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自然”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8篇《房彦谦传》文言文阅读习题,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房彦谦传》文言文阅读习题,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 目录
篇1:《房彦谦传》文言文阅读习题
《房彦谦传》文言文阅读习题
房彦谦,字孝冲,本清河人也,世为著姓。彦谦早孤,不识父,为母兄之所鞠养。长兄彦询,雅有清鉴,以彦谦天性颖悟,每奇之,亲教读书。年七岁,诵数万言,为宗党所异。十五,出后叔父子贞,事继母,有逾本生,子贞哀之,抚养甚厚。后丁继母忧,勺饮不入口者五日。事伯父乐陵太守豹,竭尽心力,每四时珍果,口弗先尝。遇期功之戚,必蔬食终礼,宗从取则焉。其后受学于博士尹琳,手不释卷,遂通涉五经。雅有词辩,风概高人。年十八,属广宁王孝珩为齐州刺史,辟为主簿。时禁网疏阔,州郡之职,尤多纵弛,及彦谦在职,清简守法,州境肃然,莫不敬惮。
及高祖受禅之后,遂优游乡曲,誓无仕心。开皇七年,刺史韦艺固荐之,不得已而应命。吏部尚书卢恺一见重之,擢授承奉郎,俄迁监察御史。以秩满,迁长葛令,甚有惠化,百姓号为慈父。仁寿中,上令持节使者巡行州县,察长吏能不,以彦谦为天下第一,超授若州司马。吏民号哭相谓曰:房明府今去,吾属何用生为!内史侍郎薛道衡,一代文宗,位望清显,所与交结,皆海内名贤。重彦谦为人,深加友敬。
彦谦知王纲不振,遂去官隐居不仕,将结构蒙山之下,以求其志。会置司隶官,盛选天下知名之士。朝廷以彦谦公方宿著,时望所归,征授司隶刺史。彦谦亦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凡所荐举,皆人伦表式。其有弹射,当之者曾无怨言。司隶别驾刘陀,陵上侮下,讦以为直,刺史惮之,皆为之拜。唯彦谦执志不挠,亢礼长揖,有识嘉之,陀亦不敢为恨。
其后隋政渐乱,朝廷靡然,莫不变节。彦谦直道守常,介然孤立,颇为执政者之所嫉,出为泾阳令。未几,终于官,时年六十九。
彦谦居家,所得俸禄,皆以周恤亲友,家无余财,车服器用,务存素俭。自少及长,一言一行,未尝涉私,虽致屡空,怡然自得。尝从容独笑,顾谓其子玄龄曰:人皆因禄富,我独以官贫。所遗子孙,在于清白耳。所有文笔,恢廓闲雅,有古人之深致。又善草隶,人有得其尺牍者,皆宝玩之。
(节选自《隋书·房彦谦传》)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长兄彦询,雅有清鉴 雅:高雅
B.雅有词辩,风概高人 高:超出
C.刺史韦艺固荐之,不得已而应命 固:坚持
D.擢授承奉郎,俄迁监察御史 擢:提拔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以彦谦天性颖悟,每奇之 / 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B.年七岁,诵数万言,为宗党所异 / 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
C.事继母,有逾本生,子贞哀之 / 复之秦,竟死于秦而归葬
D.所遗子孙,在于清白耳 / 以若所为,求若所欲
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房彦谦有操守的一组是
①彦谦早孤,不识父,为母兄之所鞠养
②及彦谦在职,清简守法,州境肃然
③刺史惮之,皆为之拜
④唯彦谦执志不挠,亢礼长揖
⑤自少及长,一言一行,未尝涉私
⑥所有文笔,恢廓闲雅,有古人之深致
A.①②⑥ B.①③⑤ C.②④⑤ D.③④⑥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房彦谦事奉继母,超过了他的生母,每年四季的山珍水果,自己不先吃,让继母先品尝。
B.房彦谦为官惠民,深受百姓爱戴,就连当时的大文豪内史侍郎薛道衡,也对他特别地尊敬。
C.房彦谦为人正直,凡是他所举荐的,都是杰出的人才;彦谦弹劾他人时,被弹劾者竟然没有怨言。
D.房彦谦虽然身居高官,但平时勤俭朴素,所得俸禄,都拿来周济亲友,家里没有多余的钱财。
1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屈原列传》)
(2)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六国论》)
(3)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齐桓晋文之事》)
(4)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
(5)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
篇2:《隋书·房彦谦传》阅读训练及参考答案
《隋书·房彦谦传》阅读训练及参考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房彦谦,字孝冲,本清河人也,世为著姓。彦谦早早孤,不识父。长兄彦询,以彦谦天
性颖悟,亲教读书。年七岁,诵数万言,为宗党所异。十五,出后叔父子贞,事继母,有逾本生,子贞哀之,抚养甚厚。后丁继母忧,勺饮不入口者五日。事伯父乐陵太守豹,竭尽心力,每四时珍果,口弗先尝。遇期功之戚,必蔬食终礼,宗从取则焉。其后受学于博士尹琳,手不释卷,遂通涉五经。解属文,工草隶,雅有词辩,风概高人。年十八,属广宁王孝珩为齐州刺史,辟为主簿。时禁网疏阔,州郡之职,尤多纵弛,及彦谦在职,清简守法,州境肃然,莫不敬惮。
开皇七年,擢授承奉郎,俄迁监察御史。以秩满,迁长葛令,仁寿中,上令持节使者巡行州县,察长吏能不,以彦谦为天下第一,超授若州司马。内史侍郎薛道衡,一代文宗,位望清显,所与交结,皆海内名贤。重彦谦为人,深加友敬。炀帝嗣位,道衡转牧番州,路经彦谦所。留连数日,屑涕而别。黄门侍郎张衡,亦与彦谦相善。于进帝营东都,穷极侈丽,天下失望。又汉王构逆,罹罪者多,彦谦见衡当途而不能匡救,以书谕之。衡得书叹息,而不敢奏闻。
彦谦知王纲不振,遂去官隐居不仕,将结构蒙山之下,以求其志。会置司隶官,盛选天下知名之士。朝廷以彦谦公方宿著,时望所归,征授司隶刺史。彦谦亦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凡所荐举,皆人伦表式。其有弹射,当之者曾无怨言。司隶别驾刘陀,陵上侮下,讦以为直,刺史惮之,皆为之拜。唯彦谦执志不挠,亢礼长揖,有识嘉之。陀亦不敢为恨。其后隋政渐乱,朝廷靡然,莫不变节。彦谦直道守常,介然孤立,颇为执政者之所嫉,出为泾阳令。未几,终于官,时年六十九。
家有旧业,资产素殷,又前后居官,所得俸禄,皆以周恤亲友,家无余财,车服器用,务存素俭。自少及长,一言一行,未尝涉私,虽致屡空,怡然自得。尝从容独笑,顾谓其子玄龄曰:人皆因禄富,我独以官贫。所遗子孙,在于清白耳。所有文笔,恢廓闲雅,有古人之深致。又善草隶,人有得其尺牍者,皆宝玩之。
(节选自《隋书·房彦谦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后丁所继母忧 忧:忧伤
B.彦谦知王纲不振 振:整治
C.又汉王构逆,罹罪者多 罹:遭遇
D.有古人之深致 致:情趣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①以秩满,迁长葛令②斧斤以时入山林
B.①所与交结,皆海内名贤②刘备天下枭雄,与操有隙
C.①衡得书叹息,而不敢秦闻②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D.①刺史惮之,皆为之拜②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能表现房彦谦直道守常的一组是( )
①及彦谦在职,清简守法 ②以彦谦为天下第一,超授鄀州司马
③彦谦见衡当途而不能匡救,以书谕之 ④将结构蒙山之下,以求其志
⑤唯彦谦执志不挠,亢礼长揖 ⑥虽致屡空,怡然自得
A.①④⑥ B.②③⑥ C.②④⑤ D.①③⑤
4.下列对原文内容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房彦谦15岁时,过继给后叔父房子贞,事奉继母超过亲生母亲;事奉伯父房豹,也竭心尽力,因而成为宗族中的人学习的榜样。
B.房彦谦与内史侍郎薛道衡等人非常友善,当他看到薛道衡当权却不能对朝政匡正挽救时,就写信劝告他,但薛道衡却不敢上奏皇帝。
C.房彦谦怀有清理世乱的志向,在朝廷大选天下知名人士之时,慨然接受征召担任了司隶刺史,虽然朝纲败坏,但他坚持正道,遵守常法。
D.房彦谦担任官职期间,所得俸禄,都用来周济亲朋好友,日常生活保持勤俭朴素的作风,虽常常招致贫乏,但他始终怡然自得。
参考答案
1. A(忧:父母的丧事)
2.C(A项,①介词,因为;②介词,按照。B项,①连词,表转折,却;②连词,表目的,来。C项,均为介词,跟,和D项,①介词,对,向;②介词,替,给)
3.D(②介绍房彦谦的授官情况;④写房彦谦辞官归隐;⑥说房彦谦甘于清贫)
4.B(薛道衡当权却不能对朝政匡正挽救薛道衡却不敢上奏皇帝不正确,应该是张衡)
篇3:《隋书房彦谦传》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隋书房彦谦传》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房彦谦,字孝冲,本清河人也。彦谦早孤,不识父。长兄彦询,以彦谦天性颖悟,亲教读书。年七岁,诵数万言,□宗党所异。十五,出继叔父子贞,事所继母,有逾本生。后丁所继母忧,勺饮不入口者五日。事伯父乐陵太守豹,竭尽心力,每四时珍果,口弗先尝。遇期功之戚,必蔬食终礼,宗从取则焉。其后受学于博士尹琳,手不释卷遂通涉五经解属文工草隶雅有词辩风概高人。年十八,适广宁王孝珩为齐州刺史,辟为主簿。时禁网疏阔①,州郡之职尤多纵弛。及彦谦在职,清简守法,州境肃然,莫不敬惮。
开皇七年,擢授承奉郎,俄迁监察御史。以秩满,迁长葛令。仁寿中,上令持节使者巡行州县,察长吏能不,以彦谦为天下第一,超授鄀州司马。内史侍郎薛道衡,一代文宗,位望清显,所与交结,皆海内名贤。重彦谦为人,深加友敬。炀帝嗣位,道衡转牧番州,路经彦谦所,留连数日,屑涕□别。黄门侍郎张衡,亦与彦谦相善。于时帝营东都,穷极侈丽,天下失望。又汉王构逆,罹罪者多,彦谦见衡当途而不能匡救,以书谕之。衡得书叹息,而不敢奏闻。
彦谦知王纲不振,遂去官隐居不仕,将结构蒙山之下,□求其志。司隶别驾刘灹,陵上侮下,讦以为直,刺史惮之,皆为之拜。唯彦谦执志不挠,抗礼长揖,有识嘉之。灹亦不敢为恨。其后隋政渐乱,莫不变节。彦谦直道守常,介然孤立,颇为执政者之所嫉,出为泾阳令。未几,终于官,时年六十九。
家有旧业,资产素殷,又前后居官,所得俸禄,皆以周恤亲友,家无余财,车服器用,务存素俭。自少及长,一言一行,未尝涉私,虽致屡空,怡然自得。尝从容独笑,顾谓其子玄龄曰:“人皆因禄富,我独以官贫。所遗子孙,在于清白耳。”所有文笔,恢廓闲雅,有古人之深致。又善草隶,人有得其尺牍者,皆宝玩之。
(选自《隋书·房彦谦传》,有删节)
【注】①禁网疏阔:指官场纪律松弛。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擢授承奉郎,俄迁监察御史
擢:提拔
B.又汉王构逆,罹罪者多
罹:死难
C.家有旧业,资产素殷
素:向来
D.顾谓其子玄龄曰
顾:回头
6. 填入下列句子“□”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①诵数万言,□宗党所异
②留连数日,屑涕□别
③将结构蒙山之下,□求其志
A.①而
②以
③因
B. ①为
②而
③以
C.①为
②乃
③而
D. ①因
②而
③乃
7. 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手不释/卷遂通/涉五经/解属文/工草隶/雅有词/辩风概高人
B. 手不释卷/遂通涉五经/解属文/工草隶/雅有词辩/风概高人
C. 手不释卷/遂通涉五经/解属文工草隶/雅有词辩风概/高人
D. 手不释/卷遂通/涉五经/解属文/工草隶/雅有词辩/风概高人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房彦谦年幼丧父,不知道父亲是谁。他的长兄房彦询,认为房彦谦天性聪颖有悟性,亲自教他读书。
B.房彦谦与黄门侍郎张衡也很友好,当他看到张衡当权却不能对朝政匡正挽救时,就写信劝告他,但张衡却不敢上奏皇帝。
C.司隶别驾刘灹,欺上压下,揭发那些自认为正直的人,刺史畏惧他,都对他下拜。
D.房彦谦担任官职期间,所得俸禄,都用来周济亲朋好友,日常生活保持勤俭朴素的'作风,虽常常招致贫乏,但他始终怡然自得。
9. 根据具体要求分别完成下列各题。(10分)
(1)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7分)
①出继叔父子贞,事所继母,有逾本生。(3分)
②又善草隶,人有得其尺牍者,皆宝玩之。(4分)
(2)在文中找出两个表现房彦谦“直道守常”的例子。(可自己概括,也可引用原文)(3分)
参考答案
5.【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做题时需要根据上下文,并结合语境来确定实词义项。B项“罹”:遭遇或遭受。
6.【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本题在每个选项中仅提供三个虚词来选择填空,因此读懂文章就显得尤为重要。①“为……所”表被动结构,排除AD②中讲(薛道衡)逗留了几天后,挥泪作别。“而”字是连词,表修饰,说明“别”的情状;③说彦谦准备在蒙山下建房居住,来求得自己的心愿,“以”字是连词,表目的。符合语境。排除C。
7.【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断句要点包括找特殊虚词位置,辨别特殊句式,结合修辞,并适当利用语感来划分句读。
8.【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浅易文言文的理解和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原文“讦以为直”,“以为”即“以(之)为”的省略,“把……作为”之意,翻译为“把揭发别人的隐私作为正当的做法”)
9.
(1)【答案】
①过继给叔父房子贞,侍奉继母,超过亲生母亲。(采分点:事,侍奉;逾,超过。
各1分。句意通顺1分)
②还擅长草书隶书,(有)得到他书信的人,都像对待宝贝一样地玩赏它。(采分点:有……者,定语后置;尺牍,书信;宝,名词作状语,像对待宝贝一样。各1分。句意通顺1分)
(2)【答案】
①及彦谦在职,清简守法(等到房彦谦任职,清正廉洁遵纪守法)
②彦谦见衡当途而不能匡救,以书谕之(房彦谦看到张衡当权却不能匡正挽救,就写了一封信劝告他)
③唯彦谦执志不挠,抗礼长揖(只有房彦谦坚守志向不屈服,用平等礼节作长揖)
【解析】(1)本题考查考生对浅易文言文的理解和概括能力。翻译时要结合上下句读懂大意,抓住古汉语特殊句式及重点实词和虚词等。概括时则要寻找答题区域,对事件进行梳理,再根据题目要求回答。(2)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的能力,能力层级D。答对其中1点得2分,答对其中2点得3分。
【参考译文】
房彦谦,字孝冲,本来是清河人。房彦谦年幼丧父,不知道父亲是谁。他的长兄房彦询,认为房彦谦天性聪颖有悟性,亲自教他读书。七岁时,已经诵读数万字的文章,亲戚朋友认为他很奇特。十五岁时,过继给叔父房子贞,侍奉继母,超过亲生母亲。后来为继母守丧,他不进饮食有五天。侍奉伯父乐陵太守房豹,竭心尽力,每当有时令珍果,自己从不先吃。遇到亲戚的丧期,必定以粗米、草菜为食,尽到礼节,宗族中的人都以他为榜样。后来从师于博士尹琳,手不释卷,于是广泛涉猎五经。懂作文章,擅长草书和隶书,能言善辩,风采气概超出常人。十八岁时,恰好广宁王孝珩做齐州刺史,征召房彦谦任主簿。当时官场纪律松弛,州郡的官员尤其放纵松懈。等到房彦谦任职,清正廉洁遵纪守法,州郡官员规规矩矩,没有谁不敬畏他。
开皇七年,提拔任命他做承奉郎,不久升迁为监察御史。因为任职期满,改任长葛县令。仁寿年间,皇上叫持节使者巡察各州县,考察州县长官胜任与否,考察结果认为房彦谦是全国最好的,越级提拔为鄀州司马。内史侍郎薛道衡,是一代文豪,地位显赫名望清高,跟他交结的人,都是全国有名之人。他很看重房彦谦的为人,并且对他很友好且怀敬意。炀帝继位,薛道衡改任番州刺史,赴任途中经过房彦谦的官署所在地,逗留了几天后,挥泪作别。黄门侍郎张衡,也与房彦谦很友好。当时皇帝营建东都,极尽奢侈华丽,天下百姓感到非常失望。又加上汉王叛乱,遭遇不幸的人很多,房彦谦看到张衡当权却不能匡正挽救,就写了一封信劝告他。张衡收到信后感慨叹息,但是不敢上奏让皇上知道。
房彦谦知道朝廷法纪不能整治,于是辞官隐居,准备在蒙山下建房居住,来求得自己的心愿。司隶别驾刘灹,欺上压下,把揭发别人的隐私作为正当的做法,刺史畏惧他,都对他下拜。只有房彦谦坚守志向不屈服,用平等礼节作长揖,有识之士称赞他(的做法)。刘灹也不敢对他怀恨。后来隋朝政事渐渐混乱,朝纲败坏,官员没有不改变节操的。房彦谦坚持正道,遵守常法,坚定不移,洁身自立,深被当权的人所忌恨。外放为泾阳县令。不久,死于任上,当时年龄六十九岁。
房彦谦家中留有祖传产业,资产向来殷富,再加上前前后后担任官职,所得俸禄,都用来周济亲朋好友,家里没有多余的钱财,日常开销,务必保持朴素勤俭作风。房彦谦自小到大,一言一行,从没有涉及到私利,虽然常常招致贫乏,但也怡然自得。曾经在悠闲当中独自微笑,回头对他的儿子房玄龄说:“人家都因官俸而富,只有我因做官而贫穷。留给子孙后代的财产,就只有‘清白’二字了。”他所写的文章,气度博大,闲静文雅,很有古人的情致。还擅长草书隶书,有得到他书信的人,都像对待宝贝一样地玩赏。
篇4:《汉书·货殖传》文言文阅读习题及答案
《汉书·货殖传》文言文阅读习题及答案
昔先王之制,自天子公侯至于皂隶者,其爵禄、奉养、死生之制各有差品,小不得僭大,贱不得逾贵,故上下序而民志定。于是辨其土地、川泽、丘陵之宜,教民种树畜养;五谷六畜及至鱼鳖、鸟兽、材干、器械之资,所以养生送终之具,靡不皆育。育之以时,而用之有节。然后四民因其土宜,各任智力,夙兴夜寐,以治其业,非有征发期会,而远近咸足。故《易》曰以财辅相天地之宜,以左右民备物致用,立成器以为天下利,莫大乎圣人,此之谓也。
《管子》云,古之四民不得杂处。士相与言仁义于闲宴,工相与议技巧于官府,商相与语财利于市井,农相与谋稼穑于田野,朝夕从事,不见异物而迁焉。故其父兄之教不肃而成,子弟之学不劳而能,各安其居而乐其业,甘其食而美其服,虽见奇丽纷华,非其所习,不相入矣。是以欲寡而事节,财足而不争。于是在民上者,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故民有耻而且敬,贵义而贱利。此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不严而治之大略也。
及周室衰,礼法堕。桓、文之后,礼义大坏,国异政,家殊俗。于是商通难得之货,工作亡用之器,士设反道之行,以追时好而取世资。伪民背实而要名,奸夫犯害而求利,篡弑取国者为王公,圉夺成家者为雄桀,饰变诈为奸轨者自足一世之间,守道循理者不免于饥寒之患。礼义不足以拘君子,刑戮不足以威小人,伤化败俗,大乱之道也。
(取材于班固《汉书·货殖传》)
6.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不得僭大 僭:超越本分
B.故上下序而民志定 序:先后顺序
C.甘其食而美其服 美:认为美
D.工作亡用之器 亡:通无
7.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 所以养生送终之具 B. 莫大乎圣人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莫辞更坐弹一曲
C. 故其父兄之教不肃而成 D. 非其所习,不相入矣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母、孙二人,更相为命
8.下列语句的括号中是补出的词语,补出后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于是(先王)辨其土地、川泽、丘陵之宜
B.子弟之学(虽)不劳而能
C.是以(国君)欲寡而事节
D.饰变诈为奸轨者自足(于)一世之间
9.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在先王的制度中,对君王及百姓的等级有严格的规定,任何人不能逾越。
B.《易经》中认为,应当依靠财物辅助自然规律的运行,来引导制约百姓。
C.《管子》说,古代士农工商四类百姓不得混居,没有异常情况不得迁徙。
D.周王室衰微后,礼法遭到破坏,社会风气败坏,是导致天下大乱的原因。
参考答案:
6.B(序:有序)
7.A(A用来的。B副词,没有谁;副词,不要。C代词,他的;代词,我。D副词,表示一方对另一方的动作;副词,互相)
8.C(应为民)
9.C(没有异常情况不得迁徙应为不会看到别的事物而想改变自己的本业)
【附:文言文参考译文】
从前先王的制度,从天子、公侯到奴仆,他们的官爵、俸禄、死生(礼仪)的制度各有不同的等级,小的不得越过大的,低贱的不得越过高贵的,所以上下有序,民心稳定。在这种情况下(先王)辨明土地、山川水泽、丘陵等不同情形,教导百姓(因地制宜)种植树木、饲养牲畜;(从)五谷六畜到鱼鳖、鸟兽、材料、工具等资财,用来养生送终的东西,没有不全都植养繁育的。按时植养,使用时有节度。这样之后(士、农、工、商)四类百姓各自根据他们(所在地区)的自然条件,充分发挥各自的智力和体力,早起晚睡,来治理自己的产业,并没有(政府)征发(赋税徭役),限期交纳,但远近地区都很富足。所以《易》说依靠财物辅助自然规律的运行,来引导制约百姓备取万物用于各个方面,制成器物把(它)作为天下人的利益,(在这方面)没有谁比圣贤的君主更伟大了,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管子》说,古代(士、农、工、商)四类百姓不允许混合居住。士人在学习读书的地方相互谈讲仁义,工匠在官府里相互议论技巧,商人在街市相互谈论财利,农民在田野相互谋划生产,从早到晚从事(自己的职业),不会看到别的事物而想改变自己的本业。所以他们父兄的教导(即使)不严格也能成功,子弟的学习(即使)不费力也能学会,(他们)各自安于自己居住的地方,乐于从事自己的职业,认为自己的食物很美味,认为自己的'服饰很好看,即使看见奇异华丽的事物,(因为)不符合他们的习俗,(就)不会接受。由此(百姓)的欲望少,事情简单,财物充足,没有争夺。在这种情况下,位居百姓之上的君王,用道德来引导他们,用礼制来统一他们,所以百姓有廉耻之心而懂得尊敬,重视仁义而轻视财利。这(就是夏、商、周)三代能沿着正确的道路发展,不需采用严酷的政治而能使国家安定的大概原因吧。
到周王室衰微时,礼法被破坏。齐桓公、晋文公之后,礼义彻底破坏,各国的政治不同,各家族的风气差别很大。于是商人贩卖奇珍异货,工匠制作没有实用价值的器具,士人进行违反道义的行为,来追逐时人的喜好而获取世间的资财。诡诈的人违背事实来诈骗名誉,奸邪的人侵犯损害他人来求取功利,篡权杀君得到国家的人成为王公,强取豪夺建立家业的人成了英雄,粉饰欺诈为非作歹的人一辈子富足,固守正道遵循义理的人不能免去饥寒的忧虑。礼义不足以约束君子,刑戮不足以威慑小人,损丧风化,败坏风俗,(这)是导致天下大乱的原因。
【附:文言文断句参考译文】
我退居在山林之下,断绝人际往来。想起平日与门客的谈话,不时用笔记下一件事,就如同与人会面交谈。寂寞地度过了一天天,交谈的对象只有笔砚罢了,所以称这本书为《梦溪笔谈》。(这本书中)记录的只有山间的树木小草,不关系到人间的利害。
篇5:徐邈传文言文阅读习题及答案
徐邈传文言文阅读习题及答案
徐邈传
徐邈字景山,燕国蓟人也。太祖平河朔,召为丞相军谋掾,试守奉高令,入为东曹议令史。魏国初建,为尚书郎。时科禁酒,而邈私饮至于沈醉。校事赵达问以曹事,邈曰:中圣人。达白之大祖,大祖甚怒。度辽将军鲜于辅进曰:平日醉客谓酒清者为圣人,浊者为贤人,邈性修慎,偶醉言耳。竟坐得免刑。后领陇西大守,转为南安。
文帝践阼,历谯相,平阳、安平大守,颍川典农中郎将,所在著称,赐爵关内侯。车驾幸许昌,问邈曰:颇复中圣人不?邈对曰:昔予反毙于谷阳,御叔罚于饮酒,臣嗜同二子,不能自惩,时复中之。然宿瘤*以丑见传,而臣以醉见识。帝大笑,顾左右曰:名不虚立。迁抚军大将军军师。
明帝以凉州绝远,南接蜀寇,以邈为凉州刺史,使持节领护羌校尉。至,值诸葛亮出祁山,陇右三郡反,邈辄遣参军及金城大守等击南安贼,破之。河右少雨,常苦乏谷,邈修武威、酒泉盐池以收虏谷,又广开水田,募贫民佃之,家家丰足,仓库盈溢。乃支州界军用之余。市金帛骏马,以供中国。以渐收敛民间私仗,藏之府库。然后率以仁义,立学明训,进善黜恶,风化大行,百姓归心焉。西城流通,荒戎入贡,皆邈勋也。讨叛羌柯吾有功,封都亭侯,邑三百户,加建威将军。邈与羌、胡从事,不问小过;若犯大罪,先告部帅,使知,应死者乃斩以徇,是以信服畏威。赏赐皆散与将士,无入家者,妻子衣食不充;天子闻而嘉之,随时供给其家。弹邪绳枉,州界肃清。
正始元年,还为大司农。迁为司隶校尉,百僚敬惮之。公事去官。后为光禄大夫,数岁即拜司空,邈叹曰:三公论道之官,无其人别缺,岂可以老病忝之哉?遂固辞不受。嘉平元年,年七十八。以大夫薨于家,用公礼葬,谥曰穆侯。
(节选自《三国志》,有删节)
[注]①指饮酒而醉。②战国时期齐国丑女。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竟坐得免刑 坐:因为
B.而臣以醉见识 见:被
C.应死者乃斩以徇 徇:示众
D.正始元年,还为大司农 还:又,再
11.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是徐邀肃清州界举措的一组是
①邈辄遣参军及金城太守等击南安贼,破之
②市金帛骏马,以供中国
③以渐收敛民间私仗,藏之府库
④然后率以仁义,立学明训
⑤西域流通,荒戎入贡,皆邈勋也
⑥若犯大罪,先告部帅,使知,应死者乃斩以徇
A.①②④ B.③⑤⑥ C.①③④ D.③④⑤
12.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太祖得知徐邈违令饮酒而大怒,准备处罚徐邈,最终因为校事赵达和度辽将军鲜于辅的劝谏才得免。
B.魏文帝认为凉州距内地很远,南面与蜀汉相接,于是任命徐道为凉州刺史,使持节领护羌校尉。徐邀不负所望,最终使凉州界内清静安宁。
C.为了稳定边界,徐邈逐渐收缴了民间的私人兵器,并通过兴办学校、教化民众等措施,使社会风气逐渐好转。
D.朝廷任命徐邀为司空,徐邀认为百官都害怕他,且自己又老又病,不宜担任此官职,最终坚决推辞不到任。
13.把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时科禁酒,而邈私饮至于沈醉。(3分)
②乃支州界军用之余,市金帛骏马,以供中国。(3分)
⑨然后率以仁义,立学明训,进善黜恶,风化大行,百姓归心焉。(4分)
参考答案:
10.D。(还,回来,返回朝廷。)
11.C。(②是为了供给中原地区所需;⑤是对徐邈功绩的'评价,不是举措)
12.C。(A项,校事赵达是报告徐邈饮酒之事,并未劝谏;B项,不是魏文帝,应是魏明帝;D项,百官都害怕他不是他不担任司空一职的理由。)
13.⑴当时法令禁止饮酒,徐邈却偷着饮酒直至沉醉不醒。(科私各1分,句意1分。)⑵于是支取供给本州界内的军事费用之外的钱,来购买金帛和骏马,以供应中原地区。(乃中国各1分,句意1分。)⑶然后以仁义劝导百姓,建立学校,申明教化和法令,进用善良的人,贬黜邪恶之辈,良好的社会风气逐渐树立起来,百姓都归顺于官府。(以仁义状语后置1分, 善 恶,形容词作名词各1分,句意1分。)
参考译文
徐邈,字景山,燕国蓟县人。曹操平定黄河以北地区,征召他为丞相军谋掾,任试守奉高县令,入朝担任东曹议令史。魏国刚建立时,任尚书郎。当时法令禁止饮酒,而徐邈却偷着饮酒直至沉醉不醒。校事赵达向他询问曹中的事务,徐邈回答:中圣人。赵达将此事报告了曹操,曹操大怒。度辽将军鲜于辅进言说:平常人们喝酒的人把清酒叫圣人,把浊酒叫贤人,徐邈本性谨慎重节操,只是偶然喝醉酒才说出这样的话。他因此才得以免于刑事处罚。后来任领陇西太守,转调南安太守。
魏文帝受禅登基,他历任谯国国相,平阳、安平太守,颍川典农中郎将,所到之处,都令人称道,赐予爵位为关内侯。皇帝御驾幸临许昌,问徐邈说:经常作中圣人没有?徐邈回答:先前子反在谷阳死去,御督因饮酒而受罚,臣下嗜酒如同他们两人一样,不能自制,时常仍作圣人。然而身上长瘤子的人因为丑陋而留下名字,而臣下却因为醉酒为陛下所认识。皇帝大笑,看着左右的人说:名不虚传。迁升他为抚军大将军军师。
魏明帝认为凉州距内地很远,南面与蜀汉相接,于是任命徐邈为凉州刺史,使持节领护羌校尉。到任后,正巧蜀汉丞相诸葛亮出祁山来攻,陇右的三个郡都反叛了。徐邈立即派参军及金城太守等讨伐南安的贼人,将他们击溃。黄河西部地区少雨,经常被缺少谷物所困扰。徐邈在武威和酒泉修建盐池以收购少数部族的谷物,又广泛开辟水田,招募贫民租钟田地,从而使这一地区家家丰衣足食,官府的仓库也装得满满的。于是支取供给本州界内的军事费用之外的钱,来购买金帛和骏马,以供应中原地区。他还逐渐收缴了民间的私人兵器,保存在官府之中,然后以仁义劝导百姓,建立学校,申明教化和法令,进用善良的人,贬黜邪恶之辈,良好的社会风气逐渐树立起来,百姓都归顺于官府。西域地区同中原发展了关系,蛮荒地区的部族也前来进贡,这些都是徐邈的功劳。因为征讨羌人柯吾有功,被封为都亭侯,食邑三百户,加官为建威将军。徐邈对待羌人和胡人,不过问小的过错;若罪行严重,他便先通知其所部首领,使他们知道,然后再将犯死罪者斩首示众,所以少数部族信任和畏惧他的威严。他所得到的赏赐都分发给部下将士,从不拿到自己家中,他的妻子儿女经常衣食不足;皇帝听说后,予以嘉奖,并按时供给他的家用。他在任内镇压邪恶,洗雪冤屈,使凉州界内清静安宁。
正始元年回朝廷任大司农,升迁为司隶校尉,百官都敬重忌惮他。后因为公事离任。又任光禄大夫,数年之后被拜为司空,徐邈感叹说:三公是讨论国家大政的官员,没有合适的人选便空着位置,怎么能让我这样又老又病的人充任呢?于是坚决推辞不到任。嘉平元年,年七十八岁,以大夫的职位死于家中,按三公的礼仪下葬,谥号为穆侯。
篇6:《旧唐书韦思谦传》文言文阅读答案
韦思谦,郑州阳武人也。本名仁约,字思谦,以音类(武)则天父讳,故称字焉。其先自京兆南徙,家于襄阳。举进士,累补应城令,岁余调选。思谦在官,坐公事微殿①,旧制多未叙进。吏部尚书高季辅曰:自居选部,今始得此一人,岂以小疵而弃大德。擢授监察御史,由是知名。尝谓人曰:御史出都,若不动摇山岳,震慑州县,诚旷职耳。时中书令褚遂良贱市中书译语人②地,思谦奏劾其事,遂良左授同州刺史。及遂良复用,思谦不得进,出为清水令。谓人曰:吾狂鄙之性,假以雄权,触机便发,固宜为身灾也。大丈夫当正色之地,必明目张胆以报国恩,终不能为碌碌之臣保妻子耳。左肃机皇甫公义检校沛王府长史,引思谦为同府仓曹,谓思谦曰:公岂池中之物,屈公为数旬之客,以望此府耳。累迁右司郎中。
思谦在宪司,每见王公,未尝行拜礼。或劝之,答曰:雕鹗鹰鹯,岂众禽之偶,奈何设拜以狎之?且耳目之官,固当独立也。初拜左丞,奏曰:陛下为官择人,非其人则阙。今不惜美锦,令臣制之,此陛下知臣之深,亦微臣尽命之秋。振举纲目,朝廷肃然。
则天临朝,转宗正卿,会官名改易,改为司属卿。光宅元年,分置左、右肃政台,复以思谦为右肃政大夫。大夫旧与御史抗礼,思谦独坐受其拜。或以为辞,思谦曰:国家班列,自有差等,奈何以姑息为事耶?垂拱初,赐爵博昌县男,迁凤阁鸾台三品。二年,代苏良嗣为纳言。三年,上表告老请致仕,许之,仍加太中大夫。永昌元年九月,卒于家,赠幽州都督。
(节选自《旧唐书》卷八十八)
注:①微殿:末等。②译语人:翻译官。
4对下列句子中加线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坐公事微殿①,旧制多未叙进 坐:因为
B。 时中书令褚遂良贱市中书译语人地, 贱:认为便宜
C。 以望此府耳 望:使有名望
D。 振举纲目 振:整顿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现韦思谦狂鄙之性的一组是( )
①字思谦,以音类(武)则天父讳,故称字焉②御史出都,若不动摇山岳,震慑州县,诚旷职耳
③思谦在宪司,每见王公,未尝行拜礼 ④雕鹗鹰鹯,岂众禽之偶,奈何设拜以狎之
⑤此陛下知臣之深,亦微臣尽命之秋 ⑥大夫旧与御史抗礼,思谦独坐受其拜
A。①③⑤ B。②④⑤ C。①③⑥ D。②④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韦思谦弹劾褚遂良贱买他人土地,致使褚遂良被贬。后褚遂良复用,韦思谦受压制外调。
B。韦思谦因公事考核位居末等,按旧制不能被提拔,但因有大德而被吏部尚书破格提拔。
C。 韦思谦在宪司任职,每次见到王公,从不行下跪拜礼。他认为身为谏官,本来就应该独立。
D。韦思谦为人公正有主见,忠于朝廷,认为做事不能无原则,受到多位皇帝的信任和器重。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举进士,累补应城令,岁余调选
(2)奏曰:陛下为官择人,非其人则阙。
参考答案:
4.B 降低价格,使贱
5。D(①⑤不是)
6。B(文中没有说不能被提拔,只是说大多未被提拔;所谓大德只是高季辅个人的.看法)
7.(1)考中进士科,多次升官做应城令,一年后调职做选官。(举,累补)
(2)上奏说道:陛下任官择人,没有合适的人选则空缺不授。(为,阙)
译文:
韦思谦,郑州阳武人。本名仁约,字思谦,因为原名与武则天之父名讳相似,故称字。他的祖先从京兆向南迁徙,定居在襄阳。考中进士科,多次受任为应城令,一年后参加选考。韦思谦在任上,因为政绩考核为末等,依照旧的制度,这类情况大多不能晋升。吏部尚书高季辅说:自从我任职选考部门,今天才得到这样的一个人才,怎能因为小错就舍弃大德。提升他做监察御史,由此知名。他曾经对人说:御史走出国都,如果不能动摇一方,震慑州县,就是失职。当时中书令褚遂良低价购买中书省翻译官的田地,韦思谦上书弹劾此事,褚遂良被降至同州刺史。等到褚遂良官复中书令,韦思谦不得升官,出任清水令。韦思谦对别人说:我性格狂放粗率,被授予大权,遇事就要发作,遭祸害身理所应当。然而大丈夫身居刚正之位,必须无所畏惧来报答国恩,终不能做碌碌无为的臣子来保全妻子儿女。左肃机皇甫公义任检校沛王府长史,引进韦思谦任同府仓曹,他对韦思谦说:您哪里是池中之物,委屈您做几十天的宾客,来提高本府的声望。多次升任为右司郎中。
韦思谦在宪司任职,每次见到王公,从不行下跪拜礼。有人劝他,他回答说:雕鹗鹰鹯,怎能与那些家禽为伴,为何行跪拜礼来讨好别人?况且身为谏官,本来就应该独立。他刚任左丞时,上奏说道:陛下任官择人,没有合适的人选则空缺不授。现在不惜美官,令臣来充任,这是皇上知臣之深,也是小臣尽命之时。整顿制定法纲,朝廷肃然。
武则天临朝称帝,他转任宗正卿,恰逢改换官名,改任司属卿。光宅元年,分别设置左、右肃政台,又任命韦思谦为右肃政大夫。大夫过去和御史行对等之礼,唯独韦思谦坐着接受对方的拜见。有人对此提出意见,韦思谦说:朝廷班列,本有等级差别,为何无原则地行事呢?垂拱初年,赐爵博昌县男,升任凤阁台三品。二年,接替苏良嗣任纳言。三年,上表告老辞官,武则天答应了他,并加授太中大夫。永昌元年九月,死于家中,追赠幽州都督。
篇7:宋史符彦卿传文言文阅读答案
宋史符彦卿传文言文阅读答案
符彦卿字冠侯,陈州宛丘人。父存审,后唐宣武军节度、蕃汉马步军都总管兼中书令。彦卿年十三,能骑射。事庄宗于太原,以谨愿称,出入卧内,及长,以为亲从指挥使。入汴,迁散员指挥使。郭从谦之乱,庄宗左右皆引去,惟彦卿力战,射杀十数人,俄矢集乘舆,遂恸哭而去。
晋天福初,授同州节度。兄彦饶亦镇滑台。俄而彦饶叛,彦卿上表待罪,乞归田里,晋祖释不问。改左羽林统军,俄兼领右羽林,改镇部延。
少帝幼与彦卿狎,即位,召还,出镇河阳三城。辽人南侵,诏彦卿率所部拒战澶渊。契丹骑兵数万围高行周于铁丘,诸将莫敢当其锋,彦卿独引数百骑击之,辽人遁去,行周得免。
开运二年,与杜重威、李守贞经略北鄙。契丹主率众十余万围晋师于阳城,军中乏水,凿井辄坏,争绞泥吮之,人马多渴死。时晋师居下风,将战,弓弩莫施。彦卿谓张彦泽、皇甫遇曰:与其束手就擒,曷若死战,然未必死。彦泽等然之。遂潜兵尾其后顺风击之契丹大败其主乘橐驼以遁获其器甲旗仗数万以归少帝嘉之改武宁军节度同平章事。
为左右所间,会再出师河朔,彦卿不预,易其行伍,配以赢师数千,戍荆州口。及杜重威以大军降于滹水,急诏彦卿与高行周领禁兵屯澶渊。会彦泽引辽兵入汴,彦卿与行周遂归辽。辽主以阳城之败诘彦卿,彦卿对曰:臣事晋王,不敢爱死.今日之事,死生唯命。辽主笑而释之。
会徐、宋寇盗蜂起,辽主即遣彦卿归镇。行次甬桥,贼魁李仁恕拥众数万攻徐州。彦卿领数十骑遽至城下,仁恕遣其徒执彦卿马,请随入城。俄顷,彦卿子昭序自城中遣军校陈守习缒而出,大呼贼中曰:相公当为国讨贼,何故自入虎口,乃助贼攻城?我虽父子,今为仇敌,当死战,城不可入。贼惶愧罗拜彦卿前,乞免罪,彦卿为设誓,乃解去。
太祖即位,加守太师。建隆四年春,来朝,赐袭衣、玉带。宴射于金凤园,太祖七发皆中的,彦卿贡名马称贺。
开宝二年六月,移凤翔节度,被病肩舆赴镇。八年六月,卒,年七十八。丧事官给。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遂潜兵尾其/后顺风击之/契丹大败/其主乘橐驼以遁/获其器甲旗仗数万/以归少帝/嘉之/改武宁军节度/同平章事
B.遂潜兵尾其/后顺风击之契丹/大败/其主乘橐驼以遁/获其器甲/旗仗数万以归少帝/嘉之/改武宁军节度/同平章事
C.遂潜兵尾其后/J』顷风击之契丹/大败其主/乘橐驼以遁/获其器甲旗仗数万以归/少帝嘉之/改武宁军节度/同平章事
D.遂潜兵尾其后川』页风击之/契丹大败/其主乘橐驼以遁/获其器甲旗仗数万以归/少帝嘉之/改武宁军节度/同平章事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羽林,又称羽林卫,是中国古代最为著名并且历史悠久的皇帝禁军。不同的历史时期,其隶属系统、机构统领、职能权力和地位都不一样。
B.迁散员指挥使、加守太师中的迁和加都是指古代官员职位的变动,不同的是在文中前者表示降低官职,后者表示提升官职。
C.玉带,通常是指用玉装饰的皮革制的腰带。在古代,玉带既是身份等级的昭示物,又是帝王重要奖赏物,同时也是边国异族世家的进奉物。
D.肩舆,用人力抬扛的代步工具,即轿子,东晋反南朝时即盛行。清代有所谓八抬大轿,用八个人抬,这是官员中高等级别官员乘坐的。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符彦卿十三岁便善骑射,侍奉庄宗谨慎诚实,受到庄宗器重,常出入内室,成年之后被任命为亲从指挥使。
B.兄长叛变,符彦卿上表请求治罪,晋祖没有怪罪于他,还将符彦卿改任左羽林统军,不久兼任右羽林统军。
C.符彦卿被离间,第二次出师河朔,主动改编军队,带领数千疲弱之卒,戍守荆州口,随后又被急召,屯守澶渊。
D.李仁恕围攻徐州时派兵牵住符彦卿的马,想随之进城,彦卿之子符昭序大义凛然,誓死护城,贼人惶恐求饶。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契丹骑兵数万围高行周于铁丘,诸将莫敢当其锋,彦卿独引数百骑击之,辽人遁去,行周得免。
(2)彦卿对日:臣事晋王,不敢爱死,今日之事,死生唯命。
答案:
1.(3分)D
2.(3分)B
3.(3分)C
4.(10分)(1)数万契丹骑兵在铁丘包围了高行周,众将无人能抵挡住敌人的锐气,彦卿独自率领几百骑兵迎击敌军,辽人逃离,高行周才得以免难。(当、引、免各1分,句意2分,共5分)
(2)彦卿回答说:我侍奉晋王,不敢吝惜生命,如今的情形,是生是死由你决定。(第一个事、爱、唯命各1分,句意2分,共5分)
篇8:宋史符彦卿传文言文阅读答案
宋史符彦卿传文言文阅读答案
符彦卿字冠侯,陈州宛丘人。父存审,后唐宣武军节度、蕃汉马步军都总管兼中书令。彦卿年十三,能骑射。事庄宗于太原,以谨愿称,出入卧内,及长,以为亲从指挥使。入汴,迁散员指挥使。郭从谦之乱,庄宗左右皆引去,惟彦卿力战,射杀十数人,俄矢集乘舆,遂恸哭而去。
晋天福初,授同州节度。兄彦饶亦镇滑台。俄而彦饶叛,彦卿上表待罪,乞归田里,晋祖释不问。改左羽林统军,俄兼领右羽林,改镇部延。
少帝幼与彦卿狎,即位,召还,出镇河阳三城。辽人南侵,诏彦卿率所部拒战澶渊。契丹骑兵数万围高行周于铁丘,诸将莫敢当其锋,彦卿独引数百骑击之,辽人遁去,行周得免。
开运二年,与杜重威、李守贞经略北鄙。契丹主率众十余万围晋师于阳城,军中乏水,凿井辄坏,争绞泥吮之,人马多渴死。时晋师居下风,将战,弓弩莫施。彦卿谓张彦泽、皇甫遇曰:与其束手就擒,曷若死战,然未必死。彦泽等然之。遂潜兵尾其后顺风击之契丹大败其主乘橐驼以遁获其器甲旗仗数万以归少帝嘉之改武宁军节度同平章事。
为左右所间,会再出师河朔,彦卿不预,易其行伍,配以赢师数千,戍荆州口。及杜重威以大军降于滹水,急诏彦卿与高行周领禁兵屯澶渊。会彦泽引辽兵入汴,彦卿与行周遂归辽。辽主以阳城之败诘彦卿,彦卿对曰:臣事晋王,不敢爱死.今日之事,死生唯命。辽主笑而释之。
会徐、宋寇盗蜂起,辽主即遣彦卿归镇。行次甬桥,贼魁李仁恕拥众数万攻徐州。彦卿领数十骑遽至城下,仁恕遣其徒执彦卿马,请随入城。俄顷,彦卿子昭序自城中遣军校陈守习缒而出,大呼贼中曰:相公当为国讨贼,何故自入虎口,乃助贼攻城?我虽父子,今为仇敌,当死战,城不可入。贼惶愧罗拜彦卿前,乞免罪,彦卿为设誓,乃解去。
太祖即位,加守太师。建隆四年春,来朝,赐袭衣、玉带。宴射于金凤园,太祖七发皆中的,彦卿贡名马称贺。
开宝二年六月,移凤翔节度,被病肩舆赴镇。八年六月,卒,年七十八。丧事官给。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遂潜兵尾其/后顺风击之/契丹大败/其主乘橐驼以遁/获其器甲旗仗数万/以归少帝/嘉之/改武宁军节度/同平章事
B.遂潜兵尾其/后顺风击之契丹/大败/其主乘橐驼以遁/获其器甲/旗仗数万以归少帝/嘉之/改武宁军节度/同平章事
C.遂潜兵尾其后/J』顷风击之契丹/大败其主/乘橐驼以遁/获其器甲旗仗数万以归/少帝嘉之/改武宁军节度/同平章事
D.遂潜兵尾其后川』页风击之/契丹大败/其主乘橐驼以遁/获其器甲旗仗数万以归/少帝嘉之/改武宁军节度/同平章事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羽林,又称羽林卫,是中国古代最为著名并且历史悠久的皇帝禁军。不同的历史时期,其隶属系统、机构统领、职能权力和地位都不一样。
B.迁散员指挥使、加守太师中的迁和加都是指古代官员职位的变动,不同的是在文中前者表示降低官职,后者表示提升官职。
C.玉带,通常是指用玉装饰的皮革制的腰带。在古代,玉带既是身份等级的昭示物,又是帝王重要奖赏物,同时也是边国异族世家的进奉物。
D.肩舆,用人力抬扛的代步工具,即轿子,东晋反南朝时即盛行。清代有所谓八抬大轿,用八个人抬,这是官员中高等级别官员乘坐的。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符彦卿十三岁便善骑射,侍奉庄宗谨慎诚实,受到庄宗器重,常出入内室,成年之后被任命为亲从指挥使。
B.兄长叛变,符彦卿上表请求治罪,晋祖没有怪罪于他,还将符彦卿改任左羽林统军,不久兼任右羽林统军。
C.符彦卿被离间,第二次出师河朔,主动改编军队,带领数千疲弱之卒,戍守荆州口,随后又被急召,屯守澶渊。
D.李仁恕围攻徐州时派兵牵住符彦卿的马,想随之进城,彦卿之子符昭序大义凛然,誓死护城,贼人惶恐求饶。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契丹骑兵数万围高行周于铁丘,诸将莫敢当其锋,彦卿独引数百骑击之,辽人遁去,行周得免。
(2)彦卿对日:臣事晋王,不敢爱死,今日之事,死生唯命。
答案:
1.(3分)D
2.(3分)B
3.(3分)C
4.(10分)(1)数万契丹骑兵在铁丘包围了高行周,众将无人能抵挡住敌人的锐气,彦卿独自率领几百骑兵迎击敌军,辽人逃离,高行周才得以免难。(当、引、免各1分,句意2分,共5分)
(2)彦卿回答说:我侍奉晋王,不敢吝惜生命,如今的情形,是生是死由你决定。(第一个事、爱、唯命各1分,句意2分,共5分)
阅读理解看分值答题法
可以从试题的分值中推测答题的要点。如一道题给的分值是3分,答案可能就有3个要点,一个要点一分,所以从试题所给的分值中,我们就能推测答案的要点和要求的字数。
例如:陕西省中考题:目前一般有哪几种消暖雾的方法?文中提到的咱们陕西的消雾作业属于其中哪一种?(3分)
答案是:3种。“加热法”、“吸湿法”、“人工搅动混合法”。文中提到的属于第二种。
说明文阅读如何分析“文段的作用”
类型:说明某段或某句的作用。
对策:这种题目答题的角度有两个。
(1)对文章的结构、内容有何作用:引出下文、承上启下、总结全文或前文。有时文段在文章的开头,还起着引出说明对象或说明事理的作用。
(2)结合说明方法谈。通过……的说明方法,说明了……(事物特征或事理),使说明……(作用)。
★ 桓彦范文言文
《房彦谦传》文言文阅读习题(精选8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