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形的全等单元测验试题及答案

时间:2023-05-16 03:42:21 作者:不jio臭的手套 综合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导语】“不jio臭的手套”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0篇图形的全等单元测验试题及答案,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图形的全等单元测验试题及答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篇1:图形的全等单元测验试题及答案

图形的全等单元测验试题及答案

以下是为您推荐的七年级数学第十一章图形的全等单元测验试题及答案,希望本篇文章对您学习有所帮助。

一、选择题:

1、将两个全等的有一个角为30°的直角三角形拼成右图,其中两条长直角边在同一条直线上,则图中等腰三角形的个数是

A、4B、3C、2D、1

(第1题)(第2题)(第3题)

2、如图,已知△ABD≌△DCA,A和D,C和B分别是对应点,如果AB=7㎝,AD=6㎝,BD=4㎝,则DC的.长为()

A、6㎝B、7㎝C、4㎝D、不确定

3、如图,AB∥CD,CE∥BF,A、E、F、D在一直线上,BC与AD交于点O,则图中有全等三角形的对数为()

A、2B、3C、4D、5

4、已知△ABC≌△A’C’B’,∠B与∠C’,∠C与∠B’是对应角,那么下列说法中①BC=C’B’②∠C的平分线与∠B的平分线相等;③AC上的高与A’B’边上的高相等;④AB上的中线与A’B’边上的中线相等,其中正确的说法的个数()

A、1个B、2个C、3个D、4个

5、如图,已知△ACF≌△BDE,且点E与点F,点A与点B是对应点,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AB=CDB、AF∥BEC、∠C=∠ED、CF∥DE

6、如图,已知△ACE≌△DFB,下列结论中正确的个数是()

①AC=DB,②AB=DC,③∠1=∠2,④AE∥DF,

⑤S△ACE=S△DFB,⑥BC=AE,⑦BF∥EC

A、4个B、5个C、6个D、7个

二、填空题:

7、如图,△ABC中,∠C=90°,AC=BD,AD平分∠CAB交BC于D,DE⊥AB,垂足为点E,AB=12㎝,DC=5cm,则△DEB的周长为。

8、在△ABC中,AD⊥BC,CE⊥AB,垂足分别为

D、E,AD、CE交于点H,请你添加一个适当

的条件:使△AEH≌△CEB。

9、如图,在△ABC中,∠B=50°,∠C=20°,

若以A为定点,顺时针旋转得到△AC’B’,

当点C’与点B、点A在同一直线上时,AB边

旋转了度。

10、AB=AC,E、F分别是AB、AC的中点,BF与

CE相交于O点,图中全等三角形共有对。

11、已知△ABC≌△DEF,且BC=EF,∠C=∠F,∠D=52°

∠E=48°,AB=10㎝,求∠C=°,

DE=㎝

12、如图,△ABC≌△ADE,∠BAE=105°,∠CAD=15°,

∠D=35°,那么∠C=°.

13、如图,把大小为4×4的正方形方格图形分割成两个全等图形,例如图1,请在下图中沿着虚线画出四中不同的分法,把4×4的正方形方格图形分割成两个全等图形。

三、解答题:

14、如图是等边三角形,你能把它分成两个全等的三角形吗?你能把它分成3个、4个全等的三角形吗?(分别画在三个三角形内)

15、已知,如图,BC上有两点D、E,且BD=CE,AD=AE,∠1=∠2,AB和AC相等吗?为什么?

16、如图,∠B=∠C,AE=AD,△BOD与△COE全等吗?说明理由。

17、如图,已知O是AB的中点,再加上什么条件,能使△AOC和△BOD全等?为什么?

18、如图,E、F在线段BC上,AB=DC,AE=DF,BF=CE,以下结论是否正确?请说明理由。

(1)∠B=∠C;(2)AF∥DE.

参考答案

一、选择

1.B2.C3.B4.C5.C6.C

二、填空

7.17(加个条件CD=5cm)8.BC=AH9.11010.2对

11.°10.cm

12.100°

13.略

三、解答

14.略

15.AB=AC

16.略

17.添加条件O为CD的中点,即可得⊿AOC≌⊿BOD

18.(1)(2)都成立

篇2:语文单元测验试题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测验卷:开学这段时间,你又学会了不少的字,读读拼音,看看你能把这些字都写对吗?(20分)

biānzhīmǎyǐyíngyǎngshīruǎnwāixié

bǔchōngjiànzàozàijiànshuōhuàyàopǐn

要求背诵的课文你完成得怎么样了?下面的语句就是从这些课文中选出来的,请你把它们填写完整。相信你一定会完成得很出色的。(20分)

曾是妈妈欢唱的黄鹂,曾是爸爸背上的野菊。

有的手提,有的身披,有的小棍儿,像

一群……在雨中,我们上学去。

我想把小手安在枝上,一串花苞,万缕。

下面的每组字你能分清吗?请你分别用这些字组词。(24分)

杯()话()很()

怀()活()狠()

含()悄()软()

念()梢()吹()

你会做词语接龙的游戏吗?(6分)

汇集—集中—()—()—()……

英语—语文—()—()—()……

这学期你又积累了多少词语呀?(16分)

你知道关于描写夏天的词语吗?

()()()()

你知道什么成语呀?

()()()()

假如让你自己设计一个房间,你会把它布置成什么样子?请想象一下,用笔写一写吧!有时间的话还可以画一画。(14分)

篇3:语文单元测验试题

一、看拼音、写词语。

quán jī

tiáo gēng

wéi gōng

shàn liáng

bó shì

sī cǔn

lián dāo

dà yàn

xīn yíng diàn yǐng

yín zhuāng sù guǒ

二、把下列词语写完整。

一( )一( ) 七( )八( ) ( )千( )万 四( )八( ) 五( )六( ) 半( )半( )

三、恰当运用本单元学过的词语填空。

1、小明带着一副近视_____,站在讲台上_____讲着故事,_____是个小老师。

2、武警战士设法___被水围困在房顶上的灾民。

3、一场大雪过后,到处积着厚厚的白雪,成了一个_____的世界。

4、爷爷的病好了,今天他穿上一套新衣服,显得____,年轻多了。

四、展开联想,把句子写完整:

1、小白兔全身长着雪白的绒毛,好像_______。

2、校园里有一个老槐树,它那笔直的树干,撑起巨大的树冠,活像_____。同学们在树下玩耍,一阵风吹过,树叶哗啦哗啦响,好像______。

五、照样子,写句子:

1、唱完了歌,鸟儿又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儿,飞走了。

做完了作业,我们_____,到操场上去活动了。

2、工作人员一边联系芬兰有关方面,一边向麦克询问苏珊的详细地址。

________一边________一边________。

六、阅读

(一)

《人类的朋友》

鸟对人类有好处,是人类的朋友,我们要保护益鸟。鸟的羽毛颜色艳丽,体态活泼多姿,在树林间飞舞,在高空中鸣叫,使我们周围的环境优美多彩,生机勃勃。绝大多数种类的鸟是消灭害虫、害鼠的能手,是树木的 “医生”,农民的“助手”。在科学研究中鸟还有很多用处:如人们根据鸟的飞行原理发明了飞机;鸟还可以为研究空气污染等提供可贵的`资料

1.“能手”是指有特殊本领的人,课文中是指_______,它的本领是_______、______。

2 .能给树木治病的鸟可以称为_______,如______鸟。能帮助农民伯伯种地,成为他们帮手的鸟可称为______,如_____。

3.在科学研究中,鸟的用处有:一是________,二是________。

(二)

《什么最美》

太阳落山了,参赛者都集中在大象伯伯这里,回答“什么最美”这道题。

小蜜蜂晃着身上各种颜色的花瓣,得意地说:“世上最美的是颜色。”

小燕子模仿了各种鸟儿的歌声,然后骄傲的说:“世上最美的是声音。”

小鹿低下头,惭愧地说:“我只顾去救小兔,没顾得上去找最美丽的。”

大象伯伯听了,_______说:“孩子,只有你找到最美的。”

是啊,颜色的美会消退,声音的美会消逝,而只有具备一颗善良友爱的心,才能使世界变得很美很美。

1、给带点字选择解释:

(1)我只顾去救小兔,没顾得上去找最美丽的。( )

(2)哥哥来到十字路口,环顾四周寻找走失的弟弟。( )

①回头看,看 ②注意、照管 ③拜访 ④去商店买东西

2、参赛者都集中在大象伯伯这里,讨论什么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参赛者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4、讨论的结果是:只有_________才是最美的,因为它能___________。

5、在文中的横线中,填上大象伯伯说话时动作和神态的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写作

题目:我做的一件事

要求:

1、写一件我为保护环境做的事,如:保护动物、、绿化,节约水、电、纸、木材等。

2、把做这件事的目的、过程写具体。

3、三百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篇4:初中物理《透镜及其应用》单元测验试题

初中物理《透镜及其应用》单元测验试题

一.填空题:

1.在军事题材的电影中常看到军事指挥员手拿一样东西在地图上看,这东西名称叫 ,

实际上就是一个 ,通过它可以看到 地图。

2.望远镜、显微镜都至少有两个透镜组成,靠近物体的透镜叫 ,靠近人眼的叫 ,

两个透镜的尺寸大小比较是 。

3.中学生小明,由于不注意用眼卫生不得不带上了眼镜进行视力的矫正,这种眼镜叫 ,是用 制成的,而他爷爷看书、读报时才带眼镜,这种眼镜叫 ,使用 制成的。

4.一簇平行光入射到凸透镜或凹透镜上时,过 光线不改变方向,而过其它处的光线将发生 ,过凸透镜后使光 ,过凹透镜后使光 。

5.无论是凸透镜或凹透镜都有 个焦点,焦点一定在透镜的 ,这一点到透镜中心的距离叫做 。

6.通过学习我们知道,凹面镜和 对平行光有会聚作用,而对光有发散作用的光学元件有 和 。

二.选择题:

7.玲玲的爸爸最近看书时总感到模糊不清,将书放到远处时却看的很清楚,但是字又小了许多。玲玲知道后说:“爸爸该带眼镜了,明天我给您买一副眼镜吧”。玲玲买的眼镜是 ( )

A.近视镜 B.远视镜 C.太阳镜 D.平光镜

8.在银幕上看到的电影画面都是正立的,在放电影时应将电影拷贝 ( )

A.正立着放在小于2f的位置上 B.倒立着放在小于2f的位置上

C.正立着放在2f和f之间的位置上 D.倒立着放在2f和f之间的位置上

9.萧萧有一只透镜,经测量后焦距为8cm,当把一物体放到2f的位置时,萧萧又测量了像的大小,发现像比物小,那么这只透镜实际的焦距 ( )

A.大于8cm B.等于8cm C.小于8cm D.不好说

0.将一物体分别放在距离甲凸透镜(f=10cm)、乙透镜(f=12cm)25cm处,两透镜所成的像的大小比较是 ( )

A.甲透镜成像大 B.乙透镜成像大 C.两透镜成像一样大 D.无法比较

11. 以下现象中,属于凸透镜镜成像的是 ( )

A.平静的湖面有岸边树木的倒影 B.幻灯机把幻灯片投到银幕上成像

C.被抛光的铜面可以照出人影 D.童话“猴子捞月”中井里的月亮

12.下面的光路图中正确的是 ( )

13.王有同学想制作一个平行光源,班里的同学提出了以下的'做法,你认为可行的是 ( )A.选用凸透镜并把灯泡放在凸透镜的焦点上

B.选用凹透镜把灯泡放在焦点上

C.选用凸透镜并把灯泡放在离凸透镜的焦点比较近的地方

D.选用凹透镜并把灯泡放在凸透镜的焦点上

三.应用题:

14. 凸透镜有着广泛的用途,凡是和“像”有关的都离不开它。请你至少说出3个实例。

15.手持一只透镜放在你的面前,从透镜里可以看到前方物体所成的像是倒立的,而带老花镜的人看到前方物体却是正立的,对这两种情况,你是怎样看的?

16. 课本中讲“有一种望远镜是由两组凸透镜组成的”,小刚依据这一条信息,找到了两个凸透镜制作了一个望远镜,用它观察远处的景物时,看到的是清晰、倒立的景像,而不是正立的景像,小刚陷入了沉思,很不理解。你能帮他解释:这是为什么吗?

17. 实验室里有一些焦距不同的凸透镜和凹透镜,老师请你和几个同学帮忙把它们区分出来

(1)可能的方法有 和 等几种。

(2)请你给你认为是最简单的方法取一个名称,叫做《 法》。

(3)简单说明每种方法的过程:

四. 作图题

18.下列两图的光路有错误,请你找出并在它上面打“×”,然后在“□”内作出正确的光路图

20.完成下列各光路

五.探究分析

21.根据右图所示,将物体分别在a、b、c、d

各点放置时,凸透镜的成像情况并举例回答其应用,均填于下表中。

(设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为u,像到凸透镜的距离为v)

位置 物距和焦距的比较关系 像的大小 像的到正 像的虚实 应用实例

a

b

c

d

篇5:图形镶嵌的试题及答案

最新图形镶嵌的试题及答案

图形镶嵌

一、填空题

2、当围绕一点拼在一起的几个多边形的内角加在一起恰好组成一个时,就拼成一个平面图形。

3、用一种正多边形铺满整个地面的正多边形只有三种。

二、选择题

4、某中学新科技馆铺设地面,已有正三角形形状的地砖,现打算购买另一种不同形状的`正多边形地砖,与正三角形地砖在同一顶点处作平面镶嵌,则该学校不应该购买的地砖形状是

A正方形B正六边形C正八边形D正十二边形

5、某人到瓷砖商店去购买一种多边形形状的瓷砖,用来铺设无缝地板,他购买的瓷砖形状不可以是A正方形B矩形C正八边形D正六边形

6、右图是一块正方形地板砖,上面的图案由一个小正方形和四个等腰梯形组成,小明家的地面是由这样的地板砖镶嵌而成的,小明发现地板上有正八边形图案,那么地板上的两个正八边形图案需要这样的地板砖至少A8块B9块C11块D12块

7、下列边长为a的正多边形与边长为a的正方形组合起来,不能镶嵌成平面的是

A、正三角形B、正五边形C、正六边形D、正八边形

8在综合时间活动课上,小红准备用两种不同颜色的布料缝制一个正方形坐垫,坐垫的图案如图所示,应该选下图中的哪一块布料才能使其与图(1)

拼接符合原来的图案模式?

(图1)

A.B.C.D.

三、解答下列问题

9、请你用正三角形、正方形、正六边形三种图形设计一个能铺满整个地面的美丽图案。

10、试着用两种不同的正多边形设计一个密铺的方案,你能想出几种方法?

答案

1、16、4n+42、周角

3、正三角形、正四边形、正六边形

4、C5、C6、A7、B,8、C

9、

10、

12、方法如图所示:(还有很多)

篇6: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测验试题

一、在下面的.方格纸上画一个长方形,一个正方形,一个三角形,一个平行四边形。

二、看一看,填一填。

三、数一数,填一填。

有()个有()个有()个有()个

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长方形

有()个三角形有()个三角形有()个三角形

()个平行四边形()个平行四边形()个平行四边形

四、填空

1、在钉子板上能围出一个圆吗?能不能

2、用正方体画出的每个面是形。

3、用能画出种长方形。

4、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能拼出。

五、算一算。

12-4+9=11-5+7=2+3+7=14-5-6=

16-8+7=14-6+9=17-9+5=13-5+3=

六、在图中画一条线,把它们分成两个三角形。

七、看图填写。

1)一共有()个图形。

2)从左边数,第2个是(),第4个是()。从右边数,○是第()个,长方形是第()个。

3)给正中间的一个图形涂上颜色。

以上就是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测试题全文,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小学频道一年级数学试题

篇7:平面图形的认识单元检测试题参考

一、填空题(每空3分,计42分)

1、如图,经过点的直线有____条,它们是________________;

可以表示的以点为端点的射线有_______条,

它们是________________;

有线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集队时,我们利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数学原理。

3、如果两个角是对顶角,那么这两个角一定________________。

4、时钟从8点15分走到8点35分,分针转了,

时针转了

5、如图,⊥,,则

6、⑴如图,射线表示_____偏_____方向,

射线表示_____方向;

⑵请在图中标出南偏西方向的射线,

东南方向的`射线。

二、选择题(每空4分,计12分)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的角是补角、和的角互为补角

、的角互为余角、和的角互为补角

2、点到直线的距离是指这点到这条直线()

、垂线段、垂线的长度、长度、垂线段的长度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过任意一点可作已知直线的一条平行线

、同一平面内两条不相交的直线是平行线

、在同一平面内,过直线外一点只能画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直线平行

三、计算(每题5分,计10分)

1、2、(结果用度表示)

四、作图并填空(6分)

如图,过点画线段,使线段⊥直线,

且点为垂足,线段的长度就是___________的距离。

五、解答题(每题8分,计24分)

1、如图,在这个正方形网络中,

⑴找出相互平行的线段;

⑵找出与相互垂直的线段;

⑶这个八边形的八个角相等吗?八条边呢?

2、如图,,

⑴等于吗?

⑵若,则等于多少度?

3、已知与互为补角,且比大,求这两个角。

六、请你来是设计:利用正方形、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设计一个图案,并说明你想表现什么。(6分)

篇8:走进图形世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一、精心选一选(每题4分,共计32分)

1.圆柱可以看作由下列哪个图形沿它的一边快速旋转得到()

A.直角三角形B.梯形C.长方形D.等腰三角形

2.长方体的顶点数、棱数、面数分别是()

A.8、10、6B.6、12、8C.6、8、10D.8、12、6

3.将一张矩形的纸对折,然后用笔尖在上面扎出“B”,再把它铺平,你可见到()

ABCD

4.下面图形不能围成一个长方体的是()

5.下列图形中,不是立方体表面展开图的是()

6.4张扑克牌如图(1)所示放在桌面上,小敏把其中一张旋转180°后得到如图(2)所示,那么她所旋转的牌从左数起是( )

A.第一张B.第二张C.第三张D.第四张

7.左图是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如果将其合成原来的正方体(右图)时,与点P重合的两点应该是 ()

A.S和ZB.T和YC.U和YD.T和V

8.将左边的正方体展开能得到的图形是()

二、细心填一填(每题4分,共计24分)

9.右图中的图形2可以看作图形1向下平移 格,再向左平移 格得到。

10.如果某几何体它的俯视图、正视图及左视图都相同,则该几何体可能是。

11.圆锥的侧面展开图是 形。

12.圆柱由个面围成,其中个平面,个曲面。

13.桌面上放着一个三棱锥和一个圆柱体(如左图),在右图中填上它的视图的名称:

视图 视图 视图

14.举出俯视图是圆的三个不同物体的例子:__、、。

三、努力用一用(15、16题每题6分,其余各题每题8分,共计52分)

15.如图,将等腰三角形对折沿着中间的折痕剪开,得到两个形状和大小都相同的直角三角形,将这两个直角三角形拼在一起,使得它有一条相等的边是公有的,你能拼出多少种不同的几何图形?并请你分别说出所拼的图形的名称。

16.如图,这是一个由小立方块塔成的几何体的俯视图,小正方形中的数字表示该位置的小立方块的个数。请你画出它的主视图与左视图。

17.右图是一个正方体的展开图,每个面内都标注了字母,请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⑴如果面A在正方体的底部,那么哪一面会在上面?

⑵如果画F在前面,从左面看是B,那么哪一面会在上面?

⑶从右面看是面C,面D在后面,那么哪一面会在上面?

18.如下是七种图形:

圆线段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五边形六边形

请你选用这七种图形中的若干种(不少于两种)构造一幅图案,并用一句话说明你构想的是什么,例如下图就是符合要求的一个图案。请你在右边构造出两个与之不同的图案,并加以说明。

一辆汽车

19.已知:图(1)、图(2)分别是6×6正方形网格上两个轴对称图形(阴影部分),其面积分别为SA、SB(网格中最小的正方形面积为一个平方单位),请观察图形并解答下列问题.

(1)填空:SA∶SB的值是;

(2)请你在图(3)的网格上画出一个面积为8个平方单位的图形,要求图形可以看作由其中的一个基本图形经过平移、翻折或旋转形成的。

20.如图所示,在正方体能见到的面上写上数1、2、3,而在展开的图中也已分别写上了两个和一个指定的数。请你在展开图的其它各面上写上适当的数,使得相对的面上两数的和等于7。

答案:

一、1.C;2.D;3.C;4.D;5.C;6.A;7.D;8.B。

二、9.2、1;10.正方体、球;11.扇;12.3、2、1;13.左、俯、主。

14.球、圆柱、倒立圆锥

三、15.略;16.。

四、17⑴F⑵E⑶F;18.略;

19.(1)9:10,(2)略;

20.略

篇9:七下语文单元试题及答案

第二单元检测题

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25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D )(2分)

A.哽(ɡěnɡ)住  亘(hèng)古  田垄(lǒnɡ)  污秽(huì)

B.哺(pǔ)育 惩(chénɡ)罚 懊(ào)悔 胡骑(jì)

C.屏障(pínɡ) 可汗(hàn) 镐(ɡǎo)头 婉转(zhuàn)

D.燕(yān)山 泛(fàn)滥 郝(hǎo)叟 逼狭(xiá)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B )(2分)

A.斑澜 怪诞 枯躁 惊涛澎湃

B.蚱蜢 丰饶 浊流 九曲连环

C.摇蓝 险峻 体魄 丛山叠岭

D.挚痛 滋长 暄闹 绝壁断崖

3.下列加点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B )(2分)

A.学校操场上人声鼎沸,热闹非凡。一场庆元旦趣味体育联欢活动正热火朝天地进行。

B.撒贝宁主持的《开讲啦》节目鲜为人知,其青春活泼的主持风格深受广大青少年朋友青睐。

C.精彩的演奏戛然而止,一直鸦雀无声的大厅里,随即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D.看到浩浩荡荡的长江一泻千里,气势磅礴,我们的心胸变得更加开阔。

4.(2016,安顺)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C )(2分)

A.由于团省委的一系列关爱活动,使留守儿童感受到了大家庭的温暖。

B.我们只要与自然和谐相处,才能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

C.青年人应当把自己的梦想与民族的梦想紧密相连,刻苦学习,在追逐梦想的过程中为中国梦的实现而贡献力量。

D.在旅游旺季到来之际,我市推广并通过了“美丽乡村游”的休闲旅游政策。

5.下列对课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2分)

A.《黄河颂》作者端木蕻良在该歌词中以丰富的艺术形象、壮阔的历史场景和磅礴的气势,表现出黄河儿女的英雄气概。

B.《土地的誓言》以倾诉式的语言,抒发了作者对已被日寇侵占的家乡的深深眷恋之情,具有强烈的爱国色彩。

C.《最后一课》这篇文章的标题不但指出了文章的内容,而且蕴含了悲怆的气氛和悲愤情绪,一定程度上暗示了中心思想。

D.《木兰诗》描述了我国古代女英雄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歌颂了女英雄木兰勤劳朴实、刚强勇敢的性格和不爱功名、不慕富贵的高尚品德。

6.默写。(5分)

(1)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2)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3)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4)写一句爱国的名言: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邓小平)。

7.(2016,仙桃)名著阅读。(3分)

肚中有了点食,他顾得看看自己了。身上瘦了许多,那条破裤已经脏得不能再脏。他懒得动,可是要马上恢复他的干净利落,他不肯就这么神头鬼脸地进城去。不过,要干净利落就得花钱,剃剃头,换换衣服,买鞋袜,都要钱。手中的三十五元钱应当一个不动,连一个不动还离买车的数儿很远呢!

(1)文段选自《骆驼祥子》,作者老舍(舒庆春)。(1分)

(2)请联系原著内容,简要说说祥子手中三十五元钱的来历。(2分)

示例:祥子逃离军营时顺手牵走了部队丢下的三匹骆驼,后来将三匹骆驼以三十五元钱卖给了一个老头。

8.(2016,福州)综合性学习。(7分)

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请你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新华社联合国202月26日电 第69届联合国大会26日召开全会,一致通过关于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决议。该决议决定联大将于5月召开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特别会议,认可各会员国对反法西斯战争有各自的胜利纪念日,决议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对全人类,特别是亚洲、欧洲等地区民众造成了深重的苦难。

(1)用一句话概括以上新闻的主要内容。(2分)

联大通过关于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决议。

材料二:二战时期某年度亚洲部分国家死亡人数统计表

国家 战争死亡人数 死亡人数占总人口数百分比

中国 约18,000,000至20,000,000 约3.48%-3.86%

朝鲜半岛 约378,000至483,000 约1.6%-2.06%

菲律宾 约557,000至1,057,000 约3.48%-6.6%

日本 约2,621,000至3,120,000 约3.67%-4.37%

(2)根据以上统计表提供的数据,得出一个有意义的结论。(2分)

你的结论:示例:①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亚洲许多国家死亡人数众多,损失惨重。②在二战中,中国的死亡人数最多,超过千万。③战争给被害国带来极大的伤害,施害国日本也未能幸免。(言之有理即可)

材料三:2015年9月3日,在北京天安门广场,我国举行了举世瞩目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仪式,展示国威军威,凝聚全民力量。

广大网民纷纷发表感言,为阅兵活动点赞:

网民“青春lucya”:看着战机飞过广场上空,有一种无法抑制的情绪高涨,泱泱大国气势恢宏,作为一个中国人,我无比自豪!

网民“老朱”:这次大阅兵是对美丽中国的“精神礼赞”,更是开拓未来的“集结号”。当今的中华民族已是今非昔比,一个崛起并强大的中国永远都是保卫世界和平的中坚力量。

(3)作为一个关心家事、国事、天下事的中学生,你对如此盛大的活动一定给予了热切的关注,请你也针对93胜利日大阅兵发表你的感言。(至少用上1个成语)(3分)

你的感言:①人民军队以严整的军容昂首阔步走过天安门广场,接受全世界目光的检阅,那场景怎能不让人热血沸腾!为祖国欢呼,祖国万岁!②看到满载抗战老兵的车辆开过天安门广场,我不由得肃然起敬。国共抗战老兵都是中华民族的脊梁,因为他们的.浴血奋战,才有了今天和平安宁的生活。③钟声和礼炮响起,我不禁百感交集,山河长城,血肉长城,所有的付出,当有今日。

二、阅读理解(45分)

(一)(14分)

木兰诗(节选)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9.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

(1)关山度若飞(过)

(2)朔气传金柝(方的寒气)

(3)策勋十二转(勋位每升一级叫一转)

(4)木兰不用尚书郎(不愿做)

10.翻译下列句子。(4分)

(1)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不远万里奔赴战场,翻越重重山峰就像飞起来那样迅速。

(2)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希望骑上千里马,快快回到故乡。

11.选文画线部分简略地描写了战争过程,联系全诗,说说作者为什么略写战争。(2分)

因为全诗重点要表现的是木兰代父从军的精神,不是为了写战争本身。

12.“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表现了木兰的什么品质?(2分)

淡泊名利,热爱家乡。

13.“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运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在汉语中,许多成语也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如“五颜六色”“南征北战”等,请你再举出两个用了互文手法的成语。(2分)

万紫千红__五花八门__三言两语

(二)(13分)

别了,语文课

何紫(香港)

“陈小允。”张先生忽然叫我的名字,我心里“扑扑”地跳,站了起来。

“你回答我的问题,这一课寓言的作者是谁?”张先生在向我提问。

唉,我虽然调到第一排,但不知为什么注意力还是不能集中,刚才虽然双眼望着课本,但是思想早就溜号了。我张着嘴要答话,但只能“嗯嗯”地发声,眼睛四处张望,希望有谁给我一点提示。

我看见坐在侧边的叶志聪,他故意咧着牙齿,双手像要拉紧一个绳索。他真是我的救星!他的动作唤起我预习时的记忆,他“依”起牙齿拉绳索,对了,我急忙回答说:“作者是伊索。”张先生叫我坐下,我偷偷嘘一口气,回头对志聪眨眨眼睛,是对他感谢的眼色。

放学回家的时候我拉着志聪的手一起走,志聪对我扮个鬼脸说:“你怎么搞的?坐在最前排也听不到先生讲课?你今天差点儿要留堂了。”

“别提了!说实在的,我不喜欢国语课,什么主题中心,什么词语解释,什么标点符号,什么文章体裁,这些东西都叫我发闷。”这是我的心里话。

回到家里,妈妈叫我换下校服,说要带我到照相馆照相,我觉得奇怪,但妈妈催促着,我便忙着换了一套妈妈预备好的衣服——那是新年才穿的西装,还打领带,这样隆重我总觉得不寻常,到了照相馆,妈妈独个儿拍摄了半身像,接着我也拍摄了半身像。回家的途中,妈妈才对我说了一点点儿:“小允,我们一家要移民到中美洲去了,你喜欢吗?我们一家坐飞机呢!”

听到了要移民,我第一个念头就是以后不用再默书了。当然,我也知道将来即使要默书恐怕也不用再默写那些艰深的中国字了。

第二天回到学校,班主任张先生又叫我。我心里想:“大约又要责备我默书不合格吧。不过,我最多让她唠叨两三次,以后这里什么事也和我不关痛痒了。”

果然,我看见张先生拿出我的默书薄,我低垂下头,默默地站在她身旁。她慢慢地翻开我的默书簿:第一页是三十分,第二页是四十分,第三页是四十五分,到了第四页,也是最近默书的一次,呀,我真不敢相信我的眼睛:是七十五分,不但合格,而且成绩居然不错。

张先生和蔼又严肃地说:“陈小允,这次我叫你来,不是责备你了;你看,你的默书进步啦,这次只错了五个字,只要你上课留心听讲,回家勤恳温习,以后一定会进步更快的。你要知道,你是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自己本国的文字也写不好,那不是笑话吗?小允,我看见你默书进步我真高兴,我特地送你一份小小的礼物,希望你继续努力。”

张先生说完了,从抽屉里拿出一本图书,书名是《怎样学好语文》。我接过张先生的图书,双手不禁颤抖起来。回到教室,我翻开那本图书,第一段话映入眼帘:“中国有悠久的历史,有优美的环境,长期地孕育着中国文化,使中国语言成为世界上最优美的语言之一。”

从来没有一本图书的内容这样震撼我的心灵,这一段话,好像有人用丰富的感情在我的耳畔诵读着。

钟声响了,第一堂是国语。以前我上这一门课时总是懒洋洋提不起劲,奇怪,今天我翻开国语书,另有一番滋味,我的脑子也忽然不再胡思乱想,全神贯注地听着张先生授课。我为什么忽然会喜欢了国语课,觉得张先生每一句话都那么动听?这一堂课好像过得特别快,一下子就听见了下课钟声。

别了,我亲爱的老师,我亲爱的同学!我一定不会忘记中国语文,我会激励自己把中国语文自修好,像这本默书簿的成绩那样,越来越好……

14.用一句话概括本文的内容。(3分)

“我”以前不喜欢国语课,临近移民,在老师的教育下,我明白了祖国语言的美好,决心自修祖国的语言。

15.阅读画线句子,说说“这一堂课”为什么过得特别快。(3分)

因为在这堂课上,“我”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所以才会感觉过得特别快。

16.结合句子中加点词语,对下面句子作简要赏析。(3分)

大约又要责备我默书不合格吧。不过,我最多让她唠叨两三次,以后这里什么事也和我不关痛痒了。

“大约”“最多”“不关痛痒”这三个词语形象地刻画出“我”不再学习国语时的得意和对老师默书的不屑一顾,突出了此时“我”的不懂事。

17.阅读全文,说说文章描绘了一个怎样变化的“我”?(4分)

“我”开始时调皮、天真、不爱学习国语、默书不及格;将要移民时,开始悔恨、懊恼并逐渐喜欢上国语,下决心好好自修国语。

(三)(18分)

爸爸教我读中国诗

程怡

①十个月的时候,我得了一场可怕的脑膜炎,到了一岁半还不会说话,父母非常担心。一天,爸爸看报,我坐在他的膝上,指着某一个标题中的“上”字,爸爸说:“上?”我对他表示满意,赶紧从他的膝上爬下来,拽着他走到书箱前,得意洋洋地指着书箱外“函上”的“上”字,表明我认识这个字,这件事对父母而言,真是“上上大吉”!他们不再担心我有智力障碍了。之后,爸爸开始教我读诗。

②爸爸常教我念两个人的诗:一个是杜甫,一个是陆游。

③依稀记得,孩提时的一个夏夜,我困极了,趴在爸爸的膝上,爸爸摇着大蒲扇,满天的星斗朦朦胧胧的。“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突然,爸爸那江西乡音很重的诵读声使我睁开了眼睛,我不知道那奇特的吟啸中有什么,但我一下子记住了这首诗。

④上学前我已经会背那首《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爸爸问我懂不懂最后那句,我很得意地嚷嚷说:“那意思就是烧香磕头的时候别忘了告诉你爸爸!”当时,爸爸高兴得眼泪都流出来了。

⑤1959年秋,我上小学。那年冬天,爸妈因故很长时间不能住在家。姐姐是长女,照顾我和弟弟。一天晚上,爸爸出乎意料地出现在我们面前,令我们欢天喜地,难以入眠。躺在床上跟爸爸念杜甫的诗:“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爸爸问我懂不懂这诗句,我说:“我懂的,不过,爸爸想念我们的时候,我们也想念爸爸的。”爸爸不再说话,只是听我继续背他教我的诗。

⑥爸爸生命的最后几年,完全卧床不起。每当德沃夏克的大提琴协奏曲悲鸣的旋律在蕉影婆娑的窗边响起的时候,爸爸就会喃喃吟诵杜甫的诗。他告诉我,那一刻让他想起了故乡老宅,想起了祖母和母亲。

⑦那时我已在大学教中国古代文学,我理解父亲:人生无非家国之情,杜甫、陆游,我父亲他们这一代的知识分子,对家国,都有一种深情。父亲吟诗的声音,永远留在了我心底。

⑧很多年后,我看见报上某篇文章引了一首绝句,感觉就像遇到了一个老熟人。我没有念过那首诗,但我熟悉那种风格。回来一查,果然是陆游的诗,“征车已驾晨窗白,残烛依然伴客愁。”我当时的感受真是难以名状。爸爸在我童年时便种在我生命里的东西,突然宣告了它的无可移易的存在!

(有删改)

18.对第③段画线部分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B )(3分)

A.写出了夏天夜晚满天繁星的景色。

B.突出了我童年学诗歌的模糊记忆。

C.表现出了夏夜我蒙眬欲睡的状态。

D.引出我被父亲吟诗声唤醒的情节。

19.第④段爸爸高兴得流泪,其原因是还未上学的我小小年纪居然懂得了诗的意思。(3分)

20.文中围绕爸爸教我读中国诗,记叙了三件事,请概括。(4分)

(1)孩提时,爸爸以自己奇特的吟啸教我记住了陆游的诗;

(2)上学前,爸爸教我理解《示儿》诗中的句意;

(3)上学后,爸爸教我理解杜甫诗中思念亲人的感情。

21.根据全文,概括爸爸的形象。(4分)

(1)爸爸是一个有家国情怀的知识分子;

(2)爸爸又是一个深爱孩子、懂得教育的慈父。

22.谈谈你对第⑧段画线句的理解。(4分)

爸爸教我的诗永生难忘,这些诗蕴含的精神情怀(爸爸的人格魅力)影响我的一生,表达了我对爸爸的感谢与怀念。

三、写作(50分)

23.成长就是一次旅行。旅程中有父母的陪伴、老师的指引,有朋友的鼓励、陌生人的关爱,有大自然美好的风光,也有沁人心脾的书香……

请以“温暖的旅程”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把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③作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地名、人名。④书写工整,卷面整洁。

篇10:语文第二单元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语文第二单元试题及答案

一、知识积累与运用(16分)

1.找出每组中注音有错的一项并订正在题后的括号中。(4分)

(1)A.震悚(sǒng) B.疮疤(chuāng) C.孤孀(suāng) ()

(2)A.狼藉(j) B.诘问(ji) C.颓唐(tu) ()

(3)A.取缔(d) B.嫉妒(j) C.文绉绉(zhuō) ()

(4)A.踌躇(zh) B.赋闲(f) C.搁下(gē) ()

语文试题2.课文词语填空。(3分)

穷愁()倒风()苦旅变卖()质

()沛流离低眉顺()生死()福

3.请指出下列文字出自哪部名著,这段文字突出了主人公怎样的性格特点?(3分)

两三个星期的工夫,他把腿溜出来了。他晓得自己的跑法很好看。跑法是车夫的能力与资格的证据。

他的腿长步大,腰里非常的稳,跑起来没有多少响声,步步都有些伸缩,使座儿觉到安全,舒服。

4.古诗文默写(6分)

(1)八月湖太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2)请写出思乡思家的两句连续性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44分)

(一)文言文阅读(14分)

戒长子严等书

龙伯高敦厚周慎,口无择言,谦约节俭,廉公有威,吾爱之重之,愿汝曹效之。杜季良豪侠好义,忧人之忧,乐人之乐,清浊无所失,父丧致客,数郡毕至,吾爱之重之,不愿汝曹效也效伯高不得犹为谨敕之士所谓刻鹄不成尚类鹜者也效季良不得陷为天下轻薄子所谓画虎不成反类狗者也。

(范晔《后汉书马援传》)

5.龙伯高身上有哪些优秀品质?(3分)

6.为什么说杜季良豪侠好义?(3分)

7.你对杜季良的清浊无所失有何看法?(4分)

8.解释文中加粗字的意思。(2分)

口无择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愿汝曹效也________

9.用/断开划线的句子。(2分)

(二)现代文阅读(30分)

一棵树

谭书琴

一棵树随心所欲地站在旷野里,每天陪伴着她的是自己忠实而孤独的影子。周围除了在寂寥中生长的杂草和野花之外,只剩下飞鸟的影子和鸣叫。这是一幅深秋的写意画:高远、苍凉。在旷野空洞无物的背景里,树的样子更显简单明了,她高大挺拔的身姿是旷野里一个巨大有力的惊叹号。树伸出无数的手臂和热情拥抱着蓝天白云,拥抱着奔跑的风,拥抱着一切跟大地母亲有关的消息。

这是一棵四叔栽的柳树。树静立于一座孤独的坟前,她用沉默陪伴着这座坟墓,风起的日子她会为这座坟墓唱歌。在想念的季节里,她会落下几片叶子去抚摸那块冰凉的墓碑,用无声的语言去和坟墓温存,就像一度远离的游子伸出久违的手掌去抚摸母亲的脸,母亲苦难而粗糙的脸。

四叔是1946年离开故乡后再去台湾的。那年,18岁的四叔年轻激昂、血气方刚,标准的少壮派。听说有人来抓他时,他正在犁地,不等他把带泥的手脚洗净,四叔就被捆bǎng着随那滚滚的车轮远去了,一去就是40年。走时,四叔未见到家里的任何亲人,他只好顺便把牛拴在了地边的一棵柳树上。四叔走了,而那棵柳树一动不动地守在他耕种过的地头等候着他归来。

四叔一走,奶奶的眼睛就开始不好,看了许多医生都不见效。奶奶总说没事,她说是风把沙子吹到眼睛里去了,后来医生确认奶奶的眼睛是沙眼。此后奶奶养成了一种习惯,她坚持每天晚上看月亮,只要有月亮的夜晚,奶奶都会搬着四叔坐过的小板凳到院落里去看月亮。月亮照着院墙升起又落下,柳叶儿在枝头绿了又黄了,但时间和风儿都不曾带回任何跟四叔有关的消息。那个不变的月亮在院落的'上空圆了又缺,缺了又圆。几十年过去了,月亮还是那个月亮,可月光下面的一切不再依然。时过境迁,那只跟随了四叔好几年的牛已经老死了,奶奶硬是把两只牛角留了下来,一有空就攥在手里,犹如孩子对于自己钟爱的玩具一样,须臾不离。直至奶奶离开这个世界的那刻,她仍然牢牢握住牛角,嘴里不停地呼唤着四叔的乳名,奶奶去世后,父辈按奶奶的遗愿,把她安埋在四叔走时摸过的那棵柳树旁。

就这样,四叔原来耕种过的那块土地后来成了奶奶的墓地,后来父辈们再也没在那块地上种植了,惟独单单留下了那棵柳树,据说这是棵风水之树,不能伐。理所当然地,这棵树受到了前所未有的保护和关照,柳树日益高大繁茂,她在那片荒w了的土地上真可谓独树一帜了。柳树尽所能地向空中尽情舒展,她宽阔的怀抱织成一张网,她网住风四季不绝的歌谣;她网住雨透明的舞蹈;她网住鸟儿,让鸟儿陪伴着奶奶说话;她网住阳光,阳光滑过她的指缝为奶奶织一件金色的霓裳;她网住思念,那些遥远的思念,所有的思念叠加在一起就构筑成了浓浓的绿阴。树阴遮天蔽日,为那座坟墓挡风避雨。我知道这棵树是为了奶奶而生,也是为了奶奶而活。有了这颗树的陪伴,九泉之下的奶奶不再寂寞。

1985年,阔别家乡近40载的四叔回到故乡。两鬓斑白的四叔一回来,就跪在奶奶的坟前,抱着那棵和他一样苍老的柳树老泪纵横。他颤抖的双手摩挲着柳树粗糙的表皮,一如摸着奶奶皱皱巴巴的脸,那张跟岁月一样古老的脸上面,不知流过了多少刻骨的思念,历经了多少疼痛的凄楚。40载的风霜雨雪凝聚在这张脸上,这张慈祥而又沉重的脸啊!柳树斑b的容颜承载了40年里漫长的光阴和孤苦。柳树,时间之躯;柳树,思念之体。

四叔离开故乡的当天,他又泪眼汪汪。他在自己旧时用过的茶几上摸了又摸,又靠在那扇古老的木门上呆了良久,他不舍家乡的亲人,不舍故土的一草一木,他带不走故乡残缺而又美好的记忆,带不走整个故乡。于是,他折了一枝柳条,带走了一大包奶奶坟上的泥土,最后才眼泪婆suō地上了车。后来四叔来信,说那只柳条不仅活下来了,而且活得很好,再过几年,又可以成为参天大树了。四叔说,想念家乡的时候就去摸摸那颗柳树,摸摸她的枝干和叶子。以及坐拥柳絮飞进自己的怀抱。或在树下小坐一会儿,还能看到树顶的天空中,飘过朵朵白云。那是故乡的云,那是奶奶的眼睛,在注视着那颗树,注视着他。

一棵树静立大地之上,她唱着绿色的恋歌,她在轻声呼唤天边的那一棵树,如今她们不再寂寞,因为只要风起时,她们将会唱着同一首歌,一首思念的歌。

10.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4分)

寂寥()须臾()粗糙()霓裳()

11.给下列拼音处填汉字。(4分)

捆bǎng()荒w()斑b()婆suō()

12.作者开头渲染了怎样的氛围?如何理解树高大挺拔的身姿是旷野里一个巨大的惊叹号?(4分)

13.文中哪几件事表明了奶奶对儿子的思念之情?请你用自己的话概括。(4分)

14.请在文中找出你认为最精彩的描写语段,试分析其中蕴含的情感。(4分)

15.这颗树已不单单是一颗树,在它身上寄托了人们浓重的情感。试分析树在人们心目中的象征意义?(4分)

16.挚爱真情是人类永恒的话题。请你写一段话表达人与人之间的真情。(6分)

三、作文(40分)

17.下列两题任选其一,写一篇文章。

(1)雨中情

(2)灯下

要求:①文体不限

②字数500~600字

参考答案

一、(1)C shuāng (2)A j (3)C zhōu

(4)A ch

2.潦 尘 典 颠 眼 祸

3.《骆驼祥子》,突出了祥子勤劳、朴实,对生活充满希望。

4.(1)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 坐观垂钓者 徒有羡鱼情

(2)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仍怜故乡水 乃里送行舟

二、(一)5.敦厚周慎,口无择言,谦约节俭,廉公有威。

6.忧人之忧,乐人之乐。

7.提示:可以赞同他的这种为人,也可提出异议。

8.(1)能被人挑出毛病的话。(2)学习。

9.不愿效也/效之士/所也/效子/所也

(二)10.lio y cāo n

11.绑 芜 驳 挲

12.渲染了一种苍凉寂寥的氛围,表明了母亲对儿子无比真挚的思念之情,同时寄寓了四叔对母亲的思念。

13.(1)牛死了以后,留下两只牛角,奶奶须臾不离。(2)去世前嘴里不停地唤着四叔的乳名。(3)嘱咐死后葬在四叔耕过的地,种的树旁。

14.如:第5段描写,寄托着儿子对母亲无微不致的关爱之情,并且这种感情激励人生存的信念。第6段,儿子又把这颗树当成挚爱她的母亲,树成了母子之间感情的载体,蕴含着深深的情感。

15.树,时间之躯,思念之体。

16.真情是一枚橄榄,似苦是甜;真情是一杯清茶,似淡却香浓;真情是一首乐曲,带给人激昂的旋律。

三、(略)

小学单元测验总结

中考英语最后测验模拟试题G

中考英语最后测验模拟试题E

七年级政治第二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试题及答案

一次测验

认识图形二单元教学计划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测评试题及答案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检测试题和答案

小学第八单元试题

图形的全等单元测验试题及答案(共10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图形的全等单元测验试题及答案,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