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福听力经典思路诗

时间:2022-12-15 05:24:05 作者:吞刺吐鱼 综合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吞刺吐鱼”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8篇托福听力经典思路诗,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后的托福听力经典思路诗,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1:托福听力经典思路诗

托福听力经典思路诗

安慰鼓励,坚持第一 → ⑴

影响学习,马上放弃 → ⑵

赞美夸奖,毫不谦虚 → ⑶

逢人便夸,从不打击 → ⑷

讲话直接,态度清晰 → ⑸

寻求帮助,乐于建议 → ⑹

品位高雅,音乐位居 → ⑺

生活窘迫,钱是难题 → ⑻

积极向上,善良正义 → ⑼

间接回答,不伤友谊 → ⑽

形象思维,理解习语 → ⑾

把握语调,听出语气 → ⑿

注释:

⑴ 是土壤部分,一种美国人的文化,在听力中多见。如,比赛一输要放弃了,第二人劝;课程太难坚持不住要quit了,第二人劝;小说人物复杂不想读了,第二人劝;减肥坚持不住,第二人劝等等。

⑵ 弘扬bright sides,听力中的美国学生永远是学习,有任何事情与之冲突都要放弃其它而学习;这么多年考试中,偶有一次例外,当然发生在男生身上,一女生邀他玩,他来了一句:“The book can wait”丢人的话来。除此之外,别无例外。比如:在第一人话中出现娱乐项目,而第二人话中出现学习类项目,可想而知下文是什么了。

⑶ 又是一个美国文化,区别与我们的文化对待。Thinking in American way

⑷ 见人有衣无衣都great;有头发无头发都great;体形好不好都great,所以理解后用于生活中,有美国人说:“Your English is good.”千万别自喜,因为他们的文化就是这个。

⑸ first thing first,用于抓态度,绕难点解题。应用于我们的写作中,先给point再develop。

⑹ ①学生生活中,困难是常有的,而互相帮助又是听力中传播的温情,别管事实怎样,解题用它。但车和钱很少外借,他可以载你去,但不会借你车。

②听力中的建议一定是考点,把所有的建议句式(干)背过,听觉上,一听见有建议,必抓之解题。而建议他人的四类是:时间、地点、人物、动作,在建议题型中会总结。

⑺ ①强调学生的high taste:吃饭去意/法餐馆;用香水;用天然的'化装品;听音乐会;拒绝电视、电影。

②提到音乐会一定去看;音乐会票一定难买;音乐会一定人山人海(过道都是人);音乐会的赞美无与伦比(out of this world)。

⑻ 是解听力题一个永久的暗线。没钱等sale;买到sale极高兴;家具用二手;打工来挣钱;物价一涨就抱怨;租房屋子简布置;一定是小破房等等。

⑼ 出题基调,展示留学生生活的美好。

⑽ 一种常考的思维,常见的美国人讲话方式。

⑾ ①一种思维方式,值得我们在用词方面学习。比如,我们说贵very very expensive,土人们形象化cost a fortune来表达。

②在理解记忆习语及临场解决习语时运用。

⑿ 听力的至高境界,从一词一词听→一词组一词组听→一句话一句话听→一意群一意群听→一调子一调子听。闭上眼,只有调子在脑中乱飞去解题。以调子、重读、语气小词来把握。详见语气题型。

篇2:托福听力做笔记思路分析

托福听力的开头部分一般是出主旨题的考点,所以我们需要特别注意听力材料开头部分关键词之后的内容,也就是我们需要找到的主旨。 我们需要记录的是“let’s talk about?/Today I wanna talk about?/ let’s continue our discussion about?”等之后的名词性短语,也就是文章的主旨。比如:Today we are going to talk about a film-maker who began making very unique films in the late 1920s。关键词“we are going to talk about”之后的名词性短语就是我们需要文章的主旨——一个风格独特的早期电影人。

托福听力做笔记思路原则讲解:记录主要分支/分论点

分支和分论点一般在总分结构的文章,以及一些描述事情发展的条件或者过程中都会涉及。我们需要特别注意教授提到的明确或隐含的分支分类,以及过程类的关键词。要对分类,过程,对比的具体内容敏感,并且进行简要的记录。

比如关于章鱼的讲座中,教授就明确地提到了其保护自己的三种方式:by changing color, by changing its texture, and by changing its size and shape,之后的讲座中就分别详细的介绍了这三种方式是如何进行的。在记笔记的过程中,需要记录三个分支相应的主要内容。

托福听力做笔记思路原则讲解:确定记录内核心话题

托福听力正式开始之前会有一个简短介绍,之后屏幕上会出现一些和托福听力内容相关的,可以帮助我们确定托福听力核心话题的提示,例如,listen to a conversation between a professor and student in a professor and student.

从中可以知道下面对话内容的场景:biology class,然后会出现一个图片,里面文字为:Friends of the Earth, Biology class。后面还会有一个对话内容的图片。通过这些文字和图片,我们可以推断这个对话的主题为与人类地球有关的一个结构,这样机构主要会负责环保事宜。确定主题可以让考生悬着的心落地。

确定托福听力核心话题后,就是记录与其相关的细节,主要的细节为what , when, where , who , why和 how等。注意记录对话和演讲中信息引导词和信息引导句后面的信息,例如, First ……, let's look at the ……, Now, Let's move on to ……, in the nest part of lecture ,I 'd like to talk about ……

比起托福听力做笔记的操作技巧,上面这些思路原则,才是更值得考生关注和铭记于心的关键所在,想要做好托福听力笔记为解题提供足够的参考,考生还是应该先了解一下本文内容才是合理选择。

托福听力:听力易考点的解析

1、主旨题

一个段子的主旨往往出现在文章引言和开头处,而重复的最多往往一定是主旨!在听课堂演讲等学术性题目时,一定要首先把握文章最核心的主旨,主旨考题选项中过于细节的往往是错误选项;

2、功能/目的题

该题型类似于主旨题,对于任何一个长段子,首先务必要把握的是文章的主旨和结构,只有主旨确定了,才有可能去理解细节,做推断。

3、细节题

主旨题和细节题主要是考察考生对于基本信息的理解能力(basic comprehension),除此之外ETS所要考察考生的另外两种能力分别是对于语用信息的理解(pragmatic understanding)和整合信息、对全文结构把握的能力(connecting information)。而基本信息的理解就占到50%的比重,可见主旨题和细节题的重要性。

对于细节题,大家不要走入误区,觉得所有的细节100%会考到,所以去关注每一个小的细节点,以至于舍本逐末,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对于细节题,大家要把握两个原则:第一、ETS只会考察我们和主旨有关的重要细节。过于偏细节的实在没有听到,大可不必惋惜,影响后面的发挥;第二,牢牢把握住往往和考点向联系的重要信号词。比如说表示因果的accordingly, thus等词对应于细节题中常考察的因果题。而常见的和信号词相关的考点有逻辑时间顺序、举例、列举、相似或者对比、转折、强调、因果、总结、定义、建议、数字等。

4、态度/ 推断

对话中的态度题要注意通过语气、语调、重读来推测;而由于演讲中的内容相对学术和客观,所以演讲中的态度题要注意通过形容词和副词的褒贬色彩来确定说话者的主观意图。

推断题把握一条原则:正确选项往往不是文章中的直接表述,可能通过同意互换的方式来设置陷阱,迷惑考生。

5、组织结构题 / 分类信息题

6、内容连接题 / 排序题

最后的五六两种题型都是考察考生对于全文结构的一个综合把握,是对考生能力的最高要求,但是它同样也是基于对文章主旨把握的基础之上的。要做好这两种题型,大家在最后一周一定要强化熟练自己记笔记的能力。

笔记不是越全越好,因为没有那么多时间,而且也容易遗漏新的信息;当然也不要走极端不记笔记,因为4~6分钟的课堂演讲绝对超过了人脑的瞬时记忆负荷。关于笔记大家把握三个原则:一、在确定主旨的前提下关注信号词后面的重点词(前面细节题已做介绍);二、但凡分类信息题笔记中注意记录按什么分类,以及每一类的特征;三、排序题的笔记注意表明步骤和逻辑顺序信号词后的内容。对于“笔记”是新托福考试听力的重中之重,大家在最后几天一定要多加操练,熟能生巧。

托福听力:考点整理和介绍

【层面一】基础理解力 (Basic Comprehension)

这类题型主要考察对全文主要观点(main ideas)以及支持观点的具体细节(supporting details)的理解和判断能力。

【解题技巧】主要观点题包括对话中讲话人的目的以及演讲中主讲人讲述的主要内容是什么。鉴于此,练习的过程中应做到:1.听好开头,准确确定对话发生的场景以及讲座涉及的内容;2.对一些涉及场景的关键词汇要敏感,以判断讲话者的目的。

细节题要听的是在某一时间内发生的具体事件;对于特定术语的定义;对事物的描述;事情发生的原因,举例,比较情况,以及人名、地名和结尾部分。

【层面二】实际交流理解力 (Pragmatic Understanding)

这类题型主要考察考生对语言交流的实际掌握能力。能够听出并准确判断讲话者讲某句话的目的(purpose);以及讲话者所呈现的态度(stance)。

【解题技巧】当文中出现“道歉”、“自我纠正”、“他人纠正”时会出目的题。因此,听到课堂上引导或者鼓励,举例或讲故事,进一步解释某个概念等,一定要注意记录。

而态度题就要着重于讲话人的语气、语调、重读,把握其态度上的肯定/否定,喜欢/厌恶,是否有兴趣以及是否满意等方面。

【层面三】综合理解能力 (Connecting Information)

这类题型考查考生对上下文以及文章脉络、前后语言信息关联的掌握的能力。这种考察就要求考生更具备一定的听力实力,比如整合文中信息、根据前文下结论更会考到推导的能力。总体上考查考生的概括和推论的能力。

【解题技巧】对于文章的组织结构,要把握“分类”、“层次变化”、“对比”、“过程描述”等,并进行合理推理推断。关键词:today… / about / concentrate on / focus on / review / move on / let`s / look at / but / so / now / because / reason / first / example / in other words / in the other hand。

篇3:托福听力高频题型解题思路分析

托福听力修辞题题数和出现位置介绍

IBT听力中的修辞题通常出现在课堂演讲(lectures)部分,在2个长对话,4个课堂演讲中,一般占5至6题。

托福听力修辞题常见提问形式一览

修辞题通常都是以特殊疑问词开头的特殊疑问句,例如:

Why does the professor say this?(询问使用了何种修辞手段)

A: To encourage the students to think about the issue under a bigger context.

B: To elicit an answer from the students.

C: To compare two different things figuratively to engage his students.

D: To describe an imaginative situation.

How dies the professor illustrate his point about ___? (询问谈话人是如何创造了某种修辞手段的)

A: by comparing X to Y

B: by giving an example of X

Why does the professor say so? (节选了演讲中某一带有修辞用法的部分,让考生回答为什么谈话人用此修辞)

A: To point out a flaw

B: To repeat a point

C: To define an important term

D: To exemplify a key point?

篇4:托福听力高频题型解题思路分析

1. 熟悉常用修辞手段,如比喻(又分明喻,暗喻等),夸张,比拟,例证,借代,反问,反复,设问等等。

2. 听原文时即可适时判断谈话人的真实意图,谈话人某句讲话修辞手法运用明显之时,往往就是考点出现之处。

3. 注意根据上线问和谈话气氛来综合回答问题,不要脱离主题凭空猜测谈话人的修辞意图。

托福阅读修辞题解题技巧实例讲解

Professor: Through much of the last century, America’s faith in freedom and democracy was a rock in a raging sea. Now it is a seed upon the wind, taking root in many nations.

Narrator:Listen again to a part of the lecture. Then answer the question.

Professor: …Now it is a seed upon the wind, taking root in many nations.

Why does the professor say this?

A: To encourage the students to think about the issue under a bigger context.

B: To elicit an answer from the students.

C: To compare two different things figuratively to engage his students.

D: To describe an imaginative situation.

解析:

该题是询问为何使用某种修辞手法。

从谈话节选段落中我们很容易看出,教授使用的是暗喻的方法。

该段落大概的意思是:在上个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美国式民主和自由的信仰如石沉大海,波澜不惊;而今,却如清风拂絮,撒落人间。

暗喻的方式是为了形成对比,从而激起听者的想象力,活跃课堂谈话的气氛。

综上所述正确答案为C。

托福听力考试的六个注意重点

托福听力六大重点1.High-quality extensive listening

我认为泛听的最佳材料有两个:一个是National Geographic(国家地理频道),另一个是Discovery(探索)。看的时候一定要有英文字幕。每天看,养成习惯,会有很大收获。虽然有些考生认为泛听没有效果,关键开始因人而异,找到适合考生自己的听力训练方法,自然事半功倍。

托福听力六大重点2.Dictation

是指听写。将一篇听力录音中的原文全部听录下来,它是提高听力最有效的方法。对于准备新托福考试的考生而言,最好的听写材料是老托福的lecture。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可以先花一个月的时间将新概念第二和第三册的美英版听写完,然后再来听写老托福的lecture。

托福听力六大重点3.Subconscious listening practice

是指“下意识的听力练习”。它是指为自己创造一个英文的环境,比如早晨一起床,我们就打开音箱播放英语,可以是托福的听力材料,可以是英文广播,也可以是一部英文电影等,这样做的好处是随时都可以听到英语,在潜移默化中不知不觉地加深对英语的敏感度。其实这点和泛听有点类似。

托福听力六大重点4.Summary

是“概述,大意”的意思。具体指学生在听到一篇听力材料后所进行的概括。考生不需要听懂材料的每一个细节,但要抓住说话人的思路和框架。这个训练对于托福听力至关重要。练习summary的方法很简单,可以托福听力讲座为材料,一边听一边记笔记,录音结束后,根据大脑记忆和笔记,对全文重点内容进行英文复述,反复练习,直到可以将一篇讲座顺畅复述出来为止。

托福听力六大重点5.intensive listening

是指精听。我们这里所说的“精听”步骤如下:一边听一边看原文,划出自己不认识或似曾相识但反应不过来的词;录音结束,开始查生词,写在原文的旁边,只要写出这个单词在这篇文章中的意思即可;将这篇材料当阅读文章快速精读一遍,彻底看懂;再一边看原文,一边放录音,嘴上要跟读,反复几遍,一直听到可以不看原文彻底听懂为止。

盘点托福听力中的高频失分点

首先第一个失分点就是因为我们在托福听力考试中的紧张情绪,遇到一个单词听不懂就会变得很紧张。

这样就会恶性循环,越听越不好。考生会很难进入考试状态,所以开始的那几篇听力往往做的都不是很好。考生在考试当天,就可以先听力题,这样有助于稳定情绪和保持状态。

人一紧张就很难集中精力,所以在听力的时候就会忽视很多细节温柔,但是在托福听力考试中,有 80%细节题,这对忽视了细节的考生是很不利的。在做听力考试的时候,你可以先把握主题还有结构,同时记下一些比较重要的信息,重复多词的信息往往非常重要。

还有一个失分点是因为考生在考试的时候,无法清楚方应出一个单词的意思。总觉得这个单词有印象,但是就是不知道意思。很多考生会出现这种问题,原因就是考生的单词系统不能和听到的信息形成直接的反射。我们可以再背单词的时候就通过听来背单词,这样有助于形成自然的条件反射。汇或者词组多加记忆。

另一大失分点就是考生纠结于某个听不懂的一道题目上,竟而忽略了后面的题目。如果你在考试的时候碰到这样的情况,你应该应该先放一遍,先听下面的内容。如果有多余的时间的话再回过来考虑这个题目。这种情况凭着自己的第一感觉做就好了,过多纠结就是浪费时间。要是你发现你没跟上听力的节凑,试着跳掉一两题,这样就是舍小头赚大头了,你还是很合算的。

怎样应对托福听力中的专有名词

一.记缩写

在托福听力专有名词的记录过程中,我们要尽量记下自己对听到音的缩写,那么由于考生普遍对元音判断并不很准确,我建议大家尽量多记辅音;与此同时,可以用大写或者记完后画圈圈的方式将专有名词标注的明显一些,方便在做题时进行查找。比如上文中提到的chromatophore,我们可以记成CHROM 并且画个圈圈,这种托福听力技巧能帮助我们更好的记下繁杂的专有名词,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文章意思。

二.听释义

一般我们在听到专有名词的前后,由于它们本身不属于托福听力词汇的考查范围,所以我们大多数都能听到对专有名词的解释,那么我们要迅速记下解释中的重要词汇,这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该专有名词的大意,比如在chromatophore的前后,我们就可以听到一个解释:Chromatophores consist of tiny sacs filled withcolor dye.意思是C是装有染色体的小囊;同时,在考试中,我们发现除了对专有名词的考查之外,我们时常也能碰到直接用专有名词的解释来考题的现象。当然,这项要求是建立在大家有一定的词汇基础之上的,所以大家在备考过程中,一定要多注意词汇的积累。

三.听观点

如果很不幸,我们没能将专有名词的释义及时记录下来,那么这时,我们需要通过前后文中的观点去判断。托福听力的文章一般都是非常有逻辑性的,观点性非常强。在听的过程中,每部分的内容都是紧紧围绕观点而展开的,我们应通过观点去帮助我们判断。比如说上文中提到的chromatophore一词,出现在 章鱼利用细胞来变化颜色,所以就算我们不知道 chromatophore是色素细胞,也可以通过前后文判断,它是章鱼身上可以帮助变化颜色的东东。

有效使用托福听力TPO的四大阶段

众所周知,托福(课程)TPO材料是备考托福听力最好的材料。相信众多备考托福的同学也一直在练习这套材料。但是,你是否仍有如下困惑:我是不是把TPO的题目全部做完就能得高分?我只有1个月的备考时间,应该练习TPO第几套题?我已经刷了30多套听力题,为什么我的托福听力分数还是没有提高?

回答这些问题之前,请你先想想,你是怎么样做TPO的呢?

你的做题步骤是不是:做题-对答案-看原文-思考片刻-恍然大悟-开始听下一篇文章,如此循环?

如果你是这样对待TPO听力文章的话,那么你就走入了一个误区——没有合理地使用托福TPO听力。托福TPO是备考托福听力的必用宝典,来自ETS曾经考过的真题,有时还会直接出现于现在的托福听力加试部分。目前为止,ETS一共发布了42套TPO题目,其中37-42套题是相对接近现在考试的难度的。这些题如果运用得当,就足够提升我们的听力水平;但是如果使用不当,那就是白白浪费了这么宝贵的材料。

那么到底该如何充分有效地利用TPO呢?如何避免盲目练题呢?下面老师将对42套TPO整体难度进行分析,告诉大家如何从以下四个阶段利用TPO进行复习备考。

1. 第一阶段:基础段

听力成绩:13-15分

阶段目标:熟悉托福听力的题型和考试内容,摸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推荐材料:TPO1-10 套,OG

难度分析:年代最早的TPO材料,整体来说比较简单,但TPO8&9套的题目难度较大,如果做的结果不好,不需要沮丧。

2. 第二阶段,分题型、分场景、分学科背景专项训练强化段

听力成绩:16-19分

阶段目标:总结学科背景,体会不同题型的解题技巧。

推荐材料:TPO11-20套

难度分析:大部分文章都属于普通难度,第11套比较简单,第12、15、16、19套中,各有一篇高难度的文章。

3. 第三阶段,套题模考强化段

听力成绩:20-24

阶段目标:适应听力部分的长度和考试强度,体会每一篇对话的话题转折处,以及讲座的段落层次考点。

推荐材料:TPO21-30

难度分析:TPO21-23属于高难度套题,TPO25之后和现在考试难度相似。

4. 第四阶段,冲刺段

听力成绩:25+

阶段目标:巩固解题技巧,查缺补漏,调整心态。

推荐材料:TPO30-42

难度分析:TPO30之后的题目,尤其是37-42套和现在的考试非常接近,是很好的模拟练习材料,而这几套题市面上还没有售卖,相应题目可以在新东方在线致赢托福一对一课程中获得。

其实,所谓的TPO难度是指文章和题目的综合难度,有的文章虽然音频听起来很复杂,全都是陌生的专业名词和细节描述,但后面的题目只是考了大的框架结构;而有些文章虽然听起来不难,但是后面的题目选项设置迷惑度却很大,这种规律现在出现的越来越多。所以,分析干扰选项的特征在完成题目后尤其重要。

篇5:2020托福听力解题思路分析

托福听力解题思路分析

托福听力应用理解题2大类题型基础讲解

托福听力应用理解题,OG中的名称是pragmatic understanding。按照具体分类,可以分成对听力内容的功能理解以及态度理解题,以下将简称为功能题和态度题。从题型难度上来说,应用理解题可以算是基础听力题的进阶题型,考生除了仍然需要依赖听力中给出的信息来做判断外,还需要具备对信息的理解能力,也就是说,大家不仅要记住信息,还需要在此基础上加上自己的理解然后做出选择。因此,这类题目比起主旨和细节等题型来说,难度要更高一些。当然,能够做对这类题目,也会是大家托福听力水平的体现。而如果考生想要冲刺托福高分,比如25分以上,那么面对这两大类应用理解题,也需要确保足够的正确率才行。

托福听力功能题基础知识和解题思路介绍

托福听力功能题(Understanding the Function of What is Said Questions),从英文字面意思来看,就是要求考生理解听力材料中特定内容具备的功能作用,也就是为什么要说这些内容,探究说话者的目的。因此,这类题目的答案,很可能不会直接在听力素材中展现出来,需要考生对所讲内容以及上下文有一定的整体理解才能解答。这个题型的提问形式很好辨认,一般是:

What does the professor imply when he says this?

Why does the student say this?

What does the professor mean when she says this?

这个题型最大的特征,在于为了帮助考生回忆,会对问题涉及到的具体听力素材中的部分内容进行重放,考生可以重新听一遍相关的听力内容,之后再结合自己对听力素材的记忆和理解来进行解题。需要注意的是,功能题无法直接在提供的听力素材中找到答案,更多是以一种暗示隐含的方式提供考生需要的解题信息。用中文来说,就是言下之意。如果考生无法理解这一点,那么想要做好功能题还是颇有难度的。

托福听力态度题基础知识和解题思路介绍

态度题(Understanding the Speaker's Attitude Questions),顾名思义问的就是对话中某一方或者讲座中主讲者对于某个观点或者事物的态度看法观点等等。这个题型如果单看提问形式,其实和上面所说的功能题存在一定的相似性,但两者的解题思路却有较大的区别,先来看这个题型的具体提问方式有:

What can be inferred about the student?

What is the professor's attitude toward X?

What is the professor's opinion of X?

虽然提问方式相似,但态度题问的内容其实和功能题并不一致。而考生面对这类题目的解题思路其实也并不复杂,那就是需要听出说话者的具体态度。大家可以从说话者的语气、语音和语调中做出一些推测判断,从而获得自己需要的解题线索。比如疑问语气那就代表怀疑,吃惊的语气那就有意料之外惊讶的态度,而高兴的语气自然是认可认同。如何判断语气需要大家自己在平时做听力练习时进行积累,但学会判断语气并非难事,所以也不需要刻意去练习。另外这类题目中也会出现重放对应内容的情况,大家如果在第一遍听的时候没能注意到语气相关的细节,也可以通过重放来进行解题。

综上所述,托福听力中这两类无法直接找到答案的应用理解题,其难度还是有一定挑战性的,但考生只要能够抓住这类题目的解题技巧,小编相信想要做好它们也并非不可能。最后祝大家都能顺利做好托福听力,搞定难题拿到高分。

2020托福听力练习:抗嗝化合物减少奶牛甲烷排放

The global population is now nearly seven and a half billion.

And that's just humans.

Because our planet is also home to one-and-a-half-billion cows, another billion sheep, and a billion goats.

Their combined belches account for a full fifth of the world's methane emissions—and methane is about 30 times more potent at trapping heat than CO2.

But those methane emissions might get cut—by feeding the grazers something called 3-nitro oxypropanol.

“I can tell you, they like it.

No rejection at all.”

Maik Kindermann, an organic chemist at DSM Nutritional Products in Switzerland.

Liking it, in the cow world, he says basically means they'll still gobble up their food, even with this stuff mixed in.

Kindermann's company developed the additive a few years back.

And it only targets those methane-belching microbes, while leaving the rest of the microbiome untouched.

The result?

A 30 percent decrease in methane emissions.

The study is in the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Kindermann says he thinks the compound could be a win-win for the planet—and the animals.

“You know the methane is kind of a waste product.

And this energy, instead of losing it for the animal, it can be reused for the animal in terms of performance, and at the same time we are doing something for greenhouse gas emission and climate change.”

The product's not on the market yet—toxicology tests are ongoing.

But the hope is that it might take some of the heat off of beef.

现在全世界人口数量约是75亿。

但这只是人类的数量。

因为我们的地球也是15亿奶牛、10亿绵羊及10亿山羊的家园。

这些动物反刍所排放的甲烷总量约占世界总量的1/5—而同时甲烷吸收热量的能力约是二氧化碳的30倍。

但在这些食草动物被喂食名为3-nitrooxypropanol的抗嗝化合物后,甲烷的排放量正在减少。

“我可以告诉你,它们真的很喜欢这种化合物。

真的一点也不排斥。”

瑞士DSM营养产品的有机化学家马克·金德曼说道。

他表示奶牛们非常喜欢这种化合物,即使添加到食物中,奶牛们仍会狼吞虎咽。

金德曼的公司在几年前研发出这种添加剂。

这种添加剂会拦截动物体内的微生物生成产生甲烷至关重要的酶。

而3-nitrooxypropanol只针对生成甲烷的微生物,其他微生物则不受影响。

结果如何呢?

甲烷排放减少30%。

这项研究已经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发表。

金德曼认为这种化合物对地球和人类而言是一种双赢。

“甲烷是一种废物。

动物们可以再利用这种能源,而不是进行浪费,与此同时,我们在为温室气体排放及气候变化尽一份力。”

这款产品正在进行毒性测试,目前还未在市场上流通。

但我们希望的是,能够减少牛肉的一些热量。

1.account for 对…负有责任

例句:Computers account for 5% of the country's commercial electricity consumption.

计算机占去该国商业用电的5%。

2.get cut 减少

例句:If you are going to stand in front then it will get cut.

如果你站在植物前面就会被剪到。

3.at all 根本;简直

例句:I certainly don't remember talking to you at all.

我当然完全不记得和你讲过话。

4.mix in 混合

例句:Add the milk to the flour, and then mix in three eggs.

往面粉里加牛奶,再拌入3个鸡蛋。

2020托福听力练习:科学家扮成北极熊接近麝牛

“So I just don't approach, at least initially, a group of musk oxen.”

Joel Berger, with the Wildlife Conservation Society and Colorado State University.

“What I do is to take into account other factors that might reflect their responses. And so what I need to know is something about the group size, whether or not males are in the group. I need to know something about snow depth, about snow penetration or how hard the snow is. And then I'll approach and try to understand whether they stay, whether they flee, whether they charge.”

Oh, one more important point. When Berger approaches the musk oxen, on Russia's Wrangel Island north of the Arctic Circle, he's dressed up like a polar bear.

“I know the media has a good time when we dress up as animal models. Of course they do. But remember, two Nobel laureates, Conrad Lorentz and Niko Tinbergen, led the way for getting inside the minds of animals...and they've done this through innovative models.”

Polar bears prefer seals for their meals. But the loss of sea ice is forcing them onto the land to hunt for prey that's usually not on their menu. The idea here is to gauge the response of musk oxen to this formerly rare threat.

“It's really tough to get inside the mind of a musk ox and especially to understand from mere anecdotes how they may respond in this emerging dynamic.”

Berger works with Russian researchers on their side of the Bering Strait and with Americans in Alaska.

“We're currently in the process of evaluating more than 100 simulated interactions, some that include our three years of work in Alaska, as well as over on the Russian side...the last time I did something like this was about 15 years ago, to understand how moose and other species would respond to the new threat of wolves in and around the Yellowstone system.”

Back then, Berger and his wife would get into a moose outfit to be able to get close to the ungulates. I wrote about that effort in 1997. You can find it by googling my name and Joel Berger—a man who's work really suits him. (That joke was unbearable.)

“我不会靠近,至少不会从一开始就靠近一群麝牛。”

乔尔·博格在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和科罗拉多州立大学工作。

“我采取的方法是,把其他可能影响它们反应的因素都考虑进去。我需要知道麝牛群的规模,这群麝牛里是否有雄性麝牛。我还要了解积雪的深度、渗透性及硬度。之后我才会逐渐靠近它们,试图去了解它们是会留在原地,会逃走,还是会发动攻击。”

还有一个重点。博格在位于北极圈以北的俄罗斯弗兰格尔岛靠近麝牛时,他会打扮得像一只北极熊。

“我知道媒体看到我们打扮成动物的样子会很高兴。他们当然会高兴。不过要记住,引领我们去了解动物思想的是两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康拉德·洛伦兹和尼古拉斯·廷伯根,他们采用的就是创新模式。”

北极熊最爱吃海豹。但是海冰的减少迫使它们去陆地上捕食本不在它们捕食范围内的猎物。博格的目的是评估麝牛面对这种罕见威胁时的反应。

“了解麝牛的想法真的非常难,只凭轶事来了解他们会如何应对这种新出现的变化更难。”

博格同俄罗斯研究人员在白令海峡划分的俄罗斯境内一起工作,同美国研究人员在阿拉斯加工作。

“目前我们正在对100余个模拟交互作用进行评估,这其中包括阿拉斯加方面三年的工作成果,以及俄罗斯方面的成果,我上次做这种工作是在前,当时我研究的是驼鹿和其他物种如何应对黄石公园内部和周边狼群的威胁。”

那时,博格和他的妻子会穿上驼鹿装,以接近这一有蹄类哺乳动物。时我曾写过有关那次研究的文章。听众可以用谷歌搜索我和博格的名字找到这篇文章,博格的工作真的很适合他。(这个玩笑很无聊)

重点讲解:

1. take into account 考虑到;把…计算在内;

例句:He will take into account my request.

他会考虑我的要求。

2. dress up 装扮;打扮;

例句:He often dresses up as a superman.

他经常把自己装扮成超人。

3. hunt for (人)打猎,猎杀;(动物)猎食;

例句:Davy liked to hunt for bears best of all.

大卫最喜欢猎熊了。

4. repond to 应对;作出回应;作出反应;

例句:A child's age affects the child how repond to the diaster.

孩子的年龄也会影响他们对灾难的反应。

篇6:托福听力常见难题解题思路

托福听力常见难题解题思路分享 如何做对讲座开头题?

托福听力疑难考点解读:讲座开头问题

首先解释一下这个考点:所谓讲座开头部分,指的是教授开始的寒暄以及引入讲座的部分,时间在第一分钟左右。大家需要明确的是,在讲座开始部分的提问,无论学生还是老师是发出者,教授的意思大多数是要引出下文。比如托福考试曾经考过metacognition(元认知),教授在刚开始先引出元认知的概念,然后就举例,说音乐家和其他人的大脑有个部分不一样,大家有谁能知道不同大脑的元认知在这个时候有何不同?

这个信息点以原因题的形式考的,问到为什么教授会问这个问题,答案自然是,为了讲到这篇主旨:大脑和元认知的关系。在人手必备的托福官方真题当中,这个考点也经常考到:

托福官方真题17 L1实例讲解

“Amy: why don’t we know the exact date when this head was made?

Professor: That’s a fair question. We are talking about prehistory here. So obviously the artists didn’t put a signature or date on anything they did. So how do we know when this figure was carved? ”

这是在讲座第一分十秒开始的一个问答,题目的考试形式是重听题,重听内容即以上片段中的内容,那么按照答题规律,这道题目不管问法如何,答案选的是引出下文:

Why does the professor say this?

A. to make the point that written records are not important

B. to explain why the question is worth discussing

C. to justify the omission of an important point

D. to express this point about the quality of prehistoric art

正确答案B选项,虽然B说的是来解释一下为什么这个问题值得讨论,但正是说明这个问题是值得讨论的,所以接下来这篇讲座讲的便是对这个问题真正的全面的回答,即所谓的引出下文。

在以往考试以及托福官方真题中,此类题目不胜枚举,所以建议大家,对文章开头的问答以及事例一定要敏感,简记下来,如果可以判定例子出现在讲座的开头位置,并且后面是没有转折的,那么答案大多数都是与文章主旨有关。

复习托福听力的七大注意事项

复习托福听力注意事项一

千万不要再练习过程中因为听不懂文章就继续硬听,听完三四遍如果还是听不懂就应该马上看原文。看完原文之后再反复听,知道听到关键词都能够大脑条件反射,既不用想也能知道。在托福听力中,反复听已经听懂的要远比反复听自己听不懂的重要。

复习托福听力注意事项二

无论是哪种类型的听力,都要带着问题去听,而不必要的可以不听,特别是长文章。这样听力听完答案也就出来了。做托福听力的顺序应该是先看文章题目,再看答案,先了解文章的内容和,,并且要对答案以及文章的问题提法有所猜测,将自己的猜测和实际听力去对比,你会发现听力讲的都是你有所了解的事情,并且是有过思考的事情,化被动为主动。但是,要能够让猜测准确只有靠平时的多听、多练、多想,别无他法。

复习托福听力注意事项三

要将精听与泛听相结合。精听是基础,所谓精听就是指把录音材料上的内容完全听透彻。首先听其大意。第一遍时把我主旨大意,第二遍要逐句听,把每句话听透。尽量不要参考录音文字材料。第三遍在精听基础上,写下自己听到的信息。这样就可以查漏补缺,发现自身听力的薄弱环节。泛听是保障,要选取合适的材料,VOA的慢速英语新闻,电影原声录音等。

复习托福听力注意事项四

严把语音关。许多人碰到托福听力会出现这样的问题:一段对话听了好多遍还是听不懂,对照原文时却没有发现任何生词。这很可能是一些基本的语音问题所造成的。所以应该从纠音开始突破听力。有以下几个语音问题的方面需要注意:单个音标的发音,连读,失去爆破,重音和语调。

复习托福听力注意事项五

背单词的时候,注意对单词发音的掌握。因为音和义是密不可分的整体。,找一本有录音磁带的单词书。这种记忆方法不仅可以通过听音帮助记忆,也可以给听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复习托福听力注意事项六

考前一周不要太集中的听听力了。每天要保证一个量的问题,既不要让自己的耳朵在考前过度疲劳,也不要只听一遍,让自己的耳朵到考前失了状态。推荐每天真正做两篇听力,自己锻炼用1-2篇。

复习托福听力注意事项七

考试之前的一周留四五套从没做过的考题,不要之前很快把所有题做完。留几套题可以在考前让自己热身,真正体验考试的感觉。

全面解析托福听力题型

托福听力题型之主旨题:

IBT听力主旨题考查把握谈话或演讲的主要内容的能力。对于任何一个长段子,首先务必要把握的是文章的主旨和结构,只有主旨确定了,才有可能进一步去理解细节,做推断。

主旨题特点:

通常是对一个谈话或演讲的主要内容的综合概括。

在一段长演讲中,通常会有两个或以上的主要表述内容,但这些内容往往是相互关联的,它们互相补充构成一个完整的主题。

典型提问形式:

托福听力主旨题的问题常常以特殊疑问词开头, 例如:

What is the subject of the conversation?

Why did the man go to see the professor?

What are the man and the woman discussing?

What is the woman’s problem?

What is the lecture mainly about?

What is the professor mainly discussing?

What aspect of ?? does the instructor mainly discuss?

托福听力题型之细节题:

托福听力中的细节是指具体的信息,例如说话人提及的事实、描述、定义和例子等。

细节题特点:

细节题要求考生重现对话或讲座中的具体信息,不需要做过多的推测

基于ETS考察内容是和主旨有关的重要细节。我们在听的过程中需要把握的往往是和考点相联系的重要信号词,比如说表示因果的so, thus等词对应于细节题中常考察的因果关系

典型提问模式:

What does the woman suggest the man do?

What help did the young man receive? Click on two answers。

Select the diagram that represents ????

According to the instructor, what characteristic should ?.... have?

How did the professor introduce ??.. ?

According to the speaker, what does ??? mean?

According to the prof essor, why is A superior to B?

托福听力题型之部分目的题:

研究分析发现,目的题有两种:一种是与主旨相关的,例如what is the purpose of the talk?这种形式已经在主旨题中有所列举;另外,有些目的题只与部分对话或讲座的内容相关此,类题目主要考察考生对语言交流的实际掌握能力,听出讲话者所呈现的目的。

部分目的题特点:

这类目的题的问题通常问的是某个短语或句子的作用

有些题目需要考生再听一次部分对话或讲座的内容

说话人通常不会直接说出自己的目的,而是用间接的表达

典型提问模式:

Why does the student say this?

Why does the student say ?

Why does the student mention ?

Why does the professor talk about?

Why does the instructor ask the class about ?

托福听力题型之态度题:

考生需要判断出说话人对讨论过的人或事的看法或感觉,主要考察考生对语言交流的实际掌握能力,听出讲话者所呈现的态度。

态度题特点:

有些题目需要考生再听一次部分对话或讲座的内容

正确答案往往不是文中的直接表述

说话人的态度通常是影响深刻、高兴、感兴趣、惊讶、焦虑等

典型提问模式:

Select the sentence that best expresses how the student probably feels?

What is the student’s attitude toward ?

What is the speaker’s opinion of ?

What does the professor think of ?

What is the professor’s point of view concerning ?

托福听力题型之推断题:

推断题包括“推论”和“预测”两种形式。推论是原文没有直接表达的,需要考生进行推测的信息;预测则是需要考生根据说话人所说的话推测出其未来的行为。

推断题特点:

有些题目需要考生再听一次部分对话或讲座的内容

文中一般没有直接提及的信息

典型提问模式:

What does the speaker imply about ?

What can be inferred about ?

What is probably true about ?

What can be inferred from the talk?

What will the woman probably do next?

What will the students probably do next?

What will the professor probably discuss next?

篇7:解析托福听力态度题思路

如此大家要怎么破解托福听力态度题呢?

态度题,就好像大家原来表达的它的关键是为了考察大家是不是可以听出说话人的态度或观点。考生可能是会提出与有关说话人的感受、喜恶亦或是感受到焦虑或快乐的原因。同事考生依然是会提出有关说人的把握性的问题:说话人属于引用尝试或者是表述观点?材料里陈述的事实已经被大家接受或者是仍有争议的?有时,题目是会对考生发现并理解反语的能力进行考察。当说话人要表达的意思跟其实际所说的内容相反时,那么他/她就是在说反语。例如,在某种语气说出 “That’s just great”这句话就可以表达出 “That’s not good at all”的意思。说话人使用反语会处于各种目的,包括强调已提出的要点、营造幽默气氛以引起听众共鸣,或者以简洁的方式表示不赞成。

小白考生TOEFL听力须知

1. 托福听力形式:有两种形式

a. 托福听力中有2-3个对话,每段对话后将有5个问题。在对话中,第一个场景发生在学校办公室里。对话可能涉及学术内容或者与课程要求有关。第二个场景是关于学生服务的对话。对话一般发生在大学校园中,包括非学术性的内容。

b. 托福听力中有4-6则讲座(Lectures),每个讲座后会有6个问题。讲座一般来源于老师的课堂授课。讲座可能只是摘录教授的讲课内容,或者是学生的提问,或是老师向学生提问并且请一位学生回答。

2. 新托福听力部分考试时间:60-90分钟, 每个讲座或对话长度为4-6分钟。

3. 托福听力中有对话发生的场景和对话内容:a. 办公室;b. 学生服务。讲座内容涉及各学科的入门级知识。话题涉及广泛,考生无需对材料所涉及的领域有任何预先的了解。考生回答问题所需要的全部信息都在听力材料中给出。

托福听力六大猜词法介绍

1。从语音入手

从语音入手猜词是解决猜词的主要方法,只要语音知识扎实,一般情况下都能根据发音找到相应的词。

从语音入手猜词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教师讲解:TOEFL听力六大猜词法

(1)不要一碰到听不懂的地方就去看书中的听写记录或问别人,否则来得容易走得也快(即所谓Easy come easy go),不会在自己的脑子里生根。

(2)反复听录音,直到能模仿出播讲人的发音为止。搞清楚听不懂的地方有几个词,每一个词有几个音节组成,然后根据语音知识试拼出一个词后去查词典,查不着再试拼一个再查。例如听到一个(L:)的音,它可能是li……可能是le…···、可能是lee……、可能是1ea……、可能是lie……、可能是ley……、可能是lae……等等。这个过程比阅读时有了生词不知道怎么念去查音标要困难多 了。

试拼单词时要特别注意相近的发音,例如t.d之间;p.b.f、v、gh.ph之间;i、r之间;tion、sion、cian之间等。

要注意不发音的辅音,例如听到一个发音为“lrainou]的字后,试拼出rino去查,词典里没有。根据山连在一起时h不发音的规律,试拼出rhino就对了,作“犀牛”解。

要注意元音的特殊发音,例如geyser(间歇喷泉)一词中的叮发“d”的音,amoeba(变形虫,阿米巴)一词中的0e发[i:]的 j上、曰。

注意以下一些容易混淆的语音:there、their和they,re;were 和will等。

由于录音中有干扰,有的声音不是非常清楚的,所有这些确实给初学者带来了不少困难。

2。从语法知识入手

有时可以觉察到某处录音中有个词(应该说,能觉察出来某处有个词也是有一定英语听力的表现,比起根本觉察不出来的人的英语水平要高),但是抓不住其准确的发音。此种情况以“弱读”的各种“小词”和名词及动词后面加的s、ed等为多。碰到这种情况,可以运用语法知识进行判断。假定这篇短文由你来写的话,此处应该用什么词。例如“两篇初学者的听写记录”中多处冠词a与the 互相混淆,根据不定冠词a(an)与定冠词the惯用法,有的差错是可以自己判断出来的。有了一个初步判断以后再去听录音,可能又会有些新的体会,说不定也就知道是什么词了。托福机经录音中有比较大的干扰时,就语音论语音往往很难说清楚应该是什么词,但是与语法联系就可以作出判断。例如一次有的人把 in fighting听成in Friday,但是根据语法,如果是Friday的话,应 该是on Friday,而不是in Friday,听成in Friday显然是不对的,继续推敲下去有可能听出in fighting。

英语水平提高到了一定程度以后,碰到听不清的词就假定自己是作者的话,在这个地方应该用什么词。经过这样假设以后再返回去听可能就听出来了。

英语新闻中经常使用同位语解释主语或宾语,注意这一点有利于快速判定句子的语法结构。例如听到(不是看到)以下一句:

In Jordan,three men,one police hit by stone and two men hit by rubber bullets were wounded;

如能熟悉到能立即地听出one police hit by stone and two

men hit by rubber bullets是three men的同位语,就可立即听懂。否则可能把意思搞错。

3。以内容含义人手

多次试拼找不着时,可以根据上下文的关系推测一下可能是什么意思,要逐步养成根据上下文判断生词的释义。在初学阶段一有问题就应该查词典,水平提高了以后,是否还必须一遇到生词就立间”查词典呢?不一定。可以先根据上下文的内容多(断一下可能是什么意思。如果自己多!断出来的意思与文章的内容没有什么矛盾,就先这么理解着,等到发生矛盾时再耷词典。虽然世界上各种语言不同,但是人们的思维逻辑是一致的,是有可能根据上下文的意思多(断出新词的含义(或者词的新义)的。

有的单纯从语音人手很难说是哪一个,但从内容含义人手可能一下子就能断定应该是什麽。例如在报道美国对伊拉克的政策时说Present Clinton said doing nothing wil set a bad precedent (克林顿总统说不采取行动会树立一个坏的先例)。看的人把它听写为President Clinton said doing nothing will set a bad presiden、(总统克林顿总统说不采取行动会树立一个坏的总统)。

precedent一词中的ce的发音为si,presiden=中的si的发音为zi。如果慢慢地单独读这两个词,有一定辨音能力的人或许能能区分出两者的区别,而作为一条消息中的一个词快速读出和一带而过时,不太容易听出来两者的区别。但是只要从内容含义方面仔细想一下,就可以发现set a bad presisent是讲不通的,应 该是set a bad precedent。

4。从词语常用搭配关系入手

句子中的某些音不清楚时可以从词语常用搭配人手去猜测。例如听写He has been accaused of spying for foreign coutry一句,如能听写出He has been caused(前面的音听不清)。of spying for foreign country,根据词语常用搭配关系,一般情况下可以认为这个词是accused。

要特别注意一些固定搭配中某些发音既炔又轻的词。例如播音员在读the city of、be charged of、be accused of、aim at、talk with和to prevent (protect, stop, block) from等固定搭配中of、at、with和from等词时往往既快又轻,一带而过。就语音论语音很难听出来,初学者往往认为没有这些词。只有辨音能力提高到一定程度,对这些固定的搭配已经熟悉到能下意识反应时,听到 the city、be charged、be accused、aim、talk后不论其他词听不听清,都会自然而然地联想到后面可能有of、缸、wiih和from等词,就比较容易听出这些词。

5。从5W和IH入手

一条典型的新闻报导由5w和:H等要素组成,即:What (What has happened事件)、When (When did it happen时间)、Where(Where did it happen地点)、Who(Who are the main char acters人物)、Why和How(Why and how did it happen原因和方式)。碰到听写不出时,可以从5W和IH去分析,看看自己听写出来的内容中缺少哪个,然后甫有针对性地去猜想可能是什么词。

当然,有的消息比较短,为了突出重点,往往只提到上述要素中的某几个。

6。逆向猜

如果应用以上方法去猜得不到答案时,应该考虑到原来猜词的大方向可能有错,另选方向再猜。辨音能力不强的初学者根据语音猜词时,往往一条路走到底。一旦猜想出一个词,即使是错误的,也总觉得越听越像,越听越是,很难跳出认定词框框的束缚。所以在反复很多次找不到正确答案时,应该有意识地注意跳出原假设的框框。其中主要是由于不适应连读而把两个词误听写成一个词或把一个词分解为两个词。初学者由于听力水平低,往往会把连读的两个词误以为是一个词。

7。其他途径(1)如果有图解词典,有时“看图识字”呵以查到一些别的途径查不到的疑难词。

如在一篇Hydroponics(水栽法)的消息中讲到可以水栽多种蔬菜,用到了celery(芹菜)和lettuce(离筐)两个单词,从别的途径一时查不着,后从图解词典的vegetable条目去查,很快就查到了。

(2)查阅报刊查找“疑难词”。由于当代是信息社会,新的词汇不断出现,来不及收入词典,但在各种各样的报刊中却都有及时的反映(尤其是China Dai1y),一般都能找到答案。例如美国近几年在报道屡屡出现邮包炸弹事件时反复使用Unabomber这个词,一时不知是什么词,直到1996初抓住了投寄人是一大学教授,看 了China Dai1y上的专题新闻以后才知道如何拼写。看中文报纸知道作“匿名炸弹杀手”解。

8。先放一放

有些经多方努力仍找不到答案的疑难词可先放一放,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英语水平的提高,总有一天会有答案的。例如:

(1)在连续不断听各种各样的英语题材中解决疑难问题。例如 VOA I980年在播送military junta(南美各国政变后上台的军政府)中的iunta一词时,词中的j发h的音。根据这个发音在词典上查不到,请教别人也得不到答案。 1981年某日的VOA节目专门回答了听众提出的这一个语音问题,才知道是junta这个词的一种异读。

(2)根据上下文的意思推敲。现代信息社会的语言发展很快,新词层出不穷,经常会碰到一些词典里查不着的词,或者一个老的词随着时间的推移又有了新的释义等等。碰到这种情况,除了向别人请教外,只有靠自己独立判断了。所以这种根据上下文的内容判断新词的意思(或者词的新义)的做法不是图省事,而是为了锻炼一种对于英语水平较高的人来说必须具备的猜测词义的本领。

例如demagnetize一词在词典里只有“去磁、消磁”等解释,但是在报导古巴外逃难民去美国的消息里用了此词,显然不会与,‘去磁、退磁”有关,但是词典里没有别的解释。碰到这种情况可以查 “magnetize”的解释,其中有“吸引”之意,据此可以推测出应该做 “使失去吸引力”解。

又如1994年8月间在报导美国的棒球队员罢工时突然出现 salary cap的说法,词典里查不到。但是根据上下文可以推测出来是限制队员工资的意思。后来的消息中又用了The players feared the owners would finally impose a salarv limitation next season 的说法,证明推测是正确的。

美国邮局的劳动强度大,条件差。1991年发生一邮局工人因劳动待遇差又被解雇而枪杀他人的事件。此后就有going postal 的说法,表示对于工作条件和待遇极度不满。

托福听力:根据单词判断听力场景

场景方法的思路是:听力水平差的考生听不懂磁带的内容仅能听清个别的单词,则可以根据这些单词判断出磁带上对话或段子发生的实际生活场景,再根据这一生活场景做题。

场景方法可行的原因仍在于ETS的出题原则,大家肯定已经非常熟悉TOEFL听力考试中的“学生生活原则”,它是ETS坚定不移的出题原则,这一原则使TOEFL听力从内容上永远离不了学生生活这一中心。学生生活的圈子是很小的,学校的校园也就那么大一点儿,而TOEF

L听力已经考了几十年了,所以学校里的每一寸上都不知被考过多少遍了。过去考的是这些东西,将来考的仍是这些东西。考生在考前只要把学校里的主要场所(如图书馆、食堂等)中常发生的重要而又典型的学生生活场景加以熟悉,寥寥几个词便可以知道整个段子或对话的基本内容,而答案也就唾手可得。

这一方法所需的准备工作相当简单,较次要的场所和少见的场景考生甚至可以置之不理。但它的作用又相当大,在此列出三点,略作说明:作用一,做过一些TOEFL听力题的人都会有种感觉:即TOEFL听力,尤其是小对话题中有相当数量的题目仅靠听清字面意思尚做不出答案,还必须生动形象地想象出对话发生的具体环境和生活场景。在这里场景的方法是一个必须,考生的英语水平再高,语言能力再强都无助于这些题目的得分。

而且,ETS这种深奥的思想还在继续发展之中。这使得场景的方法在1995年8月“改革”后的新题中更加重要。因为1995年8月后的新题有更多的题目需要在语言之外再推出场景,并且推出这些新题的场景需要绕的圈子更多、转的弯更多,也需要考生有更丰富的想像力。这根本不是在考语言,而是在考演员。作者长时间接触TOEFL听力,终于悟到了它的真谛:就是极端无聊、没劲。

无奈,这更多的弯子也是许多考生感到新题难度增加的原因之一。不过,尽管从字面上听这些新题难度是有所增大,可一旦掌握了场景的方法反而会觉得它们的难度减小了、技巧性也更强了。考生可参见IMPLY/INFER题型和下面场景的第二大作用。

场景方法可为考生提供更加有效的技巧,而且这些技巧的有效程度也更加令人吃惊。

“学生生活原则”决定了TOEFL听力中涉及的常见生活场景的有限性和它们的高重复率。它们必然是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最为普遍、最易发生的场景。这些场景中所牵扯到的内容和人们常说的话又是固定的,这种固定性是由客观的生活现实决定的。而ETS出题人绝对不会歪曲现实,这是由他们所谓出题原则决定的。所以只要考生抓住了这些固定的内容和相关的固定词汇、句型,就抓住了众多绝妙的技巧。

例如TOEFL听力有很多谈及音乐会的对话,而一旦谈到音乐会,话题永远都是固定死了的。全是好话,一句坏话没有,所有的题目都在说:昨天晚上的音乐会可真好啊!我们过的可真是个wonderfu1 time啊!票可真难买啊!人可真多啊!别说坐着啦,能站着就不错啦!过道上全是人!所以也不需要听力水平太好,只要粗略地听明白:“嗅!这又是谈音乐会的啊!”再看选项有一个写着:The concert is excellent.选它就是了!

各位已经知道,学生生活是TOEFL听力考试的核心,学生最关心的事也是最容易考到的,因此谈到课程、考试的对话和段子可谓层出不穷。假如在一个对话题中听到第一个人在问:某门课程难不难?(Is the course hard or not?),则无须听第二人的回答即可知答案肯定是难。又如在一个对话题中只要听到两人是在议论“某位老师要求严不严”,其余的话别听了,答案肯定是严!

又如TOEFL听力中有大量谈及食物这个场景的。在这个场景中只要谈到apple pie,答案肯定是好吃,考生照好吃去选肯定没错;而谈到pizza答案肯定是难吃,考生照难吃去选也肯定没错。

考生也许觉得这些规律和技巧过于荒.唐,难以置信。其实多做一些总结你也可以发现这些。

篇8:解析托福听力态度题思路

托福听力其中一种题型就是态度题,想要做对它,要求大家理解说话者的感受,是支持还是反对,亦或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传达的是快乐还是悲伤,亦或是充满了激情还是厌倦,表达出了肯定的态度或者是否定的态度,或是中立的态度(这种情况下,必须观察教授的观点有哪些)。通常讨论有一定有争议的文章,这个这么说,那个那么说,如此教授有什么态度呢?此为文章的考点所在。

托福听力态度题二、出现方式

不论其用什么形式出现,考生所看见的题干最常出现的词是opinion 和attitude,也就是观点和态度是什么?所以看到题干中出现opinion 和attitude就要注意是传说中的态度题啦。

托福听力易错题型答题思路解析

托福听力对话类conversation解题思路指点

如何提高托福听力

托福听力高分心得

托福听力对话常见高频热点话题

托福听力笔记到底如何记

托福听力场景解析法

托福听力如何保证考场状态

托福听力高频话题文学类常用词汇

新托福听力复习计划怎么写

托福听力经典思路诗(推荐8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托福听力经典思路诗,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