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际法在我校商贸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时间:2023-09-12 03:43:06 作者:liao138668 综合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导语】“liao138668”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3篇交际法在我校商贸英语教学中的运用,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交际法在我校商贸英语教学中的运用,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篇1:交际法在我校商贸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交际法在我校商贸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结合我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英语教学实践总结出的教学方法和经验,就如何运用交际法开展商贸英语教学进行探讨,以期培养和提高学生在商务环境下的交际能力及相关专业能力.

作 者:李晓彤  作者单位:甘肃中医学院,甘肃,兰州,730000 刊 名:甘肃中医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GANSU COLLEG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年,卷(期):2009 26(5) 分类号:G642.0 关键词:交际法   商贸英语   教学研究  

篇2:情景交际法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讨论

情景交际法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讨论

小学生对语言的学习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兴趣决定的。因而,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必须最大限度地激起学生的 学习兴趣,而要使小学生在一节课的时间里始终保持高昂的学习状态,教师就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创设各种 情景,通过各种生动活泼的交际性游戏使学生享受到学习语言的乐趣,从而调动他们学习语言的积极性,培养 他们学习语言的浓厚兴趣。同时,对学生来说,学习英语也是一个反复实践的过程,是通过操练逐步养成新的 语言习惯的过程。因此,在英语教学中运用情景交际法有助于学生语言能力的提高,掌握用外语进行交际的本 领。

一、运用生活实际进行字母教学。

字母教学是为学生打下坚实的语音基础的重要一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果仅仅让学生反复认读,反复 书写,气氛往往严肃有余,活泼不足。如果采用形象趣味的教学方法就会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

如在教学STUV这几个字母时,教师可以先问学生:“你们知道上海电视台的英文缩写是什么吗?”学生会 答:“是STV。”那么中央电视台的英文缩写呢?“CCTV”。学生由于平时观看电视,对这些英文字母早已熟悉, 现在教师利用日常生活中他们所熟知的知识引出字母,既生动又有吸引力,学生很感兴趣,甚至还会饶有兴趣 地说出他们知道的其他一些缩写形式,如美国缩写是U.S.A等等。这样,学生你一言,我一语,既活跃了课堂气 氛,又巩固运用了他们已学的知识。

字母新授结束后,教师还可以采用拟人化的手段赋于字母以生命,像人一样互相打招呼:-Hello,I'm“s”. -Hi,“s”.I'm“T”.-Nice tosee you.-Nice to see you,too.看着手中的字母卡片“开口说话”,学生们个个兴 趣盎然,激起了他们学习的欲望。

二、通过直观、动作进行单词教学。

小学阶段所学的单词是英语中最基本、最常用的词汇,而且大多数是表示具体事物的词汇,这些词最适宜 用直观教具进行讲解,比如:pen,book等文具用品的单词,apple,orange等水果的单词都可以出示实物进行教 学。而car,bus等交通工具的单词,则可出示模型、玩具;在缺少实物和模型的情况下,则可以用图片、幻灯来 演示。像这样用直观手段解释词义,可以使英语单词直接与实物联系,有利于培养学生用外语思维的能力。

把词放在一定的情景中,借助具体的动作、表情来描绘词义,同样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如在教学driv er,teacher等职业的单词时,就可以让学生根据这些职业的特性来设计,让学生边开口说边摆造型做动作,使 设置的情景与词义相吻合,学生也学得意犹未尽。

三、利用课堂实景进行句型教学。

句型教学在小学阶段是十分重要的。通过对句型的反复操练,使学生牢固掌握语音、词汇、句子,并能在 日常口语中交际运用。

机械性操练虽说是句型教学的第一步,但句型如果脱离了生活实际,那么学生学的只是一些孤立的没有联 系的句子。所以,教师在教句型的时候,要尽量设法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他们的经历,可以直接利用课堂实 景,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从情景中理解句子的意思。比如:在教学This is×××,my friend/deskmate的 句型中,教师就可以指着班级中的同学一一介绍:This is×××,my friend.学生在大量听此句型的基础上, 自然而然地接触并领会了其涵义,并可以马上学着老师的样子,用This is×××的句型来介绍自己的'同桌和朋 友,这样,教师就不必花大量的时间来进行讲解了。又比如:在教学What's this?和What's that?句型时,教 师可先指手中的实物自问自答:“What's this?It's…”,然后再指着远处墙上的地图自问自答:“What's that ?It'sa map.”接着教师又指着手中的实物说this,指着远处的东西说that,通过反复对比,使学生理解this和 that的区别。还有如:在教学There be句型时,教师从教室实景出发,讲一连串的句子让学生理解therebe的句 子意思。教师可以讲:This is our classroom.There are manydesks and chairs in it.Look!This is the teachers'desk.What'sthere on the desk?There's a book.What's there on the pencil-box?And there's a rubber on the pencil-box.教师边讲边把一件件东西添上去,构成情景,使学生觉得亲切自然。在巩固和活 用句型时,可以让学生自己来创设情景,并在此情景中用There be的句型来加以描述,把学习和运用有机地结 合起来。

四、创设、模拟情景进行对话教学。

对话是在一定情景下的连贯性语言。脱离了情景,对话也就失去了它的意义。教学中通过创设一定的情景 来呈现对话内容,既真实又生动,对学生理解和掌握对话也有很大的帮助。

比如在教学问候语(Greetings)时,教师可以在课前用Hello、Hi、Nice to see you、How are you等问候 语与学生互相打招呼,进行日常对话。又比如在教学Oh,it's you.×××的对话时,教师可让一个学生到讲台 前,背对大家,然后让下面的同学用所学的招呼语与之打招呼,让台前学生用Oh,it's you!×××,来猜猜是 谁?像这样,把日常生活中的对话搬进课堂,让学生在实际交往中表情达意是孩子们所喜闻乐学的。

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有很多对话是很难利用教室实景来创设情景的。这样就要求教师善于在教室里 模拟情景,这些模拟情景有些是生活中或简化的生活片断,有些是想象的情景。

比如在学习同学间的互相介绍(Introduction)时,教师可让班级中的一位学生扮演从外地转学来的新同学 ,让其他同学和她(他)介绍、问好,并问一些有关于他(她)的问题:如What's your name?What's your f ather?What's your mother?How old are you?Where are you from?What do you like?等,让这位“新”同学 一一加以回答。

又比如在介绍家庭(My father and my mother)时,教师可让学生把家中“全家福”的照片带来,在课堂里 拿着自己家庭的照片生动形象地一一介绍自己的爸爸妈妈。也可以在班级中进行一个评选“五好家庭”,并由 “记者”现场采访提问,如:What's your name?What's yourfather?What's your mother?等等。

又如:在学习“祝贺生日”时,教师可在教室里模拟一个“我十岁了”集体生日会的情景,在“祝你生日 快乐”的悠扬的乐曲声中,让学生学会祝贺生日(Happy birthday to you),赠送礼物(Here's agift for you .Oh!How nice.Thank you.),吃生日蛋糕或喝咖啡、牛奶(Let's have some birthday cake/coffee/milk)等对 话。通过这样的情景创设,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这些简单短小、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对话不但易于上口 ,还大大激发了他们内在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

英语,作为交际工具的语言,只有在交际活

[1] [2] 下一页

动中才能最有效地掌握。交际,既是教学的最终目的,也是教 学的主要手段,同时又是检查教学效果的主要尺度。在教学中只有创设优化的英语语言交际的课堂环境,让学 生在真实的交际过程中使用语言,学以致用,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字库未存字注释:

@①原字:羽上加军下

上一页  [1] [2]

篇3:交际活动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交际活动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人们通过运用语言、语法结构及词汇进行交谈,在此过程中,其实我们便达到了一种交际目的`.

作 者:廖红  作者单位:湖北省恩施职业技术学院,湖北・恩施,445000 刊 名:安徽文学(文教研究) 英文刊名:ANHUI LITERATURE 年,卷(期):2007 “”(9) 分类号:H3 关键词:交际活动   英语教学  

篇4:浅谈交际法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交际法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本文论述了在英语教学中使用交际法的`理论基础、基本原则与基本特征,同时还阐述了在英语教学中使用交际法应该正确处理的几个关系.

作 者:赵继云  作者单位:山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山西 太原,030021 刊 名:中国电力教育 英文刊名:CHINA ELECTRIC POWER EDUCATION 年,卷(期):2007 “”(10) 分类号:H3 关键词:英语教学   交际法   应用  

篇5:交际教学法在成人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交际教学法在成人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本文论述交际教学法的概念、理论基础、基本原则、主要关系及我国成人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交际教学法在成人英语教学中的作用及运用.文章旨在说明在成人英语教学中,语言教师能积极营造良好的交互情境、明确交互的要求、精心设计提问和问题以及加强对英语课堂教学交互的研究,将更多的`课堂教学时间和重点放在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提高上,运用符合我国成人英语教学实际的教学方法.

作 者:郑凌  作者单位: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刊 名:中国校外教育(理论) 英文刊名:CHINA AFTER SCHOOL EDUCATION 年,卷(期):2008 “”(z1) 分类号:H3 关键词:交际教学法   成人英语教学   教学理论  

篇6:交际教学法在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交际教学法在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可缩写为CLT,意思为交际教学法.交际教学法认为,语言包含了“交际能力”和语言所处的`“文化社会意涵”,其功用则包括了功能性(functional;指用言语和他人互动)、规范性(regulatory;指用言语限制他人行动)、互动性(interactiohal;指用言语和他人互动)、想像性(imaginative;指用言语创造出想像世界)以及再现性(representative;指用言语沟通、呈现讯息)等多种用途.

作 者:于会丽  作者单位:郑州旅游职业学院 刊 名:成功(教育版) 英文刊名:SUCCESS 年,卷(期):2007 “”(9) 分类号:H3 关键词: 

篇7:试论真实交际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试 论 真 实 交 际 在 英 语 教 学 中 的 运 用

易仁荣 朱 立 杨年仲 赵国强(执笔)

中学英语教学大纲明确提出:英语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工具课。在英语教学中要努力使基础知识转化为语言技能,并发展成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围绕培养学生在口头上和笔头上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这一指导思想,交际法教学便成为英语教学界所共识及共求的教学途径。鲁子问倡导的动态真实教学原则,要求创造性地运用新的教学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在真实语境为真实语用目的而运用真实英语进行口头和书面的真实交际能力。换言之,就是以不断调整和变化的动态,着眼于教学的真实性,尤其是交际的真实性,实施并完成教学任务。

真实交际符合语言教学的本质规律和目的,使教学从“填鸭式”满堂灌的枯燥乏味的模式中摆脱出来,以喜闻乐见的方式让学生去真实地体验、感受和运用语言,达到学而不厌、学以致用的效果。真实交际在英语教学中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现结合我们的教学活动,谈谈体会和作法。

一、真实交际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现状与需求

运用交际实施教学的基础是学生之间以及师生之间存在的信息差。教师必须充分考虑学生各方面的实际,在这一交流中通过相互交流,沟通信息差,自然呈现新语言项目和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学生在英语学习方面的实际现状与需求大体上包括:

1. 学习基础的不平衡性;

2. 学习动机、目的和性格的差异性;

3. 区域和家庭背景的独特性;

4. 学习兴趣和需要的强弱性;

5. 学生已成习惯的教育、教学接受方式和思维模式;

6. 学生各自沿用的学习方法和技巧;

7.学习、社会环境及与涉及学生个人相关的其它因素。

在充分考虑以上各方面实际的基础上,教师便可以把握住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地提出不同的问题。譬如:对于单亲家庭的学生,交际中教师应尽量回避其父母的话题;对于有海外关系或准备出国的学生,可以主动与其交流异国风情或习俗;对于英语基础较差的学生,交际时多从该生感兴趣的较简单话题入手,鼓励他们动口和动手,并在交谈中尽可能宽容其语言错误,及时适度地给予肯定或褒奖,等等。

二、真实交际要有激活学生兴趣的兴奋点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歌德也曾说过:没有兴趣则没有记忆。因此,英语教学要始终注重激发学生的passion。真实交际活动的开展是激活学生兴趣的重要途径。我们从以下诸多方面去实践过这一意图。

1.讲授单元对话课时,借助重点话题与学生展开真实交流。

学生刚进入高中时,或多或少对周围环境感到陌生和好奇,此时此刻,正是师生融洽交流的良好时机,学习Summer Holiday单元之前,教师用英语真实地将自己的有关情况介绍给学生,以此增进友谊并让学生感受初次见面如何交流的文化习俗,并及时将独白转为师生间的对话。在类似的语言框架之中,呈现 “How do you do?” “Nice to meet you.” “So do I.” “Let me introduce A to B.”等交际用语及for the first time, at the beginning of, in my opinion等词组或句型,学生在此基础上就很容易且自然地运用本单元所要求掌握的新交际用语和句型,进行自我介绍和畅谈假期生活。学习Country Music单元时,可以在悠扬动听的Country Road这一歌声中介绍本单元有关的人和事,甚至可以利用课余时间教会学生一两首英语经典歌曲;讲授China Daily单元,选择若干该报纸作为小奖品即兴发给学生,此时的这份普通报纸在学生眼中会魅力无穷、大放异彩;学习Computer之时,教师可以选择几册精美的PC(《个人电脑》)杂志,或者干脆将联想广告录音或录像播放给学生以实施快乐教学,短短几秒钟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当然,做游戏、学生间的相互采访等喜闻乐见的活动也是在交际教学中着力夯实基础的有效途径。

2.结合单元内容,有机地将学生身边的重要事件和人物、时事和生活热点给予呈现,并以此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理想和人生教育。学习Disabilities这一单元之前或之中,可以谈张海迪、桑兰及学生身边自强不息的典型事迹以及他们的过去、现在和将来。把教材内容活化为实际生活,同时又能把实际生活引入教学过程之中并启迪学生对人生的感悟。

3.在完成单元内容的基础上,适度挖掘学生感兴趣而教材中没涉及到的知识和技能。中学教材中,在不同环节均安排了不同层次的英语名著名篇,这对于培养学生的鉴赏和欣赏能力是大有裨益的。但是,如果只是就课论课,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在学习A Tale of Two Cities单元时,学生很想也有必要了解Charles Dickens这位文豪的有关情况。我们用了一点时间,将Mark Twain和Dickens放在一起用英语做一番介绍(注:因为他俩的身世大同小异),学生听得聚精会神,这样一来,既培养了学生的听力和文学素养,也让他们感受到“自古雄才多磨难”的道理。讲述这篇故事,以Lucie Manette为中心线索,讲述其他人物与她的情感牵连,学生将其人物与真实的历史背景有机地联系起来,加深了对这篇名著深入了解。在学习Disneyland和Charles Chaplin之际,制作一段作品穿插在多媒体教学中,学生眼界大开。结合The Necklace和 The Merchant of Venice等课本剧,鼓励学生采用课本中的台词或改写后自编自演,并让学生自己组织评委会就其表演进行评价。学生在这样的活动前后,想的是英语,练的是英语,大家互帮互学,都在为表演而拧成一股绳,兴趣盎然之情景不亦乐呼?

3. 适时就交际的过程给予真实的评价。

学生正处于青少年时代,总希望得到别人的肯定和尊重。如果教师课堂上注重正面礼貌策略,真实而又积极地给予各种评价,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圆满完成任务之后,教师可以翘起大拇指惊喜地大呼一声:Wonderful!/ Well done!/ Excellent!/You’re really clever…等等;师生在交际中遇到似是而非的问题时,教师可以委婉地说“Maybe you’re right, but how do you find…?”“Shall we discuss it later?”之类的言语;学生在交际中出现错误时,教师可以指出错误,并告诉学生: “This time you didn’t do as expected. I hope you’ll do better next time.”

4.配合英语教学,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利用实物或图片等直观教具呈现新语言项目,显得真实、形象、可信,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输出的信息量是常规教学的几倍之多,而且能更好地刺激学生各种感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有条件时,还可以开辟板报、英语角、英语广播电视等项目,让学生与外宾直接体验和运用英语从事交际活动。在这样的环境之中,真正可以将要我学变成我要学的局面。我校在建立校园文化之时,广泛在学生中征集校园主要道路名称及标语,同时,我们让学生将初选的内容译成英语,当学生的表达与后来竖立在眼前的标牌一模一样的时候,巨大的成就感不言而喻。今年,我们乘来自美国的一代表团一行10多人访问我校之际,请他们与学生面对面地交谈,此时,学生都想急于知道如何与外宾交往,怎样真实地打开话岔和得体地将交流引向深入。抓住这样的契机,我们轻而易举地给学生讲授和巩固英美习俗、文化差异等知识,学生学得投入,用得及时,用英语进行交际在校园刮起了一股热旋风。

三、真实交际要把握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

交际分语言交际和非语言交际。语言有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进行跨语言交际时,由于文化或心理的差异往往弄出些差错,甚至严重影响交际的进行而产生相反的效果。因此,课堂交际中的语言应该是真实、生动和有效的。例如,师生初次语言交流时,教师适宜主动提出”Who is your monitor?”“What’s your name, can you tell it to the class/may I ask?”“Which do you prefer, English or geography?” “Which school were you in before you came to our school?”反之,如果询问 “Are you a boy or a girl?” “Who is your English teacher?” 之类的问题,就显得多少有些为问而问的造作之嫌,枯燥乏味、毫无意义。不同国家的形体语言也不尽相同,一方面,结合Body Language这一单元的学习给学生较详尽地给予介绍,同时,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如果恰如其分地使用手势语言或身势语言给予鼓励、评价或暗示等,会给人一种此处无声胜有声的感觉。在类似交际过程中,应充分考虑真实的异国交际习俗、礼仪、话题的选择与禁忌等差异,努力让学生在习得语言的同时,了解西方国家的传统文化和习俗。

该文曾发表于《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增刊

篇8:言语行为理论在交际法外语教学中的运用

言语行为理论在交际法外语教学中的运用

霍俐娜(陕西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西安 710062)

摘 要:言语行为理论是语用学研究的主要课题之一,是一种对语言的意义进行研究的理论,它要求学生不仅要具备语音、词汇、语法的基本知识,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而且还要具备一定的语用能力、推导能力、文化判断能力。言语行为理论在交际法外语教学中的运用体现在语境的利用,语用推理能力的提高及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培养三方面。言语行为理论对交际法外语教学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篇9:言语行为理论在交际法外语教学中的运用

中图分类号:H0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2-0211-02

一、言语行为理论

英国哲学家奥斯汀首次提出了言语行为理论。1955年,他到美国哈佛大学做讲座用以纪念语用学的先驱威廉・詹姆斯( William James), 并在讲座中发表了《以言行事》(How to Do Things with Words)。在《以言行事》中句子可被分为两种:施为句(performatives)和表述句(constatives)。随着研究的深入,奥斯汀发现施为句理论存在一些不够严密的地方。施为句和表述句本质上没有区别。所有的句子都可以用以实施行为。在施为句研究的基础上,奥斯汀提出了言语行为三分说,即言语行为理论。在任何情况下,人们可以通过说话实施三类行为:言内行为(locutionary act)、言外行为(illocutionary act)和言后行为(perlocutionary act)。言内行为指以言指事,以言叙事,包括发出声音和组成有意义的词语,即说话本身以及由此产生的字面意义;言外行为指以言指事,以言施事,即示言外之力,用说来做事或传递交际意图;言后行为指言后之果,以言成事,即说话后改变对方和产生的效果。之后,美国语言哲学家塞尔提出间接言语行为理论(Indirect Speech Act Theory)。间接言语行为(Indirect Speech Act) 指一种以言行事通过另一种以言行事间接地实现,间接言语行为可分为规约性的间接言语行为和非规约性的间接言语行为。规约性言语行为指对字面意义作一般性推断而得出的间接言语行为。非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需要借助说话双方共知的语言信息,背景知识和所处语境来推断得出,因而,更为复杂和不确定。

二、交际法外语教学

1.交际法外语教学理论

交际法外语教学的先驱人物海姆斯提出的交际能力包含四种成分:即语法性(grammaticality);可行性(feasibility);适宜性(appropriateness;现实性(reality)具体地讲,交际能力包括:语言能力(linguistic competence);社会语言能力(sociolinguistic competence);话语能力(discourse competence;对应能力(strategic competence)。“通过语言做事”(Doing things through language)是对交际法最新的概括。学习的任务在于交际,对于外语学习者来说,学习的目的不只是学会外语,而是学会如何恰当地使用这种语言。

2.言语行为理论与交际外语教学法的联系

言语行为理论对交际教学法的贡献是言语行为理论与语言研究之间联系的.体现。教学过程的重心应是发展学生的情景理解能力,语用能力以及文化认知能力。Richards 和Rodgers 认为交际法外语教学的目的在于:一是培养学生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使用外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二是培养学生掌握四种语言技巧的能力。语言是交际的工具,语言教学的目的是通过语言学习来交际并获得交际能力,即能够运用所学语言在不同的场合,对不同的对象进行有效的、得体的交际。可以看出交际教学法重点强调了交际能力,而交际能力的培养与言语行为中的“言内行为”“言外行为”和“言后行为”密切相关。

三、言语行为理论在交际法外语教学中的运用

言语行为理论在交际法外语教学中的运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语境的利用,语用推理能力的提高及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培养。

1.语境的利用

交际法外语教学注重对交际能力的培养,而交际能力体现在说话人和听话人根据语境来实施言语行为,语境研究的是具体情景下的话语意思, 对语言的使用,话语的理解和表达有着巨大的约束力。语境不仅影响了我们说什么,更重要的是影响我们如何去说。以自行车失窃一事为例,向朋友讲述与向警察讲述是不一样的,因为两种行为涉及不同的情景模型。Van Dijk认为,情景模型由简单的图式(schema)或有限的常规范畴构成。这些范畴可以切分为交际情景,包括:场景(setting)(交际的时间、空间等因素),参与者(participants)(交际双方的各种因素),意图(intention),(背景)知识(knowledge)等。来看以下例子:

--Are you writing a letter to your wife?

--Yes, I am.

--How often do you write to your wife?

--Once a week.

这段对话适用于课堂上操练句型,但是一旦放入交际情景模型,就会认为提问人无礼,甚至别有用心。

Excuse me, would you mind taking me to the airport?

这句话礼貌得体,可是用它来向出租车司机招手叫停后提出的请求,就未免太做作了。这里的交际情景模型只要求简单的Airport, please,既礼貌得体,也不失身份。因此,在交际法外语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提高学生对语境的分析利用能力。通过对场景,参与者,意图及背景知识的分析来判断具体语境中的言外之意。

2.语用推理能力

语用推理能力是交际法外语教学中应注重培养的另一重要能力。(英语教学论文 )正确的判断语用用意可以帮助学生迅速抓住 篇章结构的主要核心观点。有技巧的理解和使用语用用意是提高学生交际能力的必经途径。塞尔认为听话人可以根据一定的语用推理来判断出间接言语行为的语用用意,要推导出说话者的言语行为,听话人要有一定的语用推理能力。这种语用推理能力建立在一定的语言知识、双方互知的背景信息和合作原则之上。X提出某种建议,交谈对方Y使用间接言语行为表达了拒绝,以下是塞尔给出的关于间接言语行为语用用意的推理过程。(其中(1)是指Y所说的话语)

Step 1: A proposal is made by X, and Y responded by means of an illocutionary act(1)。

Step 2: X assumes that Y is cooperating in the conversation, being sincere, and that she has made a statement that is relevant.

Step 3: The literal meaning of (1) is not relevant to the conversation.

Step 4: Since X assumes that Y is cooperating; there must be another meaning to (1)。

Step 5: Based on mutually shared background information, X knows that they cannot leave until Y is ready. Therefore, Y has rejected X´s proposition.

Step 6: X knows that Y has said something in something other than the literal meaning, and the primary illocutionary act must have been the rejection of X´s proposal.

通过实例来分析,如下:

甲: Let´s go to the movie tonight?

乙: I have to study for an exam.

通过该例句阐述了甲如何从乙表示”陈述”的字面意思中推导出间接言语行为“拒绝”的推理步骤:

步骤1:甲向乙提出建议,乙作出陈述,说他要准备考试(命题内容);

步骤2:甲设想乙持合作的态度,因而认定乙恪守了关系准则(关系准则);

步骤3:乙的应答应当是下列言语行为中的任何一种:“接受”,“拒绝”,“建议”,“进一步考虑”等;

步骤4:但乙的字面意义没有做出上述任何一种言语行为,因而他故意违反了关系准则(从步骤1-3推断);

步骤5:因而乙要表达言外之意。设想他遵守了关系准则,那么,他的言外之意不同于其字面意义(从步骤2-4推论);

步骤6:显然甲知道,乙准备考试要花大量时间,乙看电影也要花大量时间(事实的背景信息);

步骤7:因此,乙不能去看电影了,而是要在此期间准备考试(从步骤6推断);

步骤8:有能力实施符合命题内容条件的预期行为是接受建议的恰当条件(言语行为理论);

步骤9:因此,甲知道乙所说的话语表明,乙无法接受甲关于看电影的建议(从步骤1,7和8推断) ;

步骤10:因此,乙的以言行事意图,语用用意大概是拒绝对方建议(从步骤5-9推断)。

这是一种理解间接言语行为的语用用意时,可能作出的逻辑推理过程。这种推理方法为理解说话人( 篇章)的真正意图提供了可靠的理论指导。同时也说明,在交际法外语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语用推理能力。要理解说话人( 篇章)的真正意图,除了语言知识,学生还要有一定的交际能力,推导言外之力,准确把握说话人的信息意图和交际意图。

3.文化差异

语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语言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是社会文化发展的产物。语言与文化是水乳交融,不可分割的关系。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可以反映文化的特征,文化也可以影响语言的使用。在交际法外语教学中教师应注意中外言语行为中的文化差异。文化差异的范畴很宽广,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即打招呼,致谢,表示谦虚,接受礼物,声调高低,文化传统,身势语言及禁忌观念等。如年龄、收入及体重等问题在英美国家都要回避,而在中国并非如此。中国人打招呼时通常会说“你吃了吗?”、“到哪儿去呀”等,而在英美国家听话人可能会产生误解,将其理解成邀请或询问隐私。因此,在交际法外语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对文化背景知识和文化差异的敏感。通过向学生介绍英语国家的文化、强调文化差异在语言学习中的重要性以及推荐一些了解外国文化的途径和方法来增强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四、结语

综上所述,言语行为理论是语用学研究的主要课题之一,是一种对语言的意义进行研究的理论,它要求学生不仅要具备语音、词汇、语法的基本知识,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而且还要具备一定的语用能力、推导能力、文化判断能力。交际教学法重点强调了交际能力,而交际能力的培养与言语行为中的“言内行为”“言外行为”和“言后行为”密切相关。言语行为理论在交际法外语教学中的运用体现在语境的利用,语用推理能力的提高及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培养三方面。

参考文献:

[1]胡壮麟。语言学教程(第三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何自然,冉永平。新编语用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3]Levinson,S.L.Pragmatics[M].Londo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3.

[4]白靖宇。文化与翻译[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5]胡文仲。文化差异种种[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1985,(3)。

篇10:交际法在商务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交际法在商务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本文主要论述了交际教学法在高职商务英语教学中应用的'理论基础、交际法的教学原则和主要优点,笔者还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了如何组织交际法的课堂.

作 者:游焱  作者单位:广东南海东软信息技术职业学院 刊 名:中国校外教育(理论) 英文刊名:CHINA AFTER SCHOOL EDUCATION 年,卷(期):2008 “”(6) 分类号:H3 关键词:交际法地位   原则   优点   交际课堂的组织  

篇11:交际功能法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于 红

语言是人们交流思想、传递信息、达到相互了解的交际工具,所以交际功能是崐语言的基本特征,中学英语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功能,正在实施的高中崐英语课程教材改革正体现了这一教学目的。新教材一改旧教材按语言结构编写的原崐则,采用了结构一功能法,即以结构为主体,辅以情景,将交际功能贯穿始终。经崐过一年多的教学实践,我感到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树立以交际功能为主的教崐学目标,而语言交际功能是在一定情景中实现的,它要求教师尽可能多地创造交际崐活动情景,调动学生积极性,贯彻听说领先的原则,优化课堂结构,美化课堂气氛,崐使学生掌握英语并且运用自如。

在教学过程中,我做到:

(一)通过交谈,对话引出课题,这样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充分调动学生崐的想像能力,思维能力,比如在教“a mountain trip”一文中,我先就旅游这一话崐题和学生展开交谈,让学生谈谈他们曾经去过的地方以及旅途中遇到的困难,由崐于谈话内容都是学生亲身经历过的,所以大家争先恐后,各抒已见,这样不仅为每崐个学生提供了讲英语的机会,而且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新课的引入起了很好的崐铺垫作用。

(二)借助电化手段,通过大量听说训练,帮助学生熟悉课文,以往教师在教崐学中偏重语法教学,忽视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而我在上新课时,多借助放录崐音、图片、投影机、幻灯片等电化手段,把课文改编成浅而易懂的小故事,充分调崐动学生的视觉、听觉,然后通过老师与学生之间由简到繁的提问与回答,了解学生崐掌握课文的程度,随后可以让学生根据一些关键词语复述课文,大量的听说训练培崐养了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三)寓句型,结构教学于情景中,以往教师多采用翻译法讲授句型。结构:崐显得枯燥乏味。而我结合新教材特点,把句型、?结构融于情景教学中,?比如在教崐“you'd better do sth”这一句型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情景。“you overworked 崐last night. and you looked very tired. your mother will say: you'd崐 better have a rest now. overwork is harmful to your health.”通过这一情崐景,学生很快理解了这一句型 的意思。随后我再设计一些情景,如“you're not崐 feeling well now.”“you're leaving for beijing early tomorrow morning.”崐学生们马上做出了“you'd better go to see a doctor.”“you'd better go to崐 bed earlier tonight.”之类的句子,然后让学生自己设计情景,运用这一句型表崐达自己的意思,由此可见,在句型教学时辅以情景,不仅便于学生理解掌握而且激崐发了学生的创造能力,使学生由简单的模仿过渡到创造性地思维,能够把所学的句崐型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达到交际功能这一目的。

实践证明,交际功能是语言学习本身的规律,教师要模拟”交际场面“,以学崐生为主体,以听说训练为主导,教师尽可能多地设计贴近生活的情景,培养学生创崐造性地,有目的地使用英语的交际能力,充分利用真实、地道的语言材料和情景,崐力求教学过程交际化。

篇12:法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刍议

归纳法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刍议

随着初中英语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程教学的理念与方法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就初中英语新课程而言,一方面教材发生了变化,另一方面教学方法、教学理念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种变化对教师与学生都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突出学生主体性,注重学生全面发展;要善于利用活动途径,倡导体验参与.在传统的英语教学中,有一个问题使老师们感到忧虑与不安,那就是学生考试成绩不理想.问题的症结在什么地方呢?我想问题的关键还是在于我们课堂教学本身,那就是如何在丰富英语课堂教学的同时让学生真正掌握求得知识的方法,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而归纳法的运用与归纳能力的提高是其中的重要内容.

作 者:吴声珍  作者单位:大庆第三十六中学 刊 名:成才之路 英文刊名:THE ROAD TO SUCCESS 年,卷(期):2007 “”(34) 分类号:H3 关键词: 

篇13:“三位一体”纠错法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三位一体”纠错法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三位一体”纠错法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文/徐 影

摘 要:教师要充分利用好“同学”这个教学资源。这样,既能增加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机会,又能让更多的学生从中得到启示。最后本人和同伴都没有发现和意识到的错误由教师来订正。学生本人、同伴和教师的共同纠错,形成一个整体,这就是“三位一体”纠错法。

关键词:“三位一体”纠错;口语纠错;语言教学;阅读测试;纠错意识

英语对于我们中国的学生来说是一门外语,正因为它不是我们的母语,加之我们又缺少一定的语言环境,因此在中学英语教学中,学生犯语言错误是一种司空见惯的现象,而且也是令英语教师头疼的问题。但是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认为:人的知识和技能是通过“尝试――错误――再尝试”这样一个往复过程而获得的。所以,英语教学过程就是这样一个不断发现错误、不断纠正错误的过程。犯错误也是学生学习的一部分,犯错是在所难免的,但这种犯错的过程其实是学生不断改正错误、完善方法、创新求知的过程。因此,学生出现错误教师不必大惊小怪,不必感到学生是如何如何地难教等。

最近几年,有许多人主张对学生的错误要宽容,不能老是纠错,怕打消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语言交际方面树立信心,我觉得一味宽容做得有点过了,会导致学生无视自己的错误,学生要知道自己的错误才能知道改正,以此达到进步的目的啊!而有的教师正好相反,他们是见错必究,而且也不讲究策略,大大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到底该怎么做才能让学生既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又不失信心乐观去学习呢?笔者教英语已经17年了,根据17年的摸索和实验,我觉得“三位一体”纠错在我的英语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学生的进步不容小觑。

所谓“三位一体”纠错,指的就是首先由学生自己找出自己的错误,然后和同伴互换,互相指出彼此的错误,学生天天在一起学习,感情比较深厚。如果让他们相互指正错误和纠正错误,效果往往比较好。教师要充分利用好“同学”这个教学资源。这样,既能增加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机会,又让更多的学生从中得到启示。最后本人和同伴都没有发现和意识到的错误由教师来订正。学生本人、同伴和教师的共同纠错,形成一个整体,这就是“三位一体”纠错法。下面我就从听、说、读、写几方面谈谈我的做法。

一、听力

听力是学习英语必须具备的能力之一,是中考、高考必考的一项内容,也是学习者语言输入的方式之一,因此听力的重要性可想而知。我们要提高学生的“听能”,除了让学生多听之外,还必须教给学生必要的“听技”,我认为纠错是提高“听技”的方法之一。在听的过程中,学生出现错误是正常的事情,关键是我们如何纠错。下面就是我的一些做法:

我们每周都要上一次听力课,听力的内容多样,有对话,也有短文;听力的测试方式也多样,不仅仅是选择题,还有根据所听的内容填表格、回答问题、复述等。学生听听力之前,我都会发给他们一些印好的任务,然后开始放第一遍录音,由学生自己独立完成sheet,然后放第二遍录音,让学生自己订正。订正后和同伴交换sheet,同时我开始播放第三遍录音,学生改对方sheet的时候特别认真,唯恐放过任何一个小错,当然精力也相对集中得多。最后,我把他们的sheet都收上来检查,看看是否有错误没有改出来的现象,如果有,则很可能是大部分学生的难点,我会针对这些错误,用很短的时间一起订正,和学生一起共同解决问题。试想:如果学生仅仅看着自己的sheet连听三遍录音,他们会觉得枯燥无味,甚至应付了事,起不到提高“听技”的`作用。另外,很多学生对自己一次次的错误视而不见,但是如果改成了别人的错误,我相信他们会记忆犹新,从而引以为戒,自己不再犯类似的错误。这种“三位一体”纠错法在听力中运用的时候,我们也要灵活、适当采取激励和奖惩措施,而且他们在互相纠错的时候,同伴是不能固定的,让学生不断有新鲜的感觉。我个人认为,我班的听力提高和这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您不妨一试。

二、口语交流

学习语言的首要目的就是为了交流,因此当今的英语课堂不再是像过去一样,教师满堂灌,学生一味记笔记、背语法了。我们现在的英语课堂是活跃的,是用所学的语言点去模拟场景交流。但是在英语课堂上,在语言交流的过程中,出现错误不可避免,语言教学不仅要涉及纯语言知识,还必须同时考虑时态、语态、人称和数等语言变体、语用知识、文化差异、母语影响等许多相关因素。学生在表达的过程中,要同时考虑这些因素是比较难的。实际上学习外语的过程就是自始至终都与错误作斗争,力求在消灭错误中达到语言学习的正确、准确甚至完美的过程。那么,英语课堂上的口语纠错就是语言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当然,要视学生的何种错误而定。

1.自己纠正

如果学生由于粗心、紧张而出现的错误或者这种错误在该学生的认知范围之内,则不必有错即纠,没有必要明确指出具体的错误,可以用一些语气词如“Uh-huh”的升调或友好而带有怀疑的语气词甚至一个微笑提示学生自己发现错误,留给学生一定的思考空间而后自行纠正,纠正后教师要给予适时的表扬。这样有利于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提高学生的自信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有一种成就感,培养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2.其他学生帮助纠错

当学生出现的错误是本课堂的主要语言点,是强调的语言形式或重点使用的交际用语及讨论的文化等方面的错误,可以由学生进行纠错。如,Go for it七年级下Unit 5,在学生运用主要句型be doing作汇报时,要提醒学生注意听,把其中错误的记录下来,汇报后让学生指出错误并纠正。这时发言的学生会尽量不出错误,听的学生听得特别仔细并帮助养成记录的习惯。而学生给学生纠错时,他们没有很大的心理负担,反而形成一种和谐活泼的同学关系与对学习的严谨态度。例如,我在教这节课的时候,首先提示学生,be是现在进行时的左膀,doing是现在进行时的右臂,二者缺一不可,如果学生在说的过程中掉了be,则要揪他们的左耳朵,若掉了-ing,则要揪他们的右耳朵(当然是假揪,做做样子而已),学生想看好戏,看能揪住谁的耳朵,因此他们听别人说的时候特认真,唯恐人家有错漏过去了。一节课轻松而愉快地上完了,学生也学到了知识。

3.教师帮助纠错

如果学生出现的错误超出学生的学习范围或认知水平,比如由于文化差异、汉语思维影响等方面而出现或者是比较复杂的句子或牵涉到较复杂语法的句子,这些错误学生也较难听出来或听出来但也不好表达,这时要教师给予纠正。比如Go for it,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有句话是这样的:Look at this group of people playing beach volleyball.该句话中的playing是分词作定语,学生不易理解,我想让学生仿照该句造句,让他们翻译:我看见一个跳舞的女孩。很多学生是这样说的:I can see a girl is dancing.这时如果学生自己和其他学生都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教师要作出清晰的解释,给予帮助,避免学生下次再犯同样的错误,如果没有讲清楚,其他学生也会受到误导。当然,教师纠错时一定要态度和蔼,让学生知道在语言学习过程中犯错误是正常的,是走向正确表达的必经之路。

三、阅读

像听力一样,阅读在英语的学习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是语言输出的方式之一。我们每周会有一节阅读课,阅读材料的题材多样,阅读测试的题材也多样,包括单项选择、问题回答、生词猜测等。学生独立做完阅读后,我会安排小组活动,每组内部进行自我纠错,看看和别的小组有没有不一样的答案,大家呼声最高的那道题就是我要纠错的题目,我会帮他们分析这种类型的题目该怎么做,他们会认真记下连同伴都没有解决最终教师解决的问题。这种纠错方法在阅读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四、写作

相信每位教师每节课结束的时候都会给学生布置作业,而且大部分的作业是书面作业。教师每次精心批改学生作业不外乎两大目的,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获得信息反馈;督促学生完成作业,以利巩固知识,形成技能。作业下发后,学生往往只重视这次作业或测验得了几个大“勾”或几把红“叉”。对于红“叉”也只是一看了之,而不是立即提笔更正。究其原因:(1)学生不懂得如何订正;(2)偷懒不想订正;(3)教师不检查没必要订正;(4)觉得没啥意思不去订正。由此可见,学生没有纠错意识,纠错能力相对缺乏。因此,我就把“三位一体”纠错法用到了书面作业当中。

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我每天留给学生的作业几乎都有要写的书面作业――不是用当天所学的语言知识造句就是写篇与本节课有关联的小作文。但是我的具体要求如下:

1.首先由学生自己独立完成作业,写完后自己读一遍,然后用另一种颜色的笔画出自己发现的错误。但是往往学生对于自己写出的东西思维已成定式,他们往往看不出自己的错误。因此进行第二步。

2.自己改好后的作业交给同伴互改,我实行了“有奖捉虫”活动,对于检查出别人错误的学生,根据数量给予一定的奖励,或者贴出来表扬,或者增加平时分数等,这样一来,他们在改同伴作业的时候特别认真,唯恐漏过一丝错误,而且,他们在改完别人的错误后,自己会非常谨慎,他们会时刻提醒自己,千万别犯同样的错误。

3.同伴改完作业以后,由课代表统一收齐交给我,我对他们的作业大致看一遍,如果发现有没有改出来的,我会记在我的作业批改记录本上,在下节课前用几分钟的时间统一订正。

事实证明,这种纠错法的功效不容小觑,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得到了很快的提高。他们每次作业后都会自觉地去“寻猎”,而对方则尽量不让自己被捉到错误,自然而然错误率在下降。

总而言之,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出错在所难免,但是纠错方法各不相同,适合的就是好的。只要找准适合学生的纠错方法,学生的英语学习就会趣味盎然,成绩会步步上升。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继续完善“三位一体”纠错法,让它更好地服务于我的英语教学。

参考文献:

[1]胡坚。“错误”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及错误纠正策略[J]。山东外语教学,2004.

[2]张立飞。中国英语学习者错误探源。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5(3)。

(作者单位 安徽省界首四中)

交际法在商务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档案袋评价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情感因素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与英语教学

交际语言测试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学导法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试谈新课程英语教学中的多媒体运用

报刊阅读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初探

英语教学中应注重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

运用CAI课件 激活英语教学

交际法在我校商贸英语教学中的运用(共13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交际法在我校商贸英语教学中的运用,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