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就好”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5篇基础护理学知识点辅导:医院环境,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基础护理学知识点辅导:医院环境,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 目录
篇1:基础护理学知识点辅导:医院环境
医院环境即健康照顾环境。为病人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治疗环境是护士的重要职责。
医院的物理环境
医院的物理环境会影响病人身心舒适,关系到治疗效果及疾病的转归。1859年,南丁格尔在其护理札记中写道:“护理应是从最小限度地消耗患者的生命力出发,使周围环境保持舒适、安静、美观、整洁、空气新鲜、阳光充足、温度适宜……”说明从专业化护理开始就认识到良好的物理环境对患者的重要意义。
医院物理环境中影响患者舒适的因素
①温度适宜的温度有利于病人休息、治疗和护理工作的进行。在适宜的室温中,病人可感到舒适、安宁、减少消耗等。室温过高会使神经系统受到抑制,干扰消化及呼吸功能,不利于体热的散发,影响体力恢复。室温过低则使人不能舒展,容易感冒受凉。一般情况下适宜的室温为18℃~22℃,新生儿室、老年病房、手术室、产房则应保持在22℃~24℃。
[保持适宜室温的措施]
②湿度湿度是指空气中含水分的程度。病室湿度一般指相对湿度,即在单位体积的空气中,在一定的温度条件下,所含水蒸气的量与其达到饱和时含量的百分比。湿度过高和过低都会给病人造成不适感。当湿度过高时,可抑制排汗,病人感到潮湿、气闷,尿液排出量增加,加重肾脏负担;湿度过低时,空气干燥,人体蒸发大量水分,引起口干舌燥、咽痛、烦渴等表现。病室适宜的湿度是50%~60%。
[保持适宜湿度的措施]
③通风通风可交换室内外温湿度,净化空气,可促进汗液蒸发,增加病人的舒适感,预防呼吸道疾患。通风效果受通风面积(门窗大小)、室内外温度差、通风时间及室外气流速度影响。一般每次通风时间为20~30分钟,每天1~2次,可随上述因素的变化而调整。
④音响音响是指声音存在的情况。柔和、悦耳的音乐对神经、消化、内分泌等系统起到调节作用,减除病人紧张感,使之心情舒畅,减轻疾病引起的心理障碍。噪声(引起人们心理或生理上不愉快的声音)强度达50~60分贝时,人会感到吵闹、烦躁。若长时间处于90分贝以上的环境中,会导致神经衰弱、头晕、耳鸣、血压升高、食欲下降;使心肌缺氧,诱发冠心病;使女性月经失调;引起听力下降,严重会耳聋。适宜的声波为40分贝。
为了保持医院环境安静,建立保持病室肃静制度。病室门、桌椅钉橡皮垫。工作人员要做到四轻:说话轻、走路轻、操作轻、关门轻。病室设置耳机装置。
⑤光线适量的日光照射,促进皮肤血液循环,改善皮肤和组织的营养状况,使人食欲增加,舒适愉快。因此病室内应经常开启门窗或协助病人到户外晒太阳。保持病室、换药室、治疗室、抢救室等充足的光线,有利于医务人员观察病情及治疗、护理操作顺利进行。使用有色灯进行夜间照明,既不影响病人休息,又有利于夜间巡视工作。
⑥装饰布置简单、整洁美观的病室可以增进病人身体的舒适感,使病人精神愉快。根据各病室的不同特点设计、布置病人单位。
⑦空间每人都有空间需要,病人也是如此。为了保证病人有适当的空间,方便护理治疗工作,病床距离不得少于1米,最佳距离2.5米。
病人的心理社会环境
医院的物理、心理社会环境均不同于一般的生活、工作环境,加之病人因生病存在一些心理障碍,在医院环境中会出现各种适应障碍。帮助病人适应医院环境是护士的一项重要职责。
病人在适应医院环境时可能出现的障碍
协助病人适应医院环境
①与病人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由于疾病和对医院环境的适应障碍,病人往往会感到害怕、焦虑、孤独等,期望得到心理上的支持。护士在对其提供躯体护理的同时,要注重病人的心理、社会需求,应与病人建立治疗性的关系,即良好的护患关系。通过积极的情绪、工作态度,通过友善、和蔼的语言等影响病人,赢得病人的信任。
②协助病人之间建立良好的患患关系病友们在彼此的交流中了解到一些疾病疗养常识、康复经验等,起到义务宣传的作用;病友之间还可在生活上、心理上相互关心、照顾,有利于病人消除不安情绪,减少陌生感,以尽快地适应医院环境,起到了义务护理的作用。护士要鼓励病人之间情感交流,建立良好的患患关系。
③协助病人克服适应障碍帮助病人尽快熟悉病室周围环境,介绍主管大夫、护士,介绍疾病的有关知识,一些治疗和护理的简单情况,解释医院的各种规章制度,并争得病人理解和配合。
篇2:基础护理学知识点辅导:医院感染基本概念
医院感染的形成
医院感染必须具备三个条件:感染源、传播途径、易感宿主。当三者同时存在,并有互相联系的机会,就会引起感染。
感染源
感染源是指被病原体感染的人或动物,并且能排出具有增殖和致病能力的病原体。分为内源性感染源和外源性感染源两大类。
传播途径
传播途径是指感染源传到新宿主的途径和方式。外源性感染通常有以下四种传播途径:
(1)接触传播 (2)空气传播 (3)共同媒介传播 (4)生物媒介传播
易感宿主
又称易感人群,是指对感染性疾病缺乏免疫力而易感染的人。医院是易感人群较为集中的地方,易发生感染和感染的流行。易感宿主多为癌症、糖尿病、肾病病人;患免疫系统疾病的病人;长期大量使用抗生素的病人;接受介入性检查、治疗的病人;休克、昏迷、术后、烧伤和新生儿等等。
所以,医院要采取有力的措施预防和控制交叉感染,临床常用的有清洁、消毒、灭菌和无菌技术。
医院感染的类型
按病原体的来源可分为外源性感染和内源性感染;按预防程度则分为可预防性感染和难预防性感染。
总之,医院内需要重点监控的单位,包括:供应室、手术室、产房、婴儿室、烧伤病房、治疗室、icu等。
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性
医院是半封闭的社会集体,既是各种病人和病原体聚集的地方,又是体质衰弱、免疫功能不全、抵抗力差的病人聚集的场所,各种创伤性诊疗技术(注射、输血、输液、血透、内窥镜检查、手术等),以及抗肿瘤疗法的应用,使防止交叉感染成为医院中的重要问题。
1993年10月,沈阳市妇婴医院18名新生儿由于感染柯萨奇病毒死亡的事件。这种损失是无法弥补的,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尽职尽责,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
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制度和措施
(1)建立三级监控体系
在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领导下,建立由专职医生、护士为主体的医院感染监控办公室及三级护理管理体系。一级管理:病区护士长和兼职监控护士;二级管理:专科护士长;三级管理:护理部副主任(为医院感染委员会副主任)。职责是负责评估医院感染发生的危险性,目的是及时发现,及时处理。
(2)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认真贯彻落实
①管理制度:如消毒隔离制度、供应室物品消毒制度和患者入院、住院及出院的随时、终末消毒制度等的健全和落实。
②监测制度:包括对灭菌效果、消毒剂使用效果及手术室、换药室、分娩室、监护室等感染高发科室的监测。
③消毒质控标准应符合国家卫生行政部门所规定的“医院消毒卫生标准”,如医护人员手的消毒、手术前手的消毒、空气消毒等都应符合有关标准。
(3)控制感染源和保护易感人群,阻断传播途径等。如对易感人群要加强管理。
(4)加强教育,增强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自觉性。
篇3:基础护理学知识点辅导:医院膳食——试验膳食
试验膳食表
膳食类型试验项目膳食要求胆囊造影膳食检查胆囊、胆管、胆道有无结石、炎症等1. 造影前一日中午进高脂肪餐,使胆囊排空
2. 造影前一晚,进纯碳水化合物少渣膳食,无脂肪和蛋白饮食,以减少胆汁分泌。如粥、馒头、果汁等
3. 造影当日晨禁食、水、药,拍片后服高蛋白高脂肪饮食,一般是二个煎鸡蛋。半小时到1 小时再拍片观察胆囊收缩情况潜血试验膳食检查有无消化道出血试验前三天禁食肉类、肝、动物血、含铁剂的药物及绿色蔬菜等,以排除食物对试验的干扰肌酐试验膳食测内生肌酐清除率,检查肾小球滤过功能1. 忌肉类、蛋类、豆类三天,每日主食不超过300g,全天蛋白总量小于40g。多食蔬菜,以饱腹
2. 第三天,记24小时尿量,避免剧烈活动
3. 第四天晨抽血,留取尿标本干膳食检查肾的浓缩功能1天内食含水少的食物如馒头、鸡蛋、土豆等。忌含水多的蔬菜、水果、饮料等甲状腺i131试验膳食检查甲状腺功能2周内禁食含碘丰富的食物,如海带、紫菜、鱼、虾、海米等
篇4:基础护理学知识点辅导:医院膳食——治疗膳食
治疗膳食表
膳食种类适用范围饮食原则高热量膳食甲状腺功能亢进、高热、烧伤、产妇、肝炎、胆道疾患等病人在基本饮食的基础上加餐两次,如普食者三餐之间可加牛奶、豆浆、鸡蛋、蛋糕等;半流或流质饮食者,可加浓缩食品如奶油、巧克力等。每日供给总热量12.552mj(3000kcal)左右高蛋白膳食慢性消耗性疾病(如结核病)、严重贫血、烧伤、肾病综合征、大手术后及癌症晚期等病人在基本饮食基础上增加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如肉类、鱼类、蛋类、乳类、豆类等,蛋白质供应每日每公斤体重2g,但总量不超过120g,总热量10.46~12.552mj(2500~3000kcal)低蛋白膳食限制蛋白质摄入者,如急性肾炎、尿毒症、肝性昏迷等病人应多补充蔬菜和含糖高的食物,维持正常热量。每日饮食中的蛋白质不超过30~40g(成人)低脂肪膳食肝胆疾患、高脂血症、动脉硬化、肥胖症及腹泻等病人少用油,禁用肥肉、蛋黄、脑。高脂血症及动脉硬化病人不必限制植物油(椰子油除外)。每日脂肪用量不超过40g低盐膳食心脏病、肾脏病(急性、慢性肾炎)、肝硬化(有腹水)、重度高血压但水肿较轻者等病人低盐饮食,每日可用食盐不超过2g(含钠0.8g),但不包括食物内自然存在的氯化钠。无盐低钠膳食同低盐饮食适用范围,但水肿较重者无盐饮食,除食物内自然含钠量外,不放食盐烹调。低钠饮食,除无盐外,还须控制摄入食物中自然存在的含钠量(每天控制在0.5g以下)禁用碱制食品。对无盐和低钠者,还应禁用含钠食物和药物,如发酵粉(油条、挂面)、汽水(含小苏打)和碳酸氢钠药物等高纤维膳食便秘、肥胖症、高脂血症、糖尿病、心血病等病人选择含纤维多的食物,如芹菜、韭菜、新鲜水果、粗粮、豆类等低胆固醇膳食动脉硬化、高胆固醇血症、冠心病等病人成人膳食中胆固醇含量在300mg/d以下,食物中少用动物内脏、饱和脂肪、蛋黄、脑、鱼子等低纤维膳食伤寒、腹泻、痢疾、胃肠手术前后等病人吃含纤维少的食物,且少油,忌纤维多的蔬菜、水果,应吃菜泥、果汁等,忌油煎食物
篇5:基础护理学知识点辅导:医院膳食——基本膳食
基本饮食表
饮食类型适用范围饮食原则用法普通饮食病情较轻,无发热和消化道疾患、疾病恢复期及不必限制饮食者营养平衡,美观可口、易消化、无刺激性。一般食物均可,但应限制油煎、胀气食物及强烈调味品每日3餐,每日总热量9.2~10.88mj(2200~2600kcal),蛋白质70~90g软质饮食消化不良、低热、咀嚼不便、吞咽困难、老、幼及术后恢复期病人营养平衡,食物碎、软、烂,易咀嚼,易消化,少油腻,少粗纤维蔬菜,少刺激性调味品。如软饭、面条、切碎煮烂的菜和肉等每日3~4餐,每日总热量同上,蛋白质60~80g半流质饮食发热、体弱、消化道疾病、咀嚼不便、手术后、消化不良的病人等营养平衡,质细软,易消化,易咀嚼及吞咽,纤维少,无刺激性调味品,营养丰富的半流质食物。如粥、蒸鸡蛋、肉末、豆腐等每日4~5餐,总热量为6.276~8.368mj(1500~2000kcal)。蛋白质50~70g流质饮食病情严重、高热、吞咽困难、口腔疾患、术后和急性消化道疾患的病人食物呈液态,易吞咽,易消化,无刺激性,如乳类、豆浆、米汤、肉汤、果汁、菜汁等。所含热量和营养不足,故只能短期使用每日6~7餐,2~3小时一次,每次200~300ml,总热量5.02~5.86mj(1200~1400kcal),蛋白质40~50g
★ 基础护理学试题
基础护理学知识点辅导:医院环境(精选5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