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mmdhfhr”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1篇曾子烹彘文言文翻译,以下是小编整理后的曾子烹彘文言文翻译,欢迎阅读分享。
- 目录
篇1:曾子杀彘 / 曾子烹彘
作者:韩非
原文: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汝还,顾反为女杀彘。”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遂烹彘也。
译文:
曾子的妻子到集市上去,她的儿子跟随着她在她后面边走边哭。曾子的妻子对儿子说:“你先回去,等我回来后杀猪给你吃。”妻子从集市上回来,曾子就想抓只猪准备杀了它。他的妻子马上阻止他说:“我只不过是跟儿子开了个玩笑罢了。”曾子说:“不可以与儿子开玩笑。儿子什么都不懂,他只学习父母的,听从父母的教导。现在你欺骗了他,这就是在教育他欺骗人。母亲欺骗儿子,儿子就不会再相信他的母亲了,这不是正确教育孩子的方法啊。”于是曾子就煮猪给孩子吃了。
注释:
1、曾子(前505~前432):,春秋末年鲁国人,孔子的弟子,字子舆,被尊称为曾子。性情沉静,举止稳重,为人谨慎,待人谦恭,以孝著称。曾提出“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的`主张和“吾日三省吾身”的修养方法。据传以修身为主要内容的《大学》是他的作品。
2、彘(zhì):猪。
3、适:往、回去。适市回:去集市上回来。
4、戏:开玩笑。
5、非与戏:不可同……开玩笑。
6、待:依赖。
7、子:这里是第二人称尊称“您”的意思。`
8、而:则,就。
9、非所以成教也:这样做就不能把孩子教育好。
10、之:到
11、烹(pēng):烹饪,煮。
12、是:这
13、反:同“返”,返回
14、顾反:等到回来。
15、特:只、仅、独、不过。
16、女:同“汝”,你的意思
17、杀:宰
18、曾子之妻之市:曾子的妻子到集市去。之,前一个作助词“的”,后一个作动词“去”。市,集市。
19、欲:想要
20、止:阻止
21、遂:于是,就
篇2:文言文曾子杀彘原文和翻译
文言文曾子杀彘原文和翻译
“曾子杀彘”是则家喻户晓的故事,通俗而深刻地阐明了父母一旦有所承诺,就一定要守信兑现的道理。曾子用自己的行动教育孩子要言而有信,诚实待人。文言文曾子杀彘原文和翻译,我们来看看。
曾子杀彘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汝杀彘。”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遂烹彘也.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字。
①曾子之妻之市 ②顾反为汝杀彘
③特与婴儿戏耳 ④今子欺之
(2)翻译下面的句子。
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
(3) 这一则小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4)从“曾子杀彘”这个故事,可以看出曾子怎样的教子思想?
参考答案:
(1)去,往; 通“返”,返回; 开玩笑; 你
(2)母亲欺骗孩子,孩子如果不相信他的母亲,这样就不能教育好孩子。
(3)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要言行一致,教育孩子诚实守信。
(4)言行一致,或言而有信,或父母对孩子要起到表率、示范作用。
二:
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意义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曾子妻之市 之:往 B.顾反,为女杀彘 反:.同“返”
C.妻适市反 适:往 D.特与婴儿戏耳 特:特别
2.请把“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这个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3.试概括这则寓言的寓意或简要说说它给你的启示。
参考答案
1. D(应为“只是”之意)
2. 现在你欺骗他,这是教他学会欺骗啊。(错译“欺”、两个“子”字每个扣0.5分;后一句的“是”字所表达的意思和判断句的特点未译出要扣1分。)
3. 无论是教育子女还是做人,都必须讲个“信”字,要说到做到,不能说谎。(只要大意对即可)
注释:
1.曾子(前505~前432):曾参,春秋末年鲁国人,孔子的弟子,字子舆,被尊称为曾子。性情沉静,举止稳重,为人谨慎,待人谦恭,以孝著称。曾提出“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的主张和“吾日三省吾身”的修养方法。据传以修身为主要内容的《大学》是他的作品。
2.彘(zhì):猪
3.适:往、回去
适市回:从集市上回来
4.戏:开 玩笑
5.非与戏:不 可以开玩笑
6.待:依赖
7.子:这里是第二 的法定您”的意思。
8.而:则,就
9.非所以成教也:这不是正确的教育方法啊!
10.之:到
11烹(pēng): 烹饪,煮。
12.是:这
13.反:同“返”,返回
14.顾反:等到回来。
15.特:只、仅、独、不过。
16.女:同“汝”,你的意思
17.杀:宰。
18.曾子之妻之市:曾子的妻子到集市去.之,前一个作助词“的”,后一个作动词“去”.市,集市.
19.欲:想要
20.止:阻止。
21.遂:于是,就
翻译:
曾子的妻子到集市上去,她的儿子跟随着她在她后面边走边哭。曾子的妻子对儿子说:“你先回去,等我回来后杀猪给你吃。”妻子从集市上回来,曾子就想抓只猪准备杀了它。他的妻子马上阻止他说:“我只不过是跟儿子开了个玩笑罢了。”曾子说:“不可以与儿子开玩笑。儿子什么都不懂,他只学习父母的,听从父母的教导。现在你欺骗了他,这就是在教育他欺骗人。母亲欺骗儿子,儿子就不会再相信他的母亲了,这不是正确教育孩子的方法啊。” 于是曾子就煮猪给孩子吃了。
寓意:
不论在教育子女,还是做人,要注意言传身教,不能以欺骗作为手段,做任何事都要说到做到,不能说谎。要做到言必信,行必果.这样才能获得他人信任.
启示:
曾子用自己的行动教育孩子要言而有信,诚实待人,这种教育方法是可取的。
篇3:曾子杀彘的文言文翻译
曾子的.妻子到集市上去,她的儿子跟随着她在她后面边走边哭。曾子的妻子对儿子说:“你先回去,等我回来后杀猪给你吃。”妻子从集市上回来,曾子就想抓只猪准备杀了它。他的妻子马上阻止他说:“我只不过是跟儿子开了个玩笑罢了。”曾子说:“不可以与儿子开玩笑。儿子什么都不懂,他只学习父母的,听从父母的教导。现在你欺骗了他,这就是在教育他欺骗人。母亲欺骗儿子,儿子就不会再相信他的母亲了,这不是正确教育孩子的方法啊。” 于是曾子就煮猪给孩子吃了。
注释
1.曾子(前505~前432):曾参,春秋末年鲁国人,孔子的弟子,字子舆,被尊称为曾子。性情沉静,举止稳重,为人谨慎,待人谦恭,以孝著称。曾提出“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的主张和“吾日三省吾身”的修养方法。据传以修身为主要内容的《大学》是他的作品。
2.彘(zhì):猪。
3.适:往、回去。适市回:去集市上回来。
4.戏:开玩笑。
5.非与戏:不可同……开玩笑。
6.待:依赖。
7.子:这里是第二人称尊称“您”的意思。`
8.而:则,就。
9.非所以成教也:这样做就不能把孩子教育好。
10.之:到
11烹(pēng): 烹饪,煮。
12.是:这
13.反:同“返”,返回
14.顾反:等到回来。
15.特:只、仅、独、不过。
16.女:同“汝”,你的意思
17.杀:宰
18.曾子之妻之市:曾子的妻子到集市去.之,前一个作助词“的”,后一个作动词“去”.市,集市.
19.欲:想要
20.止:阻止
21.遂:于是,就
篇4:曾子杀彘的文言文翻译
不论在教育子女,还是做人,要注意言传身教,不能以欺骗作为手段,做任何事都要说到做到,不能说谎。要做到言必信,行必果。这样才能获得他人信任。
曾子用自己的行动教育孩子要言而有信,诚实待人,这种教育方法是可取的。
篇5:《曾子杀彘》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
《曾子杀彘》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
作品简介
《曾子杀彘》是西汉戴圣写的一篇文章,选自《韩非子 外储说左上》,该故事生动地告诉人们:家长对孩子不能信口开河,要言必信。只有言传身教,才能使孩子诚实无欺,否则父母将失信与孩子。成人的言行对孩子影响很大,不可不检点,做父母师长的要特别注重言传身教。父母师长的言行举止,可能会影响到孩子以后的将来,所以要给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
作品原文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汝还,顾反为汝杀彘。”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遂烹彘也。
作品注释
1.曾子(前505~前432):曾参,春秋末年鲁国南武城人(今属山东省临沂市平邑县南武城),孔子的弟子,字子舆,被尊称为曾子。性情沉静,举止稳重,为人谨慎,待人谦恭,以孝著称。曾提出“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的主张和“吾日三省吾身”的修养方法。据传以修身为主要内容的《大学》是他的作品。
2.彘(zhì):猪。
3.适:往。
适市回:从集市上回来。
4.戏:开玩笑。
5.非与戏:不 可以开玩笑
6.待:依赖。
7.子:这里是第二 的法定您”的意思。
8.而:则,就。
9.非所以成教也:这不是正确的教育方法啊!
10.之:到。
11烹(pēng): 烹饪,煮。
12.是:这。
13.反:同“返”,返回。
14.顾反:等到回来。
15.特:只、仅、独、不过。
16.女:女同汝1.你的意思 2.姓
17.杀:宰。
18.曾子之妻之市:曾子的妻子到集市去。之,前一个作助词“的”,后一个作动词“去”。市,集市。
19.欲:想要。
20.止:阻止。
21.遂:于是,就。
22.有知:懂事。
作品译文
曾子的妻子到集市上去,她的孩子跟随着她在她后面哭。他的母亲说:“你先回去,等我回来后杀猪给你吃。”妻子从集市上回来,曾子就想抓只猪准备杀了它。他的妻子阻止他说:“我只不过是跟儿子开了个玩笑罢了。”曾子说:“你不可以与儿子开玩笑。儿子什么都不懂,他只学习父母的,听从父母的教导。现在你欺骗了他,这就是在教育他欺骗人。母亲欺骗儿子,儿子于是不相信他的母亲,这不是正确教育孩子的方法啊。” 于是曾子就煮猪给孩子吃了。
知识钩玄
[通假字]
反:反通返,返回;如“顾反为汝杀彘”..
[古今异义]
适:今常用义:适合.文中古义:往,到;如“妻适市来”.[2]
特:今常用义:特别,特殊.文中古义:只是;如“特与婴儿戏耳”.
学者:今常用义: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文中古义:学习的人;如“待父母而学者也”.
成教:今常用义:“成人教育”的简称.文中古义:完成教导,教好;如“非所以成教也”.
[一词多义]
还:
(1)huán,动词,回去;如“汝还,顾反为汝杀彘”.“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桃花源记》)[3]
(2)huán,动词,交还;如“手自笔录,计日以还”.(《送东阳马生序》)
(3)xuán动词,通“旋”,回转,掉转;如“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扁鹊见蔡桓公》)
顾:
(1)动词,回来;如“顾反为汝杀彘”.
(2)动词,回头看;如“顾野有麦场”.(《狼》)
(3)动词,拜访;如“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 ”.(《出师表》)
止:
(1)动词,制止,阻止;如“妻止之曰”.“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愚公移山》)
(2)副词,同“只”,只有;如“担中肉尽,止有剩骨”.(《狼》)
欺:
(1)动词,欺骗;如“今子欺之”.
(2)动词,欺负;如“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子:
(1)名词,儿子,女儿,泛指孩子;如“子而不信其母”.“生以乡人子谒余”.(《送东阳马生序》)
(2)代词,古代对男子的尊称,也用作表敬意的`对称词.“今子欺之”.“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两小儿辩日》)
教: (1)动词,教育;如“是教子欺也”.
(2)动词,使,让 ;如“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出塞》)
信:
(1)动词,相信;如“子而不信其母”.“愿陛下亲之信之”.(《出师表》)
(2)形容词,诚实;如“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曹刿论战》)
成:
(1)动词,实现,完成;如“非所以成教也”.
(2)动词,成为,形成;如“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狼》)
[文言句式]
1.判断句
(1)“待父母而学者也”中的判断主语“婴儿”省略,“待父母而学者”是判断谓语,“也”帮助判断;该分句可译为“(婴儿)是向父母学习的啊”.
(2)“是教子欺也”中的“是”是判断主语,“教子欺”是判断谓语,“也”帮助判断;该分句可译为“这是教导他欺骗别人啊”.
2.省略句
(1)省略主语
①“顾反为汝杀彘”之前省略主语“我”,代曾子的妻子,即“(我)顾反为汝杀彘”;该分句可译为“等我回来给你杀猪(吃)”.
②“特与婴儿戏耳”之前省略主语“我”,代曾子的妻子,即“(我)特与婴儿戏耳”;该分句可译为“(我)不过是跟孩子开玩笑罢了”.
(2)省略宾语
①“婴儿非与戏也”之中,介词“与”之后省略宾语“之”,代“婴儿”,即“婴儿非与(之)戏也”;该分句可译为“孩子不能欺骗啊”.
②“是教子欺也”之中,动词“欺”后面省略宾语“之”,代别人,即“是教子欺(之)也”;该分句可译为“这是教导他欺骗别人啊”.
(3)省略介词
“妻适市来”之中,谓语动词“适”后面省略介词“于”,表示“适”的处所,即“妻适(于)市来”;该分句可译为“妻子从集市回来”.
作品鉴赏
寓意
不论在教育子女,还是做人,要注意言传身教,不能以欺骗作为手段,做任何事都要说到做到,不能说谎。要做到言必行,行必果.这样才能获得他人信任.
启示
曾子用自己的行动教育孩子要言而有信,诚实待人,这种教育方法是可取的,我们的父母也应学习曾子的教育方式,以切实的做法证实说法.
阅读提示
1、以事喻理,说明教育人要言必行,行必果,要诚实守信,一诺千金。
2、父母是孩子的榜样,要以身作则。
篇6:《曾子杀彘》文言文及注解
《曾子杀彘》文言文及注解
曾子杀彘 / 曾子烹彘
先秦:韩非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汝还,顾反为女杀彘。”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遂烹彘也。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曾子的妻子到集市上去,她的儿子跟随着她在她后面边走边哭。曾子的妻子对儿子说:“你先回去,等我回来后杀猪给你吃。”妻子从集市上回来,曾子就想抓只猪准备杀了它。他的妻子马上阻止他说:“我只不过是跟儿子开了个玩笑罢了。”曾子说:“不可以与儿子开玩笑。儿子什么都不懂,他只学习父母的,听从父母的教导。现在你欺骗了他,这就是在教育他欺骗人。母亲欺骗儿子,儿子就不会再相信他的母亲了,这不是正确教育孩子的方法啊。” 于是曾子就煮猪给孩子吃了。
注释
1.曾子(前505~前432):曾参,春秋末年鲁国人,孔子的弟子,字子舆,被尊称为曾子。性情沉静,举止稳重,为人谨慎,待人谦恭,以孝著称。曾提出“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的主张和“吾日三省吾身”的`修养方法。据传以修身为主要内容的《大学》是他的作品。
2.彘(zhì):猪。
3.适:往、回去。适市回:去集市上回来。
4.戏:开玩笑。
5.非与戏:不可同……开玩笑。
6.待:依赖。
7.子:这里是第二人称尊称“您”的意思。`
8.而:则,就。
9.非所以成教也:这样做就不能把孩子教育好。
10.之:到
11烹(pēng): 烹饪,煮。
12.是:这
13.反:同“返”,返回
14.顾反:等到回来。
15.特:只、仅、独、不过。
16.女:同“汝”,你的意思
17.杀:宰
18.曾子之妻之市:曾子的妻子到集市去.之,前一个作助词“的”,后一个作动词“去”.市,集市.
19.欲:想要
20.止:阻止
21.遂:于是,就
篇7:《曾子杀彘》文言文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曾子杀彘》文言文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曾子杀彘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汝杀彘。”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遂烹彘也。
一、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字。
①曾子之妻之市 ②顾反为汝杀彘
③特与婴儿戏耳 ④今子欺之
(2)翻译下面的句子。
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
(3)这一则小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4)从“曾子杀彘”这个故事,可以看出曾子怎样的教子思想?
参考答案:
(1)去,往;通“返”,返回;开玩笑;你。
(2)母亲欺骗孩子,孩子如果不相信他的母亲,这样就不能教育好孩子。
(3)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要言行一致,教育孩子诚实守信。
(4)言行一致,或言而有信,或父母对孩子要起到表率、示范作用。
二、
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意义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曾子妻之市。之:往 B、顾反,为女杀彘。反:同“返”。
C、妻适市反。适:往 D、特与婴儿戏耳。特:特别。
2、请把“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这个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3、试概括这则寓言的寓意或简要说说它给你的启示。
参考答案:
1、D(应为“只是”之意)
2、现在你欺骗他,这是教他学会欺骗啊。(错译“欺”、两个“子”字每个扣0。5分;后一句的“是”字所表达的意思和判断句的特点未译出要扣1分。)
3、无论是教育子女还是做人,都必须讲个“信”字,要说到做到,不能说谎。(只要大意对即可)
注释:
1、曾子(前505~前432):曾参,春秋末年鲁国人,孔子的弟子,字子舆,被尊称为曾子。性情沉静,举止稳重,为人谨慎,待人谦恭,以孝著称。曾提出“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的主张和“吾日三省吾身”的'修养方法。据传以修身为主要内容的《大学》是他的作品。
2、彘(zhì):猪。
3、适:往、回去;适市回:从集市上回来。
4、戏:开玩笑。
5、非与戏:不可以开玩笑。
6、待:依赖。
7、子:这里是第二的法定您”的意思。
8、而:则,就。
9、非所以成教也:这不是正确的教育方法啊!
10、之:到。
11、烹(pēng):烹饪,煮。
12、是:这。
13、反:同“返”,返回。
14、顾反:等到回来。
15、特:只、仅、独、不过。
16、女:同“汝”,你的意思。
17、杀:宰。
18、曾子之妻之市:曾子的妻子到集市去。之,前一个作助词“的”,后一个作动词“去”。市,集市。
19、欲:想要。
20、止:阻止。
21、遂:于是,就。
翻译:
曾子的妻子到集市上去,她的儿子跟随着她在她后面边走边哭。曾子的妻子对儿子说:“你先回去,等我回来后杀猪给你吃。”妻子从集市上回来,曾子就想抓只猪准备杀了它。他的妻子马上阻止他说:“我只不过是跟儿子开了个玩笑罢了。”曾子说:“不可以与儿子开玩笑。儿子什么都不懂,他只学习父母的,听从父母的教导。现在你欺骗了他,这就是在教育他欺骗人。母亲欺骗儿子,儿子就不会再相信他的母亲了,这不是正确教育孩子的方法啊。”于是曾子就煮猪给孩子吃了。
寓意:
不论在教育子女,还是做人,要注意言传身教,不能以欺骗作为手段,做任何事都要说到做到,不能说谎。要做到言必信,行必果。这样才能获得他人信任。
启示:
曾子用自己的行动教育孩子要言而有信,诚实待人,这种教育方法是可取的。
篇8:曾子文言文翻译
曾子文言文翻译
曾子文言文翻译
曾子之妻之市①,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汝)还,顾反为女杀彘(zhì)②。”妻适市来③,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④与婴儿戏耳⑤。”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之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⑦,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⑧,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⑨,非所以成教也⑩。”遂烹彘⑾也。
注释①曾子(前505~前432):曾参,春秋末年鲁国人.孔子的弟子,字子舆,被尊称为曾子.性情沉静,举止稳重,为人谨慎,待人谦恭,以孝著称.曾提出“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的主张和“吾日三省吾身”的修养方法.据传以修身为主要内容的《大学》是他的作品。
②彘(zhì):猪。
③适:往,适市来:去集市上回来。
④特:不过,只是。
⑤戏耳:开玩笑罢了。
⑥非与戏:不可同他开玩笑。戏:开玩笑。他:孩子
⑦待:依赖。
⑧子:你,对对方的尊称。
⑨而:则,就。
⑩非所以成教也:这样做就不能把孩子教育好。
⑾烹(pēng):煮。
译文曾子的夫人去集市上去赶集,他的儿子哭着也要跟着去。他的母亲对他说:“你先回家呆着,待会儿我回来杀猪给你吃。”曾子的`夫人到集市上回来,就看见曾子要捉小猪去杀。她就劝止说:“我只不过是跟孩子开玩笑罢了。”曾子说:“妻子,这可不能开玩笑啊!小孩子没有思考和判断能力,要向父母亲学习,听从父母亲给予的正确的教导。现在你欺骗他,这就是教孩子骗人啊!母亲欺骗儿子,儿子就不再相信自己的母亲了,这不是正确教育孩子的方法啊。”于是把猪杀了,煮后吃了。
赏析曾子为了不失信于小孩,竟真的把猪杀了煮给孩子吃,目的在于用诚实守信的人生态度去教育后代、影响后代。但这不见得是韩非此则寓言的原意,韩非子的原意不过是宣扬他的重法守信的法治思想,要统治者制定严酷的法律,然后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
反思
教育儿童言行一致,家长不能信口开河,有言必信。只有言传身教,才能使孩子诚实无欺。曾子为了不失信于小孩,竟真的把猪杀了煮给孩子吃,目的在于用诚实守信的人生态度去教育后代、影响后代。但这不见得是韩非此则寓言的原意,韩非子的原意不过是宣扬他的重法守信的法治思想,要统治者制定严酷的法律,然后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
篇9:《曾子杀彘》文言文阅读答案
《曾子杀彘》
曾子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同“汝”)还,顾反,为女杀彘(猪)。”妻适市反,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
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意义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曾子妻之市 之:往 B.顾反,为女杀彘 反:.同“返”
C.妻适市反 适:往 D.特与婴儿戏耳 特:特别
2、请把“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这个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试概括这则寓言的`寓意或简要说说它给你的启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曾子杀彘》
1、D(应为“只是”之意)
2、现在你欺骗他,这是教他学会欺骗啊。
3、无论是教育子女还是做人,都必须讲个“信”字,要说到做到,不能说谎。(只要大意对即可)
篇10:《曾子杀彘》文言文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一篇文言文,回答文后问题。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妻曰:“汝还,顾反为汝杀彘①。”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②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遂烹彘也。
注释:
①彘(zhì):猪 ②特:只是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字。
①曾子之妻之市 ②顾反为汝杀彘
③特与婴儿戏耳 ④今子欺之
(2)翻译下面的句子。
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
(3) 这一则小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参考答案:
10、(1)去,往; 通“返”,返回; 开玩笑; 你
(2)母亲欺骗孩子,孩子如果不相信他的母亲,这样就不能教育好孩子。
(3)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要言行一致,教育孩子诚实守信。
篇11:曾参烹彘原文翻译及赏析
原文:
曾参烹彘
先秦:韩非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遂烹彘也。
(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译文:
曾子的妻子要到集市去,她的儿子边跟着她边哭,他的母亲(曾子的妻子)说:“你回去,等我回家后为你杀一头猪。”妻子到集市后回来了,曾子就要抓住一头猪把它杀了,妻子制止他说:“刚才只不过是与小孩子闹着玩儿罢了。”曾子说:“小孩子是不能和他闹着玩儿的`。小孩子是不懂事的,是要靠父母而逐步学习的,并听从父母的教诲。如今你欺骗他,是教他学会欺骗。母亲欺骗儿子,做儿子的就不会相信自己的母亲,这不是把孩子教育好该用的办法。”于是就杀了猪把它煮了。
注释: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zhì)。”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遂烹(pēng)彘也。
彘:猪。适:到……去特:只。非与戏:不可同……开玩笑。子:你,对对方的尊称。而:则,就。非所以成教也:这样做就不能把孩子教育好烹:杀。女:通“汝”,你,你们。反:通“返”,返回。止:制止。曾参:孔子的学生,也叫曾子特与婴儿戏耳:耳:罢了。婴儿:小孩子有知:懂事曾子之妻之市:之,到其子随之而泣:之,她,代曾子之妻妻止之曰:之,他,曾子今子欺之:之,他,代曾子之子顾反:回来。反:通“返”,返回。子:孩子,子女(注意不是特指儿子)耳:罢了。
赏析:
曾参用自己的行动教育孩子要言而有信,诚实待人,这种教育方法是可取的。这篇文章告诉我们做任何事都要诚实守信,不能说了做不到和说谎。
教育子女要注意言传身教不能以欺骗作为手段,做任何事都要说到做到,不能说谎。要做到言必行,行必果,这样才能获到他人信任。以后不论做什么事情都要知道自己所做事情的后果,要为以后着想。以后自己不能做的事情就不能信口雌黄。
【曾参烹彘原文翻译及赏析2篇】
★ 文言文曾子杀猪
★ 曾子文言文赏析
★ 曾子杀猪翻译
★ 文言文 翻译
★ 文言文翻译大全
★ 文言文翻译
曾子烹彘文言文翻译(锦集11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