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册《习作6》 之一

时间:2022-11-24 17:13:12 作者:三元桥投资协会 综合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三元桥投资协会”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0篇第六册《习作6》 之一,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了第六册《习作6》 之一,欢迎参阅。

篇1:第六册《习作6》 之一

第六册《习作6》 之一

《习作6》教学设计之一

执笔者:束彦

[习作指要]

1、要通过复习旧知,引导学生阅读例文后讨论等手段,让学生掌握日记的格式。

2、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图画,阅读例文,了解这则日记的内容,知道日记的内容包括哪些方面。

3、要让学生模仿例文的叙述顺序,比较具体地记一件事。

4、要学生养成勤写日记的好习惯。

教学设计

①苏教版第六册第六单元的作文教学要求是:

[教学要求]

②能掌握日记的格式,并养成勤写日记的好习惯。能知道日记的内容比较广泛。能了解这则日记的内容及叙述顺序。能按要求写一则简单的日记,特别要注意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

难点:选择日记的题材。

[课前准备]

让学回忆一天中的所见、所闻、所想、所做的事。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让学生弄清日记的格式。

1、同学们,你们还记得所学的日记的格式吗?

2、指名学生回答。

3、我们不妨再看看例文的格式。

4、师生小结:第一行正中要写年月日、星期几和天气情况;第二行空两格写正文。

二、使学生明白日记的内容

1、观察插图,看看:图上画了哪些人?主要人物是谁?她在做什么?

2、阅读例文,想想:这则日记写的是一件什么事?

3、朗读书上的分析部分,说说日记的内容包括哪些。

4、帮助学生从作者写“吃桃子”这件小事,明白日记的内容十分广泛,“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做过的事都可以写”。

三、引学生了解日记的选材

1、设疑:既然日记的内容十分广泛,是不是不加选择,件件事都要写呢?

2、学生同桌讨论,交换意见。

3、教师不忙结论,要求学生默读例文,思考作者为什么写“吃桃子”这件事。

4、师生交流,共同小结:选择的材料要有意义,不应该胡编乱造。

5、让学生讨论交流,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所做的'事,哪些应该写,哪些不应该写,哪些不值得写,并谈谈自己准备选择其中的哪一件事写下来。

四、导学生掌握叙述的顺序

1、再读例文,看看作者先写了什么,再写了什么,还写了什么。

2、学生朗读例文,讨论交流。

3、例文启示我们,要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必须掌握叙述的顺序:先写什么,接着写什么,然后写什么,最后写什么。

4、学生拟.写作文提纲,同桌交流。

5、指名说说:自己准备写什么事?叙述的顺序是怎样的?

6、教师评议,鼓励长处,指出不足。

7、学生四人小数点组讨论交流自己所要写的事情。

8、指名交流。

9、学生下笔作文,教师巡视辅导。

五、促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1、教师或学生讲一些中外著名作家勤写日记的小故事。

2、师生共谈写日记的好处:帮助积累.写作材料,锻炼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自己观察事物、分析思考问题的能力,等等。

3、号召学生养成勤写日记的好习惯,让学生谈谈今后将如何写日记。

第六册《习作6》教学设计之一由本站会员分享,版权归作者所有,请注明出处!

篇2:习作 6

习作 6

习作   6

参观

教学要求:

引导学生观察例文《参观“中华名胜微缩景观”》,直到例文桉参观的顺序写了参观的经过,重点写了参观“故宫”和“少林寺”的微缩景观,初步认识写参观记要注意“有顺序、有重点。”

引导学生从内容、词句、标点等方面作修改,可对草稿进行初评,在初评的'过程当中让学生共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一, 组织活动,实地参观。

二, 学习例文,激发兴趣。

导入。

初读例文,了解大意。

再读课文,了解大体内容。

时间、地点、对象、顺序、重点。

再读例文,抓重点部分。

如何具体写故宫微缩景观的?

先总写故宫建筑群逼真的外形。

再具体写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的雄伟壮丽,特别戏写了汉白玉雕琢出来的台基等等。

小结。

三, 出示要求,分析理解。

出示习作要求:

写参观过的地方。

有顺序、有重点。

进行修改。

四,对照要求,习作。

习作 6由本站会员分享,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篇3:《习作6》

《习作6》

《习作6》教学设计之一

备课人:尤吉

教学目标:

1、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2、能通过按照一定的顺序仔细观察、恰当联想对菊花叶子与花的形、色、味等进行有条理较生动地描写;

3、能运用总分的句式进行叙述。

4、通过课前的收集阅读有关菊花的资料,进一步丰富学生对菊花的认识。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言激情

同学们,现在是什么季节?

深秋时节,天气越来越冷了,许多花草禁不住寒冷都枯萎了,凋谢了。而有一种花却能凌寒盛开、生机盎然。你们知道它是谁吗?同学们了解菊花吗?

把你在课外收集到的资料并且是自己所理解的内容介绍给大家。

(生活习性、生长过程、种类、作用等)

同学们了解得可真多啊!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菊花、赞美菊花把!

(板书:菊花)

(教师边描绘,边出示菊花图片,激发起学生对菊花的喜爱之情。)

不畏严寒的菊花仙子在深秋时节翩翩到来、尽显风采。你们看,她们色彩丰富、婀娜多姿,把自身的美丽呈现给人间。善于观察生活的同学一定欣赏过菊花给秋天带来的美丽景色。

二、迁移运用

1、老师知道,同学们看了那么多的菊花图片后,脑海中一定涌出了许多形容菊花的优美词句!谁能说出一些?不与老师的重复。

激励:每一大组说出一个好词加一颗星。

教师相机将学生交流的词语进行归类。

学生若词语积累量不够,教师可以推荐几个。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菊花群色、形,并加上适当的想象,将菊花群的色、形两部分用总分的句式说得具体些。(色彩丰富、千姿百态)

教师可让学生借助句式来表达:(老师酌情加星,最好可以得三颗星。)

清香四溢的菊花色彩丰富、千姿百态,它们有的,有的,有的,有的,有的,有的。

2、刚才,同学们运用了十分优美的语言描绘了众多菊花的样子。那么,谁能挑选其中一种你最喜欢的菊花,把她美丽的样子用生动具体的语言说出来。在练习说之前先来学习习作6。

(1)请一位学生朗读短文,听读思考:

a.这段话是按照先写后写的顺序写的。

b.分别写出了它们的哪些特点?

c.你最喜欢哪些描写,为什么?

(2)学生交流,教师相机.总结板书。(按照顺序写出特点恰当联想)

(3)教师提示学生介绍菊花可以按照茎、叶、花的`顺序。

学生选择一种菊花,仿照例文的写法,各自练说。

我最喜欢的(其中最惹人注目的)是那盆菊花

(4)指名交流,教师相机补充板书。建议学生能根据菊花的外形特点自主命名,并让大家猜出他所介绍的是哪一种菊花。

(老师酌情加星,说的最好的可以得三颗星。)

(5)教师重点引导学生在描述清楚花的色、形之后要加上恰当的想象。

三、设境激趣

刚才同学们通或观察与想象口述了菊花美丽的样子,每组表现都很出色,大家写的本领又如何呢?让我们再来比一比哪一组写得好,得的星最多。(学生动笔拟草)

四、师生点评(根据本次习作的要求)

第二课时(略)

让学生在完成初稿的基础上进行内容上的补充。例如,菊花开放时的季节特点菊花的品种、对人类的作用以及人们对菊花的喜爱之情等。

菊花

众多 色: 形: 味:

五彩缤纷 千姿百态 清香四溢

一种 茎 又细又长

叶 深绿深绿的 交错生长 山字形的 按照顺序

毛茸茸的 写出特点

恰当联想

花…………

《习作6》教学设计

《习作6》教学设计由本站会员分享,版权归作者所有,请注明出处!

篇4:《习作6》教案

《习作6》教案

教学目标:

1、找一个感兴趣的内容,在同学间作一些调查,及时记录调查的结果。

2、用数学课上学到的统计方法对调查的结果进行分析,并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3、重点写好统计过程与结果,并发表自己的见解。

4、调查报告的写法不拘一格,可以配上描画的各种统计图表。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激发兴趣

如果我们能用数学课上学到的统计方法去研究学习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那该是一件多么有意思的事情啊!

你做过这样的调查统计吗?

二、示范调查

1、老师想知道,我们班上做过这样的调查的同学有多少?还没有做过这样的调查,正想作调查的同学请举手。

2、统计小结

三、小组交流,回忆调查过程

学生在四人小组内交流自己开展的调查过程。

要求:要说清楚调查的原因及目的,调查的实施步骤。

四、各自整理汇报

1、请同学们按照老师的要求,把自己调查的目的、实施的步骤一一列出来,可以用文字的形式,也可以画出图表,形式不拘。

2、学生按要求各自进行整理。

3、通过这次调查,你得出了什么结论?把你的调查结果也写下来。

4、指名汇报,交流调查结果。

5、相互补充,发表建议

五、集体交流,发表建议

请同学们根据统计的数据及结果谈谈自己的感受,也可以谈谈自己的建议。

六、指导习作

同学们在写作的时候,可以按照调查的目的、调查的经过、调查的结果、调查的结论这四大板块逐一写作,也可以直接写一篇完整的作文,一气呵成,再配上合适的图标,这样会更生动。

篇5:语文 -习作6

语文 -习作6

习作6   写参观记

一、读一读,初步领会怎样写参观记

例文1

参观“中华名胜微缩景观”

回到老家的第二天,爸爸就带着我到历史博物馆参观“中华名胜微缩景观”。

进了门,穿过古柏参天的大院,来到了展厅。首先看到的是故宫的微缩景观。这是一个金碧辉煌的建筑群,故宫的外形逼真地呈现在游人的面前。所有的宫殿、房屋、亭台的屋顶都是用黄色琉璃瓦铺成的。“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雄伟壮丽。高大的基台上是用汉白玉精雕细琢出来的,四周栏杆上的盘龙花纹十分清晰、生动。大殿前的狮子玲珑剔透,栩栩如生。三个大殿前的平台上站着许多手持武器的“卫士”。

接着,我们又来到了“少林寺”。“少林寺”坐落在山清水秀的“嵩山”脚下。绿树掩映,显得清净幽雅。看到寺内正在练功习武的“和尚”,我不禁想起“天下功夫出少林”的话,想起了“十八棍僧救唐王”的故事。

我们还参观了“布达拉宫”、“黄雀楼”等。

从博物馆出来,爸爸感慨的说:“真是无需跋山涉水,胜景一览无余!”

[练习]

读读例文,填空。

(1)这篇例文中的小作者参观的是历史博物馆中

展览。

(2)文章按参观的先后顺序写了这四个微缩景点:       、

、      、      ,其中           和          这两个景点写得较具体。

(3)写好参观记必须注意两点:①

,②                                     。

二、议一议,弄清写参观记得要领

例文2

游红山森林动物园

10月1日,爸爸带我到红山森林动物园去游玩。

红山森林动物园位于南京城北黄家圩129号,东眺紫金山,南临玄武湖,西依南京火车站,北望幕府山,占地1000多亩。其中,小红山为鸟类区,大红山为猛兽类区,放牛山为灵长类区和大型食草动物区。

走进园内,只见树木葱郁,绿草如茵,各式各样的彩球迎风飘扬。公园里人山人海,一番热闹景象。

我们先参观了两栖动物爬行馆,里面有鳄鱼、海豹、乌龟、蛇和各种热带鱼等。离开两栖动物爬行馆,沿着弯弯的山路来到了骆驼园和小鹿园。在骆驼园,我采了几片树叶去喂骆驼,哪知道它一口就把我手里的树叶全部拽了过去,有力地嚼着,真把我下了一跳。鹿园里的小鹿一个个活蹦乱跳,可爱极了。它们有的在林间散步,有的在植下休息,还有的仰头鸣叫。

最令人高兴的就是参观大象馆了。这是我第一次看到真正的大象,他的鼻子长长的,一双有大有黑的耳朵,像两把大蒲扇。四条腿有粗有壮,就想四根大柱子。大象表面上显得又笨又重,可它的嗅觉和听觉比人都灵敏。在大象表演时,我故意把一个剥好皮的橘子扔到它后面,本以为它根本不知道,可没过两秒钟,它就嗅到了橘子的味道。它转过身,用它灵巧的鼻子卷起橘子,塞进嘴里,津津有味地吃起来。当我知道可以在大象背上留影时,简直高兴得不得了。赶紧催爸爸去买票,我排队等着,可当我前面只有三个人时,心里不由得害怕起来:如果从高高的象背上摔下来那该怎么办?我正想着,管理员叔叔把我一把抱到了象背上,我的心也随着象背的抬高悬了起来。在此同时大象的鼻子也淘气地卷了起来,只听“咔嚓”一声,管理员叔叔拍下了这动人的场面。直到管理员叔叔把我抱回到地上时,我心里的一块大石头才落了地。

后来我们还参观了鸵鸟园、鹦鹉园、长颈鹿园等各式各样的展览元。最后,我才依依不舍地踏上了归途。

啊!红山森林动物园真好玩呀!

例文3

庐江锁厂参观记

星期天,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参观了久负盛名的庐江锁厂。

一走进厂门,就看到一条笔直的水泥路,路两旁时一棵棵松树和一排排红砖瓦房,红绿相映,十分美丽。我们在厂房前停下来,徐副厂长热情地接待了我们。

我们首先来到冲压车间。啊,厂房可真宽敞!几十台机床轰鸣着,工人叔叔阿姨们正在紧张地工作着。我们的突然到来,并没引起他们的注意,他们仍聚精会神地干自己的活儿。一台巨大的轧片就像钢铁巨人一样矗立在车间里,由一位工人叔叔操作着。我们来到轧片机前,工人叔叔微笑着对我们说:“冲压车间生产底板、罩壳、套圈、套帽这几种零部件。”徐副厂长接着向我们介绍:“一把锁制成,要经过108道工序。”听了他的话,我感到非常惊讶,锁虽小,但凝聚着工人叔叔多少汗水呀!

参观冲压车间以后,我们又来到钥匙车间。钥匙车间是专门制造各种钥匙的,工人叔叔阿姨们将一块块铁片用机器做成了一把把没有齿的钥匙胚子,再加工成有齿的钥匙。接着,我们还参观了金工、平头、电镀、装配等车间。

最后,有何副厂长向我们介绍了厂内生产发展情况。他说:“以前,我们锁厂规模小,厂房简陋,设备陈旧,工人技术差。经过近几年深化改革,现在厂内有一班技术革新能手,不断开发新品种,有的还填补了省内空白。我们自行设计的电容柜控制锁,已被国家专利局批准为我厂专利产品,另外还有三种型号的户外高压隔离开关,也通过了省级鉴定。我们设计的电磁锁――国家缺门产品,已进入了随机运行的试验阶段……”

参观结束了,我们沐浴着灿烂的阳光,满载而归。

[讨论提示]

《游红山森林动物园》和《庐江锁厂参观记》这两篇例文根据参观顺序各写了哪些地方?

《游红山森林动物园》重点写了哪两个景点?其中哪个景点写得最具体?想想,作者围绕这个景点是怎样写具体的?

《庐江锁厂参观记》重点写了哪两个车间?除了描.写作者看到的',还写了听到的。请用“――”画出工人叔叔和一位副厂长介绍的话,读一读,想想他们都介绍了哪些方面的内容?

三、写一写,练习写一篇参观记

你参观过什么地方?如:名胜古迹、工厂、军营、展览、大型建筑工程……选择给你印象最深的一次参观活动写下来。想一想,这次参观共看了哪几个地方?按先后顺序有条理地记叙,选择其中你最感兴趣的一两个地方作为重点写具体。

[酷站推荐]

利用www.google.com搜索引擎即可查找到你想要的有关网站。

[活动乐园]

我是小导游

分小组,每人把自己写好的参观记读给大家听,评一评,谁介绍得最清楚、最生动。然后选出一位代表参加全班比赛,选出班级的“明星导游”。

四、学会修改

春游梅花山

春天到了,我到梅花山看梅花。

一进门,就看见梅花竞相开放,梅花山游客如云。进了万株梅园,我看见梅树的枝头上有数不清的梅花,有的红,有的白,很美丽。

在山顶上,我站在博爱阁里向下俯视,密密的梅花像给大山铺上了一层绣花毯,真不愧为“天下第一梅山”啊!

梅花山,有了你,南京的春天更加美丽!

[修改提示]

本次习作我们学习怎样写参观记。大家在修改文章时要注意对照以下几点:

1、参观或游览的顺序是否清晰?若做不到这点,会让人觉得思路不清。

2、是否突出了重点?不管写什么地方,必然有主次之分,不能平分笔墨。

3、情感抒发是否真挚?可寓情于景,让情景交融,切不可在结尾处喊一些口号似的套话,那会给人虚假的感觉。

语文教案-习作6由本站会员分享,版权归作者所有,请注明出处!

篇6: 《习作6》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再现自己的真实交际情境,选取自己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材料,具体描述人物,表现人物的特点和品质。

2.训练学生根据习作要求修改作文的能力。

前教学

本次习作的前一个星期,向全班学生公布汇编《家乡名人谱》的计划。引导学生自由组合,利用课余深入社会生活,寻找、了解或拜访地方上(身边)的“名人”,并做好活动记录。有条件的,可以拍摄图片或录像,然后要求每位学生根据活动经历和感受。选择“名人”最突出的事迹进行简要概括,形成文字介绍资料,并配上图片(照片),制成图文并茂的“名人档案卡”,为汇编《家乡名人谱》作材料准备。

制作“名人档案卡”内容要求除基本情况外,还要介绍清楚“名人”的职业及在哪方面取得显著成绩。

教学过程

一、激活表象联系,明确习作指向

(一)明确习作内容与要求

1.指导学生阅读《习作6》,并通过问题启发:读了《习作6》,你了解到哪些内容?

2.引导学生发表对这次习作内容和要求的看法,着重谈谈自己对名人的理解,自己心目中的“名人”有哪些。

(二)讨论交流,确定写作对象

1.导语提示,激活学生头脑中的表象联系:前一段时间,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通过多种途径,走访了家乡的一些“名人”,并制作了“名人档案卡”,有的还拍摄了有价值的影像资料。据了解,大家做得都很出色。现在大家可以相互欣赏“名人档案卡”,分享劳动成果,然后各自根据“档案卡”资料,简要介绍自己心目中的“名人”。

(介绍要求:①介绍清楚“名人”的职业及突出成就;②介绍不拘形式,可用图片(录像)展示,也可绘声绘色模拟演示;③选取一个访谈片段,但内容必须简要且最令人感动或你最想让别人了解的。)

2.小组内交流和介绍。

①先相互传阅“档案卡”,再依次作简要介绍。

②每组推选1人,准备在班内展示介绍。

3.班内交流和介绍。

(各组代表依次向全班同学展示和介绍,教师相机引导评议介绍情况,并作适当提示和小结,让学生在互动对话中初步领悟描述人物的基本要领。对访谈式介绍,注意引导对言语神情的评议;对资料影像展示介绍,注意引导对内容的评议……)

二、寓导于练,强化习得

(一)由练说导向练写

1.引导学生将介绍的内容写下来。

(要求:要进一步把“名人”的事例介绍具体,尽量能够再现交际中经历的情境,让人感到真实鲜活,印象深刻。)

2.练习前引导学生结合范文,进一步领悟细致刻画人物的要领,使学生求其法而不拘其格。(特别提示:①注意对人物的神情、语气、语调、动作的描述;②通过人物举止行为进行想象和联想。)

(二)学生按要求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习作,教师巡视指导。

(三)展示作品,修改完善

1.引导自改。启发学生对照习作要求,把自己练写的片段认真读几遍,把文章改得更完善些。学生自改时,除进行错别字和病句的常规修改外,注意引导学生就是否抓住“选取自己印象深刻的材料反映人物的品质或特点”这一要求进行重点修改与补充。

2.自由组合,互阅习作,互相提出进一步修改的意见或建议。

3.展示评改。

①鼓励学生自荐或互荐习作,再依次展示评改。

②投影展示学生习作。先让作者朗读自己的作品,再让全班学生边读边思考该篇习作的精彩之处和需要改进的地方。(可从事例选择、语言描述、介绍方法等方面进行评议。)

③全班互动,展开评价或建议。

④教师根据习作要求,选取有代表性的习作片段,通过投影展示,全班评改。引导学生加强体验,增强习作技能,训练学生修改习作的能力。

三、提升素养,构思完篇

1.引导学生梳理练习心得。懂得如何通过具体事例细致刻画人物,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2.按《习作6》要求,起草成文。要求学生根据习作要求把最想让别人了解的“名人”事迹,完整地有条理地介绍出来。可以选一件事写出来,还可以选几件事,运用详略得当的方法写出来。

后教学预案--指导学生汇编《家乡名人谱》

1.样稿选萃。(略)

2.启发学生通过多种形式展示习作,分批介绍“名人谱”,如板报专辑,橱窗专栏系列报道等。

3.按照展示需要,指导学生搞好美编及版式设计。

4.练习给专辑、专栏、报道添加导语,深化学生的习作技能。

篇7:《习作6》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2、能通过按照一定的顺序仔细观察、恰当联想对菊花叶子与花的形、色、味等进行有条理较生动地描写;

3、能运用总分的句式进行叙述。

4、通过课前的收集阅读有关菊花的资料,进一步丰富学生对菊花的认识。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言激情

同学们,现在是什么季节?

深秋时节,天气越来越冷了,许多花草禁不住寒冷都枯萎了,凋谢了。而有一种花却能凌寒盛开、生机盎然。你们知道它是谁吗?同学们了解菊花吗?

把你在课外收集到的资料并且是自己所理解的内容介绍给大家。

(生活习性、生长过程、种类、作用等)

同学们了解得可真多啊!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菊花、赞美菊花把!

(板书:菊花)

(教师边描绘,边出示菊花图片,激发起学生对菊花的喜爱之情。)

不畏严寒的菊花仙子在深秋时节翩翩到来、尽显风采。你们看,她们色彩丰富、婀娜多姿,把自身的美丽呈现给人间。善于观察生活的同学一定欣赏过菊花给秋天带来的美丽景色。

二、迁移运用

1、老师知道,同学们看了那么多的菊花图片后,脑海中一定涌出了许多形容菊花的优美词句!谁能说出一些?不与老师的重复。

激励:每一大组说出一个好词加一颗星。

教师相机将学生交流的词语进行归类。

学生若词语积累量不够,教师可以推荐几个。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菊花群色、形,并加上适当的想象,将菊花群的色、形两部分用总分的句式说得具体些。(色彩丰富、千姿百态)

教师可让学生借助句式来表达:(老师酌情加星,最好可以得三颗星。)

清香四溢的菊花色彩丰富、千姿百态,它们有的,有的,有的,有的,有的,有的。

2、刚才,同学们运用了十分优美的语言描绘了众多菊花的样子。那么,谁能挑选其中一种你最喜欢的菊花,把她美丽的样子用生动具体的语言说出来。在练习说之前先来学习习作6。

(1)请一位学生朗读短文,听读思考:

a.这段话是按照先写后写的顺序写的。

b.分别写出了它们的哪些特点?

c.你最喜欢哪些描写,为什么?

(2)学生交流,教师相机总结板书。(按照顺序写出特点恰当联想)

(3)教师提示学生介绍菊花可以按照茎、叶、花的顺序。

学生选择一种菊花,仿照例文的写法,各自练说。

我最喜欢的(其中最惹人注目的)是那盆菊花

(4)指名交流,教师相机补充板书。建议学生能根据菊花的外形特点自主命名,并让大家猜出他所介绍的是哪一种菊花。

(老师酌情加星,说的.最好的可以得三颗星。)

(5)教师重点引导学生在描述清楚花的色、形之后要加上恰当的想象。

三、设境激趣

刚才同学们通或观察与想象口述了菊花美丽的样子,每组表现都很出色,大家写的本领又如何呢?让我们再来比一比哪一组写得好,得的星最多。(学生动笔拟草)

四、师生点评(根据本次习作的要求)

第二课时(略)

让学生在完成初稿的基础上进行内容上的补充。例如,菊花开放时的季节特点菊花的品种、对人类的作用以及人们对菊花的喜爱之情等。

菊花

众多     色:     形:     味:

五彩缤纷   千姿百态   清香四溢

一种   茎        又细又长

叶 深绿深绿的  交错生长 山字形的    按照顺序

毛茸茸的         写出特点

恰当联想

花…………

篇8:《习作6》教学反思

《习作6》教学反思

一、准确定位本次习作的教学目标是习作教学成功的基础。

本次习作练习,教材有两段话,一段为引言,引导学生回忆自己喜爱的卡通人物,第二段话提出了本次习作的要求“编写一个故事,故事的人物可以是自己喜爱的卡通人物,从中挑选出一两位,也可以是自己设计的卡通人物,给他起一个好听的名字。”我们根据课程标准对中年段习作教学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制定了本次教学的教学目标:要求每一位孩子都尝试自己设计一位卡通人物,再选用卡通人物编故事。

二、激发习作的兴趣是习作教学成功良好的开端。

英国教育家洛克曾说过:“儿童学习任何事情,最好的时机是当他们兴趣高,心里想做的.时候。”学生有了兴趣,就能使注意力集中,积极思维。习作也不例外,学生如果有了习作的兴趣,就能提高作文教学的质量。为了能在开课就吸引学生的目光,整个教学的设计均以活动、游戏的形式展开,我们精心设计了卡通人物猜猜乐――卡通人物大聚会――创意大比拼――卡通新剧场等游戏环节,吸引学生在参与活动中不知不觉的完成习作。

三、分散练习,降低难度是习作教学成功的诀窍

篇9:《习作6》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读懂例文,了解内容,懂得孝敬老人,帮助病残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学习叙事的基本方法。

2、讨论要点,明确本次训练的重点是既要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又要把人物的动作、表情和语言具体地写出来。

3、按照要求,选择做过的一件事写下来,做到把经过写具体,动内容写生动。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

难点:把人物的动作、表情和语言写出来。

三、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

(二)学习例文,归纳写法。

1、轻声读例文,完成练习。

(1)《给爷爷洗脚》主要写的事。

(2)小作者在叙述给爷爷洗脚这件事时,先写(),再写(),最后写(),其中重点写()。

2、小结。

3、结合“习作要点讨论”,归纳写法。

(1)写一件事要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写,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

(2)写事情要有重点,要把事情的主要部分写具体,把人物的动作、表情和语言写出来。

(板书:按顺序写具体)

(三)细读例文,启发讨论。

1、仔细读例文,启发讨论:

小作者是怎么样把给爷爷洗脚的经过写具体的?

2、归纳小结:小作者把给爷爷洗脚的经过按事情发展的先后分成了几个部分:打水-脱袜-搓洗,每一部份都写得很细致。另外,小作者还把人物的动作、表情和语言写出来。这样就十分具体了。

(四)审清题意,循序渐进练习。

1、审清题意:你们知道今天作文是写什么?有哪些要求?

2、开拓思路。

3、教师指导:

(1)指导学生在选择好内容的基础上按起因、经过、结果三部分组织材料,列好提纲。

(2)让一个学生具体地口述自己为老人或病残人做过的一件事的经过。

4、学生练习草稿,教师巡回辅导。

篇10:苏教版四年级习作6

电池,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方便.它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再美的花儿终会凋谢,电池也会有电量耗尽的时候。在它生命结束之后,我们该如何处置它?有人说不能乱扔,可魏学明同学却不这么认为:“大家不都乱扔吗?也没见多大危害!”

究竟废电池能不能乱扔?为此我和小伙伴们展开了讨论。大家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有的说千万不能扔到河里,否则鱼儿会死的;有的说废电池虽有毒,但那毒不是裹在里面吗,反正出不来;有的说以后干脆都生产充电电池好了,让它不那么容易废掉;还有的说到今天也没听过什么废电池引发的重大事件嘛,别那么紧张。而我,坚决反对“乱扔没关系“的说法!

为了让我的看法更有科学依据,我上网查阅了不少资料。请大家来看一组数据吧。就拿电池家族的纽扣电池来说,一粒“纽扣”弃入大自然,将会污染整整600吨水,这个数字相当于一个人活一生的用水量.而我们国家每年生产电池的数量就达到180多亿只,占世界电池总产量的30%以上!当废电池被日晒雨淋表面皮层生锈时,它的成分就会渗透到土壤和地下水里,人们一旦食用受污染的土地生产的农作物或是喝了受污染了的水,这些有毒的重金属就会进入人的体内,慢慢沉积下来,对人体的健康造成极大的伤害!人体一旦吸收这重金属以后,就会出现肺气肿、骨质软化、贫血等症状,而铅进入人体后,会干扰人的脑神经、肾功能、生殖功能„„天哪,那样的情形不堪设想!

也许有人还会甩出这句话:“没见你说的那么可怕嘛!”其实,乱扔废电池的危害是天长日久积累而越来越严重的,如果不注意预防,真的到了处处都能见到如此可怕后果的地步,那么后悔就已晚了。

苏教版六下习作6范文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习作6范文

五年级上册《习作6讲评》教学设计

第六册数学教学计划

社会第六册教学计划

第六册第二课有的人

语文第六册教学计划

习作范文500字

小学生习作

《习作2》 之一

第六册《习作6》 之一(锦集10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第六册《习作6》 之一,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