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J喜羊羊”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9篇梁北有黎丘部的阅读答案,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梁北有黎丘部的阅读答案,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 目录
篇1:梁北有黎丘部的阅读答案
梁北有黎丘部的阅读答案
梁北有黎丘部①,有奇鬼焉,喜效人之子侄、昆弟之状。邑丈人②有之市而醉归者,黎丘之鬼效其子之状,扶而道苦之。丈人归,酒醒而诮③其子,曰:“吾为汝父也,岂谓不慈哉?我醉,汝道苦我,何故?”其子泣而触地曰:“孽矣!无此事也。昔也往责④于东邑人,可问也。”其父信之,曰:“嘻!是必夫奇鬼也,我固尝闻之矣!”明日端⑤复饮于市,欲遇而刺杀之。明旦之市而醉,其真子恐其父之不能反也,遂逝迎之。丈人望见其子,拔剑而刺之。丈人智惑于似其子者,而杀其真子。夫惑于似士者,而失于真士,此黎丘丈人之智也。
【注】 ①部(pǒu):部娄,同“培塿”,小山丘。 ②丈人:古代对老者的尊称。 ③诮:责备。④责:同“债”,讨债 ⑤端:特意。
10. 解释加点字:(4分)
①喜效人之子侄 ②汝道苦我 ③我固尝闻之矣 ④其真子恐其父之不能反也
11. 选出与例句“欲遇而刺杀之”中的“之”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2分)
A. 黎丘 之鬼效其子之状 B. 婴闻之 C. 吾欲辱之 D. 邑丈人有之市而醉归者
12. 翻译文中划线句:(2分)
吾为汝父也,岂谓不慈哉!
13. “黎丘丈人”后演变为一个成语,请根据文意推断出这个成语的意思。(1分)
10、(4分)(1)模仿、效法 (2)使……受苦;捉弄 (3)本来 (4)同“返”,返回
11、(2分)C
12、(2分)(1)我是你的父亲,难道我对你不好吗?( 得分点:判断句式、“汝”、“岂”、“慈”)
13、(1分)黎丘丈人:比喻困于假象、不察真情而陷入错误的人。
篇2:梁北有黎丘部阅读答案和翻译
梁北有黎丘部阅读答案和翻译
梁北有黎丘部⑴,有奇鬼焉,喜效人之子侄、昆弟之状。邑丈人有之市而醉归者,黎丘之鬼效其子之状,扶而道苦之。丈人归,酒醒而诮其子⑵,曰:“吾为汝父也,岂谓不慈哉 !我醉,汝道苦我,何故?”其子泣而触地曰:“孽矣!无此事也。昔也往责于东邑人,可问也。”其父信之,曰:“嘻!是必夫奇鬼也,我固尝闻之矣!”明日端复饮于市,欲遇而刺杀之。明旦之市而醉,其真子恐其父之不能反也,遂逝迎之。丈人望见其子,拔剑而刺之。丈人智惑于似其子者,而杀其真子。夫惑于似士者,而失于真士,此黎丘丈人之智也。 ――节选自《吕氏春秋》
[注]⑴梁:大梁,战国时魏国的都城,在现在的河南省开封市西北。部(pǒu):部娄,同“培塿”,小山丘。 ⑵诮(qiào):责备。
【题目】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3分)
(1)扶而道苦之 (2)昔也往责于东邑人 (3)是必夫奇鬼也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1)明日端复饮于市,欲遇而刺杀之。
(2)其真子恐其父之不能反也,遂逝迎之。
3.读了本文,你得到了什么启示?(2分)
【答案】
1.(1)使……受苦 (2)同“债”,讨债 (3)这
2.①第二天特意又到街市上喝酒,想碰上(那鬼)将它刺死。(2分)
②他真的儿子担心他的父亲不能回家,就前去接他。(2分)
3.遇到情况要时刻保持着清醒的头脑和正确的判断。(对于疑惑的相似的现象,不能不审察清楚。)
【解析】
1.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结合具体语境理解词义即可,有时还要注意词语的特殊用法。
2.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文的能力。要求具有落实重点词语的能力,不能遗漏,同时要与上下文连贯,有时还要补出省略的主语,同时要抓住其中的关键字,比如“端”“反”“逝”等字。
3.本题是一道开放题。结合文章的主要内容,多角度的理解文章的主旨即可。
【翻译】
魏国的北部有个叫黎丘的乡村,(那)有个奇怪的鬼,喜欢装扮别人的儿子、侄子、兄弟的样子。乡村的一个老人到街市上喝醉酒回家,黎丘的鬼装扮成他的儿子的样子,扶他却在路上折磨他。
老人回到家,酒醒后就责骂他的儿子,说:“我是你的父亲啊,难道我对你不够好吗?我喝醉了,你在路上折磨我,是为什么?”他的儿子哭着磕头碰地说:“冤枉啊!没有这样的事啊!昨天我去村东向人讨债,可以问他的。”他的父亲相信他的话,说:“呵!那就肯定是那奇鬼啊,我本来曾听说过的啊!”
第二天特意又到街市上喝酒,想碰上(那鬼)将它刺死。第二天早晨前往街市上喝醉了,他真的儿子担心父亲不能回家,就前去接他。老人看见儿子,拔出剑就刺他。
老人的头脑迷惑就在于有像他儿子的鬼,却杀死了自己真正的儿子。
更多热门文章阅读答案共享:
1.《莫言的清醒》阅读答案
2.《挪树》阅读答案
3.《悼鲁迅先生》阅读答案
4.张晓风《画晴》阅读答案
5.《祈求》阅读答案
6.《五味巷》阅读答案
7.《圆满》阅读答案
8.阅读杂谈 阅读答案
9.《向日葵 尤今》阅读答案
10.王之涣《凉州词》阅读训练附答案
篇3:《北冥有鱼》阅读答案
《北冥有鱼》阅读答案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抢榆枋,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之二虫又何知!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齐谐》者,志怪者也 志:记载
B.置杯焉则胶 胶:粘住,意思是搁浅
C.而后乃今将图南 图:谋取
D.而控于地而已矣 控:投,落地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①其翼若垂天之云
②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B.①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②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C.①我决起而飞
②风飘飘而吹衣
D.①时则不至
②至则无用,放之山下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庄子的语言以夸饰惊人,善于运用想象和夸张,如文中描写鲲鹏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其翼若垂天之云”,极富浪漫主义色彩。
B.庄子使用了一个气势磅礴的“鲲鹏变化”的寓言,不仅写出了鲲鹏之大,而且写出了鹏的水击三千里,高飞九万里,大海的掀动,狂风的倏起,空中飘飞的尘埃,如野马奔腾般的.泽气,以及那至高至远的苍天等,构成了天地广阔的大意境。
C.从“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可以看出,大鹏虽然自己伟岸强大,但要万里南征,仍要有所凭借。
D.庄子描绘了蜩与学鸠目光的短浅、见识的狭小与抱负的狭隘,以及它们对大鹏的嘲笑,并且用“之二虫又何知”一句话,间接而尖锐地对它们进行了批判,轻蔑的态度溢于言表。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C 2.C 3.D
4.(1)林泽之中浮动的雾气、空气中飞动的尘埃,都是生物用气息互相吹拂的结果。天色深蓝,是它真正的颜色呢,还是它太高远而没法看到它的尽头呢?
(2)到近郊去旅行,带上三顿饭就可以往返,肚子还是饱饱的;去百里之外,则需要用一整夜时间准备干粮;到千里之外去,要花三个月的时间积蓄粮食。
【解析】1.图:图谋,打算。
2.A项,的;用于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B项,凭借;因为。C项,都表示修饰关系。D项,或;表转折。
3.把“间接”改为“直接”。
4.(1)注意“野马”“息”“其……其……”的翻译。(2)注意“适”“果然”“宿”的翻译。
篇4:《北冥有鱼》阅读答案
(《庄子。逍遥游》)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
《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题目
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1)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冥: 。
(2)《齐谐》者,志怪者也。 怪: 。
(3)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抟: 。
(4)野马也,尘埃也。 野马: 。
10、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2)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11、作者笔下的“鹏”是个什么样的形象?(4分)
12、你喜欢鲲鹏吗?谈谈你的理由。(3分)
答案
9、(4分)
(1)同“溟”,海。
(2)形容词用作名次,奇怪(怪异)的事物。
(3)盘旋飞翔。
(4)山野中的雾气。
10、(4分)
(1)用力鼓动翅膀飞,它的翅膀就像悬挂在天空中的云。
(2)这种鸟,海水运动时就要迁徙到南海。
11、作者笔下的“鹏”是一个硕大无比、力大无穷、志存高远、善借长风的形象。
12、示例一:我喜欢鲲鹏。因为鲲鹏入深海,翔九天,胸怀远大的理想和抱负,搏击长空,纵横大海,就像诸葛亮历史人物,他们以天下苍生为己任,推动历史向前发展。
示例二:我不喜欢鲲鹏。因为我喜欢知足常乐,淡泊名利,就像普通的劳动者,他们爱岗敬业,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贡献。
创作背景
庄子天才卓绝,聪明勤奋,“其学无所不窥”,并非生来就无用世之心。但是,“而今也以天下惑,子虽有祈向,不可得也”。一方面,“窃钩者诛,窃国者侯”的腐败社会使他不屑与之为伍;另一方面,“王公大人不能器之”的现实处境又使他无法一展抱负。
人世间既然如此污秽,“不可与庄语”,他追求自由的心灵只好在幻想的天地里翱翔,在绝对自由的境界里寻求解脱。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他写出了苦闷心灵的追求之歌《逍遥游》。
篇5:《北冥有鱼》阅读答案
(一)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甲)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节选自《庄子·北冥有鱼》)
(乙)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持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
(节选自《庄子·這遥游》)
(注)①穷发:穷,尽;发,草木,植被。指不毛之地,沙漠。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化而为鸟化:
(2)怒而飞怒:
(3)天池也天池:
(4)其广数千里广:
(5)未有知其修者修:
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2)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
3.(甲)(乙)两文中所述之鲲鹏,借助于飞到“南冥”,其目的是
4.你从鲲鹏身上得到怎样的人生启示?(写出两点即可)
【答案】
1.(1)变化(2)振奋,这里指用力鼓动翅膀(3)天然形成的水池(4)这里指宽(5)长
2.(1)这只鸟,大风吹动海水的时候就要迁徙到南方的大海去了。(2)(它的)背如同泰山(那么高大),翅膀就像悬挂在天空的云。
3.风力(外力);到理想的境地去追求精神自由
4.(1)人应有执着的信念。(2)人要有雄伟的气魄。(3)人要树立远大的理想。(4)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是依附于一定的条件。
篇6:《北冥有鱼》阅读练习及答案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7、下列句子中“是”的意思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2分)
A、亦若是则已矣B、是进亦忧,退亦忧
C、是谓大同D、今夕是何年
8、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2分)
A、北冥有鱼,其名为鲲B、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C、困于心,衡于虑D、其人舍然大喜
9、请你写出与“鹏”有关的成语或诗句。(1分)
答案:
7、D
8、B
9、(1分)示例:鹏程万里(或示例:九万里风鹏正举)
篇7:《北冥有鱼》阅读练习及答案
【甲】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乙】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斥鴳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辩也。
19.为文中加“”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
B. 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
C. 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
D. 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
20.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5分)
(1)怒而飞 怒:
(2)去以六月息者也 息:
(3)志怪者也 志:
(4)此亦飞之至也 至:
(5)彼且奚适也 且:
21.翻译下列句子。(6分)
(1)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3分)
(2)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3分)
22.庄子笔下的“鹏”这一形象对后世影响深远,请根据原文,写出一个与“鹏”有关的成语。(2分)
23.结合【乙】文简要分析斥鴳的形象。并说说比起【甲】文中的鹏,你更欣赏哪一种形象?(4分)
答案:
19.(3分)B
20.(5分)(1)振奋,这里指用力鼓动翅膀(2)气息,这里指风 (3)记载 (4)极点 (5)将要(每小题 1 分)
21.(1)(3分)这只鸟,大风吹动海水的时候就要迁徙到南方的大海去了。
(2)(3分)天色湛蓝,是它真正的颜色吗?还是因为天空高远而看不到尽头呢?
22.(2分)鹏程万里、鹏抟九天、万里鹏翼等。(写对1个得2分。)
23.(4分)斥鴳不可能理解大鹏展翅高飞的理想境界,它们认为“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就是飞翔,不必像大鹏一样飞到九万里高空再飞翔。所以斥鴳目光短浅。
我更欣赏鹏。只有心怀远大的理想,才能让自己的人生走出更美丽的舞步。如果目光短浅,不思进取,那么只能原地踏步,永远领略不到美丽的人生。(4 分)
【参考译文】【乙】
在草木不生的极远的北方,有个大海,就是天池。里面有条鱼,它的身子有几千里宽,没有人知道它有多长,它的名字叫作鲲。有一只鸟,它的名字叫作鹏。鹏的背像泰山,翅膀像天边的云;借着旋风盘旋而上九万里,穿越云层,背负青天,这样以后向南飞翔,将要飞到南海去。麻雀讥笑鹏说:“它要飞到哪里去呢?我一跳就飞起来,不过数丈高就落下来,在蓬蒿丛中盘旋,这也是极好的飞行了。而它还要飞到哪里去呢?”这就是小和大的分别。
篇8:《北冥有鱼》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0~12题。(9分)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10.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志怪者也志:记载。
B.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上:向上。
C.生物之以息相吹也息:气息,这里指风。
D.其远而无所至极邪极:至。
11.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2)天之苍苍,其正色邪?
12.文章借鲲鹏的寓言说明了什么道理?(2分)
答案:
10.D解析极:尽头。
11.(1)这只鸟,海水运动的时候就要迁徙到南海去了。(2)天色湛蓝,是它真正的颜色吗?
12.说明了人世间万事万物都“有所待”,都未能摆脱世俗的束缚。
篇9:“梁大夫有宋就者”阅读答案
梁大夫有宋就者,尝为边县令,与楚邻界。梁之边亭,与楚之边亭,皆种瓜,各有数。梁之边亭人,劬①力数灌其瓜,瓜美。楚人窳②而稀灌其瓜,瓜恶。楚令因以梁瓜之美,怒其亭瓜之恶也。楚亭人心恶梁亭之贤己,因夜往窃搔梁亭之瓜,皆有死焦者矣。梁亭觉之,因请其尉,亦欲窃往报搔楚亭之瓜,尉以请宋就。就曰:“恶!是何可?构怨,祸之道也,人恶亦恶,何褊之甚也。若我教子,必每暮令人往,窃为楚亭夜善灌其瓜,勿令知也。”于是梁亭乃每暮夜窃灌楚亭之瓜。楚亭旦而行瓜,则又皆以灌矣,瓜日以美,楚亭怪而察之,则乃梁亭之为也。楚令闻之大悦,因具以闻楚王,楚王闻之,惄③然愧,以意自闵也,告吏曰:“微搔瓜者,得无有他罪乎?此梁之阴让也。”乃谢以重币,而请交于梁王,楚王时则称说梁王以为信,故梁楚之欢,由宋就始。语曰:“转败而为功,因祸而为福。”老子曰:“报怨以德。”此之谓也。夫人既不善,胡足效哉!(选自《新序杂事四》)
注:①劬:qú 勤劳;②窳:yǔ 懒惰;③惄:nì 忧思。
1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因夜往窃搔梁亭之瓜 搔:通“骚”,扰乱
B.楚亭旦而行瓜 行:巡视
C.此梁之阴让也 让:谦让
D.楚王时则称说梁王以为信 信:守信用
18.下列各组句中加点的词,意义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楚令因以梁瓜之美 可以横绝峨眉巅
B.梁亭乃每暮夜窃灌楚亭之瓜 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C.因具以闻楚王 因击沛公于坐
D.谢以重币,而请交于梁王 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
19.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都表现“报怨以德”的效果的一组是 ( )
①每暮夜窃灌楚亭之瓜 ②楚王闻之,惄然愧,以意自闵也
③人恶亦恶,何褊之甚也 ④乃谢以重币,而请交于梁王
⑤楚亭旦而行瓜,则又皆以灌矣 ⑥楚王时则称说梁王以为信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⑤⑥ D.②③④
20.下面对原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由于梁亭瓜比楚亭瓜好,楚亭人就趁夜晚到梁亭瓜园捣乱,这反映了一种嫉妒心理。梁亭人打算实施报复,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B.宋就让梁亭人晚上暗中帮助楚亭人浇灌瓜地,表现了他大度宽容的胸怀。楚令了解真相之后,得意地把这件事报告给楚王。
C.楚王知道“梁亭之为”后,又忧愁又惭愧,拿出厚礼道歉,并请宋就把这些礼物转交给梁王,显示出楚王愿意交好邻国的诚意。
D.文章中引用古语和老子的话,启示后人在处理人际关系乃至国与国之间关系时,可以从“梁楚之欢”中汲取有益的经验。
参考答案:
17.C(让:责备)
18.D(两个“于”字都是介词,介进动作行为的直接对象。可译为“和”“同”“跟”等。其他三项,A项两个“以”字,前一个是介词,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原因,因为;后一个也是介词,表示动作行为的凭借,用、把、凭借。B项的两个“乃”字都是副词,前一个表示前后紧密相接,就;后一个表示转折,竟然,却。C项的两个“因”字,前一个是连词,于是;后一个是介词,趁机。)
19.B(楚王惭愧,请求与梁结交,称说梁王,均因“报怨以德”而起。第一、五句是报怨以德的做法,第三句是报怨以德的想法。)
20。C(“请他把这些礼物转交给梁王”望文生义。“请交于梁王”意思是请求与梁王结交。)
21.结下了仇怨,是惹祸的根苗呀。人家使坏你也跟着使坏,怎么心胸狭小得这样厉害!
22.告诉主管官吏说:“调查一下那些到人家瓜田里捣乱的人,他们莫非还有其他罪过?”
梁北有黎丘部的阅读答案(精选9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