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Oliwa”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2篇酸雨的形成机理与防治具体实施方案,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酸雨的形成机理与防治具体实施方案,希望大家喜欢阅读!
- 目录
篇1:酸雨的形成机理与防治具体实施方案
酸雨的形成机理与防治具体实施方案
摘要 : 一般地将pH值小于5.6的降水称为酸雨, 目前酸雨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环境问题。本文对酸雨形成机理进行简述,详细阐述了酸雨的危害,并提出了对酸雨防治对策。 关键词 : 酸雨;形成机理;酸雨危害;防治对策
在没有大气污染物存在的情况下降水酸度主要由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所形成的碳酸组成,其pH值大约在5.6-6.0之间,因此,一般地将pH值小于5.6的降水称为酸雨。随着亚洲经济的高速发展,化石燃料消耗逐年升高。继欧洲和北美之后,目前亚洲SO2和NOx的排放量现在已经超过北美和欧洲,在五大洲中位居第1,因此,酸雨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环境问题【1】。
1 酸雨及其形成机理
酸雨的形成是个由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十分复杂的过程,至今还有许多关键的问题没弄清楚。形成酸雨的物质有硫氧化物、氮氧化物、气溶胶等。这些污染物在不利气象条件下的聚积,就使降水酸化。许多资料表明,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是SO2。酸雨的形成主要有以下四个过程:
(1) 水蒸汽冷凝在含有硫酸盐、硝酸盐等的凝结核上;
(2) 形成云雾时,SO2 、NOx 、CO2 等被水滴吸收;
(3) 气溶胶颗粒物质和水滴在云雾形成过程中互相碰撞、聚凝并与雨滴结合在一起;
(4) 降水时空气中的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被冲洗进雨中。
大气中的酸性化学物质溶于雨水中,雨就会变成酸性。造成雨水酸化的污染物很多,其污染来源大致可分为两类,一为自然物质,,二为人为物质。前者,如火山喷发出大量的硫化物、动植物分解产生有机酸二甲基硫及氮化物等,由于是弱酸性,所以对生态环境构不成太大的威胁;后者为工业生产、民用生活燃烧煤等产生大量的硫氧化物及氮氧化物,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后再与空气中的水蒸气结合生成硫酸和硝酸等强酸性物质,使得雨水的pH 值降低,最后降落到地面形成所谓的“酸雨”。其化学反应过程可表示为:
SO2 + H2O = H2SO3 (1)
2H2SO3 + O2 = 2H2SO4 (2)
2NO + O2 = 2NO2 (3)
2NO2 + H2O = HNO3 + HNO2 (4)
2HNO2 + O2 = 2HNO3(5)
2 酸雨的危害
酸雨给地球生态环境和人类社会经济都带来严重的影响和破坏,科学家将酸雨称作“空中死神”、“看不见的杀手”。在近几年中,德国酸雨危害面积也增加了6 倍。瑞典9 万个湖泊中有2 万个因酸雨污染已经或正在成为“死湖”,鱼、虾等水生生物绝迹。这种情况在加拿大、西欧、北欧等地区也都有出现。据估计,美国和加拿大每年因酸雨造成的农业损失达160 亿美元。欧洲大约有6500 万km2 的森林遭到酸雨污染危害,中欧有100 万km2 的森林枯萎死亡。酸雨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生态系统的危害
湖泊的酸化是酸雨对水生生态系统影响的主要方面。酸雨直接降入湖水内或河内再流或降落到植被上,雨水冲刷形成径流,注入河湖或渗入土壤,进入地下水,再流入湖内。最终导致湖泊酸化。湖水pH 值在5.0~6.5 之间的弱酸性时,鱼卵难已孵化,鱼苗数量减少,有很多种鱼类及生物将无法生存而消失;当湖水pH 值低于5.0 时,大多数鱼类不能生存;当降至4 时,几乎所有的.有机体(如微生物) 都将死亡。所以湖水酸化,水生生物种群将减少,并且从生态食物链角度来看,湖泊酸化,会逐渐导致整个生态系统一层层地被破坏。
海岸水域受酸雨的威胁也同样严重。酸雨中的氮是海洋富营养化的一个重要诱因,使海藻大量繁殖,并迅速达到使其他海洋植物和动物呼吸不到氧气,照不到阳光从而鱼类大量死亡,海洋水质严重恶化。
另外酸雨促进了地壳中有毒有害的重金属离子的溶解。正常的情况下这些重金属是不溶解而无害的,但在酸性溶液反应之下,它将溶于水中,不仅毒害生物的成长,在食物链中富集后将对人类的健康造成严重威胁。此外,地下水所受到的影响也同样严重。酸雨渗入地下,可能引起地下水酸化,,酸化的水中铝、铜、锌、镉等有毒及有害重金属的含量比普通中性地下水中高很多倍,如果人类饮用这样的地下水,这些重金属在人体内累积的话将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
酸雨对土壤的影响主要有三个方面:
①使土壤中的活性铝增加。酸化后,加速土壤中含铝的原生和次生矿物风化而释放大量铝离子,植物长期过量地吸收铝,会中毒,甚至死亡。
②导致土壤营养元素的流失。酸雨还能加速土壤矿物质营养元素如K、Na 、Ca 、Mg 等的流失,改变土壤结构,导致土壤贫脊化,影响植物正常发育。
③酸化的土壤极大地影响了土壤微生物的活性。酸雨可使土壤微生物种群变化,细菌个体变小,生长繁殖速度降低,影响营养元素的良性循环,造成农业减产。
(2) 酸雨的社会危害
在人文生活方面,,酸雨的危害主要体现在对建筑物料与人类健康的破坏上,酸雨能通过直接化学腐蚀和电化学腐蚀破坏建筑物(包括历史和文化古迹,雕塑),金属,油漆涂层等各种物料;因此,给人类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酸性的地下水侵蚀输水管,引起了明显的经济和技术上的问题。酸雨不但侵蚀人类物料,损害国民经济,甚至危及到了人类文明。主要体现在雕塑、壁画等文化遗产,酸雨可以严重腐蚀建筑材料,造成缺损,还可使油漆泛白、,褪色。给古建筑和仿古建筑带来许多麻烦,缩短粉刷装修的时间周期。有不少酸雨使文物面目皆非,碑林文字模糊不清的例子。
(3) 酸雨对人类健康的威胁
一方面,酸性气体引发人类呼吸系统的损伤疾病;另一方面,饮用水的污染让人类面临生命之源的殆尽。酸雨带来的酸性大气,会严重影响人的呼吸系统,在酸污染严重的地区,呼吸系统病人死亡率增大,老人、儿童的生命难以保障。即使普通人的身体也会遭到很大的损伤。据资料介绍,酸雨可能会导致人的“秃头”,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会引起呼吸方面的问题,例如,哮喘、干咳、头痛和眼睛、鼻子、喉咙的过敏等;另外,溶解在水中的有毒金属被水果、蔬菜和以酸化水质灌溉的农作物及动物的组织吸收,逐渐累积起来,将经由食物链进入人体,严重影响人类的健康。例如,累积在动物器官和组织中的汞与脑损伤和神经混乱有关系,铝与肾脏疾病有关。
3 防治对策
人类生产和生活所使用燃料燃烧排放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是形成酸雨的
主要原因,因此,减少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排放量是防治酸雨的根本途径【2】,其对策如下:
(1) 健全环境法规,控制工业污染源和汽车污,染源的排放总量,制定严格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用法律手段促使排放源实施各种有效措施控制工业污染源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量。美国、加拿大、德国、法国等工业发达国家都先后制定了防止酸雨,减少SO2 和NOx
排放量的法规,在减少SO2 和NOx 方面起了很大的作用。如美国不许新建大型火力发电厂以及限制燃煤发电厂的排放量的作法,使美国SO2 的排放量减少了一半。
(2) 调整能源结构,改进燃烧技术,从源头控制酸性气体的排放为了减少酸雨形成源,改变能源结构,增加无污染或少污染的能源比例,改造供热方式,大力开发并利用无污染能源如风能、水能、太阳能等。发展太阳能、水能、风能、地热能等不产生酸雨污染的清洁能源。清洁能源的使用,可减少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酸性气体的排放量,长期持续使用,对环保十分有利。用核电站来发电也可减缓酸雨的污染。用甲醇代替汽油,降低NOx 的排放。燃煤电厂等二氧化硫排放源,可通过逐步使用天然气等清洁能源,减少煤的使用量,改变供热方式、利用工厂的余热实行集中供热等方法来减少。饮食服务行业必须使用燃油、燃气、电或者固硫煤及其它清洁能源,禁止原煤散烧;要安装油烟净化装置,并保证使用期间正常运行,禁止排放未经净化处理的油烟;不得在露天燃用煤炭、木材加工食品。
(3) 积极开发新型烟气脱硫脱硝技术。从末端控制酸性气体的排放国家应大力发展研究新型锅炉及电厂的低能耗、低运行费用的FGD (烟气脱硫) 技术及脱硝技术,从末端保证酸性气体的达标排放及达到总量控制要求。
(4) 加强大气污染的监测和科学研究。我国于2000 年10 月正式加入了东亚酸沉降监测网常规阶段运行。正式拉开了酸沉降实质性防治工作国际间合作的序幕。建立大气及酸雨自动监测系统,配备网络及数据库系统,从而使环境管理者能随时监测当前的大气中的SO2 和NOx 的浓度及其时空分布情况,了解酸雨的状况并预测其时空变化趋势,以便采取相应的对策。
(5) 加大环境管理执法力度,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取缔污染物排放量大的企
业,使用锅炉的企业必须安装脱硫除尘设施,汽车要求安装尾气净化器,确保污染物达标排放。
(6) 发挥舆论宣传的作用,促进全民共同参与加大宣传力度,促使全民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共同防治酸雨,如采用使用型煤、节约用电、使用清洁能源等措施来减少能源的消耗,从而降低SO2 和NOx 的排放。
4 结语
从我国的酸雨分布区来看,酸雨一是集中在经济高速发展地区,二是集中在经济欠发展地区。前者的重要因素在于人类活动的交通运输和能源消耗,所以应该侧重于汽车尾气的处理,城市的合理交通规划,以及能源改造。后者的重要因素在于人民急切渴望摆脱贫困,而采取环境换温饱的做法,目前一味的查禁和单调的宣传是无力的,能够真正的让该地区的人民走上不但环保而且赚钱的致富之路才是根本解决之法。
参考文献:
【1】解海卫,张艳,尹连庆.酸雨研究的现状{J].环境科学与技术,Vol.27 增刊,2004
【2】曹江仁. 酸雨的危害及防治措施[J ].辽宁城乡环境科技,2003 ,23 (4) :6 - 8
篇2:呼和浩特市酸雨现状与防治
呼和浩特市酸雨现状与防治
摘要:文章对酸雨的形成及危害进行了阐述,并对呼和浩特市近年来酸雨现状及防治措施进行了分析,指出其主要污染离子为硫酸根和硝酸根,pH值多为7.2~7.9之间,因此所以解决酸雨问题已迫在眉睫.作 者:范晓黎 作者单位:呼和浩特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10 期 刊: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Journal:INNER MONGOLIA SCIENCE TECHNOLOGY AND ECONOMY 年,卷(期):2010, “”(2) 分类号:X517 关键词:酸雨 形成 数据分析 危害 建议篇3:酸雨形成的原因是什么酸雨形成过程危害防治措施
酸雨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酸雨的成因是一种复杂的大气化学和大气物理的现象。酸雨中含有多种无机酸和有机酸,绝大部分是硫酸和硝酸。工业生产、民用生活燃烧煤炭排放出来的二氧化硫,燃烧石油以及汽车尾气排放出来的氮氧化物,经过“云内成雨过程”,即水气凝结在硫酸根、硝酸根等凝结核上,发生液相氧化反应,形成硫酸雨滴和硝酸雨滴;又经过“云下冲刷过程”,即含酸雨滴在下降过程中不断合并吸附、冲刷其他含酸雨滴和含酸气体,形成较大雨滴,最后降落在地面上,形成了酸雨。我国的酸雨是硫酸型酸雨。
酸雨的形成过程
1.由污染源排放的气态SO2、NOX经气相反应生成H2SO4、HNO3或硫酸盐、硝酸盐气溶胶;
2.云形成时,SO4和NO3的气溶胶粒子以凝结核的形式进入降水;
3.云滴吸收了SO2、NOX气体,在水相氧化形成SO4和NO3;
4.云滴成为雨滴,降落时吸收了含有SO4和NO3的气溶胶;
5.雨滴下降时吸收SO2、NOX,再在水相中转化成SO4和NO3。
氮氧化物以及硫氧化物是形成酸雨的主要酸性氧化物,在国外酸雨中硫酸和硝酸之比约为2∶1,而我国降水中硫酸和硝酸之比约10:1。这说明,我国的酸雨主要是大气中的二氧化硫造成的。这与两区能源结构的差别有关:美国加强风能、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资源的利用,同时减少煤、石油、天然气的使用,使其大气中含硫的氧化物较少;然而中国的在风能、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上普遍较低,仍然以煤、石油、天然气为主要能源,使我国大气中含硫的氧化物较多。
酸雨的危害
酸雨给地球生态环境和人类社会经济都带来严重的影响和破坏。研究表明,酸雨对土壤、水体、森林、建筑、名胜古迹等人文景观均带来严重危害,不仅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更危及人类生存和发展。
在酸雨区,酸雨造成的破坏彼彼皆是,触目惊心,如在瑞典的9万多个湖泊中,已有2万多个遭到酸雨危害,4千多个成为无鱼湖。美国和加拿大许多湖泊成为死水,鱼类、浮游生物、甚至水草和藻类均一扫而光。北美酸雨区已发现大片森林死于酸雨。德、法、瑞典、丹麦等国已有700多万公顷森林正在衰亡,我国四川、广西等省有10多万公顷森林也正在衰亡。世界上许多古建筑和石雕世术品遭酸雨腐蚀而严重损坏,如我国的乐山大佛、加拿大的议会大厦等。最近发现,北京芦沟桥的石狮和附近的石碑,五塔寺的金刚宝塔等均遭酸雨浸 蚀而严重损坏。
1、对人类的影响
酸污染对人类最严重的影响就是呼吸方面的问题,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会引起例如哮喘、干咳、头痛、和眼睛、鼻子、喉咙的过敏。酸雾侵入肺部,诱发肺水肿或导致死亡
酸雨间接的影响就是它会溶解在水中的有毒金属被水果、蔬菜和动物的组织吸收,虽然不直接影响,但是吃下这些东西却对人类的健康产生严重影响。例如:累积在动物器官和组织中的汞与脑损伤和神经混乱有所关联;通过食物链使汞、铅等重金属进入人体,诱发癌症和老年痴呆;动物器官中的另一种金属──铝与肾脏问题有关,近来也被怀疑与老年痴呆症具关联性。;三是长期生活在含酸沉降物的环境中,诱使产生过多氧化脂,导致动脉硬化、心梗等疾病概率增加。
2、物和雕像
酸性粒子也会沉积在建筑物和雕像上,造成侵蚀。石灰岩和大理石跟酸接触后会转变为一种粉碎物质,称为石膏。此外,桥梁以更快的速度被腐蚀,铁路工业和飞机工业同样的必须花费更多的钱来修补由酸雨造成的损害。酸雨不仅造成了经济负担上的问题,而且也对一般大众的安全产生危险。举一个实例,1967年俄亥俄河上的桥倒塌,造成46人死亡。主要原因就在于酸雨的腐蚀。
另外,酸雨也造成暴露在外的雕像受到侵蚀,这造成文化资产的破坏,令许多人担忧,同样的,酸雨也会对金属建材产生影响。
3、物和植物
酸雨会影响农作物稻子的叶子,同时土壤中的金属元素因被酸雨溶解,造成矿物质大量流失,植物无法获得充足的养分,将枯萎、死亡。但土壤中因酸雨释出的金属也可能为植物吸收造成影响,这问题极其复杂,譬如,酸雨中某些金属( 如,铁 )的释出反而有助于植物的生长。
4水中生物
酸雨会影响河川或湖泊的pH值,当pH值小于6将影响到水中生物的生存或繁殖,当pH值小于5将导致水中生物大量死亡。可能会影响到养殖鱼业。
5、对能见度的影响
形成酸雨的物质,有时亦为形成光化学烟雾的物质。因此即使不降雨,也常会导致能见度下降。
酸雨在国外被称为“空中死神”,其潜在的危害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1)对水生系统的危害,会影响鱼类和其他生物群落,改变营养物和有毒物的循环,使有毒金属溶解到水中,并进入食物链,使物种减少和生产力下降。(2)对陆地生态系统的危害,重点表现在土壤和植物。对土壤的影响包括抑制有机物的分解和氮的固定,淋洗钙、镁、钾等营养元素,使土壤贫瘠化。对植物,酸雨损害新生的叶芽,影响其生长发育,导致森林生态系统退化。(3)对人体的影响。一是通过食物链使汞、铅等重金属进入人体,诱发癌症和老年痴呆;二是酸雾侵入肺部,诱发肺水肿或导致死亡;三是长期生活在含酸沉降物的环境中,诱使产生过多的氧化脂,导致动脉硬化、心肌梗塞等疾病概率增加。(4)对建筑物、机械和市政设施的腐蚀。
酸雨的防治措施
一、完善环境法规,加强监督管理
1、制定严格的大气环境质量标准,健全排污许可证制度,实施SO2排放总量控制,。
2、经济刺激措施。其手段有征收SO2排污费,排污税费、产品税(包括燃料税)、排放交
易和一些经济补助等,充分运用经济手段促进大气污染的治理。
3、建立酸雨监测网络和SO2排放监测网络,以便及时了解酸雨和SO2污染动态,从而采取措施,控制污染。
4、推行清洁生产,强化全程环境管理,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目前我国的环境管理制度、法规、政策和措施主要以达标为最终要求,在当今的社会经济发展条件下显然是不合适的。
二、调整能源结构,改进燃烧技术
1、调整工业布局,改造污染严重的企业,淘汰落后的工艺与陈旧的设备,限制高硫煤的生产和使用,限制、淘汰现有煤耗高、热效低、污染重的工业锅炉和炉窑。
2、使用低硫煤、节约用煤。减少SO2排放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改用低硫煤。煤中含硫量一般在0 2~5 5%之间,当燃煤的含硫量大于1 5%时,就应加一道洗煤工序,以降低硫含量。据有关资料介绍,原煤经洗选后,SO2排放量可减少30~50%。所谓节约用煤,就是要改进燃烧方式,提高煤的燃烧效率。
3、加大烟道气脱硫脱氮技术。对煤燃烧后形成的烟气在排放到大气中之前进行烟气脱硫。流化床燃烧就是一种很好的脱硫方式,新型的流化床锅炉有极高的燃烧效率,几乎达到99%,而且还能去除80~95%的SO2和NOx。目前主要用石灰法。这种方法用石灰石或石灰浆液在烟气吸收塔内循环,石灰跟烟气中的SO2发生反应,生成亚硫酸钙,亚硫酸钙被炉膛内的氧气氧化成硫酸钙:
Ca(OH)2+CO2=CaCO3·(1/2)H2O+(1/2)H2O
CaCO3十SO2十(1/2)H2O=CaSO3·(1/2)H2O十CO2
CaSO3·(1/2)H2O+SO2+(1/2)H2O=Ca(HSO3)2
2CaSO3·(1/2)H2O+O2+3H2O=2CaSO4·2H2O
Ca(HSO3)2 +O2+H2O→CaSO4·2H2O+SO2
石灰石法脱去二氧化硫的效率为85%~90%,石灰法的脱硫反应比石灰石法快而完全,脱硫效率可达95%。
4、型煤固硫。型煤是经过成型处理后的煤制品,分为民用和工业用两类。民用型煤主要是煤球和蜂窝煤,工业型煤主要锅炉、窑炉、蒸汽机床等采用的各种成型煤制品。所谓型煤固硫,就是在型煤加工时加入固硫剂,煤在燃烧时不排出SO2,从而实现燃煤固硫,固硫率可达50%左右。目前,民用型煤固硫在我国已经开展,而工业型煤固硫则使用很少。
5、调整民用燃料结构,减轻能源污染。逐渐实现民用燃料气体化,逐渐实现城市集中供热。
6、增加无污染或少污染的能源比例。开发可以替代燃煤的清洁能源,如太阳能、核能、水能、风能、地热能、天然气等清洁能源,将会对减排SO2作出很大贡献。但目前的技术水平还不能保证从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获得大规模稳定的工业电力。因此,替代能源的主要开发目标应当是水电和核电。
三、改善交通环境,控制汽车尾气
1、制订各类汽车的废气排放标准,限制汽车行驶速度,尽快实施机动车定期淘汰制度。
2、城市要着力发展公共交通,适当限制私人汽车数量,保证交通畅顺,才能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
3、大力推广使用无铅汽油,改进汽车发动机技术,安装尾气净化器及节能装置。
4、呼吁使用“绿色汽车”,即用天然气、氢气、酒精、甲醇、电等清洁燃料作为汽车动力的汽车,可大大降低NOx的排放量。
四、加强植树栽花,扩大绿化面积
植物具有调节气候,保持水土,吸收有毒气体等作用。因此,根据城市环境规划,选择种植一些较强吸收SO2和粉尘的如石榴、菊花、桑树、银杉等花草树木,可以净化空气,美化城市环境,这也是防止酸雨的有效途径。
五、区域SO2排放总量控制
既根据地区环境容量,限制区域SO2的总排放量。开展区域SO2排放量控制研究,找出酸沉降控制优化方案。如重庆市从1985年开始全市建成烟尘控制区面积218(千米);治理改造各种耗煤炉灶1.47万台,大炉灶配备了除尘器,小炉灶更换了炉型,使二氧化硫排放量显著减少。
六、酸雨控制区
酸雨控制区是指为避免或减少酸雨的发生,国家有关部门经国务院批准划定的,对能够形成酸雨的污染物排放加以严格控制的一定区域。它要根据某一地区的气象、地形、土壤等自然条件,在已经产生和可能产生酸雨的地区划定。划定酸雨控制区,应当由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提出方案,报国务院批准。按照《大气污染防治法》的规定,在酸雨控制区内排放二氧化硫的火电厂和其它大中型企业,属于新建项目不能用低硫煤的,必须建设配套脱硫、除尘装置,或者采取其它控制二氧化硫排放、除尘的措施。属于已建企业不用低硫煤的应当采取控制二氧化硫排放、除尘的措施。
七、公众参与
1、环境保护需要环保工作者献身。作为终身为之奋斗的事业, 我国许多科学工作者为了研究我国酸雨的形成规律, 贡献了自己的全部精力。
2、中小学生应该尽可能参予一些环保活动,其中包括酸雨。例如, 有的中小学生在校园内, 种植一些对酸雨敏感性植物, 以观测酸雨对环境的影响;或筛选和培植抗酸雨经济作物, 花卉等, 以改造环境。这些活动有利于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和增加环保知识。
3、环保需要正确的公众舆论。青少年参加环保宣传, 出于童心稚语, 情真意切, 感染力强;形式也较为生动活泼, 容易为听众接受。可以办画展, 讲故事, 发宣传品, 建立环保标帜, 向社会提出环保倡议, 清理市容, 种树养树等等, 都有良好的社会效益。这些内容也应该成为青少年日常德育的一部分。
篇4:浅谈沥青路面裂缝的形成与防治
浅谈沥青路面裂缝的形成与防治
本文从各方面分析了沥青路面裂缝的形成原因,并在设计、材料、施工等方面进行了预防措施,如沥青路面出现裂缝,怎样进行治理.
作 者:李继辉 刘保 作者单位:河南洛阳经济开发区建设管理局,河南洛阳,471023 刊 名:科技风 英文刊名:TECHNOLOGY WIND 年,卷(期):2010 “”(7) 分类号: 关键词:沥青路面裂缝 设计原因 材料因素 气候因素 气候因素 预防措施篇5:湖南省酸雨的主要特点与酸雨污染防治对策
湖南省酸雨的主要特点与酸雨污染防治对策
摘要:湖南省是酸雨出现频率高、强度大的地区.本文依据湖南省1990~的`酸雨监测数据,对湖南省酸雨的主要特点进行了简要的概括,对影响其形成和分布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控制湖南省酸雨污染的主要对策.作 者:蒋益民 曾光明 张现宝 林玉鹏 作者单位:蒋益民,曾光明,林玉鹏(湖南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张现宝(青岛市团岛污水处理厂,)
期 刊: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ISTICEIPKU Journal:JOURNAL OF HUNAN UNIVERSITY 年,卷(期):2001, 28(3) 分类号:X32.012 关键词:酸雨 污染防治 特点 因素 对策篇6:滑坡的机理与防治策略探析
滑坡的机理与防治策略探析
摘要:滑坡是在一定自然条件及人类活动的影响下,斜坡岩土内存在有倾向临空面,一定的.软弱面由于种种原因造成斜坡外形的改变.分析了滑坡的类型、原因,提出了相应的防治策略.作 者:黄建新 作者单位:重庆市梁平县水务局梁山片水利水保站,重庆,405200 期 刊:现代商贸工业 Journal:MODERN BUSINESS TRADE INDUSTRY 年,卷(期):2010, 22(12) 分类号:X3 关键词:滑坡 原因 类型 防治篇7:滑坡的机理与防治策略探析
滑坡的机理与防治策略探析
滑坡是在一定自然条件及人类活动的影响下,斜坡岩土内存在有倾向临空面,一定的`软弱面由于种种原因造成斜坡外形的改变.分析了滑坡的类型、原因,提出了相应的防治策略.
作 者:黄建新 作者单位:重庆市梁平县水务局梁山片水利水保站,重庆,405200 刊 名:现代商贸工业 英文刊名:MODERN BUSINESS TRADE INDUSTRY 年,卷(期):2010 22(12) 分类号:X3 关键词:滑坡 原因 类型 防治篇8: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反射裂缝形成机理及防治措施
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反射裂缝形成机理及防治措施
结合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施工工程实例,针对沥青路面温缩和干缩特性,在收缩应力作用下易产生收缩裂缝的缺点,阐述了高速公路沥青路面裂缝产生机理,提出了防治反射裂缝的控制措施.
作 者:王艳明 郝财国 作者单位:王艳明(中交二公局第四工程有限公司,洛阳,471013)郝财国(湖北路桥集团有限公司,武汉,430050)
刊 名:交通科技 英文刊名:TRANSPORTATION SCIENCE & TECHNOLOGY 年,卷(期):2009 “”(2) 分类号:U4 关键词:半刚性基层 沥青路面 反射裂缝 形成机理 控制措施篇9:地震诱发山洪形成机理与评估指标初探
地震诱发山洪形成机理与评估指标初探
地震诱发山洪是危害极大的地震次生灾害之一.国内外大量的野外现场调查与研究表明,地震滑坡堵江形成堰塞湖在山区河流广泛发育.滑坡堵江堰塞湖存在坝体的渗透变形、稳定性、不均匀沉降和砂土液化等工程地质问题的'同时,还存在水力学与河床演变的科学技术问题.本文从地震诱发山洪形成机理初步分析出发,对堰塞湖诱发山洪评估指标进行初步探索.包括堰塞湖排险泄洪明渠粗化保护层形成过程及“拟混凝土”形成务件研究;堰塞湖排险泄洪明渠粗化保护层破坏条件;堰塞湖排险泄洪明渠动态平衡水力几何形态;堰塞湖排险泄洪明渠从下游出口开始的溯源冲刷过程及动态平衡纵横剖面.建议进一步的研究目标是:制订确保堰塞湖安全平稳泄洪排险的指标体系:确定堰塞湖排险泄洪明渠粗化保护层形成与破坏条件的定量化方法;确定堰塞湖下游人员安全避险撤离的时机与优化方案;因势利导,对堰塞湖进行分类重建,为制订<地震地质灾害堰塞湖排险技术规范>提供成套技术的科学支撑.
作 者:曹叔尤 刘兴年 黄尔 杨克君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水力学与山区河流开发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水电学院,成都,610065 刊 名: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ISTIC英文刊名:JOURNAL OF SOUTHWEST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NATRUAL SCIENCE EDITION) 年,卷(期):2008 34(6) 分类号:P315.9 关键词:地震 山洪 机理 评估指标篇10:岩溶塌陷的形成与防治措施探讨
岩溶塌陷的形成与防治措施探讨
本文主要结合相关的参考资料,以本参与的岩溶治理为相关背景,首先介绍了岩溶塌陷的.形机现,并主要叙述了岩溶塌陷的形成基本理论,然后从多方面阐述了岩溶塌陷工程中的主要防治措施等内容.
作 者:陆亿干 王晓华 作者单位:陆亿干(广西河池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广西河池,547000)王晓华(广西桂林水文工程地质勘察院,广西桂林,541002)
刊 名:科技创新导报 英文刊名: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HERALD 年,卷(期):2009 “”(18) 分类号:P55 关键词:岩溶塌陷 形成机理 防治措施篇11:红海的形成原因与具体介绍
我们平时看到的海是蓝色的,但是红海的水是红色的。为什么红海的水是红色的呢?下面我们就具体来了解一下吧!
原因
红海位于亚洲与非洲之间,海水不仅清澈透明,而且水温较高,很适合游泳、洗浴。所以,红海历来为世界上最著名的海滨休闲胜地,每年吸引大量游客在这里旅游度假。不过,红海最吸引人的地方,却是它常呈现为红色的海水。
红海地区的气候炎热干燥,海水蒸发强烈,这使红海的海水含盐量大,水温高。这些条件,正适合蓝绿藻类在这里大量繁殖生长。其实,蓝绿藻类的颜色并非蓝绿色,而是红色。在海水中出现大量的红颜色藻类,海水自然就被映照成红色了。
其次,来自非洲撒哈拉大沙漠的红色沙尘暴经常侵袭红海上空。当狂风卷起一阵阵红色沙尘,散布在红海上空时,天空便被染成一片红色。加上红海中被大风掀起的红色海浪,天空、海水,还有海岸边的红色岩壁,所有的一切都映现出红色,从而形成了美丽奇特的红海景色。
介绍
位于非洲东北部与阿拉伯半岛之间,呈现狭长型,长约2250千米,最宽355千米,均深490米,最深2211米,面积438000平方千米。其西北面通过苏伊士运河与地中海相连,南面通过曼德海峡与亚丁湾相连。盐度最高的海。红海是印度洋的陆间海,实际是东非大裂谷的北部延伸。红海是指介于阿拉伯半岛和非洲大陆之间的狭长海域,古希腊人称为THALASSAERYTHRAE,今名是从古希腊名演化而来的,意译即“红色的海洋”。
名称的由来
此名称的来源,解释甚多。其一是用海水的颜色来解释红海的名字。这种解释又分为三种观点:有的说红海里有许多色泽鲜艳的贝壳,因而使水色深红;有的认为红海近岸的浅海地带有大量黄中黄红的珊瑚沙,使得海水变红;还有的说红海是世界上温度最高的海,适宜生物的繁衍,所以表层海水中大量繁殖着一种红色海藻,使得海水略呈红色,因而得名红海
其二是认为红海两岸岩石的色泽是红海得名的原因。远古时代,由于交通工具和技术条件的制约,人们只能驾船在近岸航行。当时人们发现红海两岸特别是非洲沿岸,是一片绵延不断的红黄色岩壁,这些红黄色岩壁将太阳光反射到海上,使海上也红光闪烁,红海因此而得名。
其三是将红海的得名与气候联系在一起。红海海面上常有来自非洲大沙漠的风,送来一股股炎热的气流和红黄色的尘雾,使天色变暗,海而呈暗红色,所以称为红海。
其四是古代西亚的许多民族用黑色表示北方,用红色表示南方,红海就是“南方的海”。
红海的形成原因与具体介绍_地理常识普及
篇12:广州市番禺区南村镇某花园滑坡特征、形成机理及防治对策
广州市番禺区南村镇某花园滑坡特征、形成机理及防治对策
南村镇某花园滑坡由白垩系红色粉砂质泥岩、泥岩夹粉砂岩组成,因开挖建设用地,破坏了原山体边坡的地质环境,削坡坡度远大于该岩层的允许坡率值且未及时治理,岩土体长期裸露,风化崩解,在长时间降雨和暴雨后出现整体滑动.滑坡体主滑动方向为NE50°,主滑动轴长度70m,呈扇形展布,面积约3300m2,滑坡体中部厚度14.70~17.00m,总体积大于3万m3.采取紧急削坡卸载后,滑动体暂时停止滑动.通过现场对滑坡体的特征地质调查及结合钻探找寻滑动面,查明发生滑坡的原因,并运用传递系数法对滑坡进行稳定性计算分析,滑坡体仍需采取削坡、抗滑桩、锚索加格构梁支护,同时做好排水系统、坡面防渗及绿化治理,方能彻底消除地质灾害隐患.
作 者:邹辉 王贤能 张运标 作者单位:深圳市工勘岩土工程有限公司 刊 名:岩土工程界 ISTIC英文刊名: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WORLD 年,卷(期):2007 10(11) 分类号:P694 关键词:滑坡 滑动方向 滑动面 拉裂缝 稳定性计算 地质灾害★ 具体实施方案
酸雨的形成机理与防治具体实施方案(锦集12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