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ntology与叙词表的融合初探

时间:2023-08-06 03:40:06 作者:随便吧 综合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导语】“随便吧”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0篇Ontology与叙词表的融合初探,以下是小编整理后的Ontology与叙词表的融合初探,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篇1:Ontology与叙词表的融合初探

Ontology与叙词表的融合初探

文章主要论述了ontology的产生,ontology与叙词表的关系,ontology与叙词表融合发展的'可行性,以及由叙词表向ontology转换发展的方法、原则和转换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作 者:王素芳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北京,100871 刊 名:大学图书馆学报  PKU CSSCI英文刊名:JOURNAL OF ACADEMIC LIBRARIES 年,卷(期):2005 23(1) 分类号: 关键词:受控词表   叙词表   ontology   融合   转换  

篇2:利用叙词表构建本体的方法研究

利用叙词表构建本体的方法研究

本文介绍了本体和叙词表的定义及主要用途,论述了叙词表和本体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提出了基于叙词表构建本体的方法及主要步骤,并且利用构建历史本体的`实例,阐述了构建一个领域本体的主要过程.

作 者:张继东 余以胜 Zhang Jidong Yu Yisheng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武汉,430072 刊 名:图书情报知识  PKU CSSCI英文刊名:DOCUMENT,INFORMAITON & KNOWLEDGE 年,卷(期):2006 “”(4) 分类号:G354 关键词:本体   叙词表   构建   历史  

篇3:发展与融合叙事文

发展与融合叙事文

我们有着不同的生活环境,有着不同的生活习惯,更有各不相同的思想见解与主张,但是却拥有着同一片蓝天,呼吸着一样的空气,享受着这世界上的一切美好景物。我们都在以不同的方式去融入世界,为世界的繁荣昌盛出一份力所能及的力量。

有人说,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与世界经济接轨,彻底地融入世界经济体系中,中国入世后对经济贸易体系也发挥着积极的影响。世贸总干事鲁杰罗认为,中国加入世贸对世界贸易组织是一件好事。世界贸易组织没有中国的参与是不完整的。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扩大了国际贸易,赢取了国际市场,也为亚太经合组织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吉利收购沃尔沃汽车的顺利完成,不仅标志着我们再次拓展了吉利的国际市场,而且更是中国企业融入全球经济迈出的.重要一步。这次跨国并购的顺利完成,让国内的企业看到了一个良好的时机,它就如一只耀眼的标杆,指引着一大批国内品牌走出去。就如海尔电器以产品的技术超前,格力中央空调以坚实的市场基础,联想电脑以技术的创新实用的优势走出国门。如今我们奉行博弈,交流,通过学习他国的长处认清自己的弱势,方能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经济全球化与一体化,渐渐地把世界各国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我们不再是“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封闭状态,而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军事天才拿破仑说:“中国并不软弱,它只不过是一只在睡眠中的狮子,中国一旦被惊醒,世界会为之震动。”但当我们真正发展起来时却遭到了少数西方国家对我们商品,货物进行商业性的抑制。如采用反倾销、贸易壁垒、绿色壁垒、提高关税等手段,进行打击我国商品的出口贸易,从而加强他们国家内部的商品交易。谚语不是说:“独木难成林,一花难成春”吗?我们内心呐喊着,我们也是世界的一分子,世界的繁荣昌盛与我们密不可分。

事实上,世界的发展也离不开中国。在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的今天,国与国之间应该是一种合作的关系。而这种合作关系在经济方面尤为突出,就如东风汽车与日本日产汽车公司、上海汽车制造厂和长春第一制造厂与德国大众汽车公司、北京汽车投资有限公司与韩国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等共同组建的汽车合资项目,他们之间不仅仅是合作而且更是互利共赢的局面。如果再像美国,日本等国家那样采用贸易顺逆差抵制外来商品贸易的话,最终损害的不仅仅是与他国的正常贸易往来,更损害了自己国家的利益,所以我们坚持以互惠互利的方式去对待国与国之间的经济贸易往来,从而推进经济更好地发展。

我认为,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离不开中国。它们就像花儿与蜜蜂一样,花儿的传粉离不开蜜蜂的辛勤劳动,蜜蜂也离不开香醇的花粉一样,它们彼此依赖,不分上下。

篇4:文化融合与翻译

文化融合与翻译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各国文化交流日趋频繁,不同文化之间呈现出融合的大趋势,但是这种融合往往是不平等的..本文通过回顾中国历史上的三次翻译高潮和中国的传统文化及国情,指出译者必须正确对待文化融合中的不平等现象:既要传达异域文化,又要弘扬中华文化.反映在翻译过程中就是采取恰当的策略,再现原文的文化思想,以促进两种文化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平等交流和发展.

作 者:李敏  作者单位:海南师范大学,外语系,海口,571158 刊 名: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SICHUAN COLLEGE OF EDUCATION 年,卷(期):2008 24(6) 分类号:H059 关键词:文化   文化融合   翻译  

篇5:白酒如何与现代生活相融合?

一个不容置否的事实,我们的生活环境越来越现代化了,从住宅到生活家电的电气化再到高科技的网络生活等,现代化的生活也是我们发展经济的目的所在,而在具体的各个微观产业的表现则是和现代生活相适应匹配,不论是传统的产业经济还是现代的新兴产业概没如此。

那么,作为中国最为传统的文化经济代表的白酒又该如何与现化生活相融合呢?

而之所以如此关注并单独提出传统白酒与现代生活的话题,源于以下三方面的原因分析所得:

一是白酒产业经济在中国传统经济产业中的经济地位依然是重要的,在过去的、中,全国近千家规模以上白酒企业总的销量已分别达到并超过650亿、720亿元,其中,仅茅台、五粮液、剑南春三家的总年产值就已超过200亿元。此外其所吸纳近百万的社会从业人员也是社会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如果这一产业不能与现代生活相融那所带来的社会影响也是难以想象的。

二是白酒产业的过于集中化趋势也给产业中的中小企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虽然目前中国白酒产业趋于稳缩且暗中有升,但是更多的增长部分来自于白酒第一梯队的增长,即品牌的市场垄断所得,此外还有就是高端酒快速发展带来的销售量少而销售额高产出的原因,而不是所有的白酒企业平均增长所得,这从20、20全国规模以上白酒企业从986家减为940家而销量总额却有所增长就可看出,

那么对于众多的没有强势品牌力的白酒企业和商家来说,又该如何与时俱进相融现代生活呢?

三是阻碍白酒发展的社会因素不容忽视。

首先是白酒的火之性的特点让越来越多的在甜性饮料中长大的现代年青人把白酒拒之在大脑皮层的思考之外;其次是社会中以健康理念为首的各类负面影响总是指向白酒,把白酒放在健康的对立面;再者就是同类替代酒精饮品如葡萄酒、洋酒、啤酒、黄酒、保健酒等酒类对于市场份额的侵占,如白酒从的800多万千升降到近二年趋稳的300多万千升即是明证,再如2005年葡萄酒的销量已过100亿元等等。所以,白酒如何不被现代生活潮流所抛弃确实是白酒产业刻不容缓的课题。

因此,白酒若想与现代生活相融,首先就要理解现代生活的内涵。

现代生活的内涵所概括的范围是很广泛的,在我们的生活空间中,许多美好的、流行的、时尚的、个性的、优雅的、商务的、健康的、绿色环保的等等都是现代生活的概念范畴,而这些仿佛都与有着辣口辣喉、烧心、头痛、恶心呕吐等白酒传统的副作用格格不入。

尽管现代的白酒品质大有提高,对于一些大品牌则更是难有上述的副作用,但是,毕竟能够经常喝上五粮液和茅台等高档白酒的消费者是不多的,所以广泛的中低档乃至劣质所白酒产生的一些不雅现象在消费流通中也是难以消除。

篇6:“空降兵”与企业文化的融合

当公司遇到困境或业务变更时,从其他企业“挖”来一名职业经理人,担负起改变公司命运或承担新业务开拓的重任,这似乎是一条解决问题最为简单和最容易的途径,然而“空降兵”从天而降,又多是高人,这种距离刚开始是一种美,不过随着物理距离渐渐缩短,企业却发现其“化学距离”却越来越大。

短暂的蜜月,最终却是无言的结局。一连串职业经理人的背后,是一个个各自不同的故事。

著名管理学家柯林斯认为,伟大的公司都有十分推崇“自家长成的经理人”。他发现,18家伟大的公司在总共长达17的历史中,只有四位CEO来自外部。“自家长成”的经理人了解公司文化,更易带领公司进行变革。这也许成为国内一些企业“空降兵”频繁“下课”的关键理由。

中国的企业文化是否就是企业家文化

就中国的本土企业来说,90%以上的企业文化都是企业家文化,这和中国企业的现状分不开。首先中国的企业股权结构集中,公众化不够;再者中国的传统文化就是要有一个头儿,大家跟着头儿干。

现在提领导力,领导力与企业文化有着很深的关联。领导力作为企业最高层的一种力量必须首先树立共同愿景。这个共同愿景本身就是企业文化的一个部分。领导者即管理者,应当从原来的裁判角色转化为“啦啦队长”,要善于激励团队。这体现在领导者的统御能力上,即“给我冲”还是“跟我上”的问题。概念上好说,实际上这个度很难把握。尤其是企业规模大了以后,只能是“给我冲”,不可能“跟我上”。第三,管理者要讲究亲和力。强调融洽的环境,要知道员工的需求在提高,有很多时候人并不是完全为了钱而工作。第四领导者要有意志力,尤其是在面对变革的时候。但这背后也得有文化撑着,一个领导者应当有点“赌性”,就是说,牌差也得沉住气,得有打掉牙往肚里咽的气度。

另外我认为还不能简单地说企业文化就是企业家文化,至少也应该是企业家群体文化,即企业的高层领导共同认可的文化。同时,这个领导力也是一个集合的力量。管理团队中的成员应当互相补台,不仅要融资、融智,还要融性格。

“空降兵”和企业文化的融合

“空降兵”到一个企业,有两种可能:一种是融入企业的文化,然后把企业文化发扬光大,并把管理措施加上去,一荣俱荣;一种是,进入这个企业以后不能融入这个企业的文化,或者说被排斥,导致你离开。

因为任何一个企业从初创到成长壮大,必然会形成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

那么作为职业经理人,特别是外来的空降兵,必须把握一个前提就是要在价值观念共同的基础上,寻求文化理念的一致性。或者说要先承认企业原有的文化。“空降兵”的到来,在某种程度上会对原有的员工和既得利益者有所冲击。企业对新人总是心存戒备,很难对他们稍有出格或不同于企业旧有规章的举动有所包容,知识的碰撞、人格的冲突始终是彼此无法回避的问题。因此“空降兵”最好主动了解企业,包括企业的发展史、企业文化、决策机制和关键的人际关系等等。

如果一个企业感到需要从外面请人,一定是有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那么“空降兵”进来肯定需要对企业进行某种变革。一些“空降兵”新官上任三把火,一进来就要“革命”,急于求成,效果反而不好。一般来说,“空降兵”都受过较高的教育,懂得先进的管理理论与方法,但是这些理论和方法并不是完全普遍适用的。要想成功有效地领导企业,必须根据新的环境,将新的管理理念和方法做些调整,使之有效地改造原有企业文化。特别是在西方国家接受过训练的管理人才,或是缺乏社会经验的管理者,如果不能适时应变,在管理中就会产生“水土不服”,就会形成无效管理。另外,对于企业真正的“大老板”来说,可能首先要“陪跑”一段,给予其一定的时间和空间,然后就应该放手。

真正的“空降兵”应有领袖风范,无论“降”到哪里,周围都会形成一个以其为核心的富有战斗力的团队。领袖的魅力来源于人格的魅力,而不是权力。

如何看待选择“空降兵”的风险

应当辩证地看待这个问题。一般来说,股权相对分散、产业变化较快、走多元化道路的企业倾向用“空降兵”,反之则倾向内部提拔。

“空降”的确存在风险,“空降兵”本身也容易水土不服。即使其来自于同一个行业的成功企业,也同样存在风险,因为在同一个市场,对于其中不同的企业,都有不一样的特点。如果企业能够靠内部“赛马”,形成人才竞赛格局,在内部提拔人才,久之成为一种企业文化,形成按共识的公平的规则去竞争晋升的机会。人人凭能力按规则竞争向上,从中选出“好马”自然也就不用空降。

但当企业内部无法提供人才时,外聘职业经理人也是解决问题的方式之一。但要注意的是,“空降兵”一般来头不小,对于新岗位的期望也相对要高,属于一种强势外力,所以在引入时要评价其将对企业文化带来的正面和负面影响。建议深入了解其性格、职场记录、偏好的公司文化环境。如果双方的期望是默契的,合作成功的可能性就会大些。

另外,从某种意义上说,长期拒绝“空降兵”也会影响到企业深层意义上的创新。要知道,多种文化观念的撞击对创新是非常有益的,企业的发展也离不开内部对抗性的或建设性的矛盾。由于内部人组成的管理团队在企业文化、价值取向等方面的高度趋同,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企业的创新,而企业成长的灵魂恰恰在于持续不断的创新变革。

篇7: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提速

从全区加快推进“两化”融合工作会上获悉,“十一五”期间,广西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开始加速,主要城市和部分领域信息化程度居全国先进行列,对广西经济社会发展起到良好的支撑促进作用,

自治区工信委有关负责人介绍,“十一五”期间,我区电子信息产业销售收入增长近8倍,其中软件业年均增速超过35%;信息网络覆盖全区,基本实现村村通电话和互联网;全区电子政务网络基本建成,率先在全国建起自治区、市、县三级联网的政务服务体系;建立全区三级联网的电子政务行政审批和电子监察系统,其应用在全国处领先水平,

南宁、柳州、桂林、玉林等市分别在城市管理信息化、企业信息化、旅游信息化、基于互联网电子政务应用方面有显著成效,南宁、柳州市的城市应急联动系统建设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未来两年,我区将全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力争到,广西机床、汽车、重型机械设备等工业产品电子信息化率达25%,数控技术应用率达60%以上,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应用达80%以上。

篇8:民族文化融合与《木兰诗》

摘要:《木兰诗》是民族文化融合的结晶,木兰是一位深受草原游牧民族文化影响的汉家女子,其所蕴含的传奇美质与文化特色,使她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绝无仅有的一个。

关键词:文化融合;木兰

关于历史上的民族交流与融合,马克思曾提出一条极为经典的规律性断语:“依据历史的永恒规律,野蛮的征服者自己总是被那些受他们征服的民族的较高的文明所征服。”就中华民族而言,无论是隔江对峙的南北朝,还是曾经一统天下的的元朝和清朝,都不可避免的最终皈依和接受汉民族的传统文化,称为“汉化”,这恐怕是中国历史民族文化交流与融合的主旋律。但同时,少数民族文化对汉族及汉族文化的作用和影响同样也不容忽视,这就是史家惯常习用的“胡化”。这在南北朝时期的北朝尤为突出。魏晋易代之际,北方游牧民族继匈奴衰败之后又相继崛起了鲜卑、突厥、羯、氐、羌、柔然等少数民族,割据中原,划片为政,逐步建立政权,成为统治民族,最混乱时称为“五胡十六国”,而统治北方较为时间长久的和区域广阔的要算鲜卑建立的北魏政权。而不论何族所建,历时多久,区域多大,应当说都是民族杂糅共融共生的状态,而绝不可能是一族所建,一族所居,一族所有。因此,北朝多种民族杂糅共存,多种文化交流渗透,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的局面,才是草原叙事诗的巅峰之作《木兰诗》产生的基石,才是它蕴藏丰富美学价值和艺术价值的源泉,也是分析解读《木兰诗》的钥匙。

《木兰诗》这一古代奇诗的产生年代和作者至今众说纷纭。南朝陈时人智匠所编的《古今乐录》最早记录了《木兰诗》的诗名,但无具体作品;郭茂倩编著的《乐府诗集》将其列入《梁鼓角横吹曲》类,但并没有明确其时间属性,只笼统地说其为“古辞”;《古文苑》、《文苑英华》等文集将其作为唐人的诗作;清人沈德潜编选《古诗源》收录《木兰辞》时的观点更为矛盾,一方面认为《木兰诗》“断以梁人作为允”,是“梁诗”,另一方面又认定《木兰诗》“乃北音也”,“北音铿锵,钲铙竞奏,《企喻歌》、《折杨柳歌辞》、《木兰诗》等篇,犹汉魏人遗响也。”(《古诗源・例言》)余冠英编著的《乐府诗选》将其收录为北朝乐府民歌类。现在基本上沿用了余冠英《乐府诗选》的观点。但是沈德潜的看法也值得注意,他阐明了《木兰诗》确为一首反映了民族文化交流融合现象的、显示了多元美学价值的长诗, 应将其放入到北朝这个特殊的“汉化”、“胡化”并存的文化大背景下去认识。

通常诸种文学史和赏析《木兰诗》的作品,都把木兰当作一位具有明显汉化特征的鲜卑族奇女子形象。而我以为,如果将木兰归列为游牧民族的话,无疑就消减了花木兰这个受到历代人民喜爱的女子的份量和价值,特别是与北朝这个特殊的历史时期文化冲突、交融最为激烈和紧密的事实不相切合。我们知道,北朝特别是北魏民族杂糅融合的程度较高,一定程度上很难分清是汉人还是鲜卑人。在这样一种特殊的背景下,我们没有必要确指木兰为哪一族人,她只是浸润在文化、习俗、价值观念等多元文化形态交融时期的一个在认识上有悖规常,行为上超凡出奇的北方的奇女子而已。然而,如果不将木兰的民族属性归类的话,似乎很难细致分析她的英雄传奇人生的`美学内涵,因此,我认为不如将她定性为一个生长在胡汉共居地区,身受多种民族文化影响,具有高尚爱国主义情操,渴望和平安宁幸福生活,讲求自我人生价值实现的汉家奇女子形象。这样归类的原因有:花木兰之所以成为世代相赞的英雄,并不是她有如刘兰芝那样的对爱情的忠贞不二,以死殉情,也不像秦罗敷那样容貌倾国倾城,智慧超群,而是她面临家中无人出丁、老父年迈体衰的人生窘境,为父分忧。这样代父奔波、替父解难的孝道观念就成为她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唯一也是主要的心理动机,而这也恰恰是后世百姓最为击节赞赏之处,体现了汉民族道德价值的核心内容―孝道。而受匈奴文化影响甚重的北朝少数民族,此时还盛行着“贵壮贱老”的习俗,很难产生替父出征的传奇故事。同时, 花木兰功成名就,不愿接受朝廷的封赏,回归故里,这依然是汉民族孝道观念在发生着作用,在没有明确人生归属之时,依亲父母,侍养家人,是封建社会女子的唯一出路。倘若为鲜卑女子,理应应诏入朝,引领军队。因为在匈奴作战过程中,确实出现过阏氏作为主帅统领女作男装,“负甲以戎”的女兵作战的史实,史籍中也有记载。更何况《木兰诗》中有“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这样汉家女子极为传统的“女工”之习以及梳装打扮极为细腻完整的生动描写。由此,将她的族姓生拉硬扯归之为某种少数民族,只能弱化这位奇特女子的价值内涵。

《木兰诗》作为融合了多种民族文化素质的叙事诗,它所体现北方游牧民族所共同崇爱赞同的浓郁的尚武精神、豪壮品格、报国志气、健壮体魄,以及依稀展示的渴求男女平等、提高妇女社会地位的种种思想倾向,特别是其间还鲜明地显示了汉家文化的深厚影响,无疑是中国诗歌史上绝无仅有的诗苑奇葩。张萌嘉《古诗赏析》称:“木兰千古奇人,此诗亦千古杰作,《焦仲卿妻》后,罕有其俦。”所以将《木兰诗》这首杰出的北朝民歌置于草原诗篇的行列,应是不争的事实。

作为草原之音的《木兰诗》是古代草原文学宝库中第一首民间叙事诗,共62 句,其“事奇诗奇”(清沈德潜语),写北朝奇女子为父出军,征战十载,行程万里,刀光剑影,拒赏还乡,重梳红妆的奇特经历,不论从内容的刚健有力、催人向上,风格的壮美豪纵,还是艺术结构上的严谨别致,语气的轻快爽利,都将草原诗歌的艺术美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

首先,《木兰诗》重新审视了战争题材对于草原文学创作的价值意义,改变了以往草原诗歌展示战争侧重于创伤、灾难、残酷、痛苦的基本格局,将诗歌主人公由战争中被动、受难的状态,提升到自觉、主动的地位。以木兰是战争的主动参与者的角度,倾情注笔于普通百姓为了家乡的和平安宁,不畏牺牲,不惧艰难,主动请战,报效国家的英雄主义行为,这就将社会民众对于社会人生的严肃思考和自我价值实现的积极追求引入草原诗歌,从而真正从本质上还原了草原诗歌雄壮有力、粗豪刚健的美学本色,为后代草原英雄主义文学的蔚为大观奠定了基础。

其次,《木兰诗》精雕细刻地展示了奇女子花木兰的艺术美。她一方面具有着普通女子普遍共有的青春爱美,勤于女工,爱恋父母的惯常心理,让人顿觉亲切逼人,;另一方面她又超越寻常百姓,敢于以自己弱小柔婉之肩挑起捍卫家乡、国家安宁的重任,建立了不世之功业。这就将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给人以美的想象、美的启迪。她不仅流淌着汉族女子的血脉,更闪现着北方游牧民族刚健、勇武、豪壮的民族精神的神奇异彩,这就使她具备了多样的人文特质,成为中国文学史上唯一的一个花木兰,积淀着文学符号化的审美效应。

最后,《木兰诗》体现出鲜明的民间创作和文人润饰加工相结合的特点,这恐怕是草原诗歌诞生以来的第一次。第一,《木兰诗》选择性地吸收了北朝民歌的精华所在,并创造性地为己所用,如《木兰诗》开始八句“唧唧复唧唧,……女亦无所忆,”就与北朝民歌《折杨柳枝歌》中的“敕敕何力力,……今年无消息”的句子极其相似,但内涵和境界却迥然不同。前者宏壮中蕴含低吟,透视着欲从军建功所产生的焦虑和内心斗争的激烈,后者情绪哀婉,关注的是婚嫁的前途和个人命运,但都朗朗上口,自然流畅。第二,文人之笔的渗透。《木兰诗》流传于文风极盛的南北朝,是中国古代文学自觉时代来临之后的第一个历史时期,文人自觉地以艺术美介入到民歌的改造与创作中,如《木兰诗》中高度凝练、对仗工整 、结构严谨的关于十年征战的描写:“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从时空两个角度着笔,极富概括地写木兰转战千里,沙场纵横,经历艰险,豪情洋溢的传奇战斗经历,显然是文人兴到称羡之笔,与其他首尾连缀,口语化、对话式的笔迹有明显的不同,因此清乔亿《剑溪诗话》说:“无名氏之《木兰诗》,虽词意高古,而波澜渐阔,肇有唐风矣。”由于《木兰诗》蕴含着丰富的美学和艺术价值,它才成为草原诗史上的一颗明珠,闪烁夺目的光芒。

参考文献:

[1]牛森主编.《草原文化研究资料选编》第三辑〔Z〕呼和浩特:内蒙古教育出版社,2007。

[2]《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篇,北师大出版社。

[3]乔亿《剑溪诗话》(M)∥郭预衡主编《中国古代文学史长编》(秦汉魏晋南北朝卷)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篇9:产业融合与产业竞争力研究

产业融合与产业竞争力研究

产业融合就是不同产业或同一产业的不同行业在技术与制度创新的基础上相互交叉、相互渗逐,逐渐融为一体,形成新型产业形态的动态发展过程.产业融合塑造了有竞争力的产业结构,实现了产业价值链的融合,促进了市场结构的合理化,并引起了一次新的.企业购并浪潮.产业竞争力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是联系企业竞争力与国家竞争力的纽带.产业融合与产业竞争力之间存在着内在的动态一致性,已成为提升产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作 者:何立胜 李世新  作者单位:河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刊 名:产业与科技论坛 英文刊名:ESTATE AND SCIENCE TRIBUNE 年,卷(期):2006 “”(1) 分类号:F2 关键词:产业融合   产业竞争力   企业战略   融合产业  

篇10:产业融合与产业竞争力相关研究

产业融合与产业竞争力相关研究

产业融合就是不同产业或同一产业内的不同行业在技术与制度创新的基础上相互交叉、相互渗透,逐渐融为一体,形成新型产业形态的动态发展过程.产业融合塑造了有竞争力的产业结构,实现了产业价值链的融合,促进了市场结构的合理化,并引发了一次新的企业购并浪潮.产业竞争力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是联系企业竞争力与国家竞争力的纽带.产业融合与产业竞争力之间存在着内在的动态一致性,已成为提升产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作 者:何立胜 李世新 HE Li-sheng LI Shi-xin  作者单位:河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河南,新乡,453002 刊 名: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SHANGQIU TEACHERS COLLEGE 年,卷(期):2005 21(3) 分类号:F401 关键词:产业融合   产业竞争力   企业战略: 融合产业  

文化融合与翻译

重次轻格词表

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融合内外环境分析

纸媒与网媒融合方式探析论文

信息技术与当代教育的融合论文

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的教学设计

夹叙夹议范文300字

叙语1000字作文

融合教育心得体会

军民融合发展范文

Ontology与叙词表的融合初探(推荐10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Ontology与叙词表的融合初探,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