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nlxuan”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6篇语法知识,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语法知识,欢迎参阅,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篇1:初中语文语法知识
文学体裁包括古代文体常识和现代文体常识两点。
古代文体:古代文体大致上可以分为韵文、骈文、散文,包括史传文。
韵文,即讲究押韵的文体,包括诗、词、赋、铭。散文,包括史传文、议论文、杂记文、应用文等。骈文是介于诗和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下面择其重点予以说明。
1、古体诗、近体诗
唐朝人把唐朝时盛行的格律很严的律诗、绝句称为近体诗,把唐以前的格律不严、形式较为自由的诗称为古体诗。现在一般把律诗和绝句称为近体诗,而把其他的统称为古体诗。古体诗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诗经》、《乐府》也属于古体诗。近体诗分为律诗和绝句两种,又有五言和七言之别。律诗共八句,分四联:一二句为首联,三四句为颔联,五六句为颈联,七八句为尾联,偶句押平声韵,中间两联的上下两句要讲究对仗。绝句共四句,其格律要求大体上与律诗相同,只是上下两句的对仗要求不是很严。
2、辞、赋、骈文
辞即楚辞,属诗歌。篇幅、句子较长,句式参差错落,形式自由,多用“兮”字,以抒情为主,有浓厚的浪漫色彩,以屈原的《离骚》为其代表。
赋,源于战国后期,句子大体整齐押韵,间杂散文句式,着力铺陈事物,是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代表人物为司马相如。
骈文,源于汉魏,形成于南北朝,全篇基本上用对偶句构成,讲究用典,词藻华丽,因大多用四字句和六字句,又称“四六文”,也是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高中学过的《朱元思书》、《阿房宫赋》便是此种文体。
3、词、曲
词萌芽于南朝,形成于唐,盛行于宋。是诗歌的发展,故称之为“诗余”。它有多种词牌,各种词牌都有其固定的格式,包括字、句多少,平仄押韵等。其句式长短不一,又称为长短句。按字数的多少可分为长调(91字以上)、中调(59字至90字)、小令(58字以下)。
曲,盛行于元代,故称“元曲”,也是配乐的诗。包括散曲和杂剧。散曲是清唱曲,杂剧是演出曲。散曲又可分为小令和套曲两类,其中小令由一支曲子组成,套曲也叫套数,由多支曲组成。杂剧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其结构是四折(相当于四幕)加一个楔子(序幕),其构成有科(人物动作、舞台效果的说明)宾白(人物对话、独白等)、唱词,角色有旦(女角)、末(男角)、净(花脸)、外(老年男子)、丑(丑角)等。曲有曲牌,规定其字数,句数、平仄、押韵的固定格式。宫调表示曲调声音的高低。
4、史传文
属历史散文,包括编年体(如《左传》、《资治通鉴》)、国别体(如《国语》、《战国策》)、纪传体(如《史记》、《汉书》、“二十四史”)、断代体(如《汉书》、《后汉书》)、通史体(如《史记》、《资治通鉴》)。
5、论说文
古代的论说文是从诸子论学语录发展形成的,它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若干种:“论”议论事理;“说”申说事理。
6、杂记文
包括名胜游记、山水游记。书画杂物记、人事杂记四类。杂记文范围很广,在部分题目有“记”字。记载历史掌故,遗闻轶事、科学资料、文字考证等文章均包括在内。
7、应用文
包括奏疏类、碑志类、祭文、赠序四大类。
现代文体:现代文体主要指小说、诗歌、散文、戏剧、报告文学、儿童文学、民间文学、杂文等。此外还有实用文,包括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四类。
记叙文
1、记叙文的六要素是指所写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
2、根据需要,记叙文可采用第一人称(我、我们),第二人称(你、你们),第三人称(他、他们),一般的说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经常使用。
3、记叙文的中心思想,是指通过写人、记事、写景、状物所表现出来的对生活的主要看法。中心思想必须明确、集中。
4、材料是文章的骨肉,是为表现中心思想服务的;中心思想是文章的灵魂,是统率材料的。
5、能突出中心思想的主要材料要写得具体些、详细些;对表现中心思想起一定作用次要材料要写得概括些、简略些,详略得当,可以使文章主次分明,中心突出。
6、记叙的顺序一般有顺叙、倒叙、插叙。
7、线索,指贯穿文章全部材料的脉络。
说明文
8、说明文根据说明对象可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
9、说明事物必须抓住事物的特征。所谓“特征”就是该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主要标志。抓住了特征也就抓住了事物的本质。
10、说明顺序主要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逻辑顺序主要有六种:由整体到局部,由概括到具体,由现象到本质,由一般到特殊,由主要到次要,由原因到结果。
11、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下定义、分类别、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引用、配图表。
12、为了说明对象的特征、本质更加鲜明突出,或者使文章更生动,更有趣味性,可以在说明中适当的描写叙述。
13、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论点是作者对所议论的问题所持的见解和主张,是议论文的灵魂。一篇议论文一般只有一个中心论点,有的议论文还围绕中心论点提出几个分论点,分论点是用来补充和证明中心论点的。
14、直接提出的中心论点在文中的位置,或在开头,或在中间,或在结尾,有的文章标题就是中心论点。
15、论据是作者阐述或论证论点的根据。要让别人赞同自己论点,作者就得拿事实和道理作为根据来证明它的正确性。
16、用来论据的事实,包括有代表性的确凿的事例或史实以及统计数字等。事实可以是具体的,也可以是概括的。
17、用作论据的道理,应该是经过实践检验的,包括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精辟理论,名人的名言警句以及人们公认的事理等、自然科学的原理、定律、公式等。
18、论点和论据的关系是被证明和证明的关系。
19、论证方法有例证法、引证法、对比论证法、比喻论证法。
20、议论文的论证方式有立论和驳论。
小说
21、小说的三要素是指人物、故事情节、环境。
22、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23、小说中刻画人物的方法多种多样,可以有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也可以通过其他人物的反映和态度进行侧面描写。
24、小说的故事情节有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有时前面有序幕,后面有尾声。
25、小说中的环境描写包括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两类。环境描写是为了交代背景,渲染气氛,衬托人物,发展情节服务的。
26、根据篇幅的长短,小说分为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短篇小说中千字以下的叫微型小说,也称小小说,一分钟小说。
27、塑造人物形象是小说反映社会生活的主要手段。小说是通过情节来展示人物性格,表现主题的。小说的人物形象是以现实生活为依据,经过艺术加工创造出来的。他比生活中的真事更集中,更完整,更具有代表性。
散文
28、根据表达方式的侧重点和内容的不同,散文一般分为叙事散文、抒情散文和说理性散文。
29、叙事散文以写人记事为主,字里行间洋溢感情,我们学过的叙事散文有《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我的老师》、《藤野先生》、《枣核》、《背影》、《回忆我的母亲》、《记一辆纺车》、《小橘灯》,抒情散文以写景状物为主,着重抒发作者的情怀,学过的抒情散文有《春》、《荔枝蜜》、《白杨礼赞》、《听潮》。
诗词
30、诗歌的主要特点是:集中性、精炼性、音乐性。
31、按表达方式分,诗歌可以分为叙事诗、抒情诗;按形式分,可以分为格律诗、自由诗和民歌体。我们学过的叙事诗有《卖炭翁》《木兰诗》《石壕吏》
32、词是旧体诗歌的一种,原是一种按照乐曲节拍创造的歌词,后来逐渐与音乐脱离,成为一种有固定格式的诗歌体。词牌是曲调的名称,它与词的内容没有必然的联系,如《沁园春?雪》中“沁园春”是词牌,“雪”是题目。
33、民歌体诗是仿照民歌样式所写的新诗。民歌是广大劳动人民的口头创作,是在口头流传过程中的经过不断加工而成的诗歌。如《敕勒歌》。
34、散文诗是用散文的形式写成的诗,兼有散和诗的特点。我们学过的散文诗是高尔基写的《海燕》。
35、散曲是元代盛行的新诗体,分为套数和小令两种。
篇2:冠词语法知识
冠词语法知识归纳
(一)冠词概述
冠词是限定词的一种,自己不能单独使用,只能依附于一个名词帮助说明这个名词的含义。因此冠词也可以说是名词的一种标志,它不能离开名词而单独存在。
冠词有三种形式:不定冠词a(an),定冠词(the)和零冠词(即不使用冠词)。冠词用法每次中考都会出现,主要考查:(1)名词前的定冠词、不定冠词和零冠词的用法;(2)固定搭配中的冠词用法。a,an的用法区别是常考内容。序数词前及形容词最高级前或姓氏前使用定冠词也是近年来中考的常考内容。
(二)基础知识梳理
1.不定冠词a/an的用法
不定冠词用来修饰单数可数名词,指人或物中的某一个或某一类,但不具体说明是何人何物。
如:A famous astronaut will give us a talk the week after next.a用在以辅音音素(不是辅音字母)开头的单词前,如:a university student,a European country;an用在以元音音素(不是元音字母)开头的单词前,如:an honest girl,an underground train.现将不定冠词的基本用法归纳如下:
1)首次提到某人某物,不定冠词起介绍作用。如:Long long ago an old man lived in a small village.
2)表示每一的意思,常用于表示时间、速度的名词之前,相当于every。如:ten metres a second,twice a week
3)也可用于不可数的物质名词和抽象名词之前,使其具体化。如:1 would like a drink.Its a great joy to live in Shanghai.
4)某些固定短语中,要用不定冠词。如:have a good time,in a hurry,have a break,for a while,a pair of,have a look,with a smile,take an active part in.
2.定冠词the的用法
1)指第二次提到的人或物。如:I have a dog and a cat.The dog is brown and the cat is yellow.
2)特指某人或某物。如:The old man with thick glasses is their history teacher.
3)指谈话双方都知道的人或物。如:Would you mind turning down the radio,Jim? Your father is sleeping.
4)用于序数词或形容词的最高级之前。如:The third truck is carrying the fewest apples of all.
5)用于指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事物。如:The moon is far smaller than the earth.
6)在江河、海洋、山脉等地理名词前及由普通名词构成的专有名词前。如:the Nile,the Pacific Ocean,the Alps,the Oriental Pearl
7)用于表示方位的名词前。如:Shanghai is in the east of China.8)用在乐器名称的前面。如:I practise the piano every day after school.
9)在某些形容词前加定冠词,表示一类人。如:The sick and the old should be taken good care of.
10)用于姓氏复数形式之前,表示一家人或夫妇两人。如:The Wangs have worked in Pudong for almost ten years.
11)在某些固定短语中,需用定冠词。如:In the morning,the day after tomorrow,listen to the radio,at the moment,go to the beach,by the way.
3.不用冠词的情况
1)在球类活动、学科名称前。如:We have Chinese,maths,and English every day.
2)在节日、月份、四季、星期前。如:June l is Childrens Day.Its Saturday today.Its late spring now.
3)名词前已有作定语的指示代词、物主代词、不定代词或数词等。如:That handbag is in her car.I have several questions to ask.
4)在物质名词和抽象名词前一般不加冠词。如:Milk is white.(比较:The milk in the cup has gone bad.这里the表示特指。)
5)三餐名词前通常不用冠词,如:have supper,after breakfast,但三餐名词前如果有形容词修饰时,要用不定冠词,如:a big supper,a quick breakfast等。6)在称呼、头衔、职位前。。如What can I do for you,sir.
7)在某些固定词组和习惯用语中。如:by motorcycle/air/train,at night,in trouble, go to church,put into jail等。
4.在某些名词前用冠词或不用冠词,其意义有所不同。
如:go to church(去做礼拜) go to the church(到那座教堂去)in class(在上课时) in the class(在班级中)in charge of(负责) in the charge of(由负责)in hospital(生病住院) in the hospital(在医院里工作或参观)at table(在吃饭) at the table(在桌子旁)take place(发生) take the place(代替)in front of(在的前面) in the front of(在前部)keep house(管理家务) keep the house(呆在家里)。
篇3:汉语拼音语法知识
汉语拼音语法知识
拼音知识可以说是孩子最先接触的语文重点知识之一,也是学好语文的开始和基础,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汉语拼音语法知识吧!
汉语拼音语法知识
一、字母表(音序表)
Aa B b Cc Dd Ee Ff Gg Hh Ii Jj Kk Ll Mm Nn Oo Pp Qq Rr Ss Tt Uu Vv Ww Xx Yy Zz (其实就是英语26个字母的大小写,只是读音不同)
二、音节:音节由声母、韵母和声调三个部分组成(三拼音节还包括:介母)
三、声母:b p m f d t n l g k h j q x zh ch sh r z c s y w
四、韵母:
1、单韵母:a o e i u ü (6个)
2、复韵母:ai、ei、ui、ao、ou、iu、ie、üe、er(9个)
3、鼻韵母:(前鼻音)an、en、in、un 、ün(后鼻音)ang、eng、ing、ong
五、整体认读音节:zhi 、chi、shi、ri、zi、ci、si、ye、yi、yin、ying、wu、yu、yue、yun、yuan(16个)
六、标调规则:有a别放过,没a找o、e,i、u并列标在后,这样标调准没错!
七、拼写需注意的事项:
1、j、q、x遇到ü ,两个小点要拿去
2、句子开头的首字母要大写;汉语人名的开头字母要大写;专有名词的开头字母要大写例:Beijing;文章标题开头字母要大写。
延伸阅读:汉语拼音教学心得分享
汉语拼音是认识汉字,学习普通话的工具,是小学语文教学重要的组成部分。要把拼音教好,让学生读准,写准,拼准是一件很重要的事,也是得难的事。
声母,韵母是记录汉语音音素的符号,音素的结合和音节的构成都有一定的规律。在音节的教学中不能单靠死记硬背。而应该注意教学生掌握声韵成音的规律,熟练掌握拼音的方法,对比类推的方法,从而达到掌握学法,举一反三的目的。
对一年级的学生,在拼音教学中采取“循序渐近,不断感知——初步认识尝试应用——半扶半放,逐渐掌握——独立操作,熟练运用”的步骤,让其掌握规律和方法,让学生掌握最基本的学法。
一、明确图意,图音结合。
纯拼音教学是抽象的、枯燥的。长达一个多月的拼音教学枯燥无味,很不适应儿童的心理特点。而“儿童是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的。”(苏霍姆林斯基语)所以在汉语拼音教学中,注意研究儿童心理,运用多种手段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尤为重要。在教学时,我用生动形象的形式引出学习内容。如学完a、o、e、i、u、ü 6个单韵母,开始学习生母后就给学生讲了这么一个故事:汉语拼音是一个大国家,单韵母是这个国家的小姑娘,复韵母有孩子的妈妈,而声母是这个国家的男子,十分的聪明勇敢。凡是小姑娘要出门他们总是走在前头,所以他们在音节里是打头的。不过说起话来,小姑娘们一个个大声大气的,而男子汉们却一个个少音无声的。你们想认识认识这些脾气古怪的男子汉吗?学生听完故事,学习兴趣很浓,劲头也非常高。
另外,在看图说话时,引导学生采用比较的方法,寻找图形与字形,图意与读音的相同点如教学单韵母ü:图上画着条翘着尾巴的大红鲤鱼在吐泡泡。出示投影片学生仔细观察这田图上画着什么?它在干什么?它跟单韵母ü什么相似点?学生仔细观察后得出^解答:单韵母ü的发音和鲤鱼的“鱼”第一声相同。翘着尾巴的大红鲤鱼的身子就像单韵母ü,红鲤鱼吹泡泡就像是ü上的两个小贺点。学会比较,为后面的读音记形奠定的基础。
二、仔细听,掌握发音。
大部分学生是到上小学后才接触到拼音,也有一小部分学生在幼儿园大班的.时候接触到6个单韵母,并且口形普遍不到位,导致发音不准确。从一个开始教学拼音,我就非常重视教师的示范功能,课前独自照着镜子练习发音,注意口形。上课时先请学生仔细看清老师的口形听声音,并说说是怎么读的,再请学生试读。同时运用开火车等形式逐个纠正指导。在教学生复韵母的发音时,除了注重教师的示范外,还可运用字母组合让学生掌握发音规律,从而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如教学a、i时,教师做重点示范并引导学生的口形变化(先念前面的韵母再过渡到后一个韵母)。经过模仿训练,学生的口形到位了,拼音也读得准确了。
三、编记儿歌,记住字形
根据儿童的语言发展的特点。学龄儿童特别喜欢一些顺口的儿歌。若把它与记字形联系起来,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们经过启发、观察、思考编出了很多朗朗上口的儿歌,如“马蹄印儿ddd”、“右上半圆ppp”、“伞柄朝下ttt”、“9字加弯ggg”等。在教学j、q、x 与ü相拼时,理解ü上两点省略规则是这一课的难点。我班的几位小朋友编了几个小故事,把这个问题解决了。如程亮小朋友联系小ü的插图说:大红鲤鱼在水里吹泡泡,正吹得高兴的时候,对面走来了j、q、x三兄弟。大红鲤鱼连忙上前去打招,因为忙着说话,连泡泡都忘吹了。所以小ü碰风j、q、x上面两点就不风了。邵倩小朋友说:鱼儿正在吹泡泡,j、q、x过来找鱼儿游玩,鱼儿忙着答应,嘴巴不不能吹泡泡了。胡磊小朋友说:小ü顽皮,他家里人都不愿同他一起玩。小ü急得哇哇大哭,眼泪叭嗒叭嗒往下掉。正在这时,j、q、x三个小朋友来了,他们说:“小ü,我们一起去玩吧。”小ü听了非常高兴,马上擦掉眼泪跟着j、q、x走了。所以小ü见了j、q、x,上面两点就没有了。在教学复韵母的时候,还可利用字母组合法识记字形。通过编儿歌、编口诀、编故事等形式,小朋友们把拼音的字形牢牢地记在脑子里。
四、确定位置,认真书写
一年级的学生刚入学,在写的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在指导书写时,我先教学生认清四线格,再讲解字母的笔画顺序,如a先画半个圆圈再写竖弯,以及在四线格中的位置。同时教师要注意范写、领写,同时加强个别辅导。如我班陈双爱小朋友,基础差,连半圆都不会画,我就教她先确定半圆的起笔及终点,以及圆弧上一点,然后用弧线连接这三点,写好半圆后,再写竖弯出就不难了,再如声母“z”的书写时,学生容易出现这两种情况,一是写得太宽,导致整个字母起来扁扁的;二是写得太窄,过于瘦长。在教学“z”的书写出时,我教学生先定四个点“ ”,要求上下两个点对齐,距离相等,再连接四个点。在书写中运用了“确定位置法”后学生的拼音写得清楚、到位、漂亮。
“教育儿童的主要技巧是把儿童应做事,都就变成一种游戏似的。”(洛克语)我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多种方法,试图把复杂枯燥的汉语拼音学习变成有趣轻松的游戏过程,在这方面已取得一定的成绩,但还有待不断探索、不断完善。
篇4:英文语法知识
当两个词或词组在一个句子中具有相同的语法地位而且描述相同的人或事物时,我们称它们为同位语。同理,当两个指同一人或事物的句子成分放在同等位置时,若其中一个句子成分是用于说明或解释另一个句子成分的,那么用于起说明或解释作用的句子成分就叫做另一成分的同位语。
用法1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同一层次的语言单位组成的结构,其中前项与后项所指相同,句法功能也相同,后项是前项的同位语。
Mr. Smith, our new teacher, is very kind to us.我们的新老师史密斯先生对我们很好。
(Mr. Smith是主词our new teacher的同位语,指同一人。)
Yesterday I met Tom, a friend of my brother's.昨天我遇到了我弟弟的朋友汤姆。
a friend of my brother's是受词Tom的同位语,指同一人。
用法2
如同位语与其同位成分关系紧密时不用逗点隔开;如同位语对其同位成分只作补充解释时可用逗点隔开。
He told me that his brother John is a world-famous doctor.他本人对我讲,他的兄长约翰是一位世界闻名的医生。
(brother和John都是单一的字作同位语,与其同位成分之间不用逗点隔开。)
Yesterday I talked to my English teacher, Mr. James.昨天我与我的英语老师詹姆斯先生谈过了。
(同位语Mr. James补充解释my English teacher,同位语与其同位成分之间可用逗点隔开。)
用法3
同位语除表示其同位成分的全部意义外,还可以表示部分意义。
We Chinese people are brave and hardworking.我们中国人民是勤劳勇敢的。
He is interested in sports, especially ball games.他喜欢运动,特别是球类运动。
篇5:英文语法知识
表语多是形容词,用以说明主语的身份、特征和状态,它一般位于系动词(如be, become, get, look, grow, turn, seem等)之后。表语一般由名词、代词、形容词、分词、数词、不定式、动名词、介词短语、副词及表语从句表示。
一、名词作表语
Africa is a big continent.非洲是个大洲。
That remains a puzzle to me.这对我还是个难题。
二、代词作表语
What's your fax number?你的传真号是多少?
三、形容词作表语
I feel much better today.我今天感觉好多了。
四、数词作表语
She was the first to learn about it.她是第一个知道的人。
五、不定式形式作表语
Our next step was to get raw materials ready.我们下一步是把原料准备好。
六、ing形式作表语
Her job is selling computers.她的工作是销售电脑。
七、介词短语作表语
The patient is out of danger.病人脱险了。
I don't feel at ease.我感到不自在。
八、副词作表语
The sun is up.太阳升起来了。
I must be off now.现在我得走了。
九、从句作表语
This is what he said.这就是他所说的话。
篇6:英文语法知识
补语的作用对象是主语和宾语,具有鲜明的定语性描写或限制性功能,在句法上是不可或缺的。补语是起补充说明作用的成份。最常见的是宾语补足语。名词、动名词、形容词、副词、不定式、现在分词、过去分词都可以在句子中作宾补。
主语补足语
它用在系动词后,是句子的一个基本成分。常用主-系-表结构。
1.. -- Who broke the vase? --谁打碎了花瓶?
-- Me. --我。 (me做主语补语= It's me.)
2.John hoped the passenger would be Mary and indeed it was her. (her做主语补语) 约翰希望那位乘客是玛丽,还真是她。
宾语补足语
1.不定式(to do)
Father will not allow us to play on the street. 父亲不让我们在街上玩耍。
We believe him to be guilty. 我们相信他是有罪的。
We made him copy the sentence.
He is made to copy the sentence.
I felt my hands tremble.
2.名词
At the meeting we elected him monitor.
I think your brother a clever boy.
3.形容词
What you said made Xiao Wang angry.
I found the classroom empty.
4.副词
Please call the students back at once.
He was seen to take his cap off.
5.现在分词
We hear him singing in the hall.
I found him lying in bed, sleeping.
6.过去分词
He saw his face reflected in the water.
I heard it spoken of in the next room.
主语补足语与宾语补足语的联系
1、主动语态中的宾语补足语,可以转化为被动语态中的主语补足语。
They caught the boy stealing. (stealing 作为宾语补足语) 转化为被动语态 The boy was caught stealing. (stealing转化为主语补足语)
2、被动语态的主语补足语与主动语态的宾语补足语是密切相关的。
(1) I saw him playing basketball yesterday.
(2) He was seen playing basketball yesterday.
句(1)中的含义不是我看见他,而是我看见他正在打篮球。playing basketball是宾语him的补足语。所以叫宾语补足语。
句(2)中的含义也不是他被看,而是别人看见他正在打篮球。这里的playing basketball是主语he的补足语,故称作主语补足语。主语和主语补足语一起称作复合主语。所以含有主语补足语的句子一般是被动语态,谓语动词是可以接复合宾语(宾语+宾语补足语)的及物动词。句首的主语就是主语补足语的逻辑主语。
看过英文语法的人还看了:
1.语法英语怎么说
2.语法英文
3.语法英语
4.英语语法句子结构大全
5.语法用英语怎么说
★ 英文歌语法
★ 语文语法
★ 虚拟语气语法
★ 汉语语法
★ 高中英语名词语法
★ 法语语法学习方法
★ 英文语法检查
语法知识(精选6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