学设计

时间:2010.11.28 设计人 国炳臣 审核人 杨宝林

课题 练习6 课时安排 3 第(1)课时

学习目标 学生学习“语文与生活”、“诵读与感悟”。

重点难点 1、练习有感情地《浪花和礁石》。

学习过程 课前

延伸 学生课前预习本次练习的内容。

究 一、学生练习“语文与生活”。

1、指导学生浏览本次的《语文与生活》中的内容,说一说本次的内容主要是哪方面的知识。

2、学生讨论交流。

3、学生自由读练习内容,不认识的字查字典。

4、你对“哥哥”的一句话演说是怎么理解的?你同意他的观点吗?说说理由。

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后,指名说一说。

让学生结合实例使学生逐步悟出:最会说的未必是本领最高的;有真才实学的人,不一定是话说得最多的人。做比说更重要,只说不干的人,将一事无成。

5、学生照样子连线,再选择一种自己感兴趣的飞行器,谈谈自己对它的了解。

二、学生练习“诵读与感悟”

1、学生自由读《浪花与礁石》。

2、这篇文章与我们学习的哪篇课文表现的主题一致?

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浪花与礁石》。

4、学生自由按照教师的指导进行练习。

5、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进行角色朗读。

6、通过多种形式的反复诵读达到熟读成诵。

学习

达标

检测 1、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背诵检查。

课后

提升 学生自己选择一篇课文进行朗读练习。

作业

设计 背诵《浪花与礁石》。

[《练习6》教学设计第1课时(苏教国标版五年级教学设计)]

篇10:《习作7》教学设计(苏教国标版五年级教学设计)

坟小学 五年级 科目:语文 教学设计

时间:2010.12.8 设计人 国炳臣 审核人 杨宝林

课题习作7 课时安排 1 第(1)课时

学习目标 1、根据教材提供的四个题目,选择一个自己感受最深的内容写下来。(也可以自己命题)

2、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和搜集瓣习惯,进一步丰富自己的见闻,不断积累习作素材。

重点难点 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和搜集瓣习惯,进一步丰富自己的见闻,不断积累习作素材。

学习过程 课前

延伸 课前学生预习习作7中提供的四个题目,选择一个自己感受最深的内容,并想一想为什么印象最深。

究 一、创设情境,激发习作兴趣。

教师可根据这次习作的要求设计一些谈话内容,民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如:

在我们学过的课文中,有不少感情真挚、文质兼美的文章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们在读书的同时,受到美的熏陶,懂得做人的道理……

在实验室里,一次次有趣的实验,让我们体验到无限的乐趣,留下一次留下难忘的回忆……

隆冬季节,大自然赋予了特有的情趣,冰天雪地中,都显得那么洁白、新开设、动人,堆雪人、掷雪球、滑雪等活动让我们流连忘返,哪一个不让人惊动呢?

春节,是我们的传统傇,一想到春节放鞭炮、包饺子、拜年、走亲戚等喜庆的专责,我们就会情不自禁地盼春节快点到来,会有很多话要说……

今天的习作,就请你们把自己最想说的话写下来,让大家一起来分离你在学习和生活中的乐趣。

二、明确习作要求,合作交流。

1、你最感兴趣的题目是什么?为什么感兴趣?先跟同桌说一说,再进行全班交流。

(1)同桌说一说。

(2)全班交流。

学习

究 三、动笔写初稿。

写的时候要注意:一是要写出自己的感受和体验;二是内容具体,感情真实。

四、修改习作。

“好文章是改出来的。”修改时要做到认真思考,反复推敲。1、教师可以物色一两篇习作,由全班同学进行集体点评,共同提出修改意见。

2、在集体点评的基础上,再让全班同学在同桌或小组里互相交流自己的,共同提出修改意见。

五、学生誊抄自己的习作。

达标

检测 同桌相互交流自己的习作。

课后

提升 同桌相互修改自己的习作。

作业

设计 把自己的习作誊抄到作文本上。

[《习作7》教学设计(苏教国标版五年级教学设计)]

篇11:第七课时:练习七(3) 教案教学设计(苏教国标版一年级下册)

第九周     星期一   第二节    2003--.04-14

教学内容

教材第57页练习七10~14。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进一步巩固两位数减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熟练地口算。

2、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正确地解答应用题。

教学准备

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明确目的。

我们已经学完了两位数减一位数的口算,今天我们要上一节练习课进行口算和应用题练习。

二、练习设计:

(一)、计算练习。

1.练习七10。

独立完成,集体交流,说说每组的两道题有什么不同?

2.练习七11。

(1)出示第11题,说明题意;要求学生找出得数小于50的算式,并在后面的方框里画“V”。(2)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时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3.练习七12。

(1)一个算式与一个数怎样比大小?  (先算出得数,再比大小。)

(2)学生独立练习,集体订正。

(二)、应用题练习。

1.练习七13。

(1)出示第13题图,观察图提问;图中告诉我们什么?

(树上原来有32个桃,小猴采了5个桃。)

(2)根据题中所给的两个条件,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还剩多少个?)

(3)学生独立列式计算,集体交流说说你是怎样算的?指导学生集体口答。

2.练习七14。

“(1)出示第14题图,观察图提问,图中告诉我们什么?

(红金鱼有24条,黑金鱼有10条,黄金鱼有6条。)

(2)“求红金鱼和黄金鱼一共有多少条”要哪些条件?怎样算?(学生计算解答,集体交流。)

(3)“求再买几条黄金鱼就和红金鱼同样多?”是什么意思?需要哪些条件?怎样算?(学生计算解答,集体交流。)

(4)根据这道题的条件你还可以提出什么问题?

分小组讨论,集体交流后解答。

四、练习总结:师生共同谈收获。

五、质疑。

六、堂上小测:

1、填表。

38 41 36 49 72 50 63

8 9 30 2 9 5 30

和(    )(    )(    )(    )(    )(    )

差(    )(    )(    )(    )(    )(    )

2、停车场有50辆小汽车,30辆大汽车,还有8辆上卡车。

(1) 大汽车和小汽车一共有多少辆?

(2) 小汽车比大汽车多多少辆?

(3) 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

教学后记:时间安排得好,课堂气氛活跃.解决实际生活的问题.

篇12:《习作5》教学设计(苏教国标版五年级教学设计)

王坟小学 五年级 科目:语文 教学设计

时间:2010.10.22 设计人 国炳臣 审核人 杨宝林

课题习作5 课时安排 1 第(1)课时

学习目标 1、比较四幅神情各异的脸蛋图,感受它们分别表达的内心情感。

2、展开联想,从丰富多彩的记忆中选择一件亲身经历的事来写。

3、要把事情写具体,包括把人物的动作、表情、语文和心理活动写清楚,从而准确地表达真情实感。

重点难点 1、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2.要把事情写具体,包括把人物的动作、表情、语文和心理活动写清楚,从而准确地表达真情实感。

学习过程 课前

延伸 课前自己观察四幅神情各异的脸蛋图。

究 一、学生仔细看脸蛋图,并认真阅读第一段话。

讨论:在生活中人人都有喜怒哀乐,那么在什么样情况下会表现出这几种感情呢?

1、指名说一说。

2、小组交流,选出一人代表本组到讲台说一说。

二、阅读第二段话,明确这次习作的基本要求。

1、写一件亲身经历的事。

2、注意把事情写具体,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3、题目睡自己定。

三、教师点拨。如何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

所谓写具体,是要把事情发生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按顺序写清楚,把自己和其他有着人物的动作、表情、语言、心理活动等写出来。当然要有重点,不能事无俱细都写上去。

这次习作的重点,还在“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即喜怒哀乐的感情要表达得很,不要做作。如何喜,如何悲,不是一两个词就能表达出来的,首先是事情本身就包含了喜怒哀乐的因素,其次是自己表达感情的方式也会多种多样,要写具体,写生动,要能把细节也写出来,这样的文章就会感动别人,让读者也能分离到你的情感。

学习

究 四、学生练习写作,教师巡回辅导。

五、学生自己修改习作。

达标

检测 1、学生相互交流自己的习作。?

2、讨论写作方法。

课后

提升 1、学生相互交流自己的习作。?

作业

设计 1、学生把修改好的习作抄写到作文本上。

2、写好后相互交流。

思 学生能够写出自己亲身经历的一件事,并能把事情写得比较具体,达到了本次写作训练的要求。

[《习作5》教学设计(苏教国标版五年级教学设计)]

篇13:《习作6》教学设计(苏教国标版五年级教学设计)

王坟小学 五年级 科目:语文 教学设计

时间:2010.11.28 设计人 国炳臣 审核人 杨宝林

课题习作6 课时安排 1 第(1)课时

学习目标 1、能运用正确的方法观察两同图画,准确地把握图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能围绕中心,抓住重点,展开合理而丰富的想象,把故事写具体,写完整,写生动。

重点难点 1、能运用正确的方法观察两同图画,准确地把握图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能围绕中心,抓住重点,展开合理而丰富的想象,把故事写具体,写完整,写生动。

学习过程 课前

延伸 学生课前预习习作内容。

究 一、有序观察,了解图意。

1、图画中描绘的是一件什么事?

2、这两幅之间有什么联系?

3、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4、结果会怎么样?

二、组织讨论,丰富想象。

在细致观察的基础上,重点学生对后面的事情展开想象,可从人物的动作、神态上揣度人物的内心,想象他们的语言,让静止的画面活起来,让人物动起来,让自己的感情融入画面,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如从小姑娘惊讶焦急的神态上,可以想象好非常担心雏燕的命运,所以她在看到小花猫想吃雏燕时,一定不会袖手旁观,而是会目前去赶跑小花猫。然后,她可能会抱起雏燕,小心翼翼地把它放回到鸟窝里中,让它重新回到妈妈身边。

当然故事的发展和结果不一定只是一种,可以让学生充分想象,大家交流讨论,互相补充。想象时还应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使想象丰富而又合理。

三、编写故事,交流评改。

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怎样编写故事。

2、编写故事时应注意哪几点?

重点指导内容:

让学生把想象的故事写下来,写时应增加人物的,想象他们的语言与动作,这又是一次创造和再想象。所以要做到:

学习

究 1、整体把握画面,看图上画了些什么。

2、观察人物和背景,注意人物的身份、年龄,分清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

3、仔细观察事中人物的衣着、表情、动作,注意人物与背景之间有什么关系。

4、注意观察细节,并与画面的中心相联系。

达标

检测 1、图画中描绘的是一件什么事?

2、这两幅之间有什么联系?

3、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4、结果会怎么样?

课后

提升 练习看图编写故事。

作业

设计 学生自由编写故事,修改后誊写到作文本上。

[《习作6》教学设计(苏教国标版五年级教学设计)]

篇14:《陶校长的演讲》教学设计第2课时(苏教国标版五年级教学设计)

王坟小学五年级  科目 语文 教学设计

课题 2、陶校长的演讲 课时安排 3 第(3)课时

学习过程

课内探究

(2)私德--私人生活上所表现的道德品质

(3)真人--真诚不虚伪的人

四、以读比感悟,深化倾吐

1、各组派一代表读(同内容的挑战读,点评有层次)

2、男女生各派代表读,并谈谈陶校长为什么要作这篇演讲?体现了他怎样的感情?

学习目标

1、能说出陶校长的后几问分别包括那些意思?

2、能运用学法进行自学。

达标检测

1、填空总结

陶校长希望同学们从小树立( ),筑起( ),学习上认准( ),刻苦钻研;工作上要培养( ),认真负责地做好( ),要学做( )。这样就可以( )。

他的演讲言真意切,使我们感受到老一辈教育家对学生的( )。

2、激情齐读出这种关怀、爱护和演讲的语气。

重点难点

1、了解演讲的特点,明白为什么要做到“每天四问”,培养学生不断激励和鞭策自己的好习惯。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学习过程

课前延伸

1、演讲的特点。

2、陶校长主要讲了什么?

课后提升

1、倾吐练习

A、《陶校长的演讲》读后感

B、《我也要每天四问》

课内探究

一、复习课文大意,相机板书:健康、学问、工作、道德

二、教学第一问

1、作者为什么要先问身体有没有进步?(默读圈画中的词句)

2、交流导读卡片:健康第一 健康是生命之本 健康堡垒

3、再读体会关联词的作用(填空比较,谈重要性)

因为……有了……才有……,否则……将

4、怎样才能有一个健康的身体?

5、三读本段(引读)理清层次:先问什么?再问为什么这样问?最后提出什么希望?

三、教学第二问、第三问、第四问

默读圈画方法同上

点拨关键处

(1)公德--公共道德,观念

作业设计

1、填空(课后4)

2、习作练习《陶校长,您听我说……》

反思 学生的演讲稿写得较差,演讲能力更差,需要加大力度进行练习,老师要在习作这方面进行指导。

[《陶校长的演讲》教学设计第2课时(苏教国标版五年级教学设计)]

篇15:第2课时:真分数和假分数 教案教学设计(苏教国标版五年级下册)

教学内容:例2、例3、练一练、练习七1-4题。

教学目的:1. 使学生认识真分数和假分数的概念,能判别一个分数是真分数还是假分数。

2. 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和分析、推理等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准备

1. 提问:什么叫做分数?什么是分数单位?

2.你能说出一些分数,并说明这个分数表示什么意义吗?

3. 引入新课(板书课题)今天我们来继续研究分数。

二、 教学新课

1. 认识真分数和假分数。

(1) 出示例2

学生涂色表示相应的分数。

问:把每个圆都看作单位“1”,都平均分成几份?每份是几分之几?图色部分各表示几分之几? 里有几个1/4?  生答师板书。

要表示5个1/4,该怎样涂颜色?明确:用一个圆最多只能表示4个1/4,表示5个1/4要用两个圆。5个1/4就是5/4。

问:通过刚才的涂色,你有什么发现?

指出:当涂色部分不满1个单位时,分数的分子比分母小;涂色部分正好满1个单位时,分数的分子和分母相等;涂色部分超过1个单位时,分数的分子比分母大。

(2) 教学例3

出示例3,学生涂色。

引导学生看图,讨论:要表示每个分数,各要涂几个1/5?分别用了几个圆?你有什么发现?

(3) 分数分类

比较例2、例3中的这些分数,你能给它们分一分类吗?说说你是怎样分的?

(4) 认识概念

结合学生的发言指出: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分子和分母相等或者分子大于分母的分数叫做假分数。

问:和1相比,谁大,谁小?

学生举例说明真分数和假分数。

(5)小结:学生自己整理真分数、假分数的概念,特点。

2. 练习

(1) 做“练一练”第1题。

请学生说一说分别把什么看做单位“1”?

(2) 做“练一练”第2题。

(3)判断。

真分数一定小于假分数。

假分数都大于1。

小于7/8的真分数只有6个。

集体订正。说明理由

三、课堂练习

1.练习七第一题

要通过描点、观察、交流,使学生在直线上直观地看到:真分数集中分布在0和1之间的这一段上,而假分数则分布在从1开始向右的部分,进而体会到真分数都小于1,假分数都大于1。

2、练习七第二题

独立完成,交流

3、练习七第三题

独立完成,交流结果。

4、练习七第四题

独立完成,交流结果

学生说说是怎样比较他们的大小的?

四、小结

这节课学习了哪些内容?什么是真分数和假分数?

五、作业

相应的练习册。

第3课时: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

教学内容:例4、例5、试一试 、练一练、练习七5-8

教学目的:1、探索并理解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实际问题。

2、体会分数的实际应用价值,拓展对分数的认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同桌相互举出一些分数,说明意义,并说说是真分数还是假分数?

2、根据要求表示分数。

3/4

4/7

3、贴出:

红彩带

黄彩带

问: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能提出什么问题?

结合学生回答,揭示,今天我们来研究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

二、新授。

1、教学例4。

明确问题,黄彩带的长是红彩带的几分之几?

学生独立思考:把谁看作单位“1”?黄彩带的长相当于红彩带的几份?

汇报交流。明确:把红彩带的长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红彩带的1/4。黄彩带的长与其中的1份一样长。也就是说红彩带的1/4与黄彩带一样长。(贴出答案)

同桌相互交流。

2。教学试一试。

贴出 红彩带

蓝彩带:

蓝彩带的长是红彩带的(-)。

学生小组讨论:把谁看作单位“1”?蓝彩带的长相当于红彩带的几份?

汇报交流,明确答案。

改题:红彩带的长是蓝彩带的(-)

学生思考,小组内交流。

明确:把蓝彩带的长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3份。红彩带的长与其中的4份一样长,也就是4个1/3,即4/3。

3、教学例5。

(1)出示:绿彩带的长是红彩带的5/4,问:你怎么理解这句话?

明确:把红彩带的长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4份,绿彩带的长相当于其中的5份。

(2)出示 红彩带:

你能画出绿彩带吗?学生独立画,交流校对。

4、教学试一试。

出示

红彩带:

花彩带:

问:你可以怎样提问?你会解答吗?说说怎么想的?

学生独立完成,并校对。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一练1

学生独立完成,交流。

2、完成练一练2

3、完成练习七5、6

请学生说说怎么想的?

4、完成练习七7

(1)说一说你是怎样理解 “梨的个数是苹果的1/5”  “鸭的只数是鸡的3/4”着两句话的?

(2)学生填空。

(3)交流,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5、完成练习七8

(1)出示统计图,问:你知道了什么?

(2)补充问题,独立解答。

____ 是 ____ 的(-)

(3)小组交流,你是怎么想的?

四、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练习册。

第十课时:练习四 教案教学设计(苏教国标版一年级下册)

与练习1/与练习2 教案教学设计(苏教国标版五年级上册)

第三课时:练习六(2) 教案教学设计(苏教国标版一年级下册)

复习第二课时 教案教学设计(苏教国标版一年级下册)

统计教学设计与评析(苏教国标版一年级教案设计)

苏教版第11册练习3第2课时(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圆的周长 教案教学设计(苏教国标版五年级下册)

第十二课时:复习(2) 教案教学设计(苏教国标版一年级下册)

学与问 教案教学设计(苏教国标版六年级上册)

第八单元:加法和减法3 教案教学设计(苏教国标版一年级上册)

《练习7》教学设计第3课时(苏教国标版五年级教学设计)(锦集15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练习7》教学设计第3课时(苏教国标版五年级教学设计),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