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tel1990”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3篇事故树分析方法在驾校训练风险管理中的应用论文,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后的事故树分析方法在驾校训练风险管理中的应用论文,供大家阅读参考。
篇1:事故树分析方法在驾校训练风险管理中的应用论文
事故树分析方法在驾校训练风险管理中的应用论文
目前,驾校安全事故并未引起驾校管理人员和驾校学员的重视。本文以某驾校在学员训练中发生的一起事故为例,运用事故树分析方法,对驾校学员的训练安全进行分析。
1 构建驾校学员训练安全事故树
本文仅对某驾校一起影响较大的学员训练事故进行事故树分析。事例:该驾校教练员周某在驾校综合训练场进行坡道起步科目训练,因王女士是当月待考学员,周某便交待学员在坡道上按要求进行轮流练习,周某本人则离开训练场地去休息,其他学员则站在坡道下侧聊天。事故是由于王女士过早下车发生意外,造成自己摔倒、双腿被碾于车下并撞伤坡道下侧部分学员。通过调查该驾校的相关学员和驾校管理者,了解该训练事故的基本原因后,建立了该驾校学员训练事故的事故树。
2 驾校学员训练安全事故树的分析
2.1 事故树的'最小割集分析
根据图中的事故树,利用布尔代数化简得该事故树的最小割集,共84组,其中危险性比较大几个最小割集是{X1,X3,X5};{X1,X3,X5};{X3,X5,X6};{X3,X5,X7};{X3,X5,X8};{X3,X5,X9};{X3,X5,X10};{X3,X5,X11};{X1,X5,X12};{X1,X5,X13}。这10种途径只需要3个基本事件同时发生,该途径即可发生,可知这10种途径为系统的薄弱环节。而其他途径需要4个基本事件同时发生,该途径就会发生。由此可见,该系统的危险性很高,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很大。
2.2 事故树的最小径集分析
最小径集是指导致顶上事件不发生的最小基本事件的集合,表示系统的安全性,只要采取措施使任一径集中的所有事件都不发生, 就可避免顶上事件的发生。
2.3 事故树的结构重要度分析
目前,由于缺乏基本事件发生概率的历史资料,事故树定性分析后,可以通过计算事故树的结构重要度系数并对系数进行排序,从而得知基本事件对顶事件的影响大小的顺序。
3 防止驾校训练事故的安全对策
上述事故树分析,防止驾校训练事故的发生,需要从人、车辆、场地、管理四个方面入手,控制各基本事件的发生,特别是最小割集中的薄弱环节和结构重要度大的基本事件,例如“因谈笑而注意力分散”、“违规操作”、“缺乏安全教育”、“失效,未及时检修” 、“操作技能薄弱”等基本事件,从而有效地预防驾校训练事故。建议采用以下相关措施。
(1)驾校在对学员训练前应加强驾校学员的安全意识教育,增强学员安全行车的责任意识,并对学员进行必要的驾驶技能培训。
(2)驾校要成立教练车辆安全管理监督小组,来负责本校教练车的安检工作,使学员在学驾过程中因车辆原因发生的事故降到最低点,减少交通事故的隐患。
(3)驾校学员禁止在训练期间嬉戏打闹,严格遵守驾校相关规章制度。
(4)驾驶学员应自觉按照教练员的指导进行驾驶操作,教练员不在时,切勿自行操作车辆。在停车时要严格遵守“车不停稳人不下”的安全规定,确保安全训练。
(5)教练员应以身作则,带头遵守《安全训练管理规定》,把好安全第一关,消除不安因素,在训练中无特殊情况,不准离开驾驶室,确保学员的安全驾驶操作。
(6)场地训练时,学员和车实行分隔制度,严禁学员在教练车前后左右观摩,为了有效防止事故的发生,专为学员搭建待训亭,待训学员可在亭内休息。
(7)在训练场地内要设置醒目的安全警示标志并在训练场地边界设置隔离装置。
4 结论
目前只能对驾校训练的安全事故进行定性分析。如果日后可以获得其基本事件发生概率的准确数据,将会进行精确的定量分析,得出其顶上事件发生的概率,计算每个基本事件对预防事故发生的重要性,更清楚地认识到要改进系统应重点从何处着手,对防止事故的发生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篇2:贝叶斯分析方法在教学管理中的应用论文
贝叶斯分析方法在教学管理中的应用论文
【摘要】为能及时准确地掌握学校教学上的信息,提高学校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各高等学校相继实行学生教学信息员制度,让学生参与到学校的教学管理中来。针对当前只能定性描述评价学生教学信息员综合能力的提高和经典统计方法定量化评价存在的缺陷,本文提出基于贝叶斯MCMC分析方法来实现对这类问题的定量化评价,并实证分析了用该方法取得的良好效果。
【关键词】参与教学管理学生教学信息员贝叶斯MCMC方法t检验方法
一引言
为进一步完善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准确掌握本科教学实际状态,广泛听取学生对本科教学的意见,及时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教学水平和质量,自20世纪90年代初起,国内许多高校开始陆续设立学生教学信息员,大学生教学信息员、助理教务员等参与教学管理,作为高校施行教学质量监控的重要途径,在高校教学管理工作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实践。已有文献主要是对如何实施学生教学信息员制度,学生信息员制度对学校教学管理水平提高所起的作用、意义等进行研究,在涉及参与教学管理、学生自身方面的提高和收获等都还是只能在理论上的定性研究。实际上,这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对学校教学管理水平提高到底多大、对学生在各方面的能力上提高到底有多大等都没有定量化的回答。本文提出基于贝叶斯分析方法来对参与教学管理的学生教学信息员个人能力的提高进行分析,实现对学生个人能力提高分析的定量化。文章接下来将要分析经典的t检验方法在分析这类问题时的缺陷;贝叶斯MCMC分析方法;实际数据的分析;最后得到结论。
二数学模型
要判别学生教学信息员的个人能力是否提高,就是要对学生参与教学管理之前与之后的能力差异加以检验。设前后两组数据分别来自均值为θ1,θ2的方差相等的两个总体,样本容量为n1,n2,样本均值为.
1.t检验法
通常临界值的p取0.05,这样检验实际上会导致,要么认为数据来自一个总体,要么就不是来自一个总体。实际计算中有时p值接近0.05,譬如0.056、0.04、0.06等,那么按照t检验法则结论非常明确,但如果仔细观察数据就会发现有欠妥之处,譬如,p=0.045时就认为来自均值不同的总体,p=0.055就认为来自均值相同的总体,即在数据非常相近时而做出截然不同的结论,导致这个问题的关键是按照上述的方法处理数据时只用了y1的信息估计θ1,只用了y2的信息估计θ2,没有联合他们的信息,估计量自然就不尽合理。
2.贝叶斯MCMC方法
三贝叶斯MCMC方法和t检验方法对学生教学信息员能力数据的分析应用
作为学生教学信息员,首要的事情还是学习,教学管理者一直强调要求参与教学管理的学生教学信息员要在认真搞好自己学习的基础上,积极热心为同学服务,客观公正、认真负责地评价每位老师的教学,广泛听取同学的`意见与建议,积极主动与学校相关教学部门取得联系。担任了学生教学信息员,投入到学习上的时间受到一定的影响,此时学生的成绩好坏更加可说明学生的综合能力。因此,我们选择学生的综合成绩作为反映学生个人素质的综合指标。根据加入学生教学信息员的时间,收集某校信息学院的31名学生教学信息员的总评成绩,按各科成绩与学分加权平均后得到每位学生的综合成绩。记y1表示成为学生信息员后的综合成绩数据集,y2表示成为学生信息员之前的综合成绩数据集。前后的成绩箱图如图1所示,根据y1和y2算到,,由前面所介绍的t检验法得到p值为0.0502,根据通常0.05显著水平,此时应该认为这两组数据的总体均值没有差异,得到结论是总体均值为81.274。但是,如果仔细观察数据以及从数据的箱图上看,两组数据还是存在较大的差异。现在如果用贝叶斯MCMC来对两组数据的均值差异、总数据集的均值参数模拟迭代5000次,可以得到表示两总体均值差异量2δ(=θ1-θ2)的95%置信区间值为[-0.096,9.55],两总体均值差异的一半大于0的概率达到97.3%,这表明均值差异大于0概率非常大,明确支持两组数据来自两个不同的总体。结合数据本身含义我们可看出,尽管有个别学生在担任学生教学信息员后,综合成绩有所下降,但作为群体来看,学生在参加学生教学信息员后,综合成绩有很明显的提高。这充分说明担任了学生教学信息员后,不但不会影响他们的成绩,更加有利于这些学生以担任学生教学信息员为动力把学习搞得更好。我们利用第4001次至5000次的1000个抽样数据得到数据的两总体均值估计量分别为,。这不但实现了对学生教学信息员能力提高上的数量化评价而且也解决了经典t检验对这类数据估计的缺陷。
四结语
随着高等教育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社会、学生对学校培养人才要求的不断提高,培养高素质、高质量的个性化人才已经刻不容缓。特别是在高校实行学分制、弹性学制之后,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意识明显增强,并对学校教学管理提出了许多新的问题和更高的要求。建立、完善学生教学信息员制度,既可以帮助学校更好地了解与掌握学校当前教学实际状态,广泛听取学生建议和意见,及时解决本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教学管理水平和质量,又可以充分发挥学生主体的作用,让参与的学生得到锻炼,提高组织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等综合能力。这样一个很好的培养锻炼学生综合能力的量化评价一直困扰着各个高等学校的管理者,本文利用统计中的贝叶斯MCMC方法对学生教学信息员综合能力提高上给出了量化的评价。这一研究对进一步数量化评价大学生能力提高进行了有意义的尝试,丰富了科学量化评价的方法,弥补了经典t检验方法的不足。
参考文献
[1]约翰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王承绪、徐小洲译)[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12:41~45.
[2]王学文、许晓哥.论走向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教育管理[J].扬州大学学报,2004(4):79~81
[3]茆诗松、王静龙、璞晓龙编著.高等数理统计(2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5:440~452
[4]龚光鲁、钱敏平著.应用随机过程教程及在智能计算中的随机模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3:186~201
[5]PeterD.Hoff(2009)AFirstCourseinBayesianStatisticalMethods,SpringerDordrechtHeidelbergLondonNewYork:125~130
篇3:简议行为分析方法及其在铁路运输安全管理中的应用研究论文
简议行为分析方法及其在铁路运输安全管理中的应用研究论文
近几年,我国铁路安全事故形势严峻,如何有效控制事故发生是一个重要研究课题事故的发生离不开“人-机-环境”这三个方面,即人的不安全行为、机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的不安全条件。其中,人又是生产活动的主体,同时又是激发事故的主要因素。以淮南西站为例,自2012年开站以来,4起人员伤亡及2014年职工死亡事故,皆由人的不安全行为所导致;68起行车事故中,人的不安全行为因素所致占90%。然而传统的安全管理方式侧重于物的研究,对人的不安行为重视程度不够。,而重视人的不安行为研究,将大大减少工作中产生的意外情况,提高人的可靠性,从而降低事故发生的频率。
1行为安全管理概述
行为安全管理是一种较为有效的安全管理方法,能纠正人的不安全行为、培养安全习惯和安全意识、促进安全氛围形成,进而提高安全水平。行为安全管理注重职工的积极参与,在关心事故率的降低同时,更关注一线职工的行为安全性。简洁的说,行为安全管理就是利用心理学和行为科学促进工作场所、社区和家庭的安全在我国安全领域中,行为安全管理已有初步的运用实践。并已将行为科学的一些理论运用于安全管理实践,并获得了一定的成效。
2铁路运输安全管理中行为分析方法的应用情况
2.1针对关键行为进行定义
所谓的针对关键行为进行定义,就是需要针对相关的安全因素以及危险因素进行充分的考量。针对能够统一对安全生产造成直接影响的行为因素进行充分的分析,并且更要注重一些无意识的行为和突发行为。对于铁路中的一线生产情况进行切实的了解和分析,在对关键行为进行了解的时候,需要通过实践获得,而不能够通过讨论获取。
2.2构建BBS团队
BBS团队中的成员作为企业的领导阶层而存在,同时其也是安全管理工作的.主要负责人。针对这一点来说,在进行BBS团队构建的过程中,需要确定好普通职员与领导之间的比例分配情况,严格依照具体的情况来确定职工与领导比例的大小。
2.3观察行为,积极进行数据收集
有效的针对系统实施观察,积极的推动安全行为的开展,鼓励人们进行安全铁路运输,针对铁路运输中出现的不安全行为,要切实的指出,并进行改进。在针对相关行为进行观察的过程中,需要针对其中的重点行为实施观察。
2.4ABC行为分析
在对ABC行为实施分析的过程中,需要针对其中的不安全行为以及安全行为进行有效的划分,并分别展开分析,针对其中的问题进行严重程度的分解,在此基础上总结得出行为的发生具体情况,如前因和后果等。同时,针对出现的行为问题提出相应的应对方法。
2.5实施信息的共享和反馈
相关的人员要针对铁路运输安全管理中的安全行为进行系统化的观测,并有效的针对信息实施交流,鼓励积极实行安全行为,保障员工工作的积极性,针对员工出现的不安全行为要具体的指出,同时针对不安全问题出现的原因进行分解,对其可能造成的严重影响进行探究,以确保可以实现不安全行为的有效消除。而在对信息进行反馈的时候,则需要采取正负强化两种方法,第一时间针对ABC行为的分析结果进行上报,使得上级领导能够及时的了解到分析的具体结果,从而可以做出正确的决策。
2.6针对不安全行为进行纠正
在确定好安全行为信息和实现信息反馈后,就需要针对铁路运输安全管理中存在的不安全行为进行系统化的纠正处理,假设在完成纠正处理后,纠正的结果满足人们的需求,就能够达到事故减少的目的。如果纠正的结果不能够令人满意,就需要重新进行行为的观察,并重新进行数据信息的收集。直到纠正的结果令人满意为止。
2.7分析安全行为,以减少事故的发生
安全行为的确保,使得事故发生的概率大大的降低,切实的保障了铁路运输安全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这是目前全体员工以及领导人员一致期盼达到的目标。在铁路出现安全事故前,均需要相关人员针对其中的不安全行为以及物品的不安全状态进行详尽的分析,消除不安全因素。这就表明,要合理的开展ABC行为分析法,将其合理的应用到铁路运输安全管理中,以更好的消除管理中的安全隐患,使得一些不安全行为得到遏制,从而达到减少安全事故发生的目的。
3加大铁路运输安全管理的措施
3.1加强专业管理
在开展专业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合理的进行安全规章制度的构建。依据安全等级以及领导负责的观点,合理的对安全生产责任机制进行完善处理。抓住安全生产中的重点动态信息,依据这些信息来进行管理制度的构建,以确保铁路运输的安全。要注重将职工的综合素质作为重点内容进行考虑,从而建立健全的职工培训计划。另外,要严格的依据事故处理时的态度,来进行责任追求制度的构建,以更好的应对突发实践,达到快速处理的目的,制定出具体的应急可行性预案。
3.2强化激励机制
在生产中,要确保安全的对干部进行调动,确保职工可以积极的进行安全生产。严格的对现场作为行为进行规范化处理,针对安全管理进行等级评定。制定出具体的安全管理规范,合理的采用相应的考核方法,确保运输经营的安全女性,使得中间车站和车间都能够进一步的对安全管理工作进行开展。针对管理工作进行考核的过程中,需要充分的考虑到任务的指标和安全路风绩效等因素。而其中管理工作的质量是其中的重点考虑因素。
3.3强化考核机制
在现场一线职工中开展“星级职工”评定。将职工的业务素质、日常工作表现与评定结果与星级挂钩:通过理论考试、实作鉴定、民主测评、定量考核、综合评定等程序,对职工评定星级同时星级评定的结果与职工收入挂钩考核,激发职工创优争先、奋发向上的热情,进一步调动职工工作积极性:对星级职工进行动态管理,凡发生考核未达标的,则自动降低直至取消星级,相应降低收人水平。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目前的铁路运输安全管理中,科学管理机制还没有得到有效的建设。这就需要合理的应用行为分析方法,针对铁路运输安全管理中的安全行为以及不安全行为进行有效的区分,重点实施对行为安全的管理。利用行为安全管理来对不安全的行为进行纠正,以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有效的将这种管理的最新理念融合到铁路运输安全管理中,这对于推动铁路的安全运营具有重要的影响意义。
★ 风险事故案例范文
事故树分析方法在驾校训练风险管理中的应用论文(精选3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