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無人知晓”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6篇陕西省异地高考政策解读,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陕西省异地高考政策解读,欢迎阅读借鉴。
篇1:陕西省异地高考政策解读
对考生监护人户籍和社保有要求
省招生办新闻发言人张军利说,陕西省规定在陕报名参加高考的外省籍随迁子女,除应符合考生在陕西省高中学籍需满三年等基本条件外,还应符合以下条件之一:即截至高考当年8月31日,本人的父亲或母亲或法定监护人在陕居住3年以上并持有公安部门出具的有效证明,按照国家规定在陕缴纳职工基本养老保险3年以上(含3年)。
当年8月31日,本人及其父亲或母亲或法定监护人常住户籍在陕不满3年,但在户口迁入陕西省前,其父亲或母亲或法定监护人在陕居住并持有公安部门出具的有效证明,期间在陕缴纳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其居住时间与取得户籍时间连续,且两项时间相加满3年。
异地高考生父母一方在陕连续居住须满27个月
张军利说,陕西省根据实行居住证制度的实际情况,20执行过渡性政策规定,对申请高考报名的外省户籍随迁子女,其父亲或母亲或法定监护人,具备以下条件之一,即符合居住问题的规定:截至11月30日,持陕西省居住证连续满27个月。截至2011月30日,持陕西省暂住证和陕西省居住证连续满27个月。截至2015年11月30日,在陕西省暂住登记和持陕西省暂住证、居住证连续满27个月。
考生父亲或母亲或法定监护人,在截至2015年11月30日的最近27个月内,未变换住址或在同一派出所辖区变换住址的,由同一派出所进行审核,县级公安机关确认;在截至2015年11月30日的最近27个月内,在同一县级行政区域的不同派出所辖区内变换住址的,由原居住地和现居住地两个派出所进行审核,县级公安机关确认;在截至2015年11月30日的最近27个月内,在不同县级行政区域内变换住址的,由原居住地和现居住地两个派出所进行审核,原居住地和现居住地两个县级公安机关确认。
父母一方在陕缴纳职工养老保险须满24个月
根据陕西省收缴养老保险的实际情况,2016年执行过渡性政策规定,申请高考报名的随迁子女,其父亲或母亲或法定监护人,截至2015年12月31日,在陕参加缴纳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费累计满24个月以上(含24个月),即符合参保缴费条件。
起,申请高考报名的随迁子女,其父亲或母亲或法定监护人,截至高考上年底,在陕参加缴纳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费累计满28个月以上(含28个月),即符合参保缴费条件。
篇2:陕西省高考政策
陕西公布《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后在陕参加升学考试方案》,从2016年起,随迁子女的父亲或母亲持陕西省居住证3年以上,按照国家规定在陕缴纳职工基本养老保险3年以上(含3年),随迁子女本人高中阶段在陕连续学籍满3年,参加陕西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持有陕西省高中阶段学校颁发的毕业证书,可在符合陕西省普通高校招生考试报名其他条件的情况下,在其高中毕业学校所在县(区)报名参加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及录取。
一、异地高考提议背景
中国的高考、高招、高教制度从中国的计划经济跨入市场经济,在摸着石头过河中走到了今天。历年来,都引起社会各界跌宕起伏的理论纷争,甚至成为上层决策的焦点问题。
在12月启动的国家教改试点中,人们发现,解决异地高考列入了试点,进行试点的地区,是山东、湖南、重庆三个地区。
异地高考的突出矛盾,集中在流入人口密集的大城市,换言之,解决异地高考问题,无法绕过北京、上海等大城市,而这些大城市正是异地学生聚焦的场所,异地人口聚集的城市。
在北京,根据相关统计资料显示,2008-,30073名非北京市户籍小学毕业生中,最多只有24685名学生在北京继续读初中;12599名非本市户籍初中毕业生中,最多只有5484名在北京继续读普通高中。大量孩子在北京读完一部分课程后,不得不忍痛离开北京、离开家人,回原籍读书。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就是非本地学生在北京难以升学,尤其是难以参加高考。
而在上海,义务教育阶段已有40多万外来务工人员子弟,他们很快就面临中考问题,如果中高考问题不解决,这些孩子将有很大部分回原籍所在地求学,产生新的留守儿童问题。
9月1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出文件,要求各地在2012月31日前出台异地高考具体办法。截至2012年11月30日,北京最新出台的政策显示,外地户籍考生暂不能在当地报名参加。
开放异考
2015年11月18日,根据广东异地高考“三步走”方案,2016年起全面放开异地高考,符合条件的普通高中随迁子女可在粤参加高考。2015年11月17日,具体方案正式出炉。也就是说,2016年是广东省就读普通高中的随迁子女在粤报名参加高考的第一年。根据省教育考试院发布的最新消息,异地高考报名条件进一步放宽,其中居住证不再要求连续三年,合法租房者也属有“合法稳定住所”。省教育考试院表示,异地高考放开后,2016年报考总人数预计不会超过2015年,不会影响广东省户籍考生录取率。
二、官方态度
3月10日,在列席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时,针对流动人口子女“异地高考”,在所在地参加高考问题,教育部部长袁贵仁称,城市应当为稳定就业者子女就学负责。
随迁子女高考方案
袁贵仁介绍,现在各省份高中考试用的课本和试卷不同,16省份自主考试,加上国家命题的统一考试,高考共使用17份试卷。
针对随迁子女在接受义务教育之后如何考高中,读完高中后如何完成高考,袁贵仁透露,教育部正在研究解决的办法。
袁贵仁说,有些城市正在研讨,如果考生父母能够在城市站住脚,子女完整地接受了义务教育,就应当考虑到他们高中阶段在哪考学的问题。谈到该问题解决的时间表问题,袁贵仁表示:“很快会有个方案,我们正在加强调研。”
容易引起误解
对“异地高考”的表述,袁贵仁称,这个词不准确,应当为流动人口子女在流动地如何参加义务教育阶段以后的考试问题。“异地高考”容易误解为高考移民,为了争取更多的入学机会而去高考,“我们不赞同”。
袁贵仁解释说,城镇化建设中,随着农民工的流动,不少子女要么随父母进城,称为随迁子女;要么留在户籍地,叫作留守儿童。
重点流入地
随着城镇化建设的加快,未来会有更多的农民工进城,必然有些子女会到城里。他们随父母进城,要和当地孩子一样,平等接受义务教育。接受义务教育后,他们高中阶段考试怎么办,大学阶段怎么办?
袁贵仁表示,这些问题不是目前最尖锐的问题,现在最尖锐的问题是平等接受义务教育。解决流动人口子女高考问题,最突出的是如何协调重点流入地北京、上海等城市的利益。
接纳稳定就学
袁贵仁表示,教育部认为农民工进城是个趋势,也是城市建设所需要的,如果这个城市觉得父母应当和可以在城里工作,就业证、暂住证齐全,“那么我们认为,城市就要负责他的孩子上学问题。”
袁贵仁表示,农民工在一个城市就业时,同时要想到他的子女就学问题。“如果父母不在这个城市就业,而孩子在这个城市就学,那是不合理的,否则全国就有点乱了。”
袁贵仁说,城市需要的人才,也不只是高端人才,而是包括技工等在内的一般人员。如果城市需要这样的人,就要负责其子女就学问题。
三、社会评价
异地高考作为一个微观改革,经常被认为与宏观的户籍制度相冲突,也正因为异地高考属于社会系统性改革中的一环,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尽管有人呼吁要以微观变量促进宏观变革,但由于诸多因素的掣肘,高考仍难与户籍剥离开来。一些外来务工者的子女,从学前就在流入地接受教育,向所在地缴纳了小学、初中、高中阶段的赞助费、借读费,却在高考来临时被打回原籍。且不说此举罔顾了外来工的劳动贡献,单从如今各地高中课改、自主命题的角度而言,在流入地学习、回原籍考试,必定出现的“水土不服”已令这些学生未考先输。
外来工子女在流入地高考无门的尴尬与无奈,有关部门并非不知,长期以来之所以此项改革难以向纵深发展,牵涉的是教育资源分配不公之类的老话题。一些重点大学招生越来越地方化,在办学所在地的招生比例居高不下,甚至出现教育割据的现象。而这些局面的形成又固化了所在地维护现有利益的心态,不难相信,高等教育资源丰富的省市有着担心外来人口挤占本地考生利益的隐忧。
篇3:全国各省异地高考政策解读
上海:积分制让随迁子女吃了定心丸
异地高考政策的受益者,首先是初中升高中的外来子女。异地高考政策的出台和完善,也让一些参加中考的学生吃了定心丸。随着上海中考日益临近,吴敏女士最近格外关注儿子胡文飞的学习,每天晚上都陪他在灯下度过。她说:“儿子不睡我也不睡,希望他把握住最后两个多月的时间,向着上海张堰中学的目标迈进,将来考所好大学!”
胡文飞老家在河南,20随母亲来到上海,在上海市金山区朱行中学就读,目前读初三。吴敏是厂里的骨干人才,户籍仍在河南,2012年3月领到了上海市人才引进类居住证。7月起,上海推行居住证积分制,儿子能否在上海参加中高考,成了吴敏面临的头等大事。
20年底,上海市出台《关于来沪人员随迁子女就读本市各级各类学校的实施意见》,明确来沪人员随迁子女在上海接受教育以权责对等、梯度赋权为原则。在高中阶段招生考试和秋季统一高考方面,来沪人员持有上海市居住证且积分达到标准分值的,其子女可在上海参加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来沪人员持有上海市居住证且积分达到标准分值,其子女在上海参加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并完成高中阶段完整学习经历后,可在上海参加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来沪人员持有上海市居住证且积分达到标准分值,且已连续持有上海市居住证3年及以上,其子女为上海高中阶段学校毕业的,可在上海参加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目前,上海居住证积分标准分值为120分。
新政策出台后,吴敏赶紧续办了居住证,并按照相关规定去打分,最终得到126分。这样,她儿子就可以在上海参加中考和高考了。吴敏欣慰地说:“儿子能在上海参加中高考,了却了我一桩心事。”
新疆:核对学籍严防高考移民
“悬着的心终于落地了!”高考二模成绩出来后,新疆乌鲁木齐市八中高三(6)班的李俊慧考了全班第一名。李俊慧12年前从老家来到乌鲁木齐,赶上了新疆开放异地高考的“首班车”。让李俊慧悬着的心落地的,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五部门出台《来疆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新疆参加普通高考工作实施方案(试行)》。该方案从20起实施,非新疆户籍来疆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只要在这里有小学、初中和高中12年完整学籍,父母有12年合法稳定职业和居住证,并有社保缴费记录或纳税证明,孩子就可报名参加高考。
自治区招生办公室主任孙红新说,新疆统筹考虑来疆务工人员随迁子女高考需求和新疆教育资源承载能力等现实情况,按照既要保障来疆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参加高考的权益,又要保护新疆本地考生正当权益的思路,统筹兼顾,分步实施。
2014年,乌鲁木齐市高考网上报名人数共26936人,较去年增加2280人。乌鲁木齐市目前有2600名非新疆户籍高三学生,其中一部分学生和李俊慧一样幸运。
乌鲁木齐市八十中教务处主任陈鹏介绍,原来每年都有十几个学生在高考前离开,回家考试。还有些学生因为户籍迁来时间不够报考标准,老家又没有了户口,参加不了高考。“当我再次见到没读大学就走向社会的他们后,心里特别惋惜,有些孩子成绩很不错。”陈鹏认为,这项政策会使更多的外地考生受益,让他们在这个城市有归属感。
据了解,往年会有各高考大省的学生通过各种办法来新疆参加高考挤占资源,这被称为“高考移民”。乌鲁木齐市教育招生考试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高考移民会通过各种途径伪造在乌就读经历、毕业证、户籍等,在放开异地高考的第一年,2014年审核高考报名条件堪称历年最严。不但有公安局、民宗委等常规部门介入核查考生信息,各区县教育局也加入其中。对搭上首班车的学生进行逐年实质学籍的核对,谨防空挂学籍现象出现,杜绝高考移民,确保高考公平。
篇4:全国各省异地高考政策解读
高考来临之际,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异地高考政策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今年有北京、上海、山东、新疆、江西、天津、山西、福建、海南、广西、四川、宁夏、内蒙古、贵州、广东、青海等16个省份开始实施异地高考。
这些今年第一年实施异地高考的省份,具体实施情况如何?本报记者选取了具典型意义的四个省份进行调查,包括改革最难的北京、上海,严防高考移民的新疆,以及高考大省山东。记者通过对教师、学生、家长的采访,向大家展示来自教育一线的政策反馈。
北京:准入条件考虑城市发展
近日,备受关注的北京第一年实施异地高考政策的报名情况终于出炉。记者从北京教育考试院获悉,今年共有409名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提出在京参加高职招生考试申请,经审核,符合条件的考生121人,最终确认参加北京高考报名的考生114人。这114个家庭成为北京异地高考政策的首批受益者。
去年9月28日,北京市教委公布《2014年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京参加高等职业学校招生考试实施办法》。明确了随迁子女考生在京报考高等职业学校的条件和程序,规定随迁子女在京报考高职须满足5个条件:进城务工人员及其子女持有在有效期内的北京市暂住证或工作居住证、在京有合法稳定的住所、在京有合法稳定职业已满6年、在京连续缴纳社会保险已满6年(不含补缴)、其随迁子女具有本市学籍且已在京连续就读高中阶段教育3年学习年限。所有非京籍考生在京报高职须完成4个步骤:网上提交申请、现场资格确认、考试、录取。需要提交的材料包括:父母在京居住证明、户籍证明、身份证明、住所证明及职业证明等。其中,住所证明包括房产证或已备案的房屋租赁合同。参加高职考试录取的随迁子女考生,毕业后可参加升本考试录取。
虽然,北京异地高考实施破冰令人欣喜,但从实际报考情况看,最终获得在京高考资格的考生占北京随迁子女总数的比例仍然偏小。北京市教委有关负责人此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根据教育部对全国异地高考方案的原则,随迁子女异地高考,生源流入地须积极解决,同时必须坚持有条件准入和因地制宜,北京的随迁子女高考方案将与进城务工人员服务管理制度挂钩。这意味着异地高考方案的出台不仅是教育部门的职责,还需要教育部门与城市管理各职能部门密切协调。而准入条件不仅要考虑家长是否符合条件、学生是否符合条件,还要考虑城市条件。即城市发展需不需要这个行业,需不需要这个群体,要根据城市的发展需要和承载能力以及人口流动的具体状况,制定具体办法,提出具体条件。
篇5:全国各省异地高考政策解读
山东:手续简单共享公平
山东是高考大省,以为例,山东考生50.9万人,考生人数在全国排名第五,竞争非常激烈。按理说,外省学生可能不愿意在竞争如此激烈的省份参加高考,但是,记者在实际调查中发现,异地高考政策仍受到了山东外来子女的追捧,仍有大部分考生愿意留在山东高考。
山东省济钢高级中学的陈志霖是一名福建籍的山东考生,很小就来到了济南。上初中时还和父母讨论“高考时怎么办”,现在,异地高考政策解决了这个难题。随之而来的新问题是山东比福建分数高太多了,他最终选择留下来“搏一把”。原因一是两个地方教材内容出入大,二是认为人总是要面对挑战的,如果没信心、没实力在哪都一样,三是父母都在济南,家乡对于他来说太陌生了,父母也支持他在山东参加高考。他相信在山东一样能考出优异成绩。
山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今年参加异地高考的学生有20人。一些从小就来山东生活的学生表示,在山东长大,对山东的感情远远浓于对家乡的感情,而且山东的教育水平高,所以选择留在山东完成学业。山东异地高考政策规定,具有山东省高中段学校学籍并有完整学习经历的考生可以参加异地高考。这些考生大多已在山东居住多年,习惯了山东的教育环境。
山东师大附中2011级(20)班的方艺老家在安徽,初中便来山东上学。方艺说,她还获得了山东省的自主招生资格,留在山东异地高考的主要原因在于所学与考试内容相符,环境熟悉。倘若在外地接受教育再回户籍所在地高考,那才是“异地高考”呢。
山东师大附中副校长刘从军认为,山东异地高考政策,主要是符合百姓的需求。随迁子女在山东学习,如因为户籍不在山东就回去高考,一是各种两边的手续办起来比较烦琐,容易干扰学生的正常学习,二是山东实行高考自主命题,学生回去高考,学的内容、考的内容都不一样,这对他们不公平。开放异地高考,手续简单,只要证明材料符合要求,随迁子女就可以和普通学生一起报名,这让在山东的外地学生享有与本地学生同等的待遇,他们可以安心学习,踏实高考。这是更大范围、更大意义上的公平。
篇6:异地医保报销政策解读
面对社会的发展,有些地区的落后已经不能满足当地人的生活和学习的需求,外来务工人员的逐渐增多,国家对处于社会低层的人也提供了进一步的医疗保障,发行异地医保报销最新政策。有很大一部分的人是因为家庭贫困,才背井离乡到外地打工,而他们当中大部分人都是没有多少文化的人,只能做些需要劳力的工作,如在工地打工等。再者说,在工地打工这种工作本来就具有危险性,且他们大多缺乏保障个人权益的意识,受工伤这种事情在所难免,可是工作单位不给予赔偿的事情也经常发生。所以国家发行的异地医保报销最新政策,为这些人提供必要的保障。
对于新政策的解读如下:
1、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实行市级统筹,全市统一政策、统一标准、统一经办流程。
2、缴费基数(每年调整一次)为职工为上年度月平均工资总额,低于省确定的最低缴费基数的,按最低缴费基数缴纳(2014年度月最低缴费基数为2300元)。
3、缴费比例:单位缴纳7%,个人缴纳2%;特别困难的,由单位提出申请,单位按7%缴纳,个人不缴费,不建立个人账户,只享受住院医疗待遇。
4、大额缴费标准:在职每人每月10元,单位和个人各负担5元;退休人员每人每月应缴纳的5元,从个人账户中扣除。
5、划入社会保障卡个人账户:在职人员按照缴费基数,45周岁以下的(含45 周岁),划拨比例为2.4%,45周岁以上的,划拨比例为3.1%(缴费基数由财政、单位提供);退休人员以个人养老金为基数,划拨比例为4%。次月划拨上月的个人账户。
6、参保人员在市内定点医院住院的,异地医保报销最新政策规定持社保卡直接结算,只缴纳个人应当负担部分;在省结算平台内住院的,须先到县人社局医保处办理登记手续,能联网的直接结算个人负担部分;到省外定点医院就医的,须先到县医保处登记,出院后将报销所需材料交单位,由单位统一报医保处,每季度报销一次。
退休人员最低缴费年限为男满30年、女满25年,退职人员年满25年,启动医疗保险之前符合国家政策的连续工龄视同缴费年限。缴费年限不足的,须补费到最低年限,补费基数及比例按照现行补费规定理。
异地医保报销政策在2014年有一次做出了新的调整,其中明确指出医保报销的比例将全面提升5%。长期在外地居住的投保人,可以经过居所归属地的医疗保险办理机构的同意之后,办理相关的手续,在当地选择定点的医疗机构就医。还有一部分人是因为疾病原因需要办理转院,对于需要在外就医的人来说,根据异地医保报销最新政策,应该在病人办理住院手续之后,在五个工作日之内向所在地区的区医疗保险办理机构提出申请,并办理相关手续,就医的医院应为所就医地区的医疗保险定点机构,手续齐全的可以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报销,没有办理相关手续的则需要按照当地的相关规定,起付线提高了5%,报销的费用则下降5%。
★ 解读上海动迁政策
★ 北京异地高考方案
★ 广东放开异地高考
陕西省异地高考政策解读(共6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