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下册第14课《检阅》导学案

时间:2022-11-29 15:34:05 作者:世界第一可可 综合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世界第一可可”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8篇三年级语文下册第14课《检阅》导学案,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后的三年级语文下册第14课《检阅》导学案,我们一起来阅读吧!

篇1:三年级语文下册第14课《检阅》导学案

主备人:                授课人:                审 核 人:

课  型:  精读课        班  级:                姓    名:

温馨寄语:

在波兰首都华沙举行的国庆典礼上,有一支检阅队伍吸引了成千上万观众的视线,赢得了人们长时间的掌声。这是一支怎样的队伍?为什么回获得如此殊荣?让我们到课文中寻找答案吧,相信我们收获的不止是问题的答案,还有做人的道理。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认识“俱、纠”等5个生字。会写“俱、众”等14个生字。

2、能正确读写“检阅、议论”等21个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习重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在阅读中体会人物心理的变化。

2、体会关键词句“这个小伙子真棒!”“这些小伙子真棒”的深层含义。

学法指导:

自读自悟,合作探究,有感情地朗读,展开想象,读写结合。

知识链接:

在波兰,特别隆重庆祝的国庆有两个。一个是5月3日,是1791年5月3日通过波兰宪法(它是欧洲第一部宪法,也是世界第二部宪法)的周年纪念日。另一个是11月11日,这是波兰的独立节。

一、自主学习

1、通过自学,我掌握了本课的生字词。我会写:

Jù lè bù    jié zhī   duì wu   chén mò     jú miàn

(      ) (    )(    ) (      ) (     )

Yā què wú shēng    qíng bù zì jīn   xiàn mù   jīu zhèng

(           )  (        ) (     )(       )

2、通过联系上下文,借助工具书,我理解了课文中的生字词,它们是:

3、我要把课文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二、合作探究

1、自主识字。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记生字。

(2)学生交流自己的识字方法,鼓励有创意的识字方法。

2、认真观察今天要写的生字,说说我们在写这些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3、讨论交流,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4、思考:课文中写了队员们的什么事?观众们是怎样夸他们的?用笔画出最令自己感动的地方。

三、课堂小结

读出文中最令自己感动的句子。

四、课堂检测

完成填空,理清课文思路。

课文共有(     )个自然段。(     )自然段交代了事件发生的时间和背景,(   )写队员们商量一件“棘手”的事,(     )自然段写国庆节那天儿童队员参加检阅的情景。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感受大家对残疾人的尊重和爱护 ,学习儿童队员的团队精神,博莱克的勇敢参与的精神。

3、积累课文中好的词语。

一、自主学习

1、听写词语。

2、请你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合作探究

(一)学习三──九自然段。

1.一些事情已经商定,可是从大家的表情里可以看出来,还有重要的事情需要商量,是什么事呢?怎么谁都不愿意第一个开口呢?

2.那后来是怎么解决的呢?队员们都有些什么想法?大家满意吗?你体会到了什么?

(二)学习第十──十六自然段。

1.我们小组齐读课文。

2.你从哪些句子中体会到博莱克当时的心情。用笔画一画。

3.讨论:观众为什么说“这个小伙子真棒!”

4、读第12段,体会博莱克的心情如何?

5、为什么又说“这些小伙子真棒”?

三、课堂小结

学习了课文,我们每个人一定都被深深地感动,这次国庆检阅,不仅检阅了孩子们整齐的队伍,更检阅了他们美好的心灵!

四、课堂检测

1、引导写话。

(1)看着队伍中的博莱克,我想对你说:                          。

(2)检阅结束回到家,博莱克对妈妈说:                         。

2、抄写文中好的词句。

五、板书设计

检    阅

博莱克   自信    坚强

欢庆国庆                               真棒!

队员们   尊重    关爱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14课《检阅》导学案]

篇2:三年级语文下册第15课《争吵》导学案

主备人:                授课人:                审 核 人:

课  型:  精读课        班  级:                姓    名:

温馨寄语:

课题引起了我们的猜想:这是谁与谁的争吵?为什么事争吵?怎样争吵的?争吵的结果如何?这一件事给我们以什么样的启示?现在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到课文中寻找答案。

学习目标:

1. 学会14个生字,会认13个生字。

2、正确读写“石匠、墨水、故意、诚心诚意、承认、缘故、愤怒、独自、戒尺、既然”等词语。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习重难点:

1、品读描写心理活动的语句,体会主人公的心理变化。

2、联系课文内容体会最后一段父亲说的话的含义。

学法指导:

利用熟字带生字,或者在语言环境里识记等方法理解生字新词。

知识链接:

亚米契斯 (1846-1908)艾德蒙多德亚米契斯,意大利作家,他周游世界各国,撰写了许多游记,以明快、新颖的笔触,记叙各国的风土人情,同时贯串了向意大利人民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宗旨。本课选自他的日记体小说《爱的教育》。这本书1886年一经出版,即在意大利轰动一时,仅出版的头两个月就再版40多次。在它出版后的100多年里,已有100多种文字的译本。

一、自主学习:

1、我要把课文多读几遍,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2、同桌之间互读课文,共同正音。

3、检查识字情况,指名读词语并正确书写。

石匠、墨水、故意、诚心诚意、承认、缘故、愤怒、独自、戒尺、既然

4、给下列加粗的字注上拼音。

(  ) (  )  (  )  (  )     (  )

石匠    墨水    故意    诚心诚意    承认

(  )  (  )  (  )   (  )   (  )

缘故    愤怒    独自     戒尺     既然

5、通过自学,我掌握了本课的生字词。我会写:

二、合作探究

1、自主识字。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记生字。

(2)学生交流自己的识字方法,鼓励有创意的识字方法。

2、认真观察今天要写的生字,说说我们在写这些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3、通过联系上下文,借助工具书,我理解了课文中的生字词,它们是:

4、讨论交流,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三、拓展延伸

1.学了课文,你喜欢文中的那个人物?为什么?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

2、学习课文内容,知道文中人物的心理变化。(重点)

3.体会父亲说的话的含义,懂得人与人之间要相互宽容、团结友爱,并学着处理同学间发生的问题。(难点)

一、自主学习

1、初读课文,想想课文里的两个朋友在发生争吵后,他们是怎么做的,结果怎样?

2.画出父亲说的话,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3.收集自己和同学之间发生的一些有趣的小事。

二、合作探究:

1.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从争吵过程中,看出我和克莱谛是怎样的人?

2.默读课文第五至第八自然段,在文中画出争吵之后我的心情的词句。

(1)读了这几句话,你有什么发现?

(2)我在争吵之后为什么后悔?又为什么不安呢?

(3)从争吵之后,我的心理活动中,你对克莱谛有了怎样的了解?

(4)我要认真的读一读,体会“我”的心理变化。

3.小组内分角色读第九至第十三自然段。

(1)重点理解“挨”的意思,体会“我”觉得时间过的太慢的心情。

(2)找出克莱谛表情神态的词语。

(    )(    )这两个词说明了(                                     )。

4.齐读第十四自然段。

(1)文中,父亲对我的教育共出现了几次,用笔画出来。

(2)读了这几句话,你知道了什么?

三、课堂小结

我学了这篇课文,懂得了(                                              )。

四、拓展延伸

同学之间难免磕磕碰碰,对吧?那请讲一件你与同学之间发生的一件事情,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说清楚。

五、课堂检测

1、给下列拼音找朋友,再写出相应的字。

chéng            yuán             fèn

(       )认       (   )分       (   )怒

(       )实       (   )因       (   )力

2、判断对错

(1)、“我”和克莱谛吵架,是因为“我”嫉妒他得了奖。(    )

(2)、“我”报复了克莱谛后心里十分不安。(    )

(3)、克莱谛说他在外面等“我”,是等着和“我”打架。(    )

六、板书设计

争  吵

嫉妒        报复       争吵       后悔        和好

( 宽容    团结友爱)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15课《争吵》导学案]

篇3:三年级语文下册第16课《绝招》导学案

主备人:                授课人:                审 核 人:

课  型:  略读课        班  级:                姓    名: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有感情的朗读人物对话。

2、学习课文内容,懂得绝招是练出来的,要练有用的绝招的道理。

3、激发学生努力学习本领、刻苦求知的欲望,培养独立阅读能力。

学习重难点:

1、读懂课文内容,感受小柱子这个人物形象。

2、想象小柱子是怎样练绝招的。

学法指导:

1、利用工具书、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生字新词。

2、在合作之前要充分的自学,完成自主练习。

知识链接:

绝招就是绝活、绝技,是人们或先天条件,或后天努力,在某一些方面表现出超众的行为。像有的人可以动耳朵,有的人可以把手指向后贴到腕上;像有的人跑得快,跳得高,力气大等等。人们之间进行的绝招比赛时常有的事,在孩子们中间就更常见了。人们,尤其是儿童争强好胜的心理,产生了绝招的比赛。这就是《绝招》的生活来源。

一、自主学习:

1、我会借助拼音把课文读通顺,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2、通过自学,我掌握了本课的生字词。我会写:

3.争做写字小老师:哪几个字容易写错,该怎么写,请你想一想,然后提醒大家。

4、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中讲了几个小伙伴,涉及了哪几种绝招?

二、合作探究

1、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中讲了           、            、           三个小伙伴比绝招的故事,涉及了               、           、            绝招。

(1) 你最佩服谁的绝招?

(2)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小柱子是怎样练绝招的?

2、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课文中有很多处描写了人物的动作和对话,要通过这些动作和对话体会人物的内心和感情,并把自己的理解和体会读出来。

三、课堂小结

学了本文,你最喜欢文中的哪个人物?为什么?

四、课堂检测

1、给加粗的字注音。

(    )   (   )      (    )    (    )

挺肚子        唯独         撑地        炕头

2、填空。

挺起(         )      瞪着(         )

竖起(         )      鼓着(         )

五、板书设计

绝  招

三  胖    憋气时间长    天赋异禀

二  福    武      术    刻苦训练、坚持不懈

小柱子    口算乘法      努力学习、刻苦求知

勤学苦练      坚持不懈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16课《绝招》导学案]

篇4:三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和时间赛跑》导学案

主备人:   授课人:     审 核 人:

课  型:  精读课        班  级:                姓    名: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会认6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2、正确读写“赛跑、疼爱、排除、忧伤、持续、安慰、欺骗、实话、度过、日月如梭、虽然、路线、狂奔、暑假、形容、受益无穷、用途、将来、假若”等词语。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学习重难点:

1、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

2、搜集、积累有关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体会时间的意义,懂得珍惜时间的道理。

学法指导:

引导法、关键词突破法、品读法

一、自主学习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通顺。

2、同桌之间互读课文,共同正音。

3、检查识字情况,指名读词语。

赛跑、疼爱、排除、忧伤、持续、安慰、欺骗、日月如梭、

虽然、路线、狂奔、暑假、受益无穷、用途、将来、假若

4、给下列加横线的字注上拼音。

(  ) (  )(  )   (  )   (  )  (  )

赛跑   疼爱  忧伤   持续     安慰      欺骗

(  )  (  )     (  )  (  )   (  )

暑假   受益无穷  用途      将来   假若

二、合作探究

1、自主识字。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记生字。

(2)学生交流自己的识字方法,鼓励有创意的识字方法。

2、认真观察今天要写的生字,说说我们在写这些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3、讨论交流,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这篇课文讲了“我”因                      ,后来,                    ,看到                             ,明白了                                         ,在和时                           ,体会到                                                                  。

三、课堂小结

通过读课文,我懂得了                                            的道理。

四、课堂检测

1、拼一拼,写一写。

jiāng lái        yōu shāng      rì yuè rú suō       suī rán

(   ) ( ) (   )

kuáng bēn      shǔ jià      shòu yì wú qióng   zī wèi

(   ) (   ) ( )( )

2、比一比,组词语。

著(     )赛(       )蔚(      )迷(      )

暑(     )寒(       )慰(      )谜(      )

3、照样子,填一填。

金→(钅)→(铁)  衣→(  )→(   )   耳→(  )→(  )

穴→(  )→( ) 竹→( )→( ) 足→( )→( )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重点)

3、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珍惜时间的意义,懂得珍惜时间的道理。(难点)

一、自主学习

1、听写词语。

2、找出课文中有关珍惜时间的名言,并抄下来。

3、爸爸看到“我”为失去外祖母哀痛的样子,和我说了什么话?

二、合作探究

1、爸爸的话是围绕着哪句话来写的?文中举了哪些事例?

3、为了珍惜时间我决定和时间赛跑,文中写了“我”和时间赛跑的哪几件事?

找出有关句子,认真读一读。

4、作者和时间赛跑后感受怎样 ?找出有关句子读一读,并结合课文内容谈谈

自己的体会。

5、文中的中心句是什么,画下来。

三、拓展延伸

“假若你一直和时间赛跑,你就可以成功”。用具体事例来说说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和体会,可以用自己的生活经验来说明,也可以用其他人的事例来说明。

四、课堂小结

看看现在的时间是北京时间  时  分,40分钟虽然短暂,我们收获这么多,就是在和时间赛跑!希望大家一直和时间比赛,永远做时间的主人,你就可以成功!

五、课堂检测

1、填关联词语。

1、(   )明天还会有新的太阳,(    )永远不会有今天的太阳。

2、他们知道(         )欺骗我说外祖母睡着了,(           )对我说实话:外祖母永远不会回来了。

2、填一填,读一读。

少壮不努力,(                           )。

花有重日开,(                               )。

一日之际在于晨,(                        )。

黑发不知勤学早,(                            )。

六、板书设计

和时间赛跑

和太阳赛跑

和时间赛跑      和西北风赛跑

和作业赛跑

假如你一直和时间赛跑,你就会成功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和时间赛跑》导学案]

篇5:第14课(学案) 钢铁长城

【课程导入】

同学们,大家能猜一猜这是中国军队的什么现代军事装备吗?

(上图为中国新一代导弹驱逐舰,下图为中国自行设计和研制的歼8战斗机)

你想知道人民解放军有哪些武器装备吗?改革开放后,人民军队有哪些变化?

通过这一课的学习,你一定会对人民军队有所了解。

【知识网络】

【学习探索】

1.你知道我国的“建军节”是哪一天吗?请介绍一下它的由来。

2.结合教材,列举人民军队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所取得的主要成就。

3.在革命战争年代,人民军队不怕牺牲,浴血奋战,打出了一个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人民军队在保卫国家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以及促进经济建设方面发挥着怎样的作用?

【自我测评】

一、选择题

xx年8月1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多少周年?( )

a.61周年 b.71周年 c.81周年 d.91周年

二、连线题

我国第一艘核潜艇研制成功 20世纪70年代

我国成功仿制歼5型歼击机 20世纪60年代

我国导弹核武器试验成功 20世纪50年代

【资料:】

中国人民解放军各军种简介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于1949年4月23日正式成立,其主要任务是独立地或协同陆军、空军防御敌人从海上入侵,保卫领海主权,维护海洋权益。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主要由水面舰艇部队、潜艇部队、航空兵、岸防兵和陆战队等兵种以及各种保障部队组成,编有北海、东海、南海三个舰队和海军航空兵部。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部队现已成为一支兵种齐全、常规和尖端武器兼备、具有立体攻防能力、能有效保卫国家领海的战斗力量。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诞生于1927年8月1日,是人民解放军陆地作战的主力,也是各军兵种中历史最久、在历次作战中发挥最出色的一支部队。经过七十多年的建设,人民解放军陆军编有步兵、炮兵、装甲兵、防空兵、电子对抗兵、工程兵、通信兵、防化兵等专业兵种,已发展成为一支具有强大火力、突击力和高度机动能力的多兵种合成军种。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成立于1949年11月11日,其主要任务是担负国土防空,支援陆、海军作战,对敌后方实施空袭,进行空运和航空侦察。经过半个世纪的建设,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已发展成为一支由航空兵、高射炮兵、地空导弹兵、雷达兵、空降兵等多兵种合成,由歼击机、强击机、轰炸机、运输机等多机种组成的现代化军种。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简称二炮,组建于1966年7月1日,是以地地战略导弹为主要装备、担负战略核反击任务的军种。其主要任务是遏制敌人对中国使用核武器,在敌人对中国发动核袭击时,独立地或联合其他军种的战略核部队对敌人实施有限而有效的自卫反击。第二炮兵部队由近程、中程、远程和洲际导弹部队以及各种保障部队组成,在保卫祖国安全、维护世界和平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思维拓展】

1985年6月4日,邓小平宣布中国政府裁军一百万。在扩大会议上,邓小平说:“减少一百万,实际上并没有消弱军队的战斗力,而是增强了军队战斗力。即使国际形势恶化,这个裁减也是必要的,而且更加必要。”

请结合我军的现代化建设,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篇6:三年级语文下册第24课《果园机器人》导学案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24课《果园机器人》导学案

学校: 东王马小学

三年级 语文 学科导学案

时间:2012 年 4 月

课 题 学 科 【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语文

24*果园机器人 24*果园机器人 主备人 胡留岚

课 型 审核人

新授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把握文章的大意。 2、感受科学技术的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巨大改变, 激 发对神奇的科技世界的兴趣及探索的欲望。 3、提高对文章的略读能力。 【重点难点预测】 重点难点预测】 激发对神奇的科技世界的兴趣及探索的欲望。 【评价方案】 评价方案】 老师课堂提问 做习题检测 【教具准备】 教具准备】 1、多媒体课件,班班通电子白板。 2、上网查找有关机器人的资料,了解机器人在哪些领域起 了哪些作用。 3、准备一个电动第一文库网智能小狗玩具。 【知识链接】 知识链接】 【学习过程】 学习过程】 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反思

第一课时 一、引入、激趣 1、出示智能小狗玩具,指名上台玩一玩。(通过玩耍,感受 智能小狗的聪明灵活,激发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师引导:机器狗是多么有趣、多么聪明啊!机器人是怎样 的,会有多么能干呢?你想知道吗?那就请自己读一读 24 课 《果园机器人》(师板书课题) 二、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1、课文讲了个什么故事,你能用比较简短的几句话来说吗? 先说给你的同桌听听。(然后再指名说,注意引导学生把内容

学校: 东王马小学

三年级 语文 学科导学案

时间:2012 年 4 月

说清楚完整。) 2、课文中的机器人是怎样的呢?哪些地方有趣?找到有关的` 句子勾出来,再反复地读几遍。 3、和小组的同学交流自己的感受。 三、再读课文质疑 1、默读课文。 2、想想你在课文中读到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 四、交流收集的资料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机器人的本领也将会越来越大,作 用也越来越多,你们都上网查找了相关的资料,咱们来交流交 流,更多地了解神奇的科技世界。(指名汇报收集的资料。) 五、小结 听着大家收集来的资料, 我们每一个同学都情不自禁地瞪大了 眼睛,不停地发出由衷的赞叹,你们大家到底是在赞叹什么? 谁来说一说。(师总结:机器人的能干令人赞叹,日新月异的 高科技令人赞叹,勤劳智慧勇于创造的人类更令人称赞!) 六、作业(小练笔) 让我们展开想象,想一想自己将来想发明什么样的机器人,它 有哪些本领,先说给爸爸妈妈听,再写下来。

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备注:教案正文统一用仿宋四号字体,行间距为固定值 22 磅。

篇7: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14课《故宫博物院》导学案

说明文与中考

从选材内容上来看:阅读材料均来自课外,所选文章都带有明显的时代特征,与社会生活、最新科技、生态自然、生命规律等密切相关,具有很强的时代性、知识性、实用性、趣味性。

从考查点上看:说明对象及其特征、说明方法及作用、把握说明顺序、分析说明文语言特征都是中招考查范围。

教学重点 理清本文的说明顺序,探究作者的说明技巧。

以太和殿为例,体会本文重点突出、详略得当的写作特色。

难 点 体会本文围绕中心突出重点的写作方法。

总2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朗读课文,识记本文生字词。

2、默读课文,能找出故宫博物院的特点。

3、填写课后图表,能说出本文的说明顺序。

一、预习检测:默读课文两遍,完成目标1

独立完成,小组计分以全对人数计分,全对一人分1分 1、关于作者:本文作者,中央广播电台编剧 独学+展示

+补充

2、给加点字注音。

鳌头 湛蓝 蟠龙 金銮殿 击磬 檀香  攒 额枋 藻井 矫健 妃嫔 翊坤宫 迥然不同

答案:(áo)(zhàn)(pán)(luán)(qìng)(tán)(cuán)(fāng)(zǎo)(jiǎo) (feīpín)(yì)(jiǒng)

2、解释下面的词语,用“井然有序 、迥然不同”说话

玲珑:                    矗立:

缭绕:                    掩映:

井然有序:                迥然不同:

玲珑:形容(物)精巧细致,(人)机灵敏捷。

答案:

矗立:高耸直立。缭绕:回环缠绕。掩映:彼此遮掩而互相衬托。

井然有序:整齐而有秩序。井然,整齐的样子。迥然不同:形容差得很远,完全不同。迥:指距离很远。

4、听写:

鳌头、湛蓝、蟠龙、金銮殿、击磬、檀香、攒、额枋、藻井、矫健、妃嫔、翊坤宫、迥然不同  琉璃、蟠龙 学生正确认真写在听写本上

常见的说明方法的作用:

①、举例子:通过举具体的实例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从而使说明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②、分类别: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

③、作比较:把__________和__________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事物的特征/事理。

④、作诠释: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

⑤、打比方:将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从而形象生动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

⑥、摹状貌: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形象化的描摹,使说明更具体形象。

⑦、下定义:用简明科学的语言对说明的对象/科学事理加以揭示,从而更科学、更本质、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事理。

⑧、列数字:用具体的数据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使说明更准确更有说服力。

⑨、列图表:用列图表的方式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使说明更简明更直观。

⑩、引用说明:作用是增强说明的趣味性、增强文章的权威性,引用说明在文章开头,还起到引出说明对象的作用。

二、学生默读文本,在教师指导下,完成目标2

第一课时 集体默读文本,设计4个活动,让学生

独立完成右框中的1、2两个问题,小组群学展示第3、4两个问题 要求:

1、能理清文章思路,并说本文结构思路。

理清文本思路

(  --  )                         结构:

故宫    (  --  )                        (    )

博物    (  --  )

(    )

院      (  --  )

(  --  )                        (    )

答案:

一(1-2)介绍故宫地理位置,规模,特征。

二(3-16)分别介绍前朝、后庭、御花园的规模、构造、功能。

一层(3-11)介绍前庭三大殿的规模、构造、功能。               (详)

二层(12-14)介绍后庭的规模、构造、功能。                    (略)

三层(15-15)介绍冬御花园的规模、构造、功能。

三(16)站在景山看紫禁城。

2、填写课后图表

3、请你说说故宫博物院的总体布局特征:(在课本上找出原句)

①:           ②:           ③:

答案(规模宏大壮丽    建筑精美            布局统一)

4、探讨本文的顺序安排

总体顺序 :由      到      的          顺序。

全文总序  由     到

太和殿外  由     到

顺序     太和殿内  由     到

由     到

由     到

答案:南、北、空间

a、南、北

b、上、下

C、中央、四周

d、下、上

e、中央、四周

注意:空间顺序中的介词、趋向动词、方位名词的标志鉴定,是判断确定空间顺序的重要线索。

独学+群学

+展示+补充

第二课时

学习

目标 1、找出本文运用的说明方法,并说出它们的作用。

第二课时 2、体会说明文详略组织结构的安排

集体默读文本,设计4个活动,让学生

独立完成右框中的1、2两个问题,小组群学展示第3、4两个问题 快速浏览课文:

1、本文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举例说说运用这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答案:

1、作诠释(文章开头在介绍故宫的历史和各殿、宫的用途时都用了诠释的说明方法)

2、列数字(在总说故宫博物院的规模以及具体说明太和殿的布局、外观、内景时,主要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3、打比方(在说明金水河的美丽时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

4、作比较(在介绍前三殿和后三宫的建筑风格、图案时都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2、在众多的宫殿中,作者为什么要选择太和殿作为重点来介绍?

答案 从全文看,重点说明“前朝”和“内廷”;就局部而言,重点介绍太和殿。因为太和殿是故宫建筑的主体,最能体现故宫建筑设计的特色--处处体观封建帝王“唯我独尊”、皇权至上的思想。重点介绍此殿,说明它在历史上的重要“位置”,自然能体现出“故宫”的特征,所以文章对此重点说明。

3、在介绍建筑群中,重点介绍主要建筑,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答案 在介绍建筑群时,分清主次,采用有详有略的写法,这样才能突出重点,把最有特色的地方写出来,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重点与详略的安排是根据建筑物的特征而定的。 独学+群学

+展示+补充

课堂总结 北京故宫博物院集中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传统和独特风格。本文详略得当地选择了材料,合理安排说明顺序,用不长的篇幅,鲜明地介绍出了规模宏大、结构精美、布局统一的故宫。学习本文,我们要明确介绍建筑物,首要是抓住事物的特征,另外还要学习运用空间顺序介绍建筑物的方法,学以致用,把握方位词语。

孙宇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14课《故宫博物院》导学案]

篇8:语文八年级下册第14课《大雁归来》复习学案 (八年级下册)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14课《大雁归来》复习学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一、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雾蔼(ǎi)    缄默(jiān)    迁徙(xǐ)    狩猎(shòu)     环颈雉(zhì)    顾忌(jì)

半蹼鹬(pú)(yù)    窥探(kuī)    沼泽(zhǎo)    凋零(diāo)

二、解释下列词语:

缄默: 闭口不说话。                    凋零:泛指花的凋谢,零落;后也用来比喻人的死伤离散。

狩猎:捕猎、打猎。                     窥探:暗中察看。

迁徙:泛指某种生物,每年春季和秋季,有规律的、沿相对固定的路线、定时地在繁殖地区和越冬地区之间进行的长距离的往返移居的行为现象。还指迁移,搬家。

雾霭:雾气,一种雾与霾同时出现的气象现象。

顾忌:指行事之前对于某些外加的行为规范有所畏惧,或指恐怕对人或事不利而有顾虑。

目空一切:什么都不放在眼里。形容极端骄傲自大。

三、判断本文的体裁:

本文以描述动物故事的形式,介绍了大雁迁徙过程中方方面的科学知识,所以本文本质上属于科学小品文。

四、科学小品文首先体现在它传播科学知识这一点上,那么请从文中找出一下问题的答案:

1、大雁迁徙的时间:

每年从3月份前开始起程, 4月份在威斯康星州停留,4月末离开威斯康星州。

2、大雁迁徙的距离:自起程地到威斯康星州要飞行200英里。

3、大雁飞行的线路:(B)(单项选择)A、直线   B、曲线

4、大雁飞行的方向:(A)(单项选择)A、向南   B、向北

5、大雁向南迁徙的季节:(A)(单项选择)A、冬季   B、春季

6、大雁飞行的时机:(C)(单项选择)A、白天   B、黎明    C、黑夜

7、思考:大雁为什么选择在春季到达威斯康兴州?大雁为什么要在黑夜飞行?大雁为何要赌注?为何要写人类的枪声和威斯康性的法规?

大雁之所以选择春季到达威斯康星州,是因为,对大雁来说,春季的威斯康星州气候适宜,食物丰富,而且当地有法规禁止猎杀大雁。大雁所以要在夜间飞行,是为了躲避人类的猎杀。大雁所以要赌注,是它们必须迁徙到南方气候温暖、食物丰富的沼泽过冬和繁殖。之所以写人类的枪声和威斯康性的法规,是反映大雁所受到的.猎杀和保护,控诉猎杀行为,赞扬保护行为。

8、大雁叫唤的方式:(A B C)(多项选择) A、几乎一声不响  B、喧嚷欢呼鸣叫   C、低语喧闹辩论

9、大雁栖息的地点:(填空)大雁喜欢栖息在 沼泽 、 池塘 、玉米地和 水洼 。

10、大雁觅食的对象、时间和地点:

大雁喜欢吃玉米粒;从早到晚;在玉米地觅食。

11、大雁国际性大迁徙的几条路径:(填空)

①从中国到西伯利亚。       ②从幼发拉底河到伏尔加河。

③从尼罗河到摩尔曼斯克。   ④从林肯郡到斯匹次卑尔根岛。

12、雁队组成的方式:(B)(单项选择)

A、雁队中大雁的数量没有规律     B、雁队常有六只或六的倍数只大雁C、雁队由一只大雁组成

五、科学小品文还体现在它的文学性上,那么请回答下列问题来加以体会:

1、它把大雁人格化

从大雁知道威斯康星州的法规,懂得在晚间飞行,以躲避枪杀,懂得于春季到达威斯康星州停留月余,从而安全觅食,可以看出大雁非常 聪明机智 。

从大雁笔直向南飞行200英里,用自己的生命来为实现基本的信念做赌注,可以看出大雁勇往无前、

坚定不移的性格。

从大雁喜欢成群结队的迁徙、栖息、觅食,一旦孤单就变得伤心,可以看出大雁团体协作的观念,看到大雁的友善和亲情。

2、作者用什么表达方式来描写 大雁迁徙途中着陆、觅食的程序和行为?

用动作、语言描写来写大雁迁徙途中着陆、觅食的程序和行为,具体、生动、传神、情意盎然。

六、欣赏本文优美隽永的语言

“在这种每年一度的迁徙中,整个大陆所获得的是从3月的天空洒下来的一首有益无损的带有野性的诗歌。”请欣赏句中加点的词语。

这句话是说:(1)大雁是春天真正的使者,给人们带来了春天的信息、生机、喜悦和希望;(2)归来的大雁让香蒲乃至万物摆脱了冬日的严寒,使它们春天,展现了生机:(3)迁徙途中,它的鸣叫是带有自然野趣、田园野趣的悦耳动听的歌声,给大地带来诗一般的美感享受。

梁永坚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5课《岳阳楼记》导学案

苏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10课 陋室铭(第一课时)导学案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12课预习学案

八年级语文下册《雪》导学案(八年级教学设计)

语文导学案(九年级必修)

导学案心得体会

《成语故事》导学案

部编本一年级下册第1课《春夏秋冬》导学案设计

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导学案

《我们家的男子汉》导学案(七年级下册)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14课《检阅》导学案(集锦8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三年级语文下册第14课《检阅》导学案,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