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koomy”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3篇略论小号的练习方法论文,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后的略论小号的练习方法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篇1:略论小号的练习方法论文
略论小号的练习方法论文
一、乐器因素
在一些制作工艺相对粗糙的小号身上表现明显,一些小号的第一、第三活塞附加管根本无法自由伸缩,有的小号甚至没有第一活塞附加管指环。这就会直接导致第一活塞附加管无法正常进行拉抻运动,也就谈不上对部分音高的吹喇叭进行调整。有些小号演奏者使用的小号质量较低,通常是非专业的演奏乐器,当吹奏自然泛音时吹喇叭问题表现的并不明显,但如果与活塞配合使用的话,就会明显的表现出音不准的现象。
二、小号演奏中吹喇叭的控制对策
重视基本功与吹喇叭的结合性练习在平时的训练过程中,应该将基本功训练与吹喇叭训练结合起来。对于小号演奏者来说,对吹喇叭的要求不应该仅仅体现在演出或排练过程中,还应该在日常训练过程中时刻注意对吹喇叭的校对与训练。比如在吹奏长音时需要对着校音器,对气息的流动速度及均匀变化进行体会,然后根据吹喇叭的指针来调整气息。而口缝的大小、嘴角的拉动程度,也应该与吹喇叭的指针相配合。另外,还有连音、泛音的练习等,都需要利用校音器来辅助训练。经过这样长期不间断的训练,在吹奏小号时,演奏者就能够非常自然的吹奏出相对准确的音,其吹喇叭问题便会得到较大的改善与提升,从而演奏出和谐完美的乐曲。第一、三活塞附加管的正确运用目前来讲铜管乐器的活塞体系还有待完善,当单独使用活塞时,由于活塞附加管的长度会使活塞降低半音(第二活塞)、全音(第一活塞或者1.5倍全音(第三活塞)。而如果活塞联用时,那么附加管的长度明显不够用。因此在进行活塞组合吹奏时,就很容易出现音不准的问题。针对这一情况,演奏者可利用第一活塞附加管与第三活塞附加管的运动来调节吹喇叭。使用附加管对小号吹奏时吹喇叭进行调整的主要音有#cl、dl、el、al、f2、a2。当吹奏#cl时,如果保持自然状态吹喇叭会偏高,三个活塞在同时使用时,附加管的长度不够用,就出现偏高音的问题,这时只有将第三活塞附加管向外拉出大约一厘米时,才能够使音高调节正常。但是由于乐器制作工艺的不同、吹奏者吹奏技能的不同,往往在吹奏时会存在不同人的音高程度不同的问题,所以这一点要注意。在日常训练过程中,应该将第一、三活塞附加管的运用,与长音、泛音以及连音的训练结合起来,这样长期坚持训练,就会在吹奏上述几个音时,对附加管进行灵活自如的调整,并与活塞键子进行密切的配合。替代指法的使用对吹喇叭问题进行调整的方法,除了需要依靠气息、口型、活塞附加管的调整外,相同音高不同指法的替代使用,也非常重要。尤其是在吹奏相对慢板的乐章或者是单个长时值音时,如果单纯的采用传统吹奏指法,很容易出现吹喇叭问题的细微偏差,加上速度慢、时值长,声音的延续性,这种吹喇叭偏差会很容易让人发现。这种情况下,可适当考虑使用替代指法的方法,这种方法对于提高小号吹奏吹喇叭较为有效。但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方法对于吹奏正常状态或速度较快的乐章则效果不太明显。内心听觉的训练听觉是小号演奏者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技能之一,一个优秀的小号演奏者除了需要拥有熟练的演奏技能、丰富的音乐体验能力外,还应该具备非常敏锐的.听觉。在实际的小号演奏过程中,演奏者的自我吹喇叭调整能力非常关键,所以,演奏者必须能够依靠听觉对吹喇叭的细微差别进行及时察觉,然后适时调整。经常性的内心哼奏旋律与音高默唱,是提高演奏者内心听觉的有效方法,也是指导吹奏者控制吹喇叭的有效方法。所以,小号演奏者应该加强视唱练耳的训练,从而不断提升自身的听觉意识,提高小号演奏的水平。
三、结语
影响小号吹奏吹喇叭的因素较多,也非常复杂。小号演奏者单纯依靠自身技能来提高小号演奏吹喇叭是不够的,还应该对乐器的性能、演奏的心理素质以及小号演奏环境的要求等因素,进行全面了解,这样才能将小号吹奏出理想的效果。另外,小号演奏者长期而丰富的演奏实践经验,也是提高小号演奏吹喇叭的最有效途径。
篇2:培养正确的手风琴练习方法论文
培养正确的手风琴练习方法论文
手风琴是一种携带方便,能够易于演奏的乐器。它的前身是我国最古老也是最早为任职的乐器———“笙”。它在孔夫子年代之前就被广泛采用,直到1777年被人把它引入欧洲,经过若干年的修改才形成了手风琴。中国直到1926年才有手风琴,但在中国的手风琴家比其它任何一个国家要多。在当时中国引进手风琴只是为了被用来娱乐,或作为珍奇的收藏品,或送给孩子作为礼物、或作为吸引顾客的一种手段。到了1939年二战爆发,许多俄国的艺人跑到了中国东北部是,是中国人欣赏到了专业水准的演奏。这些人在我国各地传授,最终使我国有了第一批的手风琴手。随后时代相传。
在本世纪40年代后期,中国人民解放军对中国手风琴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五、六十年代,军队文工团经常到人民中间去演出,丰富了他们的业余生活。随后部队在1963年成立了第一个手风琴社团,他们作了很多曲子深受人们的喜爱,于是手风琴在中国得到了更为广泛的关注,到了80年代由于更多的音乐家的参与使得手风琴得到了推进性的进展。
现在随着手风琴学习的人越来越多,如何正确的练习与学习,成为学习者十分关注的问题。
第一:演奏的姿态问题。
任何一种乐器都有其自身的演奏姿势,手风琴也不例外。不管你是多大的朋友,在我们决定学习它时,我们就因该树立正确的演奏背琴姿势。
1、手风琴演奏中,可以坐着也可以站着。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坐着还是第一位的。坐着演奏时,我们应该坐在大约一半的`位置上。坐的太靠里就会失去腿的支持力并且分散精力。同时如果人小凳子大的话,还会使琴的重心放在凳子上,不利于左手风箱的控制和整体的演奏。坐时如果坐的太靠边,这样会将全部身体和琴的重量都放在腿上,而造成不必要的紧张。如果是个子小的学生,为保持正确的演奏姿势和使琴垂直,应该坐的比较高一些,或者将坐垫放在椅子上(3—6厘米,根据身高而定)。
2、不可因为眼睛要看键盘而形成低头角度过大,影响演奏形象。需要看键盘时,眼睛俯势,头稍低即可。初学琴时就要养成尽可能不看键盘的习惯。无论演奏还是练琴,均不应该用脚掌打拍子。必要时可用脚趾微动,掌握节奏。
3、在演奏中要注意不要把键盘下部伸进腿中间以及两腿很大的分开。或是身体后仰,是琴呈半卧式的姿势,肩膀紧紧的顶在指板上。这些都会造成演奏困难或是造成发育期的儿童的脊柱变形。而且可以使两肩的高度出现不平衡的发展。我们知道儿童时期身体上的骨骼正处在生长发育阶段,软骨成分较多,骨组织中有机物与无机物之比为5:5,而成年人为3;7,所以,其骨骼弹性大而硬度小,不容易完全骨折,但容易弯曲变形。所以当青少年不注重演奏姿势时,很容易造成发育不良。当然不是说成年人就可以随心所欲,长期不正确的姿势也会引起很多的慢性疾病,如颈椎病等。
第二:关于练琴的时间与环境的选择
练琴的时间,并不是“多多益善”。关键是效率,是练琴是的思想意识的集中。精力集中的练琴一小时,胜于三心二意地练五个小时。
1、为了保证练琴时的意识集中,在身体处于疲劳状态下,就不要勉强自己去练琴,这个时候练琴由于精力不集中,身体疲劳,双手无力,很容易造成手部损伤,医学上称之为“腱鞘炎”和“腱鞘囊肿”这种先例再国内、外钢琴、手风琴界中屡见不鲜,演奏者应该加以注意和预防。
每次练琴的时间不易过长,其实这和我们上课要有课间休息是一样的。人体中的神经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反而会使工作效率下降,不要长时、间用右手连续快速的演奏,要将热情奔放的乐曲和抒情委婉的乐曲交替来练习,使身体和精神情绪上都得到相应的放松和调节。
据北京晚报报道张媛(化名)是一个艺术特长生。在参加大学考试的时候选择的曲目是李斯特的《匈牙利狂想曲6号》。在最后的一段变奏中有一段二对三的部分,是左手两拍右手三拍的那种。由于这个练习她以前并没有接触过,但由于时间紧、任务重,她每天要练习大约六个半小时的琴,而这段二对三就要花去她大约两个半小时的时间。在着两个半小时里她咬牙坚持,中途从未休息。由于过于精神紧张,导致她出现神经官能症的早期症状。后被治疗康复。在以后的练习中她懂得了适当放松。结果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北京师范大学音乐系。可见并不是练习时间越长越好。
当练习的时间太长时,不妨用瑜伽的冥想和放松术来放松一下
著名的手风琴演奏教育家姜杰先生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他从来不主张每天安排固定的时间练琴,固定时间练琴的优点是容易形成条件反射,也就是在固定的练琴时间里,演奏者能处于最佳的演奏状态中。然而这一优点,也带来了缺点。当演奏者在某种场合演奏时,时间都不在产生最佳演奏状况的固定时间里,这就使有的演奏者不能正常的发挥自己的水平,因为与平时练琴的条件反射的时间不吻合。何况所有的学琴者都能遇到演出的事情。所以当你上台后在加上紧张可能就会出错了。此时你绝对不能和观众说是由于演奏时间不合适吧。观众往往也很难想象和理解是由于演奏者的演奏时间不对而造成的吧”。
可见我们每天的练琴时间可以安排的随便一些。
2、再有练琴的环境问题也是我们应该注意的。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练琴的地点基本是不变的。不是家里、琴行就是学校的琴房。着很容易使练习者形成条件反射。一但离开自己熟悉的环境就会产生紧张等不自然的表现。例如有人喜欢在空房子里练琴,因为房间里没别人,身心很放松,这样自己想怎么演奏都可以,有时就会把作品演奏的十分棒。但是一旦有人就打破了自己熟悉的环境,演奏水平怎么也提高不了。这也就是为什么平常看着练的很好的学生一到考试或演出时就不行了的重要原因之一。
因此对于练琴者来说,一定要给自己创造不同的环境,可以在室内也可以在公园或小区等地方练习,使自己适应不同的环境,从而大大提高演奏者在不同环境演奏的“把握性”。
篇3:小议俄语舌音的练习方法论文
小议俄语舌音的练习方法论文
很多刚来俄的学员都问过我:“老师,俄语的大舌音应该怎么发啊?”“老师,我觉得这一辈子都发不好这个音了。”“老师,你当初是怎么练习发大舌音的?”其实,不仅仅是我们的学员有这样的疑问,很多刚开始接触俄语学习的人都有过这样的疑问,今天我就给大家谈谈怎么练习发俄语“Р”的大舌音:
1、练习舌头灵活度:把舌尖顶在上颚,然后吐气,利用气流把舌头冲开,发音的规则就跟发汉语的.“特”这个音的规则一样,每天坚持练习10分钟以上,可以利用不同的时间练习,比如走路、上网、写作业的时候,练习的时间长了以后人可能会觉得有点儿头晕,不过不用担心,这是正常现象,也就证明:你已经很用心练习了,离成功不远了,加油。
2、过一段时间以后,有的同学就能使舌头轻微颤动了,这时就应该加入双音节辅助练习了,比如把:“Ра,Ро,Ру,Рэ,Ры”这几组音节反复练习。
3、如果你的舌头已经能灵活地带动上述的单音节发音以后,就开始转入单词的训练了,多拼读一些带“Р”的单词,比如“Страна,Рано,транспорт”等等。然后是句子练习。
4、如果你的时间足够多,还可以搜索一些带“Р”的绕口令,加强语音语感的练习。
熟练掌握大舌音的时间因人而已,按照上述办法练习一般一个月基本上就能掌握了,如果同学们还不能准确发出这个音,请你们不要气馁,请继续加强练习,总有一天会成功的,在成功以前,把“Р”发成英语的“L”,可以帮助你们暂时解决交流问题。
略论小号的练习方法论文(通用3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