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何钓鱼文言文翻译

时间:2023-09-11 03:38:21 作者:bananamama 综合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导语】“bananamama”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2篇詹何钓鱼文言文翻译,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后的詹何钓鱼文言文翻译,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篇1:詹何钓鱼文言文翻译

詹何钓鱼文言文翻译

【原文】

詹何钓鱼

《列子》

詹何以独茧丝为纶,芒针为钩,荆篠为竿,剖粒为饵,引盈车之鱼于百仞之渊、汩流之中,纶不绝,钩不伸,竿不撓。

楚王闻而异之,召问其故。

詹何曰:“曾闻先大夫之言,蒲且子之弋也,弱弓纤缴,乘风振之,连双鸧于云际,用心专,动手均也。臣因其事,放而学钓,五年始尽其道。当臣之临河持竿,心无杂虑,唯鱼之念,投纶沈钩,手无轻重,物莫能乱。鱼见臣之钩饵,犹沈埃聚沫,吞之不疑。所以能以弱制强,以轻致重也。大王治国诚能若此,则天下可运于一握,将亦奚事哉?”楚王曰:“善!”

【译文】

詹何用单股的蚕丝做钓线,用芒刺做钩,用细小的竹子做钓竿,将一粒饭剖为两半来做钓饵,在有百仞深、流水湍急的深渊之中钓到(一条)可以装满一辆车的鱼,钓丝还不断,钓钩没有被扯直,钓竿没有被拉弯。

楚国的国王听说了觉得很惊异,就把他叫来问他原因。

詹何说:“曾经听我曾经当过大夫的父亲说过,蒲且子射箭啊,曾经用很弱的弓、很纤细的丝绳,顺着风一射,一箭在云端射到两只黄鹂鸟,(因为)用心专一,用力均匀的.原因啊。我按照他的这种做法,摹仿着学习钓鱼,五年才完全弄懂其中的道理。现在我在河边持竿钓鱼时,心中不思虑杂事,只想鱼,丢线沉钩,手上用力均匀,外物没有能扰乱(我的心神)。鱼看见我的钓饵,好像(掉到水里的)尘埃或聚集的泡沫(一样自然),吞食它不会怀疑的。所以我能以弱制强,以轻御重啊。大王您治理国家如果可以这样,那么天下的事就可以一手应付了,还能有什么对付不了的吗?”楚王说:“高。”

篇2:詹何钓鱼原文及翻译

詹何钓鱼原文及翻译

詹何钓鱼表示做事时,有时能以柔克刚,以弱制强做任何事都要讲究方法。好的方法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我们看看下面的詹何钓鱼原文及翻译吧!

詹何钓鱼原文及翻译

詹何钓鱼

《列子》

詹何以独茧丝为纶,芒针为钩,荆篠为竿,剖粒为饵,引盈车之鱼于百仞之渊、汩流之中,纶不绝,钩不伸,竿不挠。

楚王闻而异之,召问其故。

詹何曰:“曾闻先大夫之言,蒲且子之弋也,弱弓纤缴,乘风振之,连双鸧于云际,用心专,动手均也。臣因其事,放而学钓,五年始尽其道。当臣之临河持竿,心无杂虑,唯鱼之念,投纶沈钩,手无轻重,物莫能乱。鱼见臣之钩饵,犹沈埃聚沫,吞之不疑。所以能以弱制强,以轻致重也。大王治国诚能若此,则天下可运于一握,将亦奚事哉?”楚王曰:“善!”

【译文】

詹何用单股的蚕丝做钓线,用芒刺做钩,用细小的`竹子做钓竿,将一粒饭剖为两半来做钓饵,在有百仞深、流水湍急的深渊之中钓到(一条)可以装满一辆车的鱼,钓丝还不断,钓钩没有被扯直,钓竿没有被拉弯。

楚国的国王听说了觉得很惊异,就把他叫来问他原因。

詹何说:“曾经听我曾经当过大夫的父亲说过,蒲且子射箭啊,曾经用很弱的弓、很纤细的丝绳,顺着风一射,一箭在云端射到两只黄鹂鸟,(因为)用心专一,用力均匀的原因啊。我按照他的这种做法,摹仿着学习钓鱼,五年才完全弄懂其中的道理。现在我在河边持竿钓鱼时,心中不思虑杂事,只想鱼,丢线沉钩,手上用力均匀,外物没有能扰乱(我的心神)。鱼看见我的钓饵,好像(掉到水里的)尘埃或聚集的泡沫(一样自然),吞食它不会怀疑的。所以我能以弱制强,以轻御重啊。大王您治理国家如果可以这样,那么天下的事就可以一手应付了,还能有什么对付不了的吗?”楚王说:“高。”

篇3:詹何钓鱼哲理故事

詹何钓鱼哲理故事

楚国有位钓鱼高手名叫詹何,他的钓鱼与众不同:钓鱼线只是一根单股的蚕丝绳,钓鱼钩是用如芒的细针弯曲而成,而钓鱼竿则是楚地出产的一种细竹。

凭着这一套钓具,再用破成两半的小米粒作钓饵,用不了多少时间,詹何从湍急的百丈深渊激流之中钓出的鱼便能装满一辆大车!回头您再去看他的钓具:钓鱼线没有断,钓鱼钩也没有直,甚至连钓鱼竿也没有弯!楚王听说了詹何竟有如此高超的钓技后,十分称奇,便派人将他召进宫来,询问其垂钓的诀窍。

詹何答道:“我听已经去世的'父亲说过,楚国过去有个射鸟能手,名叫蒲且(ju)子,他只需用拉力很小的弱弓,将系有细绳的箭矢顺着风势射出去,一箭就能射中两只正在高空翱翔的黄鹏鸟。父亲说,这是由于他用心专一、用力均匀的结果。于是,我学着用他的这个办法来钓鱼,花了整整五年的时间,终于完全精通了这门技术。每当我来到河边持竿钓鱼时,总是全身心地只关注钓鱼这一件事,其他什么都不想,全神贯注,排除杂念,在抛出钓鱼线、沉下钓鱼钩时,做到手上的用力不轻不重,丝毫不受外界环境的干扰。这样,鱼儿见到我鱼钩上的钓饵,便以为是水中的沉渣和泡沫,于是毫不犹豫地吞食下去。因此,我在钓鱼时就能做到以弱制强、以轻取重了。”

篇4:《詹何钧鱼》原文及翻译

詹何用单股的蚕丝做钓鱼的丝绳,用芒刺做钩,用细竹做钓竿,用剖开的米粒做为钓饵,在有百仞深的深渊中、湍急的河流里钓到的鱼可以装满一辆车,钓丝还不断,钓钩没有被扯直,钓竿没有被拉弯。

楚国的国王听说了这件事觉得很惊异,就把他叫来问他原因。

詹何说:“听我已经逝去的父亲说过,古代善射的人射箭啊,曾经用拉力很小的'弓、纤细的丝绳,顺着风一射,一箭连射两只黄鹂鸟,(因为)用心专一,用力均匀的原因啊。我按照他的这种做法,模仿着学习钓鱼,五年才完全弄懂其中的道理。现在我在河边持竿钓鱼时,心中不思虑杂事,只想鱼,丢线沉钩,手上用力均匀,外物不能扰乱(我的心神)。鱼看见我的钓饵,就像看见尘埃或聚集的泡沫一样,吞食它不会怀疑。所以我能以弱制强,以轻御重啊。大王您治理国家如果可以这样,那么天下的事就可以一手应付了,还能有什么对付不了的吗?”

楚王说:“说的好。”

《詹何钧鱼》的道理:

1、科学的方法是通向成功的阶梯。

2、方法是智慧和经验的结晶。

3、不能生搬硬套别人的方法。

4、解决不同的问题要用不同的方法。

5、方法必须符合客观规律。

6、方法必须不断革新与改进,才能有更好的成效。

7、不断学习,才能不断掌握新的方法。善于吸收前者的经验,顺应自然之势,是获得成功的一条捷径。

出处及作者简介:

本文选自《列子·汤问》,作者列御寇,战国时期郑国圃田(今河南省郑州市)人。道家著名的代表人物,著名的思想家、寓言家和文学家。著有《列子》。那时,由于人们习惯在有学问的人姓氏后面加一个“子”字,表示尊敬,所以列御寇又称为“列子”。唐玄宗于天宝年间诏封列子为“冲虚真人”。列子一生安于贫寒,不求名利,不进官场,隐居郑地40年,潜心著述20篇,约十万多字。现流传有《列子》一书,其作品在汉代以后已有所散失,现存八篇《天瑞》、《黄帝》、《周穆王》、《仲尼》、《汤问》、《力命》、《杨朱》、《说符》。其中《愚公移山》、《杞人忧天》、《两小儿辩日》、《纪昌学射》、《汤问》等脍炙人口的寓言故事,可谓家喻户晓,广为流传。其中《两小儿辩日》被纳入小学语文人教版6年级下册第1篇课文,《愚公移山》被纳入初中语文部编版8年级上册第23篇课文。列子一向低调,有所谓“子列子居郑圃,四十年人无识者”,可见真正做到了老子所说的“和光同尘”的境界,故而列子在历史上的事迹也很少。这样解释某些人认为列子是后人假托的也不过分。是老子的弟子。

篇5:《詹何钧鱼》原文及翻译

1、纶:钓鱼的丝绳。

2、芒:谷头端细长而尖锐的刺。

3、荆蓧(diào):楚国产的细竹。

4、剖粒:剖开的米粒。

5、引:牵引,这里指钓上。

6、汩流:湍急的河流。

7、先大夫:这里指已经逝去的父亲。

8、蒲且子:古代善射者。

9、弋(yì):射箭。

10、弱弓纤缴:拉力很小的弓,纤细的丝绳。缴,射鸟时系在箭上的丝绳。

11、连双鸧(cāng):一箭连射两只黄鹂鸟。

12、放:通“仿”。

13、聚沫:聚拢的泡沫。

篇6:何充文言文翻译

何充文言文翻译

何充文言文翻译

原文:

王含作庐江郡,贪浊狼藉。王敦护其兄,故于众坐称:“家兄在郡定佳,庐江人士咸称之。”时何充为敦主簿,在坐,正色曰:“充即庐江人,所闻异于是。”敦默然。旁人为之反侧,充晏然神意自若。

注释:

1、王含:字处弘。东晋琅邪临沂(今属山东)人,王敦的'哥哥。王敦起兵谋反,但他也叛变相助。

2、作庐江郡:担任庐江郡的行政长官。庐江,郡名,现在安徽省境内。

3、贪浊狼藉:贪浊,,。声名狼藉,杂乱,一塌糊涂。籍,通“藉”。

4、王敦:王含之弟,东晋时任大将军之职,总揽全国一切军政大权。

5、护:袒护。

7、故:故意,特意,特地。

8、咸:都,全,皆。

9、主薄:官名,参与机要,总领府事。

10、反侧:不安,担心。

11、正色:脸色严肃。

12、异于此:不同于这种说法。此,代词,指王敦护其兄的话。

13、晏然:坦然,态度安闲平和的样子。

14、神意自若:神色态度非常自如,和平常一样。

15、王含作庐江郡:作,担任

16、所闻异于是:异,不同

翻译:

王含担任庐江郡郡守的时候,名声极差。王敦袒护他的哥哥,故意在与很多人坐在一起谈话时称赞他的哥哥:“我的哥哥在庐江郡一定做得十分好,庐江郡的人都称赞他。”当时何充担任王敦属下掌管文书的官吏,坐在座位脸色严肃地说:“我何充就是庐江郡的人,我所听到的跟你所说的不一样。”王敦没话可说。在座的其他人都为何充感到担心。而何充显得态度平和,神色自如,和平常一样。

篇7:钓鱼记文言文翻译

钓鱼记文言文翻译

钓鱼记文言文翻译

原文

钓鱼记

予①尝步自横溪,有二②叟分石(分别坐在石头两旁。)而钓,其甲得鱼至多,且易取。乙竟日③亡所获也。乃投竿问甲曰:“食饵同,钓之水亦同,何得失之异耶?”

甲曰:“吾④方下钓时,但知有我而不知有鱼,目不⑤瞬,神不变,鱼忘其为我,⑥故易取也,子⑦意乎鱼,神变则鱼逝矣,奚其获!”

乙如其教,连取数鱼。

予叹曰:“⑧旨哉!意成乎道也!”敢记。

译文

我曾经独自漫步过溪流,(看见)有两位老人分别坐在(一块)石头的两旁钓鱼,其中甲得到的鱼特多,并且很轻易就钓到。乙一天都没有收获。(乙)就扔下钓竿问甲道:“鱼饵相同,钓鱼的溪流也相同,为什么差别这么大呢?”甲说:“我开始下钩的时候,心中想到的是我自己而不是鱼,眼睛不眨,神色不变,鱼忘了(坐这的.是)我,所以容易上钩了,您(一心)想到的是鱼,神态(总是)改变,鱼(自然)就逃离,哪里还会有收获呢?”乙按照他教的做,一连钓到几条鱼。我感叹道:“这句话说到了事物的宗旨,成为哲理了啊!”就应该记下来。

① 尝:曾经

② 叟:老人

③ 亡:通“无”,没有

④ 方:将要

⑤ 瞬:眨

⑥ 故:所以

⑦ 意:愿望

⑧ 旨:意思

9。奚:哪里,怎么

启示

1.凡事只有仔细认真,才能得到成功。

2.虚心好学,不要不懂装懂。

3.做任何事都不能蛮干,应遵循其规律。

篇8:何真平乱文言文翻译

何真平乱文言文翻译

原文

何真,字邦佐,东莞人。少英伟,好书剑。元至正初,为河源县务副使,转淡水场管勾,弃官归。元末盗起,真聚众保乡里。十四年,县人王成、陈仲玉作乱,真赴告元帅府。帅受赂,反捕真。逃居坭冈,举兵攻成,不克。久之,惠州人王仲刚与叛将黄常据惠。真击走常,杀仲刚。以功授惠阳路同知、广东都元帅,守惠州。海寇邵宗愚陷广州。真以兵破走之,复其城。擢广东分省参政,寻擢右丞。赣州熊天瑞引舟师数万欲图真,真迎之胥江。天大雷雨,折天瑞舟樯,击走之。广人赖以完。先是真再攻成,诛仲玉而成卒固守。二十六年,复围成,募擒成者,予钞十千。

成奴缚成以出。真予之钞。缘海叛者皆降。时中原大乱,岭表隔绝,有劝真效尉佗故事者,不听。屡遣使由海道贡方物于朝。累进资德大夫、行省左丞。洪武元年,太祖命廖永忠为征南将军,帅舟师取广东。永忠至福州,以书谕真,遂航海趋潮州。师既至,真遣都事刘克佐诣军门上印章,籍所部郡县户口兵粮,奉表以降。永忠闻于朝,赐诏褒真日:“朕惟古之豪杰保境安民以待有德若窦融李勣之属拥兵据险角立群雄间非真主不屈此汉唐名臣于今未见。尔真连数郡之众,乃不烦一兵,保境来归,虽窦、李奚让焉。”永忠抵东莞,真帅官属迎劳,遂奉诏入朝。擢江西行省参知政事,且谕之日:“天下分争,所谓豪杰有三:易乱为治者,上也;保民达变,知所归者,次也;负固偷安,身死不悔,斯其下矣。

卿输诚纳土,不逆颜行,可谓识时务者。”真顿首谢。在官颇著声望,尤喜儒术,读书缀文。已,转山东参政。四年命还广东,收集旧卒。事竣,仍莅山东。九年致仕。

译文

何真,字邦佐,东莞人。少年英俊奇伟,喜好读书舞剑。元至正初年,任河源县务副使,转任淡水场管勾,弃官归乡。元末盗贼四起,何真聚众保卫家乡。至正十四年,同县人王成、陈仲玉作乱,何真到元帅府告发。元帅受贿,反而逮捕何真。何真逃跑,率部众占据坭冈,发兵攻打王成,没能取胜。过了很久,惠州人王仲刚与叛将黄常据守惠州。

何真赶走黄常,杀死王仲刚,因功绩授予惠阳路同知、广东都元帅,镇守惠州。海寇邵宗愚攻陷广州。何真率兵打败赶走他,收复广州,因而擢升广东分省参政,不久擢升右丞。赣州熊天瑞率水军几万人图谋对付何真,何真在胥江迎战。天降大雷雨,打断熊天瑞船上的桅杆,何真打败赶走他。广州人靠何真得以保全。在此之前,何真两次攻打王成,讨伐陈仲玉而王成兵士坚守,至正二十六年,又围攻王成,招募能擒获王成的人,奖给钞币十千。王成的奴仆绑缚王成出城。何真就给他钞币。沿海叛乱者都投降。当时中原大乱,岭外(与中原)交通隔绝,有人劝何真效仿尉佗旧事。(他)没有听从。多次派使者由海道向朝廷贡奉土产。积功迁升至资德大夫、行省左丞。洪武元年,太祖任命廖永忠为征南将军,率水军攻取广州。

廖永忠到福州,用书信告谕何真,于是航海直驱潮州。军队到后,何真派都事刘克佐到军营门献上印章,登记所属郡县户口兵粮,奉上书表投降。廖永忠上报于朝廷,太祖赐诏书褒奖何真说:“朕想到古代的豪杰,保卫境域,安抚民众,以期待有德的人。像窦融李劫之类,率兵据险,卓然立于群雄之间,不是真主不屈服,这些汉唐名臣,如今没有见到。你何真联合数郡民众,竟然没有烦劳一兵一卒,保全境域来归顺,即使窦融李劫也不及你。”廖永忠抵达东莞,何真率官员属吏迎接慰劳,于是奉诏入朝。太祖擢升何真为江西行省参政知事,并且告谕他说:“天下纷争,所说的豪杰有三种。改变乱世为治世的`,是上等。保护民众通晓事物变化、知道归顺谁的,是二等。依恃险阻,苟且偷安,丢了性命也不悔悟的,这是下等。

你诚心归附,不抵拒王师,可称得上识时务者。”何真磕头致谢。居官声望颇为显著,尤其喜好儒家学说,读书作文。不久,转任山东参政。洪武四年,命他返回广东,收容集合以前的兵士。事毕,仍治理山东。洪武九年,辞去官职。

篇9:王者何贵文言文翻译

王者何贵文言文翻译

【前言】

《王者何贵》通过齐桓公和管仲的.对话,主要说明一个国家的安危最终决定于人民。统治者只有以民为天,国家才能安定,才能发展,才能强大。反之,就有危险,甚至亡国。

【原文】

齐桓公问管仲曰:“王者何贵?”曰:“贵天。”桓公仰而视天。管仲曰:“所谓天者,非谓苍苍莽莽之天也。君人者,以百姓为天。百姓与之则安,辅之则强,非之则危,背之则亡。《诗》云:“人而无良,相怨一方。”民怨其上,不遂亡者,未之有也。”

【注释】

①齐桓公:春秋诸侯,五霸之主,姓姜,名小白。

②管仲:齐桓公的贤相,名夷吾,辅佐桓公成霸业。

③贵:认为......宝贵。

④非:不是。

⑤苍苍莽莽:形容广阔无边。

⑥君:名词作动词,做......君主。

⑦与:亲附,拥护爱戴;赞许,称赞。

⑧辅:辅佐,协助、帮助。

⑨非:非难,责怪。

⑩背:背弃,违背。

⑾《诗》:即《诗经》,四书五经之一。

⑿人:这里指统治者。

⒀遂:终究。

⒁未之有也,“之”:宾语前置,代词,代不灭亡这件事。

【翻译】

齐桓公问管仲:“当君王的人,应把什么当作最宝贵的?”(管仲回答)说:“应把天当作最宝贵的。”(于是)齐桓公仰起头望着天。管仲说:“我所说的“天”,不是广阔无边的天。给人民当君主(的人),要把百姓当作天。(对于一个国家来说,)百姓亲附,(它)就可安宁;百姓辅助,(它)就能强盛;百姓反对,(它)就很危险;百姓背弃,(它)就要灭亡。《诗经》中说“统治者如果不贤良,一个地方的人民都会怨恨他。”百姓怨恨他们的君主,而最后不灭亡的政权,(这)是从来就没有过的。”

篇10:多言何益文言文翻译

多言何益

子禽问曰:“多言有益乎?”

墨子曰:“虾蟆蛙黾,日夜恒鸣。口干舌擗, 然而不听。今观晨鸡,时夜而鸣,天下振动。多言何益?唯其言之时也。”

—— 选自《墨子墨子后语》

注释:

1.选自《墨子墨子后语》。

2.子禽(qín):人名,墨子的学生。

3.益:好处。

4.蛙蝇:可以理解为蛙和黾(黾:据说是蛙的一种)

5.恒:常常

6.观:看,看到。

7.时夜而鸣:时,切合时机、按时。 恒,常常。 鸣,啼叫。按时在黑夜结束的时候啼叫

8.多言何益:多说话有什么好处呢?

9.擗(pǐ):同“敝”,困、疲劳。

10.时夜而鸣,天下振动:翻译天未亮时就引吭高歌而鸣,惊醒天下生灵,纷纷振作行动起来。

篇11:二叟钓鱼文言文翻译

二叟钓鱼文言文翻译

文言文翻译一直是我们学习的关键,我们看看下面的二叟钓鱼文言文翻译,一起阅读吧!

原文

有二叟分石而钓。其甲得鱼至多且易取,乙竟日亡所获也,乃投竿问甲曰:“食饵同,钓之水亦同,何得失之异耶?”甲曰:“吾方下钓时,但知有我而不知有鱼,目不瞬,神不变,鱼忘其为我,故易取也。子意乎鱼,目乎鱼,神变则鱼逝矣,奚其获?”乙如其教,连取数鱼。予叹曰:“旨哉!意成乎道也。”

译文

有两位老人各自蹲在一块石头上钓鱼。其中甲得到的鱼十分多、并且很轻易就钓到。乙终日无所收获。(乙)就扔下钓竿问甲道:“(我们)鱼饵相同,钓鱼的溪流也相同,为什么有钓得到的鱼和钓不到鱼的不同呢?”甲说:“我开始下钩的时候,只知道有我而不知道有鱼,眼睛不眨,神色不变,鱼忘了(坐这的是)我,所以容易上钩了,你在意的是鱼,(总是)看着鱼,神态(总是)变所以鱼(自然)就逃离了,哪里还会有收获呢!”乙按照他教的'做,一连钓到几条鱼。我感叹道:“多好呀,愿望的实现在于掌握规律啊!”

注释

叟sǒu:老人

分石:各自蹲在一块石头上。分:各自

逝:逃离

如:按照

尝:曾经

竟日:整天

亡:通“无”,没有

投:掷下

方:当

瞬:转眼

逝:游走

奚:什么,怎么,哪里

意:思想;注意力

乎:同“于”

如:按照

至:极

神:神色;神态

食饵:放在鱼钩上的食物

启示

这则故事告诉我们,做任何事都要冷静、沉着,不可轻浮、躁动,不要三心二意和急于求成,要用一颗平常心来对待事物,强求的结果只能是一无所获。即使无法做到气定神闲、举重若轻,起码也要专心致志,这是能做好事情的前提条件。同时也启示我们只有掌握科学规律、讲究方法,才能取得成效。

篇12:《楚庄王问詹何》阅读答案

《楚庄王问詹何》阅读答案

楚庄王问詹何①曰:“治国奈何?”詹何对曰:“臣明于治身而不明于治国也。”楚庄王曰:“寡人得奉宗庙社稷②,愿学所以守之。”詹何对曰:“臣未尝闻身治③而国乱者也,又未尝闻身乱而国治者也。故本在身,不敢对以末④。”楚王曰:“善。”

(选自《列子·说符篇》)

【注释】①詹何:古代哲学家。②社稷:指国家。③身治:自身修养好。④末:末节,次要的事情。

13.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2分)

(1)詹何对曰 对: (2)故本在身 本:

14.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臣明于治身而不明于治国也。

15.楚庄王在与詹何的对话中得到了怎样的启示?请用自己的话概括。(3分)

参考答案

13.(1)回答 (2)根本,基础

14.我明白修养自身(的道理)却不明白治理国家(的道理)。

15.修养自身是是治理好国家的根本。

王者何贵文言文翻译

文言文 翻译

文言文翻译大全

文言文翻译

何岳两次还金文言文翻译及注释启示

文言文《何乔新》答案

明史詹同传原文翻译

自相矛盾文言文翻译

孟母三迁文言文翻译

画蛇添足文言文翻译

詹何钓鱼文言文翻译(通用12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詹何钓鱼文言文翻译,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