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处文言文翻译解词

时间:2022-11-29 19:25:28 作者:自动画图数位笔 综合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自动画图数位笔”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9篇周处文言文翻译解词,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周处文言文翻译解词,仅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大家喜欢!

篇1:周处文言文翻译解词

周处文言文翻译解词

周处字子隐。义兴阳羡(今江苏宜兴)人,鄱阳太守周鲂之子,我们看看下面的周处文言文翻译解词吧!

周处文言文翻译解词

原文

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又义兴水中有蛟,山中有邅迹虎,并皆暴犯百姓。义兴人谓为“三横”,而处尤剧。 或说处杀虎斩蛟,实冀三横唯余其一。处即刺杀虎,又入水击蛟。蛟或浮或没,行数十里,处与之俱。经三日三夜,乡里皆谓已死,更相庆。 竟杀蛟而出,闻里人相庆,始知为人情所患,有自改意。 乃入吴寻二陆。平原不在,正见清河,具以情告,并云欲自修改,而年已蹉跎,终无所成。清河曰:“古人贵朝闻夕死,况君前途尚可。且人患志之不立,亦何忧令名不彰邪(ye)?”处遂改励,终为忠臣孝子。

字词解释

1凶强侠气:凶暴强悍、任性使气 (好争斗)。

2为……所:被……认为。

3患:认为是祸害。后文的是担心的意思。

4并:一起。

5暴犯:侵害。

6三横(hèng):三害。横:祸害。

7谓:把……称作,把……叫做。

8尤剧:更厉害。

9或:有人。

10说:劝说。

11或:有时。

12俱:跟随。

13具:全部,详细。

14改励:改过自勉。

15冀(ji):希望。

16竟:最终;终于;最后

17二陆:指陆机,陆云。陆机曾任平原内史,陆云曾任清河内史。

18更:轮番。

19修改:修,提高修养;改,改正错误。

20贵:意动用法,以……为贵,认为……是宝贵的。

21蹉跎(cuō tuó):虚度光阴。

22之: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23皆:都

24彰:显露

25竟:最终

译文

周处年轻时,凶暴强悍,任性使气,被乡亲们认为一大祸害。义兴的河中有条蛟龙,山上有只白额虎,一起侵犯百姓。义兴的百姓称他们是三害,三害当中周处最为厉害。有人劝说周处去杀死猛虎和蛟龙,实际上是希望三个祸害只剩下一个。周处立即杀死了老虎,又下河斩杀蛟龙。蛟龙在水里有时浮起、有时沉没,周处与蛟龙一起浮沉了几十里远。经过了三天三夜,当地的百姓们都认为周处已经死了,互相庆祝。周处最终杀死了蛟龙上了岸。他听说乡里人以为自己已死,而对此庆贺的事情,才知道大家实际上也把自己当作一大祸害,因此,自己有了悔改的心意。于是到吴郡去找陆机和陆云当时陆机不在,只见到了陆云,他就把全部情况告诉了陆云,并说自己想要改正错误,提高修养。可又担心自己年岁太大,最终不会有什么成就。陆云说:“古人珍视道义,认为‘哪怕是早晨明白了圣贤之道,晚上就死去也甘心’,况且你的前途还是有希望的。并且人就害怕立不下志向,只要能立志,又何必担忧好名声不能显露呢?”周处听后就改过自新,最终成为一名忠臣。

篇2:周处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周处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文言文翻译要求准确达意,必须遵循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的原则,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不可以随意地更换,下面为大家分享了周处文言文翻译,一起来看看吧!

原文:

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又义兴水中有蛟,山中有白额虎,并皆暴犯百姓。义兴人谓为三横,而处尤剧。

或说处杀虎斩蛟,实冀三横唯余其一。处即刺杀虎,又入水击蛟。蛟或浮或没,行数十里,处与之俱。经三日三夜,乡里皆谓已死,更相庆。

竟杀蛟而出,闻里人相庆,始知为人情所患,有自改意。

乃入吴寻二陆。平原不在,正见清河,具以情告,并云欲自修改而年已蹉跎,终无所成。清河曰:“古人贵朝闻夕死,况君前途尚可。且人患志之不立,何忧令名不彰邪?”处遂改励,终为忠臣。

译文:

周处年轻时,为人蛮横强悍,任侠使气,是当地一大祸害。义兴的河中有条蛟龙,山上有只白额虎,一起祸害百姓。义兴的百姓称他们是三大祸害,三害当中周处最为厉害。

有人劝说周处去杀死猛虎和蛟龙,实际上是希望三个祸害相互拼杀后只剩下一个。周处立即杀死了老虎,又下河斩杀蛟龙。蛟龙在水里有时浮起有时沉没,漂游了几十里远,周处始终同蛟龙一起搏斗。经过了三天三夜,当地的百姓们都认为周处已经死了,轮流着对此表示庆贺。

结果周处杀死了蛟龙从水中出来了。他听说乡里人以为自己已死而对此庆贺的事情,才知道大家实际上也把自己当作一大祸害,因此,有了悔改的心意。

于是便到吴郡去找陆机和陆云两位有修养的名人。当时陆机不在,只见到了陆云,他就把全部情况告诉了陆云,并说:“自己想要改正错误,可是岁月已经荒废了,怕终于没有什么成就。”陆云说:“古人珍视道义,认为‘哪怕是早晨明白了道理,晚上就死去也甘心’,况且你的前途还是有希望的。再说人就怕立不下志向,只要能立志,又何必担忧好名声不能传扬呢?”周处听后就改过自新,终于成为一名忠臣。

注释

1.凶强:凶暴强悍。 侠气:任性使气。这里有“好争斗”的意思。

2.为……所:被……认为。

3.患:认为是祸害。后文的是担心的.意思。

4.又:另外

5.并:一起。

6.暴犯:侵害。

7.三横(hèng):三害。横:祸害。

8,尤剧:更加厉害。

9 .或说(shùi):有的人劝说。或:有的人

10.冀:希望

11.蛟或浮或没:或,有时。

12.始:才

13.为:当作

14.更:轮番。

15.改励:改过自勉。

16.蹉跎(cuō tuó):年岁已大。

17.二陆:指陆机,陆云。陆机曾任平原内史,陆云曾任清河内史。

18.平原:指陆机,字士衡,世称陆平原。

19.清河:指陆云,字士龙,世称陆清河。

20.患:祸害。

21.修改:修,提高修养;改,改正错误。

22.贵:意动用法,以……为贵,认为……是宝贵的。

23.朝闻夕死:早上听了圣贤之道,即使晚上死了也不算虚度此生。

24.之:放在主谓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无义。

25.皆:都。

26.彰:显露。

27.竟:最终。

28.朝:在早上

29.夕:在晚上

30.没:沉没

31.谓:认为

32.俱:一起

阅读题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并皆暴犯百姓/触风雨,犯寒暑

B.或说处杀虎斩蛟/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C.乃入吴寻二陆/寻向所志

D.为乡里所患/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2.用斜线(/)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三处。(3分)

处与之俱经三日三夜乡里皆谓已死更相庆。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5分)

(1)义兴人谓为“三横”,而处尤剧。(2分)

答:

(2)且人患志之不立,亦何忧令名不彰邪?(3分)

答:

4.周处的故事给了你怎样的启示?(3分)

答:

参考答案:

1.(3分)A(A侵害/冒着B有的人 C寻找D祸害、灾祸)

2.(3分)处与之俱/经三日三夜/乡里皆谓已死/更相庆 (每处1分)

3.(5分)(1)(2分)义兴的百姓称(他们)是三害,而周处最为厉害。(关键词“谓”“剧”)

(2)(3分)再说(况且),人总是担心立不下志向,又何必担忧好名声不能传扬呢?(关键词“患”“彰”,宾语前置句“志之不立”)

4.(3分)犯了错误的人,只要能勇于改正,弃恶从善,同样可以成为有用的人。(表意明确2分,语句通顺1分,能表明改过自新的意思即可。)

篇3:周处文言文翻译答案

周处文言文翻译答案

原文

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又义兴水中有蛟,山中有白额虎,并皆暴犯百姓。义兴人谓为三横,而处尤剧。

或说处杀虎斩蛟,实冀三横唯余其一。处即刺杀虎,又入水击蛟。蛟或浮或没,行数十里,处与之俱。经三日三夜,乡里皆谓已死,更相庆。

竟杀蛟而出,闻里人相庆,始知为人情所患,有自改意。

乃入吴寻二陆。平原不在,正见清河,具以情告,并云欲自修改而年已蹉跎,终无所成。清河曰:“古人贵朝闻夕死,况君前途尚可。且人患志之不立,何忧令名不彰邪?”处遂改励,终为忠臣。

翻译:

周处年轻时,为人蛮横强悍,任侠使气,是当地一大祸害。义兴的河中有条蛟龙,山上有只白额虎,一起祸害百姓。义兴的百姓称他们是三大祸害,三害当中周处最为厉害。

有人劝说周处去杀死猛虎和蛟龙,实际上是希望三个祸害相互拼杀后只剩下一个。周处立即杀死了老虎,又下河斩杀蛟龙。蛟龙在水里有时浮起有时沉没,漂游了几十里远,周处始终同蛟龙一起搏斗。经过了三天三夜,当地的百姓们都认为周处已经死了,轮流着对此表示庆贺。

结果周处杀死了蛟龙从水中出来了。他听说乡里人以为自己已死而对此庆贺的`事情,才知道大家实际上也把自己当作一大祸害,因此,有了悔改的心意。

于是便到吴郡去找陆机和陆云两位有修养的名人。当时陆机不在,只见到了陆云,他就把全部情况告诉了陆云,并说:“自己想要改正错误,可是岁月已经荒废了,怕终于没有什么成就。”陆云说:“古人珍视道义,认为‘哪怕是早晨明白了道理,晚上就死去也甘心’,况且你的前途还是有希望的。再说人就怕立不下志向,只要能立志,又何必担忧好名声不能传扬呢?”周处听后就改过自新,终于成为一名忠臣。

阅读答案

一、加点字解释。

1. 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 凶暴 ) ( 强悍 ) ( 任性使气,这里有“好争斗”的意思)

2. 乡里所患 ( 被 ) ( 是表示被动的结构助词 ) ( 祸害 ) .

3. 并皆暴犯百姓( 一起,指蛟和虎二者 ) ( 都 ) ( 侵害 ) ( 侵犯 ) 4. 义兴人谓为三横( 是 ) ( 三害 ) ( 横暴、祸害 )  5. 而处尤剧( 连词。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而且”) ( 更 ) ( 厉害 ) ...

6. 或说处杀虎斩蛟( 有人 ) ( 劝说 ) ..

7. 实冀三横唯余其一( 实际 ) ( 希望 ) ( 只 ) ( 剩下 ) ( 代词。表示“其中的”,.....

后面多为数词 )

8. 蛟或浮或没,行数十里( 有时 ) ( 沉没 ) ( 行走,这里指游 ) ...

9. 处与之俱( 和 ) ( 代词,指代蛟 ) ( 一起 ) ...

10. 经三日三夜,乡里皆谓已死,更相庆( 认为 ) ( 互相 ) ( 交替 ) ( 庆祝 )  ..

11. 竟杀蛟而出,闻里人相庆( 竟然 ) ( 连词。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而...

且” ) ( 听说 )

12. 始知为人情所患,有自改意( 才 ) ( 被 ) ( 祸害 ) ( 悔改 ) ....

13. 乃入吴寻二陆( 寻找 ) .

14.平原不在,正见清河,具以情告( 恰好、正好 ) ( 详细 ) ( 把 ) ...

15. 并云欲自修改而年已蹉跎,终无所成( 并且 ) ( 说 ) ( 想要 ) ( 虚度光阴 ) ....

( 最终 )

16. 古人贵朝闻夕死( 看重 ) ( 早晨 ) ( 晚上 ) ...

17. 况君前途尚可 ( 还 ) .

18. 且人患志之不立( 担心、害怕 ) ( 助词。起特殊的语法功能,无实际意义。 ) ...

( 树立 )

19. 何忧令名不彰邪( 为什么 ) ( 担忧 ) ( 美好的名声 ) ( 显露 ) .

20. 处遂改励,终为忠臣( 成为 ) .

二、句子翻译。

1、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

周处年轻的时候,凶蛮强横任侠使气,被当地人视为祸害。

2、义兴人谓为三横,而处尤剧。

义兴人把周处、蛟龙和白额虎称为三害,而周处尤其厉害。

3、蛟或浮或没,行数十里,处与之俱。

蛟龙时浮时沉,漂行了几十里,周处同它一起浮沉。

4、经三日三夜,乡里皆谓已死,更相庆。

经过了三天三夜,当地人都认为周处已经死了,就互相庆贺。

5、始知为人情所患,有自改意。

才知道自己被乡里人看做了祸害,因而有了自新悔改的心意。

6、古人贵朝闻夕死,况君前途尚可。

古人看重的是,如果早上明白了真理哪怕当晚就死去也是好的,况且你的前途还有希望。

7、且人患志之不立,何忧令名不彰邪?

况且人怕的是不能确立志向,又何必担心好名声不能传扬呢?

篇4:周处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周处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原文:

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又义兴水中有蛟,山中有白额虎,并皆暴犯百姓。义兴人谓为三横,而处尤剧。

或说处杀虎斩蛟,实冀三横唯余其一。处即刺杀虎,又入水击蛟。蛟或浮或没,行数十里,处与之俱。经三日三夜,乡里皆谓已死,更相庆。

竟杀蛟而出,闻里人相庆,始知为人情所患,有自改意。

乃入吴寻二陆。平原不在,正见清河,具以情告,并云欲自修改而年已蹉跎,终无所成。清河曰:“古人贵朝闻夕死,况君前途尚可。且人患志之不立,何忧令名不彰邪?”处遂改励,终为忠臣。

译文:

周处年轻时,为人蛮横强悍,任侠使气,是当地一大祸害。义兴的河中有条蛟龙,山上有只白额虎,一起祸害百姓。义兴的百姓称他们是三大祸害,三害当中周处最为厉害。

有人劝说周处去杀死猛虎和蛟龙,实际上是希望三个祸害相互拼杀后只剩下一个。周处立即杀死了老虎,又下河斩杀蛟龙。蛟龙在水里有时浮起有时沉没,漂游了几十里远,周处始终同蛟龙一起搏斗。经过了三天三夜,当地的百姓们都认为周处已经死了,轮流着对此表示庆贺。

结果周处杀死了蛟龙从水中出来了。他听说乡里人以为自己已死而对此庆贺的事情,才知道大家实际上也把自己当作一大祸害,因此,有了悔改的心意。

于是便到吴郡去找陆机和陆云两位有修养的名人。当时陆机不在,只见到了陆云,他就把全部情况告诉了陆云,并说:“自己想要改正错误,可是岁月已经荒废了,怕终于没有什么成就。”陆云说:“古人珍视道义,认为‘哪怕是早晨明白了道理,晚上就死去也甘心’,况且你的前途还是有希望的。再说人就怕立不下志向,只要能立志,又何必担忧好名声不能传扬呢?”周处听后就改过自新,终于成为一名忠臣。

阅读练习题与答案

6.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又入水击蛟,蛟或浮或没。 或以钱币乞之。

B. 并皆暴犯百姓 。 陈胜佐之,并杀两尉。

C. 乡里皆谓已死,更相庆。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D. 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7.下列加点的“以”字与“具以情告”中“以”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B以光先帝遗德。

C.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 D. 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8.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周处与山中的白额虎、水中的蛟龙被义兴的人称作三个祸害,家乡的人劝说他杀虎斩蛟,想用借刀杀人之计,是希望他在除害过程中被虎蛟吃掉。

B.周处杀死蛟龙后,从家乡人庆祝他已死的.举动中,才明白自己被乡人讨厌,因此下决心改正错误,后来成为了一名忠臣。

C.周处知道乡人厌恶他,就想改正自己的错误,但是又担心太迟了,因此去找了当时的名人陆机、陆云,经过清河的开导,他才开始改过自新。

D.周处自新的故事告诉我们:人有过错并不可怕,关键要有改正错误的决心和行动。

参考答案:

6.B; 7.D; 8.B;

篇5:周处文言文翼翻译

周处文言文翼翻译

文言文翻译是我们学习语文的时候会接触的,同学吗,我们看看下面的周处文言文翼翻译吧!

周处文言文翼翻译

《周处》

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又义兴水中有蛟,山中有白额虎,并皆暴犯百姓。义兴人谓为三横,而处尤剧。

或说处杀虎斩蛟,实冀三横唯余其一。处即刺杀虎,又入水击蛟。蛟或浮或没,行数十里,处与之俱。经三日三夜,乡里皆谓已死,更相庆。

竟杀蛟而出,闻里人相庆,始知为人情所患,有自改意。

乃入吴寻二陆。平原不在,正见清河,具以情告,并云欲自修改而年已蹉跎,终无所成。清河曰:“古人贵朝闻夕死,况君前途尚可。且人患志之不立,何忧令名不彰邪?”处遂改励,终为忠臣。

【译文】

周处年轻时,为人蛮横强悍,任侠使气,是当地一大祸害。义兴的河中有条蛟龙,山上有只白额虎,一起祸害百姓。义兴的百姓称他们是三大祸害,三害当中周处最为厉害。

有人劝说周处去杀死猛虎和蛟龙,实际上是希望三个祸害相互拼杀后只剩下一个。周处立即杀死了老虎,又下河斩杀蛟龙。蛟龙在水里有时浮起有时沉没,漂游了几十里远,周处始终同蛟龙一起搏斗。经过了三天三夜,当地的百姓们都认为周处已经死了,轮流着对此表示庆贺。

结果周处杀死了蛟龙从水中出来了。他听说乡里人以为自己已死而对此庆贺的.事情,才知道大家实际上也把自己当作一大祸害,因此,有了悔改的心意。

于是便到吴郡去找陆机和陆云两位有修养的名人。当时陆机不在,只见到了陆云,他就把全部情况告诉了陆云,并说:“自己想要改正错误,可是岁月已经荒废了,怕终于没有什么成就。”陆云说:“古人珍视道义,认为‘哪怕是早晨明白了道理,晚上就死去也甘心’,况且你的前途还是有希望的。再说人就怕立不下志向,只要能立志,又何必担忧好名声不能传扬呢?”周处听后就改过自新,终于成为一名忠臣。

周处

周处(236—2),字子隐。义兴阳羡(今江苏宜兴)人,鄱阳太守周鲂之子。周处年少时纵情肆欲,为祸乡里,为了改过自新去找名人陆机、陆云,后来浪子回头,改过自新,功业更胜乃父,留下“周处除三害”的传说。吴亡后周处仕西晋,刚正不阿,得罪权贵,被派往西北讨伐氐羌叛乱,遇害于沙场。

篇6:文言文周处教案

文言文周处教案

周处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熟悉课文内容,全面了解人物,领悟中心意思。

2.学习在矛盾冲突中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3.辩证地分析周处形象,学习他知错能改、勇于自新的品格。

【文学知识】

1.刘义庆,南北朝宋文学家。

2.《世说新语》是我国著名的笔记小说之一,是魏晋南北朝志人小说的代表;记载了汉魏至东晋的遗闻佚事。

3.笔记小说,是中国古代短篇小说的早期形式,有志人小说和志怪小说之分。志怪小说的名著有《搜神记》《拾遗记》,以及清代的《聊斋志异》。

【正音正字】

(或)说shuì 蹉跎cuōtuó 朝zhāo 彰zhāng

【积累词语】

重点掌握:并 尤 冀 俱 竟 始 具 蹉跎 朝闻夕死 令名 彰

【朗读课文】

【课文简介】

本文写晋人周处改过自新的故事。故事按矛盾的产生、发展、解决三个阶段展开情节。在矛盾冲突中刻画人物形象。

㈠“周处少年时,……而处尤剧”,周处为害乡里,与蛟虎并为“三害”。

㈡“或说处杀虎斩蛟,……有自改意”,写周处杀虎斩蛟后,才知“为人情所患”。

㈢“乃入吴寻二陆……终为忠臣”,写周处知错改过,走访名人,自新成功。

周处的形象是鲜明生动的,从“为乡里所患”到“终为忠臣”,前后判若两人。但他的思想转变却不是突然的,有一个复杂的、渐进的过程。作者并没有简单地处理,而是先让事实说话,写事实促使周处思想转变。如乡里人对他的态度,使他觉悟到“为人情所患”,促使他“有自改意”;接着写他“入吴寻二陆”,陆云开导他学习古人“朝闻夕死”的精神,使他从信心不足到消除疑虑,虚心接受教诲,直至成功,一步一步地完成改恶从善的过程。

《周处》一文,篇幅虽短,但作者精于谋篇布局,写来处处充满矛盾冲突,其中有周处为乡里所憎恶的情况,有周处杀虎击蛟的恶斗场面,有乡里庆贺周处之死的景象,有“改励”时复杂的心理矛盾。这些,造成行文上的曲折跌宕,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有时是山重水复,但笔锋一转又柳暗花明,让人不得不佩服作者谋篇布局的能力。

【课外作业】

1.完成“学习建议”。

2.按要求,逐句翻译全文。

3.通过图书馆、因特网,了解作者的生平和作品。

第二课时

【朗读课文】

【串讲课文】

原文: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

翻译:周处年轻的时候,凶暴强悍,被乡里人(当作)祸害。

要点:“为乡里所患”:被字句。“始知为人情所患”与此句同。 “所患”:所字结构,名词性短语。

原文:又义兴水中有蛟,山中有白额虎,并皆暴犯百姓,义兴人谓为三横,而处尤剧。

翻译:(当时)义兴河中又有蛟,山上有白额虎,一起都来侵害老百姓,义兴人称它们是三个祸害,而周处更 加厉害。

原文:或说处杀虎斩蛟,实冀三横唯余其一。

翻译:有人劝说周处去杀虎斩蛟,其实希望三个祸害只剩下其中一个。

要点:“或”:有的,有人,有时。 文言文没有量词,所以翻译时要补充适当的量词。

原文:处即刺杀虎,又入水击蛟。

翻译:周处就刺杀老虎,又跳入河水斩杀蛟。

原文:蛟或浮或没,行数十里,处与之俱。

翻译:蛟有时浮上水面有时沉入水中,游了几十里,周处同蛟一起(浮沉游动)。

原文:经三日三夜,乡里皆为已死,更相庆。

翻译:经过三天三夜,乡里人都认为(周处)已经死了,互相庆贺。

原文:竟杀蛟而出,闻里人相庆,始知为人情所患,有自改意。乃入吴寻二陆。

翻译:(周处)竟杀死蛟游出河水,(他)听说乡人庆贺(自己死了),才知道(自己)被大家(当作)祸害,有了悔改的意愿。于是到吴郡寻访陆机、陆云。

要点:“竟杀蛟而出”:其中的.“而”是顺接连词,先“杀”后“出”。

原文:平原不在,正见清河,具以情告,并云欲自修改而年已蹉跎,终无所成。

翻译:陆机不在,只见到陆云,把(自己的)事情详尽地告诉(他),并表示自己想改正错误可是年纪太大,最终不会有成果了。

要点:“欲自修改而年已蹉跎”:其中的“而”是转折连词,可是,但是。

原文:清河曰:“古人贵朝闻夕死,况君前途尚可。且人患志之不立,何忧令名不彰耶?”

翻译:陆云说:“古人重视‘朝闻道,夕死可矣’,何况你的前途还很好。再说一个人怕不立志,担心什么好名声不能传扬呢?”

要点:“人患志之不立”:其中的“之”是结构助词,使前后的“志”和“不立”都不能独立作句子成分(俗称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原文:处遂改励,终为忠臣。

翻译:周处从此改过自勉,最终成了一个忠臣。

【朗读课文】

【思维训练】(根据情况,选择若干)

1.周处“为乡里所患”的原因是什么?(用课文中的词语回答)

㈠凶强侠气。 ㈡暴犯百姓。

2.“或说处杀虎斩蛟”、“具以情告”、“并云欲自修改而年已蹉跎”三句中,哪些词都有“说话”的意思?它们的具体含义又有什么差别?

“说”,有劝说之意;

“告”,有告诉、诉说之意;

“云”,就是说,有用话表示之意。

3.清河的话有哪两层含义?

㈠人贵闻道,不在于年龄大小。

㈡闻道后贵立志去做,只要做,就一定能有成就。

4.周处是一个怎样的人?

早年“凶强侠气”、“暴犯百姓”,后来知错就改,自新成才。

5.学习这篇课文后,你有什么感想?

【课外预习】

1.读一遍《社戏》,扫除文字障碍。

2.大概理解新课文的内容,思考“学习建议”。

【学习寄语】

人生最大的挑战,就是挑战自己——

自己把自己说服了,是一种理智的胜利;

自己被自己感动了,是一种心灵的升华;

自己把自己征服了,是一种人生的成熟。

篇7:岳阳楼记解词翻译

记:一种文体。可以写景、叙事,多为议论。但目的是为了抒发作者的情怀和抱负(阐述作者的某些观念)。

(1)选自《范文正公集》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死后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苏州吴县(现江苏省吴县)人,北宋时期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岳阳楼在湖南岳阳西北的巴丘山下,楼高三层,下临洞庭湖,其前身是三国时期吴国都督鲁肃的阅兵台。唐玄宗开元四年(716),张说在阅兵台旧址建造楼阁,取名“岳阳楼”,常与文士们登楼赋诗。

(2)庆历四年:公元1044年。庆历,宋仁宗赵祯的年号。

(3)滕子京谪(zhé)守巴陵郡(jùn):滕子京降职任岳州太守。滕子京,名宗谅,子京是他的字,范仲淹的朋友。古时朋友间多以字相称。谪zhé①<动>谴责;责备。《左传?成公十七年》:“国子~我。”②<动>被贬官,降职。《琵琶行》:“~居卧病浔阳城。”③<名>缺点;过失。《老子》:“善言无瑕~。”

【谪戍】把被革职的官吏或犯了罪的'人充发到边远的地方。在这里作为<动>被贬官,降职解释。

守:指做州郡的长官

(4)越明年:到了第二年,就是庆历五年(1045)。越,到了,及。

(5)政通人和:政事顺利,百姓和乐。政,政事;通,通顺;和,和乐。这是赞美滕子京的话。

(6)百废具兴:各种荒废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百,不是确指,形容其多。废,这里指荒废的事业。具,通“俱”,全,皆。兴,复兴。

(7)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乃,于是;增,扩大。制:规模。

(8)唐贤今人:唐代和宋代的名人。

(9)属(zhǔ)予(yú)作文以记之:属,通“嘱”,嘱托、嘱咐。予,我。作文,写文章。以,用来,连词。记,记述。

(10)予观夫巴陵胜状:夫,指示代词,相当于“那”。胜状,胜景,好景色。

(11)衔(xián)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衔,衔接。吞,吞没。浩浩汤汤(shāng):水波浩荡的样子。

(12)横无际涯:宽阔无边。横:广远。际涯:边。(际、涯的区别:际专指陆地边界,涯专指水的边界)。

(13)朝晖夕阴:或早或晚(一天里)阴晴多变化。朝,在早晨,名词做状语。晖:日光。气象,景象。万千,千变万化。

(14)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这就是岳阳楼的雄伟景象。此,这。则,就。大观,雄伟景象。

(15)前人之述备矣:前人的记述很详尽了。前人之述,指上面说的“唐贤今人诗赋”。备,详尽,完备。矣,语气词“了”。之,的。

(16)然则北通巫峡:然则:虽然如此,那么。

(17)南极潇湘:南面直到潇水、湘水。潇水是湘水的支流。湘水流入洞庭湖。南,向南。极,尽。

(18)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迁客,被贬谪流迁的人。骚人,诗人。战国时屈原作《离骚》,因此后人也称诗人为骚人。多:大多。会,聚集。于,在。此,这里。

(19)览物之情,得无异乎:饱览这里景色时的感想,恐怕会有所不同吧。览:观看,欣赏。物:景物。之情:情感。,得无:恐怕/是不是。异:差别,不同。乎

(20)若夫淫(yín)雨霏霏(fēifēi):若夫,用在一段话的开头以引起下文。下文的“至若”同此。“若夫”近似“像那”。“至若”近似“至于”。淫(yín)雨霏霏,连绵不断的雨。霏霏,雨(或雪)繁密的样子。

(21)开:解除,这里指天气放晴。

(22)阴风怒号(háo),浊浪排空:阴,阴冷。号,呼啸;浊,浑浊。排空,冲向天空。

(23)日星隐曜(yào):太阳和星星隐藏起光辉。曜(不为耀,古文中以此曜做日光)光辉;日光。

(24)山岳潜形:山岳隐没了形体。岳,高大的山。潜,隐没。形,形迹。

(25)商旅不行:走,此指前行。

(26)樯(qiáng)倾楫(jí)摧:桅杆倒下,船桨折断。樯,桅杆。楫,船桨。倾,倒下。摧,折断

(27)薄暮冥冥(míng míng):傍晚天色昏暗。薄,迫近。冥冥:昏暗的样子。

(28)斯:这,在这里指岳阳楼。


更多相关文章推荐阅读:

1.岳阳楼记中的特殊句式

2.岳阳楼记的原文及翻译

3.《岳阳楼记》优质教学设计

4.《岳阳楼记》古文赏析

5.《岳阳楼记》文言文翻译(附原文)

6.《岳阳楼记》翻译及分析

7.范仲淹《岳阳楼记》袁中道《游岳阳楼记》阅读答案对比

8.《岳阳楼记》中考试题集锦

9.《岳阳楼记》知识盘点

10.汪曾祺:《岳阳楼记》

篇8:周处除三害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周处除三害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原文】

父鲂,吴鄱阳太守。处少孤,未弱冠,膂力绝人,好驰骋田猎,不修细行,纵情肆欲,州曲患之。处自知为人所恶,乃慨然有改励之志,谓父老曰: 今时和岁丰,何苦而不乐耶? 父老叹曰: 三害未除,何乐之有! 处曰: 何谓也? 答曰: 南山白额猛兽,长桥下蛟,并子为三矣。 处曰: 若此为患,吾能除之。 父老曰: 子若除之,则一郡之大庆,非徒去害而已。 处乃入山射杀猛兽,因投水搏蛟,蛟或沈或浮,行数十里,而处与之俱,经三日三夜,人谓死,皆相庆贺。处果杀蛟而反,闻乡里相庆,始知人患己之甚,乃入吴寻二陆。时机不在,见云,具以情告,曰: 欲自修而年已蹉跎,恐将无及。 云曰: 古人贵朝闻夕改,君前途尚可,且患志之不立,何忧名之不彰! 处遂励志好学,有文思,志存义烈,言必忠信克己。

【翻译】

公元三世纪中叶,义兴阳羡(今宜兴市)传颂着周处除三害的故事。周处(242-297),字子隐,义兴阳羡人。其祖父周宾为三国东吴咨议参军,后转广平太守。父周鲂为东吴名将,任鄱阳太守,赐爵关内侯。

周处父亲死亡,母亲过于溺爱他,年少时身材魁梧,臂力过人,武艺高强。好驰骋田猎,不修细行,纵情肆欲,横行乡里。民谣说: 小周处,体力强,日弄刀弓夜弄枪。拳打李,脚踢张,好像猛虎扑群羊。吓得乡民齐叫苦,无人敢与论短长。 这位 少孤,不修细行,州里患之 的七尺少年,被乡民与南山猛虎、西氿蛟龙合称为阳羡城 三害 。后来,这个说法传到了周处那里,他自知为人所厌,突然悔悟,只身入山射虎,下山搏蛟,经三日三夜,在水中追逐数十里,终于斩杀猛虎、孽蛟。他自己也改邪归正,认认真真拜师学文练武,这一来城内 三害 皆除。

周处除 三害 后,发愤图强,拜文学家陆机、陆云为师,终于才兼文武,得到朝廷的重用,历任东吴东观左丞、晋新平太守、广汉太守,迁御史中丞。他为官清正,不畏权贵,因而受到权臣的排挤。西晋元康六年(296),授建威将军,奉命率兵西征羌人,次年春于六陌(今陕西乾县)战死沙场。死后追赠平西将军,赐封孝侯。

篇9:文言文马说解词

文言文马说解词归纳

【伯乐】

本名孙阳,春秋时人,擅(shàn)长相(xiáng)马。

【祗(zhī)辱于奴隶人之手】

是辱没在做仆役的马夫的手里。辱,这里指受屈辱而埋没才能。奴隶,古代也指仆役。

【骈(pián)死于槽枥(lì)之间】

(和普通的马)一同死在槽枥之间。骈,两马并驾。骈死,并列而死。槽枥,喂牲口角的食器。

【不以千里称】

意思是不以千里著称,指马的千里之才被埋没了。

【一食】

吃一顿。

【或】

有时。

【食(sì)】

通饲,喂。下文而食食之的食,都念s@。

【外见(xiàn)】

表现在外面。见,通现。

【且】

犹,尚且。

【等】

等同,一样。

【策之】

鞭打马。策,马鞭子。这里是用鞭子打的意思。

【以其道】

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方法。道,正确的方法。

【尽其材】

竭尽它的才能。指喂饱马,使它日行千里的能力充分发挥出来。材,通才。

【通其意】

通晓它的意思。

【临】

面对。

【呜呼】

表示惊叹,相当于唉。

【其真无马邪】

真的没有(千里)马吗?邪,通耶,表示疑问,相当于吗。

周处翻译

周处原文翻译

文言文 翻译

文言文翻译大全

文言文翻译

周忱传文言文阅读翻译

《采桑子·时光只解催人老》全词翻译及赏析

素问阳明脉解文言文

周处阅读答案

自相矛盾文言文翻译

周处文言文翻译解词(共9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周处文言文翻译解词,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