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会飞的刺猬”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7篇如何在英语课堂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如何在英语课堂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 目录
篇1:如何在英语课堂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如何在英语课堂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如何在英语课堂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文/邱桂月 王杰 周勇兵
摘 要:新课改英语教学理念提倡“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结构,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追求“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教学宗旨。学生是英语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在从事英语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积极性,使学生真正成为英语课堂学习的主人。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呢?文章从三个方面进行论述: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创设英语教学情景;激励创新思维发展。
关键词:英语课堂;学生主体;创新思维
在课改的今天,我们需要弄清楚这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是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学生是学习发展的主体,要使教学卓有成效,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新课程理念强调,学生是一切教育的主体。教师传授的知识只有通过学生自身努力才能转化为学生本人的财富,因此,英语教师在课堂组织、指导、示范和传授知识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和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发挥主体作用。为此,浅议三点本人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方法。
一、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
“兴趣”是成功之母。只有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他们才会主动学习英语,在课堂中去积极思考,自觉配合教师的教学工作,才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那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呢?
首先要去关爱学生,用自己的真情对待每一位学生,用教师的真情唤起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其次要讲究授课艺术,不能死板,要学会处理教材,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让学生学习知识。再次,教师上课时要把知识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感觉学习英语的乐趣。培养学生学英语的方法很多,关键是变学生被动学为主动学,进而更好地发挥学生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主体作用。
二、创设英语教学情景
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所组成的教育活动,就英语而言,教学的`实质是交际。因此,在英语教学中,主体作用的发挥是通过学生参与课堂活动而实现的。在英语课上,除了讲解新知识外,教师更要尊重学生主动学习的权力,多角度、多层次、多形式地设计各教学环节,给他们提供自主学习的条件与机会,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所设计的课堂活动中来。值得注意的是,活动的设计要体现主体与客体(活动内容)的一致,既要根据学生的英语基础、心理、情感特征,又要充分考虑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在英语课堂上被频繁使用的课堂活动――猜字谜、找错误、即兴演讲、故事接龙、角色扮演、演讲、辩论等,都能使学生角色实现多样化,达到开动脑筋、活跃思维的效果。
比如,在讲完外研版高一英语第一模块My First Day at Senior High School后,教师可根据模块内容设计对话,让学生introduce their junior high school。这项活动真实且贴近生活,学生在实践语言的同时,也探讨了记忆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真正将语言知识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活动后要求学生自己归纳总结用到的词汇和句型,这样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既学到知识,又对高中英语产生了兴趣。
三、激励创新思维发展
在外研版英语教材中有些课文以对话形式出现,我就要求学生以短文形式进行改写,有些课文我则要求学生改编为对话形式,有些课文我要求学生进行课文续写训练,以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现以高中英语必修5 Module6 Animals in Danger为例,通过多媒体完成课文整体教学,再请学生以对话形式改编课文,然后还进行一些开发创造性思维的讨论。例如,组织学生对以上课文改编并进行表演,学生把杰桑索南达杰保护藏羚羊的景象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唤起了我们保护动物的意识。
总之,英语作为“教育面向世界”的重要学科,在新形势下它的作用显得更加突出。作为英语教师,我们的任务应是“teach students how to learn English”而不仅是“teach students English”。学生是学习的主人,They are learning English not from teachers but with teachers.因此,英语教学活动是一个师生互动的有机整体,只有真正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素质教育就能真正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阎亚军。论教师权威与学生主体性的关系[J]。上海教育科研,2004(09)。
[2]陈琦。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3]曹荣苏。问题与问题解决英语[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
(作者单位 邱桂月,王杰:辽宁省普兰店市第六中学 周勇兵:江苏省宜兴市阳羡高级中学)
篇2:高中英语课堂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
高中英语课堂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
文/李 艳
摘 要:在高中英语教学程中,教师只有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才能让学生掌握英语学习方法,学会学习。教师要改变满堂灌教学策略,让学生成为教学主体,同时在教学中教师要教给学生学习英语的方法,要授之以渔,还要实现四个转变,让“教”逐步为“不教”服务。
篇3:高中英语课堂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
一、改变教师满堂灌教学策略,让学生成为教学主体
1.改变高中英语教师满堂灌教学策略
在教学中,教师要想保证教学过程的有效性,就要创设学生认真思考,积极探究的学习氛围。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逐渐改变课堂的满堂灌教学策略,让学生成为教学主体,要将学生推到课堂的舞台上。
2.让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
高中英语教学质量要想提高,就要充分调动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中积极思考、主动探究。因此,教师要将学生放到课堂的主体地位上,创造和谐、宽松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唱主角。教师要注重对学生思维的启发,要让学生养成积极思考,主动探究的习惯,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对学生进行英语技能的训练。
二、教师要教给学生学习英语的方法,要授之以渔
1.教师要教会学生自主完成知识的架构
高中生已经具有独立学习的能力,因此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教给学生学习英语的方法,教师要通过各种教学活动,让学生懂得获取知识的方法,提升获取知识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组织学生进行思考,在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下自主完成知识的架构。
2.以“学”为中心,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
在教学中,教师要通过研究教法转变为研究学法,要将学生的学放在教学中的主要地位,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学会学习,并掌握学习的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积极参与进来,诱导学生能够积极运用英语进行对话,要能够通过积极主动地参与发展创新性思维,由被动接受到主动发现,进而积极学习。
三、教师要实现四个转变,让“教”逐步为“不教”服务
1.教师要重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在高中英语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积极思考,积极转变教育观念,在教学中要重视四个转变:要将只重知识的灌输变为能力的培养;要将只重智力因素的提升转变为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要将死板的学习方式转变为生动活泼的学习方式;要将教师强迫教育转变为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让学生在参与中思考,在奋进中提升。
2.教师要让“教”逐步为“不教”服务
在教学中,教师要重视素质教育的提升。教师要建立开放的师生关系,要和学生建立平等、自主、情感交融、协力合作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在课堂上保持积极主动的思考,在生动活泼,气氛浓郁中提高英语语言素质,并开发自身的英语潜能。教师要在教学中不断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掌握英语学习的方法,提升英语学习能力,让教师的“教”变成教师的“不教”,学生自主完成英语学习服务。同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组建合作学习小组,让学生通过合作交流,不断提升自己。
四、教师要创设开放的英语学习环境,组建英语角
1.教师要创设开放的英语环境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让学生拥有英语学习的氛
围,让学生在交际中切实使用英语进行对话,让学生在教师创设的各种开放的英语活动中展现自己的英语能力,让学生在开放的英语环境中积极使用英语进行交流,进行真实的交际。教师要积极思考对学生进行英语训练的方法,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能够运用语言进行创新性思维的提升。
2.教师要组建英语角
在教学中,教师要积极组织学生创办英语角进行创新思维的发展。教师要进行相互交流合作,要让学生能够在小组合作中相互运用英语进行交流,并善于通过情境创建英语角交流环境,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以及口语表达能力。教师在学生英语角的活动过程中,要充分训练学生的口语,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学习气氛中积极进取,充分发挥出主体作用,使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真正进入英语情境进行学习。
总之,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学习中掌握英语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英语的习惯。
参考文献:
[1]徐华荣。英语教师如何搞好课堂教学[J]。校园英语:教研版,2011(06)。
[2]吴瑞梅。培养创新能力激发课堂活力[J]。中学英语之友:下旬,2011(06)。
(作者单位 西藏自治区山南地区第二高级中学)
篇4:浅议在高职课堂教学中如何增强学生主体地位
浅议在高职课堂教学中如何增强学生主体地位
高职学生的教学注重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在课堂教学中,反对“满堂灌”,倡导以人为本,突出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目前存在部分高职教师教学理念陈旧,缺乏创新意识;教法单一,师生之间双向沟通少;学生缺乏自主学习的能力等现象.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把以“教”为重心转移到以“学”为重心上来,变讲师为导师,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
作 者:傅晓玉 作者单位:泰山职业技术学院财经系 刊 名:科技信息 英文刊名: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 年,卷(期):2009 “”(12) 分类号:G64 关键词:学生主体地位 教学理念 自学 教学手段篇5:如何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论文
如何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论文
实施素质教育,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体性,指导学生学会学习,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题,这是共识,更是要求,对于这个问题,我觉得有必要从以下两大方面来讨论。第一大方面:课堂教学外,第二大方面:课堂教学中。
为什么还需要第一大方面的工作?下面我从两个方面来分析一下:
首先,从平时做人来讲,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先是一个好人,然后才是一位合格的,并且优秀的教师,是一位认真、负责、敢于并善于管理学生,能全心付出的好老师。换言之,是一位能够亲情投资,有着高尚的人格魅力并能赢得学生尊重的好老师,著名教育家卢勤说过:“如果你想让一名孩子有成就,你就往死里夸奖他。”“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亲其师,信其道”。亲情是打开心扉的钥匙,沟通心灵的桥梁,能缩短师生距离,增强信任度,凝聚师生群体力量,对课堂教学,知识交流有很大的帮助。
其次,从备课来讲,作为育人、授业的灵魂工程师,教师必须依据课标,科学规划,精心准备。对于备课,我想从四点来说明一下:第一点,备教材。一定要对课本知识点及课外的知识点进行整理,并且弄清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对于课本所有的栏目各自的作用也要心中有数;同时,也可根据实际需要,增减调整内容,甚至自编教学内容。第二点,备学生。根据平时所掌握的信息,了解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或个性问题。第三点,备教法,在上述基础上,确定科学的教学方法。举例法、阅题法、讲解法等。第四点,备练习题,这是现代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
第二大方面,侧重课堂教学中。
1.课堂氛围要民主,使学生能积极参与角色,“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学生是特定的认识主体和信息交换主体,教师应把学生看成是主动的、生动活泼的、发展着的认识主体,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使师生思维共振,情感共鸣。
2.教学过程要适时质疑,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认知心理学认为:环境不变,对于学习着就没有新的挑战,任务也枯燥无味。常言道,思维活跃在疑路的交叉点,“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在质疑中激发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对答案的处理,教师千万不能把学生当成容器,扼杀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苏霍姆林斯基说:“在学生的脑力劳动中,排在第一位的并不是背书,不是记住别人的思想,而是学生本人进行思考,进行主动的创造”。鼓励学生向学生质疑,向老师质疑,不迷信权威,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创新精神。
3.实施开放教学,不拘一格。(1)一节课纵然有预设,但毕竟还有生成,因而,一节课有时会成为谈心课、交流课;(2)不论是教师设疑,还是学生主动回答问题,教师需争取使人人都动脑,人人都能成功,不要有偏见,更不能歧视差贫生。“允许落后,鼓励冒尖”。列宁说:“没有人的情感,就没有对真理的追求。”通过引导、鼓励,树立自尊、自信。(3)上课要有艺术味道。如人情味、幽默味、情趣味,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施之以爱,导之以行,引之以趣”。要注意自悟味,在学生获得科学理论和正确价值取向的同时,引导他们分析社会热点、难点,从而使其调整视角、转变观念,升华思想,提高学生个体的自我教育能力。
4.讲课一定要务实。杜绝“假、大、空”。如果学生不能认同,反而会引起反感。
5.时代性。思想政治课被赋予鲜明的时代味,将抽象理论适时地融入社会生活,才能使其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总之,教室在实践中要努力探索,多反思、多总结,注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适应性、多样性、灵活性的使用,刻意制造一种民主的乐学情景,渲染一种师生互动氛围,从而使思想品德课能真正启迪智慧、净化心灵、塑造个性、完善人格、提高能力。
篇6:浅谈在地理教学中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浅谈在地理教学中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浅谈在地理教学中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何生璀
(甘肃省积石山县别藏中学)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是学习知识、认识真理和知识发展的主体。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但要努力营造一个轻松、愉快、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以便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给学生以创新的条件、机遇和氛围,还要教学语言的提炼,教学语言是教师在课堂向学生传递知识的主要工具,一个老师即使有很好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最终效果也必须借助教学语言实现。教师的教学语言、教学语气使用恰当与否,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欲望。这样,便于引发学生的创新兴趣和学习动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和成才意识。
一、巧用地理地图让学生自主学习
地理地图是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重要载体,而新课程的一个主要特点是地图和文字都丰富,各种地理地图里面藏着大量的地理知识。所以在课堂教学中,老师要学会用地图,以地图做指导,让学生学会从地图中获取地理知识,掌握地理事物的联系与地理规律,逐步形成地理技能。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坚持学生为主体,老师讲为主导,学生自主学习在前,老师点讲述在后的原则,尽量地减少一节课教师的讲,指导学生会使用地理地图,让学生从地图上获取地理知识,逐渐树立起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意识。
二、在课堂教学中多采用“合作探究式”,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学会竞争
新课程地理以“人和地理关系为主线”,注重“以学生终身发展为根本”,从学生的兴趣和生活体验切入,注重教学生学习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自己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高中地理课堂教学在于帮助每一个学生进行有效地学习,使他们得到充分的`发展和提高。小组合作探究法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会地理知识,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合作与竞争,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是学习、认识和发展的主体。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努力营造一个轻松、愉快、和谐、民主的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给学生以创新的条件、机遇和氛围,这样,有利于引发学生的创新兴趣和学习动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和成才意识。
三、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活动的主体
新课改要求课堂活动的主体是学生,在地理教学,老师最好在课堂活动中以参与者、实践者、发展者、组织者的角色出现。为此,教师应该把一节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动手、动嘴,进行积极的思维,由学生在活动中完成所学内容,进而使教师和学生共同进步,教学相长,这样使每位学生都有所进步。
四、要加强对乡土教材的补充
高中地理强调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在理论学习中要实践素质教育。在平时的地理课堂教学中要注重乡土地理知识的补充,并通过收集乡土地理知识,让学生在学习中自觉获取更多的乡土地理知识。例如,在教学“气候”时,让学生收集反映本地区的气候资料,从而加深学生对气候知识的了解。
五、重视学习方法指导,树立学生课堂主体意识
在教学中尽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最终落脚点应该是让学生学会追求知识,学会自我发展,使他们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成为学习的主人。要教会学生学习地理的方法,地理教师就要充分利用地理教学的固有特点,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使学生学会思考地理环境问题,学会学习地理知识,学会解决问题,学会创新和自我发展。
教育创新以人为本,教师只有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摆在重要位置,积极探索实施创新教育的途径,才能顺应素质教育的潮流,才能培养出一批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具有创新能力的合格的人才。总之,在地理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真正成为主体,使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敢于探索、开拓创新中学得更多的新知识,以培养出更多更全面的创新型人才。
篇7:在阅读教学中如何体现学生主体地位教学反思
在阅读教学中如何体现学生主体地位教学反思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保证。
怎样发挥学生在阅读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呢?
一、转变观念,创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的前提是尊重学生。尊重学生所思、所想,尊重学生心理,尊重学生的差异。尊重学生,教师首先要摆正自己的位置,不能总以一种高高在上,令学生敬畏三分的“尊容”出现在学生面前。而要把自己摆在学生平等的地位,以朋友谈心式的语气带领学生解决问题。在平时的教学中,不少的教师以各种方式来与学生沟通。如,一位教师在教《挑山工》一课时,以她自然而亲切的教态,对学生流露出真诚的喜爱和尊重,他想方设法创设良好课堂氛围,使学生没有焦虑感,没有恐惧感。他在教学生读书时,不是单纯的让学生齐读,默读,而是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范读课文时,按一般的范读方法是听教师范读。可这位老师是问学生愿意听谁读。还有不少老师克服了以前教师一直站在讲台上讲的方式,而是有意识地走到学生跟前和学生讲话。学生发言可以举手也可以不举手;学生可以站起来发言,也可以坐在位子上发言;可以按教师指名发言,也可以抢答;学生可以同意教师的说法,也可以不同意;学生还可以轻声和同桌交换意见。他们这样自然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民主平等的气氛中得到了发挥。
二、创建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成功的“摇篮”,只有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才能诱导他们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
首先,要注意挖掘教材中兴趣因素,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识规律巧妙地设计新课导入,一开始就让学生在认识上,情感上予以高度专注,吸引学生注意力,使学生的认识活动更加敏锐,想象更加丰富,思维更加活跃。如:有一位教师在教《猴子下山》一课时,用纸板做了一只猴子。说:今天老师给大家请了一个好朋友,这位老师一边讲一边用耍木偶的方法把小猴子展现在学生面前,这样一下就把学生吸引住了。又如一位教师在讲《春雨》一课时,上课伊始,让学生唱《小雨》这首歌,由歌词导入:“小雨、小雨,沙沙沙种子、种子,在说话”
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恰到好处地利用投影、录像,多媒体课件等电教手段,进行直观教学,给学生以形、声、色的直感,增强艺术感染力。
有位老师在教《海底世界》一课教学中,出示课题后,老师问:“看见题目你想知道什么?”学生说:“海底到底是怎样的?”老师说:“我们一起来领略海底的风光。”然后播放《海底世界》的多媒体课件。学生们聚精会神地看着、听着。时而瞪着眼睛露出惊异的目光、时而会心地笑笑,时而学着动物发出嗡嗡、叽叽、喳喳等各种声音,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第三、及时对学生进行激励性的评价。
不少教师上课很严肃,老是冷面孔。学生的发言稍有差错。教师便一票否决,老师在无意中挫伤了学生,是学生的心理受到了伤害,灵性受到了扼杀。有经验的老师懂得尊重学生,从不让学生难堪,他们知道怎样去保护学生的自信、自尊,使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他的信任、赞赏和期望。如:在《挑山工》一课教学中,经常用“你的想法真棒”、“你真聪明”、“你会像挑山工一样永远向前”、“你能从书本上获取信息,这种学习是很好的方法”。
“志从趣生”。教学中抓准时机,采用不同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这样,在阅读教学中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了健康的发挥。
四、开展竞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俗话说:“儿童好胜,老人好静。”这句话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小学生的好胜心理。“初生牛犊不畏虎”正是这种好胜心里,作“不畏”的支柱。在世界单项性的球、棋赛史上,许多新手能击败名将的一个原因,就是新手的好胜心强。因此,利用学生的好胜心理,进行教学,将是一个莫大的资源开发,如:再讲《落花生》一课中,课堂最后几分钟精心设计了让学生模拟崔永元,搞一个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栏目。学生想做像桃子、石榴那样的人分一组,想做像花生一样人分为一组。两组进行辩论竞赛。第一轮讲自己为什么愿意做那样的人。第二轮讲对方的不足。第三轮讲当代需要什么样的人。要以礼服人,以情动人。教师讲完要求,先分组讨论,后辩论,辩论时只见一个个学生的小手举得高高的,脸争得红红的,真是激烈非常,还有一个学生问教师想做什么样的人。叮铃铃下课铃响了,同学们还围着教师久久不愿离开课堂。
在教学过程中,许多老师常用“词语接龙”竞赛、读书竞赛活动,利用学生争胜好强、互不服输的心理进行阅读教学,不仅巩固了本节所学知识,而且还培养了学生不甘落后,奋发向上的进取精神。同时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了充分体现。
在阅读教学中,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意识,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教师从课堂的主宰者,转变为为学生提供材料、创设情景的合作者,使学生在民主、平等、和谐的氛围中,身心得到主动、全面、健康地发展。
★ 秋游龙现学生作文
★ 初中体考作文
★ 假如现在想恋爱
★ 初中英语课堂作文
如何在英语课堂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通用7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