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逻辑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其一般特征

时间:2022-12-06 06:13:19 作者:光的错觉的光 综合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光的错觉的光”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9篇印度逻辑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其一般特征,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印度逻辑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其一般特征,欢迎阅读与借鉴!

篇1:印度逻辑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其一般特征

印度逻辑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其一般特征

本文从宗教哲学、社会伦理及论辩术三方面考察了古印度逻辑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重点分析了印度逻辑思想的一般特征。笔者认为,与其产生的历史背景相联系,印度逻辑思想在逻辑形式、理论目的`及发展层次上具备论辩性、应用性及初等性三大特征,从而解释了印度逻辑思想研究的现状,指明了制约印度逻辑思想的现代发展与传播的原因。

作 者:邵强进  作者单位:复旦大学 哲学系,上海 200433 刊 名: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PKU CSSCI英文刊名:FUDAN JOURNAL(SOCIAL SCIENCES) 年,卷(期):2000 “”(1) 分类号:B81-093.51 关键词:印度逻辑思想   因明   正理  

篇2:经学产生的历史背景

经学产生的历史背景

作为先秦一种学理的儒学成为西汉官方意识形态,是战国以后中国社会政治文化发展的产物,是历史的选择.在这一选择中,学术、政治统治思想和学术的'载体知识分子等都经历了适应性的变迁,其中,意识形态的探索一直是核心.

作 者:解洪兴  作者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呼兰学院政史系 刊 名:中华文化论坛  PKU英文刊名:FORUM ON CHINESE CULTURE 年,卷(期):2006 “”(2) 分类号:B234 关键词:经学   历史背景   意识形态   知识分子  

篇3:老子术产生的历史背景

老子术产生的历史背景

<老子>称<道德经>.它并非为平民百姓而设,而是为国君、最高层设计的道德经.春秋后期,军事哲学首先发生了巨大变革,而孔子在政治上仍想走周公的.老路.<老子>开始了政治哲学的变革.法家、道法家完成了这场变革.

作 者:尹振环  作者单位:中共贵州省委党校,贵州,贵阳,550028 刊 名:贵州社会科学  PKU CSSCI英文刊名:SOCIAL SCIENCES IN GUIZHOU 年,卷(期):2005 “”(5) 分类号:B223.1 关键词:政治道德   军事哲学变革   政治哲学变革  

篇4:启蒙运动产生的原因和历史背景

启蒙运动的介绍

启蒙运动的倡导者将自己视为大无畏的文化先锋,并且认为启蒙运动的目的是引导世界走出充满着传统教义、非理性、盲目信念、以及专制的一个时期(这一时期通常被称为黑暗时期)。这个时代的文化批评家、宗教怀疑派、政治改革派皆是启蒙先锋,但他们只是的松散、非正式、完全无组织的联合。而当时的启蒙知识的中心是巴黎,法语则是共享语言。

启蒙运动同时为美国独立战争与法国大革命提供了框架,并且导致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兴起,与音乐史上的巴洛克时期以及艺术史上的新古典主义时期是同一时期。

在法语中,“启蒙”的本意是指“光明”。当时先进的思想家认为,迄今为止,人们处于黑暗之中,应该用理性之光驱散黑暗,把人们引向光明。他们著书立说,激励地批判专制主义和宗教愚昧,宣传自由、平等和民主。这就是“启蒙运动”。启蒙运动是发生在17,18世纪欧洲的一场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文化革命运动,它为资产阶级革命作了思想准备和舆论宣传。

启蒙运动的中心在法国。法国启蒙运动的领袖则是伏尔泰。他的思想对18世纪的欧洲产生了巨大影响,所以,后来的人曾这样说:“18世纪是伏尔泰的世纪。”

从字面上讲,启蒙运动就是启迪蒙昧,反对愚昧主义,提倡普及文化教育的运动。但就其精神实质上看,它是宣扬资产阶级政治思想体系的运动,并非单纯是文学 运动。它是文艺复兴时期资产阶级反封建、反禁欲、反教会斗争的继续和发展,直接为一七八九年的法国大革命奠定了思想基础。启蒙思想家们从人文主义者手里进一步从理论上证明封建制度的不合理,从而提出一整套哲学理论,政治纲领和社会改革方案,要求建立一个以“理性”为基础的社会。他们用政治自由对抗专制暴政,用信仰自由对抗宗 教 压 迫,用自然神论和无神沦来摧毁天主教权威和宗教偶像,用“天赋人权”的口号来反对“君权神授”的观点,用“人人在法律面前平等”来反对贵族的等级特权,进而建立资产阶级的政权。

启蒙运动产生的原因

随着资本主义与封建专制主义矛盾的不断深化,法国新兴资产阶级在意识形态领域中,反对封建统治与教会特权的斗争也迅速展开,这就是启蒙运动。启蒙运动是继文艺复兴后,在欧洲历史上出现的第二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启蒙,就是启迪和开导人们的反封建意识,给尚处在黑暗中的人们带来光明与希望,反对蒙昧主义、专制主义和宗教迷信,打破旧的传统观念,传播新思想,新观念。

启蒙运动从兴起到发展长达一个世纪之久,启蒙思想涉及宗教、哲学、伦理学、政治学、经济学、文学艺术、史学、美学和教育等各个领域,出现了各种学说体系和大批著名人物,广及欧洲许多国家,其中有英国的阿迪生、斯蒂尔和波普,德国的门德尔松和莱辛,意大利的维科,俄国的别林斯基、赫尔岑和车尔尼雪夫斯基等。但启蒙运动的中心却在法国。在法国著名哲学家笛卡尔的影响下,比埃尔·贝尔(1647—1706)首先把笛卡尔的理性主义用于宗教和神学,相信理性之光照耀着每一个人,并同样以怀疑论为武器,提倡理性,怀疑宗教,对宗教神学发起攻击,指出教会的虚伪和欺骗,打破了对教会所宣扬的蒙昧主义盲从,贝尔成为法国启蒙运动的先驱。到十八世纪中叶,启蒙运动进入高潮,群星灿烂人才辈出,大批思想界巨人纷纷涌现,其中最主要的启蒙思想家有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和以狄德罗为首的百科全书派及孔多塞。他们从各个方面向封建势力和教权势力发起勇敢的冲击,不辞辛劳地传播进步思想,开启人们的头脑,唤醒沉睡中的人们投入反封建反特权的斗争,启蒙运动作为成熟的反封建、反教会的进步思潮登上了历史舞台,不仅为未来的政治革命制造了舆论,而且为法国创建了高度的精神文明。

启蒙运动的影响

历史贡献

(1)对封建专制制度及其精神堡垒——天主教会展开猛烈抨击,

(2)对未来的资产主义社会蓝图进行展望和描绘,

(3)这场持续近一个世纪的思想解放运动,开启了民智,为欧美资产阶级革命作了思想上和理论上的准备,

( 4 )这场运动传播到世界成为强大社会思潮,为民族解放斗争做了贡献。

世界影响

1、为资产阶级取得统治地位做了思想和理论的准备。

2、为法国大革命做了充分的思想准备。

3、启迪了人们的思想,动摇了封建统治。

4、激励了中日等亚洲国家仁人志士为改造旧社会而斗争。

5、使民主共和的思想深入人心。

6、促进近代科技进步。

启蒙运动对中国的影响

启蒙运动首先为法国大革命作了充分的思想准备。启蒙运动所宣传的天赋人权、三权分立、自由、平等、民主和法制的思想,推动了资产阶级的革命和改革;也对19世纪以后的亚洲国家有很大影响,如鼓励了中国和日本的一批仁人志士为改造社会而斗争。

戊戌变法受启蒙运动影响最大的君主立宪制。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出现一批启蒙学者,他们翻译欧洲启蒙思想家的名著,介绍他们的思想,对中国的思想界、学术界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18戊戌变法失败后,严复把T.H.赫胥黎的《天演论》、孟德斯鸠的《法意》(今译《法的精神》)、亚当·斯密的《国富论》、H.斯宾塞的《群学肄言》,以及J.S.米尔(旧译穆勒)的《群己权界论》和《穆勒名学》等7部著作译成中文出版。辛亥革命后南京国民政府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基本思想精神是天赋人权、三权分立、自由、平等、民主和法制的思想,显然其基本思想精神是源于启蒙运动。

篇5:言语、思想与逻辑

言语、思想与逻辑 --张东荪多元逻辑观浅析

1.不同民族的言语其构造不同即形成不同的逻辑传统;2.不同的'言语格式对逻辑所引为对象的言语理性规则亦具有很大的影响;3.不同的思想文化基础形成不同的逻辑系统.

作 者:杨蕾  作者单位:南开大学哲学系,天津,300071 刊 名:中州学刊  PKU CSSCI英文刊名:ACADEMIC JOURNAL OF ZHONGZHOU 年,卷(期):2005 “”(2) 分类号:B81-092 关键词:张东荪   语言   思想   逻辑   多元逻辑观  

篇6:牟宗三逻辑二分法思想初探

牟宗三逻辑二分法思想初探

二分法在传统逻辑学中是一个基本的方法,在我国大陆出版的逻辑学著作中,都只把二分法看作是类的二分或存在对象上的二分,忽略了作为纯粹逻辑意义上的二分法与作为方法学意义上的二分法的.区别.牟先生指出,把二分法限制在类、对象或存在上,只是二分法的应用,而非逻辑二分法的本质意义.逻辑二分法的本义,乃是“肯定与否定的对偶性”,是“理性之二用”,因而有其绝对性、先验性与必然性.牟先生通过“形式的解析”与“超越的解析”阐明了对偶性原则与思想律对于逻辑推理的关系.同时,牟宗三先生也反驳了现代逻辑学家对于对偶性原则的批评,证明对偶性原则是所有逻辑系统的基础.

作 者:王兴国  作者单位:云南师范大学,经济政治学院,云南,昆明,650092 刊 名: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QUJING TEACHERS COLLEGE 年,卷(期):2003 22(2) 分类号:B261 关键词:逻辑二分法   形式的解析   超越的解析  

篇7:试析柏拉图的逻辑思想

试析柏拉图的逻辑思想

柏拉图在对语言和思维的研究中体现了他的逻辑思想,他触及概念、判断、推理、逻辑规律各个方面.在西方逻辑的孕育时期,他的.逻辑思想的合理内核占有重要的地位.

作 者:王德贞 WANG De-zhen  作者单位:中共菏泽市委党校,山东,菏泽,274030 刊 名:哈尔滨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HARBIN UNIVERSITY 年,卷(期):2007 28(7) 分类号:B502.232 关键词:柏拉图   概念   判断   推理   逻辑规律  

篇8:论求解思维及其逻辑特征

论求解思维及其逻辑特征

求解思维是一种新的思维类型,求解思维是人们针对特定的问题,围绕问题的目标,探求实现目标的手段、途径的思维;求解思维的基本范畴是问题、目标、条件、手段等;求解思维的.基本思维形式是指令,派生的思维形式是方案.求解思维本质上就是对指令和方案的运演.

作 者:张义生  作者单位: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副校长、教授,南京,210001 刊 名:南京社会科学  PKU CSSCI英文刊名:SOCIAL SCIENCES IN NANJING 年,卷(期):2004 “”(8) 分类号:B819 关键词:求解思维   问题   目标   条件   手段   指令   方案  

篇9:弗协调逻辑及其理论特征

弗协调逻辑及其理论特征

弗协调逻辑是一种非经典逻辑,是现代逻辑中非经典逻辑方向的一个重要分支.第一,弗协调逻辑修改了经典逻辑中的'矛盾律,在弗协调逻辑中,矛盾律不普遍有效,这是对经典逻辑的重大“革命”;第二,在弗协调逻辑系统中,矛盾不能推出一切,经典逻辑中的有些重要定理不再是弗协调逻辑中的定理;第三,弗协调逻辑是弗协调理论的逻辑基础,是为弗协调理论寻找依据而建立起来的,它反映了人们处理实际问题的弗协调态度.

作 者:杨武金 Yang Wujin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北京,100872 刊 名: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南京市行政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NANJING PARTY INSTITUTE OF CPC AND NANJING ADMINISTRATION INSTITUTE 年,卷(期):2004 “”(2) 分类号:B81 关键词:弗协调逻辑   矛盾律   弗协调理论  

印度教案

《周易》中“孚”思想的产生与发展

SOA协会历史背景介绍

印度名言名句

印度舞主持词

历史背景原因型答题思路

IT企业文化应该产生什么

产生的反义词是什么

高智商逻辑急转弯

挑战经典逻辑面试题

印度逻辑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其一般特征(共9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印度逻辑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其一般特征,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