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守恒定律习题

时间:2022-12-01 00:39:05 作者:毛毛酱 综合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毛毛酱”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5篇质量守恒定律习题,下面是小编整理后的质量守恒定律习题,欢迎大家阅读借鉴,并有积极分享。

篇1:质量守恒定律经典习题

质量守恒定律经典习题

一、判断化学反应方程式中未知物的组成。

3、化学方程式CxHyOz+5O2=4CO2+4H2O,可知x、y、Z的值分别是( )

A、1、2、3 B、2、4、1 C、4、8、2 D、4、4、1

8、根据反应3NO2+H2O=2HNO3+X,推断X的化学式为: ( )

A、N2 B、NO C、N2O3 D、N2O5

9、黑火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黑火药爆炸的反应主要是:2KNO3+3C+S=K2S+3CO2↑+X↑, 则X的化学式为 ( )

A.N2 B.NO2 C.N2O5 D.N2O

11、西班牙的瑞奥汀河是一条酸河,河水中含有硫酸和硫酸亚铁。经调查发现,酸河形成的原因是由于上游河床含有的某种物质R在水中氧的作用下发生反应所致,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R+2H2O+7O2 ====2FeSO4+2H2SO4,则R的化学式为( )

A. FeS B. Fe2S3 C. FeS2 D. FeO

23、三氯氧钒(VOCl3 )可以发生如下反应:2VOCl3 +3H2O==V2O5 +6X,生成X的化学式是

A、HCl B、HClO C、HClO2 D、HClO3

26、在 M + 2O2 == 2CO2 + 2H2O 中,依质量守恒定律可以判断M为( )

A.CH3OH B.C2H5OH C.CH3COOH D.CH4

二、判断质量守恒定律

4、将m g硫在n g氧气中燃烧,所生成二氧化硫的质量下列答案中你认为最合理的是(m可与n相等,也可不相等)( )

A.一定等于(m+n)g B.一定小于(mCn)g

C.可能是小于或等于(m+n)g D.以上答案都正确

5、镁在空气中燃烧时不仅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镁,而且还有部分镁与氮气化合生成氮化镁(Mg3N2),由此可推知,12g镁在空气中燃烧后所得产物的质量为 ( )

A.等于20 g B.小于20 g C.大于20 g D.无法确定

6、质量守恒定律是帮助我们认识化学反应实质的重要理论。在化学反应aA+bB = cC+dD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化学计量数a与b之和一定等于c与d之和

B. 若取xg A和xg B反应,生成C和D的.质量总和不一定是2xg C. 反应物A和B的质量比一定等于生成物C和D的质量比

D. 若A和C都是盐,则该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

7、关于质量守恒定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煤燃烧化为灰烬,该反应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B.24g镁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40g氧化镁,实际消耗空气的质量为16g;

C.无数实验证明化学反应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D. 质量守恒定律只适合于有气体或固体生成的化学反应。

10、下列现象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

A、纸燃烧化为灰烬,灰烬的质量比纸的质量小

B、镁条燃烧,生成物的质量比镁条的质量大

C、浓硫酸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质量增大 D、蜡烛燃烧后质量减小

19、学习中,经常会遇到“1+1≠2”的有趣现象。下列选项符合此现象的是( )

A、n个N2和n个O2混合后得到的分子总数

B、100毫升酒精与100毫升水混合后溶液的体积

C、1克饱和食盐水中加1克水后所得的溶液的质量

D、1克氢氧化钠稀溶液和1克稀硫酸溶液混合后所得溶液的质量

三、“六变、二不变”

14、在2H2O22H2O+O2↑的反应中,反应前后肯定发生变化的是( )

A.元素种类 B.各种原子的数目

C.氧元素的化合价 D.物质的质量总和

16、某物质在纯氧中燃烧生成了氮气和水蒸气,该物质一定含有( )

A. 氮元素和氧元素 B. 氢元素和氧元素 C. 氮元素和碳元素 D. 氮元素和氢元素

18、在下列各项中,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发生改变的是( )

①原子的数目 ②分子的数目 ③元素的种类 ④物质的总质量 ⑤物质的种类 ⑥原子的种类

A.①③④⑤ B. ①③④⑥ C.①④⑥ D. ①③⑤

35、化学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的原因在于反应前后( )

A.物质的种类没有改变 B.分子的种类没有改变

C.原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都没有改变 D.分子的数目没有改变

四、计算题

31.物质R在0.96g氧气中恰好完全燃烧,反应的方程式为:R+3O2 ====XO2+ 2SO2 , 测得XO2和SO2 的质量分别为0.44g和1.28g。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参加反应的R的质量为0.86g B.R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6

C.R中含有X元素、S元素和O元素 D.XO2和SO2都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

32. 某化合物4.6g完全燃烧,生成8.8g二氧化碳和5.4g水,该化合物中

A.只含碳、氢两种元素 B.只含碳、氧两种元素

C.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D.无法确定

33. 某物质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的质量比为11∶9,则该物质的化学式 可能是

A.CO B.CH3OH C.C2H2 D.C2H4

12. 将一定量的丙醇(C3H8O)和氧气置于一个密闭的容器中引燃并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表中a的值一定是2.8 B.若2.0g丙醇完全反应,则生成2.4g水

C.生成物X中一定含有氢元素 D.若6.0g丙醇与14.4g氧气充分反应,则无X生成

答案: 3、C 8、B 9、A 11、C 23、A 26、C 4、C 5、B 6、B 7、C 10、

C 19、B 14、C 20. 16、D 18、B 35、C 31.B 32.C 33.B 12.C

篇2:质量守恒定律

质量守恒定律是初中化学的重要定律,教材从提出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质量同生成物的质量之间存在什么关系入手,从观察白磷燃烧和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关系出发,通过思考去“发现”质量守恒定律,而不是去死记硬背规律。这样学生容易接受。在此基础上,提出问题“为什么物质在发生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呢?”引导学生从化学反应的实质上去认识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只是原子间的重新组合,使反应物变成生成物,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并没有变化,所以,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相等。同时也为化学方程式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篇3:质量守恒定律

重点、难点:对质量守恒定律含义的理解和运用

教具学具:

溶液、溶液、溶液、溶液、溶液、白磷、锥形瓶、玻璃棒、单孔橡皮塞、烧杯、小试管一天平、酒精灯。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

复习提问:在前几章的学习中,我们学习了哪些化学反应?

投影:反应文字表达式

氯酸钾 → 氯化钾 + 氧气

氢气 + 氧气 → 水

氢气 + 氧化铜 → 铜 + 水

引言:这是我们学过的化学反应(指投影),对于化学反应你知道了什么?

思考讨论: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种类、分子种类、物质状态、颜色等发生了变化;原子种类、元素种类没发生变化;对于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原子数目是否发生变化存在争议。

引入:化学反应前后质量是否发生变化,有同学说改变,有同学说不变,意思不统一,那么我们就通过实验来探讨。

设计与实施实验:

讨论:根据实验目的利用实验桌上提供的仪器和药品设计实验方案。

交流设计方案

评价设计方案

教师引导学生评价哪些方案是科学合理的,哪些需要改进,鼓励学生开动脑筋,积极主动地参与实验设计过程。

1.实施实验:

同学们的设计方案是可行的,可以进行实验。

指导学生分组实验,检查纠正学生实验操作中的问题

1.依照设计方案进行实验并记录实验现象和测定的`实验数据。

2.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是否发生变化。

3.汇报实验结果

引导学生从实验内容,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是否发生变化汇报实验结果

同学们的实验结果是巧合,还是具有普遍意义?

汇报:

1.实验内容

2.实验结果

反应前物质总质量(烧杯+试管+两种溶液)_______g,反应后物质总质量为_______g。

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是否发生变化_______。

3.演示实验

演示:白磷燃烧前后质量测定。

1.观察记录

反应前物质总质量为_______g,反应后物质总质量为_______g。

2.书写反应文字表达式

3.实验结果分析: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是否发生变化_______。

总结:

思考:通过以上几个实验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科学家曾做过大量实验,无数实验都证明: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总质量相等。这是化学反应遵循的规律。这个规律叫做质量守恒定律(板书课题)

提问:哪位同学试着回答什么是质量守恒定律

篇4:质量守恒定律

一、定律内容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反应前总质量         反应后总质量

g                    g

磷 + 氧气    →    五氧化二磷

二、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守恒原因

探究活动

通过实验探究化学反应前后质量是否发生变化。

(1) 根据提供的仪器和药品设计实验方案。

(2) 交流与评价。

(3) 实施实验。

(4) 汇报讨论。

篇5:质量守恒定律

讨论: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守恒原因

问题讨论:

为什么参加化学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化学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投影:水分子分解示意图,引导学生从化学反应的微观实质认识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守恒的原因。

板书:二、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守恒的原因。

投影:课堂练习

1.已知12g木炭与32g氧气恰好完全反应,则生成 的质量是_______g。

A.44g      B.32g      C.22g      D.12g

2.镁带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的质量比金属镁的质量大,有人说这个事实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你说对吗?为什么?

3.蜡烛燃烧后的产物有二氧化碳和水,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该物质的组成中一定含有_______元素和_______元素,可能含有_______元素。

反思研究过程:

通过对化学反应前后质量是否发生变化的探讨,你有哪些收获?

总结:对于今天的学习每个同学都有不同程度的收获,同时也发现了自己的不足,在今后的学习中相信大家会做的更好。

板书设计:

质量守恒定律说课稿

质量守恒定律教学设计

九年级《质量守恒定律》说课稿

狼习题

成本会计习题

化学平衡习题

经济法习题

离子反应习题

三角函数习题

会计习题

质量守恒定律习题(精选5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质量守恒定律习题,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