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一个蜜桃”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9篇从目的性谈行为调节与控制的心理机制,下面是小编整理后的从目的性谈行为调节与控制的心理机制,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 目录
篇1:从目的性谈行为调节与控制的心理机制
从目的性谈行为调节与控制的心理机制
通过对各种行为本质的探讨,指出人的行为都是受目的调控的,通过对目的`的改变可以实现对行为的调控.分析了动机与意志通过改变目的而实现的对行为的直接调控,人格与情绪通过影响认知加工过程进而影响目的的确立而实现的对行为的间接调控,以及生理兼心理的本能对行为调控的心理机制.
作 者:刘结实 伍小东 LIU Jieshi WU Xiaodong 作者单位:西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陕西,西安,710127 刊 名:安康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ANKANG UNIVERSITY 年,卷(期):2007 19(6) 分类号:B84 关键词:目的性 行为 调节与控制 心理机制篇2:从幼儿的心理谈如何引导幼儿的行为
从幼儿的心理谈如何引导幼儿的行为
从幼儿的心理谈如何引导幼儿的行为作者/莫源秋
观察者,是现代幼儿教师应该扮演的一种角色,但是观察幼儿不是为了记录,更不是为了应付检查;观察幼儿的目的是更好地了解幼儿,以便能对幼儿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或者给幼儿以适宜指导和帮助。那么,如何理解幼儿心理行为的具体含义,即如何透过幼儿的外显行为来了解幼儿的内心状态、内心需要就成为关键之关键。
下面我为大家提供一些对幼儿“心理行为表现”诠释的材料,希望能为大家正确地理解幼儿提供一点帮助。
1.如果某个孩子经常有如下两种以上的行为表现,那么,可以肯定这个孩子正处在的心理紧张状态,内心充满焦虑,他需要成人的抚爱和帮助:
异常活跃;
沉默不语;
经常尖叫;
喜欢恶作剧;
排便无规律;
喜欢模仿别人;
喜欢炫耀自己;
说话结结巴巴;
刻意寻求别人的注意;
仪式性强迫行为;
努力使自己变得滑稽可笑;
避免参加竞技性游戏;
行为举动带有强制性;
从来不和别人目光对视:
紧紧抓住成人的手;
常常嚷着头痛或肚子痛;
小偷小摸, 有盗窃行为;
不能融入同伴的游戏之中;
常常成为众人取笑的对象;
很少或者几乎没有什么朋友;
一个小动静也会吓得跳起来;
孤僻,总是喜欢一个人呆着;
沉溺于自己的兴趣和爱好之中;
不能控制自己的笑容,常常傻笑;
抓住别人的一点小错误就不放手;
爱说假话、爱打人,故意损坏东西;
吮手指、吮被角、吮衣角、咬指甲;
睡眠不稳,夜惊(从睡梦中突然惊醒甚至坐起);
对别人对自己的肯定和称赞不能作出正确的反应;
持续(用力)眨眼睛、挖鼻孔,面部或四肢肌肉抽动等等;
行为举止和孩子的年龄不相称,而像更小的'孩子做的事情;
残忍性行为(欺负比其弱小的同伴或虐待小动物等)来宣泄和缓解内心的不安情绪;
喜欢“粘人”(由于缺乏安全感,粘任能满足他心理安全需要的人,进而获得心理上的安全感);
恋物行为(离开了某样陪伴惯了的东西便忐忑不安的行为。如一个5岁的男孩从来没有离开过他襁褓时代用过的那条旧包被,一旦从他的怀里夺去了这个东西,他就会烦躁不安、哭闹不休,这小孩就可能得了恋物癖)。
由于近年来,孩子生活中教育的比重逐渐增加,加上家长将日趋激烈的社会生存竞争压力提前转嫁到孩子身上,因此,孩子承受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孩子出现上述问题行为的比例也越来越大。
2.如果某个孩子经常有如下的行为表现,那么,可以肯定这个孩子正处在心理自卑状态之中,他需要我们用他的“闪光点”燃起他的自信心,或者创造条件让他积累成功的经验,然后逐渐建立起自信心:
贬低、妒嫉他人;
超乎寻常的安静;
常常为自己辩护;
处心积虑地取悦别人;
将自己的错误推给别人;
不能发现自己的任何优点;
好胜心太强, 总是试图证明自己;
对于别人对自己的批评极度敏感;
情绪低落,无缘无故地郁郁寡欢;
难与他人建立亲密无间的感情交流;
对于新的陌生环境常常有莫名的恐惧感;
不能正视他人的赞扬,也不能做出积极的反馈;
过度怕羞, 包括从来不敢面对小朋友唱歌,从来不愿抛头露面,从来不敢接触生人等等;
自虐行为,如故意在大街上乱窜,深夜独自外出、生病拒绝求医服药等,似乎刻意让自己处在险境或困境之中,然后让别人去关注他;
拒绝交朋结友。一般来说,正常儿童都喜欢与同龄人交往,并十分看重友谊,但自卑的孩子绝大多数对交朋结友或兴趣索然,或视为“洪水猛兽”;
疑神疑鬼。自卑的孩子对父母、老师、小伙伴的评论往往十分敏感。特别是别人对他们的批评,更是感到难以接受,甚至耿耿于怀。长此下去,他们还可能发展到“疑神疑鬼”的地步,总无中生有地怀疑他人不喜欢自己;
过分追求表扬。自卑孩子尽管自感“低人一等”,往往又会反常地比正常孩子更追求父母和教师的表扬,而且可能采用不诚实、不适当的方式来获得,如,弄虚作假、作弊等;
回避竞争、竞赛。自卑孩子十分渴望在竞赛中出人头地,但又无一例外地对自己缺乏必要的自信心, 因而都是尽量回避参与任何竞赛,有的虽然在他人的鼓励下勉强报名参赛,但往往在正式参赛时又会临阵逃脱。
3.如果幼儿经常出现下列心理行为为问题时,可能说明正在努力引起成人,特别是老师对他的关注:
“假无能”――本来早已经会了的技能,现在突然变得“不会”了,有的孩子甚至返回到“无能的婴儿期”。有的孩子公开地说:“我太小,我什么也不会!”进而什么都需要成人的照顾。心理卫生学认为, 出现“假无能”是幼儿适应不良的一种表现。 当幼儿使用种种方法都得不到老师或父母的关注或爱后,他们的这种“假无能”反而轻而易举地得到老师和父母的关注和爱――事事都有成人帮他、陪他、哄他,满足了他的被人关注和获得成人的爱的需要;
“生病”――本来无病,却声称自己生病了,有时装得很像,成人不得不放下手中的工作来关注他、呵护他――这也满足了他的被人关注和获得成人的爱的需要;
“人来疯”――这种“人来疯”有别于一些孩子每每见到人多时的瞎胡闹、乱起哄, 而是指某些孩子对自己不受关注的反抗。其“潜台词”可能是:如果大家还不把我当作一回事,那我还会闹得更凶! 有的孩子常表现出 “人来疯”,吵闹不停。那可能是因为孩子宁可接受皮肉之苦,也不愿忍受失去母亲关注的寂寞。 因为客人来后,母亲过分专注于客人而使孩子受到了冷落。
故意捣乱――他一会站起,一会发出怪叫,一会又去打扰其他同伴的学习――这往往是幼儿在处心积虑地想引起他人的注意,特别是想引起老师关注的一种伎俩。
因此,当幼儿出现了上述类似的行为问题时,成人要对自己进行反思,是不是我们由于工作或其他原因过于冷落了孩子?如果是,我们就应该给孩子以适当的关注,让每个孩子在爱的沐浴下健康地成长。
4.如果某个孩子经常有如下的行为表现;那么,可以肯定这个孩子身心经常受到伤害,他们正在采取自我保护措施来减少外界对他的伤害:
孤僻、自闭――独来独往,不与其他任何小朋友交往,可以避免由于身体弱小,或某些劣势受到其他小朋友的欺负、蔑视;
沉默――特别是教育活动中拒绝回答问题,在与同伴交往中很少说话,是为了避免说错被批评、被取笑;
说谎――在许多时候是幼儿自我保护的一种措施。在幼儿说实话后遭到惩罚或幼儿失误后受到的处罚过于严厉的条件下,幼儿往往会在干“坏事”、做错事后冒险去说谎, 而不愿说出实情,以逃避惩罚;
“恶人”先告状――由于教师的教育失误,在幼儿心里往往有这样的经验:“先告状可以避免被批评和处罚”。因此,为了避免被批评或处罚,许多幼儿往往采取了“恶人先告状”――明明是因为自己的不对而引起同伴冲突, 但为了避免批评或处罚,他们往往先去老师处说同伴如何如何的不是。
当幼儿出现自我保护之类的心理行为问题时,我们幼儿老师或家长要认真反思,我们到底是在哪些方面有意无意地伤害了幼儿?我们要尽量为幼儿创造一个公平的、宽容的环境,特别是没有伤害的心理环境,以利于幼儿心理的健康发展。
5.有的幼儿做什么事前总是要求得到教师或家长的许可,过分听话,极少违反规定,超乎寻常的安静,很难和别的幼儿打成一片,害怕犯错误和失败,害怕暴露错误,无法接受批评;或犯错误后极为不安,或者幼儿突然改变平时的习惯,变得寡言少语,或变得喋喋不休,甚至出现一时性的口吃。这说明这个幼儿心理正在承受着过大的压力,教师应该反思:是什么原因造成幼儿处于如此重压之下,我们应该努力为其减轻内心的压力。
篇3:体操课学生心理调节与控制论文
体操课学生心理调节与控制论文
摘要:本篇文章从造成学生心理障碍、造成恐惧心理的表现、对恐惧心理产生的原因及外在表现的分析、结论与建议四个方面,阐述了体操课上如何进行学生心理调节和控制。
关键词语:心理障碍;恐惧心理;客观原因;场地原因
体操课不仅是体育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被作为一项全面发展学生身体素质而重点开设的运动项目。经常进行体操运动可以促进肌肉、骨骼、韧带和内脏器官的发展,增强各器官功能,并全面发展身体素质,特别是力量、柔韧、灵敏等素质。然而,由于体操动作复杂多样,难度较大,且有一定的危险性,加之场地设备的不完善,在训练和教学过程中学生随时都可能会产生各种运动心理障碍,尤其是在教学和训练过程的初期,这种情况更为突出。如不及时帮助学生克服相应的心理障碍,则不仅不能顺利完成教学任务,达到预期的目的,甚至有可能导致严重的运动损伤事故。
一、心理障碍
通过调查发现,在体操教学中,造成学生心理障碍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种:
(1)性格方面:①内向,不爱活动。②天生胆小,不敢做动作。
(2)情绪方面:②情绪低落。②情绪过于激动。
(3)教师方面:①教学方法不合理。②保护措施不当。
(4)场地器械不好,无保护措施。
二、害怕、恐惧心理的表现
1.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每个学生存在着兴趣、爱好、身体素质的差异。但是具有恐惧心理的学生却有着共同的特点,即对自己的弱项缺乏热情和兴趣,一遇到练习此项目时,便寻找种种借口,予以逃避。
人的行为是心理反应的外在表现。对某种运动项目存在着畏惧心理的学生,则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特别在初学阶段,练习时往往缺乏信心和勇气,总是往后站,唯恐老师让自己做动作。
2.对自己的行为能力缺乏信心。对完成规定的技术动作顾虑重重,对困难看得过多、过重、总担心自己做不好,情绪低落,信心不足,害怕实践。
3.完成规定动作多是在被逼迫的情况下进行的。有畏惧心理的学生,有时也能完成一些规定动作,但多是在老师或同学的逼迫下进行的,有的是为了完成学业,通过考试;有的是为了自尊,想在同学面前争口气;还有的是在老师的监督下,被动地完成练习。
4.生理和心理因素出现异常。在恐惧心理的`作用下,学生会发生一系列动作、生理和心理的异常变化,如肌肉僵硬、动作不协调、用力不当、出现多余动作、心率加速、呼吸困难、思考能力降低、注意力分散、出虚汗、尿频、血压升高等。同时,在恐惧心理和紧张情绪的支配下还会引起其他各种心理因素的异常,如:思维能力降低、记忆力减退、反应迟钝、注意力涣散等。
三、对恐惧心理产生的原因及外在表现的分析
1.练习者自身的主观因素:
(1)性格方面:
①不敢上高器械,不敢做旋转、空翻之类的动作。
②由于某一次练习过程中或在其他学习高难度动作时不小心失误受伤或是由于看到其他同学练习的失误,从而在心理上留下不良的影响而产生消极情绪。
(2)身体方面:
①由于身体疲劳因素产生害怕心理。体操在其整个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必须体力和思维紧密结合才能完成任务。学生在掌握体操知识、技术和技能的过程中,身体要直接承受运动负荷。负荷的大小对人体生理状况影响很大,当运动负荷所要求的机能能力与练习者具备的机能能力不相适应时,人体生理就会产生不适感或痛苦感。
②另外,运动损伤也是导致心理障碍的典型例证。运动损伤不仅会严重影响学生的体能状况,而且会产生相应的紧张和恐惧感。某些特定的损伤(如跳马的摔伤)甚至会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造成对某特定动作环节的深刻恐惧和牢固的条件反射,致使同一损伤在同一环节中频繁出现。
四、结论与建议
在体操课的教学中,由于项目的危险性、动作技术的复杂性,学生的恐惧心理是普遍存在的。恐惧心理是阻碍学生发挥学习效能的最大障碍,它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动作的完成,进而影响体操课的教学质量。恐惧心理的形成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与制约,尤其在主观因素方面的培养和训练是重点,这对消除恐惧,建立信心至关重要。运用适当有效的练习方法和手段,能锻炼和培养学生的指向性和意志力,对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消除恐惧有积极的作用。克服恐惧的方法归结起来就是客观的外部解决和主观的内部解决两种方法。外部的解决方法虽然有效,但最终的解决只能靠学生自己。教师必须清楚地认识到这个问题,除了采取直接的方法手段外,要积极引导传授学生各种心理训练方法,最终有效地克服恐惧心理。因此建议在体操教学中,教师尽可能优化教学形式和烘托课堂气氛,让学生在和谐宽松的氛围中学习和掌握技术动作。在场地使用和器材的布置等方面,为学生学习创造比较好的练习环境,这是减少学生恐惧的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
篇4:应激基因家族及其表达谱的行为心理调节:机制与意义
应激基因家族及其表达谱的行为心理调节:机制与意义
应激行为是人类现代生活最常见和最典型的主体心身系统与社会文化环境相互作用的一种复杂活动.诸如学习(应考状态等),工作压力(职业竞争与业绩考核),两性情感冲突与人际关系矛盾,失去亲人或罹患重病,突发灾祸及失业,失恋和失败等,都会引发紧张激动或焦虑忧郁,从而构成对身心健康、生长发育和社会生活的严重影响.在此,拟对相关的应激基因(功能意义上的)“家族”及其表达谱进行初步探索,并简要分析脑与行为心理的.高位调节机制及其影响基因转录后事件结果的神经行为遗传学意义.
作 者:丁峻 作者单位:杭州师范学院综合所神经行为遗传学室,淅江,杭州,310012 刊 名:杭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HANGZHOU TEACHERS COLLEGE 年,卷(期):2003 2(2) 分类号:B845 Q351 关键词:应激基因 基因表达谱 行为心理调节 脑-基因相互作用篇5:从语言表达的心理机制谈英语口语教学
从语言表达的心理机制谈英语口语教学
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应遵循由听到说的客观规律,从研究人的`心理机制入手,在教学中采用“以听带说,以听促说,听说结合”的形式,解决学生在学习英语时表达方面的问题.教师口语教学应遵循相关原则和方法,既要重视思维训练、表达训练,又要注重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真正会说英语.
作 者:李扬 作者单位: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外语教学部,辽宁,沈阳,110122 刊 名: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LIAONING ECONOMIC MANAGEMENT CADRE INSTITUTE, JOURNAL OF LIAONING ECONOMIC VOCATIONAL TECHNOLOGICAL INSTITUTE 年,卷(期):2009 “”(6) 分类号:H319.9 关键词:心理机制 英语 口语教学 语言训练篇6:论新世纪中现代人的心理控制与调节
论新世纪中现代人的心理控制与调节
进入21世纪后,人类面临着诸多问题的挑战,如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带来的`冲击、9.11恐怖事件的影响、社会竞争的加剧、城市拥挤、生活节奏加快、家庭结构不稳定、电脑黑客猖獗、城市犯罪率上升等等,这表明在我国由工业化社会向信息化社会转化过程中,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社会问题愈来愈复杂及多样化.在现代社会中,各种慢性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溃疡病和癌症等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人们较以往承受了更多的精神压力和心理负担.如何使人们保持心理健康、保持健全的人格,成为健康教育工作者及心理卫生工作者一个重要的课题.
作 者:罗健 陈晓宏 作者单位:中国健康教育研究所,北京,100011 刊 名:中国健康教育 ISTIC英文刊名:CHINESE JOURNAL OF HEALTH EDUCATION 年,卷(期):2002 18(3) 分类号:B844.3 关键词:心理健康 情绪控制 自我调节能力篇7:大学生集群行为的心理分析、控制与引导
大学生集群行为的心理分析、控制与引导
集群行为是一种在激烈的互动中自发产生的、无指导、无明确目的'、不受正常社会规范制约的众多人的狂热行为.为及时预防、控制大学生集群行为的不良发展,在大学生集群行为的心理机制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探讨对大学生集群行为的控制与引导,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作 者:林为平黄赤兵 Lin Weiping Huang Chibing 作者单位:林为平,Lin Weiping(福建师范大学,福建,福州350004)黄赤兵,Huang Chibing(福建医科大学,福建,福州,350004)
刊 名: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LIAONING MEDIC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 年,卷(期):2009 7(4) 分类号:G647 关键词:大学生 集群行为 心理篇8:从视觉知觉与行为的分离看行为的计划-控制模型
从视觉知觉与行为的分离看行为的计划-控制模型
知觉与行为的.分离现象最早是从临床病例中发现的,以后研究者在正常人身上利用错觉实验范式继续探索该现象,并由此发展了4个模型进行解释.其中,计划-控制模型得到了众多实验事实的支持.该模型认为:行为分为计划和控制两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独立的加工模块,每个模块使用不同的视觉表征;错觉影响计划阶段,但是不影响在线控制阶段.本文重点回顾了动态错觉效应对计划-控制模型的实验验证,并进行了评价和展望.
作 者:邢佑川 张智君 唐日新 Xing Youchuan Zhang Zhijun Tang Rixin 作者单位:浙江大学心理与行为科学系,杭州,310028 刊 名:心理科学进展 PKU CSSCI英文刊名:ADVANCE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年,卷(期):2005 13(2) 分类号:B842 关键词:知觉与行为的分离 计划阶段 在线控制阶段 动态错觉效应篇9:从墨家“兼相爱,交相利”看经济行为的新理性:互惠性与互恕性
从墨家“兼相爱,交相利”看经济行为的新理性:互惠性与互恕性
经济学理性主义这一原子化的经济理性受到了来自实践和理论的多方挑战,而新经济社会学认为经济行动是嵌入(embeddedness)于社会结构之中的,互恕性与互惠性嵌入性决定了现实的经济行动。而要探讨其背后的社会伦理的深层结构,作为一种尝试,或许可以在中国先泰墨家哲学兼相爱、交相利的伦理思想中加以发掘,兼相爱、交相利的伦理观所阐发的正是基于道德的价值理性和功利主义的工具理性的'结合。由此出发,互惠性与互恕性作为新经济伦理的内在基础才更具备了相当的合理性。
作 者:李文波 作者单位:中山大学,社会学系,广东,广州,510275 刊 名: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NANCHANG UNIVERSITY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年,卷(期):2002 33(2) 分类号:B224 关键词:互惠性 互恕性 嵌入性 墨家 兼相爱 交相利★ 从行为到思想
从目的性谈行为调节与控制的心理机制(整理9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