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夏雨绵绵”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1篇邹忌讽齐王纳谏文言文翻译,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邹忌讽齐王纳谏文言文翻译,希望对大家的学习与工作有所帮助。
- 目录
篇1:邹忌讽齐王纳谏文言文及翻译
原文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译文
邹忌身长五十四·寸左右,而且形象外貌光艳美丽。早晨,(邹忌)穿戴好衣帽,照了一下镜子,对他妻子说:“我和城北徐公比,谁更美呢?”他的妻子说:“您非常美,徐公怎么能比得上您呢?”城北的徐公是齐国的最美的男子。邹忌不相信自己(比徐公美),而又问他的妾:“我和徐公相比,谁更美呢?”妾说:“徐公哪能比得上您呢?”第二天,有客人从外面来(拜访),(邹忌)与他相坐而谈,问他:“我和徐公比,谁更美呢?”客人说:“徐公不如您美丽。”又一天,徐公来了,邹忌仔细地看着他,自己认为不如徐公美;照着镜子里的自己,更是觉得自己与徐公相差甚远。傍晚,他躺在床上休息时想这件事,说:“我的.妻子赞美我漂亮,是偏爱我;我的妾赞美我美,是害怕我;客人赞美我美,是有事情要求于我。”
在这种情况下,邹忌上朝拜见齐威王,说:“我知道自己确实比不上徐公美。可是我的妻子偏爱我,我的妾害怕我,我的客人有事想要求助于我,(所以)他们都认为我比徐公美。如今齐国有方圆千里的疆土,一百二十座城池。宫中的姬妾及身边的近臣,没有一个不偏爱大王的,朝中的大臣没有一个不惧怕大王的,全国范围内的百姓没有一个不有事想求助于大王。由此看来,大王您受到的蒙蔽太严重了!”
齐威王说:“你说的很好!”于是就下了命令:“大小的官吏,大臣和百姓们,能够当面批评我的过错的人,给予上等奖赏;上书直言规劝我的人,给予中等奖赏;能够在众人集聚的公共场所指责议论我的过失,并传到我耳朵里的人,给予下等奖赏。”命令刚下达,许多大臣都来进献谏言,宫门和庭院像集市一样热闹;几个月以后,还不时地有人偶尔进谏;满一年以后,即使有人想进谏,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了。燕、赵、韩、魏等国听说了这件事,都到齐国朝拜齐威王。这就是身居朝廷,不必用兵就战胜了敌国。
注释
(1)邹忌:战国时的齐国人,曾任相国。
(2)讽:讽谏,用暗示,比喻之类的方法,委婉的规劝。
(3)齐王:即齐威王,威王。
(4)纳谏:接受规劝。纳,接受,接纳
(5)修:长,这里指身高。
(6)八尺:战国时一尺约合今天的七寸左右。
(7)昳丽:光艳美丽。
(8)朝服衣冠:早晨穿戴好衣帽。(服,名词作动词活用,意为穿戴,在句中作状语。)
(9)窥镜:照镜子。
(10)孰:谁,什么。
(11)与:和……比。
(12)及:比得上
(13)旦日:明天。这里指第二天。
(14)明日:即上文“旦日”的后一天。
(15)若:如。
(16)孰视之,孰:通“熟”,仔细。之:代城北徐公。
(17)弗如远甚:远不如。弗:不。
(18)又:更。
(19)寝:躺着。
(20)美我者:赞美/认为……美
(21)私:动词,偏爱。
(22)诚知:确实知道。
(23)皆以美于徐公:都认为(我)比徐公美。“以”的后边省去了“我”。以:认为。于:比。
(24)地:土地,疆域。
(25)方:方圆。
(26)宫妇:宫里的姬妾。
(27)左右:身边的近臣。
(28)四境之内:全国范围内(的人)。
(29)之: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30)蔽:形容词用作动词,指受蒙蔽。
(31)善:好。
(32)乃:于是,就。
(33)面刺:当面指责。面,当面,名词作状语。
(34)受上赏:给予,付予。通“授”
(35)谤讥于市朝:在公众场所议论(君王的过失)。谤:公开指责别人的过错。讥,讽喻。谤讥,在这里指“指责,议论”,没有贬意。市朝,众人集聚的公共场所。
(36)闻:这里是“使……听到”的意思。使动用法。
(37)时时而间(jiàn)进:有时候偶然进谏。间进:偶然有人进谏。间,间或,偶然,有时候。
(38)期(jī)年:满一年。期,满。
(39)朝于齐:到齐国来朝见(齐王)。
(40)此所谓战胜于朝廷:这就是身居朝廷,不必用兵,就战胜了敌国。
(41)而形貌昳(yì)丽:而,表并列关系。
篇2:《邹忌讽齐王纳谏》的文言文翻译
《邹忌讽齐王纳谏》的文言文翻译
原文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注释
邹忌:战国时的齐国人,曾任相国。
讽:讽谏,用暗示,比喻之类的方法,委婉的规劝。
齐王:即齐威王,威王。
纳谏:接受规劝。纳,接受,接纳
修:长,这里指身高。
八尺:战国时一尺约合今天的七寸左右。
昳丽:光艳美丽。
朝服衣冠:早晨穿戴好衣帽。(服,名词作动词活用,意为穿戴,在句中作状语。)
窥镜:照镜子。
孰:谁,什么。
与:和……比。
及:比得上
旦日:明天。这里指第二天。
明日:即上文“旦日”的后一天。
若:如。
孰视之,孰:通“熟”,仔细。之:代城北徐公。
弗如远甚:远不如。弗:不。
又:更。
寝:躺着。
美我者:赞美/认为……美
私:动词,偏爱。
诚知:确实知道。
皆以美于徐公:都认为(我)比徐公美。“以”的后边省去了“我”。以:认为。于:比。
地:土地,疆域。
方:方圆。
宫妇:宫里的姬妾。
左右:身边的近臣。
四境之内:全国范围内(的人)。
之: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蔽:形容词用作动词,指受蒙蔽。
善:好。
乃:于是,就。
面刺:当面指责。面,当面,名词作状语。
受上赏:给予,付予。通“授”
谤讥于市朝:在公众场所议论(君王的过失)。谤:公开指责别人的过错。讥,讽喻。谤讥,在这里指“指责,议论”,没有贬意。市朝,众人集聚的公共场所。
闻:这里是“使……听到”的意思。使动用法。
时时而间(jiàn)进:有时候偶然进谏。间进:偶然有人进谏。间,间或,偶然,有时候。
期(jī)年:满一年。期,满。
朝于齐:到齐国来朝见(齐王)。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这就是身居朝廷,不必用兵,就战胜了敌国。
而形貌昳(yì)丽:而,表并列关系。
译文
邹忌身长五十四·寸左右,而且形象外貌光艳美丽。早晨,(邹忌)穿戴好衣帽,照了一下镜子,对他妻子说:“我和城北徐公比,谁更美呢?”他的妻子说:“您非常美,徐公怎么能比得上您呢?” 城北的徐公是齐国的最美的男子。邹忌不相信自己(比徐公美),而又问他的妾:“我和徐公相比,谁更美呢?”妾说:“徐公哪能比得上您呢?” 第二天,有客人从外面来(拜访),(邹忌)与他相坐而谈,问他:“我和徐公比,谁更美呢?”客人说:“徐公不如您美丽。” 又一天,徐公来了,邹忌仔细地看着他,自己认为不如徐公美;照着镜子里的自己,更是觉得自己与徐公相差甚远。傍晚,他躺在床上休息时想这件事,说:“我的妻子赞美我漂亮,是偏爱我;我的妾赞美我美,是害怕我;客人赞美我美,是有事情要求于我。”
在这种情况下,邹忌上朝拜见齐威王,说:“我知道自己确实比不上徐公美。可是我的妻子偏爱我,我的妾害怕我,我的客人有事想要求助于我,(所以)他们都认为我比徐公美。如今齐国有方圆千里的疆土,一百二十座城池。宫中的姬妾及身边的近臣,没有一个不偏爱大王的,朝中的大臣没有一个不惧怕大王的,全国范围内的百姓没有一个不有事想求助于大王。由此看来,大王您受到的蒙蔽太严重了!”
齐威王说:“你说的很好!”于是就下了命令:“大小的官吏,大臣和百姓们,能够当面批评我的过错的人,给予上等奖赏;上书直言规劝我的人,给予中等奖赏;能够在众人集聚的公共场所指责议论我的过失,并传到我耳朵里的人,给予下等奖赏。” 命令刚下达,许多大臣都来进献谏言,宫门和庭院像集市一样热闹;几个月以后,还不时地有人偶尔进谏;满一年以后,即使有人想进谏,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了。燕、赵、韩、魏等国听说了这件事,都到齐国朝拜齐威王。这就是身居朝廷,不必用兵就战胜了敌国。
白话译文
邹忌身高八尺多,而且身材容貌光艳美丽。有一天早晨他穿戴好衣帽,照着镜子,对他的妻子说:“我与城北的徐公相比,谁更美丽呢?”他的妻子说:“您美极了,徐公怎么能比得上您呢!”城北的徐公,是齐国的美男子。邹忌不相信自己会比徐公美丽,于是又问他的小妾说:“我和徐公相比,谁更美丽?”妾说:“徐公怎么能比得上您呢?”第二天,有客人从外面来拜访,邹忌和他坐着谈话。邹忌问客人道:“我和徐公相比,谁更美丽?”客人说:“徐公不如您美丽啊。”又过了一天,徐公前来拜访,(邹忌)仔细地端详他,自己觉得不如他美丽;再照着镜子看看自己,更觉得远远比不上人家。晚上,他躺在床上想这件事,说:“我的妻子认为我美,是偏爱我;我的小妾认为我美,是惧怕我;客人认为我美,是想要有求于我。”
于是邹忌上朝拜见齐威王。说:“我确实知道自己不如徐公美丽。可是我的妻子偏爱我,我的妾惧怕我,我的客人对我有所求,他们都认为我比徐公美丽。如今的齐国,土地方圆千里,有一百二十座城池,宫中的姬妾和身边的近臣,没有不偏爱大王的;朝廷中的'大臣,没有不惧怕大王的;国内的百姓,没有不对大王有所求的:由此看来,大王受蒙蔽一定很厉害了。”
齐威王说:“说得真好。”于是下了一道命令:“所有的大臣、官吏、百姓,能够当面批评我的过错的,可得上等奖赏;能够上书劝谏我的,得中等奖赏;能够在众人集聚的公共场所指责、议论我的过失,并能传到我耳朵里的,得下等奖赏。”政令刚一下达,所有大臣都来进言规劝,宫门庭院就像集市一样喧闹。几个月以后,有时偶尔还有人进谏。一年以后,即使想进言,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了。
燕、赵、韩、魏等国听说了这件事,都到齐国来朝见(齐王)。这就是所说的在朝廷之中不战自胜。
创作背景
春秋战国之际,七雄并立,各国间的兼并战争,各统治集团内部新旧势力的斗争,以及民众风起云涌的反抗斗争,都异常尖锐激烈。在这激烈动荡的时代,“士”作为一种最活跃的阶层出现在政治舞台上。他们以自己的才能和学识,游说于各国之间,有的主张连横,有的主张合纵,所以,史称这些人为策士或纵横家。他们提出一定的政治主张或斗争策略,为某些统治集团服务,并且往往利用当时错综复杂的斗争形势游说使诸侯采纳,施展着自己治国安邦的才干。各国统治者也认识到,人心的向背,是国家政权能否巩固的决定性因素。失去了民心,国家的统治就难以维持。所以,他们争相招揽人才,虚心纳谏,争取“士”的支持。
编者简介
刘向刘向(约前77—前6)又名刘更生,字子政。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沛县(今属江苏)人。楚元王刘交四世孙。汉宣帝时,为谏大夫。汉元帝时,任宗正。以反对宦官弘恭、石显下狱,旋得释。后又以反对恭、显下狱,免为庶人。汉成帝即位后,得进用,任光禄大夫,改名为“向”,官至中垒校慰。曾奉命领校秘书,所撰《别录》,为中国最早的图书公类目录。治《春秋彀梁传》。著《九叹》等辞赋三十三篇,大多亡佚。今存《新序》、《说苑》、《列女传》等书,《五经通义》有清人马国翰辑本。原有集,已佚,明人辑为《刘中垒集》。
篇3:文言文阅读:《邹忌讽齐王纳谏》
文言文阅读:《邹忌讽齐王纳谏》
一、文学常识
1。选自《战国策·齐策一》。
2。《战国策》是战国时游说之士的策谋和言论的汇编。初有《国策》《国事》《短长》《长书》《修书》等名称和本子,西汉末刘向编订为三十三篇。宋时已有缺佚。
二、原文
邹忌修(3)八尺有余(4),而形貌(5)昳丽(6)。朝(7)服(8)衣冠,窥(9)镜,谓(10)其妻曰:“我孰与(11)城北徐公美(12)?”其妻曰:“君美甚(13),徐公何能及(14)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15)问其妾,曰:“吾孰(16)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17)君也!”旦日(18),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19)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20)视之,自以为(21)不如;窥镜而自视(22),又弗(23)如远甚。暮寝而思(24)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25)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26)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27)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28)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29)莫(30)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31)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32)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33)者,受中赏;能谤讥(34)于市朝(35),闻(36)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37)若市;数月之后,时时(38)而间(39)进;期年(40)之后,虽(41)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42)。
三、注释
(1) 讽:用委婉的语言劝告。(2) 谏:臣对君,下级对上级的直言规劝,使之改正错误。
(3) 修:长。这里指身高。(4) 余:多。(5) 形貌:相貌。
(6) 昳丽:光彩美丽。(7) 朝:早晨。(8) 服:穿戴。
(9) 窥:察看。(10) 谓:对。(11) 孰与:与……比谁更……
(12) 美:认为……美。(13) 甚:很。(14) 及:比得上。
(15) 复:又。(16) 孰:哪一个,谁。(17) 及:比得上。
(18) 旦日:第二天。(19) 不若:不如,比不上。(20) 以为:认为。
(21) 视:审视。(22) 孰:通“熟”,仔细。(23) 弗:不。
(24) 思:思考。(25) 私:偏爱。(26) 诚:的确,实在。
(27) 于:比。(28) 方:(土地)方圆。(29) 左右:侍从。
(30) 莫:没有谁。(31) 蔽:受蒙蔽。(32) 面刺:当面指责。
(33) 寡人:古代君主的谦称,意思是“寡德之人”。(34) 谤讥:指责,讽刺。
谤:指责。讥:讽刺。(35) 市朝:指公共场合。
(36) 闻:使……听到。(37) 门庭:宫廷。(38) 时时:有时候。
(39) 间:偶尔。(40) 期年:满一年。(41) 虽:即使。
(42) 战胜于朝廷:修明内政,不必用兵就可以战胜其他国家。
四、译文
邹忌身高有八尺多,相貌光彩美丽。(一天)早晨,(他)穿戴好衣帽,察看着镜子里(自己的形象),对他的妻子说:“我与城北徐公相比,谁更美?”他妻子说:“您美极了,徐公哪能比得上您呢?”城北的徐公是齐国的美男子。邹忌不相信自己(比徐公美),又问他的妾说:“我与徐公相比,谁更美?”妾说:“徐公哪能比得上您呀!”第二天,(有)客人从外面来(拜访),(邹忌)与(他)相坐而谈,问他:“我与徐公相比,谁更美?”客人说:“徐公比不上您美。”第二天,徐公来了,邹忌仔细地看他,自认为不如(徐公美);又对着镜子审视自己(的形象),更(感觉)远不如(徐公美)。晚上睡觉时思考这件事,说:“我妻子认为我美,(是因为)偏爱我;妾认为我美,(是因为)怕我;客人认为我美,(是因为)想要有求于我。”
在这个时候(邹忌)上朝见齐威王,说:“我确实知道自己不如徐公美。我的妻子偏爱我,我的妾怕我,我的客人想有求于我,都认为(我)比徐公美。现在齐国的土地方圆千里,有一百二十座城池,宫里的王后嫔妃和亲信侍从,没有谁不偏爱大王,满朝的大臣,没有谁不害怕大王,全国范围内的人,没有谁不有求于大王。由此看来,大王所受的蒙蔽太严重了。”
齐威王说:“好!”于是发布命令:“所有的大臣、官吏和百姓,能够当面指责寡人过错的人,得上等奖赏;上书劝诫寡人的人,得中等奖励;能够在公共场所议论指责寡人让我听到的人,得下等奖励。”命令刚刚下达时,大臣们都来进谏,宫廷里像集市一样;几个月之后,有时候间或有人进言;一年以后,即使有人想进言,也没有什么可进谏的了。
燕国、赵国、韩国和魏国听到这种情况,都到齐国来朝见。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在朝廷上战胜别国。
五、字词、句式
1。字音、字形
昳(yì)丽 朝(zhāo)服衣冠(guān) 窥镜 暮寝 寡人 谤(bàng)讥(jī) 期(jī)年 孰(shú) 蔽 谏
2。词类活用
① 吾妻之美我者。美:形容词意动用法,认为……美”。
② 私我也。私:形容词作动词,偏爱。
③ 能面刺寡人之过者。面刺:名词作状语,当面。
④ 闻寡人之耳者。闻:使动用法,使……听到。
⑤ 朝服衣冠。服:名词用作动词,穿戴。
3。特殊句式
① 固定句式: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吾与徐公孰美?
这两句都是比较相关两项得失高下的选择句,是文言文的固定句式。其中第一句中疑问代词“孰”由于受强调而被提前,是第二句的倒装句。
② 宾语前置:忌不自信→忌不信自(在否定句中,代词作动词宾语,前置)
③ 状语后置(介词短语后置):
欲有求〔于我〕也(欲〔于我〕有求)
皆以美〔于徐公〕(皆以〔于徐公〕美)
能谤讥〔于市朝〕(能〔于市朝〕谤讥)
皆朝〔于齐〕(皆〔于齐〕朝)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此所谓〔于朝廷〕胜)
④ 判断句: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4。通假字:徐公来,孰视之:通“熟”,仔细。
5。一词多义
之齐国之美丽者也、臣之妻私臣(的) 问之(代词,他) 吾妻之美我者(取消句子独立性) 俆公不若君之美也(比) 暮寝而思之、由此观之、闻之(代指这件事) 吾妻之美我者(结构助词,不翻译) 朝廷之臣莫不畏王(的) 王之蔽甚矣(不翻译) 能面刺寡人之过者(的) 数月之后(无意义)朝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朝拜) 于是入朝见威王(朝廷) 朝服衣冠(早晨)
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代词,谁) 孰视之,自以为不如(通“熟”,仔细)于能谤讥于市朝(在) 皆以美于徐公(比)
6。古今异义词
词语古义今义词语古义今义
讽用委婉的语言劝告讽刺窥察看偷看
明日第二天明天地方土地方圆地点
刺指责,批评用尖的物体进入或穿过谤讥指责,讽刺,嘲讽
私偏爱自私左右亲信侍从方位名词
莫没有谁不,不要修长,本文指身高改正
六、理解性默写
1。描写邹忌外貌的句子: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2。写邹忌经过思索,找出妻、妾、客认为自己比徐公美的原因:
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3。写齐王受邹忌启发,用悬赏的方法广泛征求臣民意见的句子:
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4。在课文第二段找出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相对应的语句:
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5。文中邹忌先从切身经历设喻,再将家事与国事进行比较,最后得出“王之蔽甚矣”的结论,使得齐王心悦诚服地采纳了他的谏言。这以后齐王广开言路,修明政治,取得了“皆朝于齐”的成效。
6。邹忌的讽谏最后收到了怎样的效果: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七、简答题
1。概括课文段意。
第一段——邹忌与徐公比美以及邹忌的冷静思考。
第二段——写邹忌入朝讽谏。
第三、四段——写齐威王纳谏及齐国大治,从侧面表现出邹忌的精明能干、治国之才。
2。概括全文中心。
课文记述了邹忌从与徐公比美中悟出治国的道理,进而讽劝齐王纳谏,使齐国大治的故事。
3。概括邹忌和齐威王的人物形象。
邹忌:① 善于思考,实事求是;② 深谋远虑,真知灼见;③④ 精明能干,治国之才。
齐威王:勇于听取不同意见,进行大胆的.政治改革的一个有魄力的君主。
4。邹忌的妻、妾、客是怎样评价邹忌与徐公之美的?邹忌从中悟出了一个什么道理?
评价:他们都认为邹忌比徐公美。
道理:人们由于种种原因,往往不会说出事情真相,由此他进一步悟出了治国的道理,即要广开言路,虚心纳谏,让人们都敢于说真话,这样才能实现大治。
5。邹忌是怎样分析“王之蔽”的?从中可以看出邹忌的讽谏艺术有哪些特点?
分析:邹忌先从自己的生活小事(与徐公比美)说起,引出“人可能受蒙蔽”这个话题,继而话锋一转,转到齐王身上,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三个方面指出“王之蔽甚矣”。
特点:① 设喻说理,从日常小事入手,以小比大,以家比国,寓治国安邦之道于形象的比喻之中。贴切自然,入情入理,让人听得心悦诚服;
② 在语言上,排比句的运用营造了一种步步进逼的语势,一环紧扣一环,给人以无可辩驳之感,有力地阐明了自己的论点。
③ 运用委婉的劝说方式,劝说中充分尊重齐王,使之明白道理,愉快地接受批评意见,最终使齐国强盛起来。
6。邹忌讽谏运用了什么说理方法?好处是什么?见“5。 ①”。
7。文章主要运用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作用?见“5。 ②”。
8。邹忌认为“王之蔽甚矣”的原因有哪些?
① 齐国是个大国,齐王位高权重;
② 齐王身边的人偏爱或害怕齐王;
③ 齐国上下的人都对齐王有所求。
9。面对妻、妾、客的赞美,邹忌的态度如何?说明了什么问题?
邹忌在听到妻、妾、客的赞美后,没有陶醉于溢美之词,而是亲自与徐公相比。
“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说明邹忌是一个冷静、善于思考、实事求是的人。
10。成语“门庭若市”出自本文,请解释它的意思。
门庭若市:门口和庭院里热闹得像市场一样,形容来往的人很多。
11。古人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结合课文和你所知道的事例,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这句话的含义是要善于从历史上他人的表现中看出治国的道理,看出自己的不足。作为新时期的中学生,我们一是要时时反思自省,发现自己的问题。二是要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善于从其他事物或事件中得到启发。三是要敢于承认自己的不足,用于改正自己的错误。四是要听得进别人善意的劝告。
12。邹忌的讽谏方式对于今天我们进行人际交往有怎样的启示?
运用委婉的劝说方式,劝说中充分尊重对方,并且说话要讲究技巧。
13。齐威王善于纳谏的做法对于我们中学生有什么启示?
现在我们正在成长,容易犯一些错误。别人指出我们的错误和不足时,我们要虚心接受,努力改正错误。
篇4:邹忌讽齐王纳谏文言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篇5:邹忌讽齐王纳谏文言文阅读
【乙】太宗曾罢朝①,怒曰:会②杀此田舍汉③!文德后④问:谁触忤⑤陛下?帝曰:岂过魏征,每廷争⑥辱我,使我常不自得。后退而具⑦朝服立于庭,帝惊曰:皇后何为若是?对曰:妾闻主圣臣忠。今陛下圣明,故魏征得直言,妾幸备数⑧后宫,安敢不贺?
(选自《隋唐嘉话》)
[注]①罢朝:停止了早朝 ②会:必然,一定 ③田舍汉:庄稼汉 ④ 文德后:文德皇后 ⑤ 忤:触犯 ⑥ 廷争:在朝廷上争谏 ⑦具:穿戴好 ⑧备数:充数(谦虚的说法)
8.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1)皆以美于徐公 于:
(2)王之蔽甚矣 蔽:
(3)时时而间进 间:
(4)皇后何为若是 是:
9.将下列两个句子译成现代文。(4分)
(1)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2)每廷争辱我,使我常不自得。
10.用你自己的话说说邹忌是用什么方法成功说服齐王的。( 2分)
11.甲、乙两文中邹忌和文德皇后的劝谏的`共同点是什么?(2分)
12.从本文中我们可以看出什么,联系现实你会想到什么呢?(2分)
参考答案:
8.(1)比 (2)受蒙蔽(每题1分,共2分)(4)是:这样
9.(1)能够在公共场所批评我的过失,并能传到我耳朵里的受下等奖赏。(2)(他)每每在朝廷上与我谏诤,侮辱我,使我不自在。(意思对即可,每句2分,共4分)
10.邹忌采用设喻说理的方法,言辞委婉地进行劝说,既不失对齐王的敬重,又使之受到启发,明白道理,并愉快地接受了意见。(2分)
11.共同点:启发,诱导委婉劝谏,有针对性,使人容易接受。(2分)
12.魏征和长孙皇后十分正直,在我们生活中就是缺少像魏征一样能直言不讳的人 2分
篇6:《邹忌讽齐王纳谏》文言文练习题
《邹忌讽齐王纳谏》文言文练习题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吾与徐公孰美?” 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小题1:解释下列划线的字词。(4分)
徐公来,孰视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妾之美我者,畏我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闻寡人之耳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时而间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翻译“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2分)
小题3:请简要概括最后一段的主要内容。(2分)
小题4:通过本文的阅读,请你简要分析邹忌进谏成功的主要原因有哪些?(3分)
参考答案:
小题1:仔细。以……为美。使……听到。间或、偶然。
小题2:满了一年之后,即使想说什么,也没有什么可以进谏的`了。
小题3: 齐王纳谏及其深远的影响。
小题4: 提示:本题的解答一定要从邹忌与齐王两个角度来谈。
要点:邹忌——勇于进谏,善于进谏。齐王——勇于纳谏,英明果断。
小题1:试题分析:“孰”是通假字,“美”是活用字,“闻”是使动词,“间”可根据语境译出意思。
小题2:试题分析:试题分析:翻译时要注意,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落实。此句中的关键词有 “期年、虽”等。“期年”应译为“满一年”,“虽”是表示假设的,应译为“即使”。了解了关键字词的意思,然后把各个词语的意思连缀起来,语意通顺即可。舌头一吐,两只小虫都被它吞到肚子里
小题3:试题分析:读语段的内容可知,前半部分写齐王纳谏。后半部分写效果。总结起来即是:齐王纳谏及其效果(影响)。
小题4:试题分析:“邹忌进谏成功的主要原因有哪些”,从题目要求中的“哪些”可知,不是单方面的。根据对文章的理解我们也可知道,不仅有邹忌本身的原因,还有齐王的原因。从邹忌的角度,他讲究进谏技巧,让齐王易于接受。从齐王的角度,齐王善于纳谏、从谏如流、知错能改。
篇7:高中语文文言文邹忌讽齐王纳谏
高中语文文言文邹忌讽齐王纳谏
一、重点词语解释
1、邹忌修八尺有余(修:长,这里指身高)
2、徐公何能及君也(及:比得上)
3、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期:满;虽:即使)
二、通假字
1、邹忌修八尺有余(有通“又”)
2、明日,徐公来,孰视之(孰通“熟”)
三、多义词
1、朝:皆朝于齐(朝拜)
于是入朝见威王(朝庭)
朝济而夕设版焉(早晨)
2、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谁)
孰视之,自以为不如(同“熟”,仔细)
是可忍,孰不可忍(什么)
3、诚:心之不虚,由好学之不诚也(诚意,真心)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实在,确实)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果真,表假设)
4、善: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善良,善事)
择其善者而从之(好)
京中有善口技者(擅长)
王曰:善(可以)
5、间:奉命于危难之间(期间)
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间或)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参与)
中间力拉崩倒之(夹杂)
四、词类活用
1、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面:名作状,当面)
2、朝服衣冠(朝:名作状,在早上;衣:名作动,穿)
3、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美:意动,以……为美)
4、闻寡人之耳者(闻:使动,使……听闻)
5、王之蔽甚矣(蔽:形作名,被蒙蔽的事情)
五、古今异义词
1、今齐地方千里(地方:古:土地方圆;今义:表地点)
2、宫妇左右莫不私王(左右:古:侍从,近臣;今:表方位)
3、、明日,徐公来(明日:古:第二日;今:今天的下一天)
六、文言句式
1、忌不自信(宾语前置)
2、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判断句)
3、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省略句)
4、此所谓战胜于朝廷(判断句)
七、重点句翻译
1、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译:我与城北徐公比,哪一个更美?
2、王之蔽甚矣。
译:大王您被蒙蔽得太厉害了。
3、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译:客人认为我美的`原因,是想对我有所求啊!
4、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译:能够在公共场所发表议论,使我听到的,给他下等的奖赏。
篇8:邹忌讽齐王纳谏文言文和答案
B.孰视之 孰:
C.朝服衣冠 服:
D.徐公何能及君也 何: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谓其妻日 亦不详其姓字
B.齐国之美丽者也 吾妻之美我者
C.窥镜而自视 学而不思则罔
D.欲有求于我也 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3.请将下面甸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译文:
4通过第1段对邹忌行为的.叙写,可以看出邹忌怎样的性格特点?请概括。
答:
5.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字。
(1)臣之妻私臣 ( )
(2)皆以美于徐公 ( )
(3)王之蔽甚矣 ( )
(4)面刺寡人之过者 ( )
6.请用“/”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每句各划一处)
(1)今齐地方千里
(2)上书谏寡人者
7.翻译下列文言语句。
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译文:
8.结合选文思考,齐威工能战胜干朝廷的原因是什么。
答:
参考答案:
1.A.讽谏
B.仔细
C.穿戴
D.怎么
2.A
3.我的妻子认为我美是因为偏爱我。
4.答案:敢于质疑,有自知之明,善于自省。
5.(1)动词,偏爱
(2)认为、以为
(3)受蒙蔽,这里的意思是囡受蒙蔽而不明
(4)指责
6.(1)今齐地/方千里
(2)上书/谏寡人者
7.(群臣官吏和百姓)能昭在公共场所议论(我的过失)井使我听到的,得下等奖赏。 8.答案:齐威王之所以能战胜于朝廷是因为邹忌善于劝谏和齐威王善于纳谏。
篇9:邹忌讽齐王纳谏文言文和答案
《战国策》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差?”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日:“吾与徐公孰美?”客日:“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日:“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干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干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官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干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解释下列加粗词的意义。
篇10:文言文《邹忌讽齐王纳谏》及其译文
文言文《邹忌讽齐王纳谏》及其译文
原文:
邹忌(zōu jì)修八尺有(yoù )余,而形貌昳(yì)丽。朝(zhāo)服衣冠,窥(kuī)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bàng)讥于市朝(cháo),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jiàn)进;期(jī)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之谓战胜于朝廷。
译文:
邹忌身高八尺多,形体容貌光艳帅气。(有一天)早晨(他)穿戴好衣帽,照着镜子,对他的妻子说:“我与城北的徐公相比,谁更美呢?”他的妻子说:“您更美,徐公怎么能比得上您呢?”城北的徐公,是齐国的美男子。邹忌不相信自己(会比徐公美),于是又问他的妾说:“我与徐公相比,谁更美?”妾说:“徐公怎能比得上您呢?”第二天,一位客人从外面来(拜访),邹忌和他坐着谈话,(邹忌)问客人道:“我和徐公相比,谁更美?”客人说:“徐公不如您美啊。”又过了一天,徐公来了,邹忌仔细地端详他,自己觉得不如他美;再照镜子看看自己,更觉得远远比不上人家。晚上,他躺在床上想这件事情,说:“我的'妻子认为我(比徐公)美的原因,是偏爱我;我的妾认为我(比徐公)美的原因,是惧怕我;客人认为我(比徐公)美的原因,是对我有所求。”
因此邹忌上朝拜见齐威王,说:“我确实知道(自己)不如徐公美。(可是)我的妻子偏爱我,我的妾惧怕我,我的客人对我有所求,(他们)都认为(我)比徐公美。如今的齐国,土地纵横千里,有一百二十多座城池,宫中的姬妾和身边的近臣,没有不偏爱大王的;朝廷中的大臣,没有不惧怕大王的;国内的百姓,没有不对大王有所求的。由此看来,大王您受到的蒙蔽(一定)很严重了!”
齐威王说:“(说得真)好。”于是下了一道命令:“所有大臣、官吏、百姓能够当面批评我过错的,授予上等奖赏;能够上书劝谏我的,授予中等奖赏;能够在众人集聚的公共场所指责、议论(我的过失),(并能)传到我耳朵里的,授予下等奖赏。”政令刚一下达,许多官员都来进言规劝,宫门庭院就像集市一样(喧闹);几个月以后,有时偶尔还有人进谏;一年以后,即使想进言,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了。
燕、赵、韩、魏等国听说了这件事,都到齐国来朝见。这就是说修明内政,不必用兵就可以战胜其他国家。
篇11:文言文试题:邹忌讽齐王纳谏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公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 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5、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2分)
(1)邹忌修八尺有余 修:
(2)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私:
6、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译文:
7、门庭若市的字面意思是 ,现在用来形容 。(2分)
8、邹忌向齐威王进谏的.方式与《出师表》中诸葛老师向刘禅进谏的方式有什么不同?(3分)
答:
9、阅读本文后,你对忠言逆耳这个成语又有了怎样的理解?(3分)
答:
邹忌讽齐王纳谏文言文翻译(精选11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