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ndme83”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3篇备考雅思作文写作复习时要注意的重点是什么?,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备考雅思作文写作复习时要注意的重点是什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 目录
篇1:备考雅思作文写作复习时要注意的重点是什么?
经常有考生问老师说雅思写作究竟要复习什么?要复习的重点有哪些?
雅思写作复习重点之一:词汇
雅思词汇是雅思学习的基础,也是雅思写作的基础和重点。
很多同学在背雅思词汇的时候只注重记单词的释义、读音和拼写,往往忽略了词汇的词性和用法。
掌握了雅思词汇的释义、读音和拼写已经不影响大家做雅思阅读和听力,但是写作中常用词汇词汇掌握到这个程度还远远不够。
要想能够在写作中熟练运用掌握的词汇,不仅要记住单词的基本项,还要记住单词词性、用法和常用搭配(最好能记住单词附带例句)。
雅思写作的重点是应用,大家在积累词汇基础的时候不仅要背熟词汇还要做到能够信手拈来随心所欲地使用这些词汇。
雅思写作复习重点二:语法
雅思写作复习中还要注重语法的复习。
有的同学在备考雅思写作复习语法的时候往往浅尝辄止,以为只要会做相关语法的选择题就已经达到标准,这种想法是错误的。
想要写好雅思写作不仅要掌握语法基础知识,还要会灵活运用。
语法备考不建议看多本语法书,只要看一遍基础语法形成语法体系就可以了。
关于写作语法书籍推荐,大家可以看《剑桥雅思语法精讲精练》。建议大家将全书过一遍,掌握书中语法知识点并能灵活运用。
雅思写作复习重点三:逻辑
雅思写作复习中锻炼逻辑能力也非常重要。
雅思写作中如果逻辑混乱是很难拿到高分的。
写作中一些逻辑混乱的表现有:中心论点不明确;文章结构混乱;分论点没有说服力等等。
雅思写作中如果逻辑一团混乱,即便使用再华丽的辞藻也无济于事。
大家在备考写作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写作逻辑。
想要保证写作逻辑明晰,首先要养成写作之前列提纲的好习惯;其次,可以准备一些写作素材避免分论点论证无力。
最后,准备写作模板(自己准备模板,不要抄万能模板),形成自己的答题套路。
篇2:雅思写作备考复习
事实:背范文可以帮到你积累词汇和思路,但绝对不能帮助你拿高分。
第一,如果被考官发现是背出来的文章,那么你的作文可能会被判为模板卷,那么可能你的分数直接从5分起了。
第二,严重来讲这算是抄袭,背的过多考生在考场上只想着怎么能把自己背过的文章靠近考试的题目,但不会那么完美契合——不是基于题目本身出发,而是基于脑中存货发散,往往不够贴合题目要求,不能够完成task response的评分标准。这样的作文不仅不受考官欢迎,还有可能会拉低自己原本的水平,所以小站雅思君不建议背范文。
虽然不建议背范文,但是阅读和研究范文和评语是非常好的学习方法。对此,小站雅思君建议,比较好的的提高写作的流程是这样的:
(1) 计时完成题目
(2) 找老师批改
(3)看范文和评语
篇3:雅思写作备考复习
(5)发还给老师,老师再次批改
这一个流程,缺一不可。
第一步,计时完成题目的必要性在于,考试是计时进行,所以一定每一次写作都是要计时完成,这样不仅能够培养自己短时写作的能力,又能培养自己在短时写作中心理压力的承受能力。
第二步,找老师修改,作文和写作非常需要一名老师的指导,因为自己的作文经常怎么看怎么好,或者怎么看怎么差,前者看不出自己的问题,后者不知道该怎么改正自己的问题,这个时候一名老师就很重要了。
第三步,就是小站雅思君重点要说的,也就是看范文和评语。每一篇作文后面都有范文和评语,评语和评分比范文本身更重要,因为你可以比较你的作文和范文的差距,好在哪里差在哪里,看考官给他的分数和评语,看他为什么能够拿到这个分数,哪里不足,跟自己的作文进行比较,就可以更好地找到自己努力的方向。
第四步,修改作文。作文不在多,而在精,也就是重要的在于修改,修改作文很重要,很重要,很重要!小站雅思君最直观的感觉就是,1次虐得百转千回的批改,比闭门造车写5篇文章要有效得多。一定要把作文修改到可以直接带去考场的水平,如果对于分数的追求比较高,那么要做到如果考题不是第一次见,要有把握上7分的水平才可以。
第五步,再发给老师修改,精益求精,让老师提出建议。
雅思写作 常见的10类写作错误及示例
雅思写作常见词组1 At last
很多人在应该用“finally”或 “lastly”的地方用“at last”。
“at last” 即使跟另外那两个单词一样,可以被译成中文的“最终”或“最后”,但它们还是有不一样的用法。
我们为了谈论某一个过了很长时间后才被完成的事情会用“at last”。通常,我们对完成事情的时间长度不满意才用“at last”。
比如:我等了整整两个小时,她十点半终于到了。
I waited for a full two hours. At last she arrived at half past ten.
我找了两年工作,也参加了50多个面试。我两周前终于被招聘了。
I looked for a job for two years and did over 50 interviews. At last, I got hired two weeks ago.
在以上两句话,我们也可以用“finally”代替“at last”。
但以下的这些例子里,我们就只能用“finally”或 “lastly”,并不能用“at last”。
Firstly........... Secondly.............. Lastly/Finally
你要先吃饭,然后洗盘子,最后把它们擦干净。
First you’ve got to eat, then wash the dishes and finally/lastly dry them.
最终,我对这件事情的最后一个观点是。
Finally/Lastly, my last point on this subject is....
雅思写作常见词组2 In a word
很多雅思考生以为“in a word”像“finally”和“lastly”一样可以被用于文章的总结。事实上这个词组不经常出现在书面英语。这个词组在现实生活中出现最多的情况就是电视采访上。
通常节目时间很有限,马上就快要结束的时候,主持人就会问最后一个问题,然后为了提醒嘉宾时间很紧,就会加上“In a word”。
这样嘉宾就知道他没时间提供一个很完整很长的答案,得尽量直接用一个单词,通常“yes” or “no”回答。
例子:你打算明年退休吗?In a word.
In a word, 不打算。
Do you plan to retire next year? In a word.
In a word, no.
在你看来,谁将赢得世界杯?
In a word, 德国.
In your opinion, who will win the World Cup?
In a word, Germany.
雅思写作常见词组3 Weather/Pollution
在中文里好像不怎么分别【污染】与【天气】那两件事。那导致很多雅思考生在写关于污染的作文时,错用weather(天气)那个单词。英语的weather是自然现象,只是自然现象,所以weather和pollution (污染)是两回事。长期来看,严重的pollution当然可以影响世界的weather。可是当被问到某一个地方的weather怎么样时,英语母语人不会考虑到pollution。他会谈到那边的温度,雨量,那边下不下雪等。
例子:墨西哥城的天气怎么样?
我不太喜欢,夏天太热并且空气污染很严重。
How’s the weather in Mexico City?
I don’t really like it, it’s too hot in summer. Another thing I don’t like is the air pollution there.
跟以上话题有关的一个更常见的错误是:把用于表达雾霾的意思的单词用错了。
很多人都用“haze”,“mist”,“fog”那三个单词中的某一个,但它们也只是自然现象,相当于汉语的“雾气”。
非自然的,由于污染产生的雾霾是:“smog”或“air pollution”。
雅思写作常见词组4 Good to your health
一般来说介词的正确使用对外语学生来讲挺难掌握。在英语里,某人对另外一个人好是:“to be good to someone”。但某一个东西对其他东西好,比如对人的健康好,则是“to be good for something” (e.g. one’s health)。
例子:我真对我朋友好,每次一起吃饭我都让给他们买单的荣幸。
I’m really good to my friends, whenever we eat together I always give them the honor of paying the bill.
你不知道每天吃三次巧克力冰淇淋对身体不好吗?
是吗?那从明天开始我把早饭换到巧克力蛋糕!
Don’t you know that eating chocolate ice-cream three times a day is bad for your health?
Really? Ok, starting tomorrow I’ll change to chocolate cake for breakfast.
雅思写作常见词汇5 Government
大多数时候,当我们用英语谈到政府时,除非我们把它做为形容词(如:政府政策 government policies),我们还是前面用“the”,或者后面加个“s”。
如果我们谈论我们自己国家的政府那应该说“the government”,而当我们指全世界的所有政府时要说“governments”。很多学生一直用“government”,那个“the”或“s”都不加。
雅思写作不会要求你谈到你自己国家的情况。所有课题都是关于很广泛的在任何国家能发生的现象,因此应该用的单词是“governments”。
比如:可以做什么降低癌症发病率?政府应该在研究上花费更多钱。
What can be done to decrease cancer rates? Governments should spend more money on research.
我认为天气不好时政府应该允许学生放假。每当温度超出18度就该让大家享受太阳,每当在17度以下时,该让我们躲避寒冷!
I think governments should give students holidays whenever the weather is bad. Every time the temperature goes over 18 degrees, let everyone enjoy the sunshine, every time it’s under 17 degrees let everyone hide from the cold!
雅思写作常见词汇6 economy/economic/economics
很多人说中文是最难学会的外语之一。
他们可能有道理,但中文有一些容易的地方。
比如学会一个名词,你不用学相关的形容词。
a country’s economy是一个国家的经济
an economic crisis是一个经济危机
以及an economics professor也是一位教经济的教授。
但同时,中文的这个特点也给学英语的中国人带来很多困难。
一个中文单词可以代表两三个英语单词的意思,它们也会听起来很像,但这些英文单词实际上有的是动词,有的是名词,有的是形容词,会不一样。
最常见的错误之一是【经济】。此外,【健康】(health/healthy)和【无聊】(bored/boring)也常常被混淆。
例子:你好像不在乎自然环境。
不在乎,只要经济继续发展,我们可以造出更高的山,更长的河。
You don’t seem to care about the environment?
No I don’t, as long as the economy keeps developing, we can build taller mountains and longer rivers!
自从经济危机开始我就找不到工作。
哇,那大概你都没有上班了吗?
我是指是九十年代的经济危机!
Since the start of the economic crisis I haven’t been able to find work.
Wow, so you haven’t worked in around 10 years?
I mean the economic crisis in the 1990s!
你不上经济课吗?
男朋友那么有钱,我干嘛学经济!
You’re not going to your economics class?
With a boyfriend that rich, why study economics?
雅思写作常见词汇7 White collars
英语的“a white collar”(白色的领子),就是你真正会穿的那种白色衬衫有的那个领子。而那些在办公室上班的人,中文称为【白领】的则应该用英文“white collar workers”表达。
每当我看到学生写的类似这样的句子:“white collars usually take public transport to work”,我就会不由自主地想象一大堆脱离了衬衫的白色衣领在地铁站排队的景象!
例子:原来我蛮喜欢做白领,然后公司的IT部门封锁了淘宝。
At first I really liked white collar work, then the IT department blocked taobao!
雅思写作常见词组8 to be used to/to get used to
“To be used to”是指已经习惯。
如:“I?m used to the food here.”(我已经习惯这边的食物)。
“To get used to”是指变习惯的过程。
如:“It will take a few months to get used to the food there。”(将需要几个月习惯那边的食物)。
有一些学生是把那两个词组搞混了,还有很多人哪怕知道了它们的区别,也还是会用选动词的形式。
我曾经看过类似:“He was get used to”/ “I will getting used to”/ “He must to get used to”/ “They are not be used to”等等错误的表达。
例子:明天有空吗?咱们十一点半一起吃早午饭吧?
我不习惯那么早起床!
Are you free tomorrow? Let’s meet for brunch at half eleven?
I’m not used to getting up so early!
你需要很长时间习惯泰国的食物吗?
是的,那边麦当劳的汉堡不太一样!
Did it take you a long time to get used to the food in Thailand?
Yes, the burgers in McDonald’s there are somewhat different.
雅思写作常见词组9 even/even though/even if
这三个词汇有细微的差别。
很多雅思考生经常在应该用“even though”或“even if”的时候用“even”。
一般来说,单独的“even”是用于表达“连.....也....”,“甚至”的意思。
如:
他已经做完作业吗?
他甚至没打开书包。
Has he finished his homework?
He hasn’t even opened his school bag!
我们想表达“即使”或“虽然”或“尽管”的意思时,通常用“even though”或“even if”。
我们选它们中的哪一个取决于事情的可能性。
在谈论事实情况或已经发生的事情,我们用“even though”。
如:我即使刚吃完一整个比萨饼,我还是愿意吃提拉米苏。
Even though I just ate a full pizza, I’m still willing to have tiramisu.
“Even if”就像本身的“if”一样是用于谈论以后可能会发生的事情,以及我们想象的不可能的事情。
例子:
就算我死,也死得安心。
Then even if I die, I will die at ease.
雅思写作常见词汇10 A news
英语的“news”(新闻)是不可数名词。
一个新闻或一个消息是“a news story”或“some news”。
例子:这些新闻都是关于一只会踢踏舞的狗。
These news stories are all about a dog that can tap dance.
This news is all about a dog that can tap dance.
雅思写作备考复习
篇4:雅思写作复习:写作复习的重点是什么
Population ageing has emerged as a global phenomenon in the wake of the now virtually universal decline in fertility and increases in life expectancy. Many countries are confronted with new demographic realities that spread from the cities to the villages. In my opinion, more problems than benefits will surface with this trend. Admittedly, older people often have time to offer for the benefit of family and the community. Nowadays, the young tend to rely on the older generation for household chores. It is also reported that time devoted to voluntary work and care is at its height within the age groups over 55. Such devotion adds greatly to the community well-being, if not to the GDP.
在生育率几乎普遍下降和预期寿命增加之后,人口老龄化已成为一种全球现象。许多国家面临着从城市蔓延到农村的新的人口现实。在我看来,这种趋势会带来更多的问题而不是好处。无可否认,老年人经常有时间为家庭和社会做出贡献。如今,年轻人倾向于依靠老一辈来做家务。据报道,在55岁以上的年龄组中,从事志愿工作和护理的时间最多。这样的奉献,即使不会增加GDP,也会大大增加社区的福祉。
Population ageing, however, brings about serious economic and social problems. When the number of workers decreases, the national income goes down. At the same time, as a person's use of health services increases significantly in the later years of their life, an ageing population causes a relative rise in the public resources required for pensions, health and residential care outlays. Moreover, with an ageing population, the problems associated with the “sandwich generation”, people who have both children and parents to look after, have gained increasing prominence. Members of this “in-between” generation are often torn between the needs of raising children, caring for ageing parents and job responsibilities. To sum up, population ageing is an inevitable prospect, the negative effects of which outweigh the positive. As ageing is a normal part of lifecycle for human beings, we must recognize its challenges to our life and society, and work on effective strategies to minimize its adverse influences.
然而,人口老龄化带来了严重的经济和社会问题。当工人人数减少时,国民收入就会下降。与此同时,随着一个人在晚年对医疗服务的使用显著增加,人口老龄化导致养老金、医疗和住宅护理支出所需的公共资源相对增加。此外,随着人口老龄化,与“三明治一代”(既要照顾孩子又要照顾父母)相关的问题日益突出。这“中间”一代的成员经常在抚养孩子、照顾年迈的父母和工作责任之间左右为难。综上所述,人口老龄化是一个不可避免的前景,其负面影响大于正面影响。由于老龄化是人类生命周期的一个正常部分,我们必须认识到它对我们的生活和社会的挑战,并努力制定有效的战略,以减少其负面影响。
雅思大作文写作范文——新闻媒体对生活的影响
题目
News media have become influential to our lives, and some people think that is a negative development. To what extent do you agree or disagree?
新闻媒体已经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影响,有些人认为这是一种消极的发展。你在多大程度上同意或不同意?
篇5:雅思写作复习:写作复习的重点是什么
Nowadays, the expanding influence of news media on the society has been a heated social issue in debate. Some believe this trend is negative because the media controls minds of the public. personally, I partially agree with this view, and my reasons will be explored as below.
当今社会,新闻媒体对社会的影响日益扩大,已成为一个热点社会问题。一些人认为这种趋势是负面的,因为媒体控制着公众的思想。就我个人而言,我部分同意这个观点,我的理由如下。
The most worrying aspect of new media is that it overwhelms people’s daily lives. Actually, our lives of today are news-oriented, because of the 24-hour nonstop news cycles on TV, radio and Internet. Under such news bombardment, the information overload takes place, which means people’s attentions and minds have to be glued to focusing on and interpreting endless news, comments, gossips and rumors, necessary and unnecessary, no matter where they are, in workplaces, schools, buses or homes. As a result, news media is a huge distraction, which makes people exhausted and reduces their concentration and energy on their tasks or families.
新媒体最令人担忧的方面是它淹没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事实上,由于电视、广播和互联网上24小时不间断的新闻循环,我们今天的生活是以新闻为导向的。在这样的新闻轰炸下,信息超载发生了,这意味着人们的注意力和思想必须集中在和解释无休止的新闻,评论,流言和谣言,必要的和不必要的,无论他们在哪里,在工作场所,学校,公共汽车或家庭。因此,新闻媒体极大地分散了人们的注意力,使人们精疲力竭,降低了他们对任务或家庭的注意力和精力。
Another big concern of news media is about its roles in manipulating people’s thoughts. Psychologically speaking, watching news media is a strong process of washing brain, in which the personal judgments of individual viewers might be removed and replaced with the media-established ideas. For example, for the purpose of politics, many influential newspapers, TV programs and online websites disclose the foibles of privacy, and even deliberately fabricate false rumors, scandals to diminish some political candidates in an election. Obviously, the cheatings and lies on news media are detrimental to the social equity and democracy, because they keep voters from thinking freely and independently.
新闻媒体的另一个大问题是它在操纵人们的思想方面的角色。从心理学角度讲,观看新闻媒体是一个洗脑的强大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个体观众的个人判断可能会被媒体确立的观点所取代。例如,为了政治目的,许多有影响力的报纸、电视节目和网络网站揭露隐私的弱点,甚至故意捏造虚假的谣言和丑闻,以在选举中削弱一些政治候选人。显然,新闻媒体上的欺骗和谎言对社会公平和民主是有害的,因为他们阻止选民自由和独立思考。
However, the positive impact news media bring to our lives can never be ignored. In fact, the exposure to these news and reports can give the audience valuable messages and suggestions in day-to-day life. For example, the information about forecasts of weather and traffic situations in rush hours on regional newspapers or radio channels can instruct local residents to make proper schedules, plans and routers for travelling outside. In addition, reports about pressing social problems like epidemics, natural disasters, violence and crimes in streets also help to arouse the public’s awareness of the importance of improving education and health care systems, as well as the necessity of saving environment.
然而,新闻媒体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积极影响是不可忽视的。事实上,这些新闻和报道的曝光可以在日常生活中给观众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和建议。例如,地区报纸或广播频道上关于交通高峰时段天气和交通状况预报的信息可以指示当地居民为外出旅行制定适当的时间表、计划和路由器。此外,关于流行病、自然灾害、暴力和街头犯罪等紧迫社会问题的报告也有助于唤起公众意识到改进教育和保健系统的重要性以及拯救环境的必要性。
In conclusion, the demerits caused by news media override its benefits for the public. Although it can provide useful and practical information to the audience, it influences people in more negative ways, including an unbalanced life due to addiction in news, as well as the misunderstanding about social issues.
综上所述,新闻媒体所造成的负面影响超过了它对公众的好处。虽然它可以提供有用的和实际的信息给观众,但它影响人们以更消极的方式,包括一个不平衡的生活由于沉迷于新闻,以及对社会问题的误解。
实用雅思写作提升攻略丨用写作评分标准教你如何备考写作
一. 雅思写作评分标准对语法的要求
我们在上文中说到的雅思写作评分标准的最后一项是Grammatical Range & Accuracy,这是什么意思呢?先来说Grammatical Range,也就是语法应用的宽泛度,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语法使用的多样性,另外一个Grammatical Accuracy很好理解,就是语法的准确性。那么针对这样的要求应该如何备考呢?小站雅思君建议大家系统地学习一本语法教材,初级语法书够用,中级语法书更好。系统学习完成以后还不够,这只是达到了解的程度。想要达到准确运用的境界还要练习。练习是不能拿写作来直接练的,建议先练语法题确保语法知识完全掌握,然后再尝试在写作中运用各种语法。
二. 雅思写作评分标准对词汇的要求
雅思写作评分标准第三点是Lexical Resource。这个评分标准也不用过多解释,就是考察大家的词汇量和对词汇的运用。针对这个评分标准应该如何备考呢?首先是扩充词汇量。写作词汇和阅读听力对于词汇的掌握要求不同,听力只要听音知意即可,阅读只要看到认识即可,但是写作涉及的词汇不但要认识,还要掌握用法,能够熟练运用。那么什么样的词汇是我们所熟知的呢?打个比方,当我们要去形容一个漂亮杯子的时候,我们在脑海中会浮现出诸如beautiful、nice等词汇,但是却想不到delicate、gorgeous等词汇,虽然这两个词一看到也都认识。那么beautiful、nice就属于我们我们能拿出来应用的词汇范畴,而delicate、gorgeous则属于看到认识系列。大家要到这一点要求就要扩充自己能够熟练运用的词汇,这样在写作中才能拓宽用词范围。
三. 雅思写作评分标准对结构的要求
我们在第一段中说到的雅思写作评分标准Coherence and Cohesion指的是文章的连贯和衔接。如何达到这一标准呢?大家要在写作中注意文章的结构和逻辑。如何将一篇文章很好地串联地一起?如何能让自己文章的逻辑性更强?小站雅思君建议大家在平时写作的时候注意一下文章的结构,多积累逻辑词。可以参看一些写作范文,学习文章结构和逻辑,积累写作方法和对逻辑词的运用。
四. 雅思写作评分标准对审题的要求
最后,我来说说上文中提到的雅思写作评分标准的第一点:Task Response。这个评分标准的意思是对写作任务的回应。如何才能有效回应写作任务?首先一点是切题。雅思写作分为大小两篇作文,小作文多是图表题,此时要做到切题只需要找到关键信息,清晰阐述即可;大作文要求考生根据某一个话题阐述自己的观点,此时要做到切题必需审清题目再下笔,建议先审题再列提纲再写作。
篇6:雅思写作备考复习避开这些误区
(5)发还给老师,老师再次批改
这一个流程,缺一不可。
第一步,计时完成题目的必要性在于,考试是计时进行,所以一定每一次写作都是要计时完成,这样不仅能够培养自己短时写作的能力,又能培养自己在短时写作中心理压力的承受能力。
第二步,找老师修改,作文和写作非常需要一名老师的指导,因为自己的作文经常怎么看怎么好,或者怎么看怎么差,前者看不出自己的问题,后者不知道该怎么改正自己的问题,这个时候一名老师就很重要了。
第三步,就是小站雅思君重点要说的,也就是看范文和评语。每一篇作文后面都有范文和评语,评语和评分比范文本身更重要,因为你可以比较你的作文和范文的差距,好在哪里差在哪里,看考官给他的分数和评语,看他为什么能够拿到这个分数,哪里不足,跟自己的作文进行比较,就可以更好地找到自己努力的方向。
第四步,修改作文。作文不在多,而在精,也就是重要的在于修改,修改作文很重要,很重要,很重要!小站雅思君最直观的感觉就是,1次虐得百转千回的批改,比闭门造车写5篇文章要有效得多。一定要把作文修改到可以直接带去考场的水平,如果对于分数的追求比较高,那么要做到如果考题不是第一次见,要有把握上7分的水平才可以。
第五步,再发给老师修改,精益求精,让老师提出建议。
篇7:雅思写作备考复习避开这些误区
Children's lives these days are quite different from our generation's. Describe what are the biggest changes in younger generation and explain some factors of this phenomenon.
Model Answer:
Over the past few decades, the world has significantly changed. Nowadays, many have begun to wonder what the reasons behind [=for] these changes are. Two major factors contributing to this phenomenon are advances in media and change family dynamics [=organization].
First, advances in media, such as the Internet and TV, have meant that children spend a large portion of their leisure time in front of a screen. Consequently, they are not getting proper amounts of exercise, which results in an increase in the number of children who are overweight and obese. In addition, fast food restaurants have become increasingly popular, which has also contributed to children's health problems
Moreover, another leading force of this trend is changes in the family unit. Compared with a half century ago, nuclear families have become way more common in modern society. People tend to have only one child, which has caused personality disorders such as depression, loneliness, and selfishness. This is mainly because parents with one child have tendency to put all their focus and money into their only son or daughter. Studies have indicated that over 65% of children who are brought up without siblings show self-centered behavior find it difficult cooperating with their peers.
In summary, there are many factors that have caused children to live very differently from the generation before them. There are high hopes that parents exercise(s) wisdom in treating their children.
英语写作
篇8:雅思写作满分作文备考方法
如果说独立写作是闭卷考试,那么你花上3~5分钟的时间去审题,去构思,是很必要的。但是,实际情况是,独立写作是开卷考试,首先题库公开,它的题型和题材都不会超出题库的范围,你总会在题库中找到类似的题目,加之机经的强大力量,使得雅思独立写作真的成了开卷考试。既然是开卷考试,大家就应该把审题的`工作放到考试之前做,争取在1分钟之内完成,不要浪费时间,把时间用来打字,而不是思考上面。那些思维风暴、切题思路之类的,应该是事先已经准备过,训练过的。如果考到了你从来没接触过的题,只能说明你没有准备到位,如果你的审题时间超过了2分钟,那么你的准备也没有到位,这就是开卷考试的备考思维,满分不是临场发挥出来的,而是准备出来的。
篇9:雅思写作满分作文备考方法
假设你的文章字数是400字,那么你大概要写40~50个句子。把这40~50个句子,排成编号,从第1个到第40个,也就是从文章的第一句话到最后一句话,你都知道要写什么,并且知道怎么写,甚至每个句子你都掌握了2~3个漂亮的句式,这样你还担心自己拿不到高分吗?再假设,这40~50个句子,你有50%都已经是固定句式了,也就是成了自己的写作套路,那么你还愁文章写不完么?比如说,我总是喜欢在文章最后一句 话 说 :In a word, it is rather superficial to simply say that……+观点,给个真题例子:In a word, it is rather superficial to simply say that parents are the best teachers。用一句话说,简单地认为父母是最好的老师是相当肤浅的。大家想一想,任何事情simply say都可以说是相当肤浅的。因此这句话就是一句比较万能的结束语。这句话怎么来的呢?这是官方题库里的第2篇,是我和大家在课上积累来的。只要大家一起努力,我们一定会成功提炼出自己的高分模版。
篇10:雅思写作满分作文备考方法
题库中一共有185个题目,如果说每个题目都准备一篇范文是相当不可取的,效率太低,完全没有必要,压缩题库的方法主要有2种:A。将题库分类。每个分类写1~2篇就可以解决这个类的题目。 B。文章之间的互相转化:
不妨通过这样的例子来说明问题:
TOPIC1:你最崇拜的人是谁?why
ANSWER:毛泽东。原因:A.B.C
篇11:雅思写作备考:小作文改写技巧
雅思写作备考:小作文改写技巧
一、高级改写的定义
高级改写和低级改写的“词-词”对换不同,它注重的是“词-句”之间的互换。
二、高级改写的核心
高级改写的任务就是将“展示”(show/ present)后的“词”换成“宾语从句。”
e.g. The graph shows the consumption of....
改成 The graph shows how ...
三、高级改写的句型
而这里高级改写用到的宾语从句有两种:
(1)…how … had changed…
(2)…how…were varied…
四、高级改写的步骤
说到这儿,Coco给大家列出做高级改写4个步骤,为方便大家记忆,我把它归结为“十句主持”,请务必记牢:
(1)十(时):判断时间段还是点;
(2)句:选宾语从句是how...had changed还是how...were varied;
(3)主:how后面的主语要根据题目中“展示”的宾语和图的抬头确定;
(4)持(词):句子里面的词按照低级改写法要求,能换就换。
现在我们来做一道题目:
(1)十(时):判断是时间段还是时间点
这题写明是between 1979 and 2004,所以确定是时间段。
(2)句:因为是时间段,所以选 how...had changed
也就是说,上一个图应该配how...had changed...宾语从句。
(3)主:确定how后面的主语(根据题目中“展示”后的宾语和图的抬头确定描写对象)
从题目中,我们可以看到“展示(show/give informationa on)”后面的宾语是 the consumption of fish and some different kinds of meat,所以宾语从句应该补充成:how the consumption of fish and some different kinds of meat had changed ......
(4)持(词):尽可能地“词-词”对换
把除了how ... had changed 以外的词能变则变,最后得出完整的P1S1应该为:
The line chart(原本是graph) unfolds(原本是shows) how(原本是词)the consumption of fish and some different categories(原本是kinds) of meat had changed in a Europeanstate(原本是country) from 1979 to 2002(原本是between...and...).
五、高级改写的练习
好啦,大家对给小作文写个华丽丽的开头已经有个初步印象,coco这里发几道习题给大家巩固技巧:
The pie charts below show units of electricity production by fuel source in Australia and France in 1980 and 2000 (剑7test4).
The graph below shows the quantities of goods transported in the UK between 1974 and 2002 by for different modes of transport(剑8test4).
The chart below shows information on consumer spending on different items in five different countries in 2002(剑7test1).
雅思写作范文:慈善是否应该国际化
Task:Some people believe that charity organizations should give aid to those in greatest need, wherever they live. Other people believe that charity organizations should concentrate on the people in their own country. Discuss both views and give your own opinion.
有些人认为,慈善组织应该给予那些最需要帮助的人,无论他们住在哪里。其他人认为慈善组织应该集中在他们自己的国家的人民。讨论两种观点并给出你自己的看法。
思路解析:
慈善国际化的理由1:公平性。帮助弱势群体是慈善的第一目标,这和受众人群的背景,宗族没有关系。此外,这能增加国与国直接的互信。举例,如果南韩能资助北韩来对付饥荒的话,则两个国家间将不再有对抗和战争。
慈善国际化的理由2:帮助穷国其实是帮助自己。举例,很多全球性问题是跨国界的,如疾病,污染,恐怖主义。它们源于穷国家的贫穷,却会很快地传播到富国境内。所以,给穷国家捐钱捐物捐药,其实也是保护了富国自身。
参考答案:
Charity organizations always play a pivotal role on helping people who live in sub-human condition or poor countries. It is undeniable that charity organizations help a lot for the less fortunate. However, people have mixed view about whether charity organizations should help own county or other places .It is understandable that people from different background put different interpretation on the same issue.
Firstly, there are main reasons approving of such cross-border charitable support .For one thing, it bases on humanitarian that help those who deserve to be helped. That is to say, regardless of their origin, race, color that means everyone is equal to get the aid. For another, these charitable activities can help to reduce the gap between rich and poor. Actually, for decades, there is always a hostile relationship between South Korea and North Korea. If South Korea can actively provide its neighbor country with crops to eliminate the massive famine, then the tension and misunderstand between them will be replaced by friendship, mutual respect and peacefulness.
What is more, in terms of the strong interdependence between rich countries and poor ones, the assistance to reduce the social problems abroad is actually an ideal measure to protect local areas. For example, many issues originate from poor countries, such as air and water pollution, fatal social epidemics like bird flu, drug trafficking and terrorism, are cross-border and can easily be transmitted into rich countries. Hence, only by donating food, financial aids and medical facilities to these countries for the eradication of poverty-related social problems can rich countries get rid of these potential oversea threats , as well as having a peaceful and clean surrounding environment that keep domestic society stable and safe.
However, towards the same issue other people have opposite view. They claim that sponsorships are limited. First of all, even if in richer countries also have poor people and homelessness. If domestic charity organization fails to take fully into account people in their own counties, it will also lead to the gap between rich and poor. Thus, there are negative effects on our society, such as domestic crime and anti-social emotion.
In conclusion, charity organization is type of non-profit organization and we should appreciate its help that make the world better.
(374 words)
雅思写作范文:政府为大众医疗买单
Task:Some people think the government should pay for health care and education, but others believe it is not the government’s responsibility. Discuss both views and give your opinion.
有些人认为政府应该为医疗和教育买单,但其他人认为这不是政府的责任。讨论两种观点并给出你的意见。
思路解析:
国家医疗的好处1:一个免费的医疗系统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如果只是富人能享受医疗,而穷人不停遭受疾病折磨的话,则社会犯罪和暴力就会增加。
国家医疗的好处2:这有利于降低医疗成本。私人公司做医疗都是为了赚钱。为了获取最高利益,它们会推荐,甚至强迫病患使用最昂贵的治疗方式和药物,这极大地增加了病人的经济负担。
国家医疗的坏处:这不利于大众保健。举例,一旦看病的费用是政府的公共税收承担,而不是私人的话,则太多的人会忽略健康问题,甚至会放弃锻炼。
参考范文:
What is the responsibility of the government on social medical services? Some people believe the government should fully replace the private companies by supporting the health-care system by itself. Personally, I partially agree with this assertion, and my reasons would be explored as below.
Firstly, a universal health service run by the tax revenue of the government can cover all social classes, both the rich and the poor, which represents the human rights of all social individuals, and which is the precondition of social fairness and stability. In contrast, privatization of medical care leads to polarization of medical services. Only the affluent people will be able to derive its benefits, while poor people with non-affordability would be abandoned and struggle in illness. Therefore, multiple social problems like increase in crime rate and rebellions can be expected.
Secondly, the main motive of profit making companies is to derive profits rather than promoting health delivery system. In order to run their expensive models, they are not even hesitant to do unethical practices, for example, tempting patients into accepting expensive medicine, diagnosis and surgical procedures whose effects might be the same as cheaper alternative ones. Thus, it is reasonable to let the government takes the place of these selfish companies with money worship. This policy can put the priority of health care back into interests of the public, and help to reduce the medical costs as well.
However, the worrying aspect of this assertion is that the measure might cause uncertain or even risky results about the overall health of society. Obviously, in order to avoid the costly medical bills from private hospitals or clinics, every individual has a strong willpower of regular exercise for keeping healthy. However, with a state-owned health care system, all medical costs would be paid by public taxes, rather than by private income. This, eventually, will bring a dilemma that many residents would lose the motivation of exercise, and the level of public health and physical condition will decline.
All in all, I believe the benefits of this assertion overweigh relevant demerits, in terms of its great contributions to the social stability and the cutting down of medical fees.
(361 words)
雅思写作范文:投资学校/社区?
Task:The government should spend money in promoting sport and art in school, rather than sponsoring professional sports and art events in communities. To what extent do you agree or disagree?
Sample answer:
One of the government duties and responsibilities is to pour its funds to the area of sports and art which can add spice to people’s life. The discussion centers on whether the fund should be allocated to campus sport and art or to the professional counterparts in communities. From a more holistic point, I am in favor of the view that social sports and art events are supposed to receive more government financial aid.
If governments spend more grants in professional sports and events, the value and benefit of sports and arts can be appreciated by more public. A larger number of people ranging from the sports enthusiasts and art fans can be found in communities and the well-funded sports and art events can cater for their needs and bring them more physical and mental enjoyment. Therefore, the core value presented by sports and arts can be better realized and admired by the public. By comparison, sport and art in school are in the subordinate place, which are usually regarded as pastime by most students and teachers.
The sports and art events in community can also boost communication and interaction in neighborhood. People tend to go out their doors to view or participate in the various sports or arts events if the government pours more money into communities. And they can share their understanding when enjoying the work of art or cultivate a sense of belonging when taking part in sports events.
On the other hand, sport and art events in school are also worth government attention. Schools are usually short in funds and the financial assistance from government can make school life more diverse and colorful. However, the fund allocated to schools can generate fewer benefits and other non-government organizations can donor some amount of money to meet the requirement.
To conclude, the government should sponsor the sports and art activities in community even if schools are also in need of financial support.
(324 words)
篇12:备考雅思写作的4类作文大纲
备考雅思写作考试的时候,各位考生有准备大纲吗?
我们都知道,一个合理优秀的提纲会不仅会减少写作时间,更能明确自己要写的内容。所以写作大纲是我们每一个考试生都必须要会的技能。
下面我们来看看到底该怎么准备一篇写作大纲。
1. 分析题目
Writing Task2的问题可分为两类。第一类问题需要以讨论形式作答,需要讲出正反两面双方的论点和自己的立场。可以设想这是一场辩论比赛,但要为两方发言,考生要写出足够的证据支持自己的论点和反驳对立的论点。第二类问题是以报告形式作答,需要多描述和发掘有关题目的处境,并不需要太着重写自己的意见,应描述有关题目的处境和发掘事件的成因。虽然并不需要支持正/反一方的论点,但应在真实的处境上提出真实的证据。
2. 考虑答案
在考虑答案时,应能想到两个或以上的论据支持自己的论点,这步骤被称为“Brainstorming”。
考生可在一张白纸上写下所有在脑中浮现的文字,先不用理会写下的是否有用,可将题目也写在纸上,然后在围绕题目的地方将所写下的文字分门别类。在第一类问题上,应至少想到2个或以上的支持论据,而在第二类问题上,也应至少想到2个或以上可供讨论的话题,但无论是回答哪一类问题,不建议写超过4个论据或话题,否则由于字数的限制,文章会变得太空泛。
3. 计划和组织答案
考生或许没有时间完整写出计划,但必须在心里组织和安排好答案。主要需要安排好4部分:
1)题目和问题-要认清题目的要求和找出题目中想问的问题;
2)介绍-这是用来表达文章的大意,如果要写的是一篇评论文,笔者的方向也要在这里表达出来;
3)主体-如主体分为三段的话,通常前两段是观点和理由,后一段是用来平衡讨论的相反观点;
4)结论-会包括一点比较次要的观点。
4. 写答案
在一篇250字的文章中,介绍文应占大约40个字而结论文应占大约30个字。
当计划好后,便可以开始作答。
1)介绍(Introduction)
介绍文是一篇文章的“地图”,用来提导读者方向。介绍文中第一句的作用是用来说明整篇文章的总义和介绍文章的主题。之后的一至两句则是用来表达自己的个人意见(评论文)或支持论点的客观事实(报告),通常介绍文的最后一句是用来引出主体文。
2)主体(Body)
与介绍文一样,主体文每段的第一句都是用来说明整段的大意,之后的内容可用连接词(如However, Although, Not only, Also, Even though, Consequently, In addition等等)或顺序词(Firstly, Secondly, Thirdly...)连贯在一起。
在一篇文章中,连接词尽量不要重复。如提出了一个论点,在同一段落里必须有支持这个论点的理由和证据,每段的最后一句通常用来总结整段的意思。
在一篇评论文中,必须有一段相反论点以平衡整个讨论,在这一段里,必须能有理地反驳这些相反论点,讲出为什么要持相反意见。
可强烈地、温和地或只是部分地反对。
3)结论(Conclusion)
结论文的开始通常都会用一个特别结论句式(In general, To sum up, To conclude, In conclusion等等)来串联整段。
在结论文中,条件句(Conditional sentence)(If...., ....)是非常有用的。
当然,在文章的其他位置也可以用条件句,使用条件句时,须注意有没有文法错误。
篇13:肇庆中考备考复习话题作文的写作(九年级)
话题作文的写作
尽管话题作文已大量出现在中考试题中,但教材中一时还没有这种题型,师生相对还比较陌生。面对这一现状,我们该怎样指导,怎样写作话题作文呢?
1.认真审题。既然“话题作文”排除了审题障碍,淡化了审题,为什么还要审题呢?
淡化审题并非不要审题。淡化审题是与全命题、半命题、材料作文相对面言的。“话题作文”的审题,首先要确定文题是不是话题作文,这是比较好把握的。因为“话题作文”往往有明显的语言标志,其表现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①直接在题目上表明“以……为话题”,如:请以“早”为话题,写-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
②在说明或提示语中,点明了这是-篇话题作文:请以“绿”为写作内容,写一篇作文,内容只要与“绿”有关就行,除诗歌外,文体不限,题目自拟。
③在提示语中尽量让你明白要写话题作文,如“写法可多种多样。自选一个角度,比如编故事、介绍说明、发表见解、展望前景、进行想象等等。其内容只要与之有关就行”。
④有时出题者只划出一个范围,题目的表述往往是“以……为作文内容的范围”,同时说明你想在这个范围内写什么都行,题目自拟,文体也不限制。
话题作文的审题还包括审材料、审“话题”和审要求。材料是提出“话题”的媒介,
划定了写作范围和思考对象,因此,它是审题的重点,必须认真阅读,深刻理解。
既合乎材料,又合乎“话题”的文章内容.才没有超出题意的范围。如果考生仅仅局限在材料提供的内容本身来写“话题”,就束缚了表达自由;如果超出了“话题”限定的内容范围,考生写出的文章就会偏题、跑题。
2.确定文体。“话题作文”淡化了文体.但不等于不讲文体。只是放宽了对文体的限制.给考生创造了宽松选体的自由。如果你擅长写记叙文,在记人叙事中必须体现记叙文的六个要素;如果你擅长写议论文,在逻辑严密的论证过程中,要有鲜明、正确的论点,要有充分有力的论据;如果你擅长写说明文,就要科学地说明事物的特征,运用恰当的说明方法,合理安排说明顺序,准确使用语言;如果你擅长写诗歌,要有鲜明的形象,要有充沛的感情,要讲究语言的精练,还要大体押韵。如山西省2001年中考作文试题是:“请你围绕‘家’这个话题,写一篇650字左右的文章。”面对此题,你如果确定写“我家的新鲜事”,就可以写一篇记叙文;你如果确定写“家庭给我的启示”,就可以写一篇议论文;你如果写“家庭琐事”,就可以写散文……总之,写什么必须是什么,写什么必须像什么。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有的考生将文章写成了“四不像”。开头针对话题发表一些议论,接着以“我最近就遇到过一件这样的事”作为过渡,再讲叙自己身边的故事;也有的开头模仿话题作文中的提示语,用散文的笔法去抒写,接着又提出个观点、看法,然后再用论据来证明这个论点。这种无体的作文岂能成为考场中的上乘之作?
确定选什么文体作文,一定要从自己的写作实际出发,努力展示自己的特长,不能强写硬凑。不过,对考场作文来说,考生应尽量选写记叙文(包括小小说),因为写记叙文,便于塑造丰满的人物形象,便于编制曲折的故事情节,也便于描绘逼真的画面,抒发真挚的感情。
3.拟好题目。拟一个好的文题,对写好“话题作文”尤其重要。要根据自己确定的材料紧扣“话题”拟文题。拟文题一定要选好角度。角度大,范围广,在特定的考试时间里放得开却收不拢,难于写出结构完整的考场佳作;角度小,更集中,更能找准紧扣“话题”的切人点,既方便于迅速构思成文,又不至于“下笔千言,离题万里”。拟题的方法有多种。如写下面的一个话题作文:
小李是初中学生,他非常喜欢读课外书,文学名著、科普读物、报刊杂志等都读得不少。所以,他知识广博,被同学们誉为“小博士”;学习成绩也很优秀。有人间他学习成功的秘诀,他说:“我没有秘诀,就是书读得多。”
的确,健康的课外阅读对于一个人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它能使人增长才智,修养性情,提高素质。你有这样的经历和感受吗?
请以“课外阅读”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文体不限。
可以用材料中的语句拟题。话题作文材料中的某些语句要么提纲挈领概括性强,要么通俗易懂简洁明快,要么富有哲理含蓄形象,都可以信手拈来或稍作改动用做题目。据此,可以“从‘博’字谈起”、“没有秘诀的秘诀”为题目。可以用各种修辞拟题。特别是比喻、对比、反问、引用、对偶等修辞手法用于题目尤佳。这样,可拟“采花与酿蜜”、“为有源头活水来”、“书中自有天地阔”、“韩信将兵,多多益善”等题目。可以用诗文、格言、成语、俗语等做题。如“水涨船高”、“开卷有益”、“磨刀与砍柴”、“功夫在诗外”、“腹有诗书气自华”、“‘破万卷’与‘如有神’”等。
4.化大为小。话题作文的话题涵盖范围非常广泛,写作范围大,包含内容多。写作时应有意识地缩小范围,选择某个小角度,从小处落笔,将题目化小、化具体,使缩小后的题目更加贴近自己的生活。
如以某个概念为话题中心,就将这概念变成判断,即以-句简明、深刻、概括性强的话题表述概念的特性、作用。这样就可以从小处、实处打开我们的思路,进而大题小作、虚题实作。比如山东省2001年的中考作文题目:“请你以‘美’为话题,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文体不限。”概据这个话题就可以缩小范围形成很多的判断:我发现了他的美;美在我们中间;我的家乡就是美;他的心灵真美;朴素大方才是美;什么样的青春最美;美--生活的主旋律。这些判断形成了,也就等于掌握了开启写作灵感之门的钥匙。
5.立意出新。话题作文中的材料,既不是为考生审题立意提供统一的依据,更不是对考生作文主旨的确立进行所谓的限制。这就为考生的立意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自由驰骋的天地。因此,话题作文立意换角度是多向的,写作时,可以充分展示思维发散能力,开掘丰富多彩的立意。
既然话题作文为考生写作提供了广阔的选材空间,这就便于立意的出新。出新就是要突破-般立意的平面,围绕话题从大处着想,进行多角度的立意;要按住时代的脉搏,反映时代的特点、风貌,展示时代的意义;还指要有独创性,善于开掘、提出别人没有提出过的真知灼见,解决别人没有解决的问题,或在某一点上有超过别人的认识,在某一方面有新的发现。
如2001年杭州市中考作文试题:“请你以‘关注生活’为内容范围,写一篇文章。”有些同学表现了对社会现象的关注,写出“我关心下岗职工的生活”的文章,以下岗职工再就业为关心对象,把握住了当今社会的焦点、热点问题,时代气息浓烈,话题选择恰当;有的同学以“我关心那片残阳”为题,写了对晚景凄凉老人的关注,挖掘了富有现实意义的主题,表现了小作者可贵的社会责任感;有些考生从对国家大事的关注来挖掘主题,写了“我关心中国的足球事业”、“我关注北京申奥”、“迎接WTO”等:这样.从“新”出发,去确立别人意想不到的主题,就会使你的文章达到“标新立异二月花”的理想境界。
六、话题作文的立意
中考话题作文提倡的“三自”原则,即题目自拟、文体自选、立意自主,鼓励同学们解放思想,放飞心灵,张扬个性,写出极具个性化的作文来。从中考作文来看,同学们的立意还是令人担忧,即使是优秀作文,立意的空间太小,视野还不够开阔,甚至出现了雷同的立意。事实上,中考作文要想得满分,立意不创新是根本不可能的。
明人王夫之说:“无论诗歌与长行文字,但以意为主。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一篇文章质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不是看它的词藻,也不是看它的结构,而是取决于它的“立意”高还是低。中考话题作文必须“以意为主”,“意在笔先”。因为“意”是文章的“纲”,材料、结构、语言等要素是文章的“目”。“纲举目张”,一篇文章有了好的“意”,也就意味着一篇文章有了一个杰出的“统帅”。
立意的内涵
立意即作者思想感情和写作意图在文章里的集中体现 就是确立文章的主题。立意的统帅作用,不仅表现在它决定着材料的取舍,还表现在它影响着文章的谋篇布局、表达方式和写作手法等方面。因此,立意高下是决定文章成败的关键。
立意的要求
一、紧抓“正确”不放松
正确,这是写文章的起码要求。所谓正确是指文章的主题要符合生活发展的客观规律,符合国家的政治原则,体现出积极向上的健康思想,不片面、不偏激、不灰色、没有低级情趣等等。一篇文章,如果其主题没有任何的积极意义,那么这篇文章不可能成为好文章。主题是作者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其是否正确,关键不在于“写什么”,而在于“怎么写”,在于作者的思想认识水平如何。也就是说,作者的世界观对作品的思想境界有直接影响,正如鲁迅所指出的那样:“从喷泉里出来的都是水,从血管里出来的都是血。”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要注意学习,树立积极正确的人生观。考场上,有不少作文就是因为没有立意,或立意低下,造成失误。
二、纵向开掘求“深刻”
这是文章是否具有深刻意义的体现,话题作文因为其开放性,故而话题仅仅是写作的范围和导引,写作的时候不能停留在话题的表面,就“话题”而“话题”,而应该透过话题去看深层的含义,透过现象看本质,深入挖掘其中的内涵,如以“月亮”为话题,很多考生就往往会联想到月亮的明亮,皎洁。而没有透过“月亮”去看到人世间的团圆与分离,也没有去想到古人的“人有悲欢离合”。如以“七月”为话题,有的考生仅仅会想到“热”字当头,却看不到那种奔放与热烈,看不到那种绽放与收获,这样的文章就显得肤浅。
三、人无我有求“新颖”
古人云:“凡作文发意,第一番来者,陈言也,扫去不用;第二番来者,正语也,停止不可用;第三番来者,精意也,方可用之。“(元陈绎曾《文说》)
现在话题作文中常常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如:陈词滥调、千篇 一律;步别人的后尘,嚼别人的剩饭;只会单向思维,不会多向思维;只知正向思维,不会逆向思维。
第一次、第二次想到的立意都不用,要花一番功夫,力避老生常谈、人云亦云,这样刻意求新、求高、求深,才能引人入胜。
你要问一问自己,我立意独特吗?我的立意别人有吗?我能不能从另一个角度再想一想呢?新颖的话题作文给人的是耳目一新的感觉,让人读之有所收获,有所感触,有所认识,这样的文章就是一篇上档次的文章。
话题作文的立意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放开视野,寻求广度。也就是说,我们围绕所给的话题,把选材和立意的视野放开,不只是局限于话题本身。如2003年山西省中考作文题目以“桥”为话题,我们在立意时就不能只想到生活中有形的普通的“桥”,更应该想到文学作品中的“桥”,以及沟通人与人心灵的“桥”等等。有了广阔的视野,然后选择自己最能写好的角度立意。
二是有的放矢,把握精度。同学们写文章立意要做到有很强的针对性,紧跟社会和时代的步伐,或倡导健康向上的精神,或针砭时弊,发人深省,或提炼哲理,令人警醒。如2003年湖南益阳市以“书”为话题的中考满分作文《西游后传》,通过唐僧师徒取经成功后的打算,揭示人们的内心世界,讽刺当今社会上贪求功名利禄的风气,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三是纵横拓展,追求深度。即在立意时,要放开思想,多往更深的层次上去思考,挖掘出深刻的内涵来。如2003年重庆市中考满分作文《责任》,记叙了婆媳之间矛盾的产生到最后解决的过程,得出人与人之间应该怎样相处的道理,使文章的立意有了深度,给人启迪。
立意的方法
一、以小见大
话题比较宽泛,是一个大而空的理念,如果简单地顺着它写,文章空泛无物、苍白无力;把话题化大为小,选好切入点,从小处着眼,以小见大,要对其外延加以限制,对其内涵加以挖掘,多注重横向和纵向的思考,注重正向和反向的思考,多保持怀疑精神就会使主题容易把握,立意明确。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个话题,如果能多方面加以思考,正反方向的去思考,横向和纵向的去思考,那么其内涵就不言而喻。
二、化虚为实
话题作文要具备开放性灵活性,所给话题必然空泛、大而无边,有的话题甚至蒙上科幻的假象,因此,在审题立意的时候,就要善于化虚为实,把话题引向现实生活,立足于现实,思考现实,表现现实。进而揭示社会的优良风貌或是时弊,确立一个深刻而鲜明的主题。
三、画龙点睛
有了好的立意,但要把其传达给读者,那么点睛之笔尤为重要。有的作文全文泛泛而谈,到最后仍然感觉不够鲜明,那就是缺乏点睛之笔。通常应在文末以抒情和议论的方式,深化文章主题,升华文章的感情,这才是一篇佳作。
如:2006年深圳市的中考作文题,请以“幸福”为话题作文。文章立意,一般应该思考“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三个问题。针对这一话题,可以抛开“是什么”,思维直奔“为什么这被视作一种幸福”,“怎样提高我们的幸福指数”等问题,立意就能以深见长。另外,抛开单方面、直线型的立意方式,找出“幸福与创新”、“幸福与奉献”等关系发表高见,也能别具一格。确切认知,全面把握试题中的所有文字,包括材料、提示、要求,仍是话题作文最基本的要求。好的立意就是一篇文章好的根本,所以下笔之前应多思考如何立意、该怎样立意,怎样才能立好意。
2003年河南省中考作文是以“友善”为话题。围绕友善写作,有许多同学仅仅停留在了友善的表面,写友善的作用,写友善的好处,这些都是浅层的思路,缺乏深刻性。在歌颂友善的同时我们不妨想一想:友善无处不在吗?世界真的就是一个只有友善的世界吗?有没有令人深思的反倒?这样多问几个问题,你的思路不会豁然开朗。一位考生一篇满分作文《美丽的世界》,文章没有一味地赞美友善,而是从一些社会现象出发引导人们去反思没有友善的社会是多么令人寒心。启示录深思,韵味十足,非常深刻。
2002年陕西中考话题作文“感受生活”,有一篇题为《理想的生活》,获得了满分。这篇作文就以其深刻、精巧的立意而赢得阅卷老师的一致认可。小作者通过两次自己与父亲写“理想的生活”,引出老师两次的评价,最后小作者若有所悟,表达了“平平淡淡才是真”这一深刻的生活哲理。
那么,我们怎样才能挖掘话题作文立意自主的广阔空间,大胆创新,实现“短笛有腔信口吹”的立意境界呢?
怎样才能立一个鲜明新颖的写作意旨呢?
第一个要点是:要有明确的表达意旨的语句。作者的思想、观点、主张,集中体现在写作的意旨上。明代的王夫子指出:“意犹帅也。”没有意旨则无文章。考场作文的意旨要让阅卷人看得见,摸得着。意旨犹如作文中的太阳,太阳一出,光芒四射,整篇文章顿时生辉。反之,文章的意旨藏在字句中,不鲜明,不突出,如“浓云蔽日”,阅卷人看了半天还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如坠五里雾中,这样,势必会引起阅卷者的厌烦感,影响得分。因此,考场作文的意旨应该在比较明显的位置突出出来。当然,如果写成微型小说等文学作品,意旨则可以含蓄一些。
第二个要点是:要突破思维定势,从新角度去分析事物。新是文章的生命,新是美的灵魂,同时也是引起他人注意的魅力所在。考生只有在应试中立意新颖,阅卷老师才会有“眼睛一亮”的感觉,从而产生魅力效应。否则,炒冷饭,大路货,千篇 一律,司空见惯,使人昏昏欲睡。因此,学生要使自己的文章产生使人喜欢的魅力,必须做到立意新颖。在应试写作中,掌握立意出新的方法主要有:①多向思维,选优择新;② 深入钻探,挖奇掘新;③ 出人意表,超前想新;④ 逆向反思,领异标新;⑤ 杀回马枪,旧题翻新。
第三个要点是: 文章的意旨必须健康,积极向上。思想素质是考查中的重中之重,千万不能忽视,有的考生在主旨的确立、内容的取向和情调的定位上表现出不良的倾向。如上面提到的“战胜自己”的话题作文中,有的学生用大部分篇幅写了自己的自私或脆弱,仅在结尾表示要战胜自私或脆弱,这样当然算不上好文章了。我们要求文章要有高境界,并不是要同学们说大话,说空话,说假话,而是要表达一种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摒去片面化、消极化、庸俗化的东西。
八、话题作文的构思
考场作文,无论是命题作文,还是话题作文,内容质量都是非常重要,肯定是第一位,这一点无庸置疑。但是,文章的体例新颖同样也很重要。如同一件很好的商品,虽然质量上乘,但是还需要有很好的包装,才能引起顾客的购买欲望。一篇内容质量上乘的考场作文,如果采用形式新颖的体例来表达,那么就更能引起阅卷老师的兴趣,博得阅卷老师的好感,从而获得好成绩。所以,考场作文体例创新相当重要。
什么是中考话题作文体例创新呢?中考话题作文体例创新指把某些文学文体、实用文体或者专用文体的结构形式移植到中考话题作文的写作中作为写作文体。这样做好处很多,能够让我们的考生有更为广阔的写作空间,我们的考生可以使用自己最为得心应手的文体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或者阐述自己的观点主张。
为帮助即将参加2004年中考的中学生朋友掌握考场话题作文体例创新的方法,在中考时作文取得好成绩,下面我结合最近几年中考话题作文体例创新的一些实际例子,谈谈在内容质量上乘的前提下几种文体形式上的创新。
一、小小说
小小说是一种常见的文学体裁,以描写、叙事为主,可以在文章中加入虚构的成分,有利于构思。小小说以简洁有力的语言、出人意料的结局、表现主题的含蓄性、主旨的深刻性、内容的可读性等等优势,让人一见便生好感。我们那些擅长记叙描写、联想想象能力丰富的同学可以大胆的采用小小说这种文学体裁进行作文。
例如:2001年湖南省益阳市一考生的满分作文《关心》就是一篇构思巧妙非常不错的小小说。该文由大家对一个百日小孩名字的关心,引出了一位被人漠视的老人的故事。作者采用对比的方法,鲜明地写出了大家对待老人和小孩的不同态度,主题非常深刻。
又如:2003年福建省福州市一考生的满分作文《生活需要鲜花》也是一篇小小说。文章虚构了一个洋溢着浓浓母女深情的故事。一束玫瑰花,再平常不过。可当它出现在遭受沉重打击的妈妈面前的时候,就变成了一种力量、一份爱心。当这束无名者赠送的玫瑰花引导妈妈走出困境的时候,故事又戏剧性的把“我”推到了妈妈的面前,送花人--无名者原来就是朝夕相伴的女儿“我”。故事情节虽简单,但却写得悬念迭起、波澜起伏。
二、戏剧
戏剧也是常见的一种文学体裁,要求有集中尖锐的矛盾冲突。中考话题作文采用戏剧形式作文,一般适宜采用独幕话剧形式,这种形式主要以对话形式展开,描写和叙述很少,甚至可以不要。人物活动的时间和空间要求相对集中,场景变化少,人物塑造不多,单求鲜活。如果采用多幕剧的形式,可以把不同时间、地点发生的事件巧妙的组织到一起,文章结构较自由,便于借剧中人物之口来表达作者的观点。擅长对话描写、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好、思路活跃的同学使用这种文体写作比较适宜,便于发挥自己的优势。
例如:2001广东省广州市中考某考生写了一篇题目为《发生在家里的纠纷》三幕剧,获得了满分。文章中道具、场景的交代,人物语言(包括人物的独白和旁白)的刻画都很生动传神,反映了现代社会人们对老人的关爱照顾不够,表达了作者关爱老人的心声。
2001年江苏省南京市某考生的满分作文《对?错!》采用独幕剧形式,抓住初三学生爱好写作究竟是对还是错这一热门话题,反映了当代中学生在学习上的迷惘,折射出当代教育体制给人们带来的困惑,引起人们的思考。
2002年四川省眉山一考生的满分作文《善良归家》也是采用独幕话剧形式的一篇佳作,它借助话剧形式把抽象的事物人格化、具体的事物抽象化,设置了四个具体的场景,深刻的表达了“人们需要善良,善良是人世间最宝贵的”这一主题。
三、童话故事
童话故事是儿童文学常见的一种体裁,内容往往含有很多幻想、想象、夸张的成分,多采用拟人的写法,主人公大都是动物、植物或其他事物,充满着童趣。童话虽然写的是想象,但折射的是现实,具有强烈的虚构性,选材范围很广,时空调度自由,驰骋想象的空间很大,便于表达作者自己的愿望或观点。采用这种形式写作,可以避免一般记叙文的简单记叙和一般议论文的枯燥说理,给人耳目一新之感。擅长联想、想象能力强的同学大胆采用这种文体进行写作,能够发挥自己的长处。
例如:2002年江西省中考满分作文《一只海豚的幸福感受》就独辟蹊径采用童话形式,用一只海豚摆脱人类束缚回归自然的故事,表现了小作者关爱动物、保护动物的思想。
2003年全国各地中考的满分作文采用童话了这一形式的比例很大。例如:黑龙江省的《小鸟的诉说》《寻找春天》、湖南省的《风雨中小中树默默成长》《风雨中我找到了幸福》、湖南省益阳市的《一本童话书的命运》、深圳市的《留下》等等都采用了童话这种文体形式。
四、寓言
寓言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叙事性很强的文学体裁,篇幅短小,内容往往是虚构的荒诞的,而主题往往是深刻的,富于哲理性的。如果我们作文时要表现的较深刻、带有劝诫性主题,那么可以采用寓言这种体裁。
例如:2001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作文,要求以“对与错”为话题作文。某考生用寓言形式写作,写了乌龟和兔子在赛跑后的颁奖大会上的自我评价以及其他动物对他们的看法,指出兔子和乌龟赛跑本身就是错的,二者完全没有可比性。
又如:2003年深圳市某考生的满分作文《留下》运用寓言这一文学体裁,用欲扬先抑的手法,极力渲染河流右边的富人的高傲和河流左边的穷人的怨气。然而,河流左边的人们虽然贫穷却留下了树木,他们也因此保住了家园;河流右边的人们因砍伐树木而致富,可他们却毁掉了家园。让读者从富人的教训中深刻鲜明地感受到了保护森林、留下绿色的重要。
五、科幻童话
科幻童话是把科学幻想和童话故事、科学性与艺术性相结合的一种文学体裁,是以科学为依据,用幻想来描述科学事实的童话故事。科幻童话既有很强的科学性、知识性,又有很强的幻想性、虚构性。这种文学体裁要借助形象思维写出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人物、环境气氛,来展示科学的未来面貌。那些具有一定的科学知识而且想象能力丰富的同学,采用科幻童话这种体裁进行话题作文的写作,能够在文章中尽情展现自己的才华。
科幻童话这种文体在中考话题作文运用,2003年全国中考优秀作文中开始浮出水面。例如:2003年黑龙江省某考生的中考满分作文《生命的萌芽》就是一篇非常不错的科幻童话。一粒种子的萌芽,本来是一件非常平常的事情。但是,在小考生的这篇童话中,一粒种子的萌芽却是一件震惊世界的大事。文章从XL3164型全自动激光数码彩屏摄象机的角度切入文章,运用拟人手法,通过这台XL3164型全自动激光数码彩屏摄象机的工作经历,形象的写出了人类生存环境恶化的可怕后果,让读者不由自主地感到保护自然、保护绿色的重要。
又如:2003年山东省中考某考生的满分作文《书国的罢工》也是采用科幻童话形式写的。这篇文章用马虎博士和书国国王的对话来展开故事情节,诉说了生活中人们不爱护书本、不注重学习的现实,突出了“拥有时不懂得珍惜,失去时才感到痛苦”这一主题,鲜明地道出了书本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
六、神话
神话原意指反映古代人民对世界起源、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的原始理解,并通过超自然的形象和幻想形式来表现的故事和传说。这里所说的神话是指我们当代人模拟古代神话、借助传说中的神仙人物来反映现实或讽刺现实的文学作品,它与古代神话有很大区别,古代神话对现实生活所做的艺术加工往往是不自觉的。中考作文时,那些阅读量大、文学功底深厚且善于想象、但缺乏实际生活体验的同学,采用神话这种文体进行话题作文的写作,可以发挥自己想象力强的特长,弥补实际生活素材的不足。
运用神话的形式来述说故事,在高考作文中出现已有些时日。例如:2001年全国高考某考生的满分作文《悟空、八戒经商记》就是一篇借用传统神话故事中的人物来反映当今现实的神话。这篇文章通过对待“诚信”态度不同的孙悟空、猪八戒的从商经历--悟空经商讲究“诚信”因而生意越做越红火,而八戒经商不讲“诚信”而生意越做越萧条来说明“诚信”的可贵。
借助神话这种文体写作中考话题作文,2003年全国各地中考优秀作文中开始出现。例如:2003年湖南省益阳市中考某考生就运用神话这种文体写了一篇题目为《西游后传》的考场作文,被阅卷老师判为满分。该考生的文章将唐代走向衰落的历史与家喻户晓的《西游记》故事巧妙糅合--唐玄宗危难之时,得到道长指点,本来是天赐良机;加之有唐僧师徒相助,更是成功在望。然而,他得到经书后,不懂得珍惜,对经书里面的内容视而不见,没有抓住良机,以致走向了衰亡。小考生借助这篇文章以一种生动形象的方式告诉世人:读书实在重要。
七、日记
日记是广大初中学生非常熟悉的一种写作体裁。日记体作文既可以是单篇日记,也可以由几则日记组成来表达一个主题。结构形式比较灵活,每篇日记之间不要求有严格的逻辑衔接;表达也比较自由,叙述、描写、议论可以随意穿插,便于作者表情达意或者阐述自己的观点主张。因此,无论写作水平高下,几乎每个学生都可以运用日记体进行话题作文的写作。
日记体作文在以往的中考作文中就已经出现,但经过多年的写作实践,这种文体的作文越来越趋于成熟,日臻完善。
例如:2003年上海市中考某考生的满分作文《我想唱首歌》就运用日记体作文形式,巧妙地利用报纸这一特殊载体,让连体姐妹的命运与自己的情感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我”的三则日记,按人物命运自然展开,记载了连体姐妹的命运和自己的心理感受。第一天惊讶与担心,第二天的紧张与祈祷,第三天的同情与赞美。不仅讴歌了连体姐妹珍爱生命、敢于追求的精神,同时形象地反映了小作者善良美好的心灵世界。
2003年山东省淄博市中考某考生的满分作文《爱无止境》是一篇值得一提的好作文。它在日记体作文写作方面有所创新,取得了新的突破。文章正文前安排了“题记”,概括文章的内容,点出文章的主旨。正文部分所写内容从作者刚刚出生一直到十六岁,时间跨度大。聪明的小作者截取了几个片段,用母亲的两则日记和女儿十六岁生日那天的一则日记把有关内容巧妙地组合在一篇文章当中,双线齐头并进,为我们展现了母女二人的心路历程,尽情地歌颂了母爱的无私、伟大、高尚。
八、书信体
书信是一种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实用文体,也可以用来写话题作文。书信体作文除了要符合书信格式外,正文部分谋篇布局相对灵活,表达方式可以采用叙事、描写、抒情、议论,还可以采用讨论的形式;内容方面可以写一件事,也可以写多件事,甚至可以讨论问题。因为书信体作文一般用来与别人交流沟通,所以便于抒发感情。书信体作文跟日记体作文类似,既可以是一封信构成一篇文章,也可以是几封短信组成一篇文章,表达一个主题。在书信体话题作文的写作实践中,已出现了“两地书”形式的书信体话题作文,这些信不再是一方写给另一方的单向交流的书信,而是双方交叉着相互写来进行思想感情的沟通与交流。
书信体作文内容不拘、结构自由、表达灵活,不需要复杂的过渡承接,作文时文体不太规范的同学也能写好。这种文体大家很熟悉,容易掌握,恕不举例。
九、说明书
说明书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应用文,多用来说明、描述某种事物或方法的方方面面。说明书这种文体优势很多,比如:叙述语言具有客观性,适合于表达客观事实;文章条理性强,使主题内容的表达更为鲜明,让读者一目了然。这种文体在中考话题作文写作中不常见。其实,有些中考话题作文题目非常适合采用说明书这一文体写作。我们那些知识面广、逻辑思维能力强的同学采用这种文体写作,容易在文章中展示出自己的才气。
例如:2003年四川省中考的作文题目是以“交往”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有位考生就采用说明书这种文体,写了一篇题为《交往说明书》的考场作文,获得了满分。小作者在说明书的外衣下机智巧妙地谈论交往的道理,让人耳目一新。小作者用“功能与主治”统帅观点,用“功能”分解三个分论点:交往能使你的心理不断完善、进步;交往能使你拥有和谐的人际关系,从而感到快乐;交往还能使你学会许多知识,弥补自己的不足。从三个方面具体的阐述了“交往是一个人生存与发展的必备本领”。最后作者用“用法”和“注意事项”收束全文,突出中心,告诫世人,强化主旨。
十、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是中学生应该掌握的一种常见应用文体,在理科课程的学习中应用的比较多。无论是物理、化学,还是生物课程学习,动手做实验,一般都要写实验报告。在中考作文时,如果我们同学能够拓宽思路,运用“实验报告”这种文体来写话题作文,可能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获得优异的成绩。“实验报告”这种文体很适合那些理科课程学习兴趣浓厚成绩优秀但无时间阅读文学作品、文学素养不高的同学写作,可以扬其长避其短。
例如:2003年四川省中考的作文题目是以“交往”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某考生就别出心裁,独辟蹊径,充分发挥自己的所长,紧扣话题,遵照要求,写了一篇题为《关于交往条件的实验报告》的考试作文。这篇文章文理渗透,采用“实验报告”的形式,生动形象地说明了:“要想在交往中进步,得到快乐,其条件必须是真心,而真心却需要长时间才能体现出来,但真心交往的,就是你真正的朋友”的深刻道理。这篇文章由于构思新颖独特、别具一格,而被阅卷老师判为满分。
十一、故事新编
故事新编是写作话题作文的一种形式新颖、内容有趣的实用而且效果很不错的文学体裁。这种体裁的文章,一般是借助大家熟悉的'文学作品或者历史故事中的人物形象来充当文章的主人公,借这些人物形象的言行来表达作者自己的思想情感或者观点主张。这种文体取材范围很广,给人既熟悉有新奇之感,而且时空限制比较少。那些阅读面知识面广、脑海里有大量故事原型、而又缺乏实际生活素材、但思维活跃的同学采用故事新编这种文体写作,容易发挥他们的自身优势,把文章写得出彩。
例如:一位学生在一次初中升学模拟考试写一篇以“规矩”为话题的作文时,匠心独运,别具一格,采用“故事新编”的形式,写了一篇题目为《阿Q改规矩》的文章(文章大意:按照未庄的规矩,炒采时,姜应该切成丝,炒出的菜才有味道。阿Q有一次偏偏不信邪,他让吴妈(他的妻子)做菜时把姜切成片放进去,菜熟后一尝,觉得味道没有什么两样。他想:这个破规矩还不是人制订出来的吗?规矩只是做事方法之一,改换规矩,事情仍然做得好。何必死守着老规矩呢?于是他又飘飘然起来,在街上边跑边喊“改规矩了!改规矩了!”)。这篇文章大胆运用逆向思维,通过虚构的阿Q的故事,说明了“不依老规矩,照样成方圆”的道理。立意新颖深刻,同时,写得饶有趣味。
中考话题作文文体创新的形式,远不止上面这些。除了上面介绍的这些文体外,还有不少的学生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大胆创新,把启事、演讲词、辩论稿、会议纪要、广告、报摘、新闻采访录、招标书、诊断书(病例报告)等各种文体,都运用到了话题作文的写作中,给人耳目一新之感。我们也不妨去大胆地试一试。文体不限是话题作文的一个重要特点。但是,文体不限决不意味着不需要文体,文体像人的外衣一样重要。作文时我们应该慎重考虑,给文章选择合适而迷人的外衣--文体。根据我们阅卷的体会:文体新颖的文章往往容易获得高分。各种文体都各有特点,同学们平时应多熟悉几种文体,尽可能多掌握些文体,以便考试时从容地选择最适合自己写作心理和写作特长的文体,更有创意地来表情达意。
九、话题作文的语言
作文语言首先要通顺。“语言通顺”就是要用规范的现代汉语,不能用文言或半文半白的语言行文;遣词造句时,句式选用要贴切,努力克服用词不当,修辞不妥,不合语法、逻辑等毛病;词与词之间、句与句之间要上下衔接,一脉贯通,不要尚未理清思路就急于动笔,信口开河,凑字凑句,信手写来;要注意语言表达的方式、目的和交际的场合、对象的差异,把语言表达得准确、清晰、连贯、得体。
在语言通顺的基础上要让高考作文的语言亮起来,语言鲜活有文采,是每个考生都十分渴求的。那么,语言鲜活从何而来?有的是顺手拈来,有的是冥思苦索,但是,最根本的在于自己的文化积淀和语言修养。不读书,不看报,不实践,不思考,不研究新事物,不学习新鲜语言,不锻炼思维的敏锐,腹内空空,思想僵化,那么只能人云亦云,毫无鲜活可言。平日坚持学习积累,不断充实自己的语言仓库,不断进行语言的操练,才能厚积薄发,才能在关键时刻得心应手,写出鲜活的语言来。
为此,要在四个方面下功夫:①在词语上下功夫。中考作文要力求词汇丰富,特别要恰当选用最有表现力的定语、状语、补语等修饰语。②在句式上下功夫。要在文中善于变换多种句式,主要包括长短结合、整散结合、恰当使用变式句等。③在修辞上下功夫。充分运用各种修辞手法,是增加文采、提高文章品位的重要手段。④在引用上下功夫。在中考作文中要注意适当引用一些名言警句、口语俗语、优美的诗句、歌词、广告语等,就更加能够增加文采。当然,鲜活语言总是以不同形式显示出力量,这种力量主要来自情感(作者的情感或人物的情感)的力量。
十、中考话题作文实战演练
【作文题目】:
面对着优美的自然景观,你感动过吗?面对着精美的艺术品,你感动过吗?面对着崇高的精神和伟大人格,你感动过吗?面对着真挚的亲情、友情和浓浓的乡情,你感动过吗?面对这古今诗人的名篇大作,沉浸其中,你感动过吗?请以“感动”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 自拟题目 ②文体不限 ③800字左右
【写作指导】:
人自生下来,情感、情绪就受到客观坏境的影响,受到偶发事件的牵动,“感动”就是人的感情受到冲击时的一种反应。
考生要想写好这篇文章,就需要从材料出发,充分调动生活积累,回忆曾让我们为之感动的人或事,景或情,力求从中选取内蕴丰富,值得我们咀嚼、玩味的材料,把它们组织到文章中来。此外在充分领会“感动”的内涵基础上,还要从全新的角度,选择一个新视角,去抒写真情。生活中处处涌动着令人感动的事情,只有善于用心捕捉,就能找到写作的切入点。
内容上,我们即可以写伟人的壮举,也可以写凡人小事;还可以写造化奇观,鬼斧神工。但切记,所写的这些都必须是令你感动的,能与读者用心交流的。要让读者感动,让生活感动,让世界感动。
写法上,既可以抒情,也可以议论。但组织起来的材料作为文章主体框架必须都是抒情、议论的基础,否则,所抒之情,所议之理,皆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这就起不到感染读者的作用,反而会让读者望而生厌。无论采取何种表达方式,都必须要把握住情感的基调,以真情感人,以深邃的思想感人。
总之,只要文章内容能恰当地围绕话题,阐发“感动”的深层内涵,表现积极的价值取向,就都符合要求。
【例文一 】
点点滴滴的感动
走在林荫路中,是棵棵花草点缀着你的路;走在小溪边,是朵朵浪花装饰着你的路;走在生活中,就会有一颗颗心、一份份爱充溢着你的路。你可曾满足?在每一件小事中,你是否学会了感动?
歌声中嘶声大户人间真情,电视剧中拼命演绎着海誓山盟,,我想,那不是因为缺乏真情,只怕是不懂得感动。或许有人认为“感动”当然要有那种“悲夫,壮哉”的惊人之举。这固然不错,我们为“风萧萧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的苍凉悲壮而感动;我们也为“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为国捐躯而感动。然而人生不会每天都会有惊心动魄的事件发生,难道就说生活空虚吗?非也,“看似平凡最奇崛”。往往真正的美存在于平凡之中,我们更因为此而感动。
罗丹曾经说过:“事件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我们不应只重视结果,而不在意那组成生活的点点滴滴:川流不息的路口,盲人拐杖的另一端被牵起来,径直把他领过那片车笛声,随后又不留意自得消失在人海之中,此时,我的心在泛暖,那盲人呢?这份挂乃难道不会是她为之感动吗?萧瑟的秋风中,夕阳里走着一对老年夫妇,他们慢慢得停住,其中的一位手扶着膝盖,缓缓蹲下,为老伴拉好大衣的拉锁,在缓缓起身,相互搀扶着一同走在黄昏路上。此时,我的心头涌起一阵暖流。他们呢?在他们的心理,这也是一份难忘的感动把!这种“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感情,难道不是足以让人感动的吗?………我们在这点点滴滴中走过人生,我们在这种感动中品味着生活。
记得有一位囚徒对生活绝望了,他在狱中想:“如果我能激起任何一句夸奖我的话,我就活下去。”冥思苦想了三天,才记起幼儿园时老师曾经说过,他捏的鸭子“虽然有点丑,但挺有新意。”就是这微不足道的一句话,曾深深感动了一个心灵,也成为他活下去的理由。所以说,多一份感动,就多一份希望。路在脚下,希望在前方,收集好那点点滴滴的感动,将成为你毕生的财富。
真情相伴心共度,点点滴滴人生路,只要有心,就会发现世间的美。学会感动,美就会充溢你的生活。(指导教师:于海生)
【例文简评 】:这是一篇考场作文,具有以下特色:
一、构思巧,立意新,选材角度别出心裁。小作者善于化大为小,从宽广的生活中,巧妙地撷取了件件让人感动的事,创设出浓郁的情景,揭示了“学会感动,美就会充溢你的生活”这一深刻道理。
二、语言流畅,引文自然。在写作过程中,小作者连缀其幅幅浓缩人生意义的生活画面,并且巧妙的点缀名言,使文章朴素明朗,清新而又灵动。
【例文二 】:
最初的感动
我们一生之中最该深深感动的时刻恰恰不懂得感动是什么。当母亲给了我们到人间走一遭的机会时,我们还能说什么比这更令人感动。也许婴儿的啼哭并不是毫无意识的吧,那些初次滴落的泪珠,我想是为母亲而流的。从那一刻起,我们每个人生命中便有了一个影子,跟随着你,让你永不孤独。
清早,影子长长的,清晰地伴在你的身后。扶着你学不,领着你学语,一起忘形的笑。这是所有人的童年,甚至是所有动物的童年。从生命开始,我们便有了一个不离不弃的伙伴。朝朝暮暮的相处,分分秒秒的相随中,我们或许忘了如何在感动,其实这感动已溶入习惯之中。有人说孩子小的时候像一只忠实的狗,你骂他,打他,他都跟着你,,依靠着你。张大写,就变成了狡猾的猫,只有饿了,才回来找你。成年了,却又变成了忠实的狗,保护着你,陪伴着你。而母亲扮演的角色,是站在原地日日夜夜等待狗和猫的归来。我不认为母爱是不求回报的,母爱是用爱来回报。
中午,影子便断了。当你如日中天的时候,母亲便不那样如影相随了。我们要离开母亲去闯外面的世界,我们才知“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的祈盼,我们又含泪。我们封存多年的感动便在顷刻间释放。在我们遇到危难时,总会一下子想到母亲,这是人类寻求庇护的本能,而天下间所有慈母在此刻都显得无比高大和力量,仅仅是为了要保护自己的孩子。记得开过一则报道,一对母子外出旅游,母亲去打水途中跌倒,怀中的水果刀弹开刺中了心脏,而在三天后旅游结束归来,母亲才倒地死去。医生只说了一句:奇迹的名字叫母亲。我的心中骤然已发紧,原来爱不仅仅是生命之中的关怀。
夕阳西下,拉长了我们的影子。我们又回到母亲身边了,就像生命降临之初那份感动又袭来,我们竟觉得的任何回报都无法和母爱相提并论。只好说,如果有来世,让我做你的母亲,像你爱我那样在爱你一边吧!
【例文简评 】:这篇文章虽说不上是极上乘的佳作,但亮点还是有的。《最初的感动》一文的亮点之一综合运用了比喻、排比、引用等修辞手法,把抽象的“感动”写得形象可感,似可触摸;用语也颇为凝练,言简意赅,大大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一下子就攫住了读者的心。亮点之二是文章主体部分以记叙为主,以“时间”为线索,把人生浓缩为“清早D中午D夕阳西下”串起件件令人感动小事,同时也串起了点滴亲情,最终在心中汇成悠悠长河,朴实的语言中透着丝丝的感动.
十二、话题作文应考策略
我市现在的中考属选拔性考试。从选拔性考试的最终目的来说,话题作文更有利于选拔优秀人才;从考试的导向功能来说,话题作文更有利于打破长期以来让学生写千篇 一律的作文的沉闷局面,避免学生思维的单一和假话套话。同时,它还给广大语文教师的作文教学带来了巨大的思考探索空间,给辅导中考的语文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面对出现频率不断提高、命题形式不断完善的话题作文,我们该以怎样的策略来迎接这一变化呢?
(一)要确立指导思想。
树立大语文观念,将作文的视野扩大到新鲜的现实生
活和丰富的课外读物中去。因为直接的生活和间接的书本知识是话题作文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内容仓库。湖州市2002年中考大作文以“美就在我身边”为话题不就是要我们从现实生活中找素材的吗?2、努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将发展想象力放在比知识更重要的位置。如果说学习知识就是积累“建筑材料”的话,那么发展想象力就是提高“建筑质量”。湖州市2002年中考小作文是:从阅读材料“生物计算机”研制中得到启发,“请你充分发挥合理的想象和聪明才智,设计创造出一个新的生物产品或仿生产品,并简要说明产品的构造或者优点。”这一开放性的话题为想象力丰富的同学提供了创造的空间。
(二)要抓住备考重点。1、关注时代生活。话题作文限而不死,选材范围很大,
从现实生活落笔,既得心应手,又内容鲜活。2、博览课外读物:多读多思,也能引出作文的活水,使文章新颖别致,富有创意。3、培养作文能力。包括想象力、创造力、思辨力和表现力。这些都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主要靠平时多看、多读、多想、多练。
(三)要注意临场技巧:①学会选择:话题作文的宽松特点给了考生足够的“自由”,
善于选择,可以扬长避短。一要选择擅长的文体。形象思维发达,会编故事,善于记叙描写的同学可选记叙文来写。甚至可以写小说、童话等文学体裁;逻辑思维发达,会思辩,善于议论说理的同学可选议论文来做,或者夹叙夹议。二要选择熟悉的内容。在与话题相关的内容里,选择熟悉的素材,或作记叙文的题材,或作议论文的论据。如,你熟悉文学,就写曹雪芹、巴尔扎克;你熟悉现代科技,就写比尔盖次,音乐、美术不熟悉的就千万不要以外行充内行。②展示功力:文章的信息量要大,将对生活的思考,读书的修养,写作的本领全面展示给阅卷老师。如将生活的感悟作为文章的主旨,将课外读到的名言名句、名人故事作为论据写入文章,将某文独到的构思“移植”到自己的作文里,将生动活泼、形象风趣的语言模仿到家等等。话题作文的宽容、厚道,更有利于展示读写才华。③巧饰题目。人们都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而题目就是文章的眼睛,是读者第一眼留心的地方,有一个好题目,便是成功的一半。所以题目既要新颖别致,又要紧扣文章,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千万不要随便写一个或把“话题”直接拿来当题目。拟题的方法很多,可以巧用修辞,引用名句,甚至可以用流行歌曲中富含哲理的歌词句子。④形式新颖。前面我们说,要写什么像什么,这并不是说一定要循规蹈矩,写成三大文体。因为庸俗陈旧,难以引发阅卷老师的兴趣,得分较低。而如果在文章的表现形式上避俗求新,精心“包装”,给文章披上一件迷人的外衣,就容易得到阅卷老师的青睐。如采用小标题的形式,日记体的形式等,使精彩的内容与新颖的形式得到完美的统一。⑤美化文面。“文如其人,字如其人”。文面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考生的语文能力。字迹工整,卷面整洁,给人以赏心悦目之感,无形中即可得到一点“感情分”,否则字迹潦草,涂涂画画,甚至难以辨认,给老师的印象只能是“基本功不扎实”,于是总体衡量文章好坏时,其得分自然不会高。综观中考一类文的文面,主要得益于以下几方面的做法:一是字迹端正、清晰,没有繁体字和不规范的简化字;二是标点运用正确;三是行款格式规范;四是卷面上很少改动或涂抹。这是阅卷人对文章的第一印象,也是考场作文成败的一个重要因素。
总之,话题作文是一种开放性作文,开放性是它最大的特点。它以提倡创新、展示个性为原则,讲究取材的新颖,立意的独特,不拘一格的结构模式,所以我们在辅导时不宜有太多的条条框框,以免束缚了学生的手脚,
话题作文审题(2007-4-25)
话题作文则淡化了审题。试题中一般没有那种弯弯绕、别别窍的迷惑、干扰因素,题意一般都是显豁的、直露的;而且,试题只规定写作范围而不规定具体内容,考生写什么东西,表达什么样的思想,一般不受什么限制,只要符合话题就行。这样,大多数考生再也不必为吃不透题意而焦急。审题难度的降低,目的是给考生搭建一个施展写作才华的舞台。
但是,话又说回来,淡化审题不等于不要审题,并不意味着写作时可以天马行空。事实上,这几年来,还是有不少考生在审题上出了差错。我们应该有一种意识,任何类型、模式的作文,都或多或少地存在审题这一关,我们应该主动地带上无形的“镣铐”,再去“跳舞”。
话题作文上的审题,主要在四个方面进行仔细的推敲:
一、推敲材料
材料是引出话题的由头,这就意味着材料与话题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审题时就不能不仔细推敲材料。读材料时不能匆匆“扫描”,应该一个字一个词地在心中默读清楚,抓住材料的中心意思。尤其要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句,因为关键词句往往就是命题者下达指令的最主要载体,抓住了它,审题就有了依托。
二、推敲“提示”
这几年话题作文,都有一段提示性的文字,它往往在材料的后面、“话题”的前面。考生一定要注意这些提示中透露出来的信息,并加以巧妙地利用。利用好这些提示信息,可以帮助我们轻松地理解话题,从而写出切合题意的作文来
三、推敲“话题”
话题作文,总要提供给考生一个话题,我们首先要吃准这一“话题”的含义。一般说来,“话题”中总会出现一两个对理解题意有重要影响的字词,把握住这些关键字词,也就掌握了准确理解题意的钥匙;反之,就会造成审题上的失误。
四、推敲“注意”
在引出话题之后,都有一个“注意”(有时写作“要求”),对写作作一些限制,诸如写作范围、角度、文体、篇幅等,这些内容我们自然不能忽视。
1、审题是我们作文过程的第一步,这第一步没走好,下笔千言,洋洋洒洒,却文不对题,甚至离题万里,自然也在意中了。你自我感觉审题还是认真的,但结果却事与愿违,这说明你在审题方面习惯、技巧与能力肯定还存在一些问题。近年的中考作文题内容和文字明白晓畅,为的是减轻审题难度,但还是有考生跑题、离题。究其原因:一是考试心态不好,粗枝大叶;二是理解能力不足。会错意、表错意、牛头不对马嘴,那就糟糕了;三是思想认识、生活阅历、语言功底有所不足,审题时依然产生困难。
2、你应该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首先一拿到作文题,在动笔前,要认真读题,要认真的揣摩作文题中的每一个字,从而明确题目要求,把握住写作重点、文章中心、取材范围及文体要求,如果是给材料的作文题,还要认真读好材料以及题目对使用材料的提示和要求。总之,审题应做到慎、细、清、明、不留任何环节上的纰漏,俗语说,“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3、分清文体:首要区分作文的文体,是写记叙文还是写议论文,还是其他类题。
4、把握关键词语:每道题目都有题眼。例如:2001年中考作文题《有家真好》,很多同学疏忽了这个“有”字,同学心里要注意《有家真好》和《家真好》这题一字之差的奥妙。
五、话题作文的审题
话题作文都没有题目,只有一个谈话的中心,题目需作者自己拟定。话题作文的审题是指审“话题”,即审有关话题的内容。话题作文提示的内容一般分三层意思,一是对话题作文提示性的材料,二是话题作文的范围,三是对话题作文的要求。如果对话题提示性的材料和要求把握不准,就很难确定话题的范围,写作目的就会处于一种游离状态。所以仔细审一审“话题”的内容仍然是话题作文至关重要的一步。
材料作文要紧紧围绕所给的材料去写,限制比较死。而话题作文的“提示”性文字,不是要写的材料,而是某种启发、引导。
话题作文的审题要从大处着眼,从小处入笔,充分领悟提示和要求两方面的限制因素。在审话题时,应把握以下几点,从而获得写作的要点:
(1)领悟提示的文字。
话题作文的提示性文字,有很关键的内容是对话题不显山不露水的限制,暗示写作的方向,不可超越限定的范围。比如北京市海淀区2002年中考作文题中的“写出你初中生活中”一句,就是一个限定,明确出写作的范围。
(2)把握写作要求。
话题作文的要求也是一些限制,写作时不可不引为重视,给予一一落实,否则就会扣分。一般要求不外乎以下三点,第一点是关于答题的方法、技巧性的要求,二是关于字数、抄写方面的要求,三是避写校名、人名的要求。写作时应严格按这几点要求去做。其实在“提示”中也有一些内容是要求,比如“以什么为话题”,“自拟题目”、“文体不限”等。
(3)研究话题本身。
有的话题作文在提示中明确出以什么为话题,有的没有明确,但又不是材料作文,有“提示”和“要求”,就要依据提示,悟出话题,这也是审题的重要环节。切不可把“提示”而没有明确话题的话题作文误理解为材料作文。如下面的话题作文题目
每个人的内心都是一个丰富的世界,有喜悦,有愤怒,有忧伤,有快乐……请以“心事”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不少于500字。
我没可以这样指导学生审题:
1、抓住题目关键词语,明确下列问题(边提问边板书)
话题:心事
内容:与“心事”有关的内容都可以
体裁:不限(一般情况诗歌除外)
字数:500字以上
2、抓住写作对象、写作范围引导学生进一步审题(自由讨论,个别发言)
(1)正如引言中所言“每一个人的内心都是一个丰富的世界有喜悦、有愤怒、有忧伤、有快乐……”成长中的青少年,就有更多的心事,那么,看到这个作文题目,你们会想起些什么心事呢?
以“心事”为话题,应明确这个词的词义内涵,指的是心里盘算、放不下的事,多用于为难的事。该词区别于“心情”“心思”“心绪”“心态”等。
七、话题作文的拟题
俗话说得好:“佛靠金装,人靠衣装”,作文也靠题装。这是一个重视包装的时代,像一本精彩的书要有一个好的封面,优质产品要有精美的包装。好的标题能收到引人入胜、先声夺人的效果,同学们切莫等闲视之。好的题目,犹如文章的眼睛。新颖别致、文采飞扬的标题,能给人赏心悦目的感受。考场作文若能有好的标题,便能打动阅卷老师的“芳心”引起阅卷老师的兴趣和注意力,无形中便增加了分值。同时自拟题目还直接影响学生写作思路和内容安排。因此,拟好题目非常重要。
话题作文拟题指导追求的五个目的:新颖性、醒目性、点睛性、文采性、丰富性。
话题作文拟题的五个要求:
1.标题范围要小,不要太大太泛;要合理出新,不落俗套。如果标题万一太大,可用副标题的方式加以限制。
2.标题不能过长,过长显得松散。多用词语或短语,一般不用句子。
3.标题要含蓄,含蓄能起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作用,且能加深阅卷老师对文章内容的印象和体会。
4.标题不能等同于话题。
5.标题应根据文体拟题。
那么,在中考中怎样给自己的文章拟订一个好标题呢?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一、添加新词法。就是在话题关键词语的前面或后面添加新词,对其进行限制或补充,构成适合自己写作的新题目。如以“幸福”为话题作文,在幸福之前可以加新词语构成《珍惜幸福》、《感受幸福》、《创造幸福》、《追求幸福》、《体味幸福》等题;在幸福一词的后面添加新词,可以构成《幸福时光》、《幸福的日子》、《幸福无忧》、《幸福感觉》、《幸福是什么》、《幸福是一种乐趣》、《幸福大观园》等题目。又如以“选择”为话题,在选择之前可以加新词构成《简单选择》、《无悔选择》、《消费选择》、《唯一选择》等题;在选择之后的后面添加新词,可以构成《选择成功》、《选择自由》、《选择绝路》、《选择新生》等题目。
二、巧用修辞法。巧用比喻、拟人、设问等修辞方法,可以增加文章的美感,可以使文章显得含蓄隽永,余味无穷。如巧用比喻:《家,爱的港湾》(话题“家”)、《我渴望老师的“阳光”》(话题“阳光”)、《诚信---人生的通行证》《守住你的金矿》(话题“诚信”)。巧用拟人:《幸福的自述》(话题“幸福”)、《“诚信”喊冤》(话题“诚信”)、《善良回家》(话题“善良”)、《冬的个性》(话题“个性”)。巧用设问:《减负?别逗了》(话题“减负”)、《你还会爱我吗?》《谁是最可爱的人?》(话题“爱”)、《钱,何罪之有?》(话题“钱”)等。
三、化用佳句法。引用俗语、格言、谚语或化用诗文名句、流行歌曲、影视广告等,通俗易懂,自然朴实,妙趣无穷。如《条条大路通罗马》《言必行,行必果》(话题“诚信”)、《众里寻他千百度》(话题“诚信”)、《请把你的微笑留下》(话题“微笑”)、《常回家看看》(话题“思念”)、《走进新时代》(话题“家乡变化”)、《背起爱的行囊》(话题“亲情”)。
四、翻新名著法。对古今中外文学名著书(篇)名进行机智地修改、翻新,推陈出新,妙趣横生。如《阿Q 新传》(鲁迅《阿 Q 正传》)、《红楼新梦》(曹雪芹《红楼梦》)、《儒林酸史》(吴敬梓《儒林外史》)、《道德苦旅》(余秋雨《文化苦旅》),描写中日美三国的《三国志》,《葛朗台的新生》《威尼撕商人新传》等。
五、嫁接术语法。就是把各行各业、各学科的专用术语巧妙的引入标题,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如《诚信旅店》《拍卖诚信》(金融)、《无良心病历》(医学)、《点极“选择”》(科学)、《心灵的审判》(司法)、《心灵实验报告》(实验)、《纯天然诚信口服液》(广告)。
六、采用公式法。如《1+1≠2》(话题“合作”)、《1+1>2》(话题“团结”)、《天才=勤奋+汗水+方法》(话题“成才”)等。
又以下面题目为例,再介绍几种简单易行的话题作文拟题方法:
请以“风”位疤猓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题目自拟。
一、扩展法。就是指导焉在所给话题前面或后面加上适当的词语,从而拟出比话题更加具体的题目。上面的作文话题教师可指导拟题为:《寒风暖意》《那阵风刮过之后》等。然后让学生讨论后再自拟题目。在教学中,我的学生拟题为:《风雪中,路人情》《风为她而歌》《寒风,冷吗?》……这是学生容易掌握的一种拟题方法,同时也使所给的话题由大化小,避免了出现“下笔千言,离题万里”的现象,利于学生把握文章的重点。
丁⑾胂穹ā>褪且导学生由所给的话题想像开去,让学生的思维在虚幻的世界里自由翱翔,从而拟出新颖独到的题目。据此,上题教师可指导拟题为:《假如风有颜色》。学生看到这样的题目,定会兴趣盎然,思维活跃。像《如果没有了风》《我制造了一种风》《我坐在风的尾巴上》等题目便会脱口而出了。指导学生运用想像法拟题,既训练了学生的想像力、创新力,又活跃了课堂气氛,同时也能使写出的文章富有新意,读来令人耳目一新。
取⒛馊朔ā>褪侵傅佳生运用拟人的手法,把所给的话题拟人化,拟出人性化的题目。上题教师可指导拟题为:《风的自述》《我是龙卷风》《风与云的对话》等。这样的题目,能使文章生动、形象、引人入胜。
四、矣梅ā>褪侵傅佳生引用与所给话题有关的名言、诗词、歌词或对它们加以变通做题目。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运用多种方法来打开学生记忆的闸门,鼓励学生充分运用已有的知识储备,从中提炼出精炼、含蓄、韵味十足的题目来。将上题的题目拟为:《夜来风雨声》《春风不度玉门关》《此处无风胜有风》《风中有朵雨做的云》等就很有吸引力。
五、疑攴ā>褪侵傅佳生在所给话题原义的基础上,分析它的引申义,由引申义来确定作文的题目。如上题中“风”的原义是“跟地面平行的空气流动,是由于气压的分布不均匀而产生的”。由此可再进一步分析出它的引申义“风气”,由引申义可指导学生拟题为:《学风》《吃喝风》《大话追星风》《这种风气好吗?》等。这些题目挖掘出了话题的深层含义,能使文章立意新颖,主题深刻。
痢⑿念法。就是指导学生巧设悬念,拟出能充分激起读者阅读兴趣的题目来。如将上题题目拟为:《风吹出了……》《风从哪里来?》就颇具悬念,能使人产生不读不快之感。当然,指导学生运用悬念法拟题一定要循序渐进,切勿急于求成,因为这种方法的运用是有一定难度的。在教学初期,要发挥集体的作用,引导学生相互讨论,集思广益,在此基础上拟出好的题目。慢慢地学生们就会在相互启发中激起巧设悬念的灵感,具备设置悬念的能力。
通挂陨戏椒进行点拨指导,学生给话题作文拟题就会得心应手,且能拟出新颖独到的题目。如以“明天”为话题,学生可拟出:《明天我在火星工作》(想像法),《明天我们有水喝吗?》(悬念法);以“爱”为话题,学生可拟出:《父爱绵绵无绝期》(引用法),《丈量母爱》(引申法);以“雪”为话题,学生可拟出:《一朵雪花告诉我》(拟人法),《雪中滑落的信件》(扩展法)……这样的题目不仅引人入胜,发人深思,而且还能使文章的内容丰富多彩、标新立异,从而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
话题作文拟题的要求:
1、标题范围尽量要小,要从自己确立的角度出发不要太大太泛;要合理出新,不要落入俗套。如果标题万一太大,可以采用副标题的方式加以限制。
2、标题不能过长,标题过长则显得松散。
3、标题要含蓄,把思维蕴涵于形象的标题之中,含蓄能起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作用,且能加深阅卷老师对文章内容的印象和体会。
4、幕个生动的故事,用故事表达一个新颖独特的思想[可以适当想象,但要联系实际生活]。
5、拟题时要善于联想。联想,就是由某人某事或事理推想到与其相关的其他人其他事物或其他事理的思维过程。联想的方式主要有以下三种:
(1)相关联想,由桌子联想到椅子(空间关联)。
(2)相似联想,由春蚕联想到老师(奉献精神相似)。
(3)相反联想,由安乐想到忧患(实质上的相反)
总之,联想要丰富,要融于广袤的时空中,联想合理,就要抓住事物间的联系点。
★ 雅思备考指南
★ 1周雅思备考建议
★ 雅思7分备考经验
★ 高一政治重点复习
★ 高考数学复习备考
备考雅思作文写作复习时要注意的重点是什么?(共13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