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高中英语听力难关的应对策略 (中学英语教学论文)

时间:2025-03-14 03:39:32 作者:囧囧有神 综合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导语】“囧囧有神”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5篇突破高中英语听力难关的应对策略 (中学英语教学论文),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突破高中英语听力难关的应对策略 (中学英语教学论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篇1:突破高中英语听力难关的应对策略 (中学英语教学论文)

德化二中 王雪专

摘要:本文从语音的变化现象谈到语音过关,从听力理解及过程谈到如何搞好听力理解并从训练方法谈到如何确实提高英语听力水平,以此来回答如何突破高中英语听力难关。

关键词:听力难关 语音 听力理解及过程 听力技巧 训练方法

1 引言

全日制高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在考试、考查中明确规定:“测试的形式要包括笔记和口试或听力测试。”随着高考英语试卷中听力试题的增设并计入总分,人们对听力教学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听力的重视程度进一步提高。然而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学生却面临种种听力难关,苦于无从下手训练提高英语听力水平。因此,找出学生困难所在并采取正确有效的应对训练策略是非常有必要的。

2 高中英语听力学生碰到的主要难关

首先,听力材料中的单词、词组或句子看似简单,听的时候却非常模糊,听不懂是什么词或组成句子的各个词。

其次,在听的过程中,遇到不理解的地方,停下来回顾刚听过的内容,以便更好理解时,后面的录音就顾不上了。如果没有停下来理解,则就只能听到只言片语。有时似乎听清了录音,在短时间内却反应不过来,以致不能理解。

另外,遇到不熟悉的语音、词汇或语法结构时,忍不住心情躁动、急促不安。心一急,就什么也听不进去,结果大脑一片空白,不但影响了听力理解,考试时还影响到其它题目作答的情绪。

3 应对训练策略

针对学生遇到的困难,可采取如下应对训练策略。

3.1了解语音的变化现象

英语有48个音素,代表着48个音位。然而,每一个音素在实际发音的过程中都会发生变化,都和原来的音素不一样。因为在说话时我们不是孤立地使用音素,音素必须结合起来组成音节。而一音素一旦和别的音素发生关系,就要受到制约,就要产生相应的变化。如spin中的[P]在[S]的影响下就不送气了。辅音如此,元音也一样,无一例外。元音中存在同化、弱读、加音和减音现象。除了单词,在语段中,许多音位也有其语音特征,如夫去爆破和连读等现象。此外还有英音与美音的区分。存在这些现象,增加了听音的难度。

3.2正音正调,学习美音,过好语音关

听懂英语这一门外语主要涉及音素对比、辅音和元音的连读、强读、弱读、省音、同化等辨音;还包括对语调和语言信息要点的理解。正音正调,应循序渐进,从音、词、句入手,进行听音模仿,注意听辨发音相似的易混淆的音素、字母和单词以及短语的连读、弱读等。

3.2.1听音正调模仿的具体方法

第一步,模仿单词的语音。模仿时要一板一眼,口形要正确,口腔肌肉要充分调动起来。刚开始模仿时,速度不要过快,以便把音发到位,待把音发准后,再加快速度,用正常语速反复多说几遍,直到能脱口而出。第二步,模仿词组的读法,有了第一步的基础,这一步就容易了。重点要放在熟练和流利程度上,要多练连读的方式、方法,掌握爆破、不完全爆破、同化等语音技巧。第三步,段落及篇章模仿,重点在于提高流利程度。要大声地尽量“像样”地模仿,所谓“像样”是指模仿出来的语音、语调等都很接近所模仿的语音。如果模仿能达到以假乱真的程度最好。

3.2.2学习美音

熟悉英美发音差异,适应美音也是听力训练的一部分。我国中小学英语教学采用的是标准的英国音,而JEFC和SEFC教材的语音、高考听力测试的读音采用的几乎都是美音。如果对美音不适应,听录音时,经常会发生误解。如:

Woman:I wish you could give me a hand ,or I wouldn’t finish the job before supper.

Man::I can’t do that. Mr Smith told me to type some letters.

Question:Did the man promise to help the woman?

Can’t在英音中读[ka:nt],在美音中发[knt],句子I can’t do that 中[t]属于夫去爆破。这样学生会听成I can do that。因此,会选出与题意相反的答案。为排除英美音差异给听力带来的困难,在进行听力教学前,有必要介绍美音特点,进行英美发音对比,使学生基本学会美式发音,并把重点放在实践上,为听力教学铺平道路。英美音差异应在听力教学评讲过程中充分得到体现。

3.3 了解听力理解及过程

3.3.1听力理解

语言学家Widdowson(1978:60)曾指出:“听力理解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听懂说话的语法结构,听到并接受有关语音及语法的信号系统所组成的句子,这种理解仅限于理解句子的字面意义;二是从语言的功用来理解,即除理解字面意义外,还得理解所听到的说话的交际功能,这样的活动可以称之为听力理解。归纳起来,听觉接受的定义是:认识通过由听觉器官传送来的信息组成的有一定意义的句子的活动;而听力理解的定义则是:认识句子在交谈对答中的功能,即在交际中的价值活动。”

3.3.2听理解过程

听力理解过程决不是一种单纯的语言信息解码过程,而是一种解码过程与意义再构建的结合。因为语言不是孤立的声音、词汇和句子,而是一个以表达意义为目的的有机系统,听话人的最终目的在于“确定话语的表达主题”。然而,主题并不直接体现于话语的表层结构,因而在理解句义时不仅要用语言本身的知识,同时还要运用社会文化背景知识(Brown. 1983)。因此,我们在听的过程中对进入听觉系统的信息除了利用必要的语音、语调、语法、词汇等语言知识外,还应调动大脑中既存的非语言性知识结构去进行思考、假设、揣摩意义、预测内容和发展,注意分析综合,做出判断推理,并验证和修改假设,从而理解和吸收信息,经过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和重新组合语言活动,重建与我们原有知识结构和已获取的旧信息相吻合的新信息,也即理解了说话者的意思(Anderson & Lynch,1988)。

3.4 扩大文化背景知识,训练听力技巧,搞好听力理解

3.4.1扩大文化背景知识

语言的社会性决定了文化习俗在交际中的重要性,文化习俗就是生活方式。它是我们生存、感觉、思考及与他人交往的内容,不同的语言国家有不同的文化习俗。语言意义的理解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对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的理解。有时学生能听懂语句中的词句,但不理解语篇意思。这是因为学生不了解或不大了解与该语篇内容相联系的背景知识。在课堂听力训练或考试中,学生一般只能接触听力材料,看不见说话的人。这种情况下的听力理解比面对面的交际中的听力理解难度要大得多。因为面对面的言语交际,除了声音信号,还可通过视觉观察对方脸上表情、神态、手势和周围环境来帮助理解对方的意思,促进交际的完成。因此,在没有视觉材料的情况下进行的听力训练中,在注意纯语言讲解的同时,更需要提供或补充足够的背景知识,以多种渠道向学生传授英语国家的政治、政济、文化、历史、地理、风土人情等知识,增加学生大脑中有用信息的储备量,从而补偿听力理解中被人为地断绝了的由视觉而获得的信息。

3.4.2听力技巧训练

搞好听力理解,除了扩大文化背景知识外,掌握听力技巧也不可少。听力技巧主要可以从捕捉重要信息、预测和记忆所听内容三方面去考虑。

3.4.2.1如何捕捉重要信息

学生在听一句话、一段话或一篇文章时,往往不知从何入手,也不知道注意力该集中在何处。训练时应启发学生注意捕捉回答when , where , why , who , what , how 等问题的最主要的词、句。听对话时,应更加重视第二人讲述的内容,因为多数问题是围绕第二个人的话语而提出的。训练时还应帮助学生归纳在某种特定场合很可能会出现的重点词或信息词。听短文时,应分清主次,抓住中心,注重首尾。短文总是围绕一定中心主题的,抓住它,边听边记下与主题有关的连词、短语、时间、地点、数据等,作为答题的依据。所问问题也是有规律的,一般是关于主题、中心思想、主要事实理由、事情发生的时间和地点、作者观点或态度等的内容。

3.4.2.2如何预测听力材料内容

首先根据备选项预测问题和内容。拿到书面材料后快速浏览备选项,确定听的重点。考试时要充分利用播放答题说明这段时间,对备选项进行浏览并猜测听力材料内容。浏览题目要学会竖着看问题,只看其不同之处,这样可以缩短读选项的范围,而且还能节省时间,以达到快、准、好的目的。

接着通过抓住主题句统领下文内容。一段对话或短文常都有一个句子表达中心思想,其它则是从各方面发展这一中心的,如果将各段的主题句综合起来,就可以得到整篇文章的大概。

还有可以通过信号词把握上下文的关系。信号词,也就是连词等,是语义的传接纽带,可表重述、理解、列举、转折及因果关系等,根据它们可以确定听力重点。例如,在听对话时,当听到but时就应特别注意其后的内容,but前后内容一定是相反的。平时应注意归纳一些在听力中常见的句型,并指导学生在实践中进行运用。

3.4.2.3如何记忆所听内容

听力理解过程中的信息加工主要依赖瞬时记忆,而这种记忆容量太小,为此在教学中应注意减少学生记忆单位,教会学生抓住词、句、文之间的联系,作为整体进行记忆,并指导记笔记,记下关键句,或者在选项旁注上相关的信息词,从而提高记忆效果。

3.5 注重训练方法,突破英语听力难关

由于受到听力考试的压力,教师经常指导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在多个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因此教学模式难以逃出“听录音--答题--核对答案”这一单调做法。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不可能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去听。他们惟恐听不懂、做不对。学生的这种紧张焦虑情绪阻碍了他们听力水平的提高。因此,在听力课上教师要尽量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教学气氛,选择难易适度、语速适当的听力材料,以精听、泛听、半精听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听力训练。所谓精听就是在高度集中精力的情况下尽量把所听到的语言材料完全听清,可以说从篇、段、句到单词、读音的领会理解直至听写下来都能与原文保持一致,并根据标准的听音材料模仿其语音语调。泛听是指广泛地听各种不同类型、风格和不同来源渠道的声音材料,即凡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用于交流、传递信息的各种声音表达内容都可属泛听的范畴。如不同场合不同人物之间的对话、朗诵、独白、讲故事、新闻、通知、广播、电影、电视、戏剧台词等。半精听是结合精听和泛听的长处,听第一遍时,边听边记,听后根据笔记回忆所听内容,第二遍分段听,重点放在语言形式上,要求记关键词语、句型,达到正确理解。在听力教学中,始终应做到精听、泛听和半精听相结合。在精听过程中能练就符合标准的、反应准确快捷的英语语感,这样大量泛听才有效果,而泛听有利于多接触真实的英语环境,有意或无意中会多吸收英语文化背景知识,半精听可以说在考试中往往能够用得到。训练中在时间安排上宜常而不宜长。听力处理方法上宜通过听来学习英语,而非为了应付考试才去听。这样方能确实提高英语听力水平,突破英语听力难关。这一点,钟道隆教授在其“逆向法学英语”中的做法为我们树立了很好的榜样,他通过精听的方式不但突破了英语听力难关,读、写、说能力也相应得到很大提高。

4 结束语

要突破英语听力难关不单单是听力的问题,还应充分利用自身的背景文化知识,掌握语音知识及听力技巧并讲究训练方法,通过听来学习英语,这样才能确定提高英语听力理解水平。

参 考 文 献

1. 全日制高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初审稿),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6

2. 成晓光.听力为什么难.英语知识,2002,(2)

3. 王丽华.高中英语听说能力的培养.中学外语教与学,2002,(9)

4. 韦玉芳.图式理论与英语听力理解.中学外语教与学,2002,(1)

5. 葛文山,朱俊爽.英语听力理解及其策略训练.中学外语教与学,2002,(8)

6. 史清泉.试论“输入假设”和“情感过滤假设”在听力教学中的运用.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2,(3)

7. 全国获奖英语教学论文荟萃(第五集),福建:厦门大学出版社,2000.12

篇2:高中英语听力能力的培养及提高 (中学英语教学论文)

开平风采中学 甄艳莲

高中英语教学的目的主要是培养高中学生的听,说,读,写这四方面的能力。而听力是这几方面能力的基础。现今的教材编写虽然已经比以前的教材编写着重听力的培养了,但远远未达到要求。

与阅读一样,听也是一个参与和推断的过程,培养听力就是注重培养学生的推断,猜测,联想,概括等连贯思维能力和记忆力,听力理解与听力技巧与其掌握的熟练程度有直接关系。因此培养听力的过程又是一个不断熟悉掌握听力技巧和发展各种思维能力的综合训练与实践的过程。因此我认为应从这几个方面进行听力培养及提高。

1. 发挥教师的激励作用

在英语学习中,听力是一种比较难的能力,加上训练有些枯燥无味,致使很多学生无法感受到学习语言的乐趣。如果学生的成就感不够强,教师必须多加鼓励通过肯定他们的努力来加强这一感受,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努力方向是正确的。这种外部激励有助于启发学生再现听力活动的情景,还能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自信心的增强有助于学生逐渐学会依靠自己你的判断力去掌握学习内容。

2. 注意听力材料的选择

教师根据学生的情况对听力材料的难易程度(包括语言和内容)做出正确的判断,并给予有效的控制。听力材料太难会导致学生注意立分散,太容易则无法产生听时的兴奋反应,失去听者与说者进行交流的兴趣。我觉得在高中第一册下的Unit25 lesson100 ,where’s the speaker?的听力材料就比较适合高一的学生进行听力培养.其选材有趣,能引起学生的兴趣.首先提出问题:what do you think happened?让学生思考.学生也觉得好奇,究竟发生什么事,有一种动力往下听. 听力的内容按事情发展的步骤进行,非常有条理,让学生听起来觉得很清晰,听完后让学生按照图片进行排序,然后复述整个故事.

3.坚持听说训练,培养语音技能

听力能力的提高必须建立在良好的辩音能力的基础上,学生必须有良好的语音知识,要能正确区分单词的重读,弱读,爆破及失去爆破,要能辨别句子的连读,节奏以及语调等发音技巧方面的变化,还有尽可能熟悉各种人的音调以及轻重缓慢,喜怒哀乐,个体差异等口语特征.因此听和说相辅相成(比如边听磁带边朗读,听写单词,句子,做短文听力填空练习,互相练习对话等),听说并进,持之以恒,保质保量,打好听能基础.

4.训练阅读写作,促进语感形成

听力理解能力也包含有阅读理解活动,阅读是对语言形式的体验,多开口朗读能形成语感,比如领悟词法,句法功能,逻辑关系的能力,写作训练能巩固并提高学生已学的语言知识和能力,也能帮助学生深入地理解记忆语言现象,从而进一步增强语感,促进听能的发展.

5.倾听较长语篇,强化记忆能力

要学会倾听,尤其是长对话和短文独白。在听较长语篇时要注意整体把握。倾听的焦点应当是语篇大意和与问题相关的关键信息,而不是个别词语,并随时记下关键词。个别单词没有听清时,一定要沉住气,继续往下听,可能后面的信息能启发你,夜可以利用答题,阅读下一题的停顿间隙再看看试题,结合试题,笔记去联想。所以培养从头到尾记住一段话的记忆能力对提高听力有着重要作用。

6.精听泛听并举,提高听力能力

泛听必须与精听相结合,泛听时注意力集中在整个内容的大意,精听时注意力集中 在语言材料的细节;泛听时注意听表达内容的关键词关键句,精听时连续听音的最小语言单位是一个一个的句子;泛听时重在回答有关中心主意的问题,精听时重在回答有关细节或细节加工的问题。只有精听与泛听并举,才能全面提高听力理解能力。

7.视听说相结合

听力课长期以来被误认为只是教师打开录音机放音,学生凭两只耳朵听音,忽视了 “视”和“说”这两项重要内容,单方面强调听力技巧。这里有两种典型的错误倾向:一是把语言实验室当成单纯的听音室,而对幻灯机,录音机,录放像设备却闲置不用;另一种做法干脆就不用实验室,一台录音机就代替了教学。实际上用引言实验室进行视听说教学是一重大的突破,这种以声,光,色为特性的语言实验室教学利用各种电教媒体,使声音与形象和谐统一,使语言信息与具体的,特定的情景相结合,使得陈旧的听说教学法中简单得模仿,机械性得复述及千篇 一律得的答相形见拙。更重要的是在视听说多维教学模式中,加强视听说的训练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有益于学生感知教学内容,培养语言能力。因而,教师要多选一些声形具备,并且文字资料齐全的音像带用于教,采用视听结合,视说结合,听说结合的 多维交互的教学方法进行施教,这样才能更好提高学生的听力能力水平。

8.开展第二课堂,加强听力教学

在课堂教学中老师要尽量用英语教学,安排好听力训练,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得到深入浅出的口语听力训练,同时多开展英语学习活动,利用好第二课堂,增加学生接触鲜活英语的机会,比如听英语磁带,英语歌曲,英语广播,英语演讲,看原版电影,参加英语角,英语晚会,英语沙龙等,提高学生的听力能力,让学生体会到英语学习的无限乐趣。

篇3:学生书面表达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应对策略 (中学英语教学论文)

福建省德化二中 王雪专

英语在中国是作为外语来学习的,由于缺乏学英语的环境,学生在学英语时总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表现在书面表达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 词义错误:曲解汉语句子的真正含义,加上对英语词汇的词义把握不够准确而造成对英语句子的死译。例如:My uncle said to buy me a bicycle.

二 词性错误:

1 形容词、副词、介词等误用作动词。例如:He busy doing his homework.

When I backed home, it was already 7 o’clock. He by bus to school.

2及物动词与不及物动词的误用。例如: Mary married with John two years ago.

三 词序错误:

1 并列的人称代词做主语时,I没有放在最后。例如:I, you and he are all League members.

2 没弄清英语中真正的主语。例如:Without a friend will feel lonely.

3 修饰语错位。例如:He very likes dancing.

四 虚词错误:

1 冠词的漏用和误用。例如:My father is worker.

2缺必要的连结词或连结词多余。例如:He likes swimming, I like climbing.

五 惯用法问题:He didn’t lose his heart though he failed.

六 不一致问题:所谓不一致不光指主谓不一致,还包括了数的不一致 、时态不一致及代词不一致等.例如:When one have money ,he can do what he want to .应改为:Once one has money ,he can do what he wants (to do)

七 句子不完整:在口语中,交际双方可借助手势、语气等来理解不完整的句子,可是书面语就不同了,句子结构不完整会令意思表达不清,这种情况常常发生在主句写完以后,又想加些补充说明时发生.例如: There are many ways to know the society. For example by TV ,radio ,newspaper and so on .应改为:There are many ways to know society ,for example ,by TV ,radio ,and newspaper.

八 句子与句子之间缺少衔接造成意思过渡不平稳。例如:把He worked hard. He failed the exam.改为He worked hard. However, he failed the exam.就比较好。

九 没有利用恰当的代词,给人于重复的感觉。例如:把My father is a worker. My father works in a big company. 改为My father is a worker. He works in a big company. 就比较好。

十 不间断句子,即几个句子连在一起,看起来似乎是一个句子。例如:

There are many ways we get to know the outside world.应改为:There are many ways for us to learn about the outside world.或 There are many ways through which we can become acquainted with the outside world.

当然,学生在书面表达中还有诸如拼写、标点符号等其他方面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人提些应对策略。

我们知道,英语书面表达是对英语语言知识的积极运用。它包括两大方面:一是内容,即写什么;二是表述,即如何用语言把内容表述出来。为了避免所存在的问题并提高英语书面表达能力,宜从以下几方面去努力。

一 强化英语基本句型。句子是文章的基本框架,在文章中起着桥梁的作用。对学生来说,英语书面表达最基础的还是选词造句,使句子正确通顺,符合英语表达习惯。

二 分析并诵读课文。课文是句型的延伸与扩展,分析课文的选词造句、连接手段、篇章结构等,并有意识地诵读课文,这有利于学生对基本句型的巩固与运用,有利于他们提高语言组织能力以及写作素材的积累和语感的形成。

三 加强听说训练。听力与口语训练能促进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为学生写出地道的英语打下坚实的思维基础。

四 参加英语兴趣小组活动。英语兴趣小组能为学生提供运用英语的机会,丰富写作素材,从中也可以培养对英语的兴趣,而兴趣是学习的最好的老师,它能帮助你学好英语,当然也包括书面表达。

五 坚持用英语写日记。把自己当天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悟用英语记下来,坚持不懈,这样熟能生巧,必有利于英语书面表达的提高。

篇4:高中英语新课程的实施策略 (中学英语教学论文)

高中英语新教材充分体现了当前课程改革的最新精神和时代特征,真正把英语教学转变到了“以学生为本”的轨道上。新教材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特点,改变以往英语课程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倾向;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注重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从而为终生学习打下基础。可是如何有效地将这个理念付诸实践呢?本人有如下几点做法:

一、关注学生的情感,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学生只有对自己、对英语、对英语文化有积极的情感,才能保持英语学习的动力并取得成绩。消极的情感不仅会影响学生英语学习的效果,而且会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长远发展。高中学生正处于向成年转化的特殊时期,也是人生观初步形成的重要时期。因此,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要特别关注学生的情感,对学生平等相待,尊重每个学生,尤其要关注性格内向或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积极鼓励他们在努力学习中尝试。教师要创设各种合作学习的活动,促进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体验集体荣誉感和成就感,发展合作精神,建立融洽的师生交流渠道,努力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二、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我们都知道,兴趣是学好英语的源泉。只有对它感兴趣,才能激发求知欲,才能去钻研,去真正领会掌握这种语言的妙处。

1.用Warming up,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Warming up 是一种“Brainstrom”的活动,其目的是鼓励学生大胆思考,自由讨论,激活学生已有的相关知识,补充新的知识,帮助总结归纳已学的语言知识。活动方式有对话、讨论、看图、回答问题、小组辩论、智力测试、描述等。巧用“Warming up ”能激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2.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多媒体由于具备了声、行、色等特性,能展现出动、静、美的画面,又有录音、录象等功能。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能诱发学生学习的情感,并激起学生获取知识的愿望。

3.设计英语歌曲欣赏课型,每月一次,改变听说课、阅读课、语法课的教学模式,既能让学生学得轻松愉快,又能让学生学有所获,提高学生学英语的兴趣。

三、重视课前预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预习不仅可以让学生明白自己是学习的主体和语言的创造性运用者,还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和自学英语的能力。教师应预测学生在学习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给学生布置预习作业。从朗读单词、课文到归纳一些常用词的用法;让学生通过上下文猜测词义,运用词典等工具书查阅生词;从与教材有关的资料或背景知识信息初步理解新课内容,要求显示在预习本上提出与教材内容有关的至少三个问题;列出重、难点,引发学生思考教材中的重难点;要求学生在预习本上对自己的预习作出自评。同时教师也应不定期翻阅学生的预习本,并给予学生及时的评价。

四、用小组合作学习,促进互动学习和自主发展

在探索和尝试的过程中,笔者发现小组合作学习是英语课堂教学中的一个很好的教学组织形式。它能使班上更多的学生在同一时间内直接参与到活动中去,能提供一种互动的活动方式和营造良好的情感氛围,使学生有更多更好的机会自由地说出他们想说的话,并能发挥出更多的主动性。

1.合理分组

分组即要有相对的稳定性,又有灵活机动的特点。可以按座位就近组合,将座位临近的学生组成学习小组,每组4人。如要完成某一项目调查、演示报告时可按学生的兴趣爱好来分组。在话题讨论中,可安排外向型与内向型的学生组成一组,还要注意学习能力之间的搭配,每个组员的分工采取轮换制。

2.合理安排小组合作学习活动

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可根据教学安排和教学内容的不同在课前、课中、课后进行。课前的小组活动一般围饶“课文预习”来进行,包括查字典,思考问题,提出质疑等有挑战性的任务。这些活动既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又能激发学生课前的气氛和课堂学习的兴趣。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有意识的创设任务,引导学生自主地开展言语交际活动。例如在教Unit9 Technology时,课前让学习小组描绘一些事物,然后在课上交流;在课堂上小组进行角色讨论Give their opinions about whether Jane should buy a cellphone or not. 课后让学生小组进行思考准备, Is going online good or bad for students? 然后在课堂上进行辩论。为了更好地完成小组任务,小组成员充分利用课内外时间,形成相互促进的良好的学习气氛,既培养了合作意识、竞争意识又培养了自主学习的能力。

五、运用形成性评价,促进学生不断发展。

新课标对教学评价有明确的规定:应坚持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既关注过程又关注结果,应重视形成性评价对学生学习语言的激励作用。形成性评价又称过程评价,其任务是对学生日常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所取得的成绩以及所反映的情况、态度、策略等方面的发展作出评价。其目的是激励学生学习,帮助学生有效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使学生获得成功感,增强自信心,培养合作精神,从而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目前有相当一部分的课堂最后都会落实到用练习题巩固所学语法上,例如,翻译句子,句型转化等。当然,这种做法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如果教师能在课堂教学中合理、有效地采用形成性评价,客观、准确、及时地反映学生的学习状况。让学生通过自我评价互评(见附表)及每个单元的最后一部分“自我评价”(Assessing)。让学生进行学前和学后的对比,在学习中反思,肯定自己的进步和成绩,找出问题;同时学习别人的良好表现;并且在教师激励性的评价下,克服自己的缺点,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向好的方向学习,可能效果会更好。

附表:评价表(个人自评、小组成员互评)

评价内容 很好 一般 还需改进

积极准备、发言 自评 互评 自评 互评 自评 互评

小组活动中参与合作情况

积极用英语思维、交流

认真倾听他人发言

善于做汇报

乐意帮助他人解答疑难

实践证明,运用这样的思路进行教学,学生能从“被动地学”变成“我要学”,学习英语的气氛浓厚;既增强了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的意识,又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英语的能力,从而为终生学习英语打下基础。

篇5:浅谈高中英语新教材使用中的策略问题 (中学英语教学论文)

随着课改的深入和英语新教材的使用,越来越多的英语教师都注重了自己教学理念的转变和教学方法上的改变。他们逐步从应试教育的外语教学观转变到了素质教育的外语教学观;从重视语言知识的传授转变到重视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语言教学实践. 学生也 感到新教材图文并茂,教师授课方法多样,课堂实践性强,活动量大,而且生动有趣,因而喜欢上英语,学英语,用英语。然而,在新教材的使用过程中教师们也遇到了一些比较棘手的问题,如:

1.教材编写好,结构合理,内容丰富, 可教师们却感到有点难以驾驭。比如,每一个单元,教学内容多,涉及了对话操练、阅读训练、知识讲解、语法复习、听力练习等等,使得老师教学总是忙忙匆匆,一节课往往无法完成 新课标所规定的课时内容, 因而很多教师只好随意延长或增加课时来完成规定任务。

2.教材强调语言知识和运用能力并进,但却让老师们感到学生基础知识掌握凌乱,不扎实,语法知识不成体系,能力发展也较为缓慢。

针对上述两个问题,我想谈谈我的看法。

大家都知道,任何一个新的东西要被世人所接纳,都需要时间和过程。英语新教材也不另外。 产生上述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至今仍有不少教师对新教材的使用都还在困惑和徘徊中,他们对原统编教材以及自己多年来所编写或积累的教辅资料依依不舍, 加之目前中学体制一般分为初、高中两个阶段,而初、高中教师的分段教学或分层教学,使得一脉相承,体系连贯,结构合理的初、高中英语新教材在使用上无法实现观念、方法和手段上的衔接,这难免会给我们高中英语教师的教学带来一定的麻烦。

然而,高中英语新教材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应运而生,它冲击了人们原有的传统观念,激活了人的思想,引发了教学的改革。新教材中话题、结构、功能的结合,使学生能在大量的语言实践中既学到了语言文化知识又了解了各国的风土人情,生活习惯。更鼓励教师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利用现代化教学设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从而帮助搞好自己的教学。而这一切,并非每一位教师和学生轻轻松松都能达到的,它需要教师和学生不断的实践和努力,这无疑是对我们高中英语教师的一种鞭策。

当然,新教材也有它的不足。 教学内容大幅度增加,而课时数不增反减,这无疑会让教师感到教学相当匆忙,多数教师经常是带着不踏实的感觉结束了一个又一个单元的教学。加之新教材忽视了语法知识的系统归纳,使得学生的知识体系紊乱,语法框架欠缺。然而这都不是主流,只要我们教师能充分利用英语新教材,真正将课改理念落实到我们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去,充分挖掘新教材的优良之处,扬长避短,仍能真正提高英语教学质量。那么作为一名高中英语教师 ,如何才能真正的用好高中英语新教材呢?

一、正确使用新教材中的阅读材料,改进阅读教法。

高中英语教学大纲指出:高中英语教学应“侧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近年来的高考英语试题也加大了阅读量,注重了对学生阅读能力的考查。因此,高中英语教学就更应重视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然而,教师在教学中不能仅靠补充课外材料来强化对学生的阅读训练,更应充分利用好新教材,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指导学生形成正确的阅读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那种认为现在的英语课时安排,仅能进行精读教学,没有时间进行阅读训练的观点是极为错误的。其实正是因为课时有限,我们才更应科学合理地安排教材中的阅读教材部分精泛训练,只有这样,教师教学中的那种紧迫感和对教学效果的不踏实感才能得以解脱。具体来讲有以下两点:一是要做到精泛有序,这样可以缓解因平均使力带来的匆忙,也会使教学内容有增无减,从而大大加大了学生的语言实践量;二是要做到让知识在精泛教学中得以系统化, 也就是说,先通过精读材料让学生获得对知识的感性认识,随后启发学生使知识系统化,最终让学生在泛读教学中巩固和拓宽所学知识。

二、提高教师素质是用好高中英语新教材的关键。

在当前新的教学思想的影响下,多数教师能较快领悟到新教材的基本思路,创造性地运用新教材,努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把语言实践作为教师活动的重点,恰当处理精读和泛读的关系,辅以灵活的教学方法,明显提高了教学效益。然而,仍有少数教师迟迟不得要领,其中有的教师英语功底太弱,无法驾驭新教材的教学;还有的教师则认为:教材中的所有内容都要“讲明白”。在这些教师的课堂上,学生的学习能力被忽视,语言实践机会被剥夺,情感得不到激励,智力得不到开发,听说训练只走过场,对话,阅读成统一模式。但最后发现,内容“太多”讲不完,便有了“教学内容太多”的感慨,因此要改变英语教师们的那种传统的教学模式,正确使用新教材,真正体现课改精神,提高英语教学质量,教师素质的提高是关键。因为,只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才能迅速适应新的教育形式,依照课标,真正的用好新教材,上好新教材,使学生喜欢新教材,从而培养出高素质的英语人才。

三、改进英语教学方法是用好新教材的保障。

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在使用英语新教材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将一切教学行为围绕学生的发展而设计和展开,而不是把自己当成“学术权威”。教材的大容量安排并非让教师多讲。恰恰相反,其目的在于让学生多实践。教学中应注意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当好学生学习的指导者,辅助者和人生的领导者,使学生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同时,教师还应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不能平均用力,有的可精读,有的则应泛读。练习应选做,甚至可换掉较为浅显的问题,代之以具开放性、激励性和挑战性的问题,加大学生的活动量,从而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语法知识不够系统,是新教材的一大不足,但我们也可以克服。比如在学生对语法知识有了初步感知后可及时进行系统归纳,再通过大量的实践进行巩固和扩展,切不要在几个单元之后才进行总的复习。

总之,只要我们教师不断的探索、改进和创新,同时融入课改的精髓,新教材的使用必将会让教师和学生都得到很大的发展

怎么突破英语听力

高中班级管理的特殊性的应对策略论文

国际绿色贸易壁垒及应对策略论文

高考作文应对策略点滴

论文:从城市设计谈老龄化社会应对策略

浅析施工企业成本管理与应对策略论文

金融全球化与中国金融的应对策略

高中音乐教学方法与策略论文

突破自我高中作文

高中英语教学总结

突破高中英语听力难关的应对策略 (中学英语教学论文)(集锦5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突破高中英语听力难关的应对策略 (中学英语教学论文),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