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彦丽魏暝明”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5篇计算与运用复习课 导学案(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后的计算与运用复习课 导学案(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欢迎阅读与借鉴!
- 目录
篇1:计算与运用复习课 导学案(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
课题:
学案 教案
一 自学导航
活动一 在计算中体会四种运算的算法
完成70页1条
你想提醒同学在计算时注意什么?
活动二 在计算中体会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
1 完成70页第2条 在组内说一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你想提醒同学在计算时注意什么?
2 上面两条你分别用了哪些估算策略?在组内交流你用这种估算策略的理由。
活动三 学会解决问题
阅读课本70页第5条 组内交流学到了哪些知识,有哪些收获。
活动五 运用解决问题的方法解决问题
完成课本71页6条 学会在生活运用比例尺
什么是比例尺?
怎样求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你想提醒同学注意什么?
二 课堂小测
1独立完成71第1条 写在书上
2 用单页纸完成72第2条 教学目标、;
1、会分别进行简单的小数及分数的加减乘除预算及混合运算。
2、能结合现实素材理解运算顺序,并进行简单的整数斯则混合运算。
3、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
4、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重的简单问题,并能对结果合理性进行判断。
一 预习,质疑
完成学案活动,教师下组指导,了解情况,重点指导学困生,选择小组展示
二 交流展示
重点交流不会的知识点
展示:每组根据任务安排学生汇报,其他同学听、评,老师相机补充
教学注意
适当为学生补充一些实际问题,也可以鼓励学生自己寻找或提出实际问题,鼓励他们再次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量关系,并运用所学知识加以解决的过程。要引导学生根据所求的问题和情境中的条件,运用图、表格等多种形势分析数量关系,将数量关系表达出来,建立算式;向别人解释自己所列模型的实际意义;自己总结一些解决问题的例子和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材鼓励学生结合具体的计算过程说一说整数、小数、分数的加、减、乘、除法是怎样算的,交流各种运算的计算方法和四则运算的顺序。这部分是学生进行计算的基础,教学时,可以结合具体的例子鼓励学生说说为什么这样算。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情况进行适当补充。需要注意的是,学生完全能够根据比的意义和比例尺的意义解决问题
三检测与反馈
教学反思:
课题:计算与运用复习课
学案 教案
一 自学导航
活动一 在实际解决问题中体会整数、小数、分数、百分数及比的相同之处
1 画线段图并列式解答
(1)男生20人,女生10人,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几倍?
提示:从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几倍可以看出女生人数是1倍数,所以先画女生人数。
线段图: 列式:
(1) 男生20人,女生8人,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几倍?
线段图: 列式:
(2) 男生8人,女生20人,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几分之几?
提示:从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几分之几可以看出女生人数是单位1,所以先画女生人数。
线段图: 列式:
(4)男生8人,女生20人,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百分之几?
列式:
(5)男生8人,女生20人,男生人数与女生人数的比是多少?
(6)通过以上5道题的解决,你有什么发现?
答
活动二 通过画线段图,理解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的解题策略。
1已知单位1的量和分率,求部分量
(1) 小华身高是135厘米,小龙的身高比小华高 , ?提出问题并画出线段图,列式解答
分析:此题中,标准量是( ),部分量是( ),分率是( )
线段图: 列式:
(2) 爸爸买了一个随身听,原价160元,现在花了9折的钱,比原价便宜了多少钱?
列式:
2 已知部分量和分率,求标准量。
(1)小龙身高是135厘米,小华的身高比小龙高 , ?提出问题并画出线段图,列式解答
分析:此题中,标准量是( ),部分量是( ),分率是( )
线段图: 列式:
(3) 小明有一本故事书,第一天看了16页,第二天看了20%,还剩下54页,这本书共有多少页?
列式:
3 已知部分量和标准量,求分率
(1)小龙身高是150厘米,小华的身高150厘米, ?提出问题并列式解答
(2)科技组有25人,合唱组有40人,科技组比合唱组少百分之几?
列式:
活动三 交流解决问题的策略
与小组同学交流你解决上述问题的好方法,你想提醒同学注意什么? 参考70页5条
三 检测与反馈
主要完成72页3、4条73页-76页内容
提醒每道题注意每道题的知识点、关键点、易错点。可以点名质疑 教学目标
1在实际解决问题中体会整数、小数、分数、百分数及比的应用题解答的相同之处
2学会画线段图解决问题
3、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重的简单问题,并能对结果合理性进行判断。
4、在与同学交流中反思,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
教学重点和难点
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审题习惯、学会解决问题。
一 预习,质疑
完成学案活动,教师下组指导,了解情况,重点指导学困生,选择小组展示
二 交流展示
重点交流不会的知识点
展示:每组根据任务安排学生汇报,其他同学听、评,老师相机补充
教学注意
按类解决分数应用题
检测与反馈注意
3 首先鼓励学生看懂这张电表读数记录,是累积读数,而不是每月分别显示
4条提醒三角形特点
6非常重要的策略是:将整体分成基本相等的几部分,先估计每一部分的数量,再估计出整体的数量。
7要付2千克茶叶的钱,0.2千克茶叶是赠送的,直接用9×84=392(元),
8将各年级的师生人数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把最多人数的年纪与最少人数的年级安排在一起,即五年级与一年级一起去;把次多的与次少的安排在一起,即六年级与二年级一起去;最后三、四年级安排在一起,可以一次搭配成功。
16计算实际面积时可以先分别计算出长方形实际的长和宽,再求出实际面积
三检测与反馈
教学反思:
篇2:方程复习课 导学案(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
课题:方程复习课
学案 教案
一自学导航
活动一 回顾正、反比例的意义
1 举例两个成正比例和反比例的例子
(在小组内说一说为什么成正比例或反比例)
活动二:通过多种方式来描述成正比例的关系
1 完成书83页2题
(1)书中通过哪几种方法来描述汽车行驶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情况?
(2)表格中的2时的路程是200千米,对应于图中的哪个点?怎样用关系式表示?
(3)每增加1时,路程的变化在表格中如何看出?在图中如何看出?
(4)路程和时间是什么关系?为什么?
2 举出生活中或数学中一个量随着另一个量变化的例子
活动三 找出实际生活中成正反比例的量
1 书85页3题
(1)看图填表
(2)从图中可以看出谁是变化的量?
答
(1) (3)你能从图中看出这两个变化的量有什么关系吗? 在组内说一说你的方法
答
2 书85页4题
(1)在书上完成4题的1、2题
(2)列车运行2分半时,行驶的路程是多少?先独立完成吗,然后在组内交流
列式解答
3 书86页5题
写在书上,并在组内说一说自己的方法
二 检测与反馈
1 书84页1题
(1)( )比例,理由
关键点
(2)( )比例,理由
易错点
(3)( )比例,理由
2(1)( )比例,理由
关键点
(2)( )比例,理由
易错点
(3)( )比例,理由
(4)( )比例,理由
易错点
教学目标:
通过具体问题认识成正比例、反比例的量。
能根据给出的有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有坐标系的方格纸上画图,并根据其中一个量的值估计另一个量的值。
能找出生活中成比例和成反比例量的实例,并进行交流。
教学重点和难点:
理解两个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
一 预习,质疑
完成学案活动,教师下组指导,了解情况,重点指导学困生,选择小组展示
二 交流展示
重点交流不会的知识点
展示:每组根据任务安排学生汇报,其他同学听、评,老师相机补充
教学注意
①可以让学生课前进行复习,并收集相关信息,课上展示。
②以小组形式展开交流、反思,然后组织汇报。
③展示部分学生的优秀作品。
教材创设了路程和时间之间的关系,并运用表格、图、关系式、自然语言等方式来描述这一关系,使学生体会刻画数量之间的关系的多种形式,并促使学生在几种方式之间进行转化。教学时,教师可以再举出一些实际问题或鼓励学生提供出实际问题,让学生再次经历多种方式表示的过程;教师应通过语言、板书等形式将几种方式进行对应。
举出生活中数学中一量虽另一量变化的例子。将学生的视野由正比例、反比例拓展到两个量之间的关系,这也体现了教材的特点,学生只要举出例子就行了,教师可以让学生说清楚谁随谁变化,对于感兴趣的学生,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通过表格、兔等大致的刻画变量之间的关系。
三检测与反馈
教学反思:
课题:探索规律复习课
学案 教案
一 自学导航
活动一 体会数在图形中的变化规律
1 书87页1题
(1)把乘法表填完整 写在书上
(2)把你发现的规律和同学交流,比一比,哪个小组发现的规律多。用简单的语言总结你的方法。
2 找一找生活中存在的数学规律。在小组内说一说。
活动二 利用找出的规律解决问题
1 完成书88页3题
(1)你发现气球的排列有什么规律?
答
(2)第20个气球是什么颜色?
列式解答
(3)第27个气球是什么颜色?
列式解答
2 完成书89页4题
1 书89页4题
(1)绿色方框中的9个数之和与该方框正中间的数有什么关系?
答
(1) 再找出一组满足(1)题要求的数
(2) 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这个关系。 答
新课标第一网
二 检测与反馈
1 书88页1、2题。独立完成在书上,点名质疑 教学目标:
在具体情境中尽可能多地发现数与数之间的规律,尝试用语言、表格、图、关系式或其中的几种方式刻画所发现的规律。
教学重点和难点
探索给定的事物中隐含的规律和变化趋势
一 预习,质疑
完成学案活动,教师下组指导,了解情况,重点指导学困生,选择小组展示
二 交流展示
重点交流不会的知识点
展示:每组根据任务安排学生汇报,其他同学听、评,老师相机补充
教学注意
学生可能会发现:
(1)横着看,每一行都是一个数的倍数。
(2)竖着看,每一列都是一个数的倍数。
(3)找出积相等的数,这些数所对应的两个数成反比例关系。学生可能发现其他规律,只要合理都应鼓励。
三检测与反馈
教学反思
篇3:常见的量的复习课 导学案(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
课题:
学案 教案
活动一:常见的几种量
看书62页,回顾我们学过的单位
时间单位:
长度单位:
面积单位:
体积单位:
重量单位:
货币单位:
活动二 整理同类单位之间的关系
请整理时间、长度、面积、体积、重量
货币单位之间的进率。
活动三:体验时间的长短、重量的轻重
1举例说明1时大约有多长,1千克大约有多重
2 举例说明24时计时法与普通计时法的区别
二 课堂小测
完成63页第1、2、3条
63页1写在书上
你想提醒同学注意( )
63页2写在书上
你想提醒同学注意( )
63页3写在书上
你想提醒同学注意( )
教学目标:
1、在现实情境中,认识元、角、分,并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2、能认识钟表,了解24时计时法;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体验时间的长短。
3、认识年、月、日,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
4、在具体生活情境中,感受并认识克,千克,吨,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5、结合生活实际,解决与常识的量有关的简单问题。
教具准备:
小黑板 投影片
教学重点与难点
在实际生活中亲自体验
一 预习,质疑
完成学案活动,教师下组指导,了解情况,重点指导学困生,选择小组展示
二 交流展示
重点交流不会的知识点
展示:每组根据任务安排学生汇报,其他同学听、评,老师相机补充
教学注意
收集一些有单位现实情境,注重亲自体验单位的实际意义
新 课 标 第 一网
应鼓励学生实际调查,再次体会1分的实际意义。
面积单位进率多强调
三检测与反馈
教学反思:
课题:运算的意义复习课
课型:复习课 主备人:刘美红
学案 教案
活动一:体会四则运算的一意义
提示:四则运算包括:加法、减法、乘法、除法。
1 看书64页1条
提出数学问题并解答。(至少提出4个不同的问题)
(1)问题:( )
列式计算:
(2)问题:( )
列式计算:
(3)问题:( )
列式计算:
(4)问题:( )
列式计算:
你使用了什么运算( )
2 在小组内举例说一说生活中哪些地方会用到加法、减法、乘法、除法。
书本65第2条
活动二 体会加减法、乘除法之间的关系
1 举例说明加减法之间的关系
答:
2举例说明乘除法之间的关系
答:
3举例说明加减乘除法之间的关系
例如 2+3=5 5-3=2 5-2=3
各部分的关系是:加数+加数=和
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和-另一个加数=一个加数
减法:
乘法:
除法:
活动三;四则运算的实际运用
看书65第一条
1、请将奖牌榜补充完整。
2、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尝试解答。 (提出2个两步计算的问题)
(1) 问题:
列式:
(2)问题:
列式:
二 课堂小测
独立完成66页234条
66页第2条1 2 3
66页第3条1 2 3
66第4条
25+36提出的问题( )
100-78提出的问题( )
90乘以三分之一提出的问题( )
36除以9提出的问题( )
50-3×4提出的问题( )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
2、在具体运算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加与减、乘与除的互逆关系。
教学重点和难点:
注重数学与现实的联系
一 预习,质疑
完成学案活动,教师下组指导,了解情况,重点指导学困生,选择小组展示
二 交流展示
重点交流不会的知识点
展示:每组根据任务安排学生汇报,其他同学听、评,老师相机补充
教学注意
在集体交流中,寻找所学过运算的原型,系统的构建运算的现实意义。教学时,教师要注意及时引导,使学生能认识到运算的原型。
理清加减法互为逆运算,乘除法互为逆运算
加减乘除各部分的关系有利于解方程
三检测与反馈
教学反思:
课题:估算复习课
学案 教案
活动一:体会估算的作用
情境一:
在生活中、学习中那些时候要用到估算呢?请总结一下。
学生1:买东西的时候要估算带的钱购买几件商品。
学生2:计算题时要估算结果是少
再想一想还有哪些地方用到了估算
活动二:估算的方法
1看书67第2条
(1) 估一估应该到哪个电影院看电影
答:
(20估一估六年级大约有多少人(写出你的估算方法,比一比谁的方法多)
(3)把你估算的结果与准确结果进行比较,说一说不同的估算方法估计出的结果与准确结果之间的区别
活动三: 选择合理的估算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看书68第一、二条
1独立完成
1条 2条
2上面两题你分别用了什么估算策略(在组内交流你用这种策略的理由)
答
二 课堂小测
1 独立完成68页第3条 69页第4条
小组交流策略。点名质疑
2 看书69页5条回答:为什么出现比精确结果大?比精确结果小呢?
教学目标:
1、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结识估算的过程。
2、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能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养成估算的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
培养学生运用估算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 预习,质疑
完成学案活动,教师下组指导,了解情况,重点指导学困生,选择小组展示
二 交流展示
重点交流不会的知识点
展示:每组根据任务安排学生汇报,其他同学听、评,老师相机补充
教学注意
在估算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是应注重的首要方面,在复习中也不例外。教材通过对话展示出估算的用处:解决问题有时不需要精确结果;估算能够帮助人们把握运算结果,计算之前的估算可以有利于人们对运算结果有大致了解,计算之后的估算可以有利于人们对运算结果进行检验。
(减少学生运算中的错误,培养学生对运算结果负责的态度)
估算的结果与精确结果相比较,引导学生对结果进行分析与解释,同时进一步体会数之间的关系
由于不同的估算方法可能会导致不同的估算结果,那么估算结果是否有一个标准,这是一个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但是无论如何,在数学中,估算出结果的数量级是重要的
三检测与反馈
教学反思:
篇4:数的认识复习课 导学案(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
课题:
学案 教案
活动一:回顾小学阶段,我们学过的数。
1 小学阶段我们都学过哪些数?(分类举例说明 )
答:
2 用适当的方式整理我们所学的数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活动二:在数轴上表示数的大小
1 看书52页
(1)数轴可以表示什么数?
(2)把数轴上的数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起来。
(3)通过给这些数排大小,你有什么发现。
(4)将活动中举出的数在数轴上表示出来
活动三:感受数在实际生活产生的必要性及其意义的理解
阅读万花筒,组内交流数的产生
活动四:复习数位顺序表和计数单位
活动五 :回顾今天的复习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牢固地掌握整数,小数、正负数等概念的意义,沟通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使学生能熟练地读、写数,并进行数的改写。
3、通过自主探索和合作学习,使学生在整理复习中形成知识网络,学会复习方法,提高综合运用能力。
教学重、难点:掌握有关数的意义及多位数的读写法,沟通联系,形成知识网络。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练习纸等
学生联系实际举例,教师及时渗透整理的意义及整理方法
指名学生说一说小数点左边和右边依次每一位上的计数单位。提问:计数单位“一”所占的位置是什么数位?计数单位“十”和“十分之一”呢
说明本节课的复习内容和知识要点
课题:整数的整理复习课
学案 教案
活动一:理解整数的意义
1 书本53页1题
基数( 表示物体的个数的整数)有
序数(表示顺序的整数)有
表示测量的结果和编码的:
活动二:正整数的多种表示方法:
1书53第2条
书上有什么方法表示1234这个数
你还有什么方法吗
完成课本数位顺序表
2完成书本55第一题
写数 写数
写数
活动三 多位数大小的比较方法
举例说明怎样比较两个多位数的大小。
1举例 :
方法:数位相同,( )
2举例 :
方法:数位不相同,( )
活动四: 0的妙用。
举例说明0所表示的含义,并找生活中的原型与之对应
写下0的四种意义
活动五: 整理与复习因数、倍数、质数、合数、奇数、偶数、公因数、公倍数等概念。
?请你整理一下。
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整理倍数和因数的内容。整理方法不是唯一的,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
新 课 标第 一网
2 完成56页第四条 写书上
3 填空。完成后各个小组先交流,然后有机质疑
A 写出1~20的所有质数是( ),
1~20中共有( )个质数,在1~20中,共有( )个合数。
( )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B、有一个比14大,比19小的奇数,它同时是质数,这个数是( )。
C、任何大于6的质数除以6,肯定有余数,余数只会是( )或( )。
D、有一个两位数,它是2的倍数,同时,它的各个数位上的数字的积是12,这个两位数可能是( )。
E一个数,千位上是最小的质数,百位上是最小的奇数,个位是最小的合数,其余数位上的数字是0,这个数写作( )。
F)根据要求写出三组互质数。
两个数都是质数( )和( )。
两个数都是合数( )和( )。
两个数中一个数是质数,一个数是合数( )。
G一个数的最大约数是36 ,这个数是( ),它的所有约数有( ),这个数的最小倍数是( )。
H(a=2×3×5,b=2×5×11,a和b的最大公约数是( ),a和b的最小公倍数是( )。
解决问题
有一种电子钟,每到正点响一次铃,每走18分钟亮一次灯。中午12点正,它既响铃又亮灯。问下一次既响铃又亮灯时是几点钟?
一块长方形的布长7米5分米、宽6米现在要把它裁成一块块正方形的布,有几种裁法?如果要使裁得的正方形布最大,那么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可以裁多少块?
活动六:感受大数的含义
1两个不同的角度解释1万有多大、1亿有多大。
教学时,
说一说1万有多大,可利用身边熟悉的事物体会大数意义
说一说1亿有多大
2 完成书57页第5条
活动七:整数的读法、写法和改写方法
1完成55第2题
根据表中的数据,按人数排列大小
( 2 )写数时注意什么
(3)说出改写与省略万或亿位后面尾数的不同点
2 完成57页第6题
找出该题的易错点
活动八:正负数的表示方法和意义
完成书本题目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能认、读、写亿以内的数,会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了解十进制计数法,会用万、亿为单位表示大数。
2、结合现实素材感受大数的意义,并能进行估计。了解负数,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3、回顾有关因数、倍数、质数、合数、奇数、偶数等概念,巩固求公因数、最大公因数、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4、逐步形成知识网络,掌握一定的数学方法、数学思想。
一 预习,质疑
完成学案活动,教师下组指导,了解况,重点指导学困生,选择小组展示
二 交流展示
重点交流不会的知识点
展示:每组根据任务安排学生汇报,其他同学听、评,老师相机补充
教学注意
教师教学时鼓励学生阅读这些信息,体会其中数的意义,充分让学生交流,也可以鼓励学生自己收集一些包含正整数的信息,进一步了理解这些数的意义。
多角度再次理解十进制计数法和计数单位。
教师应注意引导举例的普遍性。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清楚
培养数感
三检测与反馈
教学反思:
课题:小数、分数、百分数和比的复习课
学案 教案
活动一:体会引入分数和小数的必要性
1 看书58页1题:当用纸条量桌子的宽和黑板的长,有剩余时,就不能用整数表示了,这样就产生了( )
把一个单位平均分成10份,一份是( )小数或( )分数。
把一个单位平均分成100份,一份是( )小数或( )分数。
2完成书59页第4条
活动二:体会分数、除法、比的意义
1看书58页第2条
怎样理解四分之三
答:
我喝了一杯饮料的十分之五。
(2)我喝了一杯饮料的 。
(3)我却喝了一杯饮料的50%。
理解以上分数或百分数
四分之三=( )÷( )=( ):( )=( )%=( )小数
说一说分数、小数、百分数的关系
答:( )
活动三:体会分数、小数、百分数之间的关系
结合具体的例子说一说小数、分数、百分数之间的关系。
小数分为有限小数(举例)
无限小数(举例)
分数可以表示两种含义:表示一个具体的量(举例)( )表示两个量的倍数关系(举例)( )
百分数表示( )易错题
分数、小数、百分数之间可以互相转换(举例说明)
3举例说明什么是商不变的规律和分数基本性质,你有什么发现
活动四:利用分数、小数、百分数的意义解决实际问题。
1 看书60页1题
在组内说一说这些数据的意义
2 独立完成60页第3条,61页第4条
二 课堂小测
完成61页5 6 62页7条
61页5写在书上
你想提醒同学注意( )
61页6写在书上
你想提醒同学注意( )
62页7写在书上
你想提醒同学注意( )
教学目标:
1、能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分数和小数的意义、认识百分数;能认、读、写小数和分数。
2、探索小数、分数和百分数之间的关系,并进行转化。
3、会比较小数、分数、百分数的大小。
4、体会数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会运用数表示事物,并能进行交流。
教学重点和难点:
利用生动、具体的情境,激发学生生成知识。
教具准备:
小黑板 投影片
一 预习,质疑
完成学案活动,教师下组指导,了解情况,重点指导学困生,选择小组展示
二 交流展示
重点交流不会的知识点
展示:每组根据任务安排学生汇报,其他同学听、评,老师相机补充
教学注意
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实际动手量一量,并尝试解决“1个单位量不尽,怎么办”的问题;也可以让学生课前查阅有关数的发展资料,谈谈分数的产生。
重点是比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倍数关系;除法是一种运算;分数既可以表示具体的数量,又可以表示两个量之间的倍数关系。
商不变的规律和分数基本性质是一致的
三检测与反馈
教学反思:
篇5:琥珀导学案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
《琥 珀》
班级: 姓名: 家长评价签字:
教学内容:
小学语文第十二册第四单元:生命
学习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这块琥珀的特点和价值,认识琥珀的形成过程。培养科学思考问题的精神。
2.体会科学家合理想象的思维能力。
3.积极参与,深入探究,大胆展示。
使用说明和学法指导:
教材助读:
柏吉尔,德国作家。作品集《乌拉波拉故事集》《活动》《爱的代价》《琥珀》。 《琥珀》一文是根据德国科学家、科普作家柏吉尔的《乌拉波拉故事集》改写的。从大体上看,本文属于科普小品。但由于以讲故事的形式出现,使本来较为枯燥深奥的科学知识变得如此生动有趣,吸引小读者。
琥珀,是数千万年前的树脂被埋藏于地下,经过一定的化学变化后形成的一种树脂化石,是一种化石样物质。浅黄色、褐红色或红褐色的透明固体。琥珀的形状多种多样,表面常保留着当初树脂流动时产生的纹路,内部经常可见气泡及古老昆虫或植物碎屑。可入药,用它制造漆、装饰品。
课前预习
1.给下列加点的字词注音。
琥珀( ) 飒飒( ) 掸掸( ) 晌午( )
腐烂( ) 澎湃( ) 黏稠( ) 苍蝇( )
2.给下列多音字注音。
划 埋 挣
3.说说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约莫-- 美餐-- 光彩-- 想象--
逼近-- 腐烂-- 猛烈-- 推测--
4.形近字组词。
飒( ) 脂( ) 掸( ) 挣( ) 蛛( ) 蝇( )
枫( ) 指( ) 弹( ) 铮( ) 珠( ) 绳( )
5.结合课文内容,理解下面词语。
约莫: 飒飒:
掸掸: 拂拭:
断绝: 澎湃:
黏稠: 推测:
前俯后仰:
6.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说说课文主要内容,划分段落,写出段落大意。
我的疑惑:把你在预习过程中不能解决的问题和自己的疑问写下来,待课上和同学老师共同探究。
课内探究
探究点1:这块琥珀是怎样形成的?琥珀的形成需要哪些条件?(带着问题默读课文,勾画、批注,理清琥珀的形成过程,概括总结琥珀形成的条件。)
探究点2:课文哪些部分描写了真实的情景,哪些部分描述了想象的情景?(速读课文,找出课文描写的真实情景用蓝笔标注,想象的情景用红笔标注。)
当堂检测
1. 复述琥珀的形成和发现过程。
2. 说说科学家研究这块琥珀有什么价值?
课后训练(巩固深化,强基础):
1.完成《配套练习与检测》P31-32。
2.以“未来的 ”为题,写一篇想象作文,想象要合理。
课外拓展
读下面文章,谈谈自己的感受。
白蝴蝶之恋
刘白羽
春意甚浓了,但在北方还是五风十雨,春寒料峭,一阵暖人心意的春风刚刚吹过,又来了一片沁人心脾的冷雨。
我在草地上走着,忽然,在鲜嫩的春草上看到一只雪白的蝴蝶。蝴蝶给雨水打落在地面上,沾湿的翅膀轻微地簌簌颤动着,张不开来。它奄奄一息,即将逝去。但它白得像一片小雪花,轻柔纤细,楚楚动人,多么可怜呀!
她从哪儿来?要飞向哪儿去?我痴痴望着它。忽然像有一滴圣洁的水滴落在灵魂深处,我的心灵给一道白闪闪的柔软而又强烈的光照亮了。
我弯下身,小心翼翼地把白蝴蝶捏起来,放在手心里。
这已经冷僵了的小生灵发蔫了,它的细细的足脚动弹了一下,就歪倒在我的手中。
我用口呵着气,送给它一丝丝温暖,蝴蝶渐渐苏醒过来。它是给刚才那强暴的风雨吓懵了吧?不过,它确实太纤细了。你看,那白茸茸的像透明的薄纱的翅膀,两根黑色的须向前伸展着,两点黑漆似的眼睛,几乎像丝一样细的脚。可是,这纤细的小生灵,它飞翔出来是为了寻觅什么呢?在这阴晴不定的天气里,它表现出寻求者何等非凡的勇气。
它活过来了,我竟感到无限的喜悦。
这时,风过去了,雨也过去了。太阳用明亮的光辉照满人间,一切都那样晶莹,那样明媚,树叶由嫩绿变成深绿了,草地上开满小米粒那样黄的小花朵。我把蝴蝶放在盛满阳光的一片嫩叶上,我向草地上漫步而去了。但我的灵魂里在呐喊--开始像很遥远、很遥远……,我还以为天空中又来了风、来了雨,后来我才知道就在我的心灵深处:你为什么把一个生灵弃置不顾?……于是我折转身又走回去,又走到那株古老婆娑的大树那儿。谁知那只白蝴蝶缓缓地、缓缓地在树叶上蠕动呢!我不惊动它,只静静地看着。阳光闪发着一种淡红色,在那叶片上颤悸、燃烧,于是带来了火、热、光明、生命,雨珠给它晒干了,风沙给它扫净了,那树叶像一片绿玻璃片一样透明、明亮。
我那美丽的白蝴蝶呀!我那勇敢的白蝴蝶呀!它试了几次,终于一跃而起,展翅飞翔,活泼伶俐地在我周围翩翩飞舞了好一阵,又向清明如洗的空中冉冉飞去,像一片小小的雪花,愈飞愈远,消失不见了。
这时,一江春水在我心头轻轻地荡漾了一下。在白蝴蝶危难时我怜悯它,可是当它真的自由翱翔而去时我又感到如此失落、怅惘,“唉!人呵人……”我默默伫立了一阵,转身向青草地走去。
[琥珀导学案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
★ 北师大一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导学案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
计算与运用复习课 导学案(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集锦5篇)




