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收条例约束下双渠道营销闭环供应链论文

时间:2023-04-26 03:40:23 作者:张柏芝 综合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导语】“张柏芝”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2篇回收条例约束下双渠道营销闭环供应链论文,这次小编在这里给大家整理后的回收条例约束下双渠道营销闭环供应链论文,供大家阅读参考。

篇1:回收条例约束下双渠道营销闭环供应链论文

回收条例约束下双渠道营销闭环供应链论文

近年来,产品再制造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无论是在研究领域还是实践领域都得到了广泛认可。因为其所带来的巨大经济价值,家得宝、IBM和Timberland等众多厂商都纷纷建立了自己的再制造系统,或者将其回收业务外包给第三方回收商。黄祖庆(2008研究了第三方负责回收的闭环供应链的定价与协调,并利用收入费用共享契约实现了供应链整体的协调。Zheng ( 2011)使用改进的Shapley值解决了第三方负责回收的闭环供应链的分配问题,结果表明改进的Shapley值相对具有较低的不确定性。高文军和陈菊红(2012)构建了由单个风险规避的制造商、零售商和风险中性的第三方回收商组成的闭环供应链系统,利用条件风险值理论研究了闭环供应链的优化与协调问题。

随着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消费者的消费方式发生了巨大改变,网上购物的消费者越来越多,利用互联网作为销售渠道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Cattani ( 2006 ) 等研究了一个制造商具有网上直销和网下零售两种销售渠道的双渠道供应链,通过传统分销渠道与网络销售渠道之间的价格博弈,发现制造商开拓网络销售渠道后,零售商并不总是受到威胁,而是也能从制造商降低的批发价格中获益。Chian和Monahan ( 2005 )指出,双渠道策略在大多数情况下优于其他两种渠道策略,由于双渠道策略更加灵活,因此在某些情况下双渠道模式在降低成本方而效果会更加显著。Liu ( 2010 )研究了信息不对称情况下双渠道供应链的生产和定价问题,并设计了两种协调机制,当分销渠道的信息不确定性高的时候,制造商会根据渠道特点制定多个契约。Chiang ( 2010 )提出了一种库存持有成本分担与直销渠道收益共享的.协调机制,但是此种协调机制并不能保证供应链中的制造商与零售商同时受益,因此在实际运营中不易执行。

以上研究都是对闭环供应链自身进行的研究,没有外界力量干涉,然而在现实中,闭环供应链的管理实践往往需要企业、消费者和政府的共同努力,其中的政府扮演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政府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出发,为了鼓励废旧产品的回收再利用,往往对回收行为实施干涉,如欧盟的《废旧电气电子设备(WEEE)》指令、美国的《资源保护回收法》、日本的《家用电器再生利用法》以及中国的《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管理条例》等。

本文将研究背景放在第三方回收商负责回收的双渠道营销闭环供应链中,研究企业如何在政府对回收行为进行干涉的情况下协调双渠道闭环供应链,使供应链取得最大收益等问题。为此,研究了双渠道闭环供应链的运作机制,并找出政府的干涉措施对制造商回收策略及供应链中各成员利润的影响,并设计了一个改进的二部定价契约来协调双渠道营销的闭环供应链。与Cattani ( 2006 )的研究不同之处在于本文增加了第三方回收商负责的逆向回收过程。

为了保护环境,同时提高废旧产品回收利用的效率.不同的国家已颁布一系列干涉措施激励制造商的回收行为。本文关注的是其中的奖励惩罚措施。

首先介绍了选择双营销渠道闭环供应链作为研究背景的原因,然后根据博弈理论得到了分散决策和集中决策下双渠道闭环供应链的回收策略和供应链中各成员利润。为了提高闭环供应链效率,提出了改进的二部定价契约作为闭环供应链的协调机制。研究表明二部定价契约能有效协调回收条例约束下的闭环供应链,使其达到集中决策时的水平。

篇2:随机需求下双渠道供应链的博弈模型分析论文

随机需求下双渠道供应链的博弈模型分析论文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采用双渠道销售产品。在双渠道模式下,制造商既是零售商的供应者也是零售商的竞争者,其角色表现出典型的两面性。制造商角色的两面性常常会引起供应链双方利益的冲突,这样的冲突自然会影响供应链的整体绩效甚至供应链的可靠性。因此双渠道供应链的协调问题近年来引起了学术界的普遍关注,也迅速成为供应链管理领域的热点研究方向。

关于双渠道供应链协调的大多数研究主要考虑确定需求下价格的竞争与协调。Chaing等运用马尔科夫过程建立了两阶段双渠道供应链库存模型,其中的数值例子说明多数情况下双渠道供应链会优于单渠道供应链。周永务在随机市场需求条件下研究了两层供应链系统中运用批量折扣机制协调供应链的问题。禹爱民等在随机需求和联合促销条件下,研究了双渠道供应链系统中制造商和零售商之间的价格竞争和协调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回购契约能够实现制造商和零售商之间的双赢,但无法实现双渠道供应链的协调。

结合双渠道供应链库存系统的特点,基于同一产品可以在传统渠道和电子渠道间相互替代的假设,研究随机需求下双渠道之间的库存协调问题,揭示集中式决策下传统渠道和电子渠道最优库存量的实现条件,建立供应链协调的批发价契约和收益共享契约.

1 模型描述和基本假设

考虑由一个制造商与一个零售商所组成的双渠道供应链,制造商通过传统渠道和电子渠道销售一种产品。在传统渠道中,制造商以批发价格w将其产品批发给零售商,然后零售商以零售价格pr将产品销售给顾客;在电子渠道中,制造商利用电子渠道以直销价格pm直接将产品销售给顾客。制造商在传统渠道和电子渠道的成本分别为cm和cr,零售商和制造商的'单位挽救成本分别为sr和sm。

为保证正常交易,假设pr >w >cr>sr,pm >cm>sm。

我们进一步假设:

(1)制造商和零售商都为风险中性并完全理性;

(2)制造商为Stackelberg领导者,零售商为跟随者;

(3)电子渠道的初始基本需求 Dm和传统渠道的初始基本需求Dr为相互独立的连续随机变量,其分布函数分别为F(x)和G(y),概率密度函数分别为f(x)和g(y);

2 模型建立与分析

2.1 集中式决策模型众所周知,集中式决策下的供应链系统的绩效水平是最好的。假设传统渠道被拥有电子渠道的制造商所拥有或所控制,则制造商和零售商将共同追求整个双渠道供应链利润的最大化。

2.2 批发价契约模型批发价契约(Wholesale Price Contract)作为典型的推送式契约模式。因为在销售周期开始之前零售商已经发出了订单,

2.3 收益共享契约模型收益共享契约(Revenue Sharing Contract)下,制造商为Stackelberg领导者,零售商为跟随者。考虑制造商主导的(wr,λ)契约。其发生步骤如下:销售季节前,制造商向零售商收取一个为wr的单位产品批发价。在销售季节结束后,制造商将以比例λ(0≤λ≤1)共享零售商在传统渠道所得收益,其中λ称为共享因子。

3 结语

主要研究了供应链契约对传统零售与电子直销并存的双渠道供应链的协调问题。首先,讨论了集中式决策下传统渠道和电子渠道最优库存量所应满足的一阶条件。其次,探讨了在分散式决策下所设计的批发价契约和收益共享契约能够协调双渠道供应链,并分析了契约参数之间的关系。最后,通过数值例子验证了所设计契约的有效性。将来进一步的研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1)讨论其他形式的供应链契约对双渠道供应链的协调;(2)考虑供应链契约对多周期供应链的协调;(3)探讨成本信息不对称的双渠道供应链的协调。

物流供应链管理论文

供应链管理论文读后感

淘宝“双十一狂欢节”营销研究论文

邮政营销渠道激励方案

营销论文

电子商务下供应链管理存在的问题

店铺双11营销方案

用供应链打造价值优势论文

加强食品安全供应链管理的对策论文

服务营销论文

回收条例约束下双渠道营销闭环供应链论文(集锦2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回收条例约束下双渠道营销闭环供应链论文,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