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大学外语教学中的母语正迁移现象

时间:2024-11-05 03:37:42 作者:SZPH 综合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导语】“SZPH”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9篇浅析大学外语教学中的母语正迁移现象,这次小编给大家整理后的浅析大学外语教学中的母语正迁移现象,供大家阅读参考。

篇1:浅析大学外语教学中的母语正迁移现象

三、母语正迁移在外语教学中的体现

1.语音正迁移

一部分英语音标与汉语拼音有相近特征,对这部分的发音,学生掌握起来比较容易。例如英语的/p/、/b/、/t/、/d/、/k/、/g/和/f/在汉语中可以相应为p、b、t、d、k、g和f。元音音素/i/、/u/和/a/也同样能对应找到汉语中的i、u和a。因此在英语学习中可以通过比较读音的异同,掌握正确的读音。

2.词汇正迁移

虽然英汉两种语言的符号形式分属不同系统。英语属拼音符号,汉语属文字符号,但从词类划分类型,反映思维的形式上看,汉语中词类、词意与英语中词类、词意有着许多对应关系。英语和汉语中还存在着大量的共性词汇,如:friend-朋友、television-电视、love-爱、bus station-车站,等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借助母语使学生加深对这些词汇的理解。

3.语法正迁移

学生对汉语的句型句式掌握良好也会使其在英语基本句型的学习上变得较为容易。从语法结构上分析,英汉两种语言都具有五种基本结构,即:

(1)主-动(SV)结构:John laughed.约翰笑了。

(2)主-动-宾(SVO)结构:John likes football.约翰喜欢足球。

(3)主-动-补(SVP)结构:John is a writer.约翰是个作家。

(4)主-动-宾-宾(SVOO)结构:John gives me a book.约翰给了我一本书。

(5)主-动-宾-补(SVOC)结构:John asked him to arrive on time.约翰让他准时到。

四、母语正迁移对大学外语教学的启示

1.利用母语概念,促进外语理解

母语是我们从小就习得了的语言,已形成了比较完备的知识体系。人脑语料库中母语语料的库存量要比外语语料库的库存量大得多。外语学习不是从零开始,而是以母语为起点的。“借用”可以说是一种有效的交际策略。母语中的概念可以帮助学习者对获得的外语信息进行解码、加工,进而达到正确理解。

2.针对差异,强化外语思维

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对两种语言进行对比,对那些母语中没有而外语中有的语言现象,可通过实例讲解和练习促使学生用外语直接思维。这样做不仅可以克服母语负迁移,而且还能扩充学习者大脑记忆系统中的外语语料库。

3.利用母语扩大知识面,促进外语学习

母语阅读速度大大高于外语阅读速度,因此,外语学习者可以通过阅读母语书籍扩大知识面以促进相关英语知识的学习。根据认知心理学原理,人们可以借助于已有的语言更好地认识具有一定关联的新事物。大学生能在短时间内学会用英语讨论很复杂的社会问题,写出内容丰富、意义深刻的英语文章,主要是得益于母语。母语是外语学习的有利资源,我们应充分利用它。

五、结论

二语习得是一个复杂而又艰巨的过程。学习者不仅要学习语言知识,还需要了解共有知识和背景知识。而母语与语言中的知识存在有一定的共同特征,如果学习者在学习之前就已利用母语接触了解这些知识,则会促进正迁移作用的发挥。两种语言在背景知识和语言知识的差异虽易导致负迁移,但若能做好两语言的对比,不仅能减少负迁移,还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母语的正迁移。总之,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不应以消极的态度看待母语排斥外语,而应当正确地看待母语的正迁移作用,减少负迁移,以便能真正、迅速地掌握所学外语。

参考文献

[1]Ellis R.The Stud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4.

[2]Selinker L.Interlanguage[J].International Review of Applied Linguistics,1972:209-230.

[3]桂诗春.心理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5.

[4]何自然.语用学与英语学习[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5]苏留华.母语迁移对第二语言学习的影响[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0(4):

44-52.

[6]唐承贤.第二语言习得中的母语迁移研究述评[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9):

37-40.

篇2:浅析大学外语教学中的母语正迁移现象

【论文关键词】母语 正迁移 外语教学

【论文摘要】母语对第二语言的影响,一直是外语界关心的问题。近年语言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大多在语言的负迁移方面,对母语的积极作用、正面影响关注不多。本文着重讨论母语正迁移对第二语言习得的作用,发挥其促进大学外语教学的功能。

一、引言

在外语学习中,学习者母语知识的影响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已引起了学术界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和重视。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被称为“母语迁移”(L1 Transfer)现象。根据“母语迁移”理论,在第二语言的习得过程中,学习者的第一语言即母语的使用习惯会直接影响第二语言的习得并对其起到积极促进或消极干扰的作用。根据教育心理学的原理,母语由于其与外语的相似成分而对外语习得产生的有益的、积极的影响叫做正迁移,它能促进学习者对外语的掌握与运用;反之,母语由于其与外语的相异成分而对外语习得产生的不利的、消极的影响叫做负迁移,是学习者掌握和运用外语的障碍。在习得过程中,正、负迁移同时存在并共同作用于外语习得。近年语言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大多在语言的负迁移方面,对母语的积极作用、正面影响关注不多。因此本文着重讨论母语正迁移对第二语言习得的作用,发挥其促进大学外语教学的功能。

二、母语的正迁移

母语的积极作用首先表现在认知层面上,表现在学习者对目的语的理解过程中。学习语言,理解是一个重要环节。完全不能理解的语言信息好比乱码,于习得毫无意义,只有(大部分)能被解码的信息才可获得大脑的进一步加工,理解因此也是语言生成和产出的前提。而外语理解的基础正是来自于母语的知识、智力、能力和经验。特别是成年学习者,他们的智力发展已趋完善,在外语课堂上学的大多是单词、表达方式、语法和文化背景知识等,而不再是概念,概念的获得已基本上通过母语完成(专业知识除外)。不论概念和语言是以什么样的模式储存在人的大脑中,是合二为一成一套系统,还是分头行事为两个独立部门,母语都是已有概念的第一性载体。理解,即是赋予被感知的信息及意义,是个快速联想、默想的过程。对学习者来说,只有能说清楚或是想清楚的,才是真正明白了的,而所谓的说清楚想清楚,尤其是在语言困难较多的基础阶段或是拥有的外语知识不足以解决问题的时候,是发生在母语的基础上的。因此可以说,不论课堂上是使用单语还是双语教学,我们看不见的学习者的理解过程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是双语的。桂诗春(1985)的看法很有道理:二语习得和外语学习不是零起步,而是以母语为起点。母语知识是外语学习的有利因素:从一方面看,母语提供了一个必要的前提正因为有它垫底,学习者对目的语的理解能力才会有神速的发展。如果没有来自母语的知识和智力提供的帮助,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达到这个水平是不可思议的,这也是成年人学外语比儿童进度快的主要原因;从另一方面讲,学习者已有的语言知识和习得经验也造成差别。母语水平与外语成绩之间是否有必然的联系,这还需要通过研究来证实,但是外语教师确实常能观察到,母语表达能力出众、语言反应敏捷的学习者往往也拥有更好的外语表达能力。这些应归功于母语的正迁移。

篇3:大学英语写作中母语正、负迁移现象及对策

大学英语写作中母语正、负迁移现象及对策

英语写作能力是英语水平及各方面知识的综合体现,而母语在英语写作能力提高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说法不一,或积极或消极.要明确英语写作中的母语正、负迁移现象,分析负迁移现象产生的原因,巩固正迁移、转化负迁移,以利于有效地提高英语写作能力.

作 者:侯彤  作者单位:沈阳大学,辽宁,沈阳,110044 刊 名:辽宁教育研究  PKU英文刊名:LIAONING EDUCATION RESEARCH 年,卷(期):2007 “”(1) 分类号:H3 关键词:英语写作   母语   正迁移   负迁移  

篇4:英语写作中的母语负迁移现象

英语写作中的母语负迁移现象

母语对外语学习的.影响有正迁移和负迁移之分.在英语写作教学中,应减少选词不当、语法错误、中式英语等母语负迁移现象,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

作 者:李亚敏 武力  作者单位:西北工业大学,人文与经法学院,陕西,西安,710072 刊 名: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ANHU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S) 年,卷(期):2009 26(4) 分类号:H315 关键词:英语写作   母语   负迁移  

篇5:英语学习中母语负迁移现象探索及策略研究

英语学习中母语负迁移现象探索及策略研究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与世界的交流越来越频繁.而英语作为运用最广泛的语言,作为人类社会交际的重要工具,其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学习英语,可是往往事倍功半.造成这种现象的有各方面的因素,母语负迁移便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而“母语负迁移”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中式英语”的`产生.本文首先分析母语负迁移产生的原因及表现形式,并就此探讨克服此现象的对策.

作 者:张耀军  作者单位:浙江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浙江,金华,321000;宁波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浙江,宁波,315010 刊 名:考试周刊 英文刊名:KAOSHI ZHOUKAN 年,卷(期):2008 “”(41) 分类号:H3 关键词:语言迁移   母语负迁移   中式英语   策略  

篇6:英语语音学习中的母语负迁移现象及教学建议

英语语音学习中的母语负迁移现象及教学建议

英语语音在英语学习中有重要作用,但是学生在英语语音学习中由于受母语负迁移的影响而容易产生一些不利于学习的问题.本文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梳理,并且对英语语音教学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建议.

作 者:李刚  作者单位: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广西,桂林,541004 刊 名:教育与职业  PKU英文刊名:EDUCATION AND VOCATION 年,卷(期):2006 “”(23) 分类号:H3 关键词:英语   语音学习  母语负迁移   教学建议  

篇7:大学英语学习中的母语干扰现象及对策

大学英语学习中的母语干扰现象及对策

汉语与英语分属不同语系.而英语学习在中国属于外语学习,学习者受母语干扰情况严重,因此在英语教学实践中必须分析母语干扰现象及寻求帮助学生克服其母语干扰的`对策,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外语教学目的.

作 者:何湘平He Xiangping  作者单位:嘉应学院,广东,梅州,514015 刊 名:鸡西大学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JIXI UNIVERSITY 年,卷(期):2008 8(3) 分类号:H319.3 关键词:母语干扰   语音   词汇与句法   思维   文化  

篇8:母语在二语习得中的正迁移

母语在二语习得中的正迁移

语言迁移的核心问题是怎样评估母语在二语习得中的影响.人们关注更多的是母语的负迁移,母语的'正迁移的研究是语言迁移研究中一个受忽略的领域.本文着重讨论母语对第二语言的正迁移作用,并列举英汉两门语言在语音、语序以及写作中的语际共性,以探讨如何利用这些知识充分发挥母语的正面作用.

作 者:王静  作者单位:黄淮学院外语系,河南,驻马店,463000 刊 名:科技信息(学术版) 英文刊名: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 年,卷(期):2007 “”(20) 分类号:H1 关键词:语言迁移   母语   正迁移   负迁移  

篇9:从个体体验原理看中国大学生英语口语学习中的语音负迁移现象

从个体体验原理看中国大学生英语口语学习中的语音负迁移现象

目前,我国大学生在进行英语口语交流时,普遍存在着母语语音的负迁移现象,影响着外语交流的顺利展开.本文从认知心理学中个人体验原理的视角对这一现象进行了认知分析,并对如何帮助大学生克服语音负迁移现象提出了三点建议:对比英汉两种语音系统的区别;注重听音、辨音能力的'培养以及坚持反复的模仿,以期望他们能更好地开展外语交流活动.

作 者:李新 彭莹  作者单位:华北电力大学外国语学院,北京,102206 刊 名:中国电力教育 英文刊名:CHINA ELECTRIC POWER EDUCATION 年,卷(期):2008 “”(17) 分类号:H3 关键词:大学生   英语口语学习  汉语语音负迁移   个人体验  

母语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 (中学英语教学论文)

大学逃课现象英语范文

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渗透现象探析

迁移申请书

CALL教学模式下的大学外语教学

生活中的现象作文

我在母语中成长高一记叙文

兴致盎然学母语(网友来稿)

从个体体验原理看中国大学生英语口语学习中的语音负迁移现象

英法时态对比及其在大学法语教学中的迁移教育论文

浅析大学外语教学中的母语正迁移现象(共9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浅析大学外语教学中的母语正迁移现象,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