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谈词汇教学法的理论来源

时间:2023-01-09 03:42:20 作者:fengjunzaixian 综合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导语】“fengjunzaixian”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3篇简谈词汇教学法的理论来源,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简谈词汇教学法的理论来源,欢迎阅读与收藏。

篇1:简谈词汇教学法的理论来源

简谈词汇教学法的理论来源

词汇法(lexical approach)作为一种新兴的'综合性的语言教学法,以词汇项(lexical items)形式和语用的连结点,将词汇作为语言教学的中心,在理论上相对成熟和完善.其理论来源包括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培养学生语用能力的交际法,主张词汇组块作基础的教学思想,以及语料库语言学的统计、分析方法.

作 者:冯潇 FENG Xiao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北京,100875 刊 名: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CHONGQING THREE GORGES UNIVERSITY 年,卷(期):2008 24(2) 分类号:H03 关键词:词汇法   交际法   词块   语料库语言学  

篇2:从关联理论角度谈词汇语义的收窄和扩充论文

从关联理论角度谈词汇语义的收窄和扩充论文

【摘要】:本文从关联理论的角度,从明示-推理以及语境的方面解释人们如何理解词汇的隐含意,探讨关联理论如何在人们理解词汇的隐喻义、转喻义、反语以及临时义时起作用。

【关键词】:关联理论语境收窄扩充

1、序言

法国的Sperber和英国的Wilson于1986年在专著《关联性:交际和认知》中提出关联理论。Sperber和Wilson认为语言交际过程是一种认知推理—互明的过程,是基本的;而编码—解码、互知的过程,是从属的。交际双方能达到默契的配合主要是由于有一个最佳的认知模式——关联性。而语境和相关性是相互依赖的,语用推理要考虑语境,才能达到最佳的关联效果,得出相应地推理逻辑结论。本文从关联理论的角度,从认知语境的方面,解释隐含意义的理解过程,包括双关、反语、转喻等喻意性意思进行分析。

2、关联理论的语境观

根据关联理论,在交际过程中交际主体所形成的各种假设称为“认知语境假设”。在语言交际中,对话语理解起主要作用的就是构成听话人认知语境的一系列假设,而不是具体的情景因素。语境不是交际中双方事先知道的固定因素,而是一个动态发展的心理建构体,是听话人有关世界的的假设子集,即语境是一系列存在于人们大脑中的假设。

3、关联理论对词义理解的作用

根据关联理论的语境观以及推理过程,听话人在对说话人的话语内容进行处理时,为了寻找关联性,听话人必须对初始语境进行扩充与延伸,包括对词汇信息的延伸与缩小,以达到最佳关联程度。

3.1、收窄

词汇的收窄是指交际中某一词语所编码的意义在特定语境中的特定所指,是其意义在所指范围或含义的缩小。

例句1:a.你的头发太长了,该剪了。

b.长颈鹿的颈子很长。

例句1中a到b例子中“长”表达的含义不同。这不仅仅因为他们是形容词,还和他们所处的语境不一样,这就制约了听话人对“长”的具体意义的选择与理解。

3.2、扩充

词汇扩充就是词汇的编码意义或常规意义的弱化,换句话说就是某一词语的原型意义在特定语境中被弱化、泛化的过程。

例句2:a.老王简直就是一头老黄牛.

例句2中的句子不是表达老王从生理上是头老黄牛,而是指的是老王具有牛的一些特征,是指强壮、吃吃苦耐劳、忍耐等,是其特征的延伸。这种现象利用关联理论中的关联推理可以解释。

4、关联理论对隐含意义的理解

关联理论在理解话语时是一个推理—互明的过程,所以关联理论既关注交际中的隐含信息,也关心交际中的明说意义。下面将说明学习者如何从关联的角度培养出认知语境去做相应的推理,从而达到理解关联理论是如何消除歧义和含混,如何理解隐喻、转喻、双关、反语以及临时意义。

4.1、隐喻

关联理论把隐喻等非字面义的语言现象看作产生隐含意的语言。例如:

例句3:a水开了。

b水快开了。

c该关火了。

例句3中(a)经过扩充后可得到(b),在特定语境条件下可隐含信息(c),可见(c)是隐含信息。 4.2、转喻

关联理论认为,就转喻而言,转喻的理解形成了一般推理过程的一部分,这一过程补充和完善了解码所得到的不完整意义,从而得到表达的完整的含义。例如:

例句4:拿破仑在滑铁卢一战中战败了。

例句4中“拿破仑”字面含义是“拿破仑”这一个人,通过历史知识可以扩展该词的意思,“拿破仑”在这里指的.是“拿破仑领导下的军队”,从而完善了这个词的意义。

4.3、双关

利用认知语境同样可使一些词语获得双关意义。例如:

例5:夜正长,路也正长,我不如忘却,不说的好吧。(鲁迅《为了忘却的纪念》)

例5中根据文章的语境可以知道这里的“夜”和“路”具有双关的意思,不是字面上的夜和路,“夜”是指的是黑暗统治,“路”指的是革命的道路。

4.4、反语

关联理论认为寻求关联是正确认知的基础,对反语和间接性语言有关。要理解话语的这种间接性,听话人要比理解话语的字面明示意义多付出一份努力。因此,要理解反语,获得语境的最佳效果的方法就是寻找关联。例如:

例6:几个女人有点失望,也有点伤心,各人在自己的心里“骂着”自己的“狠心贼”。

(孙梨《荷花淀》)

例6中“狠心贼”在原文中指的是“心爱的人”。这里是以反话来代替正话。

4.5、临时意义

词汇的临时意义指的是词汇用于特殊场合并且有特殊的含义,而这个含义可能与语码义有联系,也可能没有联系。那么一定的语境就会帮助大家理解词汇的临时意义。例如:

例7:Whatwillparentsdowithout‘theelectronicbaby-sitter’?(翟象俊等,1999:54)

此处的“theelectronicbaby-sitter”指的是thetelevision,故这也是临时发挥。当儿女说这话的时候,父母和孩子必须都明白当时的语境,也就是这个认知语境对于双方是互明的。

总结

关联理论阐述了如何在语境中根据明示-推理原则来推测词义的意义,而认知语境则提供了语义推理的语言依据,从而使语言的理解更加具体、准确。关联理论是通过对词汇语义的收窄和放宽来理解高于词语语码义的较深层的意义,从而我们能够理解蕴藏在词汇以外的隐喻义、反语、转喻、双关以及临时意义。

参考文献:

[1]熊学亮、曲卫国.《语用学采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冉永平、何自然.《新编语用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篇3:双重编码理论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谈图示教学法在大学英语综合课课文讲解中

双重编码理论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谈图示教学法在大学英语综合课课文讲解中的运用

双重编码理论认为人的大脑存在两个认知系统--语言系统和非语言系统.语言系统处理语言所传达的信息,非语言系统处理图形,知觉上的.信息.教学材料中的信息如果同时通过言语和视觉两条通道输入大脑,记忆会变得容易而持久.因此,在大学英语综合课课文教学中如果教师引入图示教学法,将视觉与听觉结合起来,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及记忆将会变得更加容易.

作 者:严嘉 Yan Jia  作者单位:昆明理工大学,大学外语部,云南,昆明,650093 刊 名: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QUJING NORMAL UNIVERSITY 年,卷(期):2008 27(2) 分类号:H319.3 关键词:双重编码理论   图示教学法   课文讲解   应用  

任务型教学法的来源论文

高中数学情境教学法“四谈”

简谈故乡高一作文

简谈玩初中议论文

《翻译、理论、实践与教学法》评介论文

简谈读一本好书心得

范文 快乐来源

词汇教学有效生成—高中英语单词教学例谈

分层教学法

启发式教学法

简谈词汇教学法的理论来源(共3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简谈词汇教学法的理论来源,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