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普通高中课程设置多样化的研究

时间:2022-11-28 16:21:53 作者:梦中画 综合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梦中画”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5篇我国普通高中课程设置多样化的研究,以下是小编整理后的我国普通高中课程设置多样化的研究,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篇1:我国普通高中课程设置多样化的研究

我国普通高中课程设置多样化的研究

学校通过各种各样的课程对学生实施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学校课程设置直接关系到学校培养目标的实现,影响着学生身心的发展。普通高中担负着升学预备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和就业预备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的双重任务,要完成普通高中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的任务,必须有相应的课程作保证。如何设置普通高中的课程,一直是我国课程理论工作者和高中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第一线校长、教师关心的一个重要课题。我们试图从对我国课程设置的历史和现状的分析,主要是对我国课程设置多样化的历史和现状的分析,提出我国普通高中课程设置多样化的一些建议。

一、课程设置和课程设置多样化 回到本文目录

(一)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通常是指各级各类学校或其他机构关于课程安排的方案,包括开设哪些课程,在哪一学习阶段开设以及开设的`时间等,以便学校或有关机构组织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教学活动,它反映了学校课程的整体结构。有时,课程设置也单指学校开设课程的科目。

课程设置是为学校或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机构实现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目的或目标服务的,由于课程管理权限的不同,有的国家中小学的课程设置是在国家颁发的课程文件里规定的,有些国家则由学校自己设定。我国中小学的课程设置是由国家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行政机关颁发的课程(教学)计划规定的,在课程计划里,课程设置是从属于培养目标的,为实现培养目标服务;它同时又对各种门类的教学大纲或纲要起制约作用,各种不同门类的课程,是按照课程设置中规定的开设年级和教学时间制定各自的大纲或课程标准。所以,课程设置的科学性是学校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质量的重要保证。

对于学校来说,课程设置是一个课程实施的方案,学校要根据课程计划中的课程设置组织学校的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教学活动。课程设置要充分考虑学校的实际情况,包括师资水平,教学设备,校舍场地,以利于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教学的组织操作。因此,课程设置必须具有可行性。

由于所依据的课程理论不同,所考察的学校的实际情况不同,对于同样的培养目标可以产生不同的课程设置,但这并不能保证收到同样的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效果。深入地研究课程设置的理论,认真地分析学校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的现状,才能使课程设置更科学合理,才能充分发挥课程设置在学校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中的作用。我国课程的管理制度与其他国家不同,有我们自己的特点,课程设置不能完全照搬外国,因此借鉴各国的课程理论,结合我国的实际研究我国中小学的课程设置问题,是我国课程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二)课程设置多样化

在我国的课程计划中,不同

[1] [2] [3] [4]

篇2:美国高中课程的标准、设置、开发与管理研究

一、美国高中课程标准的制定:联邦政府课程最低要求的倡导以立法为保证,州政府与学区具体构建学校课程的框架与标准

(一)在美国全国的高级中学应开设哪些课程以及课程的标准如何确定的问题上,联邦政府往往是任命组成一个专门机构或委员会确定出全美高中共同的核心课程和最低限度的学科标准,同时提请国会审议通过,最后以法案的形式约束各州各学区遵照执行;与此同时,联邦政府及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部通过对财政拨款的控制权进而施加影响。

例如,1983年美国总统罗纳德・里根授权当时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部长贝尔任命的'美国高质量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委员会(The National Commission on Excellence in Education)主张中学学习新的基础课程和建议学生提高学业标准;克林顿总统在任期间努力扩大联邦政府在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中的作用,1992年,他创建了一个名为全国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学校改进委员会(the National Education School Improvement Council)的机构,并责成该机构颁布课程内容、学生学业成绩标准,以及学习机会的标准(opportunity-to-learn standards。 1994年,国会通过了《美国目标》,再次授权《美国中小学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法案》,并成立了一个全国技能标准委员会(National Skills Standards Board)以指导职业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的进行。这些机构的设立都旨在指导各州和学区解决学校教什么、学生达到何种学业程度、学生学业成绩如何评价以及如何资助学校为孩子创造学习的机会等原则性问题。

美国全国大小有50个州,联邦政府和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部对具体学校的课程管理只作宏观要求,用最低的全国性课程标准进行力所能及的约束,对具体学校课程设置与管理真正产生实际影响的是各州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委员会和学区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委员会,因为是它们直接决定了辖区范围内的学校教师教什么和学生达到什么程度,更具体地说,学校90%以上的课程是由州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委员会和学区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委员会确定的。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学校

[1] [2] [3] [4]

篇3:普通高中学生英语多样化学习方式的实践研究 (中学英语教学论文)

摘要:为了培养符合社会所期望的高素质人才,教育就要改革,其中学习方式的改革更是重要的一环。本文分析了当今多样化学习方式缺失的原因,并对如何在普通高中实施英语多样化学习方式的策略进行了探究,促使学生形成主动的、发现的、探究的、合作的学习方式,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创造思维和实践能力,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关键词: 普高 学习方式 多样化

一、问题的提出:

目前高中英语教材新颖,容量大,内容涉及面广,要求高,它的内容既联系社会生活,又比较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富有时代气息,体现时代精神,从而对全面培养学生的口笔头交际能力、观察与想象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创新意识和合作精神都提出了具体的要求。而笔者所在的是一所普通高中,学生基础相对比较薄弱,虽然有很大一部分学生已经意识到学英语的重要性,上课认真听讲,作业也能按时完成,但成绩却不理想,究其原因,除了基础不够扎实之外,最重要的是学习方式的枯燥、单一,以被动性、接受性和封闭性为主要特征,主体性丧失,从而使学习异化为一种外在于学生的控制力量,并导致学习的主体性和主动性不能得到充分发挥。新课程改革已经在全国轰轰烈烈地展开了,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改变原有的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更是让每个学生都享受高品质课堂生活的需要。

二、多样化学习方式缺失的原因

1.被动性“接受式”学习方式根深蒂固

在封建社会的历史时期,由于实行科举制度,要求学生死记硬背教学内容,封建社会的学校教学完全采取的是一种封闭僵化的注入式的接受式教学方法模式。以后虽然经过了五﹒四运动的洗礼,杜威教学思想的冲击毛泽东同志的大力倡导,使教学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有了改进,但由于在理论和实践上深受赫尔巴特“传统教育派”思想的潜移默化,最终还是未能突破“教师讲、学生听”的旧有接受性教学模式。而现在的学生深受这种教学模式的影响,整天处于被动地应付、机械训死记硬简单重复之中,对于所学的内容总是生吞活剥、一知半解、似懂非懂,不能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之中或者不能积极主动地把自己的学习引向深入,从而不能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2. 英语学习环境的先天不足

在我国英语作为一门外语学科,学生是在汉语环境下学习英语,不具备在英语语言国家那里得天独厚的语言环境。学生对于所学语言接触的数量和质量都不容乐观,严重地影响了他们的学习效果和积极性。同时由于学生们缺乏真实交际的需要和动机,缺乏在真实环境下的交际实践,也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英语语言能力的形成和发展,英语学习环境的先天不足严重制约了英语学习多样化的发展。

3. 英语学习资源的营养不良

现在,高中英语学习主要通过课堂教学来进行,课堂和书本是主要的语言输入来源。课堂教学模式一般是在教师的组织下,围绕教材来进行学习,或听力,或对话,或阅读,或写作,或角色表演等等,教学上以传授知识为主;课外,老师一般要求学生预习或复习课文,做各种各样的练习。学生在学习中仅仅局限于英语教材的狭隘范围,仅仅依赖于课堂上被动地听取教师的讲解,仅仅忙碌于应付各类考试的书面练习,英语学习资源严重营养不良。虽然有时教师也会帮助学生订阅一些英文报刊、杂志,要求基础较好的学生阅读一些英文原版书籍,收听英语广播,但是这些内容往往很难与学生自己的实际水平相符合,要么太简单,难以激发起学习兴趣,要么又太难,不能够理解,最终还是不能坚持下去。

三、实施多样化学习方式的依据

1. 高中生生理基础

高中生认知结构的完整体系基本形成,他们思维能力的发展变化渐趋成熟。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深刻性、独创性和批判性明显增强,作为少年期的结束,青年期的开始的高中阶段身体和心理的发展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点:不平衡性、动荡性、自主性、前瞻性、进取性、闭锁性和社会性,正是因为有这些特点决定了他们的学习方法不应该是单一的、被动的,而是应该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基础上形成多样化的学习方式。

2. 理论依据

《英语课程标准》一书中规定高中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是使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英语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英语学习的目的,发展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形成有效的英语学习策略;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自主学习的重要含义就是主动学习,主动性是自主学习的基本品质,它在学生学习生活中表现为“我要学”, 而不是“要我学”, 这是基于学生对学习的一种内在需要,它一方面表现为学习兴趣,另一方面表现为学习责任。有兴趣的学习事半功倍,有责任的学习才是真正的自主学习。为此,高中英语教学要鼓励学生通过积极尝试、自我探究、自我发现和主动实践等学习方式,形成具有高中生特点的英语多样化学习方式。

四、多样化学习方式的策略探究

(一)多方面优化学习方式,从“接受式”学习向“发现式”学习转变

心理学研究表明,高中学生正处于个体经过青少年时期进入成人时期的发展阶段,个体人格渐趋成熟,自主性明显增强,自我观察、自我评价、自我体验、自我监督、自我控制、自我激励、自我命令等自我意识日趋发展。正因如此,单一的被动性“接受式”学习方式显然已经不适应形势的发展,通过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改变学生被动的学习状态,让学生在学习上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和提升。发现式学习主张学生独立学习、独立思考,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解决问题并得出结论的一种学习方法。它的目的在于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发展学生的各种能力,培养他们的探索与创新精神。

1. 拓展学生开放思维的多样化学习方式 --- 小组讨论

“讨论法”是由教师创设问题情景开始,引发学生论知经验同新信息之间的矛盾冲突,激起质疑探究的兴趣。并在师生、生生互动式对话交流中,通过质疑、析疑、辨疑,最后达到解决学习问题的过程。运用讨论法开展英语教学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可以使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获得足够的思维启迪而萌发求新、求异的动力,从而促成知识与能力,智慧与品质的同步协调发展。

(1)辩论式小组讨论

辩论的历史与人类语言的历史一样久远,中国古代的“百家争鸣”,辩论就有了高度发展。通过辩论的方式逐步引导学生自己最后得出正确的答案,有助于激发和推动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学习SEFC Book 4 Unit1 Women of achievement这一单元时,学生对伟人的标准已有了一定的认识,教师可以布置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男女比例相当),通过互联网查询伟人的排行榜。在调查过程中,学生们不难发现在各种著名人物和伟大人物里罕有女性的名字。教师应启发学生对这一现象提出质疑,激发学生对社会评价制度以及性别观念的思考。并要求学生对:Do you think that men have been making greater achievements than women?这一问题进行辩论,最后各组选出男、女代表各一名参加班级辩论赛。通过这种形式的讨论,大大地提高了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热情。

(2)采访式小组讨论

在学习一个新的知识点时,教师要创设认知需要情境,把学生的思维带入新的学习背景中,让他们感觉学习是解决新的问题的需要,从而产生一种积极发现问题,积极探究的心理趋向。教学SEFC Book 4 Unit2 A pioneer for all people的时候,在学生已经熟悉课文的基础上,以小组为单位,为他们设置了一个情境:开一个记者招待会,假设你是Dr Yuan Longping, 其他同学扮演各地记者。“记者招待会”一开始,记者们就积极举手要求发问,有的提问与课文内容直接有关的问题。如:

Why do you want everyone to call you a farmer?

What happened to you in 1974?

What do you think of money and fame?... etc.

也有问与课文内容无直接关系的问题。如:

What is your opinion about the Chinese agriculture development?

Do you think your hybrid rice can have a higher output?...etc.

学生们不仅轻松安闲地参与其中的学习过程,同时通过亲自参与,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3)合作式小组讨论

讨论时,小组的划分可以随机性, 这样做既有利于各组之间的公平竞争,又给学生创造了与更多同学合作的机会。在话题讨论中,可以安排组间男女生或性格内外向型的学生互换或流动,如改变座位的排列方式等;还可按活动主题的需要随机建组。这不仅使学生有新鲜感,提高合作学习的兴趣,而且还可以改变在小组中有的学生始终处于从属地位的状况,给每个学生提供发展的机会。如在学习SEFC Book2 Unit4 Wildlife protection 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四人一组活动:每个学生依次描述自己搜集到的某个动物的特征、习性、所面临的问题等,其他同学来猜一猜是什么动物。然后小组讨论:

What problems are the wild animals facing?

(lack of food; bad environment, people’s hunting and killing …)

How can we solve these problems?

最后,小组选择一位代表,向全班同学作一个简单的汇报。在小组讨论过程中,每个成员的活动情况都会被详细的记录下来,由reporter进行汇报总结,并会有一定的评价。这样由于学生的好胜心和荣誉感,在分配到任务后,他们都自发的积极去完成。期间学生始终处于一种主动学习的状态。不仅使他们的语言的习得和应用得到了提升,还使他们由原来的听众变为主动的学习者和参与者,激发了学生的内在动力,使学生主动地、积极地进行学习,最终愉快的收获。

2.启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多样化学习方式 ---- 直观演示

“演示法”是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幻灯、电影或多媒体课件进行演示,让学生通过观察获得感性认识的教学方法。但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如果能让学生自己来演示教材内容,那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1)动作演示

在学习SEFC Book4 Unit3 A taste of English humour的时候,笔者先利用周末的时候让学生们欣赏了卓别林的经典作品《淘金记》,里面滑稽、夸张的动作表情让学生们捧腹大笑的同时,对作品的背景资料也有了更多的了解,课文学起来也就轻松多了。其中有一段非常精彩的“吃皮鞋”,学生们印象最深刻,笔者要求学生来模仿卓别林的这段表演,并在幻灯片上显示这段英语:Charlie is so hungry that he tried boiling a pair of leather shoes for his dinner. He first picks out the laces and eats them as if they were spaghetti. Then he cuts off the leather top of the shoes as if it were the finest steak. Finally he tries cutting and chewing the bottom of the shoes. He eats each mouthful with great enjoyment. 学生甚至演示出了多种版本的“卓别林”,有“小沈阳”版、“赵本山”版,大家跟着表演者的动作一起配音,生词、词组和语法在欢快的气氛中轻轻松松就掌握了。

(2)语言演示

学习SEFC Book3 Unit3 The Million Pound Bank Note 课文之前,笔者为学生播放了原版剧本,要求学生了解故事情节,熟悉主人公的性格特点,然后选取自己感兴趣的场景进行演示,力求在语音、语调、语气、语速、情感等方面和原声重合。在周末的时候,全班来了一个大展示。比如在“买衣服”那段,学生按角色开始配音:

The proprietor:Well, what's up? What's the trouble? What's wanting?

Henry: There isn't any trouble. I'm waiting for my change.

The proprietor:Come, come; get him his change, Tod,get him his change.

Tod: Get him his change! It's easy to say, sir,but look at the bill yourself.

不同的场景表演,不同的角色刻画,不同的的语言配音,让学生对剧本的有了更深层的理解,从而,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到了培养。

3. 开发学生情感思维的多样化学习方式 --- 情境陶冶

在当今高中英语课文中收录了大量的有关社会的热点话题、著名人物和一些名著节选等,教学大纲规定“遵循易于教学规律,寓思想教育于语言教学之中”,教师应利用教学内容,通过提出一些发散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体会文中的深意。如通过居里夫人发现新元素、爱因斯坦创建相对论、爱迪生的发明创造、不仅可以向学生展示这些伟人的闪光的思想,还可调动学生努力进取的积极性;通过有关环境、能源、生态、灾难等的话题,激发学生改造世界的情感;通过有关人际关系、行为规范的内容,教育学生对待自己要自爱、自尊,对待他人要真诚热情,对待学习要认真的人生态度,用有限的文章达到德育教育的目的,使英语课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又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以SEFC Book2 Unit2 The Olympic Games”为例。在课堂教学中,首先播放奥运会的会歌及北京奥运会的比赛的录像,尤其是闻名的运动员比赛和获奖的场面,这样会一下子把学生的情绪调动起来,然后围绕这一主题展开讨论即“freetalk”,此时仍然播放比赛的录像,只是声音要小一些,就好象在生活中人们在观看比赛时的聊天一样。当他们展开热烈的讨时,教师适时地提出一些问题,如:

Q1: Do you know the spirit of the Olympic Games?

Q2: What is the 2008 Olympic Games’mascot figure in Beijing?

Q3: Who can sing the Olympic song for us?

Q4: Who knows the history of the Olympic Games?

Q5: Say something about the 2008 Olympic Games in Beijing.

Q6: Are you proud of what we have done in 2008 Olympic Games? Why?

在学生做“freetalk”的同时,把握奥运史、奥运会的宗旨、标志、会歌等知识是非常必要的,这样做不会使学生信马由缰,不偏离教材。把“freetalk”和“topictalk”相结合,使得学生的讨论形散意不散。同学们所谈的范围之广,内容之多,大大超出课文的容量,课文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学生们不仅在语言实践中得到充分的锻炼,而且增强了对体育运动的爱好,对我国体育事业的关心,以及对我国运动员所取得的成绩以及20申奥成功的光荣感、自豪感和使命感,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起到爱国主义的教育。

(二) 多渠道构建英语学习环境 ,为多样化学习方式创造客观条件

1. 校园英语环境的构建

校园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营造一个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是学生学习英语的一个重要的辅助手段。我们要“优化”校园环境,积极营造出学习英语的浓厚氛围。努力将校园环境建设成为丰富的英语学习环境。笔者经常带领学生们用英语为学校做一些标语或警示语,并配上有趣的插图。如:

洗手间: Save water, please!

花坛: Care plants, please! Please keep off the grass !

楼梯: Right Side, please! After you! No spitting !

Slow Down Your pace Make No Noise Watch Step

食堂: Please line up ! No queue-jumping !

Treasure food ! Caution Slippery

生活区 With the help of foreign languages, we can embrace the outside world, and bring it closer to us.

With my wings I fly to my ideal goal, with my sails I head for my safe harbor.

班级黑板报要求有生动有趣的英语内容,校园广播经常播放学生熟悉且感兴趣的英语歌曲、剧本、影视等内容,介绍西方的风俗文化和英美各国的背景知识。这样,在校园环境中随时、随地、随处都能让学生们感受到英语,调动学生在校园学习中主动学习英语,从而形成良好的校园英语学习环境。

2. 课堂英语环境的构建

课堂教学是英语教学的基本形式,是学生掌握最基本的英语运用能力的主要方式,也是激励学生学习兴趣的主要媒介,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教师要充分了解教材内容,精心设计教学方法,准确把握重、难点,采用多种方法和手段来展示教学内容,建立焕发语言生命活力的英语课堂,使英语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活泼,更富魅力。如在学习SEFC BOOK4 Unit4 Body language的时候,教师邀请学生表演一些: facial expressions, gestures, or postures , 然后让其他的学生来猜: What does it mean?

教师也可以事先准备一些小纸条,写上:

“I’m tired” “I’m confused” “You’re great”

“Keep silent” “I don’t know” “I don’t believe you”

“I’m very hungry” “I’m full” “Can you forgive me?”

让学生抽签决定表演什么动作,最后由同学们举手表决谁是表演得最好,而且可以得到一份精美小礼品(礼品是什么暂时保密,目的是吸引学生们参与的兴趣),果然许多学生都跃跃欲试,课堂气氛马上活跃起来了,学习的主动性得到了充分地调动,效果当然不错。

3. 课外英语环境的构建

课外英语环境是课内英语环境的必要补充,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外的时间,创设形式多样的语言环境,将英语学习和平时的生活联系起来,加深学生对文化知识的实际运用。利用多种渠道,感知和吸收异国文化,教师应尽量多收集一些英语国家的物品和图片,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西方国家的风俗、历史和风土人情:运用英语原版电影、视频,播放语言内容贴近生活、发音清晰、地道的影片和动画片、给学生直观、形象的感受,拓展他们的英语知识,使学生对英语实际使用耳濡目染;利用学唱英语歌曲来学习英语,让学生感知现代英语的各种题材;经常组织学生收听英文广播节目,获取最新信息,以此来提高自己的听力水平。组织学生参加“English Corner”活动,积极各种课外活动,为学生提供学英语,说英语,用英语的环境。

(三)多纬度丰富学习资源,为实施多样化学习方式补充营养

英语教科书是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要资源,高中对于教辅资料的订阅有严格的限制,再加上笔者所在的学校是一所全日制的普通高中,95%以上的学生都是住校生,平时很少有机会接触到更多丰富的学习资源,针对这一情况,笔者尝试利用美文欣赏、英语歌曲、英语视频、英语电影等方法来多纬度地丰富学生的学习资源,让他们在欣赏中学习,在学习中提升。

1. 励志美文欣赏,补充精神营养

“可可英语网”上有很多励志美文,笔者会经常挑选一些在课余或周末的时候播放给学生欣赏,为他们补充精神营养。如近段时间发现数学和物理比较难,学生们在做作业的时候总是会犯错,许多学生因此闷闷不乐,有的甚至有放弃的念头,针对这种情况,笔者让他们欣赏Good Mistakes这篇励志美文,让他们明白:If you're not making mistakes, you're not trying hard enough. So go forth and make mistakes. And learn. And grow. And prosper! 看见学生在学习上怕吃苦,没有自信心和拼搏毅力的时候,笔者会推荐他们欣赏:I Wish I Could Believe、A New Control of Destiny、Growing in the Middle Ground等等。优秀的短文,不仅能增加学生的词汇量,拓展知识面,培养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更能在精神上鼓舞他们,让他们更努力,更自信,这样在学习上才会更有冲劲。

2. 经典英语歌曲,补充语言营养

经典的英语歌曲能锻炼学生感知语言的能力,增加词汇量,对语法会了解更多,更重要的是有助于积累写作素材。有些英文歌词用的比喻或者其他修辞手法使某些句子很有内涵,甚至可以照搬不误,值得借鉴。如:在学到wherever引导让步状语从句的时候,Right here waiting这首歌中有一句非常经典的歌词:

Wherever you go,whatever you do,I will be right here waiting for you.

会唱这首歌,记住了歌词,自然就知道了wherever引导让步状语从句的用法。在挑歌的时候,尽量选择节奏舒缓,吐字清晰,歌词优美的歌曲。到目前为止我们学过的歌曲有五、六十首,最值得推荐的有以下这些:Yesterday Once More、Hotel California、Save the Best for Last、Rhythm of the Rain、Paint My Love、Sound of silence、Moon River、Sad movie、Love is blue …etc.

3. 英语原版视频,补充视觉营养

英语原版视频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英语语言训练环境。当前的认知语言心理学理论非常重视和强调语境化的教学。语言的特征与语境和情景有直接关系,一个具体的语境会使学生联想到具体的语言,帮助他们掌握正确全面的语言知识,促进灵活使用语言的能力。视频所提供的语言信息语境丰富,使英语不再是望而生畏、死气沉沉的学问,而成为妙趣横生、鲜活灵动的实践,为提高英语教学的效果和质量奠定了基础。近期美国总统奥巴马刚刚结束访华,学生对此也比较感兴趣,笔者在网上下载了奥巴马在北京的演讲视频和演讲稿(以最后二两段为例):

Given that interconnection, I do not believe that one country’s success must come at the expense of another. That’s why the United States welcomes China as a strong, prosperous and successful member of the community of nations.

Our relationship going forward will not be without disagreement or difficulty. But because of our cooperation, both the United States and China are more prosperous and secure. We’ve seen what’s possible when we build upon our mutual interests and engage on the basis of equality and mutual respect. And I very much look forward to deepening that engagement and understanding during this trip and in the months and years to come.

就这两段演讲稿,笔者布置学生以下任务:

(1) Find some useful phrases that we have learned in these two paragraphs.

(2) Can you guess the purpose of Obama's visit to China is?

(3) To our Chinese, is Obama a real hero? Why? (to conduct a debate)

笔者还经常利用周末为学生播放《奥巴马每周电台演讲附视频》,让学生既能享受到奥巴马那地道的美式英语,又能训练自己的听力水平,同时还能了解到当今的时事政治,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自然被调动起来了。看了一段时间的视频之后,学生们对于奥巴马有了进一步的了解,笔者就让大家一起来讨论:

What do you think of Obama?(use some adjectives to describe him )

学生马上来了兴趣,大家通过讨论、查字典等各种方法找了好多个形容词来评价奥巴马:ambitious、capable、active、creative、knowledgeable、intellective、energetic、able、aggressive、confident、dutiful ...etc.这样不但学生的词汇量得以积累,更重要的是学习的主动性得到了充分地调动。

五、反思

1. 怎样让基础较差的学生也能积极参与到讨论中

各种讨论和演示为反映快、基础较好的同学提供了展示的平台,他们往往能就话题展开激烈的讨论,而基础较差的学生很容易丧失“发挥”的机会,久而久之,他们便会觉得这项任务与自己无关而无所事事。若教师一味关注这些学生,则没有时间去帮助其他在讨论的学生。怎样处理好这种问题,笔者仍在思索中。

2.怎样控制少数学生在讨论中 “乱说”

在小组讨论过程中,难免会有少数学生乘机说一些与讨论内容无关的话题,从而影响其他学生完成任务。对他们怎样有效控制,笔者还没找到较好的方法。

3.怎样选择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视频或阅读材料

每次选择视频或者阅读材料的时候,一般都是统一的,而我们的学生基础不一、兴趣各异,基础较好,对这个话题感兴趣的学生,会积极参与到各种活动中来,而相对基础较差或对此话题不感兴趣的学生,则有可能会消极对待,甚至会做一些与课堂无关的事情。怎样选择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视频或阅读材料,笔者非常茫然。

六、结语

单一、被动的学习方法已经不适应新课程的要求,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实施多样化学习,是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拓宽学习空间的必经之路,是新课改背景下每个老师必须思考、面对的课题;是实施新课改标准的坚实保证。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尽可能多地指导学生多样化的学法,鼓励学生积极探究,在活动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让课堂充满活力,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导者。

参考文献:

1.《中小学教学手册》 中国戏剧出版社 钱新 主编

2.《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英语必修3. 教师教学用书》,人民教育出版社,6月第二版。

3.《可可英语网》 www.kekenet.com/Article/200911/89710_3.shtml

4.修订后的《英语课程标准》 frankline.blog.66wz.com/

作者姓名:徐慧芬

地址:浙江省严州中学(梅城校区)

电话:0571-64148866

手机:13777580718

备注:最好三篇里能发表两篇,麻烦你们了,谢谢!

(小周)

篇4:我国体育教育训练学篮球方向硕士研究生课程内容设置研究论文

摘要:研究生教育是本科教育的升华,而体育学科中体育教育专业是国家体育教师队伍坚实稳固的来源。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对我国体育训练篮球方向硕士研究生课程内容设置进行基础研究,结果表明:各所院校对于篮球项目具体培养目标没有明确细化,实践和理论结合度较低;课程安排不能充分满足学生需求。通过分析研究体育训练学篮球方向研究生课程设置存在的现状,给出相应的策略,为更好地发挥课程学习在研究生培养中的作用,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提供参考。

关键词:篮球;硕士研究生;课程内容;设置

研究生教育是培养高层次人才的主要途径,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生是国家后备人才的中坚力量,国家的综合发展需要高质量的硕士研究生人才。在我国体育学科中,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规模大,历史久,是我国高素质教学、高效训练和项目研究人才的重要来源。12月5日教育部发布的《教育部关于改进和加强研究生课程建设的意见》中,提出高度重视课程学习在研究生培养中的重要作用。课程学习是我国学位和研究生教育制度的重要特征,是保障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必备环节,在研究生成长成才中具有全面、综合和基础性作用。我国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研究生所设课程的深度和广度不够,其中,与体育相关联的交叉学科新兴学科、社会急需的课程安排较少。在美国和日本,综合性或跨学科课程设置的数量与水平成为衡量一所研究生院学术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他们采用“学分互换制”,研究生可以到同城或本校的学院获得学分,学习交叉学科新兴学科的课程,保证了培养质量。重视课程学习,加强课程建设,提高课程质量,是当前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重要和紧迫任务。篮球方向硕士研究生是体育教育训练学中人数日益增多的专业,在国家、社会和学校的努力配合下不断稳定发展。但是,学校的课程内容设置方面存在一定的欠缺,总体内容不够全面,偏理论知识,轻实践技能,使得学生在能力、素质和就业等方面出现下降的趋势。因此,必须进一步去完善课程内容设置,让课程内容设置与时俱进的同时,更好地发挥课程学习在研究生培养中的作用,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以我国部分体育学院(北京体育大学、天津体育学院、武汉体育学院、山东体育学院、广州体育学院、沈阳体育学院、哈尔滨体育学院、华东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中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篮球方向的课程内容设置为研究对象。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根据研究需要,通过黑龙江省图书馆查阅、检索、搜集体育教育训练学篮球硕士研究生课程内容设置在国内外研究现状等相关方面的期刊(报刊)、论文等文献资料,并对检索到的重要文献和相关资料进行深入的分析、归纳,为研究撰写提供指导。

1.2.2问卷调查法按照体育科研方法关于问卷设计的基本要求,设计我国篮球硕士研究生课程内容设置的学生问卷。给每个学校专家发放问卷6份,总计60份,回收58份,其中有效问卷54份,回收率为97%,有效率为93%。学生总共发放问卷100份,每所学校发放问卷10份,回收问卷87份,有效问卷71份,回收率为87%,有效率为82%。

1.2.3专家访谈法在研究过程中,走访了高校体育院系的领导和主要负责制定本院系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专家,对各所高校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课程设置情况进行调查,征求他们对本研究中有关课程内容设置方面的意见。并向他们了解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篮球方向硕士研究生毕业生就业的相关问题及近几年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

1.2.4数理统计法运用excel统计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整理。

2结果与分析

2.1我国体育教育训练学篮球硕士研究生培养现状

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培养现状、培养方案、培养模式、课程设置、专业技术培养、论文质量和学生就业等方面的情况。同样,篮球方向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主要是根据学校培养目标和培养具体计划针对性进行规范,针对学校的实际情况,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体育教育训练学篮球方向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的合理制定,有利于创建科学的课程系统,合理选择和安排课程内容,能更好的改善研究生的知识层面。

2.1.1培养目标培养目标是指课程开发的教育价值,为课程内容选择、课程组织、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提供依据。我国研究生的种类繁多,按研究生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式,可分为学术型研究生和专业学位研究生;按学习方式可划分为全日制研究生和非全日制研究生。学术型培养教学科研人员为主,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更加突出对应用型人才专业知识和专业应用能力培养的特色。但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的培养目标落实不到位,科研创新能力欠缺,导致总体科研价值偏低,学生的专业技战术能力和整体素质都有所下降。

与时俱进是当下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必须持有的一种态度,自然各所高校的培养目标也不例外。根据时代特征、社会发展需求和学校的综合情况去制定培养目标,为了更好的实现目标,严格完成各项任务,从学生未来的就业方向、实践能力以及各方面综合能力等方面去调整培养目标。

2.1.2教学目标经过和专家学者的访问、交流,整合调查结果,如图1,具体目标应该按照掌握篮球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提高和增加篮球专业的技战术运用能力和经验;拥有一定的科研能力和熟练运用一些科研方法;掌握篮球专业基础理论和实践的教育教学能力;精神上培养顽强拼搏和坚持不懈的意志品质;培养裁判能力和管理组织能力,以这些教学目标为主,所占比例轻重各不同,科研能力比例稍微低些,所有的教学目标都应该努力达到,让学生在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方面协调发展,按照现代教学理念,全面塑造人才。

2.1.3课程目标课程目标指导课程教学,为教学内容的安排做指引,具有引导作用。课程目标是培养目标、教学目标的具体细化目标,具有一定的激励和控制功能,各所学校篮球课程目标的内容主要是:学习掌握基本基础理论、基本技术技能,增进身心健康;提高实践能力,掌握学习方法;锻炼培养坚韧不拔和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坚持以终身体育贯穿整堂课程的始终。

2.2课程现状

2.2.1课程时间安排情况体育教育训练学是研究体育教育和运动训练基本理论和方法体系的学科,为田径、球类、操类等体育运动项目的教学和训练提供了科学指导和依据,为国家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壮大提供了充足的人力资源。它是体育硕士研究生专业中在人数上排首位的专业。篮球是一项历时悠久的运动项目,但是在具体的项目上国家没有统一的教学大纲,没有规定固定的教学时数和内容,大部分院校采用121~150个学时,少部分采用的是90~120学时,理论课时占据了大部分比例,实践课时只有少部分的比例安排,而且只有少部分学校有教学大纲明确规定实践课课时,多数学校都是导师督促学生或者学生进行相关篮球实战练习。

2.2.2课程内容开设情况合理安排课程内容,对培养目标的顺利完成有重要促进作用。在体育教育训练学课程中,包括理论课和实践课两种形式,扎实的理论基础可以指导实践技术完美完成,实践技术又可以促进理论的进一步发展,二者合理分配,才可以顺利完成培养目标。多数学校都是理论课内容较多,在实践课程上的安排较少。如表l所示,高校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中理论课占了较高比例,实践课的内容比较少,其中篮球基础理论中,概述、教学训练的基本方法和理论、科研等科目为理论课形式,理论课是一种在实际操作前学习的课程,目的是为了在学生头脑中架构理论基础,用扎实的理论去指导实践,基础的理论课时必须且必要的,但在体能训练、教学训练理论和方法、运动损伤的处理等方面,除了必要的理论课之外,更应该注重实践,在实践中强化理论,促进理论的发展,用理论指导实践,实践理论的完美结合,才能更好的提高学生技能水平的提高。

2.2.3课程内容设置满意度情况教学课程内容就是人才培养的载体,是质量提升过程中的能量补给,课程内容的丰富多彩,形式的多样化及内容的时尚现代化直接决定了人才走向社会的质量规格,课程内容与人才的培养两者之间密不可分。图2中各所学校篮球方向硕士研究生对课程内容合理与否的态度中,可以看出61%的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安排比较满意,认为不太合理的学生占到了15%,说明课程内容的安排存在一些不周全的地方,学生认为不太合理。

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就业类型主要有:教师、教练、体育部门管理人员。学生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主要来源于学校所教授的课程内容和个人主观能动性的学习,知识的内容、质量和数量对学生以后的就业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如表2所示63.2%的学生认为自己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对以后的就业来说,都不够充足,22.4%的学生觉得可以成功就业。从中得出课程内容的安排存在欠缺,有一定的偏差。

2.3教材选用情况和考核方式与内容分析

篮球专业课程教材的质量是反应课程内容设置水平的一个重要方面,教材是保证教学正常进行,保证教学内容顺利实施的稳定载体。国家对高校硕士研究生的教材没有统一的规定和标准,多数学校在研究生教材安排上,公共课程上会发放教材,但是在具体专业上没有教材,代课教师和导师会按照学校安排的教学大纲计划安排具体的教学内容。

教材的缺少对于教学过程的主体和周围的课题都产生影响:使得学生减少对本门课程的重视,缺少对专业课进行深入学习和研究的参考性工具;教师的教学范围和内容没有限定,不利于教师的课前准备和系统化的教学;不利于国家有关教育部门对教材的整理归档,阻碍对这部分理论内容的进一步研究。

考核测评是对学生进行总结性评价的一种方式,是对学生学习成果的一种判断。硕士研究生毕业时,都会进行论文答辩,学生会以自己的专业为主写一篇3~5万的毕业论文,经过开题、查重、盲审和答辩等,完成自己的毕业论文,通过的学生顺利毕业,没有通过的学生会延期答辩,甚至延期毕业。但是在篮球专业硕士研究生技术实践课方面的考核所占比重较低,部分学校没有实践技术内容的考核,学生会根据自己的个人意愿进行技术能力的提高学习。

技术实战能力的考核是学生整体能力的重要评价方面,研究生毕业的就业方面为教育教学、训练指导、裁判等不同的职业,但大部分岗位对学生的个人实战技能都有很高的要求,因此,考核内容除了必要的理论测试,技术技能也是尤为重要的项目。

篇5:我国体育教育训练学篮球方向硕士研究生课程内容设置研究论文

我国高等院校的课程设置在不断完善,课程内容也随之呈现合理化、多样化、特色化的特点,对于篮球课程内容的设置,应该建立一个完整规范的课程体系,满足社会、学生的需求,随着社会、教育和实际情况的不断变化进行灵活改革,从而培养全面发展的后备人才,不断增强学生培养终身体育的意识。

3.1依据各项目标进行课程内容设置

培养目标方面,根据篮球硕士研究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社会发展的就业需求进行适当的调整。首先,以国家培养目标及指导思想为依据和指导,培养学生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其次,细化学校培养目标,明确教学目标,完善课程目标,在认知、技能和情感目标方面都逐步具体细化,慢慢经过认识、了解和掌握,练习、分化和泛化,认同、参与和加入的过程,不断加强专业目标,扎实稳固基础理论知识,提高科研水平,不断增加实践技能,提高实战水平,逐渐渗入教学技能,掌握教育教学方法,积攒经验,做好教学工作的准备。同时必须尊重学生意愿,结合各所院校结合本校的具体情况,设置严格的标准,让学生在知识理论、实践、科研方面全面发展,以科学、健康和全面的目标为目标,培养更专业化和高能力的篮球硕士研究生。

3.2合理安排教学时数,课程内容、时数协调发展

教学时间安排的合理与否,与教学任务的完成、教学目标的达成和教学内容的`安排密切关联。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的教学时间分配比例应该和谐、合理,篮球专项技术技能实践课每周至少安排2次,每节课持续时间不低于90min,课程内容以篮球的专项技战术、教学、训练、裁判贴近社会实际需要的内容为主,40%的课时用于安排实践课,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提高到最佳水平;理论课内容包括技战术基础知识、科研、运动员损伤康复、心理等内容,课时安排比例在60%,每周至少安排两次,每次课时不低于90min;实践课应该与理论课交替进行,不集中安排在一个时段,让学生劳逸结合,也利于理论课和实践课都达到高质量、高效率的成效。

3.3根据课程设置的特点调整课程设置,优化具体课程内容

硕士研究生教育是以本科教育为基础的高层次教育,硕士研究生在本科阶段学习中,已进行过系统的、多学科的课程学习,因此,选择合适的课程内容,对于完善体育学硕士研究生的知识结构、提升原有专业知识理论水平,显得至关重要。合理安排课程结构,重视课程内容的更新,教学方法的改革,重视教材建设。

课程内容必须和教育目标的发展相一致,有一定的实践性和灵活性,根据篮球运动项目的具体特点,安排合理的教学内容,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综合素质。课程设置包含了诸多方面的内容:课程类型、课程结构、教学内容及阶段划分等内容,体育教育课程形式是理论课和实践课的统一。理论内容方面:在篮球专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增加相关教学内容:篮球产业的运营、篮球俱乐部的开展以及篮球英语等内容,将篮球运动灵活深入到各个行业,不断提高篮球硕士研究生各方面的能力和水平,以适应社会不断发展变化的步伐;另外增加新类型的课程内容:以公开理论课形式,展开各个导师大讲堂、专家或者高级名师的专题讲座、邀请篮球明星球员或者教练进行师座谈交流,丰富和完善理论课程内容。

实践内容方面:调整教学时数,增加实践课内容,加强实践技术战术指导,具体内容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开展:篮球技战术运用能力,可以经常组织校内、校外或者师生间的比赛;篮球裁判执裁能力,参与学校的各种篮球比赛,或者与其它学校、俱乐部、企业等团体合作,参与他们的比赛,上场裁判,让学生熟练运用裁判规则;体育教学能力,在掌握体育教学的基本方法、内容、方式等的基础上,可以在校内以班级为单位,或者和其他学校、俱乐部等团体合作,组织学生逐个进行教学,充分提高学生临场执教能力,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为学生的裁判、教学、训练等方面的经验做好准备工作,将实践和理论更好的结合,从而提高硕士研究生的整体质量和专业能力,为我国培养高质量的体育工作人员。

3.4创编适合教材,采用合理评价方式和评价内容

专业篮球教材是教师和学生进行教学与学习的重要部分,教材内容是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重要引导。篮球专业硕士研究生的教材内容应该满足这个阶段的需求,尊重学生的意愿和兴趣,理论内容和实践内容相结合,分配合理,相对于本科教材,专业度高,包含深层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的水平。学生评价方面除了主要的论文答辩之外,也应该重视实践课程的考核,国家、教育部门、学校结合学生的能力定制一个合理向上的标准,让每个学生在专业技术方面都能保持一定的水平。具体内容应该满足社会需求,符合学生整体水平,建立合理的评价方式,设置高校的评价内容。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1)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篮球方向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基本都是在国家思想政治的正确指引下,把学生培养成为身心健康发展、专业技术能力扎实和高素质的全面型人才,各所高校的目标都比较抽象,培养类型单一。教学目标和课程目标完善度不够,没有具体形象的过程和步骤。

(2)课程内容设置中,具体的课程内容包含了专业理论课和专业实践课程,理论课程所占比重较大,内容不够全面,实践课程相对较少,实践落后于理论。

(3)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安排满意度调查中,部分研究生认为课程内容安排不合理,不能完全满足将来就业所需。对于具体课程内容的安排,大部分学生认为目前所授内容相对于以后的就业来说有所欠缺。

4.2建议

(1)培养目标应该根据各所高校自身的特点,具体制定培养目标,提出篮球运动专业的教学目标和课程目标,强化和明确各个目标,做到不断完善和细化目标,根据社会发展需求和学生发展特点制定合理高效的培养目标。

(2)课程具体内容安排中,应该继续完善理论课的内容,课程内容涉及面不断广泛、科学和现代,使其呈现丰富化、多元化、现代化的特点;另外,着重增加实践课内容,在篮球技战术、裁判、教学和训练等方面增加相应的课程内容,熟练掌握并运用,使学生在理论和实践上达到统一。

(3)丰富和完善篮球课程内容,课程计划和内容,必须尊重学生意愿,将课程内容设置做到合理、丰富、实用和全面。

(4)根据社会发展需求及对人才的要求,结合就业岗位的具体条件,不断提高学生的质量,培养一专多能,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基础知识扎实、实践能力较强、科研水平不断进步的篮球硕士研究生。

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施方案

美国高中课程的标准、设置、开发与管理研究

我国近代学制研究综述

我国政治哲学研究述要

我国司法会计学教育问题研究

我国原油期货税收政策问题研究

教学方法的多样化论文

我国国民经济协调问题的研究

我国房产税征收的研究论文

我国电视剧片头的特征研究

我国普通高中课程设置多样化的研究(精选5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我国普通高中课程设置多样化的研究,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