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情深緣淺”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0篇《百分数与分数的互化》(人教版 六年级上册),这次小编给大家整理后的《百分数与分数的互化》(人教版 六年级上册),供大家阅读参考。
- 目录
篇1:《百分数与分数的互化》(人教版 六年级上册)
简介: ppt制作 简介: ppt制作 让学生通过对方法的探索、分析、比较和总结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概括能力。让学生亲身经历百分数与分数互化的方法与过程,体会数学的有效性,体验学习的乐趣,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 上传者:pengxiao
相关课件:篇2:六年级数学上册《百分数与分数的互化》教学反思
六年级数学上册《百分数与分数的互化》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面向全体学生,把学生摆在主体地位,把课堂真正还给了学生。在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而且要求“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目的是学生感受学了数学就要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体会到数学的.运用价值。所以在创设情境时,我选择了学生熟悉的事情,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然后通过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活动,让学生亲身体会到百分数与分数比较的方法。在让学生展示方法时,我又通过板书设计来加深学生对百分数与分数互化方法的理解,明确分数、小数与百分数之间的密切联系,使学生一目了然。虽然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通过这节课的教学,使我感到要上好一节课:①不但要了解教材,更要了解学生。②要相信学生,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让学生亲身感受、理解。③要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善于用自己的语言、动作和表情等激发学生思考,回答问题,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④要注意把握好教学中的重要环节。
上完这节课,我感到不太满意,在一些地方做得不够好。例如:
1、在时间的安排上,因放手让学生操作探究、交流方法、回答问题等方面占用了较多的时间,致使学生加强训练时间不足。
2、对学生激励性的评价少,组与组,生与生之间的评价也少。
3、小组活动时,老师没有能够按小组分工充分调动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学生的参与率没有达到100%,最多80%。
4、老师的语言不太严密,随意性比较强。
5、小组交流比较方法时,让学生写出1-2种,这样展示板的字就不会小,后面的同学不至于看不清。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努力克服自身存在的缺点,注意把握好教学中的一些环节,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篇3:《百分数与分数互化》六年级数学教案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上册87页例3、试一试和练一练,第90页练习十四第16~20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百分数与分数互化的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百分数和分数的互化,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2、利用已有知识迁移、类推,使学生感受数学知识间的联系和区别。
3、通过合作交流、探索比较等数学学习活动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优良品质。
教学重点:
百分数与分数相互改写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百分数与小数的互化方法,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百分数与分数的互化”。(板书课题:百分数与分数的互化)
二、探究新知
(一)教学百分数化分数
1、创设学生体检的情境,出示例题,理解题目意思。
2、提出问题:你会用百分数表示出上面的分数吗?
3、你能把分数改用百分数表示吗?先独立思考,自己试一试。
4、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3÷5=0.6=60%
=2÷7≈0.286=28.6%
指出:如果遇到除不尽的情况,一般应保留三位小数,并要注意正确使用“≈”。
讨论:将分数化成百分数,还有什么方法?
5、完成“练一练”第1题。
(二)教学“试一试”:
分数化百分数
1、把下面的百分数改写成分数。
23%75%12.5%
2、想一想:把分数改写成百分数要注意什么?把百分数改写成分数呢?
3、完成“练一练”第2题。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十四第16题,填后交流。
提问;结合图形想一想,是怎样得到每个部分占方格总数百分之几的?
指出:从这里可以看出,可以先写出每个部分占方格总数的几分之几,再改写成百分数。
2、完成练习十四第19题,填后校对。
指出;这里可以先写出分数,用分子除以分母得出小数,再改写百分数。
3、做练习十四第20题。
提示:遇到除不尽的情况时,一般保留三位小数,即百分号前保留一位小数,并正确使用约等号。
四、作业
练习十四第17、18题。
板书设计:略
篇4:《百分数与分数互化》六年级数学教案
教材分析: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过百分数的意义,明确了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联系的`基础上教学的。由于百分数的计算,通常是化成分数、小数来进行,而求百分率,又要把算出的结果化成百分数,所以学好这部分内容就为后面学习百分数的计算和应用打下基础。教材先教学百分数和小数的互化,再教学百分数和分数的互化。
学情分析:
学生以前学过小数与分数的互化,因此,学习本课内容对于学生来说并不会很困难。在学习新课之前有必要引导学生复习小数与分数互化的知识和百分数的意义,十分必要。同时教学中还要引导学生总结、理解掌握百分数和分数、小数互化的方法,从而使其明确三者之间的关系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会百分数与小数互化的方法;能正确地较熟练地进行百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学、讨论与交流等学习活动,理解百分数与小数互化的方法。
3、情感与态度:积极参与百分数与小数互化的学习活动,体验互化方法的多样性,并获得成功体验。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难点:指导学生理解百分数与小数互化方法。
篇5:分数和百分数的互化(人教版六年级教案设计)
教学内容:
分数和百分数的互化(小学数学九年制义务教材第十一册第70~71页).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百分数和小数的互化、熟练进行分数和百分数的互化.
2.勾通分数、小数、百分数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归纳的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分数化成百分数的规律和方法.
教学难点:
分数不能化成有限小数时,先用“四舍五入”取近似值后再化成百分数.
约等号和等号的用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每组最后一题说说方法)
1.把下面的小数化成百分数(口答):
0.1 0.25 2.36 3.054(小数点右移两位,在末尾添上百分号)
2.把下面的百分数化成小数(口答):
37% 6% 0.3% 250%(去掉百分号,小数点左移两位)
3.把下面的百分数化成分数(口答)
15% 72% 0.1% 128%(化成分母是100的分数后再化成分数)
4.怎样把分数化成百分数呢?这是我们今天研究的课题.(板书课题)
二、新课:
1.讨论学习,要求根据已有的知识考虑,可以怎样化分数为百分数.(小组讨论后指名发言)
(1)可以把分数化成分母是100的分数,然后把分母改写成百分号.举
根据是分数和小数、小数和百分数的互化方法.
教师小结:同学们研究的方法途径不同,但结论一致.我们再用线
哪种方法简便?)
回答,教师板书)
母中含有2、5以外的质因数).
分数不能化成有限小数时,通常保留三位小数,然后再化成百分数.
提问:0.833是( )的近似值.
83.3%是( )的精确值.
83.3%是( )的近似值.
3.练一练:
板演,订正“四舍五入”)
三、总结:
看着黑板说说,今天你学会了什么?怎样把分数化成百分数?(看书,质疑)
四、巩固练习:
1.分别用百分数、分数、小数表示下面各图中的涂色部分:
2.分别用百分数、分数、小数表示直线上的点:
3.把下面各数化成百分数:(分组做,教师巡视,投影订正)
4.计算下面各题的商,然后再化成百分数:
3÷5 0.25÷2 2.4÷0.6 2.16÷1.8 0.63÷2.1
5.把下面各组数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起来:
五、作业:
(1)读书,复习课上内容.
(2)书:第72页7、8、10.
六、板书设计:
篇6: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化(人教版六年级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百分数、小数、分数互化的方法,并能正确的互化。
2.在学习互化的过程中使学生认识到这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为后面学习百分数的计算和应用打下基础。
3.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分析思维和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1.使学生理解掌握百分数和分数、小数互化的方法。
2.明确三者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我们以前学过小数和分数,现在又学习了百分数。小数和分数之间可以互相转化吗?
2.出示投影片。
(1)把下面的小数化成分数。
0.45 1.2 0.367
提问:小数怎样化成分数?
(2)把下面的分数化成小数。
提问:分数又怎样化成小数?
(3)把下列分数写成百分数的形式。
3.引入。
在生产、工作和生活中进行统计和分析时,为了便于统计和比较,我们常用百分数表示一些数据。除了用百分数表示,还可以用什么数表示?(小数和分数。)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百分数和小数的互化以及百分数和分数的互化。
(二)学习新课
1.百分数和小数的互化。
(1)回忆小数化分数的过程。
(2)小数要化成百分数,分母应是多少?怎样使它的分母变成100呢?
(3)出示例1。
例1 把0.25,1.4,0.123化成百分数。
①小组讨论转化的方法;
②小数化百分数分几步进行?
(先把小数化成分母是100的分数,再化成百分数。)
③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1.4怎样化成分母是100的分数?根据什么?
(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
④“做一做”:把下面各小数化成百分数。
0.38 1.05 0.055 3
⑤观察例1的各小数,化成百分数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了两位,添上了百分号。)
你所做的练习的各数是不是也发生了同样的变化?这一变化符合什么?(分数的基本性质。)
⑥现在你能很快地把下列小数化成百分数吗?(口答)
2.5 0.785 0.16
(4)百分数又怎样化成小数呢?根据上面的推导过程,小组讨论百分数化小数的方法。
(5)出示例2。
例2把27%,124%,0.4%化成小数。
①说一说百分数化小数的方法。
(先把百分数化成分母是100的分数,再化成小数。)
②观察百分数化成小数发生了什么变化?
(小数点向左移动了两位,去掉了百分号。)
③把下面各百分数化成小数
15% 80% 3.5%
(6)小结。
通过刚才的分析、归纳,谁能说一说百分数和小数怎样互化?
把小数化成百分数,只要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同时在后面添上百分号;把百分数化成小数,只要把百分号去掉,同时把小数点向左移两位。
2.百分数和分数的互化。
(1)分数可以化成小数,刚才我们又学习了小数化成百分数的方法,你能利用已有的知识把分数化成百分数吗?
(2)出示例3。
循环小数不能化成百分数怎么办?(取0.16的近似值。)
怎样取近似值呢?一般要求百分数的分子要保留一位小数,那么当把分数化小数时应保留几位小数?(保留三位小数。)
第一步做什么?(分数化小数,取近似值时要用约等于号。)
第二步做什么?(小数化百分数,数值相等所以用等于号。)
(3)掌握了分数化百分数的方法。百分数化分数又怎么做呢?依据百分数与分数的联系想一想,互相说一说。
(4)出示例4。
例4 把17%,40%,12.5%化成分数。
①说说你的想法。
(先把百分数写成分母是100的分数,再约成最简分数。)
把12.5%化成分数后,分子部分是小数应怎样处理?
(先利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分子、分母同时扩大若干倍,去掉分子的小数点,然后再约分。)
②练习:把下面各百分数化成分数。
14% 2.5% 120%
(4)说一说百分数和分数应怎样互化?
打开课本看129页百分数和分数互化的方法。
(三)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能把分数、小数,百分数三者之间任意转化吗?互相说一说转化的方法。
(四)巩固反馈
1.把下列各数化成百分数。
2.把下列各数化成小数。
3.把下列各数化成分数。
15% 125% 3.75% 0.6% 0.625 0.04
4.选择题。
(1)和2.5相等的数有
[ ]
A.25%
C.2.5%
D.250%
(2)0.75%等于
[ ]
A.0.75
C.0.0075
[ ]
A.9%
B.9.0%
C.9.1%
(五)布置作业
课本第130页第1~4题。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百分数、小数、分数这三者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而且可以互相转化。本节教案的设计也正是围绕三者之间的联系进行教学的。
通过复习准备,学生先明确了分数、小数互化的方法,以及分母是100的分数如何改写成百分数,为下面的学习做好了铺垫。
在例题的教学中,重在引导。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自己思考怎样互化,再归纳出互化的方法。对于比较难掌握的分数化百分数时除不尽的情况,采用了逐步提问的方法,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在练习的设计中,针对学生易错的几种情况设计选择题,在选择的过程中纠错,以避免学生在互化过程中出现错误。
总之本节课的设计重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
篇7:六年级《百分数与分数的互化》教学反思
六年级《百分数与分数的互化》教学反思
本课是小学数学第十一册第五单元的内容,在学习完百分数的意义和百分数与小数互化的教学之后学习的',为以后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的教学铺平道路。相对来说,上节课所学习的百分数与小数的互化的内容知识点较少,学生较容易掌握,而这节课所学的百分数与分数的互化就有几个要点要重视。在教学百分数化成分数时,学生掌握较好,但是分数化成百分数时,就出现了问题,黑板上出了三道题目让学生独立尝试完成,对于能化成分母是100的分数,学生很快就能完成,但是对于分母不能化成100的,就有困难。通过引导让学生先把这种分数化成小数,然后再化成百分数,对于除不尽的小数,要保留三位小数,再化成百分数。
在这课的练习中,学生存在的问题是:
1、少数学生在把百分数化成分数时,把百分数分子是小数的把小数直接放在分数中分子的位置,而没有把最后的分数化简。
2、少数学生在把分数化成百分数时,除不尽时只保留了两位小数。对于练习中出现的问题还要多加指导。
篇8:六年级数学上册百分数和分数的互化的教学反思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百分数和分数的互化的教学反思
核心提示:今天天气好冷,转眼已进入寒冬,我的心情也如同这天气一样死气沉沉。今天要讲的内容是百分数和分数的互化,一直认为这部分内容很简单,因为昨天学了百分数和小数的互化,效果还不错,而且分数和小数的互化五年级早已...
今天天气好冷,转眼已进入寒冬,我的心情也如同这天气一样死气沉沉。今天要讲的`内容是百分数和分数的互化,一直认为这部分内容很简单,因为昨天学了百分数和小数的互化,效果还不错,而且分数和小数的互化五年级早已学过,我预想这今天的学习应该和昨天一样,孩子们会很轻松达到目标。
课堂上,先复习分数与小数的互化方法,引起了学生的回忆,然后就开始让学生通过自学、讨论探究例题,学习百分数和分数的互化。一切都在我的预设中顺利进行着,但是,第一组传来了激烈的争吵声,我很好奇:是什么问题让他们争辩的面红耳赤?过去一探究竟。一听,心里禁不住“哈哈哈……”的不屑笑声,原来在争论我认为很简单的一个问题“分数化百分数时,百分号前保留1位小数,应该如何保留?”这也太”小儿科了吧“!但是他们却挣的面红耳赤,互不相让,大有”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感觉。
趁势我把这个问题交给全班同学“百分号前面保留一位小数,需要小数部分除到第几位?如何取值?”结果,班里学生大部分学生都选择“四舍五入法“,竟然也有一部分人坚持用“进一法”和“去尾法”看样子这时不能收场,“那究竟哪种方法更合适呢?请同学们在小组讨论拿出充分的理由”我把问题再次抛给了学生,教室里顿时沸腾一片。经过讨论,在全班展示时,有的小组不仅用“四舍五入法”取值,并把理由说得很准确,还举例说明了何时使用“进一法”和“去尾法”。这里虽然已经偏离课堂教学内容,出了课堂预设,但是,解决疑惑也许不失为一妙处。我自感得意,觉得讨论该到此收场了,谁知第一组仍然在争吵不休,我有点不耐烦,心想还有什么可讨论的,已经影响练习了。
就听组长报告“老师,高成龙有个问题,我们解决不了。”“说吧”“老师,0.999......化成百分数后不就是100%吗?”高成龙站起来说。我一惊:这个问题提的好啊!再次把“皮球”踢向学生,全班学生都陷入了沉思之中,片刻,班里最聪明孩子的武少许,我知道这孩子数学有功底,就让他说:“0.999.....就是1。”全班一片茫然,”我示意他接着说,“0.999......后面有无限个9,达到极限就是1.我跟大家讲讲吧”,随后在黑板上上写了下面内容:
设0.999……=a,那么,10a=10×0.999……=9.999……所以,9a=10a-a=9.999……-0.999……=9因为,9a=9也就是a(0.999……)=1
这时全班学生才恍然大悟。
没想到这节课上成了这样子,真是在我的意料之外。就这样让学生随意而为,上了一节原生态的课,虽然没有完成教学任务,但是孩子们那张张迷惑转而大悟的脸庞,课堂中的争吵和沉思,让我感受到了孩子们思维的飞扬、学习的快乐。由此,我想到教学一定要注意课堂的预设与生成,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他们畅所欲言。孔子曰“不启不悱,不忿不发”,我们也得这样才能做到“教学相长也”。
篇9:六年级数学上册百分数和分数的互化的教学反思
六年级数学上册百分数和分数的互化的教学反思
核心提示:策略的学习关键在于“悟”。也就是说对于策略的教学更强调让学生感悟和体验,只有真正地充分地感悟和体验,才能实现对于策略的“悟”。本课,我带领学生从提出问题到研究问题到解决问题到归纳总结,较充分地经历了体...
策略的学习关键在于“悟”。也就是说对于策略的教学更强调让学生感悟和体验,只有真正地充分地感悟和体验,才能实现对于策略的“悟”。本课,我带领学生从提出问题到研究问题到解决问题到归纳总结,较充分地经历了体验与感悟的过程。
1.重视提前渗透。
假设策略的本质是对于一个新问题通过对其答案进行假设,然后通过调整逐步逼近正确答案,最后把答案给“找”出来,从而使问题得以解决,它体现了一种逐步逼近的思想。也就是对于假设的策略来说,假设只是一个引子,其根本应该是调整,是通过调整来“找”出答案。因此,对于假设策略的体验与感悟应该以调整为重点。而对于调整,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与生活接触较少,没有什么感性经验,如果直接提出问题让学生来尝试解决,不仅耗费时间和精力,而且也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本课对于调整,设置了比较多的渗透,以帮助学生体验调整的策略。
2.强调过程体验。
对策略的体验要经历过程,只有在过程中学生的体验才丰富深刻。本课,在提出问题后,先是让学生自主解决,然后重点让学生展示不同的思考过程。或是从都是大船想起,或是从都是小船想起,或是从一部是大船一部分是小船想起,无论从哪一个角度想起,都让学生充分展示调整的过程。重点让学生结合直观图感受为什么要把大船换成小船,为什么要把小船换成大船,以及因为“换”带来的人数的变化等。充分展开这个过程,可以使学生比较深刻地感受到调整的目标,调整的方向,调整的意义,进而形成策略。
3.及时归纳提炼。
虽然策略的学习关键在悟,要多让学生体验和感悟,但这并不因此就否定或削弱总结与概括的作用。事实上,必要的总结、归纳与提炼对于学生形成对策略的清晰的认识,建立策略模型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本课,当学生经历了铺垫渗透,探索感悟两个环节后,对假设的策略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这时就适时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提炼。重点让学生明确两个方面:一是假设策略的基本结构,就是假设→调整→检验;二是运用假设策略的注意事项,就是无论是假设、调整还是检验,都要符合题目中的条件。通过这样的归纳与提炼,学生对假设的'策略就有了整体的认识,从而可以在解决问题中实际正确地运用假设的策略。
虽然通过本课的教学,学生理解并掌握了假设策略的运用方法,能够正确地运用假设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但这并不一定就代表着学生都真正掌握了假设策略的精髓。假设策略的应用是比较广泛的,不仅仅是“鸡兔同笼”类的问题,而教材中提供的练习几乎都是同一类型的问题,在课堂上解决类似的问题,学生就算不甚理解也可以依样画葫芦,如果实际问题存在的情境稍微复杂一些,学生是否还能够选择假设的策略并正确运用?学生是否能够在更广泛的范围内正确运用假设的策略?学生是否能主动地自觉地使用假设的策略?这些,还有待我们进一步的研究与探讨。
总之,数学的学习,对学生来说,能使其终身受用的,绝不仅仅是知识,数学思想方法获得是更重要的.我想这也许是解决问题的策略的教学目的所在吧。
篇10:六年级数学上册《百分数、小数、分数的互化》的教学反思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百分数、小数、分数的互化》的教学反思
《百分数与小数的互化》是小学数学第十一册第五单元第二小节的知识,这一节是在学生初步掌握百分数意义基础上进行的。本着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合作交流探究新知的原则,设计了复习——自主探究新知——反馈这三个步骤,从理论上讲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注重了学生推理能力的培养,让学生通过做、讲、练等环节很自然地推导出百分数与小数的互化方法,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我认为本节课的成功之举就是在教学中,让学生积极参与知识形成过程,注重了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百分数和小数互化的'教学,不但要让学生掌握互化的方法,更应该让学生参与百分数和小数相互转化的发生、发展过程,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在教学中,我通过引导学生以分数和小数互化的方法为认知出发点,调动认知出发点,调动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知识,让学生亲自参与百分数和小数互化的过程,体验数学知识的联系,在此基础上,通过观察、比较、讨论,从中发现转化的规律,掌握百分数和分数、小数互化的简便方法。多数学生都能通过自主探究完成新知从而导出小数与百分数的互化方法,课堂内“做一做”回答较为准确。
本节课还存在着一些不足的地方:如学生在探究完成新知时,合作交流没有发挥作用,尤其是交流方面,时间短,内容只限于表面,而没有上升为理论知识,交流在一定程度上流于形式,因而达不到预期效果。教师在小组合作探究指导方面还不到位 。
★ 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百分数与分数的互化》(人教版 六年级上册)(精选10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