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话语法入门教程:粤语语法学习规则

时间:2022-12-24 03:46:11 作者:首末站 综合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首末站”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7篇广东话语法入门教程:粤语语法学习规则,下面是小编整理后的广东话语法入门教程:粤语语法学习规则,欢迎大家阅读借鉴,并有积极分享。

篇1:广东话语法入门教程:粤语语法学习规则

粤语语法与现代标准汉语的区别主要体现在词句顺序、虚词、副词、部分形容词、助词及其放置方式上,复杂而不可缺或的语气助词也是粤语的一个特色,尽管粤语与普通话在这些语法方面上有明显差别,但主体语法基本相同,都是主-谓-宾式语言,都属于分析语,总体仍有60%以上相似之处。

倒装

定语后置

粤语习惯上将修饰词放在主词后面,相对普通话来说,形成了所谓的倒装词语结构,例如北方汉语的“公鸡”在粤语中是“鸡公”,而“椰青”指“青椰子”。

这种把定语置于主词之后的语法在壮侗语及越南语中均广泛存在。秦岭淮河以南的汉语方言基本都有这种

状语后置

粤语通常把修饰动词或形容词的副词放在所修饰的词之后,有时甚至放在句末,如:

位置 粤语 现代标准汉语

动词之后 食多。 多吃一些。

唔该晒你。 非常感谢你。

畀晒O。 全部给他们。

形容词之后 好睇得滞(滞,解作超过)。 太好看了。

谟窒邓サ弥汀 他也太次了。

高过头佑。 太高了没用的。

句末 畀多三蚊添。 再给三块钱。

同素逆序词

粤语有不少词汇的字序都跟普通话相反,例如“秋千”在粤语中是“千秋”、“夜消”(俗写“夜宵”)在粤语中是“消夜”(俗写“宵夜”),“拥挤”在粤语中是“挤拥”,“要紧”在粤语中是“紧要”。语言学家一般将这类词汇称为“同素逆序词”、“同素反序词”或“反序构词”,令一些人误以为粤语颠倒了原有字序,其实这类词汇当中,有不少都是普通话将字序颠倒,反而是粤语保留了古代用法。例如“紧要”,早见于朱熹(1130-12)所著《论语集注》:“且将《论》、《孟》紧要处看,如何?”“要紧”一词在古籍之中反而出现不多。“消夜”更早见于方干所作唐诗《冬夜泊僧舍》:“无酒能消夜,随僧早闭门”;“夜消”一词则要迟至清代才出现,暂时首见于吴敬梓 (1701-1754) 《儒林外史》第二十八回:“三人点起灯来,打点夜消。”至于“拥挤”及“挤拥”,均见于明代古籍。不过粤语词汇之中也确有颠倒字序的例子,例如“千秋”作游戏解,似未见于古籍,但“秋千”一词则十分常见。《隋史遗文》(1633):“半天落下秋千,香T尽露;绕地滚来蹴g,媚眼横流。”

倒装句式

这种倒置情况亦产生许多特殊句式,例如北方话中“怪不得”,粤语写成“唔怪得”“唔怪之得”或“怪唔之得”。又如北方话中“我先走了”;粤语中为“我行先”。

趋向动词

粤语趋向动词直接接宾语,而现代标准汉语不用。

粤语趋向动词的用法[12] 粤语 现代标准汉语习惯差异

我O谂住晏昼去街。 我们想下午到街上去逛。

我们想下午去逛街。 现代标准汉语不能用“去街”这种用法

诨我度。 他说他要到我这里来。 我度 vs 到我这里来

并列动词体

粤语可以用两个并列动词构成一个动词体,把“紧”、“”、“完”、“过”、“下”加在两个并列动词中间。现代标准汉语必须把相应词或对译词放在单一动词的前面或者后面。如“休下息”、“学紧”,在现代标准汉语中分别为“休息一下”、“正在学习”。

“有”+动词

粤语广泛使用“有”+动词的语法结构,表示强调。

粤语 现代标准汉语

我有睇。 我已经看过了。

量词特别用法

量词在粤语中有特定的用法。

量词用作定冠词

粤语量词可直接加在名词之前作句子成份,量词之前不需要指示代词或数词限定,起到类似于冠词的语法作用,类似英语中的“the”或法语的“le”/“la”,例如:

粤语 现代标准汉语 语法作用

本书几好睇,

学习资料

(所讨论的或眼前见到的某本)书很好看。 特指

部车正啊! (眼前所见的某辆)车棒极了! 特指

卩抽菩提子。 他偷吃了(谈话者双方都知道的某串)葡萄。 特指

我把声沙稹 我的嗓子完全沙哑了。(没有对应词,不出现) 强调

喇起块面 绷起脸(没有对应词,不出现) 强调

Y下只鞋 把鞋磕一下(没有对应词,不出现) 强调

量词替代指属助词

粤语习惯用量词替代指属助词如“的”“之”等,但这样的量词在句子中起的作用仍然是指示物品所属的。

粤语 现代标准汉语 逻辑意义 备注

我支笔 我的笔 属于我的笔。(“我”是笔的所有者) 笔的量词是“支”

诓砍 他的车 属于他的车。(“他”是车的所有者) 车的量词是“部”

你个书包。 你的书包 属于你的书包。(“你”是书包的所有者) 书包的量词是“个”

副词句

在比较句法中,粤语是“你高过凇保而普通话会说“你比他高”。粤语说“你大过凇保现代标准汉语说“你比他大”。这是比较贴近古时的汉语语法,在闽南语也有相同的句式,如“你较水伊”(你比她美)。近年来,由于受标准汉语影响,这情况也出现改变。“你比诖蟆薄“阿哥比阿妹高”这种现代标准汉语的语法,也逐渐被粤语吸收。在一些副词上,如“先”字,粤语亦习惯把动词之后,例如“你先走”在粤语要说成“你行先”。

语气助词

粤语语气助词在语句意味的表达上有非常重要的语法作用,语气助词丰富,使用尤其复杂,有单式、二覆叠式、三覆叠式和多覆叠式等形式:

单式

“啦”/“喇”(了、已经,亦于祈求人做事时用;分1声和3声,特定情况下发音会不同,放在句尾用)、

“”(了,句中或句尾都适用)

“”(啊,另有“已经”之意,通常跟“啦”)

“睢(读阴上声时解作这样,读阴去声时解作这么)

“咩”(一为“乜S”之略,解作“什么”;另有“是吗?”之意)

“喳”(只是、而已)

“А(我想、吧,猜的)等:

“得喇。”(读1声时解作“知道了”,3声时解作“知道了”或“完成了”)

“系咩?”(是吗?)

“系А!((我想)是吧。)

“系。”(对啊)

“钛唔好睇”(这样不好看)

“钏ィ睬谧鲐?”(他这么坏,理会他干什么?)

“去边?”(去了哪里?)

“求吓你啦!”(求求你吧)

二覆叠式

相当丰富,如“h”((做完)了啊,亦于约定时用,h与通)、

“ā(啊,用于人)、

“呀嘛”((不是)吧)、

“喳嘛”(如此…而已,有轻视的意味,喳读1声)、

“喳”(只是…而已,跟喳嘛相近,喳读3声)等:

“你真系好人ā(你真是个好人啊)

“唔系呀嘛?”(不是吧?)

“喇喂!”(来这边呀,吸引顾客时用)

“系!”(系解作是,约定时用,为肯定用语)

“钤嘛”(只是这样而已,轻视的意味,喳读6声)

“钤”(只是这样而已,跟钤嘛比较会带有无奈的意味)

三覆叠式

也很常使用,如“h”(“”通“了的”,全句解作“(已经做完)了的啊”;或决定时用,为肯定用语)

“喇吓”(略带命令意味的啦)等:

“一于系罨h。”(就这样决定了)

多覆叠式

如“啦吓哗”(“已经做完了的啊,是吧?”,带有半信半疑的意味)。

在表达语气和情貌上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很多时候是不可或缺的

广东话语法入门教程:粤语语法学习规则

〕随文赠言:【受惠的人,必须把那恩惠常藏心底,但是施恩的人则不可记住它。――西塞罗】

篇2:粤语语法学习:粤语四种补语

1.结果补语

在动词后面,补充说明动作、行为的结果。

如:两人参加粤语培训班。(两人参加了粤语培训班。)

我食饱饭嘞。(我吃饱饭了。)

畀多拾蚊三叔啦。(多给三叔十块钱吧。)

2.处所补语

在动词后面,补充说明动作、行为的处所。

如:老师企湛问颐趴凇(老师站在教室门口)

小林返到屋企嘞。(小林回到家了)

粤语书办公室,

学习资料

(粤语书在办公室。)

3.数量补语

用在动词后面,补充说明动作进行的次数,往往由数量结构充当。

如:呢课书我读三次。(这篇课文我读了三遍了。)

今日落一场大暴雨。(今天下了一场大暴雨。)

谝蝗绽椿亓酱巍(他一天来回两次。)

4.

用在动词后面,补充说明动作进行的时间。

如:学一个月。(学了一个月。)

谌坐半个钟。(他进来坐了半小时。)

我粘霰愕鹊绞二点。(我在外面等到十二点。)

妈妈返一阵嘞。(妈妈回来一阵子了。)

粤语语法学习:粤语四种补语

〕随文赠言:【受惠的人,必须把那恩惠常藏心底,但是施恩的人则不可记住它。――西塞罗】

篇3:土人AS入门教程语法篇

教程|入门教程|语法

AS 语法篇

-----------------------------------

看过我的第一个教程--基础篇之后,现在你对AS的存在位子有了一定的概念了吧?如果还没有,那么去复习一下吧

土人系列AS入门教程--基础篇

接下来我要讲的是AS的语法,

首先要让大家明白的是: AS 语法的大小写是敏感的。

如: gotoAndPlay 正确 gotoAndplay() 错误 。

关键字的拼写必须和语法一致,要做到很容易,因为在Flash的AS面板里面,关键字会有不一样的颜色显示。

很多Flash小鸟们也许要开始埋怨,记不住咋办?我这里有个办法,就是背。不要流下委屈的泪水,俺们都是这么走过来的。多用两次你就记住了。

这里说一下,我们要从开始就养成编程的好习惯,如在每个语句后面都加上分号,有可能的话,尽量给复杂的语句加上注释。注释的例子:

//这个是注释,但是只能有一行

/* 这个也是注释,可以写很多行 */

接下来,介绍几个类型的语法。

1、几个常用的控制场景的方法,如:

play(); //让时间轴的指针播放

stop(); //停止时间轴的指针在程序触发时候的那个帧

gotoAndPlay(); //让指针跳转到某个帧,然后继续播放

gotoAndStop(); //让指针跳转到某个帧,停止在那个帧

nextFrame(); //往下走一帧

prevFrame(); //往前走一帧

上面的都是方法。

方法?解:打个比方,我们管吃饭叫作一种方法,用来解决肚子饿这个问题。我们管stop()叫做一种方法,用来解决时间轴指针停下来的问题,

我们管上面的几个东西叫方法,用来解决时间轴指针运动的问题。

2、控制属性的语法。有很多,我列几个

_x

_y

_alpha

_width

_name

.....等等属性

上面的都是属性

属性?解:打个比方。我们管你的身高叫做属性,用来标识你的高度。我们管你的体重叫属性,用来标识你的质量。我们管 _x 叫属性,用来标识目标的X轴坐标。我们管_alpha叫属性,用来标识目标的透明度.......我真罗嗦啊,唉。

3、控制语句流程的语法,如

if (条件){

//条件满足执行这里的代码

}else{

//条件不满足执行这里的代码

}

for(i=0;i

//执行这里的代码N次

}

while(条件){

//当条件满足时一直执行这里的代码

}

等等。这些都是基本的语法,也是AS的基础。

4、其他 方法 和自己定义的方法。

这里我不能把所有的语法都一一列出来介绍,因为实在是太多了,具体可以参考Flash自带的帮助手册。我们只能在以后的应用中慢慢熟悉。这里,你有个基本概念就行了。到后面我会给每句话都加上注释。

回顾一下,今次要大家记住的东西:

AS 语法的大小写是敏感的。

方法的概念。

属性的概念。

(待续)

篇4:求职信写作规则格式及语法

1、最好写给具体负责人员。

求职信 最好写给能做录用筛选和决定的人。这样,即能提高效率又能加大力度。因而,先行调查,了解公司是非常重要的。

2、求职信 开头应能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招聘人员可能收到成百上千封求职申请,所以求职信一开头就要引起招聘者的兴趣,而不被淘汰。

3、侧重你对公司的价值而不是自己的需要。

在你的求职信中,应阐明你的'工作经验和技能会给公司带来价值。了解公司的需求,和行业、公司的发展情况。

4、应用行业、公司常用的语言。

你可经常阅读行业文献和杂志。

5、要求 面试 。

在求职信结尾,要求 面试 机会。

6、追踪和反馈。

追踪结果,可采用电话、电子邮件、中间人等方式进行。目的是要获得 面试 机会。

求职信 既然是一种书信文体,所以它同书信的写作格式基本是一致的。具体地说, 求职信 一般包括以下几部分,即标题、称呼、正文和落款。

求职信 的标题通常只由文种名称组成,即在第一行中间写上“求职信”三个字。

求职信要顶格写明求职单位的领导或负责人的姓名和称呼。有时也可直接称呼其职务。如“尊敬的××局局长:”。要在称呼后加冒号。

求职信的正文一般由开头、中间、结尾三部分组成。

1.开头

写求职信,开头要交待清楚自己的一些诸如身份、年龄、学历等基本情况,给用人单位一个初步的完整的印象。如果是有明确目标的求职信,还可先谈谈自己看到了该单位的征招信息,以及意欲应聘的想法。

2.中间部分

求职信的中间部分要展开。主要是针对用人单位的征招信息或者根据自己了解到的用人单位通常的要求来具体地介绍自己,这其中要把自己的专业特长、业务技能、外语水平及其它潜在的能力和优点全部表呈出来,以期使用人单位意识到你正是他们用人的最佳人选。这一部分是求职信的关键,所以要多了解用人信息,真正地使自己可以有较强的针对性来推荐和介绍自己。

3.结尾

求职信的结尾要再次强调自己的求职愿望,恳请用人单位给自己一次工作机会。为了更好地证明自己的能力,可将能证明自己才能的材料附于信后。

4.落款

求职信的落款,就是在正文的右下方署上求职者的姓名及成文的日期。

篇5:英文语法学习

英语动词有三个非限定形式,即不定式、-ing分词和-ed分词。关于不定式,小编想告诉你:不定式分为两种——带to不定式和不带to不定式。我们从小就耳熟能详的to do 不定式,竟然会不带to?!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在哪些场合不定式不带to呢?请听小编细细为大家讲解:

1. 在情态动词后:情态动词后用不带to的不定式。

You must study hard. 你必须好好学习。

You should finish it as soon as possible. 你应该尽快完成这件事。

注:边际情态动词有所不同。如need作情态动词时,跟不带to不定式;作主动词后跟带to不定式。

We need stay at home this morning. (作情态动词)我们今晚要待在家里。

We need to stay at home this morning. (作主动词)我们今晚要待在家里。

2. 在半助动词后:

You had better bring an umbrella with you when you go out. 你出门最好带一把伞。

3. 在情态成语后:

在would rather/ would sooner/ would as soon, may/ might as well, cannot but/ cannot help but等情态成语之后,跟不带to不定式。

I would rather not know you. 我宁愿不认识你。

We might as well take a walk since it is sunny now. 天气晴朗,我们不妨走走。

4. 在rather than和sooner than(置于句首)后:

Rather than cause trouble,he left his hometown. 他宁愿离开家乡也不愿引起麻烦。

5. 在搭配“主动词+主动词”的第一个主动词后:

在该搭配中,第二个主动词就是不带to不定式。常见有make believe, let go, make believe, make do等等。

Let's make believe we have won the game.让我们假装赢了比赛吧!

6. 在“使役动词+宾语”后:在make, let, have等使役动词加宾语后,用不用to不定式。

Let's play basketball together. 让我们一起打篮球吧。

7. 在“感觉动词+宾语”后:

在“see,hear,observe, notice,feel”等感觉动词加宾语后,用不带to不定式。

I heard someone sing last night. 我昨晚听到有人唱歌。

8. 在“why/ why not”结构中:

Why not go shopping now. 为什么现在不去购物呢?

9. 在介词“except和but”后:

在except和but之前有“do”的某种形式,其后不定式不带to。

They have did nothing except wait.除了等待,他们什么也没做。

10. 在help后:

Can you help me solve this problem.你能帮我解决这个问题吗?

在以上这10种场合中,不定式均不需要加to。你都get到了吗?

篇6:英文语法如何学习

英文语法学习方法

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学习语法,首先要理解语法的规则,在正确理解、记忆语法规则的的概念、结构和基本用法的基础上大量反复地练习,才能真正掌握它。实践证明,理解语法规则并不难,难的是熟练运用这些规则来指导语言实践。有时候,一个语法点多次出错,其原因不是对语法原则不理解,而是由于不熟练,不习惯,所以一错再错。在一定程度上说,语法依赖于大量的语言实践:语法用来指导实践,同时通过反复实践来不断丰富自己,不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熟练程度。

2归纳整理法

英语语法的内容非常之多,非常之杂,多种词形变化,多种句子成分,多种句子结构,再加上冠词、介词、连词、等的多种习惯性用法,令人眼花缭乱,难以捉摸,非常容易顾此失彼。因此,在英语语法的学习中,利用归纳法对所学过的语法知识进行整理,使它们条理化,系统化,是必不可少的一种方法。而且,归纳法比较符合语言学习的自然过程,因为,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先是感知、操练带有某些语法规则的语育材料,对所学的内容有个初步印象,形成一定程度的感性认识。在此基础上,观察这些语言材料的特点和相互的联系性,最后对其特征进行抽象概括,形成概念,归纳出规则。再在此基础上进行大量的练习。

3层次练习法

由于语法知识非常庞杂,每一个语法点也有许多需要理解和记忆的方面,所以在学习的时候,如果把某项语法的所有内容和用法一次都学完,往往会囫囵吞枣,贪多嚼不烂。所以在学习的时候,要讲究学习的策略,采用分散式的学习法,有层次地进行练习与实践,做到由表及里,由浅到深,由简到繁。这种学习方式既符合学习语言的规律,又符合人的认识心理规律,有利于练习实践,将知识转化为语言技能。例如,在学习现在完成时态时可以按照以下的层次与步骤来学习或复习:

①第一步:练习现在完成时态的肯定形式和用法:

表示过去开始并延续到现在的动作与状态。其肯定形式为have+-ed分词。

例:I have studied English for three years.

Liu Qiang has been ill since this Monday.

②第二步:练习现在完成时态的用法:

表示发生过或已完成的动作对现在产生的影响,并进一步巩固现在完成时态的肯定形式。

例:I have read this book already.

We have been to Shanghai three times.

③第三步:练习现在完成时态的否定形式,其否定形式为have not+-ed分词。

例:He hasn't finished his homework yet.

We haven’t been to Hongkong before.

④第四步:练习现在完成时态的疑问形式。其疑问形式为Have/Has+主语+-ed分词。

例:Have you been to China before?

Has he finished his homework?

⑤第五步:总结归纳现在完成时态的要点和常用时态,进一步实践练习。并分析、归纳现在完成时与一般过去时在意义和用法上的区别,并通过实践达到熟练运用。

4情境学习法

言语交际活动是在具体的言语情境中进行的,语法也是在典型的实际言语交际中的语言知识的规则,所以,语法规则也只有在情境中学习才能更好地被理解和掌握。学习语法的目的是培养为交流而运用英语的能力。因此,掌握语法规则的目的是能在言语情境中运用,使言语交际活动得以实现,并使交际活动中的言语富有条理性、逻辑性、符合规律性。而且,语法实践练习结合具体的语言活动来进行,还可以使这样的练习能够成为话语活动。

英语学习者最易犯的10大语法错误

1. Since vs. For

“since”和“for”的用法都与时间有关,不同的是前者要与时间点一起使用,比如Monday、January和2009,后者则是与时间段一起使用,比如30 minutes、6 months和10 years,“for”可以用于所有时态,而“since”通常用于完成时。“he jogs for 1 hour everyday”这句话中“for”后面跟着的就是一段时间,“he’s been jogging since 7am”这句话中“since”后面跟着的就是一个时间点。

2. Fewer vs. Less

“fewer”和“less”适用的名词类型是完全相反的,“fewer”适用于可数名词,比如books、cars、people或者cups,而“less”则适用于不可数名词,比如love、water、electricity或者science。举个例子,你可以说“this parking lot is too crowded. I wish there were fewer cars”,句子里的car是可数名词,所以前面用“fewer”修饰;你也可以说“I wish you would turn off the lights, so we could use less electricity”,这里的electricity是不可数名词,所以用“less”来修饰。

3. Adjective Order

当你使用一个以上的形容词的时候,请记住,这些形容词的排列都是有一定顺序的,“it’s a red big car”这样的表达是错误的,正确表达应为“it’s a big red car”。

通常形容词的排列顺序是这样的:①数量或数词 ②质量或评价 ③大小 ④形状 ⑤年龄 ⑥颜色 ⑦国籍 ⑧材质。当然,一般来说描述一件事物不会使用超过三个的形容词,所以你很少会遇到需要把上述所有顺序都用上的情况。

4. May vs. Might

“may”和“might”的区别很小,都表示“可能”,所以很难把握准确使用它们的时机。但是二者还是有区别的,“might”的可能性比“may”要来得低一些。“I might take a trip to India next year”的意思是明年你有可能去印度,也有可能不去,而“I may have a slice of cake after dinner”则是表示你会在饭后吃蛋糕的可能性相当高。

除此之外,“might”还是“may”的过去式,所以在现在时态你可以说“he may eat the last piece of cake”,但是过去时态你就要说“he might have eaten the last piece of cake”。

5. Bring vs. Take

“bring”和“take”都表示“带”,但是方向有所不同,二者之间的关系有点类似于“come”和“go”,“bring”意为“带来”,可以用在你需要别人把东西带到你的所在地的情况,比如“bring that book over here”,“take”意为“带走、带去”,可以用在你要把东西带到目的地的时候,比如“please take me home”。

6. Me vs. Myself

不管是以英语为母语的人,还是英语学习者,都会混淆“me”和“myself”。许多以英语为母语的人会在应该使用“me”的时候用“myself”,因为他们认为“myself”比“me”更有礼貌,这是错误的。“me”是宾语代词,是动作实施对象,例如“please call me if you have any questions”;“myself”是反身代词,用在自己要对自己实施某动作的时候,例如“I gave myself a break from studying today”。

7. Could, Should, or Would

这三个读音相近的词困扰了不少英语学习者。

“should”用来提供建议,比如“That shirt looks great on you. I think you should buy it”。

“would”则是用来描述不可能或者虚拟的事情,比如“I would love to go to Italy, but I don’t have enough money”,这句话就是在说一件不可能发生的事。而“would”也可以表示委婉语气,就像这句“Would you like some tea?”

“could”有三种用法——

①描述过去的能力,例:“When I was younger, I could run twice as fast”

②描述将来可能发生的事,例:“If we work really hard, I think we could save up enough money for a vacation this year”

③用于礼貌请求,例:“Could I have a cup of tea?”

8. There, Their, or They’re

这三个词发音相同,用法却完全不同。

“there”可以表示“那里”,表示一个指定地方,例如“The book is over there on the table”;“there”也可以和be动词一起使用来表示某地有某物,例如“There are 5 cafes on this street”。

“their”是物主形容词,意为“他们的”,例如“that’s their house”。

“they’re”是“they are”的缩写,用法也是一样,你可以说“they’re going to play soccer with us tonight”,也可以说“they are going to play soccer with us tonight”,意思完全一样。

9. Its vs. It’s

和上一条一样,这两个词读音相同,用法完全不同。“it’s”是“it is”的缩写,用法也是相同,你可以说“it’s really cold outside today”,也可以说“it is really cold outside today”,意思完全相同。“its”则是“it”的物主代词,意为“它的”,例如“this city is known for its amazing pasta”。

10. A vs. The

许多语言中并没有使用定冠词与不定冠词,因此对有些英语学习者来说,这是种难以区分的概念。当你在谈论一件事物的时候,一般使用不定冠词“a”,例如“let’s watch a movie”,这句话中的“movie”并没有特指;如果你要谈论的事物大家都很熟悉,那就可以使用定冠词“the”,例如“let’s watch the movie”,这句话中的“movie”则是表示一部谈话双方都知道的、正在谈论的电影。

篇7:英语学习语法

1、不定冠词的含义

不定冠词a/an与one同源, 表示微弱的“一”的概念, 但并不强调数目, 只表示名词为不特定者。a用于辅音前, 一般弱读为[], 在强调时才重读为[eI]; an用于元音前, 一般弱读为[[n], 在强调时重读为[An]。

点津坊a用在辅音前, 而不是辅音字母前; an用在元音前, 而不是元音字母前。

an hour [au[] 一小时 an honest boy 一个诚实的小男孩

a university 一所大学 a one-eyed horse 一匹独眼的马

a European country 一个欧洲国家 an important meeting一次重要的会议

university中的u读作 [ju], European中的eu读作[ju[], 皆以半元音[ju]开始, 故其前应用a, 而不用an。

①表示所属的类别

这种用法表示人或事物的身份、性质等, 此时的a可以不译出。

My father is a manager and my moth er is a doctor. 我爸爸是经理, 我妈妈是医生。 ②表示泛指的某人、某物

用来指某人或某物, 不明确指出具体的人或事物, 只说明大体情况。

My father bought me a nice present, but I don’t know

我爸爸给我买了一件很好的礼物, 可我不知道是什么。

③表示微弱的one的概念

a/an和one同源, 但有时意义差别较大; a/an泛指同类事物中的“任何一个”; one则强调数目概念, 表示“一个”, 不是“两个、三个”。

-Can a child finish the work? -No, but a man can.

这件工作, 孩子能干得了吗? 不能, 得成年人做。

-Can one child finish the job? -No, at least two children can.

这件事, 一个孩子能干得了吗?一个孩子干不了, 至少得两个。

I would like a cup of coffee and an egg. 我想要一杯咖啡和一个鸡蛋。

There is going to be an English lecture tomorrow. 明天将有一场英语讲座。

④表示单位量词的“每一”

指某种人或事物中的任何一个, 或表示“每一”的概念。

Take three pills a day and you’ll get better soon. 每天吃三片药, 你很快就会好的。 We have a music class once a week. 我们每周上一次音乐课。

⑤表示类属中的“任何一个” 用来列举此类人或事物中的任何一个都具有某种能力或某种特征。

A parrot can talk like a person, but it can’t think like a person.

鹦鹉可以像人一样说话, 但不能像人一样思考。

A child should have more free time to think.

粤语广东话绕口令

语法知识

英文歌语法

语文语法

虚拟语气语法

汉语语法

高中英语名词语法

法语语法学习方法

英文语法检查

德语应用语法

广东话语法入门教程:粤语语法学习规则(锦集7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广东话语法入门教程:粤语语法学习规则,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